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的产能过剩也是世界性的 中国产能过剩的行业

变动中的硫磺市场

——来自中国国际硫磺与硫酸会议上的声音

《中国 农资》传媒记者 郑敏 郑晓

引言:2008年度硫磺价格的暴涨暴跌不但让当时的云天化国际巨亏了2.5亿美元,更还让烟台一囤积硫磺的农资老板破了产。从此,硫磺市场成为了影响磷复肥产业的一块心病。由于硫磺占了磷铵成本的32%,更让磷肥产业对硫磺价格的波动极其敏感。尽管在上海召开的由英国CRU国际有限公司2013中国国际硫磺与硫酸会议主要讨论的是硫磺市场的问题,但在会上释放的资讯一直被农资企业所关注。为此,中国农资传媒作为会议支持媒体特别在会上进行了采访,关注硫磺市场的价格走向。

小标题1:硫磺价格对磷肥成本影响几乎是决定性的

2012年全球硫磺总需求量约5650万吨,60%的硫磺需求来自于化肥行业。据中国硫酸工业协会理事长齐焉统计2012年中国消费各种硫资源3069万吨,其中资源的90.7%用于制酸。2012年我国硫磺表观消费量1540万吨;其中,84%用于制硫酸;磷肥生产耗用硫磺约880万吨,其中85%以上来自进口硫磺。2012年中国消费硫酸85Mt,其中:工业耗酸量占37.4%,高浓度磷复肥耗酸量占51.8%,低浓度磷肥耗酸量占6.3%,其它化肥耗酸量占6.3%。可见磷复肥产业对硫磺的依赖程度相当高。

硫磺的价格波动剧烈,远远大于其他磷肥生产的原料。硫磺的市场波动给生产企业控制原料成本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随着硫磺的业务得到迅速发展,给市场的变化增加了复杂性,

多变性和不可预测性。

从Oxbow公司总代表WilliamPeng提供的DAP(磷酸二铵)成本分析数据表明,目前硫磺(CFR$170)与合成氨各占磷铵成本的32%,磷矿占36%。而在2008年5月硫磺价格高达CFR$700的时候,硫磺占磷铵成本的60%、合成氨占25%、磷矿占15%。即便在2010年5月硫磺价格在CFR$429的时候,硫磺占磷铵成本的46%、合成氨占28%、磷矿占26%。可见硫磺价格的波动对磷肥产业的影响几乎是决定性的。由于硫磺的成本底限与高限区间远远超过其他产品及原料,极端的市场及价格变化促使生产企业开始改变采购策略,越来越多的经销商和投机商进入硫磺市场,更增加的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

2008年6月至8月,是中国硫磺和磷肥行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进口模式的变化给市场带来了很多影响。参与硫磺贸易的贸易商如同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发展。从业公司的急剧增加,给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更多变故,增加了市场变化的复杂性和盲目性,造成市场一定程度的不均衡性。当市场需求强劲的时候,需求会被严重放大。同样,当市场出现恐慌,恐慌也会被放大。即使是正常的买方市场,也会变成卖方市场,导致采购方处于不利的位置。随着磷肥产能的严重过剩,中国的磷肥产品供大于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磷肥企业的生存空间受到极大的压缩。硫磺贸易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原料供应及采购关系。硫磺从以往的单纯基础原料,被赋予了更丰富的特性,这使得硫磺业务本身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

小标题2:中国硫磺市场驶入产能过剩阶段

硫磺制酸作为一种新型环保节能的制酸方式,自1996年进入中国后直至1999年才形成规模。随之,中国每年的硫磺进口量也从当初的几十万吨稳步增加,最高到2009年的1216万吨,2012年硫磺进口1120.3万吨,处于历史第二高位。

据中国硫酸工业协会理事长齐焉介绍,从产业发展来看,硫酸原料结构更趋合理,2012年中国硫磺制酸已占总产量46.5%,冶炼烟气制酸占28.4%,矿制酸占24.5%,此外,还有少量硫化氢、石膏制酸等其它原料制酸。

同时,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硫磺制酸前10名省份产量已占磺制酸产量94%,产量最高是云南,865万吨。冶炼酸前10名省份占冶炼酸产量85.2%,产量最高是甘肃,306万吨。矿制酸前10名省份占矿制酸产量75%。按企业划分,2012年422家硫酸企业,前十名企业产量占总量31%,云天化国际化工排名第一。

从我国硫资源的组成及消费看,2012年,我国进口硫磺1120万吨,占世界贸易量的38%。2012年我国进口硫酸105万吨,同比下降5.8%。2012年进口有色金属矿带入硫占硫资源消费量的15.5%。此外,从国内硫资源看,2012年我国硫磺产量达到520万吨,同比增长16.9%,占国内硫资源的34%,占硫资源消费量的16.9%。其他还有来自硫铁矿、国内有色金属矿硫资源等。

据不完全统计,到2012年底,全国规模以上硫酸产能已达到1.06亿吨,其中硫磺制酸占49.7%,冶炼烟气制酸占26.2%,硫铁矿制酸占23.3%,其他原料制酸占0.7%。目前还有在建、拟建项目,硫磺制酸产能将超过6000万吨,“十二五”期间冶炼酸将增加产能1300万吨以上,矿制酸及其他制酸产能将还有所增长,到2015年制酸产能将达到1.2亿吨。到“十二五”末硫酸需求量将在9300万吨左右,产能过剩趋势明显,市场竞争日趋严峻。

尽管中国是硫资源极度紧缺的国家,每年进口大量硫资源用于硫化工生产。与硫磺制酸相比,冶炼酸清洁生产水平已经相当接近了,冶炼酸作为冶炼副产品,可以作为国内硫资源的重要补充,国家和行业都在鼓励缺硫地区适度发展冶炼酸。因此在项目立项、环评、贷款等方面对冶炼项目卡的不是太严,这也是近年冶炼项目上马较多的原因之一。

中国化工学会无机酸碱盐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纪罗军表示,2015磺酸产能还将继续扩张。2012年至2013年初,仅涉及农资的企业就有湖北东圣化工80万吨、湖北三宁化工80万吨、云南磷化集团80万吨、镇江格林艾普60万吨、威顿达州化工40万吨、江苏蓝丰生物化工40万吨、云天化红磷30万吨等一批大中型磺酸装置投产,总计新增产能约60万吨/年。2013年有湖北六国化工40万吨、施可丰四川雷波40万吨、川化集团80万吨、贵州开磷40万吨等项目投产。2015年有湖北兴发化工80万吨、湖北新洋丰马边80万吨、贵州瓮福织金80万吨等项目建成投产,总计新增产能约600万吨/年。另外,今后3-5年还将增加冶炼酸产能800万吨/年左右,集中在2014年前后释放。对硫酸市场的冲击显而易见。

小标题3:国际硫磺市场需求增加但供应量也更大

生产硫磺主要的原材料是石油和天然气,其中天然气制硫占49%,石油制硫占45%。而60%的硫磺需求来自于化肥行业。2012年全球硫磺总需求量约5650万吨,而供应量约5320万吨,供需基本持平。但在2014年以后,供应量将会加大,2015年硫磺过剩加剧,2017年过剩量将超过400万吨。

英国CRU公司硫磺顾问KevinBreen认为从世界角度看,以石油为原材料的硫磺生产国将陆续扩大产能,提高炼油厂回收硫磺的产量。中东地区的沙特阿拉伯吉赞地区日加工4亿桶重质、中质原油,朱拜勒原油加工能力为4亿桶/日。延步地区日加工阿拉伯重油4亿桶,粒状硫磺1200吨/日。俄罗斯四大原油公司近几年都将扩大产能,增加炼油厂数量。中国的山东、河南地区,也将增加每日400桶原油加工能力。福建、广东、广西地区预计原油蒸馏装置在2013-2017年增加190万吨的硫磺产量。另外,以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生产硫磺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土库曼斯坦含硫气田将会增加200万吨/年的硫磺供应量。哈萨克斯坦的卡沙甘伴每年约110万吨硫磺产能,明年将增加至200万吨的产能。阿联酋的哈布桑和沙赫项目到2016年硫磺生产总量将达到700万吨/年。中国的四川地区气田的开发,将在2016年达到100万吨/年的硫磺供应。

英国CRU公司硫磺硫酸高级顾问KimberlyGustin预计2012-2017年全球硫磺制酸产量将由1.41亿吨增长至1.76亿吨,增长约3500万吨。其中东亚地区年均复合增长4.8%,中国供应量增幅预计为1110万吨。非洲地区供应量预计820万吨,增长最多的国家为摩洛哥和突尼斯。中东地区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3.7%,增长最多的国家为沙特阿拉伯和约旦。而冶炼烟气制酸2011-2017年全球产量由6530万吨增长至7970万吨,增长约1400万吨。

2012年中国硫酸产量达8230万吨,其中55%为硫磺制酸,30%为冶炼烟气制酸,15%为硫铁矿制酸。然而中国同期硫酸的需求量却达到8320万吨,其中60%以上是用于生产化肥,110万吨的硫酸缺口只能依靠进口。从近几年我国硫酸进口量来看,除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进口量下跌以外,平均在110-120万吨左右。随着中国硫酸产能的扩大,进口量在逐渐减少。其中,主要进口地区为临近的韩国、日本等国。

同时来自Devco公司UdayParekh和BevanHouston也提供了阿拉伯海湾及中亚地区

硫磺生产前景表。指出阿拉伯海湾地区将会通过上马大型项目来保持其产量增长,而中亚地区则会与美国海湾和北美地区一起成为主要的硫磺出口地区。到2016年,硫磺市场格局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

沙特阿拉伯

卡塔尔

科威特

伊拉克

伊朗

哈萨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目前产量

180

320

130

80

10

150

230

0

2016年估计)

650

440

240

220

70

200

310

300-400

UdayParekh和BevanHouston认为在将来阿拉伯海湾和中亚地区对中国出口硫磺与加拿大相比具有明显的供应链优势。从阿拉伯海湾至中国港口费用约25美元/吨,而Foothills工厂至中国港口费用约70美元/吨,麦克默里堡至中国港口费用约140美元/吨。土库曼斯坦除中国外,没有其它较为容易的硫磺销路由于其拥有至中国的内陆路线,将能增加大约300-400万吨/年的回收硫磺产量,即使不考虑量,其价格至少对加拿大硫磺也会造成冲击。

在2011-2016年期间,回收硫磺产量预计将以超过1500万吨/年的速度增长。而这部分新增产量中70%以上将来自阿拉伯海湾和中亚地区。同期,中国硫磺产量预计将以200-300万吨/年左右的速度增长。新货源将更接近中国和其它供应成本更为低廉的主要市场,加拿大对中国的硫磺出口量将会受到上述发展的影响。应该说2015-2016年全球硫磺供应量将明显过剩。

小标题4:国际硫磺市场定价方法论

由于在国际上硫磺定价方法不一致,相互之间缺少透明度,而硫磺运输物流方式多样,港口众多,交付时间也不同,再加上其质量差异也较大,所以目前硫磺的价格浮动范围非常大,在200美元到500美元之间波动,定价机制也非常混乱,这对买家和卖家都非常不公平。硫磺作为大宗商品,主要是石油、天然气生产国对外进行出口,从物流方面来说也影响出口的定价。前些年硫磺价格波动没有这么明显,买卖双方是按年度定价或者半年度定价。但是目前情势不同了,硫磺价格瞬息万变,全球供应量显著增长,各生产国的产能都有所提升,但是需求量虽然少量增长,但不明显。由于供需矛盾的影响,硫磺的价格被压的很低,目前在110美元左右,一单一议甚至一船一议。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定价模式有:公式定价即以双方议定的公式来确定最终的成交价格;月度定价通过每月制定价格;季度定价是每个季度商谈一次价格,并在接下来的季度执行该价格;半年定价以往被大的生产企业采用,以便很好地控制和锁定原料成本,但如今已经越来越少被采用,主要原因还是市场短期变化的剧烈导致生产企业缩短定价时间以规避市场风险;现货议价是目前最为普遍的定价方式,越来越普遍的被采用,也更加真实地反映市场的真实情况。1998年至2007年,硫磺采购以长期合同为主,定价以季度和半年定价为主。主流供应为美加货源,中东为辅,独联体地区的货源进入中国还比较稀少,国内的产量也很低,价格波动幅度较窄。2005年至2008年中,美加和中东的供应量势均力敌,独联体地区供应增加,但仍为辅助货源,国产硫磺依旧稀少。这期间,硫磺贸易进入长期合同与现货交易并行阶段。2008年以后,生产企业及经销商更多地采购现货及准现货,以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的风险。主要原因是2008年的高位急剧深度下跌,给很多原料的采购和经营的企业带来了重创。

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产品交易公司执行总裁SaidA.Al-Hadrami在谈到沙特阿美公司的定价方法时说,沙特阿美公司有一套月度公开定价的流程。首先,月初由客户提议一个初步价格,包括交易量跟市场观点,直接交给沙特阿美石油贸易公司总部。第二步是由沙特阿美公司市场部分析硫磺市场,回顾以往硫磺市场价格走势,对运费进行评估,最后由定价委员会公布最终价格,回复给客户进行交易。就目前来看,这种定价议价方式还是高效、可行的。

小标题5:磷肥市场受阻主导硫磺价格下滑

近两年内,硫磺价格一直在200美元/吨左右摇摆,直到2012年第三季度,价格开始回落,至第四季度,硫磺价格已经下探至170美元/吨,此时中国开始大量吸货。而2013年至今,硫磺价格一路下探,绝大多数硫磺进口商被深度套牢,有的选择割肉,有的选择等待,而对工厂来讲,也无法从硫磺的下跌中获益,高成本的产品积压仓库,下游买家希望按照硫磺等原料下跌后的价格来购买工厂高成本的产品。目前,已经跌到了相当于120美元/吨,甚至有买家喊出100美元/吨的价格。

上下游产业链来看,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众多行业均陷入产能过剩阴影,产业链整体已显颓势,硫磺及磷肥行业也不可避免。今年一季度磷化工全线产品几乎均进入下跌通道,整个板块指数下跌0.62%。而且尽管2013年出口关税下调,出口基准价上调,但出口量及价格均难以突破去年水平。再加上印度化肥补贴下调和国际厂商磷肥产能的集中投放冲击国际价格,按照目前国际价格和淡季出口关税测算,国内磷铵厂家在出口方面无利可图,国内磷化工和磷肥板块或陷整体风险。这也导致下游企业对硫磺采购态度低迷。在这种背景下,硫磺贸易商损失惨重,比如去年年底建仓(去年1320-1350元/吨,现900元/吨),至今部分持货贸易商已亏损400元/吨左右,部分持货商受成本压力及资金周转压力,低价出售尾货,准备退出市场。这意味着今年的国内硫磺可能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市场不乏重新洗牌的可能性。

据中纤蓝途网硫磺首席分析师代莉分析,受磷肥出口窗口期提前及春季备肥影响,部分硫磺生产厂家开足马力加大生产提前备货,产量增加。而下游终端用户需求疲软,采购力度薄弱,致使硫磺价格不断下滑,从1350元/吨一路跌至5月底的1100元/吨甚至以下。与此同时,国内硫磺价格话语权依然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进口硫磺价格呈直线下滑情况下,国内价格不断走跌,两者走势基本保持一致。至今年5月底,国内硫磺降至1000元/吨以下,外盘执行1200元/吨,至此,贸易商采购速度慢慢减缓,进口脚步放缓。

综合分析来看,在2012-2013年5月间,硫磺市场呈震荡趋势,且国内产量不断增加,从2005年的100万吨增至2012年的465万吨,涨幅达365%。2013年1-3月份硫磺产量达160万吨,占去年总产量的34%。与此同时,进口硫磺库存却屡创新高,给国内市场造成较大压力。缺乏理性的进口成为硫磺市场运行的重要弊病。2012-2013年港口硫磺库存皆在4-5月份达到顶峰;在2013年4月中旬一度达到250万吨。在“内忧外患”的市场下。目前国内炼厂均价执行980元/吨;港口颗粒报盘跌至850元/吨,而颗粒磺到岸价执行120-145美元/吨,国内和国际硫磺价格出现严重倒挂。预计下半年硫磺港口库存维持在高位,5月硫磺进口数量较少,国内硫磺用量大幅减少,短期内消化现有库存为主,进口量将逐渐缩小。相较于2012年1120.32万吨的进口量,在2013年恐将很难突破,保守估计约有100万吨的减少。

按照苏州市开元化工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华放的统计,预计2013年中国硫磺产量将增加到550万吨左右。除此之外,中国硫磺还在不断新上产能。从需求看,2012年中国硫磺表观消费量为1580万吨,进口硫磺1120万吨,所以目前我国硫磺主要依赖进口。但随着我国新增产能的投产,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国配套磷复肥、工业用酸的硫磺制酸产能将达到5500万吨/年,而届时硫磺制酸的产量大概在4500万吨左右,即便在磷肥产业恢复良性运营状态,开工率可能只有80%左右。针对目前形式,国内化肥出口受制于国际市场,而国际化肥市场形式低迷及大部分冶炼酸工厂占据硫酸市场主体,而硫磺制酸市场供需压力较大情况下,2013年下半场硫磺“曙光”依旧难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2917.html

更多阅读

乱七八糟也是文章? 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

孔和尚多数情况下,没有时间专门写劳什子博客,就把日记和读书札记拼拼凑凑,好歹糊弄成一篇博客。不料好多朋友却说这也是好文章,因为首尾呼应、上下贯通、移步换景、一气呵成……孔和尚这厮最喜抬杠,你越说他咋的,他就偏不咋的。今天就整

声明:《硫磺的产能过剩也是世界性的 中国产能过剩的行业》为网友若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