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圣战 伊斯兰圣战口号怎么喊

圣战拼音:Shèng Zhàn(ShengZhan)英文:Jihad同义词条:Jihad,吉哈德,jahada

伊斯兰教及穆斯林世界常用宗教术语,“圣战”(阿拉伯语:جهاد,英语:Jihad,汉语别称:吉哈德),出自阿拉伯语词根“jahada”,即“作出一切努力”或“竭力奋争”之意,字面的意思并非“神圣的战争”,较准确的翻译应该是“斗争、争斗”或“奋斗、努力”。阿拉伯语意为奋斗。它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圣战动员令要由政教合一的领袖哈里发或伊玛目颁布,在行军和作战中要经常朗诵《古兰经》文,高呼“安拉伟大”,以激发战士的宗教热忱,发扬忘我的牺牲精神,使他们相信死于圣战,虽死犹生,灵魂将入天园。在阿拉伯语中,“战争”本身为多义词,可以指战斗或厮杀(qital),也可以指动乱或争斗(harb)。美国911恐怖袭击以后,“圣战”一词出现的频率更高,与阿拉伯语“战争”一词同样,“圣战”为多义之词。伊斯兰教用以专指为保卫传教或反对异教迫害而进行的战争。也指该教的军事制度。

在阿拉伯语中,“伊斯兰圣战”是“吉哈德”,“圣战者”是“穆加希德”。一般圣战的概念是指为真主和伊斯兰而战,圣战者是立志殉教和为圣战献身的人。

“伊斯兰圣战”的口号并非始于近现代。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伊斯兰教创建后的1300多年间,“伊斯兰圣战”的目标和内涵也发生了历史性的演变。伊斯兰教初创时期的公元570年—632年,阿拉伯半岛正值原始社会解体时期。部落多如牛毛,众多种族的居民各有尊崇和信奉。被信士们尊为“真主的使者”的先知穆罕默德提出一神论,即伊斯兰教信仰的真主,将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人集合在伊斯兰的旗帜下。在统一阿拉伯半岛的战争中,穆罕默德一手执剑,一手拿书(《古兰经》),号召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向异教徒发动圣战,并逐步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如果说伊斯兰教初创时期的圣战是为了传教的话,那么在伊斯兰开拓时期的圣战就是为了扩大“阿拉伯帝国”的疆土。在穆罕默德逝世后的四大哈里发时代(公元632年—661年),穆罕默德的后代们不断攻城掠地,创造了伊斯兰最辉煌的开拓时期。当时圣战的目标是“和平与正义”,原则是“自卫、名誉、财产和传教”。在伊斯兰教初期和对外开拓时期,“圣战”是穆斯林必尽的义务,为“圣战”殉道无上光荣,来世必上天堂。

近现代的伊斯兰圣战离不开伊斯兰复兴运动和崇尚圣战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浪潮。19世纪末叶,苏丹等阿拉伯国家掀起反帝反殖的斗争也打着圣战的旗号。及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伊斯兰国家发动了新时期的“圣战”,旨在根除外来统治和占领,争取国家的独立和解放。

伊斯兰教义

  根据伊斯兰教义,“圣战”是“为主道而战”即穆斯林的护教“战争”,是所有伊斯兰教徒(穆斯林)最重要的宗教义务之一。《古兰经》记载:“为主道阵亡的人,你绝对不要以为他已死去,其实他 们还活着,在真主那里享受给养…谁为主道而战,以致杀身成仁,或杀敌致果,将赏获重大的报酬。”阵亡的殉道者称为“烈士”,得到最大激励,还能永住乐园,成为穆斯林的最高斗争理想。
  《古兰经》中允许战争的经文表明,战争只能作为击退侵略和铲除暴政的手段;军事胜利不应导致扩张和控制财富,或者使某个种族凌驾于另一个之上。在伊斯兰教看来,伊斯兰国家受命在地球上确立正义,而这要求穆斯林们面对不义和压迫并且要根除它们的原因,而不是掌握地球和奴役人民以及主宰他们的福利,而是没有任何可疑意向地在地球上确立真主的话语。《古兰经》要求信众们为真主的事业而战,不夹带任何世俗的意向。“恶”意味着超越了限度。当人们趾高气扬地奴役他人和剥夺他人的权力并且占有财富时,就超越了限度,战争就是为恶而战的战争。
  圣战,也指罗马教廷发动的十字军东征--为夺回圣地耶路撒冷的战争。

  伊斯兰教各派都十分重视圣战制度对维护伊斯兰教的作用。各派教法经典均立专章,讨论圣战的任务、统帅人选、行军纪律、兵员对象等问题。逊尼派一致认为它是穆斯林的一项“整体义务”,只要部分穆斯林履行这一义务,其余穆斯林皆可卸责。哈瓦利吉派和什叶派则认为它同礼拜、斋戒等功课一样,是每个穆斯林必须履行的义务。什叶派和苏非主义者还重视圣训提出的关于两种圣战的观点:战时同外在的公开敌人进行战争,名为小圣战;平时同内在的敌人即人的私欲及由此产生的一切恶行进行斗争,称为大圣战。
  随着哈里发国家的建立和伊斯兰教的传播,圣战从早期为反对迫害和保卫传教的斗争,变为夺取和巩固政权或保卫和扩大疆土的军事手段。在伊斯兰教历史上,各派统治者都将镇压异己力量维护自己的统治秩序,以及抗御入侵之敌以确保国土安全的军事行动,统称为圣战;而穆斯林将自己为反对教派压迫和外敌入侵等所进行的军事斗争也称为圣战。学者阐述的现代意义 伊斯兰学者哈西米(S.Hashmi)在他对伊斯兰战争与和平伦理的讨论中指出,尽管“圣战”和西方的“正义战争”分属不同的传统,但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远多于分歧之处”:“和正义战争一样,早期(伊斯兰)理论家设想圣战是为了尽量减少战争的理由,以此增加和平的可能。和正义战争一样,圣战是建立在这样一种信念上的,那就是社会与社会间的关系应当是和平的,应当免遭不断的、破坏性战争的涂炭。”哈西米对圣战的解释与其说是在描述现实情况,还不如说是在努力沟通伊斯兰战争观和世界性的现代化战争观之间的联系。哈西米承认,圣战的和平是一种在穆斯林“社会与社会间”的关系,至于这一关系如何扩展到现代意义的国家与国家的关系,即意味着对伊斯兰传统思想的挑战。
  穆斯林对圣战的涵义有多种理解,进而成为争论不休的话题,并衍生出现代伊斯兰教两大教派即赞同和平方式的温和派和拥护暴力方式的极端派。中国学者陈嘉厚等人撰写的《现代伊斯兰主义》提到,“圣战”有“用心、用舌、用手、用剑”之分。用心是指信徒不断同自己内心的邪恶意念作斗争,净化心灵,虔信真主;用舌、用手是指信徒发表演说,规劝辩论,著书立说;用剑是指信徒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为扞卫主道而战。

历史演变

 一般圣战的概念是指为真主和伊斯兰而战,圣战者是立志殉教和为圣战献身的人。“伊斯兰圣战”的口号并非始于近现代。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伊斯兰教创建后的1300多年间,“伊斯兰圣战”的目标和内涵也发生了历史性的演变。在伊斯兰教初期和对外开拓时期,“圣战”是穆斯林必尽的义务,为“圣战”殉道无上光荣,来世必上天堂。 19世纪末叶,苏丹等阿拉伯国家掀起反帝反殖的斗争也打着圣战的旗号。及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伊斯兰国家发动了新时期的“圣战”,旨在根除外来统治和占领,争取国家的独立和解放。二战结束后至70年代,在以色列占领巴勒斯坦,伊斯兰圣城耶路撒冷落入“敌手”的背景下,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迅速蔓延,以拉登为首的伊斯兰极端主义分子声称要对美国和以色列进行“圣战”,恢复真主安拉对这个世界的统治。与此同时,伊朗、阿富汗、黎巴嫩、巴勒斯坦、车臣、伊拉克等地的“圣战”之声此起彼伏,打着独立、自治、建国、反美等等各不相同的旗号。美国驻外使馆被炸事件和“9·11”恐怖袭击,就是这种“圣战”的集中体现。 特性 它可以指努力、奋斗;也可以指自我动员以抗外侵为伊斯兰而战,或者打击伊斯兰的仇敌等含义,不同的穆斯林往往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图召唤不同的圣战。一般认为“圣战”的三个特性。
  心的圣战,或者自我的圣战。这是获取正确信条和从自我中去除有关这一信条的所有疑惑和误解的内在奋争,是对信徒所吩咐的命令和禁令。它进一步包括从灵魂中清除低级欲望和获得高尚的品质。
  舌的圣战,这是通过讲道和着书立说之类针对邪恶以及错误的信念和行动的奋争。这种形式的圣战以针对穆斯林中的离经叛道者为特征,但是也扩及不信者。
  最终形式是那消耗生命和财产的、手的或者剑的圣战,这种吉哈德的特征是针对不信者的,但是也可以在穆斯林统治者的授权下针对离经叛道的群体。
  被禁止阶段,就象穆罕默德作先知早期那样。如果穆斯林是虚弱的,而且战斗只易造成无益伤害,那么他们应该终止。一般认为这就是那些生活在非穆斯林国家中的穆斯林们的情况。
  自卫阶段,或者把战斗限制在与“进攻你们的人”作战和从敌人的控制下解放穆斯林的土地。一般认为这是当今穆斯林的状况。
  最终阶段,是为开辟在不信者的土地上确立安拉的统治的道路的阶段,就象先知的伙伴们和他们之后的穆斯林统治者们所做的那样。“你们为什么不为保护主道和解放老弱妇孺而战呢?他们常说:‘我们的主啊!求你从这个虐民所居的城市里把我们救出去。求你从你那里为我们委任一个保护者,求你从你那里为我们委任一个援助者。’”在伊斯兰教看来这种圣战是颠峰,履行这种圣战与安拉契约的一部分,舍弃这种圣战对穆斯林而言是蒙羞和失败的原因。 圣战与吉哈德 “圣战”本来是一个阿拉伯语的词汇,是阿拉伯语词的意译。从最初阿拉伯语的词根来看,该词表达的意思是“努力、尽力、奋斗”,在广大的穆斯林看来,这个词具有浓厚的宗教意味,即为真主而奋斗,他们对于该词被西方人译为“圣战”往往持否定态度,认为这样的译法过分突出了“为宗教而战”的含义,是西方媒体的误导,很容易使人们联想起中世纪基督教所发动的“十字军东征”,带有掠夺和侵略的含义。因此,他们倾向于使用音译“吉哈德”,认为这样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该词的含义。
  “被进攻者,已获得反抗的许可,因为他们是受压迫的。真主对于援助他们,确是全能的。他们被逐出故乡,只因他们常说:‘我们的主是真主。’”《古兰经》(22:39-40)
  “你们当为主道而抵抗进攻你们的人,你们不要过分,因为真主必定不喜爱过分者。你们在那里发现他们,就在那里杀戮他们;并将他们逐出境外,犹如他们从前驱逐你们一样,迫害是比杀戮更残酷的。”《古兰经》(2:190-191)
  根据埃及学者穆罕默德·胡泽里的研究,先知穆罕默德迁徙麦地那之后“获准与麦加人进行战争”所依据的就是上述《古兰经》。《穆罕默德传》一书中译者仔细区分穆罕默德时期的“讨伐”与“圣战”,将穆罕默德没有参加而只派出部分战士进行的战斗意译为“讨伐”,将穆罕默德亲自参加的战斗译为“圣战”。
伊斯兰圣战 伊斯兰圣战口号怎么喊
  “麦地那公社的建立,使伊斯兰教不仅成为神权政体,而且具有了军事特征。在制止内部仇杀后,它就开始了一系列讨伐多神教徒的‘圣战'.”[47]此处着者虽未标注“圣战”原文,但在该书“附录七”《伊斯兰教常用词汇》里却明白注明Jihād(吉哈德)圣战。
  美籍黎巴嫩人、著名东方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希提(1886-)教授认为,“只哈德(Jihād,圣战[49])的义务(2:190-194)最少是被穆斯林的一个教派,哈列哲教派,提升到伊斯兰教的第六种纲领的地位。伊斯兰教发展成为世界上的一大势力,要归功于这条教律。哈里发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把伊斯兰教地区(dār al-slām)和战争地区(dāral-harb)之间地理的隔墙继续往后推。这种把世界截然分为和平之乡与战争之乡的主张,同苏俄的共产主义理论是有相似之处的。”“只哈德”是“吉哈德”的异译,上述希提教授的话,我们从以下三点加以讨论:第一,“吉哈德”虽然一度曾被哈瓦立及派(即哈列哲派)教法学家作为穆斯林的第六大功课,但该派因为在政治上长期与逊尼派和什叶派为敌,所以对于伊斯兰教的实际影响十分有限。所谓“伊斯兰教发展成为世界上的一大势力,要归功于这条教律”的说法,是非常牵强的,并不符合伊斯兰教历史发展的实际。第二,“哈里发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把伊斯兰教地区(dār al-Islām)和战争地区(dāral-harb)之间地理的隔墙继续往后推”。根据上下文,似乎是指以“圣战”为第六功课的哈瓦立及派哈里发,但该派的主要敌人是其他派别的穆斯林,该派对于非穆斯林较为温和宽容;而在伊斯兰教史上开疆拓土的逊尼派哈里发并不以“圣战”为第六功课。这种把中世纪个别伊斯兰教法学家的意见作为整个伊斯兰教规定的做法,真可谓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第三,“这种把世界截然分为和平之乡与战争之乡的主张,同苏俄的共产主义理论是有相似之处的”.把伊斯兰教的“圣战”与共产主义运动相联系,完全是作者的主观臆造,其荒谬一望可知。所谓“伊斯兰教地区和战争地区”的称谓,譬如中国革命时期所谓“解放区”与“敌占区”的概念,完全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不可以无限演绎、过度诠释和任意虚构。只有把这些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概念放入其所形成的历史时期中去,这些概念才具有现实意义。
  译者马坚教授注释“圣战”谓:“在理论上来说,穆斯林是没有非宗教战争的。”据笔者揣测,此处译者可能的推理或者是:因为穆斯林是宗教徒,所以穆斯林参加的战争自然也就是宗教战争(限于篇幅,本文不拟讨论宗教徒参加的战争是否就是宗教战争这一理论问题)。译者一个简单的注释,给我们提出了如下课题:即“吉哈德”(“圣战”)是否属于“宗教战争”?马贤教授认为,“穆斯林为反对宗教迫害”、“巩固伊斯兰政权的武装行动”方可称为圣战。据此,则伊斯兰教的“圣战”既然是“为宗教而战”(反对宗教迫害、巩固宗教政权并由宗教领袖发动),似乎也就应该属于“宗教战争”。

圣战(阿拉伯语:جهاد‎,英语:Jihad;汉语音译:杰哈德亦或吉哈德)是伊斯兰教及穆斯林世界常用的宗教术语,出自阿拉伯语词根“jahada”,即“作出一切努力”或“竭力奋争”之意,字面的意思并非“神圣的战争”(Holywar),较准确的翻译应该是“斗争、争斗”或“奋斗、努力”[1]。伊斯兰术语,Jihad是穆斯林的宗教义务。在阿拉伯语中,这个词 Jihad 转化为名词,意为“争扎”。Jihad出现过41次于“古兰经”里,并经常在“古兰经”中的惯用表达“与神在挣扎”,所以翻成“圣战”算是一种扩张解释的翻译。

圣战是指“奋斗、努力”的意思,圣战被少数逊尼派穆斯林视为六功之一[2]。圣战的广义被界定为“运用最大限度的力量、气力、努力及能力对付不被认可的事物”。不被认可的事物可指敌人、魔鬼及私欲,故可划分为不同种类的圣战[3]。圣战一词如果不是用作修饰词,一般被理解为军事层面上的意思。圣战又可指一人对追求宗教及道德完善的斗争[4]。特别是什叶派及苏非主义的穆斯林权威人士将圣战分为“大圣战”及“小圣战”,“大圣战”是指精神上的自我完善,“小圣战”则指战事[5]

在伊斯兰法学里,军事上圣战常指对非穆斯林采取的军事行动,以保卫及捍卫伊斯兰为目的,视为被压迫下的最后选择,但战争方式则受许多道德条件的约束。圣战是伊斯兰法律里唯一容许使用的战争词形,穆斯林可对路霸、暴力团体及攻击伊斯兰教的非穆斯林领袖及国家等发动圣战。现今大部分的穆斯林只会把圣战理解为防卫圣战[6]。但圣战不包括使非穆斯林皈依伊斯兰,因伊斯兰主张信仰无强迫,绝不能以武力迫令别人入教。

一般认为“圣战”分三个层次。

大多数学者认为,把 جهاد ‎ Jihad 翻译成汉语”圣战“是极不准确的。 他的本意为”努力“”奋斗“的意思,而不是战争本身。伊斯兰学者都将“吉哈德”分为“大吉哈德”和“小吉哈德”。为抵抗侵略而战叫小吉哈德,奉主命成为安拉喜悦的人,叫“大吉哈德”,大吉哈德就要仁慈,就要有爱心,就要尊重生命,就要关爱他人。[8]

伊斯兰学者哈西米(S.Hashmi)在他对伊斯兰战争与和平伦理的讨论中指出,尽管“圣战”和西方的“正义战争”分属不同的传统,但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远多于分歧之处”:“和正义战争一样,早期的伊斯兰理论家设想圣战是为了尽量减少战争的理由,以此增加和平的可能。和正义战争一样,圣当是和战是建立在这样一种信念上的,那就是社会与社会间的关系应平的,应当免遭不断的、破坏性战争的涂炭。”哈西米对圣战的解释与其说是在描述现实情况,还不如说是在努力沟通伊斯兰战争观和世界性的现代化战争观之间的联系。哈西米承认,圣战的和平是一种在穆斯林“社会与社会间”的关系,至于这一关系如何扩展到现代意义的国家与国家的关系,即意味着对伊斯兰传统思想的挑战。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古代伊斯兰教学者制定的世界观,社会分为伊斯兰之舍(阿拉伯语:الدارالاسلام)战争之舍[9]以及议和之地

穆斯林对圣战的涵义有多种理解,进而成为争论不休的哲学话题,有极端份子以圣战的名义搞极端主义,受到了伊斯兰世界学者的普遍谴责。中国学者陈嘉厚等人撰写的《现代伊斯兰主义》提到,“圣战”有“用心、用舌、用手、用剑”之分。用心是指信徒不断同自己内心的邪恶意念作斗争,净化心灵,虔信真主;用舌、用手是指信徒发表演说,规劝辩论,著书立说;用剑仅仅是指为了处于自我防卫而拿起武器。

  1. ^ p205-206 《阿拉伯语汉语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2版 ISBN 9787301 142776
  2. ^ John L.Esposito. What everyone needs to know about Isla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 2002年: 第117页. ISBN0-19-515713-3(英文).
  3. ^ GabrielPalmer-Fernández. The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and war.Taylor & Francis. 2004年: 第234页. ISBN0-415-94246-2(英文).
  4. ^ Barry M.Rubin. Political Islam: Strategies andtactics: Islamism among Arabs. Routledge.2007年: 第13页. ISBN0-415-42133-0(英文).
  5. ^ EkaterinaStepanova. Terrorism in asymmetrical conflict: ideological andstructural aspects.: 第85页. ISBN0-19-953355-5(英文).
  6. ^ Laura DuhanKaplan. From the eye of the storm: regional conflicts andthe philosophy of peace. Rodopi. 1995年: 第194页. ISBN90-5183-847-6(英文).
  7. ^ 《古兰经》十六章九十节:“真主的确命人公平行善,施济亲戚,并禁人淫乱、作恶、霸道,他劝戒你们,以便你们记取教诲。沙特法赫德国王印刷厂 古兰经中阿对照版 ”
  8. ^ 易中天北大演讲: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2).
  9. ^ الدارالاسلام中的一词有多种含义,按照中文的翻译会出现:房子、住宅、宅院、院子、所、社、馆,甚至在阿拉伯语的正偏组合里还会变成工厂、国家、世间意思。所以在此难以用中文准确的表达。参见 P382-383《阿拉伯语汉语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12月第2版 ISBN 9787301 142776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5564.html

更多阅读

《藏海花2》第十六章青铜门后 藏海花网老九门

这一下我算是看得相当清楚了,那是从石头缝隙里喷甿出来的一团一团泥浆一般的东西。这里底下全是镂空般的碎石,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泥浆一样的东西从缝隙里喷上来,有些没碰到地表就流下去了,有些则像喷泉一样喷了出去。  我在缝隙里扒拉了

圣斗士里的政治学十二黄金篇双子座撒加 双子座黄金圣斗士撒加

诸位看官好,经过上一讲,我们已经剖写了13年前圣域政变的重重黑幕。也就是在13年前,撒加以雷霆之势格杀史昂和大艾,然后秘不发丧,带上史昂的面具在圣域一坐就是13年,直到最后女神翻盘。陌路英雄撒加自刎乌江,我们这一讲就是要讲解圣域,也就是

山东2012高考满分作文 2016山东高考满分作文

《百年不绝的铿锵之声》回望百年前,在列强的鲸吞蚕食瓜分豆剖中,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陷入了苦难的深渊。无数冷酷的事实把一个异常尖锐的问题摆在中国人面前:中国是不是要灭亡了?它像可怕的噩梦那样,沉重地压在每个爱国者的心头。“泪添九

“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是一句空话 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

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从那个时候起,“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就成了广大教师梦寐以求的一个理想。在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的

快板大师王凤山传《五》 马三立 王凤山

第九章  身在囹圄不忘艺王风山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只觉得眼前一片黑暗,连眼皮也睁不开。他想活动一下手脖子,挣扎了半天却一动也不能动。他急得想喊,却怎么喊也喊不出声来。两耳只听到汽车马达的轰鸣声,和造反派们的叫骂声。身体随着汽

声明:《伊斯兰圣战 伊斯兰圣战口号怎么喊》为网友里予占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