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之义13——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

解释:孔子提供自己的经验,他说:“有些人见善如不及,看到别人好的地方,自己赶紧想学习,怕来不及去学;见不善如探汤,看到坏的事情,就像手伸到滚开的水里一样,马上缩手。就是说有些人看见坏的事情绝对不做。像这样专门走好的路子,坏的路子碰都不碰的人,我还看过,也听到过他这样的言论。

孔子说有些人隐居以求其志,一辈子不想出来,尤其古代以做官为发展志向唯一的道路,可是有些人一辈子不肯出来做官,自己自由意志,做自己的学问,管自己的人生,不想出名,也不想做官,做事则处处要求合宜、合情、合理。孔子说,这样的言论我听得多了,可是没有看到真这样做到的人,所以绝对不要功名富贵,行义以达其道的,在理论上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难。

孔子是说专门做好事,坏事碰都不碰,这样的人蛮多,第二条的人难了,一辈子功名富贵不足以动心的,这在理论上讲容易,到功名富贵摆在面前时,而能够不要的,却很难!

孔子虽然说第二种人他没见过,其实他的学生颜渊我们可以认为接近他说的第二种人,“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颜渊是孔子是得意的学生,孔子暗中把他定为接班人。

孔子常在外人与学生面前夸奖颜渊,说他,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首先是安贫,这近似隐居。颜渊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把自己的怒气迁移到别人的身上,,同样的错误也不会犯两次。这看起来简单的事情,难做道,当自己不高兴时,会常莫明其妙的拿老公、妻子、孩子撒气。颜渊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

公元前481年,颜回先孔子而去世,时年40岁,孔子对他的早逝感到极为悲痛,不禁哀叹说;“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回一生没有做过官,有机会做官,他也没有做,而是忠实的跟随着孔子,孔子之门的学生曾三盈三虚,唯有颜回未离孔门半步,因而后人评价说:“颜渊独知孔子圣也。”颜渊学道、悟道、准备传道。可惜没有留下传世之作,他的只言片语,收集在《论语》等书中,其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基本是一致的。后世尊其为“复圣”。

  颜渊也是有政冶志向,颜回以舜为志。《孟子·滕文公上》记其语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所以,当孔子要他“言尔志”时,颜回则以“愿无伐善,无施劳”相答。是欲内修己德、外施爱民之政。这与舜之“无为而治”正相仿佛。在颜回看来,唯以 此志施行于天下,方能实现孔子所谓“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 

  颜回陪同孔子十四年周游列国,重归鲁国,已年近不惑,其故居陋巷虽然依旧,但父母均已年迈,家庭重担理应落在他的肩上。这就使颜回必须有一份较固定的收入维持家计。

 颜回在孔门中,是最有条件继承孔子学说的弟子之一,也是孔子的希望所在。所以颜回在未入仕为官的情况下,设坛讲学。     

归鲁之后,颜回除讲学外,便是帮助孔子整理古代典籍。特别是《易》,颜回是主要整理人之一。在整理过程中,颜回呕心沥血,以致劳累而死。颜回死后,孔子在颜回对《易》所作整理的基础上,又经过“韦编三绝”的辛劳,才给后世留下一部完整的《易经》。

《论语》之义13——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2111.html

更多阅读

《论语》经典名句整理-2012.6.25 论语经典名句赏析

《论语》经典名句整理博主花费心血,对《论语》经典名句进行了搜集整理,整理内容共分八章:“为学、修身、交友、处世、义利、治国、孝亲、教育”。此八章基本包括了《论语》在学习教育、修身处世、齐家治国等方面的核心思想,希望能抛砖

《论语》经典名句五十条 论语经典名句及翻译

《论语》经典名句五十条求学篇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2

《论语》十则为何变成十二章? 论语十则ppt

《论语》十则为何变成十二章?文■周磊人教版语文新教材将原来的《论语》十则,更换为新版本的《论语》十二章,仔细比对,发现替换了五则,增加了两则,下面是两次课文的对比:《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

声明:《《论语》之义13——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为网友离恨悠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