陈秋平系列讲座十四 编剧常用技巧分享1 编剧陈秋平

就是理念和方法吧,标题是技巧的力量——怎样成为有一技之长的编剧

1、合理与奇特。编剧写剧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纠结,合理不合理、也许别人会质疑不合理。我就会尽量去合理。但什么事情都那么合理就不好看,平淡了。在合理与奇特两个极端,怎么办呢?先想奇特,让你的设计奇特。奇特不是目的,是为了吸引观众。太平淡的没有期望值。我们要讲什么故事呢?奇特的故事,写一个什么人呢?奇特的人。一想奇特就会给自己设置难点,因为就不一样。跟平常东西不一样,马上就遇到很多问题,可能不够合理。下面就要把奇特东西合理化。当然,奇特东西合理化是很难的。如果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不能把东西合理化,那就舍弃掉。因为可能没逻辑性。但下面你还是要找奇特的东西,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直到满意为止。

2、小事与大事。我们常见的纠结。写大事情,当然是很好,所谓大事就是事情体量影响力很大,可能真实存在过,改变很多人的命运。但大事一般和普通人是不相干的。反过来,小事儿有觉得婆婆妈妈,市井小故事,格局不大。事实两边都要照顾到的。要写大事,还是要从小人物角度,用具体的,鲜活的人来体现。使这个大事儿有血肉根基。比如人间正道是沧桑,写了几十年的历史,几十年历史中涉及到国共分裂合作,提到很多大人物,但是作为背景,放到前面的是一家的兄弟姐妹。小事要折射大事大非,或者要有大事件背景。就是有做人大道理,要是不能如此,就真没必要写。比如怎么对待穷人,弱势群体,对待爱情,做好老公,有信用。如果一个故事连这些道德评判都没有,这些故事就不值得写,就是一堆破事儿,扯皮。所以,小事情能窥见大是非。大事件从小处着眼,有细节,接地气。

3、传奇,传奇故事一定是类型化影视故事之一,是值得写的。发生在不一般的人身上的不一般的事儿,就是传奇。为什么喜欢写传奇,观众喜欢看,观众向往传奇式的生活,喜欢传奇故事。传奇包括,人物命运,跌宕起伏。有较长的时间跨度,要曲折,要离奇,不同寻常。要人生际遇的跌宕,落差越大,触摸到的人生极限越多,要有大起落。有万人之上,也有猪狗不如。游历广,阅历丰富。情感体验强烈复杂。要夸张,不失逻辑。比如雪豹。爱人眼前被杀,同学变仇敌。这在美国西部类型片都有。如果你们写传奇故事,是很好卖的。

4、熟识角色。给人物一些属性,贴标签,然后还要设计事件和其他人物,不断往前,有抉择和行动,你会慢慢认识他,可能还会不断调整。你觉得属性不对,可能会回头改,增加,你就慢慢熟悉他,到你的隔壁同乡的程度,这时候你就好写了。面对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儿,怎么说话怎么行动。他就彻底在你心里活了。所以写剧本就是不断熟悉你人物的过程。

5、伏笔。这是非常重要的技巧。一般讲在剧本前段为剧本后段主要拐点预埋一些提示,是伏笔。设置伏笔的原因,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我们写的东西常常要出乎观众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伏笔就是为了完成这两个任务做的工作。伏笔要点:要即明显又隐蔽。要给人留下印象,要留一半,埋一半。回头想想是符合逻辑的。有的情况是加干扰。不要的时候可以加强或者重复,为了给观众留下印象。适当放大假伏笔误导,就是干扰。伏笔不要太多,要少而精,不然观众会有抗力。设计方法,是倒着设计的。早知道结果,返过来在什么几个地方埋比较重要,加大干扰,故意误导。

6、悬念,能调动起观众好奇心,让观众形成一个期望值。广义上是最后结果,狭义上就是能引起观众紧张又期待的事儿。就是危机的触发和解决。怎么设计悬念呢?设计悬念要强烈和突然,要迅速触发。接着,放空挡,自然滑行,不踩油门。太监急,皇帝不急。注入强化因素,危机渐险,然后故意拖延,干扰,抑制,为了造成更强烈的紧张感。释悬,突转。突然解决危机。一种叫顺转,一种叫逆转。就是形式变好或者变坏。1、悬念一定要能刺激起观众的好奇心。2、不要断掉,也不要上来就解决。扔石子是一连串的反应。甚至会出现分化。3、未来不可知。4、能激发起观众的参与性。5、能让观众感同身受,这得符合逻辑,符合一般生活常理。要调动人群共有的感官感情,比如,孩子失踪了。

容易让人设置悬念的:生死,成败,爱恨,真诚背叛,谎言真相,人生大抉择。未知世界的探秘,名利的考验,身世之谜。当然,不止这些。

陈秋平系列讲座(十四)编剧常用技巧分享1 编剧陈秋平

7、巧合。有人专门讲,不能太巧,巧合要慎重,要有偶然性和必然性。巧合就是碰巧是偶然性的人物事件遭遇。巧合是存在的,所谓无巧不成书,写书就是要写巧合,如果不巧的东西,我们就不写进来了。我们生活中常常会有这样的人生体验,太巧了,像编的一样,拍电影一样。巧合为什么写》容易刺激起观众注意力。可以加强戏剧性,能够引起观众参与性和探究心理。恰当巧合可以在危机解决的时候起到作用。但巧合的确需要慎用。巧合必须带有逻辑必然性,这个非常关键,太巧,无厘头的巧,就没意思,必然性的巧,就有意思了。我们生活中也一样,每天碰到一个人上班,一定住在附近,作息时间相同。除非是喜剧,一般戏里不要过度用巧合。过多用有一种离间效果 ,告诉你就是戏。切忌用巧合去解决最后的危机。最后的高潮应该是必然,才有意义。

8、误会。这也是常用技巧。包括误读,误解,错怪,错位,就是一种错误的理解,这经常是剧本中制造矛盾冲突的手段,当然,生活中也常见,因为差异隔膜而造成错位,你不能理解我,我不能理解你,或者是相互错误的理解。冲突往往来源于差异,不一定是敌对,很可能是观念的差异,误会也是源于差异,但误会不等于冲突,有时候误会还是假冲突,解释清楚,就消失了。这不是一方解决另一方,所以误会不是真冲突。那我们要误会干什么呢》我们把误会当真冲突来写,观众就会有被忽悠的感觉。那我们利用误会的价值在什么地方?误会的消除能达到某个戏剧目的,这才是关键。比如能促进人物关系的衍变。

9、节奏。这个不好讲,不是简单技巧,是美学概念,涵盖面广,是艺术通用规律。在电视电影中的表现是线性的。什么叫节奏,由强弱和时间上的长短有规律变化形成的感知系统。快慢,紧张松弛高涨落寞。1、情节拐点密度大,数量多,节奏就快。2、剧本节奏是拐点大小设置分布决定的。拐点大小变化搭配。都是同样强度拐点,就呆板,容易疲劳。3、节奏改变是由闲笔造成的,闲笔在戏剧任务中没作用,却改变节奏,搞成氛围,但对剧情没推动。比如肖申克的救赎,主人公打扫图书馆卫生,锁住门对外放音乐,就是典型闲笔,形成舒缓节奏。一个抒情亮点。4、有意强化弱化某点也能形成节奏。一个成功作品,应该是张弛有度的。让子弹飞,节奏不好,始终都紧绷,造成审美疲倦。

我会邀请其他优秀编剧,避免我的偏颇。

六十四分钟,下面是提问环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1022.html

更多阅读

三伏带一秋,还有二十四个秋老虎 三伏不尽秋来到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一叶

陈良宇传奇十四事关体育和儿子 一代枭雄陈良宇传奇

第十四章 事关体育和儿子【申花集团】郁知非作为陈良宇网球场上的半师半友,又是第一个贴近陈良宇,为之解决小麻烦的商人,在陈良宇登上市委副书记宝座之后,心花怒放。陈良宇的步步高升,也使得他的三灵电器厂无形之中多了一把发展助力。

转 教孩子的学问第十四集陈大惠老师 陈大惠老师

【传统私塾教育】孩子怎样变成废人第十四集(视频地址:http://www.sxjyqqw.org/bztj/show.asp?id=343)义工:老师好。陈老师:大家好。我们这个节目叫【教孩子的学问】,就是怎么教孩子,这里有哪些理论、方法、实例和成果,那么这个节目这么

声明:《陈秋平系列讲座十四 编剧常用技巧分享1 编剧陈秋平》为网友是最短的咒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