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多锦:《发现书法大家孙大愚及其书法艺术》


——书法大家孙大愚研究初探

朱多锦

今天,在中国书坛,有一个人是不能不正视了,他就是书法大家孙大愚。孙大愚作为一个书法家,从新世纪初开始走上中国书坛,他的身影是越来越高大,到今天,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发现孙大愚这个人和他的书法艺术的价值。今天的中国书坛有着他的不可替代的位置。

这一切都因为他的书法艺术所已实际达到的高度和他这个人作为一个书法家的人品和人格。今天,在中国书坛,已摆给人们一个课题:发现书法大家孙大愚及其书法艺术。

少年时代的孙大愚

大愚书法艺术的境界、影响及其意义

妙悟惊笔至高境

今天,中国书坛亮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孙大愚。

孙大愚1967年生于山东菏泽,为孙膑之后裔,书香世家,幼承庭训,号云外人,大神州豪士;深研《周易》、《孙子兵法》、《诸子百家》诸多古典;8岁临池,10岁习画,15岁精通诗文。1988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后攻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研究生班。作品多次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近百幅作品为国内外诸多展览馆、艺术馆所收藏。近年来,孙大愚先后出版了《孙大愚人生感悟》、《孙大愚心声》、《孙大愚书画集》、《孙大愚题写名胜景观刊石作品集》、《孙大愚豪放诗词十首》等著作。

孙大愚为当代实力派、豪放派书法家,书画评论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民族画院画家、中国北京党外高级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中华慈善总会理事、中国名人杂志社首席顾问、将军书画院名誉院长暨中华民主团结友好协会会员。

今天,大愚凭一管柔毫独步书坛。

观大愚挥毫,那是规矩娴于胸襟,狂放溢于意想,他手执一管柔毫一任勾划、盘旋:一点,亮一道闪电;一撇,惊一声炸雷;一捺,掠一阵旋风;……。挥洒间,云卷云舒;墨泼中,波峰波谷。好一个大愚书法,……轰隆隆,转眼可就有盘龙绕于腕下,有虎啸起于笔端,有马奔跃于宣帛。人们的心被搅动了。“大墨柔豪三五笔,随心所欲贵童真;挥洒自得其中趣,有法不如无法新”。一支柔毫,亦痴亦狂,纵横皆成意象。

光天下,岁月推出了大愚书法生涯壮美的辉煌——

今天,大愚书法在书坛上是真、草、隶,篆,异彩纷呈。大愚书法,有颜真卿的厚重与气势,有王铎的潇洒与帅意,有孙过庭的空灵与情趣,有黄庭坚的奇逸与跌宕……。其实大愚书法就是他自己,大愚书法就是大愚书法。大愚书法既出于雄厚的传统功力,又自有时代鲜明的色彩,同时更见个人独具的瑰丽性格:气势宏达,笔力遒劲,情趣盎然,生气蓬勃……,尤其是他的行草更为潇洒跌宕,气韵连贯,儒雅、从容、脱俗,意前笔后,翰逸神飞。可谓笼天地于宇内,呈万物于笔端。“兵无常势,字无常体”,唯出于一心也!

于今概括大愚书法,可用四个字:独妙天下。

古人云:“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法可以人人而传,而妙,必在胸中所独得”

天下独妙”是谓“妙之天下独得”;而“妙之天下独得”是因“独悟”;而“悟”呈之为“灵气”。大愚书法惟妙惟灵!“妙悟”可谓大愚书法之精髓。

大愚的书法的“妙悟”全在于其书法的诗意性。把中国的毛笔字做为一种艺术呈现出来那是书法,而书法的高境界在于书法的人文性,而其之人文性的高境界又在于其诗意性,而诗意性又在于其所饱涵的意境乃至意象。做为书法:意境者,情字交融也;意象者,字随意转也。大愚书法所进入的正是这意象的高境界。


朱多锦:《发现书法大家孙大愚及其书法艺术》
少年时代的孙大愚

当今大愚名天下

今天,大愚已名满天下。

2010年秋,孙大愚访问了台湾。在台湾,他用他那支笔打动了台湾同胞的心。国民党中央主席吴伯雄、蒋介石之孙蒋孝严分别接见了孙大愚。吴伯雄、蒋孝严及各界人士都观赏了孙大愚先生的书法作品。他挥笔为台湾同胞留下了“月是故乡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天下归心”、“顺天应时”、“老马识途”暨汉高祖的《大风歌》等墨宝。

其实,在大愚书法出现在台湾同胞之前早已誉满大陆。

2002年5月30日大愚为浙江八婺之地江南第一家古居题写匾额:“义泽名家”四字。

2004年8月19日为广州图书馆题写“一轮明月,四壁图书”的壁联。

2005年大愚九下江南游富春江,为圆通禅寺题“涤心泉”三字。

2006年5月,为《杭州桥》杂志题写封面。2006年6月19日为济南市纬三路小学题写校牌。同年,在杭州运河整治中,为反映运河漕运历史的一组大型城市雕塑题写“运河魂”三字;同年,为在杭州运河的江桥暮桥雨亭题写匾额及题为“千年舟楫水为路,两岸人家虹作桥”对联;为杭州运河左侯亭题写:“左善人诚善济世名扬米市巷,庇民侯惠民修桥德颂临安城”对联;为杭州大关桥题写唐朝诗人皮日休的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同时挥毫留下一巨型“关”字;为杭州青莎公园一景点题写“西山敛翠”四个大字及“清可轩”三字;为杭州大茶楼题写题为“茶禅一味”匾额。

2007年10月1日,为共和国三军仪仗队挥毫题“天下第一刀”五个大字作为赠语;同时挥毫写下毛泽东词《沁园春-雪》巨幅长卷。共和国三军仪仗队收藏了大愚题赠的“军威”、“铁马雄风”、“风驰神州”等墨宝。军事博物馆收藏了大愚题“祖国万岁”之墨宝。2007年10月23日客居杭州灵隐禅寺,茶余饭后与光泉大和尚及众僧谈佛论经,谈说间简笔勾画出心态各异,极富禅意的《十八僧图》。归京后,十八僧图首次亮相于艺术工作室,友人誉评:“十八僧图严谨、轻松,有笔墨,多妙趣,具神采,可观,可鉴。大愚书画俱佳。”是年,邓扑方收藏了大愚的小平画像,为《华夏文坛》杂志题写封面。

2010年7月,孙大愚将其珍藏多年的百幅得意之作无偿捐赠给杭州

龙门古镇。当地政府为孙大愚辟建了“杭州龙门孙大愚书画艺术馆”,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题写馆名。2010年10月15日开馆。杭州龙门为三国东吴大帝孙权故里,是今天吴大帝孙权后裔最大聚居地。龙门位于杭州近郊的富阳市,离杭州38公里,地处秀丽的富春江南岸。古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俗文化村,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区”。开馆那天,富阳市政协主席胡志坚先生、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吴山明先生暨龙门古镇管委会主任裘立忠先先后在开馆仪式上讲了话,龙门古镇文化研究会会长孙根发特聘孙大愚为孙氏研究会名誉会长并颁发证书,富阳市政协主席胡志坚先生与吴山明教授夫人高晔女士为孙大愚书画艺术馆揭牌。是日,孙大愚陪同高晔老师及杭州军分区司令员王炳友、政委齐毓春等人参观了艺术馆。

2010年中国书协主席张海访问日本、韩国,他指名让大愚陪同,在张海主席看来,只有大愚书法才配出现在这样隆重的国际场合。

平时,大愚“或驾小舟于江湖之上,或访僧道于峻岭之中,或寻友于村落之间,或理琴棋书画于洞府之内。大愚观山观水观天下,天下留其墨迹”

有一篇题为《当代书坛大家孙大愚印象》的文章这样写到他这种情况:“他的人生是豪迈的。长城内外,大河上下踏下足迹;神州风物,尽收眼下:南海浪花曾汹涌激情,北国雪松曾庄严沉思;草原广阔给以坦白,高山巍峨赋以坚毅。他一路走来,经春秋日月,历世间沧桑,感人情冷暖!这就是“大愚人生“中的孙大愚!豪者也!侠者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当今大愚名天下。

今天,他的书法价值尽为世人所推崇。

这些年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接见过他,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名誉副主席万国权接见过他。著名诗人、原文化部副部长贺敬之接过见他。毛泽东的女儿李讷会见过他;还有前面说到的,在台湾,国民党中央主席吴伯雄接见过他,蒋介石之孙蒋孝严会见过他。

这些年,很多著名人士,包括著名书法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欧阳中石先生,中国书协主席沈鹏先生,中国书协主席张海先生,著名表演艺术家、画家蓝天野先生,中国美院教授、著名画家吴山明先生,著名书法家尉天池先生,著名书法家、画家陈天然先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当代杰出国画艺术大师李苦禅之子李燕先生……等,都给孙大愚的书法艺术以高度评价。

2010年,新中国60周年华诞,某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名人.当代十大书画家庆祝祖国60周年华诞》一书,孙大愚名列于当代十大书画家之中。这十大书画家是:张海、沈鹏、王祥之、欧阳中石、孙大愚、范曾、吴山明、李燕、崔如琢和马海方。

2010年,孙大愚有书法作品暨篆刻集《孙大愚》一书出版,欧阳中石先生为《孙大愚》一书题词。同年《书坛大家孙大愚题写名胜景观刊石作品》一书出版,诸多名家为其题字题词。

同时,大愚还有不少的外国崇拜者,他们都是为他的书法而倾倒,在《书坛大家孙大愚题写名胜景观刊石作品》一书中刊有三幅大愚和外国朋友合影的照片,那些外国男女好友簇拥着大愚,亲密无间的样子,照片下面的文字是这样写的:“一个铁骨铮铮的中国汉子孙大愚笑立于外国朋友之中。大愚的朋友遍天下。”

这些年,刊出大愚书法、发表大愚书法评论及报道大愚书法行踪的报刊众多,现摘要如下: 《人民日报》《南方周末〉、《北京日报》、《京华时报》、《新京报》、《大众日报》、《浙江日报》、《联合日报》、《上海译报〉、《北京通信》、《北京广播电视报》、《华夏文坛》、《华人报》、《齐鲁晚报》、《杭州日报》、《济南时报》、《生活日报》、《中国书画报》、《文化报》、《中国书画通讯》、《都市快报》、《羲之书画报》、《书法导报》、《金华日报》、《青年参考》、《北京青年报》、《新安晚报》、《中国书画》、《城市新闻》、《美术报》、《书法报》、《新华每日电讯》、、《读者俱乐部〉、《中国民族画院》、《金华日报》、《都市快报》和《杭州通讯》等报刊;同时还有多家电台、电视台播出和播映了关于大愚及其书法的消息。

当今大愚名天下!


大愚书法独具意义

有人指出,当今中国近多少年来兴起了阵阵的“书法热”,使中国书法获得迅猛发展,但在表面热潮下却也潜藏着危机,那就是当代书法已失去原有的社会基础及文化氛围,从而脱离了使用性、实用性而走向纯艺术的道路,但这时候书法主体却由精英化转向平民化。今天,中国书法,一方面是书法追求的纯艺术化,一方面又是书法主体的平民化,这各都是一种转型,同时彼此也形成作品和作者一种矛盾。这是中国书法在当今中国时代大背景下的必然,由此中国书法的发展付出巨大的代价:作品片面强调视觉构成而漠视以至无视文字内容,淡化了以至取消了作品的“书写性”和“诗意性”。这种情况在书法队伍中的表现则是急功近利,于是“名家”蜂起,似乎只要能写上几个毛笔字,就可成为书法家。在这样的一种大背景大氛围下,大愚书法脱颖而出。大愚书法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或某一方面平衡了今天书法界书法作品和书法者间的矛盾,为解决转型中的各种问题做出一种示范,同时也给喧嚣浮躁的书法界吹进一股清新之气,平添出一枝奇葩,以他的“妙悟”之奇笔在书坛上推出一座高峰,这座高峰几乎就是当今几家书法制高点之一。

大愚书法是应时而出——当今天的书法界需要这样一位书法家及其书法的时候大愚及其书法就出现了,这就是说,大愚书法的出现,自有其时代的必然,自有今天中国书法发展及书法界平衡各种矛盾的需要。同时,我们看到这一切能应在孙大愚身上,也自有其本身的必然,这就是他的才华、志向、毅力和人品诸种条件综合的结果。

那么孙大愚向着书法艺术高峰的攀登,所走过的是怎样的一种道路呢?

青年时代的孙大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正是壮志初展翅

“风雨凄凄/夜色茫茫/危楼百尺望上苍/寂寞彷徨/独自面壁/孤灯展卷/几度春秋雁声凉/胸伏雄兵百万/铁骨铮铮作响/奇思寄长空/力挽狂浪/激情燃红霞/化长虹百丈/男儿壮志应定酬/试看将来还乡”

——这是大愚抒写自己壮志不已,终生奋斗的一首诗。诗最后一句是:“试看将来还乡”,是呀,人总是归于故乡,因为人都是起于故乡,那时正是壮志初展翅。

鲁西南,那曾是一篇贫瘠的土地,孙大愚就出生在那里,那是1967年——“文革”的第二年。他的童年、少年都是在饥寒和遭人损害中度过的,他目睹的是世间的不平和白眼。“风雨”和“愁苦”——是他和他的亲人所面对的世界。在那片黄土地上,父辈们流着汗,也流着泪,是那样的汗水和泪水浇灌了大愚初世的心田。小小的大愚,过早地领略的是心酸和感叹。他记得父亲拖在夕阳下的长长的身影,记得父亲扶犁耕耘时的弓一样的脊背;他记得母亲扛在肩头的沉重的草篮,记得母亲在饥寒的冬天在老屋里点亮的那盏豆一样的灯光。他喝过野菜煮的苦汤,吃过捏不成团的菜团子。

世事艰难,“清贫从未羡他人”,这就是少年大愚。那样的艰难之时,却也是他开始奋进之际。大愚曾说,他八岁临池。八岁,就在八岁,他就开始了奋争的一生。那是一种怎样岁月?……

大愚入学的时候正是“文革”后期,那时村里和学校里都乱得很。一天,大愚放学回到家,父亲问大愚:“学校里也教写大仿么?”“什么叫写大仿?”小小的大愚不明白。“就是学写毛笔字呀——”“不,老师不教,只念毛主席语录。”父亲叹口气,说:“ 现在,过去的一些学问都断辈了,都丢没了……”过了几天,父亲用筐挑了些沙土来,晒在太阳下,等沙土干了,父亲就把沙土铺在一张桌子上,然后让大愚拿起一根筷子,说:“写,站着写——就在这沙土上用筷子给我写字。每天写上二百个字,先写‘土’和‘地’这两个字,知道么?我们人就靠着这‘土’和这‘地’而‘生’而‘活’——你现在学写字,就先写在这片‘土’上……。这就是写大仿——站好了,以后就站着写,拿出姿势来,将胳膊给我悬起来……”父亲念过书,懂得不少练习写毛笔字的规矩。从此大愚每天放了学就在家里用筷子悬着胳臂在沙土上练字,每天200字,每天200字,天天写,天天练。父亲的规矩很大,大愚不敢违抗。那时大愚练字,都是偷偷的,不能让外人看到,要不,就被说成“走老路”了。像大愚这样的小学生,那时都是学校里的红小兵,有时要排着队到集市上宣传什么“毛泽东思想”:唱“毛主席语录”歌,演出小节目。逢到这时,大愚回到家就熬夜把白天耽误的时间都补上,反正每天200个筷子沙土字是不能误了的。“土”和“地”两个字练好了,就再写“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就再写“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有时,父亲就站在他身后看着,大愚不敢有半点儿不规矩,更不能偷懒。慢慢地,父亲发现这孩子还真是那么回事,在写字上很是灵透。常了,大愚也就爱上了写字,父亲不催,自己也主动地去练了。后来,父亲到集上用卖鸡蛋的钱买了纸、墨和毛笔,又不知从哪里找来一本破得只剩下几页的字帖,上面只有几个字,那时能找到这样的字帖也很不容易了,也是偷偷地找的。那字帖上开头几个字是“飞”、“风”、“家”、“气”……,都是繁体,父亲还真懂行,他说:“往后就先给我用毛笔好好地写好‘飞、风、家、气’这几个字,只要练好这几个字,什么字就都能写好了。听到了么?”大愚当然“听到了”,从此他开始用毛笔在纸上练字了,“飞、风、家、气”几个字,他写了一遍又一遍,开始是摹写,后来是临写……,直到有一天父亲看着他写的字说:“嗯,还行,还行……”。就这样,大愚在那个动乱的年头里,在父亲的督导下,开始铺开他日后的生涯。应当说是他的父亲首先发现了他,同时也是他自己发现了自己。这是当年发生在鲁西南那片黄土地上的事情,在一个动乱的年代,在一座老屋里,在一盏豆一样的灯光下……。喝着野菜煮的苦汤,吃着捏不成团的菜团子,背负着父母的希望,他上路了。正是壮志展翅时。从那时开始,一只笔开始和他为伴了,从此彼此将厮守终生……

大愚永远记得,一次朋友聚会,酒桌上有几个自恃富有、高贵者酒令高呼,趾高气扬,得意洋洋,吼天喝地,不可一世,他们对坐在一旁的大愚一会儿投以藐视的目光,一会儿又不屑一顾。……那天大愚的心被刺痛了,他领略了什么叫不平和不屑……。这是为什么?是因为自己穷么?是因为自己在别人眼里卑微么?……大愚那时只是默默地低头吃自己的饭,对他们是置之不理。可怜当年那些自恃富有、高贵者,他们不知道自己所面对的这个年轻人是怎样才华横溢,志不在小,是日后不可小觑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从此,大愚便决心走出自己的路,他要自己活出个样子来给这个世界看。

前途无限好,只属志诚人”,“隐忍以行,将以有为”

记得,我和大愚认识后,我曾将我的诗集《沉思岁月》送给他,诗集中有一首题为《感悟小麦》诗,他读后联系自己的身世和志向很有感慨。《感悟小麦》写的是“北方田间的小麦”历清秋、寒冬、阳春及初夏四季,一路神工造化的令人感佩的历程:

“……小麦小麦/——我北方田间的小麦/遥迢苍茫多少路?/——千层障雾/——万里封冰/——无限春光/——数点青苔/——几丛蒿莱/——一条林荫带//关山度若飞/挥洒总气派/神工造化铸平生/人意驰骋夺关隘/——不曾徘徊/——无由悲哀/颗颗籽粒聚光阴/一路四季贮风彩/…… ……”

我想,大愚正是“北方田间的小麦”原本是生于寒秋的一点新绿, “遥迢苍茫多少路”,“一路四季贮风彩”,终在广阔的田野连成一片麦海,“沧浪一览无遮碍”,“耸白云,浮村寨;牵八荒,连千载”,气势终于动天。好一个大愚“神工造化铸平生/人意驰骋夺关隘”

对于大愚来说,他今天的成就取得,可归于这样的五条:一是少年学养先得;二是本就的心有灵犀;三是自立的高远志向;四是自觉的坚韧不拔地进取精神;五是可贵的人品和人格。实际上,这些都首先起于的故乡的磨砺——正是壮志初展翅。就这样,他起步了——

那篇题为《当代书坛大家孙大愚印象》的文章这样写道:“他的人生是坚韧的。一旦走出家门,立刻就发现路本就在脚下,然而‘路接着的却是山,山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那边依然是山’。他必须不断地攀登。他相信越过山去定有他的太阳,定有他的大海。他凭那颗坚韧的心。他走自己的路。一路上,不流连花前月下,不抢戴时人贵冠,倒是曾不断捡起石子去投击河边欲鱼的灰鹤……,走着,走着,挥一挥手就是一个季节。这就是‘大愚人生’中的孙大愚。风吹草低茫野兮,棵棵禾谷穗自垂。”



青年时代的孙大愚

不凡学子志成才

一个人,无论志向怎样高远,路却要在地上老老实实地走出来。大愚正是这样一个的人。1985年,他考取了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在校求学,他选定了书法,他肩负着父亲希望,励志践行。

曲阜师范大学的四年是他志行精进的四年。一方面,他力求多读书,这是为专先博,广泛地吸取古今中外的各方面的知识,“上穷碧落下黄泉”;另一方面他又充分地利用各种条件,开始细研历代名帖,一丝不苟地临摹,这谓专业精进。那些静静的夜晚,灯下,他常常都是达旦通宵。

“粗蔬淡饭日三餐,苦读寒窗形影单;

长夜茫茫书作枕,卑俗安知学问难”

——这是他求学曲师大时侯写下的诗,题《面壁苦读》。可以想象,那时他在苦读苦练中送走多少长夜,迎来多少黎明。

“深夜孤灯伴,凄风阵阵寒;

苦读尽兴时,窗外雪满天。”

——这是大愚写于1985年冬的一首题为《夜读偶感》诗的第二段。写的是他苦读寒冬的情景。

大愚是个独立特行的人,他在校除学好学校里所安排的所学课程外,还给自己开拓出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的天地:曲阜是儒家圣地,是孔子诞生和后来为政、为学及施教的地方,那里有孔府、孔庙和孔林等名胜,大愚每到星期天,他就徜徉于其中,他慕贤求知若渴,后来就开始仔细地品读那里的历代石刻,这成了他每个星期日的功课,尤其是对孔庙的石刻,更是特别注意学习。孔庙里的石刻,以汉魏碑刻、汉画像石刻最为著名,仅汉代碑石刻就有23块,是我国保存汉碑最多的地方。好学的大愚流连于孔庙的刻石碑林,如鱼得水——

其中让大愚着迷的有那里的西汉刻石《鲁灵光殿北陛石刻》,那是1942年日本学者驹井和爱发掘曲阜鲁故城灵光殿遗址时出土的,原藏于北京大学,后移于曲阜孔庙大成殿东庑内;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徙封子淮阳王刘余为鲁王,都曲阜,刘余好治宫室,修建了著名的灵光殿,此石多认为是灵光殿的台阶石,字体篆隶并用,对研究书体和书法的沿革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大愚所着迷的正在这里,对大愚在这方面的把握和启发很大。那里还有《鲁孝王刻石》,又名《五凤刻石》,大愚流连忘返。《鲁孝王刻石》为西汉宣帝五凤二年(前56年)刻,刻石左侧有金代开州刺史高德裔获石题记,云:“直灵光殿基西南三十步曰太子钓鱼池,明昌二年昭修孔子庙,匠者取池石以充用,土中偶得。”,此刻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手写体的风貌,对研究书法的源流及变迁有重要意义,“字凡十三,无一字不浑成高古,以视东汉诸碑,有如登泰岱而观傲崃诸峰,直足俯视脾睨.”(清:方朔语),这对学子大愚的书法进取颇有教益。此外大愚留恋存于孔庙的西汉石刻还有《上谷符卿坟坛刻石》、《祝其卿坟坛刻石》和《王陵塞刻石》等。

让大愚着迷的东汉刻石有《乙瑛碑》,这是享誉盛名的东汉碑刻之一,此碑书体属成熟的汉隶;《孔宙碑》,东汉桓帝延熹七年(164年)刻立,记述孔子第十九代孙孔宙的生平,隶书,阴刻,“无一字不飞动,无一字不规矩”(清:杨守敬)。《史晨碑》:阳碑为《史晨前碑》,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年)刻;碑阴为《史晨后碑》,东汉灵帝建宁元年刻;前后碑俱隶书阴刻,书法相似,书写端正典雅,笔法含蓄蕴藉,风韵自然跌宕,法意俱全,是汉隶的代表碑刻之一。此外还有《孔褒碑》、《孔彪碑》、《孔谦碑》、《孔君碑》、《熹平残碑》等石刻……。

对孔庙所存的这些宝贵石刻,大愚无不细细揣摩。当时,大愚学习这些刻石,困难非一般人所能想象,其中只进入孔庙东庑本身就很困难,要知道那里是不能随便进入的,是大愚通过自己的老师找到有关管理人员才得以进入的,进入了,还不能呆得时间太久,同时也只能是品读、揣摩,回校后意临之,同时关于一些刻石来龙去脉及各种知识,是必须先简单地抄下原文,然后回去再问老师或查阅有关资料,好在大愚也只是学习书法,不是去考古,不是去学历史,别的他都可以不去管它。如此习读孔庙石刻,这是只有一个志者智者才有的行动,对大愚来说,除对他的书法用笔颇有启发和补益外,还陶冶了性情,丰富了学养。真是幸运光顾有心人。直到今天,每每想起曲阜孔庙刻石学习的那些时日,他还不禁感叹地说:“真是获益匪浅,真是获益匪浅啊——”(注:本段的叙事,除采访本文写作对象外,还参考了1994年第2期《东方圣土》所载《孔庙里的石刻瑰宝》一文,作者:孟继新)。

是曲阜几年的大学的苦读生涯给他的书法功夫打下深厚的学养基础。孙大愚,当年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迎进的是一个苦苦学子,送出的将是一个凛凛的书法大家。

青年时代的孙大愚

菏泽牡丹别样红

大愚于曲阜师范大学艺术系毕业后,先在他的古称曹州的故乡菏泽落下脚来。

在菏泽,他第一要着还是不忘学习。正是从菏泽开始,大愚的书法学习纳入了中国书法发展的规律性的轨道。到这时,大愚学习书法,除了他的勤奋,学习的科学性已是他的书法艺术精进的必须。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瑰宝,历史悠久。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是在汉字的发展和应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一门艺术。几千年来,汉字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进化体系:甲骨文、金文(或称钟鼎文)、石鼓文、小篆——这属于古文字体系;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和今草——这属于今文字系统。在书法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出现了众多的艺术流派,产生了众多的书法家,留下了数不胜数的优秀作品,那些优秀作品至今仍然是我们学习的范本。大愚这时最重要的进步是认识到从此必须循着书法艺术中的各书体间的关系来安排历代的书法书帖范本,由此一步步地推进自己的书法艺术的提高。他的聪明,一是明白自己必须下笨功夫,二是明白自己必须科学地下笨功夫。都说大愚有着书法的天赋,他却说他的天赋是他从“笨功夫”和“科学性”里找来的。他的笨功夫就是刻苦地摩帖和临帖。其实,到这时候,大愚已主要是临帖,而临帖又主要是背临和意临,他背临和意临的功夫先是落在笔法掌控上,进而是章法,再进而是墨法。章法是组字成篇的技巧,墨法是把握用墨浓淡、干湿的学问。大愚的书法就是这样炼成的。现在大愚是跃跃欲试,他要大展宏图了,菏泽即是他的起飞之处。“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大愚有一首《攀登绝顶有感》(2003年秋)的诗是这样写的:

“登山莫畏难,绝顶有奇观;

身在高峰上,心比天地宽”

在菏泽,大愚临帖是从唐朝楷书碑帖开始的。楷书萌于东汉后期,原源于隶书;至隋,开始向楷书的成熟定型化发展;隋楷是开启唐楷的先声,为唐朝楷书的高峰奠定了基础。大愚从唐楷书帖开始临帖,这是他的聪明选择。他知道,有楷书作基础,即可以为将来攀登书法艺术高峰创造良好的条件,特别是更有利于将来向行草转化。这时,他用功临摹的是《等慈寺碑》碑帖。《等慈寺碑》成于唐朝初期,碑文记录了唐太宗李世民率兵在河南汜水攻破王世充、窦建德的经过,在当时当地建寺立碑,为阵亡将士超度亡灵,歌颂战功。有人认为此碑撰文与书均为颜师古所作。颜师古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本家叔父。初唐有“书法四家”,那是“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此四家,再加上颜师古,都擅楷,且都是承袭前人的楷书传统(主要是隋)而又具备自己的特点的。长期以来,今人学习楷书书法,多从“颜、柳、欧、赵”入手,此四位书法大家都是楷书之高手,但大愚却选择了颜师古的《等慈寺碑》,因为在大愚看来《等慈寺碑》同样是楷书之精品,与“颜、柳、欧、赵”楷书相比毫不逊色,对《等慈寺碑》,清人杨守敬在《平碑记》中称:“结构全法魏人,而姿态横生,劲利异常,无一弱笔,只堪与欧、虞抗行。”而《等慈寺碑》却更适于他背临或意临。这又是聪明的选择。”大愚慧眼识真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人的成功,重要的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榜样。这时和他在曲阜孔庙东庑临摹石刻时已不一样了,那时是有什么就学什么,没有选择的余地,现在已是在菏泽,他雄心勃勃,他要重新安排他的书法精进进程,实际上已是重新开始,由此显示出的是他的大智慧。应当说他在菏泽的碑帖选择与刻苦临摹是他日后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过,大愚在主要临帖《等慈寺碑》的同时也不放弃对“颜、柳、欧、赵”楷书帖的学习,同时也不放弃对初唐“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的学习。

在菏泽,大愚还注意了书法艺术的师从。他拜菏泽师专的书法家书法教育家谢孔宾教授生为师。在菏泽,谢孔宾先生是位德才兼备的教授,他的书法艺术水平及人品、人格,为人乐道。多少年后,大愚到北京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比较,他发现,如果单讲书法艺术,谢孔宾先生的水平要比今天有的大师的水平要高。实际上当时与其说大愚拜谢孔宾先生为师,倒不如说是谢孔宾先生慧眼识真才而首先发现了大愚。当时,很多学书画的人曾携重礼找谢孔宾先生拜师,但谢孔宾先生都拒绝了。谢孔宾先生收学生有两条原则:一是人品、人格不够格的不收;二是没有书画艺术才智、潜力的不收。二者缺一不可。就在对一些人拒绝的同时,谢孔宾先生却主动找到大愚,要收大愚为徒,在谢孔宾先生眼里大愚是他的最够格的学生。大愚拜谢孔宾先生为师了,穷困中的他没有拜师礼,他只跪在老师面前磕了一个头……。大愚在谢先生的门下书法艺术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大愚是千里马,谢孔宾自是识马的伯乐。大愚是谢孔宾先生最值得骄傲的一个学生,今生能有这样一位学生也就满足了。

拜师谢先生之后,他还不忘广辟师路,不拒路远,不怕难寻,凡贤者、能者及长者,他都去拜望求教。

菏泽是牡丹之乡,正如菏泽牡丹名天下一样,大愚身居菏泽终于开始崭露头角于全国,慢慢地书坛上开始叫响一个名字——孙大愚。

菏泽牡丹别样红”

人怕出名。大愚的名声有了,周围个别人的妒意也跟着来了,有人开始在大愚的背后对大愚玩些小把戏,搞些小动作,搬弄是非,挑拨离间,欲置大愚死地而后快。面对群丑伎俩,大愚呲之以鼻,只管力争让自己的书法学养“更上层楼”,他相信“人鬼龙蛇自洞明”,“走我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同时大愚也让自己隐忍以行,尽量不锋芒毕露,避免不必要的“争斗”,以至一些人竟以为大愚是呆子傻人。事实证明,“螳臂”是不会挡住“车行”的;蜘蛛的“弱网”岂能缚住地球的运转?!后来,大愚书法打进了省城济南,打进了首都北京,就在大愚进京之后,原来捣鬼那几个人听说大愚“混阔”了,就红起眼来,也想进京试试拳脚,结果进京后连施展拳脚的场子也没拉开就败下阵来,最后连饭都没得吃了,只好是京城大撤退,灰溜溜地又回去了。

多少年后,当大愚又回的故乡菏泽的时候,他又忆起当年菏泽的这段岁月,不禁感慨万千,赋诗二首,题《自白》:

“甲申年谷雨时节,重返曹州故里,独登观花楼,把酒临风,即兴赋诗二首,以抒情怀”。诗曰:

昔日壮志曹州府,今朝重返菏泽城;

把酒临风宠辱忘,挥毫泼墨抒真情。

面壁卅载历春秋,风雨人生不言愁;

人鬼龙蛇自洞明,朗朗乾坤任我行”

壮年时代的孙大愚

泉城生涯始辉煌

新世纪初,随着大愚这个名字在全国书法界叫响,大愚从故乡菏泽来到作为省会的泉城济南,从此大愚开始的是泉城发展的人生生涯。在济南,他的画室兼寓所题为“揽月楼”,同时还开辟了画廊:展售并行。在画廊,他把作品展售全交给雇员,有时去画廊只是为了广结文朋诗友,以相互切磋学问,深造书艺。在“揽月楼”,还是继续精心研读、临摹历代书帖。

2005年,他有一首《自题》的诗是写他在揽月楼的,有小序曰:“2005年寒冬,作于济南揽月楼灯下”。诗是这样写的:

“大风起兮文心扬,气壮胆兮放眼量;

掷笔吸尽三江水,试翻翰海滔天浪”

好大气魄!读这首诗,我们看到的是大愚展望前程,踌躇满志的样子。

在揽月楼,大愚这时开始的是行书书帖的苦读与临摹。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萌于汉,形成于魏晋,成熟于东晋。有王羲之派,颜真卿派及清代魏碑行书派。张怀瓘说:“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兼草者谓之草行。其点画似楷而无其拘谨,使转纵横有似草而无其放纵。”行书有虎步龙骧之势。如果从曲阜师大说起,大愚今天行书书临帖已是他打响的书法艺术追求的第三个战役。这时他所临的行书书帖主要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圣教序》、杨凝式的《韭花帖》、颜真卿的《争坐位帖》,还有米芾的,陆柬之的,还有近代的康有为的等大家的行书书帖。

在济南,他的第一个行动就是“泉城广场挥笔泼墨,奋笔书写百米长卷”。2003年12月26日,他用墨11公斤、宣纸100多张,在济南泉城广场奋笔书写了毛泽东词《沁园春.雪》百米长卷,上百名游客目睹了大愚先生奋笔疾书的场景。各大报刊、济南电视台和济南电台等众多媒体争相采访。一位自称书法爱好者的游客说:“看孙先生书写百米长卷真是大饱眼福。孙大师运笔自如,形若流水,气势恢弘,一气呵成,真具有书法大家的风范——”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地游客执意要买下百米长卷,孙先生婉言谢绝。记者问孙先生,百米长卷将收藏于何处,孙先生笑而不答。大愚可谓“泉城广场书写百米长卷第一人”,长卷书法“正气、勇气、豪气、霸气……”聚于一体,实乃令人赞叹。

那是张高丽来山东省任省委书记不久,南郊宾馆举办全省重要书画家的书画展,届时张高丽书记莅临开幕式,当张书记步入展厅时,参加书画展的诸位书画家都站起身来,鼓掌欢迎,这个时候,唯有大愚却还在案前挥笔疾书,似乎没注意到张书记的到来,可张书记却注意到他这位“没注意到他的人”,径直走到案前看他疾书,张书记见大愚笔下龙飞凤舞,高山流水,不禁称赞道:“好字,好书法呀——”直到这时大愚才放下手中的笔,礼貌地向张书记问好,握手。就这样,张书记和大愚认识了。展会结束后,张书记请大愚到他办公室,谈了很久,大愚挥笔给张书记留下了他的书法作品。从此,张书记和大愚成为朋友。张书记很欣赏大愚的才华和为人。后来,美籍华人牛满江教授来山东青岛投资,为张书记所请,由张书记和邵桂芳副省长作陪,大愚当场为牛满江教授挥笔榜书一“龙”字。从此,大愚书法就为美籍华人牛满江先生所收藏。

在济南,2004年大愚出版了上面说提到的《孙大愚书法艺术》,魏启后先生在《序》中这样评赞大愚书法:“孙大愚——这位可畏的‘后生’,我是先见其作品,尔后才相识的。从交往中得知大愚不仅书法艺术精湛,而且文学功底亦很深厚,可以说诗词书画无所不通,可谓才华横溢也!大愚的书法艺术风格在当今书坛上也是为数不多的,因为他在书法艺术中融入了激情和个性化的有机结合,从而表现出了他的正气、勇气、豪气和霸气,这就是青年书法家的书法魅力之所在。他的书法作品气势磅礴,刚柔相济,势险气稳,自称一派,譬如长撇大捺、点画恣肆的长幅巨匹,更使我这个年迈的老者倒吸了一口凉气。”

在济南,大愚还和在菏泽一样不忘拜师谒贤。其间,他拜国画大师张宝珠先生为师。还有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长子李杭先生,对李杭先生,大愚称之为“杭叔”,在《大愚心声》一书中有一幅和“杭叔”一块“把酒临风”的照片,看样子,是友谊无限。

“三人行,必有吾师”,为此,他广交各界文朋诗友。在济南,他结交的文朋诗友中有上面提到的济南市副市长刘荫岛先生(已故),有上面提到的诗人、学者铸鉴先生,有上面提到的饰毛泽东的特型演员俞为义先生(已故,为义先生生前曾有恩于大愚),有菏泽市委陈光书记,济南市体委总秘书长聂鸿志先生(鸿志先生对大愚竭尽支持和维护),济南市民建组委秘书长刘燕先生(注:大愚和刘燕先生过从甚密),地矿局丁峰院长、于晓光先生(与大愚亲如兄弟),济南市纬三路小学教师马继鸣先生,书画收藏爱好者张连义先生(连义先生曾对大愚人生多有指点),市体育局刘福生先生,山东电视台张琪先生(已故),还有田信泰乡兄(昔闲获一饭,此事记千秋)……。广交各界朋友,他感悟到很多深刻的东西。大愚好客仗义,关于这一点,那篇题为《当代书坛大家孙大愚印象》的文章这样写道:“他,邀朋会友,把酒临风,击节而歌,喜气洋洋——地有江河我激扬,天悬日月我摘取!他,有话必吐,有理定夺!‘士为知己者死’!大丈夫处世,用一枝笔,兵来将挡,水来土屯,何惧‘黑云压城’!这就是‘大愚人生’中的孙大愚。风啸啸兮,胆不寒,今生有为兮而高瞻!”

正是济南时期,在浙江、厦门等地已留有刊石作品,作品开始流传海外,开始为国外友人收藏。也正是济南时期,大愚成为中国书法协会山东分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高级艺术人才培训中心客座讲师,山东画院书画师,将军画院画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济南,对大愚来说,可谓“泉城生涯始辉煌”

中年时代的孙大愚

京华攻坚攀高峰

2006年,大愚正式定居北京,这年大愚39岁。正是这时,他开始了书法功夫的总攻坚。他来北京,踌躇满志,志攀高峰。大愚自叙说:“2006年,为了厚积薄发,继续深造,又一次舍妻抛子,客居京华。”(见《大愚心声》)。他有一首题为《述志》诗正是抒写这种心志的:


孙大愚先生为希望小学捐款

登高一览众山小,风雨沧桑仰天笑;

胸藏万卷品自高,椽笔一挥义气豪

大愚在北京的寓所题为“修德草堂”。在“修德草堂”,大愚开始了篆书、隶属和草书的临帖。刻苦用功,分秒必争,这便是他的书法功夫的总攻坚。

先是力攻篆书。篆书包括大篆小篆,大篆相传是周宣王时太史籀所作的一种文字,也叫籀文或籀书,这是秦统一文字前六国或更前的文字;小篆是经秦统一文字后的书体。大愚常临的大小篆书帖有周时的《毛公鼎》、《散氏盘》,还有泰山刻石、战国石鼓文、峄山刻石、秦《诏版》,还有清人的《赵之谦篆书》、《王孝禹篆书》和《邓石如篆书》,还有今人的《吴昌硕篆书》。

后是力攻隶书。隶书萌于秦,成熟盛行于汉。隶书的产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后被楷书代替,至清代随碑学兴起而复兴,人们对隶书的喜好至今不衰,正因为看到这一点,大愚对隶书书法特别下功夫,同时按着他自己原来的书法精进的安排,到这时也已到了主攻隶书书法的时候了。这时他隶书所临的书帖主要有《曹全碑》(汉碑)、《石门颂》(汉碑)、《张迁碑》(汉碑)、《朝侯小字碑》、《嘉平石经》、《韩仁铭》、《礼器碑》和《封龙山颂》等。


孙大愚先生在希望小学与孩子们留影

最后是力攻草书。其实,大愚书法一直主要是以草书或行书涉世,看他于全国各地的刊石墨宝,无不是他的草书或行书,应当说其书法“唯妙唯灵”艺术的精髓主要表现在他的草书或行书上,也就是说大愚的书法艺术偏重的是其草书或行书。大愚可谓当今“草书(行书)一霸”。事实上,从曲师大到菏泽,再到济南,大愚的功夫一直不忘草书或行书,最后到北京还要在草书或行书上来场总攻坚。草书,萌于秦,成于汉,先有章草,后演化为今草和狂草。草书,是一种呈动感的书法,人们常以“龙飞凤舞”形容之。草书的出现为书法家的发挥艺术表现力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途径。大愚之所以苦攻于草书,也主要是看到了这一点。大愚明白,他的楷书临帖、行书临帖、篆书和隶书临帖都是为他的草书打好基础,没有那些功夫,也不可能有他的草书的成就。这时他的草书临帖有王羲之(晋)的《十七帖》、《草诀歌》,张旭(唐)的《古诗四帖》、孙过庭(唐)的《书谱》、怀素(唐)的《小草千字文》。


孙大愚先生为贫困学生捐款

到这时,大愚书法艺术的造诣可以说达到了他自己的一种高峰,和那些不学无术的所谓书法家相比,大愚应是高山,而那些人简直是丘土,然而今天那种沽名钓誉的所谓书法家却比比皆是,这倒更彰显出大愚书法艺术造诣深厚。孜孜以求者必有厚报。在北京,有一次他应邀参加某部队举办的书法笔会,入场后见来了不少书法家,有的穿红戴绿,有的披头散发,奇形怪状;有的喝上两口酒,故弄玄虚地写起了醉书;还有的勒紧腰带练着气功大声吼叫,然后挥笔。此俱鸡鸣狗盗也。大愚看到这一幕,厌恶之极,想拂袖而去。这时一位首长对他再三挽留,他留下来。大愚挥毫了,那真是龙飞凤舞,虎步龙骧,人们都惊呆了,到这时,那穿红戴绿者,那披头散发者,那醉书者,那练着气功大吼者……,都放下手中的笔,呆呆地望着大愚挥毫,整个大厅里的人都屏住呼吸,聚集在大愚的周围。部队首长见此情景,情不自禁地鼓掌叫起好来……。好个大愚书法!而那些玄虚之徒,原本胸无点墨,附庸风雅而已。没有丘土,无以见高山;没有溪流,无以知江海。大愚在那群附庸风雅之徒间,简直是鹤立鸡群。在北京,想不到他书法艺术高深造诣竟是在这样一种场合上彰显出来。此是天公以对比之法而作美!

在北京,是大愚书法艺术攀向他自己的一个高峰的时期。大愚名满天下,中国书坛上亮起孙大愚这个响亮的名字,真正是从北京开始的。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访问台湾,用他那支笔打动台湾同胞的心,是他北京时的行动;陪中国书协主席张海访问日本、南韩是他北京时的行动。

孙大愚先生为贫困地区捐款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为《杭州桥》、《华夏文坛》杂志题写封面,为济南市纬三路小学题写校牌,是他北京时的行动;为杭州运河一组大型雕塑题写标志性主题字,为杭州运河的江桥暮雨亭题写匾额及对联,为杭州运河左侯亭题联,是他北京时的行动;为杭州大关桥题写唐人皮日休的诗,为杭州青莎公园景点题名,为杭州大茶楼题写匾额,是他北京时的行动。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客居杭州灵隐禅寺,画十八僧图,是他北京时的行动。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为共和国三军仪仗队,题写赠语,挥写毛泽东词《沁园春-雪》巨幅长卷,是他北京时的行动。军事博物馆、共和国三军仪仗队收藏他的墨宝,是他北京时的事情。邓扑方收藏他的小平画像,是他北京时的事情。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杭州龙门辟建“孙大愚书画艺术馆”,其书法作品在龙门永久展出,是他北京时的事情。

正是从北京开始,他的书法真正为世人所推崇。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接见过他,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名誉副主席万国权接见过他;著名诗人、原文化部副部长贺敬之接过见他;毛泽东的女儿李讷会见过他;还有前面所说到的,在台湾,国民党中央主席吴伯雄接见过他,蒋介石之孙蒋孝严会见过他,……是他北京时的事情。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很多著名人士,包括著名书法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欧阳中石先生,中国书协原主席沈鹏先生,中国书协主席张海先生,著名表演艺术家、画家蓝天野先生,中国美院教授、著名画家吴山明先生,著名书法家尉天池先生,著名书法家、画家陈天然先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当代杰出国画艺术大师李苦禅之子李燕先生……等给孙大愚的书法艺术以高度评价,……是他北京时的事情。


孙大愚先生为希望小学举行义捐活动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某出版社出版《中国名人.当代十大书画家》一书,孙大愚名列于当代十大书画家之中,……是他北京时的事情。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大愚书法作品暨篆刻集《孙大愚》一书出版,……是他北京时的,事情。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书坛大家孙大愚题写名胜景观刊石作品》一书出版,诸多名家为其题字题词,……是他北京时的事情。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不少外国友人为他的书法而倾倒的,是他北京时的事情。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众多报刊出大愚书法,发表大愚书法评论及报道大愚书法行踪……也是他在北京时的事情。

……没有大愚的北京的人生阶段,便没有大愚书法艺术的真正辉煌。定居北京,是大愚书法艺术总攻坚时期,正是这个时期他的书法艺术步向他的一个高峰,相信将来他还会创造出自己的另一个或几个书法艺术的高峰。

我们应当相信,大愚所有这一切的取得,总有一个人生的基础,那就是他的人品修养。

孙大愚先生为四川大地震赈灾义卖

大愚书法艺术的人品修养基础

大愚之所以能在今天的中国书坛挺立起来,首先是他有着他立足的一种人品修养基础。

还是在中学求学的时候,大愚“路遇一老妇流落街头,本想相助,但囊中羞涩,只好离去”。事实是,当时还是学生的大愚虽对那位流落街头的老妇未能实施救助,但他却有一颗悲天悯人之心,当时他问那位可怜的老妇为什么流落街头,所得答案让他感慨非常,归后他写下一首题为《并非虚构的故事》的诗,后来辑于诗集《孙大愚心声》中——


孙大愚先生迎奥运作品展

雪里黄昏逢老妇,问何流落在街头;

有儿三出人头地,无父孤行风雨舟;

闻到乌鸦能反哺,不如禽兽是名流;

颤颠白发朦胧远,无限悲凉心自愁。

——大愚从学生时代就自有一颗善良之心,同时又嫉恶如仇,可谓爱憎分明,这是他将来养成高尚人品的最初的保证。

大学毕业后,居于菏泽的时候,快过年了,大愚要回老家去拜望父母,在县城,大愚在一条街的拐弯处看到一位老汉正揽着一个孩子喊救命,旁边是一个歪倒的篮子和从篮子里撒出来的一些东西,有血从孩子右脚间流出。大街上的行人从老人面前匆匆走过,没谁理睬他。

天呵,可怎么办呀——?”老人几乎已喊哑了喉咙。

大愚停住了步子,向老人走去,问:

老人家,孩子怎么了?”

孩子快死了——”老人急得已说不清话,说了好长时间才将事情说明白。

原来老人今天带着孙子来赶集,走到这里,刚要过马路,一辆机动三轮车猛地开过来撞倒了孩子,后轮从孩子脚脖子轧过去,孩子的脚脖子断了,三轮车却跑了。“孩子疼得快不行了!可怎么办呢”老人哭了。“快上医院啊——”大愚说。“哪里有那么多钱啊——”老人说。“我这里有钱。”大愚说着就叫来了车,拉上老人和孩子就去了医院。在医院,大愚拿钱为孩子办了住院手续,又打电话向公安局报了案,很快公安局来了人,详细询问了三轮车肇事过程,开始追查肇事者。接着又想法通知了老人的家人,当这些都忙完了的时候已是傍晚了。……多少年后,当大愚又提及这件是的时候,他说,人啊,在别人最需要你的时候,你要及时地伸出你的手,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危难突然降临的时候,这时你应当尽到作为一个人的责任。我们看大愚的书法,是那么潇洒跌宕,翰逸神飞,那是“独妙天下”,而这位“独妙天下”的笔者原来有着这样一颗仁人之心。


孙大愚先生迎奥运作品展

大愚,对祖国和对养育了他的百姓、父母及恩师时刻都思奉报,他献出是一个颗拳拳之心。无论多忙,大愚每年都几次回到父母跟前,都回到恩师谢孔宾先生跟前,面对父母,面对恩师,他都是先跪下结结实实地磕一个响头。丈夫伟岸挺脊骨,不到恩极不屈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济南的时候,2004年的某月某日,他回到的故乡菏泽市,他为牡丹区小留镇中学的贫困生捐款,为牡丹区小留镇刘庄村修路捐款。这是大愚为故乡做出的奉报;后来,他曾多次为家乡捐款。2006年6月,他又为济南市纬三路小学的贫困生捐款;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在北京荣宝斋义卖书法作品,然后携所得款项亲临灾区献上自己的一份“救灾为民”的心意;2011年,他又为齐河县试验中学的贫困生捐款……。他知道他的一切都是祖国、都是百姓给他的的,他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祖国和百姓。

大愚是个敢说敢为的人,他勇为真理言,甘为弱者呼。X年X月X日,大愚参加了一个朋友的学术研讨会。在研讨会上,有一位与会者一直默默地坐在一个角落里,几乎没有谁理睬他,也没安排他发言,可他后来举手争取发了言。应当说这位“默默的人”的发言很好,在场的很多人都认为,这位“默默的人”发言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对具体举例的分析上都是既系统又深刻,在前面众多的发言中,这个人的发言可谓观点鲜明又独特,自成一家。大愚佩服这个人,尽管好多人原都不理睬他。谁知就在这位“默默的人”发言之后,有一个“穿西服的人”却带着鄙夷的口气发言了,这位“穿西服的人”不说人家的发言如何,却只大谈人家的学历问题及不遵守发言的时间安排的问题,这位“穿西奘的人”说完后还故意高声咳了两声。大愚听了这位“穿西装的人”的发言坐不住了,这简直是无理,欺人太甚,且不说这位“穿西装的人”不靠题的发言是如何气人,只那种鄙夷的神色就够让人愤怒了,大愚猛地站起来,指着那位穿西装的人就想大声斥责一通,可他立刻感到这样会把事情弄糟,于是就放缓了语气,不过他还是指出了那位“穿西服的人”的态度的无理,发言的荒谬,接着他又为那为“默默的人”的发言喝彩。大愚发言结束后,立即响起一片掌声,久经不息。那位“默默的人”感动得哭了。当时大愚的这种“敢说敢为,勇为真理言,甘为弱者呼”做法至今还常为一些人所提起。还是那篇题为《当代书坛大家孙大愚印象》的文章这样说:“他的人生是不阿的。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面对群丑恶小,横眉冷对;常常是人自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一匹挣脱樊笼的虎。然而,大愚面对弱势平民,却永远都是菩萨心肠,诚惶诚恐,这又是一头俯首的牛——……这就是‘大愚人生’中的孙大愚——既为虎兮,威生风,又做牛兮,驾车辕。”

然而,大愚同时还是一位胸怀宽广的人,他的朋友很多,各界的都有。最为人佩服的是他能团结那些在某些问题上有着不同意见的人,善于化干戈为玉帛。令人想不到的是,在上面谈到的那次研讨会上,无论是那位他曾为之喝彩的“默默的人”,还是那位曾为他所“驳斥”过的“穿西服的人“,后来都成了他的朋友,特别是那位“穿西服的人“,竟还成了他的座上常客。正如上面所提到的,在大愚的周围常聚集着一帮朋友,无论在菏泽的时候,还是在济南的时候,还是在京城的时候,都是这样。在他定居京城的这些日子里,他一直不忘菏泽、济南的那些朋友,其间,他先后听说原在山东电视台的朋友张琪,和曾深交的饰演毛泽东的特型演员俞为义先生不幸去世了,两位朋友都在济南,一获得消息他都马上赶到济南,向朋友的家属表示了慰问,并对两位朋友的家属在经济上都有着不薄的接济。大愚说,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最常想到的就是自己的那些朋友,他对每位朋友都视为兄弟,一首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不知吟咏了多少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就是大愚,这就是视人生友谊为生命的大愚。

大愚的书法艺术如果是棵参天大树的话,那么他的高尚的人品修养就是那棵参天大树所赖于立世的土壤,这是他事业成功的基础。事实证明,没有人品人格做保证,不管是谁,不管从事什么事业,都难以成功。一个书画家,其之事业发展可分三步:第一步,每一个想成为书画家的人,开始都可以画一画,写一写,这时就感到要成为一个书法家或画家好像并不难。下面就是第二步了,第二步有三个问题要解决:一是执著和勤奋;二是人品和人格的修养;三是理论修养和师从。有的人不是没有才能,也不是不努力,但是越到后来却越显得力不从心,为什么?那常常就是或在人品和人格修养上有着缺失,或在理论修养上有着不足,特别是在人品和人格修养问题上有时显得更重要;大愚之所以事业终成,而且还是成就辉煌,首先就赖于自己的人品和人格修养。这第二步迈好了,才有可能迈出第三步——第三步就是“无限风光在险峰”了。大愚就是这么做的.

老红军王定国即兴题词并高度评价孙大愚先生

无悔的辉煌人生

是大愚所乐道的那首《感悟小麦》(见朱多锦诗作诗论选《沉思岁月》)的诗,让人对一个辉煌的人生的造化有着无限的领悟和想象:

“……小麦小麦/——我北方田间的小麦/遥迢苍茫多少路?/——千层障雾/——万里冰封/——无限春光/——数点青苔/——几丛蒿莱/——一条林荫带//关山度若飞/挥洒总气派/神工造化铸平生/人意驰骋夺关隘/——不曾徘徊/——无由悲哀/颗颗籽粒聚光阴/一路四季贮风彩/…… ……”

是呵,那“千层障雾”,“万里封冰”,“无限春光”,“数点青苔”,“几丛蒿莱”,“一条林荫带”……,正是他不辍进取的写照,那是“关山度若飞,挥洒总气派”,那是“神工造化铸平生,人意驰骋夺关隘”。最后是“颗颗籽粒聚光阴,一路四季贮风彩”。这是笑在最后。这是人生的辉煌。这是无悔的人生。

路遥自知奋发兮,岁寒终见后凋松”

在世间,逝雪流水,草萌草枯,花开花落……。人,一代代走来了,又离去了,那些高官显贵,那些富豪大亨,无人纪念;谁曾拥有怎样的巨宅豪车?无人记得。那些将自己的名字刻在石头上的人,最终也只是一堆荒冢,一丛蒿草。只有那种将自己的文字和关于自己的文字铭刻于岁月的人,才是不朽的。“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只有这样人才可以于世间永存。大愚以自己的一管柔毫和他的人品修养做到了。这是辉煌的人生。

这样的人生呈现在世间的是一位奇才。大愚,洞明万里前途,抒发百年情怀;气化长虹,飞挂浩天!他常把玩一柄烟斗,让烟圈悠悠漫卷思绪,笔下却是“正气、豪气、霸气、智气、灵气、勇气……”蒸腾不已——这就是“大愚人生”中孙大愚!“平生不曾空抛光阴兮”,“天生我材必有用”

大愚的人生是无悔的,他“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一路笑唱大风,指点江山。“龙蛇人鬼曾遭逢,阴晴冷暖等闲中”。这就是“大愚人生”中的孙大愚!造化常汇惊涛兮,“奔流到海不复回”

大愚书法,“泼墨无忌云卷舒,挥毫有胆波谷峰”。他,砚池边,倾听苍生;素帛上,神思天涯。一管刚毅柔毫在手,笑看月圆月缺,凭任日出日落。于是,我们看见的是一位无悔的辉煌人生。

耿耿丹心,苍苍茫茫任回首;

铮铮铁骨,风风雨雨强做人。

孙君今生奇造化,大愚唯正气贯虹”


老红军王定国为孙大愚先生题词:修德济人

2011年2月22日晚24日晚及25日上下午写于山东文学社412房间。27日写于齐河试验中学家中。28日晚写于山东文学社412房间。3月5日(星期六)7日晚继写于齐河实验中学家中。8日晚9日晚继写于山东文学社412房间。12日13日继写于齐河试验中学家则中。p16日晚17日下午18日上午继写于齐河实验中学家中。22日上下午23上下午继写于山东文学社412房间。4月18日19日(修改“菏泽牡丹别样红”一段;下午始写最后一大段)继写于山东文学社412房间。4月24日下午于继写于齐河实验中学家中。25日晚继写于山东文学社412房间,“10:50”终稿。26日全天修改、润色于山东文学社412房间。4月28日“8:00:29”挂于客。2011年6月2日3日润色于大愚在泉城建设路的寓所。6月5日下午再润色(校对关于孔府石刻的文字)于齐河实验中学家中。6月6日“11:19”于齐河实验中学浴池电脑实重挂博客。6月7日上下午最后润色(校对关于一些书法知识的文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1098.html

更多阅读

夫妻影评:《古惑仔2之猛龙过江》

老公的评论:  其实觉得不必再拍一部《山鸡故事》了,这部就是《山鸡故事》,说过了,《古惑仔》系列当中,最喜欢的角色就是山鸡,在这部电影中他扮得很酷。  就像《古惑仔之人在江湖》一样,这部电影中山鸡也有一句经典的台词,“我叫山鸡,

转载 《不可预知时代的可预知结果》:做最重要的事

原文地址:《不可预知时代的可预知结果》:做最重要的事作者:曾星智笔记/曾星智  如果你独立地做一项工作,那么,你自己就是一个团队、一个企业,必须掌握到把自己当作一个团队进行领导和管理。也即,清晰你的战略目标,并有效地执行,且在过程中

声明:《朱多锦:《发现书法大家孙大愚及其书法艺术》》为网友人生若初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