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人忘却扬州十日 扬州十日

满人入关后,在各地对汉人进行了相当大规模的杀戮,包括扬州十日。但是这些历史,往往很少被人提起。有人说,几百年过去了,人的记忆淡化了,历史的恩怨已经被洗白了。
真是这么简单吗?
汉民族并非一个容易丧失历史记忆的民族。恰恰相反,我们还清楚地记得 两千多年前匈奴侵犯中国的历史。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故事一直被传颂。匈奴灭亡后1000年,岳飞还在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其抗击金兵的事迹也被广为传播,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人。
为什么汉人忘却扬州十日 扬州十日
为什么更近的明末清初的事情反而失忆了呢?
按理说,一个民族遭受其他民族的侵犯是会留下深刻记忆的。这种经历对于一个民族来说非常的重要,涉及到它能否汲取历史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而维持其生存。但在一种情况下,这种记忆会被刻意抹去。这就是当这个民族被其他民族彻底征服,并进行长期的种族奴役之后。
蒙古人对汉民族的侵犯我们还有相当的民族记忆,这是因为元朝的统治时间不到100年就被推翻,明军追杀蒙军到塞外,将其都城夷为平地。而清朝的种族奴役统治近300年。在这么长的时间内,那些反抗满清的人们大部分被暴力清除,那些反抗满清的言论也被严格加以禁止,记载满清暴行的历史也被逐渐抹去。
清代从顺治开始140多年时间内,大兴文字狱,汉人只要稍有不满,就大规模屠杀。康熙年间,庄廷鑨修撰《明书》,虽然是历史著作,却遭到清廷残酷镇压,被株连处死者72人,包括为该书作序的李令哲与他的四个儿子都被处死,另有数百人充军,妻女被卖为奴;又有戴名世作《南山集》,讲述明末抗清的历史,被处死,300多人被株连判死。同时,满清几代皇帝亲自主持修撰《明史》,大肆篡改历史、销毁明朝的历史档案,丑化、妖魔化明朝。满清对言论、学术的控制,从未停止过。
以扬州十日为例,当地人或许还有口头传下来的一点支离破碎的历史传说,但其他地区的人们就很难得到相关的信息,他们一代一代从一生下来被强制接受的观念就是:满人是主子,汉人反抗满人就得死。即使扬州当地的幸存者后代,他们得到的历史教训也是:反抗满人=死。扬州十日后100多年,扬州举人徐述夔的诗中有“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之语,就被满帝乾隆开棺戮尸,徐的孙子、学生被斩首。《扬州十日记》更被列入乾隆颁布的《四库禁毁丛刊目录》。扬州人就不可能提起那十日的大屠杀。经过200多年,这段历史、这段民族记忆就完全被满清抹去了。直到清朝末年,《扬州十日记》才被人从国外带回,汉人才知道有这么一段惨痛的历史,这对激发汉人的民族意识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梁启超称:“每读《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略》,未尝不热血溢涌”。北洋士兵中这本书也有传播,冯玉祥当年就是看了这本书,出了一身冷汗、立志恢复“种族的自由”。湖北新军中不少人读了这本书,更是坚定了反清革命的决心。《扬州十日记》在两百多年后仍然促进了辛亥革命,足见民族历史绝非虚无主义。
在清朝,汉民族中只要有任何反抗情绪,就会被严酷镇压,其家族如果不被肉体消灭,也会被剥夺财产,失去受到良好教育与社会参与的机会,因此有稍许民族性的汉人就不可能在清朝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只有那些在满清面前奴颜卑膝的才可能进入主流社会。因此,满清近300年的种族奴役,导致汉民族的精英阶层普遍奴性十足,而保持了汉民族民族性的则大多沦为社会底层。汉民族对扬州十日缺乏历史记忆恰恰是满人对汉民族进行奴化的结果。满人对汉人的种族奴役也是汉人民族性丧失、很多人具有汉奸倾向的根源。长期的种族奴役使很多汉人失去了基本的人的正义感与民族精神。
我们今天之所以还记得2000年前的匈奴,是因为匈奴没有征服中国。我们之所以记得南京大屠杀,是因为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日本战犯们被推上了审判席,日本人的罪行被记录、曝光。
南京大屠杀后才两年,汪精卫在南京成立汉奸政权,当时的南京人的中学教科书里会有南京大屠杀的内容吗?当然不会有。日本人当然不会蠢到把南京大屠杀写入沦陷区教科书,而只会讲日本人比中国人高等、日本先进、日本不可战胜、日本提携中国的洗脑,沦陷区里的中国学生都规定必须每天向日本人请安、鞠躬,其中不少人也被培养成了汉奸---那才短短几年时间。
我曾分析为什么近现代历史湖南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湖南有什么不一样?我认为湖南山地多,很多地方交通不发达,因此湖南人受到的种族奴役程度相对较弱。湖南人之所以强大,不过是因为他们更多地保留了真正汉人的行为、思维方式而已。

珍珠湾全球网:为什么汉人忘却扬州十日-珍珠湾全球网-岳东晓-http://www.zhenzhubay.com/blog-2-10798.html#.UOkFKm_BFBM#ixzz2HAVyS1Wq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2765.html

更多阅读

扬州迎宾馆的午餐 扬州迎宾馆趣园

在扬州的每一天,北京吃货团的几个人都生活在侯新庆先生的关爱中。这样说不是因为我们年纪小。需要侯先生引导我们转扬州,而是我们的每一顿饭,都是侯先生安排的,每一次的菜单都是侯先生和他的师兄弟们精心设计的,为的是让我们这帮北京的吃

转帖:《扬州十日记》证讹

《扬州十日记》证讹1644年,清政权在北京建立,之后在继续和南明、李自成农民军进行的三方面角逐中,取得了初步胜利,乃于1645年初,命在陕西的豫亲王多铎率所部“相机即遵前命趋往南京。”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扬州战役是清军渡江前取得

他山之石 扬州大学努力打造网络教学平台 行政中心努力打造

近年来,扬州大学启动实施课程教观激光喷码技术的发展空间有多广阔学资源网络化建设计划,努力打造网络教学平台,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不断优化网络教学的功能和路径,让师生真正成为网络教学的参与者与受益者。  该校建成了“大

声明:《为什么汉人忘却扬州十日 扬州十日》为网友辠快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