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京剧当代旦角名家简介 京剧名家演唱会旦角二

梅葆玖

京剧表演艺术家,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之子,梅派艺术优秀继承人,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团长。梅葆玖10岁学艺,启蒙老师为青依前辈王幼卿先生。13岁开始登台演出《玉堂春》、《四郎探母》等剧,后入梅兰芳京剧团,得到其父严格教导。梅葆玖嗓音甜美圆润,唱念字真韵美,表演端庄大方,再现梅派表演艺术神韵。主演的梅派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西施》、《穆桂英挂帅》、《霸王别姬》、《太贞外传》、《洛神》等。1989年荣获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颁发的《亚洲最佳艺术人表演奖》。

沈小梅

原名沈晓梅。幼年先后在昆明、上海读小学。九岁时曾随比利时女教师学钢琴,同时从陈祥云习京剧。1951年入上海中西女子中学就读。其间向朱传铭学昆曲,向阎少泉学武功。1953年在上海正式拜梅兰芳为师,从此专攻“梅派”艺术。1956年经梅兰芳介绍到江苏省京剧团当演员。1958年赴北京演出《倩女离魂》,饰倩女。1959年赴奥地利维也纳参加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游园惊梦》,获金质奖章。同年,赴瑞典、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等国访问演出。1960年出席第三次全国文代会。1962年在南京参加梅兰芳逝世一周年纪念演出,演出“梅派”剧目《醉酒》、《宇宙锋》及《生死恨》。1964年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演出《耕耘初记》及《再接鞭》,饰大姐和刘阿环。1965年参加华东地区京剧现代戏汇演,演出《江姐》,饰江姐。1973年调江苏省戏剧学校任教。1979年出席第四次全国文代会。

二十多年来,她较好地继承了“梅派”艺术特色,演出过不少“梅派”剧目,扮演的主要角色有《贵妃醉酒》中的杨贵妃、《宇宙锋》中的赵女、《凤还巢》中的程雪娥、《霸王别姬》中的虞姬、《生死恨》中的韩玉娘、《白蛇传》中的白素贞、《穆柯寨》和《穆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等。还演出过传统戏《王宝钏》、《大保国》、《二进宫》、《拾玉镯》、《蝴蝶杯》、《樊江关》,现代戏《沙家浜》、《红嫂》等。她嗓音清亮甜润,表演细腻生动,舞姿优美动人。现任江苏省戏剧学校教师,为中国剧协会员、江苏剧协理事、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委员.

杨春霞

1943年生,浙江宁波人,工旦。1955年考入上海市戏曲学校,初习昆剧旦角,得朱传茗、方传芸之传授。1959年改学京剧,师承言慧珠、杨畹农。1961年毕业,入上海青年京昆剧团。1973年调入北京京剧团《杜鹃山》剧组,主演柯湘,在唱念表演上都有新的发挥。她的嗓音清醇,扮相俊秀,唱法宗梅派、张派。常演剧目有《白蛇传》、《凤还巢》、《状元媒》等。

薛亚萍

1946年生,女,生在北京一个梨园家庭。外祖父是京剧名李春恒,母亲李婉云也是京剧名旦,深受影响,特别对张(君秋)派艺术更加酷爱。后经陈少霖引荐,于1962年拜张君秋为师。在学习张派艺术特有的演唱风格和技巧时,刻苦钻研,悉心领会。终于“练出了圆润的后膛音和清柔的鼻音,以及似断非断,收放沾连的张派‘点唱法’”(纪钧能《情系氍毹化新境》)。1968年入山东省京剧院任演员。《望江亭》一剧薛亚萍得师真传,在“清庵观”一折,她从人物出发,以委婉优美的[四平调]和[南梆子]唱腔,把谭记儿的复杂心情表达得惟妙惟肖,细微传神。在继承张派艺术的基础上发挥其优势,唱出自己的艺术个性和特色。其代表剧目有:《秦香莲》、《玉堂春》、《望江亭》、《状元媒》及新编历史剧《祭酒掌兵》等。她曾荣获第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梅兰芳金奖”等多项大奖,是当今张派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目前侨居美国。2002年10月,薛亚萍获得纽约美华艺术协会等机构主办的第22届“杰出亚洲艺人终身成就奖”。

张萍

1959年生,女,山东人,“张派”青衣。1975年高中毕业后,入烟台市京剧团随团学艺,1984年拜张君秋先生为师,在《玉堂春》、《秦香莲》、《状元媒》、《望江亭》、《春秋配》、《刘兰芝》、《彩楼记》、《三娘教子》等剧中,塑造了众多不同类型的人物,尤以唱工见长。张萍现为国家一级演员、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的主要演员之一。

张萍曾荣获1987年全国青年电视大选赛最佳表演奖;1992年全军第六届文艺汇演一等奖并荣立二等功;1993年全国京剧青年团(队)新剧目汇演优秀表演奖。

赵秀君

女,汉族,生于1969年,天津市人。1987年毕业于天津市戏曲学校,工青衣。曾受教于李近秋、张学华和蔡英莲等老师,1993年拜张君秋先生为师。她嗓音宽亮,音质优美,能掌握“张派”行腔委婉细腻的技巧。擅演剧目有《秦香莲》、《四郎探母》、《望江亭》等。

曾被推荐为“中国京剧之星”并先后荣获:第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00年文化部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2001年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

王蓉蓉

1961年生,女,辽宁鞍山人。1982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师从张君秋、王玉蓉、蔡英莲、马宗慧、张玉英等。毕业后到北京京剧院任演员。后拜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君秋先生为师,学习张派艺术。代表剧目有《四郎探母》、《红鬃烈马》、《望江亭》、《白蛇传》、《正气歌》、《晨钟惊梦》、《党的女儿》、《黄荆树》等。

她曾荣获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优秀表演奖,第一、二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全国京剧青年团(队)新剧目汇编优秀表演奖,梅兰芳金奖大赛提名,第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北京市政府颁发的首届金菊花奖。

史敏

1972年生,1989年毕业于上海市戏曲学校京剧班,工武旦、刀马旦及花衫。先后受教于张美绢、华华、许美玲、卢文勤、于永华等。她扮相俊美清丽,嗓音宽亮,武功扎实,出手敏捷从容,做工细腻,文武兼备。常演剧目有《火凤凰》、《虹桥赠珠》、《八仙过海》、《白蛇传》、《杨门女将》、《霸王别姬》、《贵妃醉酒》、《昭君出塞》等。代表剧目为新编戏《扈三娘与王英》。

温如华

1958年(11岁)考入中国戏曲学校。1966年毕业,后任战友京剧团编导。 1982年加盟北京京剧院。任旦角主演,主攻张(君秋)派,深得张氏神髓。后又研习梅(兰芳)派表演。兼向南铁生、程玉菁、赵荣琛、孙荣蕙、李德富等男旦前辈问艺。力求继承男旦独有的传统风格。而又不显陈旧,正所谓“取古法寓新意”。个人代表作:《白面郎君》、《婵娟误》、《黛玉葬花》、《仇女传》等。均能保持传统特色,使观众喜闻乐见。

常演传统戏:《玉堂春》、《四郎探母》、《王宝钏》、《吕布与貂蝉》等。均有个人新意,独到之处,因而自成风格。

沈健瑾

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工花旦、青衣、刀马旦。先后受教于荀慧生、赵桐珊、雪艳琴、程玉菁、马宗慧、荀令香、于玉衡等。沈健瑾扮相俏丽,嗓音清脆,表演细腻,富于激情、功底扎实,文武兼备。能戏很多,常演剧目有《辛安驿》、《百花赠剑》、《李慧娘》、《杨门女将》、《打鱼杀家》、《猎虎记》、《红鬃烈马》及现代戏《奇袭白虎团》等。

王吟秋

京剧演员,工旦。1925年出生于苏州 。12岁到北京,拜王幼卿为师,留居王瑶卿家中学戏,得王亲传《棋盘山》、《十三妹》、《乾坤福寿镜》、《苏武牧羊》等剧。1943年,加入马连良的扶风社,为马配演《打鱼杀家》、《桑园会》等戏,技艺得以长进。1945年,经王瑶卿引荐,拜程砚秋为师。因出身贫苦,且为孤儿,由程收养,至1951年始离程家。在与程砚秋朝夕相处的数年间,受程悉心点拨,深得程派艺术之真谛。程派代表剧目,王吟秋演出时,大多能保持程派的风格原貌。

刘长瑜

1942年生,京剧女演员,工青衣、花旦。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1951年考入中国戏曲学校,从师小翠花、芙蓉草、华慧麟等。1958年得荀慧生的传授,学会《辛安驿》、《红楼二尤》等。1959年毕业后,在中国京剧院四团任演员,并曾得雪艳琴、李玉茹、陈伯华等传授。她会戏多,基本功扎实,扮相俊美,嗓音甜脆,唱腔优美,表演洒脱,能从人物性格出发,例如《叶含嫣》、《坐楼杀惜》、《十三妹》、《秋江》、《桃花村》、《红灯照》等,在程式化的表演中透出生活化、性格化的活力。1983年她演出《红楼二尤》,前饰尤三姐,后饰尤二姐,不仅保留了荀派特色,而且在唱腔和表演中均融进自己的理解和创造。她还演出《昆仑草》、《平原作战》、《红灯记》等现代戏,尤以《红灯记》饰演李铁梅的成就最突出。在1994年举办的"梅兰芳金奖大赛"中获梅兰芳金奖。

吴素秋

1922年生,京剧女演员,工旦。山东省蓬莱县人。原名吴玉蕴。幼随陈盛荪学青衣、花旦。9岁入北平中华戏曲学校,因嗓哑退学,在家继续学戏,先后从师李凌枫、何佩华、赵桐珊、魏莲芳等。后曾拜尚小云、荀慧生为师。1938年与金少山合组松竹社,赴东北演出。1939年赴上海以《孔雀东南飞》一剧博得美誉。吴素秋善于表演,戏路广博,青衣、花旦皆工,四大名旦流派戏均能演出。1943年脱离舞台。50年代重返舞台,排演了新编历史剧《节烈千秋》。1952年参加北京京剧四团,先后排演了新剧《伊帕尔罕》、《春香传》、《张羽煮海》、《苏小妹》、《柜中缘》、《团圆之后》、《辞郎洲》、《司棋》、《武则天》、《人面桃花》、《杨娥传》等。1960年调回北京,与尚小云剧团联合演出。1979年又转入北京京剧院二团。其后兼做教学工作。

李胜素

1967年生,河北柏乡人。工青衣、花衫。先后师从齐兰秋、宋德珠、何君英、刘元彤等,并拜刘秀荣为师。李胜素扮相俊俏,唱腔甘醇有味,表演洒脱,功底深厚,有大家风范。1987年以来多次在全国性演出比赛中获奖。曾任山西省"梅兰芳青年京剧团"团长。2001年正式调入中国京剧院。常演剧目有《廉锦枫》、《红线盗盒》、《白蛇传》、《孟丽君》等。

孙毓敏

1940年生,女,原籍上海。自幼喜好京剧,10岁考入北京市艺培戏曲学校,初习武旦,后专工花旦。先后向赵绮霞、李金鸿、赵德勋、高玉倩等学戏。1953年转入北京市戏曲学校,又从张君秋学《望江亭》、《状元媒》、《诗文会》、《西厢记》等戏。1959年毕业后分配到荀慧生京剧团,被选为继承流派的学生。1963年调入梅兰芳剧团,又刻苦学习梅派艺术。文革中被迫害,自杀未遂致残,右足跛。1978年重返北京舞台,任北京京剧院主要演员。她经常上演的荀派的保留剧目有《红娘》、《红楼二尤》、《玉堂春》、《杜十娘》、《荀灌娘》、《棒打薄情郎》等。1991年起担任北京戏曲艺术学校校长(现升格为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以来,她励志图新,辛勤耕耘,把一个举步维艰的学校办成了人才辈出的全国重点学校。她曾荣获全国第二届戏剧梅花奖和首届梅兰芳金奖及亚洲杰出艺人奖、全国劳模等荣誉。

刘秀荣

1935年生,京剧女演员,工旦。北京人。12岁入北平四维戏剧学校排名维蔓。1949年后转入中国戏曲学校。最初多演花旦戏,如《下河南》的媒婆、《小上坟》的萧素贞、《小放牛》的村姑、《豆汁记》的金玉奴及昆曲戏《下山》的色空、《闹学》的春香等。经向王瑶卿、华慧麟、方连元学《三击掌》、《十三妹》、《扈家庄》等剧,开拓了戏路。1952年以扮演由田汉编剧的《白蛇传》中的白素贞,头角崭露。更得到王瑶卿的器重,将他的代表作《珍珠烈火旗》、《棋盘山》、《貂蝉》、《孔雀东南飞》、《万里缘》、《玉堂春》、《穆柯寨》、《樊江关》、《得意缘》、《打鱼杀家》、《审头刺汤》、《汾河湾》、《长坂坡》、《回荆州》等一一传授。这些戏囊括了青衣、花旦、刀马旦、闺门旦各种类型角色,唱念做打舞兼容并有,使她打下全面的深厚基础。她演出的《白蛇传》、《牛郎织女》的全部唱腔也是由王瑶卿亲自为之编创。刘秀荣被公认为自50年代始,受王瑶卿教益最多,把王派艺术展现在舞台上最好的一个青年传人。1956年毕业后,入中国京剧院。她在认真继承王派艺术的基础上,创造了更多的新角色,如在《破洪州》、《金锁恩仇》、《沉海记》和现代戏《四川白毛女》、《沙家浜》等剧中都有许多创新。她还富有革新精神,并注意搏采众长,从萧长华学了《拾玉镯》、《大英杰烈》,从尚小云学了《失子惊疯》,从俞振飞、言慧珠学了《百花赠剑》、《奇双全》,并演出梅派戏《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

杨秋玲

1936年生,京剧女演员,工旦角,北京人。1950年入中国戏曲学校学习,受王瑶卿、程砚秋、华慧麟、赵桐珊等传授,演青衣、花衫、刀马旦。1958年在王瑶卿指导下,曾排演《牛郎织女》、《孔雀东南飞》等剧。1958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京剧院四团任主要演员,并得到梅兰芳的指导。她扮相端庄,嗓音宽亮,艺术上宗法梅派,又博采众长,形成含蓄蕴藉、稳重大方的表演风格。擅演剧目有《杨门女将》、《满江红》、《宇宙锋》、《凤还巢》、《奇双会》、《潇湘夜雨》等。尤以在《杨门女将》中饰演穆桂英著称。

杨淑蕊

1946年生,女,河北石家庄人。1958年考入北京市戏曲学校,受教于华世香、贾世珍、张蝶芬、雪艳琴等老师,专工青衣及刀马旦。1966年毕业后分到北京京剧团与谭元寿、马长礼、周和桐等同台演出,常演剧目有《大保国》、《二进宫》、《红鬃烈马》、《龙凤呈祥》、《赵氏孤儿》等传统戏。1978年后,因其悟性强、体现准、有分寸,受到张君秋先生的赞赏和偏爱,亲加指点,学得了张派艺术在演唱中的用气方法,懂得了如何刻画人物。1981年正式拜张君秋先生为师,学习并演出了张派名剧《望江亭》、《西厢记》、《状元媒》、《秦香莲》、《诗文会》等。还演出了新编历史剧《平阳公主》、《梁红玉》、《北国情》。她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勇于改革,塑造了众多符合当代观众审美趣味的新人物。曾多次出国演出,受到国外观众的好评。

她曾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梅兰芳金奖、全国新剧目汇演一等奖、电视大赛一等奖等众多国内重大奖项。1993年年底,获美国纽约林肯中心颁发的“杰出亚洲艺人奖”。近年来,她移居美国,向美国各大学朋友介绍及讲授京剧艺术,并在美国各大城市演出传统京剧,得到热烈欢迎和好评。她目前受加州中国表演艺术学院聘请,任副院长,教授传播京剧艺术。

李维康

1947年生,北京人。1966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曾师承程玉菁、华慧麟、雪艳琴、荀令香等。她的嗓音宽亮甜美,行腔运气富有新创造。她能熔梅、程、张等流派的声腔艺术于一炉,并借鉴地方戏曲与歌曲的演唱方法,逐步形成特有的演唱风格。她演传统戏时颇有新意;在新编历史剧与现代戏中,也能成功地塑造角色。例如在现代戏《恩仇恋》里,她将青衣、花衫、刀马旦的行当艺术融在一起,出色地塑造了女主角凤妹子的动人形象。其他如李清照、杨开慧等角色,也扮演得颇为成功。

海燕

1964年生,女,生于河北山海关。1977年考入河北省唐山地区戏曲学校,开始从事京剧艺术。1980年考入北京市戏曲学校,从师于李文敏、李喜鸿、周金莲、刘秀华、佟熙英、张玉英等。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她演出了一大批京剧传统剧目《贺后骂殿》、《红鬃烈马》、《朱痕记》、《窦娥冤》、《荒山泪》、《锁麟囊》、《三击掌》、《孔雀东南飞》、《拾玉镯》、《铁弓缘》、《盗仙草》、《十三妹》、《战金山》等。1987年参加全国首届青年电视大赛荣获“最佳表演奖”。1991年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济为师,系统的学习了程派艺术,学习并演出了《六月雪》、《英台抗婚》、《玉堂春》、《陈三两爬堂》等一批优秀剧目。

1991年被文化部评定为一级演员;1994年从唐山市京剧团奉命调入中国京剧院;1997年第五届中国戏剧节荣获“主角演员奖”;1998年荣获中国戏剧大奖“梅花奖”。并于同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班学习;1998年荣获文化部“优秀专家”光荣称号;1999年在《戏剧电影报·梨园周刊》全国“评说五小程旦”活动中荣获“五小程旦”之首。

迟小秋

1965年生,原名迟树新,女,辽宁阜新人。1977年入阜新市京剧团学员班。因其天赋条件和勤奋精神,于1981年送她到上海向程(砚秋)派嫡传弟子王吟秋进行归派深造。学习了《锁麟囊》、《六月雪》、《荒山泪》等程派代表剧目。1983年正式拜王吟秋为师,并改名迟小秋。1991年调入沈阳京剧院。首演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胡笳》等。其演唱风格,既有程派寓刚于柔,幽深委婉的特点,又有雅丽清新,圆润优美的个性。

管波

女,汉族,生于1970年,辽宁省人。中国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工京剧花旦,宗荀派。1981年考入辽宁省营口市戏曲学校,1993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后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为师。1992年赴日本参加国际戏剧节获最佳表演奖。2000年荣获文化部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二等奖。

【图文】京剧当代旦角名家简介 京剧名家演唱会旦角二

李佩红

1981年毕业于天津戏曲学校,工刀马、花衫,曾受教于名师刘秀荣、阎世善、马祥麟、李金鸿、冀韵兰、崔荣英、朱宝义等,受益匪浅,1988年拜京剧艺术家关肃霜为师,技艺猛进。

李佩红长久以来酷爱程(砚秋)派艺术,1992年受程派名家王吟秋老师亲授,主演了程派名剧《六月雪》,一举成功。1995年正式拜王吟秋为师,立雪程门。在老师的悉心指教、严格训练下,加之她刻苦勤奋、潜心钻研、虚心求教,使其对程派名作《锁麟囊》、《朱痕记》、《六月雪》、《武家坡》等剧的艺术真谛,均能领悟、掌握。她的演唱特点是在严格规范的程派韵味中,充分体现人物的内心情景,既有程派含蓄低回、幽咽委婉、深沉跌宕的情韵,又不单纯追求音色的形似,而是以情带腔、以腔抒情,力求从探索人物的性格、心理、情绪的深层底蕴上,来体现程派演唱艺术的精髓。因此,原工到刀马、花衫的李佩红,不仅是一位文武兼备、不可多得的好演员,也是继承程派艺术的佼佼者。

刘桂娟

汉族,生于1965年,天津市人。1975年考入天津市戏曲学校,1981年毕业,工青衣,兼学花旦和刀马旦。《玉堂春》、《昭君出塞》、《梅玉配》等流派、风格迥的剧目,她演来均能驾轻就熟,绝不雷同。后潜心钻研程派艺术,得名宿陶汉祥提携,亲授其《六月雪》、《荒山泪》等剧目。1986年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济为师,学演了《红鬃烈马》、《陈三两》等剧。她善于体验不同角色的内心世界,并以各种相应手段贴切的表达出来,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她曾荣获1987年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选赛最佳表演奖,2000年荣获文化部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2001年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

赵葆秀

1948年出生,北京京剧院老旦演员。1959年入北京市戏曲学校,师从孙甫亭、孙振泉等。1981年拜李金泉先生为师。她嗓音得天独厚,善于表演,刻画人物细腻。常演剧目有《徐母骂曹》、《岳母刺字》、《太君辞朝》、《金龟记》、《李逵探母》等。尤以改编剧目《八珍汤》中的演唱,深博好评。在新创作的《风雨同仁堂》一剧中,赵葆秀领衔主演乐徐氏一角儿,舞台形象丰满,真切感人,有较强的感染力。

王树芳

1947年生,女,北京人。1959年考入北京市戏曲学校,工老旦,师从孙甫亭。入校半年,因学习成绩优异,破格升入二年级。在校期间曾先后被借调到北京市实验京剧团和北京市京剧二团担任出国演出任务,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提前毕业。毕业后又曾向耿世华、王玉敏、刘曾复等多方请益。她涉猎多种行当、多种流派,广取博纳,不断开拓视野。还曾得到李少春、赵荣琛、高玉倩、李金泉等的关怀和指导。她有一条天赋的好嗓子,由花脸到青衣,高低自如,皆能适应,以“多才多艺”赢得了观众。

常演剧目有:《钓金龟》、《遇皇后·打龙袍》、《岳母刺字》、《龙凤呈祥》等。

王晓临

1940年生,北京人,国家一级演员。12岁考入北京市戏曲学校,初向赵绮霞、李金鸿、赵德勋等老师学花旦、练武功,后经王瑶卿向校长郝寿臣建议,让其改习老旦。孙甫亭老师精心培育,汇报演出《望儿楼》、《太君辞朝》两剧,赢得观众瞩目。在校七年,她在唱念做表各方面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9年毕业,先后在荀慧生剧团、北京市实验京剧团、北京京剧院任主要演员。擅演剧目有《太君辞朝》、《傅氏发配》、《岳母刺字》、《三进士》、《徐母骂曹》、《钓金龟、行路、哭灵》等。1961年拜李多奎先生为师,在演唱方面深得教益。还得到李金泉、王玉敏、高玉倩等名家的指授。1963年和1965年两度与裘盛戎合演《遇后、龙袍》、《赤桑镇》,均获好评。60年代初,在北京市实验京剧团主演新编剧目《雏凤凌空》(饰佘太君),声誉鹊起,与王晶华、王梦云并称为“老旦三王”。王晓临嗓音宽厚苍劲,吐字清晰真切,行腔委婉细腻。在老旦的演唱方法上,运用了女性的真嗓,不一味拘泥于男性老旦演员的传统发声方法;同时融入了青衣唱腔的成分,使其唱腔突出了老旦的女性特点。

王晓临兴趣广泛,善于从本剧种的各个行当、各个流派及多种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以丰富自己的表演。艺术上有自创力。由她参演的新编古代剧《正气歌》(饰太皇太后谢道清),现代戏《丰收之后》(饰赵五婶)、《海棠峪》(饰祁母)、《洪湖赤卫队》(饰韩英娘)等,唱腔均由她自己设计,曲调既保留了传统京剧老旦的特色,又从人物出发,结合剧情发展,进行大胆创新,能给观众留下新颖的印象。

王梦云

北京人,1938年生,京剧女演员,工老旦。1950年入中国戏曲学校,1958年毕业。先后师事时青山、徐少祺、孙甫亭,并从李金泉、王玉敏、李盛泉、刘斌昆等问艺。1961年拜李多奎为师。她的嗓音宽亮,戏路较广,唱做兼备,常演剧目有《钓金龟》、《行路哭灵》、《遇皇后》、《打龙袍》、《岳母刺字》、《徐母骂曹》、《清风亭》等。参加演出新编历史剧有《洪母骂畴》、《甲武海战》、《谭嗣同》、《谢瑶环》等;现代戏有《四川白毛女》、《智取威虎山》等。1974年调上海京剧院任演员。1994年任上海戏曲学校校长。

刘桂欣

中国京剧院主要演员,李(多奎)派正工老旦,1966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在校期间授业于徐少其、时青山等老师。刘桂欣酷爱自己的事业,并有执着追求的精神。为了使自己技艺更上一层楼,有幸拜著名表演艺术家李多奎先生为师。李先生很器重她的品德为人,更喜她的聪慧好学,勤奋进取,不顾年老多病把自己的艺术与多年的经验无私地亲授给桂欣。她不负老师的谆谆教导,刻苦学习,细揣摩,演唱技艺不段臻进,在继承和发展李派艺术上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艺无止境,为使艺术精益求精,桂欣虚心向王玉敏、李金泉等老师求教,以提高自己的演唱技艺。刘桂欣的演唱特点,嗓音高亢宽亮,苍劲雄厚,激昂奔放,韵味醇厚,感情充沛,一气呵成,艺术感染力强,体现了李派的演唱风范。
刘桂欣在现代京剧《杜鹃山》一剧中,成功地塑造了杜妈妈的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得到周总理的好评。

王晶华

1939年生,京剧女演员,工老旦。辽宁丹东市人。1947年入刘兆琪私人科班永风社学艺,1950年永风社改名为沈阳东北戏曲学校,先后从师靳斌桐、陈雨斌、关盛明等。1955年入北京中国戏曲学校,先后从师时青山、徐少琪、孙甫亭、李金泉、王玉敏等。1958年毕业,常演剧目有《滑油山》、《药茶计》、《孟母三迁》、《钓金龟》、《哭灵托兆》、《岳母刺字》、《罢宴》、《行路训子》、《太君辞朝》、《徐母骂曹》、《遇皇后》、《打龙袍》等。分配到中国京剧院后,她排演了许多新戏,如《六郎探母》、《强项令》、《杨门女将》、《锦车时节》、《佘太君抗婚》、《金龟传奇》等。王晶华基本功扎实,戏路宽,表演深沉大方。她嗓子宽亮,音色甜美脆爽。善于以唱腔刻画人物的性格、气质。《杨门女将》中佘太君是她的成名作,她塑造的佘太君明智、干练、多谋善断又坚毅果敢。

蓝文云

1965年出生,天津青年京剧团老旦演员。1981年毕业于天津戏曲学校。曾向王玉敏、孙玉祥等问艺。1986年拜周文贵为师,深得李(多奎)派演唱艺术真谛。蓝文云嗓音高亢嘹亮,行腔老到,韵味醇厚,神完气足。常演剧目有《望儿楼》、《行路哭灵》、《钓金龟》、《遇后龙袍》、《赤桑镇》、《朱仙镇》、《游六殿》等。

袁慧琴

1965年生,女,湖北宜昌人。1978年考入宜昌市京剧团学员班,由靳万春开蒙,学老旦。1980年入湖北省戏曲学校向刘煜老师学习。1983年拜李金泉为师。1987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大专班继续深造。从李金泉、杨韵清、孔雁等老师学习。学习了《李逵探母》、《罢宴》、《徐母骂曹》、《滑油山》等诸多传统剧目,打下了基础。1990年毕业留校在实验剧团任演员。1990年在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时,演出了新编古代剧《契丹英后》,受到好评。1993年调入中国京剧院。在现代戏《北国红姑娘》中扮演朝鲜族妇女安顺福。

曾荣获2000年文化部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2001年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最佳表演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4889.html

更多阅读

末日公寓完整版图文攻略(一 末日公寓攻略

末日公寓完整版图文攻略(一)——简介《末日公寓》是一款关于末日逃脱的解谜游戏,画面精美、音乐震撼。通过点击场景中的不同位置来获取各种线索、触发各种谜题,充分挑战玩家的观察力与智力。 《末日公寓》是一款关于末日逃脱的解谜游戏

《波斯王子3:王者无双》超详细图文攻略(3)

中文名称: 波斯王子3王者无双英文名称: Prince of Persia The Two Thrones 发行时间: 2007年制作发行: UbiSoft《波斯王子3:王者无双》超详细图文攻略(3)——游戏简介在这次的故事中,我们的王子回到了一代中的巴比伦时间岛并且见到了

IOS解密游戏The Room空房间详细图文攻略第一章 the room攻略第一章

IOS解密游戏The Room空房间详细图文攻略第一章——简介此作的画面非常精美,谜题设计的也十分合理,真是居家必备的良品,游戏分为四章,火烧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会放出这四章的详细图文攻略,敬请期待,当然,也欢迎其他攻略快手的补完和解说,特别是

静物素描写生图文教程步骤详解 静物写生素描视频

静物素描写生图文教程步骤详解——简介静物素描写生图文教程详解:罐子,瓶子,碗,调羹,盘子,蒜头 静物素描写生图文教程步骤详解——方法/步骤静物素描写生图文教程步骤详解 1、静物素描写生图文教程步骤一、确立构图推敲构图的安排,使

IOS解密游戏The Room空房间详细图文攻略第二章 theroom第二章攻略

IOS解密游戏The Room空房间详细图文攻略第二章——简介此作的画面非常精美,谜题设计的也十分合理,真是居家必备的良品,游戏分为四章,火烧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会放出这四章的详细图文攻略,敬请期待,当然,也欢迎其他攻略快手的补完和解说,特别是

声明:《图文 京剧当代旦角名家简介 京剧名家演唱会旦角二》为网友心素如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