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奇偶性》评课稿 评课稿

《数的奇偶性》评课稿

乐平第五小学:王林焱

《数的奇偶性》这节课中王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富有创意,对课的目标把握较好以及学生的主体意识也是比较强的,有许多新的理念在课中得到体现,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创造性的教学设计。

一、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我体会最深的有三点:

1、灵活取材,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

《数的奇偶性》评课稿 评课稿

在复习奇偶数时教师以座位号为例进行提问。在教学活动(一)时,教师让学生以自己折的和自己的课桌为工具进行操作。这种就地取材的方法,不仅显示了教师的机智,更主要地是注重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便于学生有兴趣参与活动,同时也体现了奇偶性在生活中随处都有,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教师在教学活动(二)时,主要是讨论奇、偶数相加的各种情况的结果的奇偶性问题,把课本中的圆圈和方框中的奇偶数分别设计成用纸盒装卡片、抽卡片、写算式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先抽卡片写算式、再发现问题、再进行验证等过程,这样既增强了娱乐性,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从而体现了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源泉。

3、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这节课要讨论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用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如:活动(一)摆渡问题,教师先让学生同桌合作用纸船操作再记录,反馈时,让人上台画图演示和记录,然后再发现归纳等。(二)是奇偶数相加所得结果的奇偶性问题讨论活动,先让学生在同奇、同偶的盒里抽两张卡片,再写算式算出结果,看结果的奇偶性。学生很容易发现了在同一个盒子里抽出两张卡片上的数之和都是偶数,让学生提出问题——那是为什么呢?再去进行猜测、验证验证等活动。这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也让学生愿意去讨论、去思考,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同时奇偶性问题本身是十分抽象的、是学生不易理解的,做到了抽象问题具体化来解决,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教育思想。

二、值得讨论的问题。

1、一堂课教学内容的量如何把握?这节课我觉得王老师语速较快,有些环没有取到预期的效果,如活动(一)后试一试的翻杯子以及翻硬币两个问题,估计在这里最多用————了两分钟就解决了,还有最后考考你的两个问题也是一出现马上就解决了。这样学生是否考虑问题的时间?我觉得这节课内容过多。

2、板书会不会影响教学效果?我觉得这节课的板书是比较乱的,再者制作的教具较小,这些问题很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

三、学习启示。

课的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促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积极,课堂也将更有灵性。教学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我们以研究者的心态去关注每个学生、关注我们的教学思路是否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提升我们教师的业务能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2386.html

更多阅读

《地震中的父与子》评课 地震中的父与子ppt

《地震中的父与子》评课有幸聆听了听了潘老师执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深有感触。下面就结合刚刚听到的潘老师执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震撼人心,情感性很强的文章,但文章的内容与

《爱迪生救妈妈》评课稿 爱迪生救妈妈的视频

《爱迪生救妈妈》评课稿《爱迪生救妈妈》这篇课文是叙事文章,简单明了,只要懂得镜子的聚光原理,文章就能读懂了,但这样做显然是不够,语文价值的人文性贵在让学生挖掘人物的品质,让学生细细揣摩体会语言文字,实现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

声明:《《数的奇偶性》评课稿 评课稿》为网友高傲的存在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