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共识 华盛顿共识为什么失败

[题记: 我根本不相信什么北京共识,还是同意陈志武的观点,下结论未免过早,拿短时的成功来当作结论是不恰当的。后发劣势已经看见端倪了。]

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1989年所出现的一整套针对拉美国家和东欧转轨国家的新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理论。当华盛顿共识逐渐出现失败,宏观经济理论界提出了与此相对的北京共识。

来源

1989年陷于债务危机的拉美国家急需进行国内经济改革。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邀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美洲开发银行和美国财政部的研究人员以及拉美国家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了一个研讨会,旨在为拉美国家经济改革提供方案和对策。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约翰•威廉姆森(John Williamson)对拉美国家的国内经济改革提出了已与上述各机栄达成共识的10条政策措施,称作华盛顿共识。

1990年由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出面,在华盛顿召开了一个讨论80年代中后期以来拉美经济调整和改革的研讨会。会上,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约翰•威廉姆逊说,与会者在拉美国家已经采用和将要采用的十个政策工具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共识。由于国际机构的总部和美国财政部都在华盛顿,加之会议在华盛顿召开,因此这一共识被称作“华盛顿共识”。该共识包括十个方面:

①加强财政纪律,压缩财政赤字,降低通货膨胀率,稳定宏观经济形势;

②把政府开支的重点转向经济效益高的领域和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的领域(如文教卫生和基础设施);

③开展税制改革,降低边际税率,扩大税基;

④实施利率市场化;

⑤采用一种具有竞争力的汇率制度;

⑥实施贸易自由化,开放市场;

⑦放松对外资的限制;

⑧对国有企业实施私有化;

⑨放松政府的管制;

⑩保护私人财产权。

美国著名学者诺姆•乔姆斯基在他的《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一书中明确指出“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指的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一系列理论,它们由美国政府及其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所制定,并由它们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实施”。

赵晓:从“华盛顿共识”到“北京共识”

所谓“北京共识”,相对应的是“华盛顿共识”。那么,什么是“华盛顿共识”呢?

20世纪80年代,绝大多数拉美国家陷入了长达10余年的通货膨胀暴涨、债务危机爆发的经济困难。1989年,曾担任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约翰•威廉姆森执笔写了《华盛顿共识》,系统地提出指导拉美经济改革的各项主张,包括实行紧缩政策防止通货膨胀、削减公共福利开支、金融和贸易自由化、统一汇率、取消对外资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以及国有企业私有化、取消政府对企业的管制等,得到世界银行的支持。

在威廉姆森看来,由于这些思想秉承了亚当•斯密自由竞争的经济思想,与西方自由主义传统一脉相承。后来人们将这些观点称之为“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宣言”。随着全球化的畅行,“华盛顿共识”日益深入人心,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

“华盛顿共识”虽然成为全球主流的发展理念,但仍不免遭遇其他思想的挑战。主要的挑战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欧洲价值观”,二是“后华盛顿共识”。“欧洲价值观”基于欧洲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价值理念,在强调经济增长的同时,倡导人权、环保、社会保障和公平分配。但是,近二十年来,欧洲福利社会型的资本主义在与美英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欧洲国家在政策导向上整体向“华盛顿共识”靠拢,因此“欧洲价值观”对“华盛顿共识”的挑战是软弱乏力的。近年来,更加有力地对于“华盛顿共识”的挑战是以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为代表的一批西方学者提出的“后华盛顿共识”。“后华盛顿共识”强调与发展相关的制度因素,认为发展不仅是经济增长,而且是社会的全面改造。因此,“后华盛顿共识”不仅关注增长,还关注贫困、收入分配、环境可持续性等问题,它还从信息不对称出发,指出市场力量不能自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承认政府在促进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批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亚洲金融危机前后倡导的私有化、资本账户开放和经济紧缩政策。

然而,无论是“欧洲价值观”还是“后华盛顿共识”,他们对于“华盛顿共识”的挑战还都远远不够。比较起来,因为有持续的经济增长作后盾,“北京共识”才最有可能对“华盛顿共识”形成新的强有力的挑战。

华盛顿共识 华盛顿共识为什么失败

“北京共识”从何而来呢?曾任《时代》周刊外国报导编辑,目前大部分时间在中国生活和工作的拉莫先生不久前发表了《北京共识》的论文,“北京共识”一词由此不胫而走。在拉莫那里,对“北京共识”的定义是:坚决进行革新和试验(如中国经济特区);积极维护国家边境和利益(如台湾问题);以及不断精心积累具有不对称力量的工具(如4000亿美元外汇储备)。其目标是:在保持独立的同时实现增长。

在拉莫看来,建立在“北京共识”基础上的中国经验具有普世价值,不少可供其他发展中国家参考,可算是一些落后国家如何寻求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模式。

拉莫对于“中国经验”的概括未必准确,其“北京共识”也未必能够得到人们共识,在今后的探讨中存在着极大的被替换或补充的可能。但是,拉莫所创立的“北京共识”一词却有很大的可能存续下来,并被不断地热烈讨论,日益成熟和完善,成为全球既不认同计划经济,又不接受“华盛顿共识”,而是试图探索“第三条道路”的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的一面思想旗帜。(赵晓为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部部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1550.html

更多阅读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失败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教材分析】1、重点: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2、难点: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及王安石变法每一项措施所解决的问题;如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 【内容分析】

国民党为什么失败? 国民党为何失败

一、前言:1948年一1949年国民党为什么失败?这是一个大题目,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生长在大陆的不同年龄段的人,从小就从老师和教科书那儿,从文学、电影、戏剧、歌曲、美术、舞蹈等中获知:1949年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又叫“三座大山”,因为反

姚雪垠:李自成为什么失败?

研究李自成,主要是研究这次农民革命,研究其历史的成败规律。历史的成败规律,要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释历史。为什么要解释历史呢,就是为了取得历史的经验教训。过去,有好多对历史的看法,包括李自成为什么失败。这些看法对不对,关键是要通

刺秦 荆轲刺秦为什么失败

那天,对青年嬴政来说,要想出去散步是不可能了。因为他看见李斯正在殿下笼着袖子看着他,令大殿中充满着阴冷的气息,如同张爱玲所说的那种晨雾中双方尚未交战的沙场。世人皆知,在经历那次改变他人生轨迹的厕所奇遇记之前,李斯是一名优秀的C+

声明:《华盛顿共识 华盛顿共识为什么失败》为网友忄存暖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