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俊在华中科技大学读硕士,为什么拿到的是中山大学理学硕士? 理学硕士和工学硕士

“欢迎校友回校任职。”

1月27日上午,中山大学召开学校干部教师大会。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三局局长喻云林在会上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山大学校长职务任命的决定,任命罗俊同志为中山大学校长。出乎意料的是,在现场大家第一次知道,罗俊其实也是中大校友!  

让我们先看看罗俊的简历,他为啥是中大的校友?

罗俊简历

罗俊,男,1956年11月生,湖北仙桃人,理学博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2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物理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5年华中工学院研究生毕业,获中山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94年任华中理工大学教授。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2010年7月,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3年7月,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2015年1月,任中山大学党委常委、校长。  

那么,当年已经在华中工学院研究生毕业的罗俊,为何会获得中大的理学硕士学位?

1985年,华中工学院还没硕士授权点

  

“欢迎罗俊校友回校。”会议由中大党委书记郑德涛主持。临近结束前,郑德涛书记的一句话,顿时引起现场一阵“骚动”。  

“在华中科大一路学习、工作了37年的罗俊,怎么会是中大校友?是不是搞错了?”现场有老师小声嘀咕。南方日报记者从中山大学有关人士权威获悉,这句话属实。罗俊1985年从华中工学院(现在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当时华中工学院还没有相关专业的硕士点,罗俊就在中山大学参加了硕士答辩,最后获中山大学理学硕士学位。今天上午,在中大校方发布的罗俊校长简历中,也证实了这一点。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参与罗俊硕士答辩的中山大学研究生答辩委员会主席正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郑庆璋教授。今天下午,郑庆璋教授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回忆起这一幕。    

郑庆璋教授在中大长期从事理论力学研究,是中山大学物理学家世家,一家三口都是物理学教授。今年年过八旬的郑庆璋教授身体硬朗,但回忆起30年前的事情还是有些模糊。在他的印象里,1985年当时罗俊在华中工学院硕士毕业,但当时华中工学院还没有罗俊所读专业的硕士授权点,于是,罗俊的老师就联系到了中大,寻求联合培养。  

1981年,中山大学即具备第一批理论物理硕士博士授予权,导师为李华钟、郭硕鸿。中大图书馆馆长程焕文也“爆料”称,当时华中工学院没有该学科的硕士授予权,所以罗俊是向中山大学申请的学位,其时中山大学的校长是数学家李岳生。此为因缘,亦为佳话。

参与答辩教授回忆罗俊很谦逊,很用功 

 

“文革”使我国研究生教育中断了12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酝酿建立学位制度。1980年2月12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于1981年1月1日正式实施。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新中国学位制度从此诞生,也标志着新中国教育走上法制化轨道,极大地推动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的形成。  

当时,中山大学引力物理实验室在国内已是小有名气,且拥有学位授予权。随后罗俊来到中大,郑庆璋等对他的包括相对论等几门基础课程进行了考察,“他各方面成绩都不错,符合论文答辩的条件”。  

郑庆璋教授回忆,最终的答辩在北京进行,郑庆璋教授当时是答辩委员会的主席,他邀请了北京一位在引力波探测方面比较权威的教授参与答辩。“罗俊很谦逊,很用功,能做微引力测量方面的研究非常不容易。”郑庆璋说,罗俊顺利通过了答辩。作为物理学家,郑庆璋说,他一直都知道罗俊在防山洞里进行的实验,“做得很好,有很多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今天,听闻罗俊30年之后回到中大任校长,郑庆璋很高兴,“他能力很不错。”

罗俊履新讲话感谢华中科大,从现在开始我是一名中大人

  

1月27日10时45分,中科院院士、中大新任校长罗俊发表履新讲话。他说从现在开始自己是一名中大人,将认真学习、广泛调研、聆听心声,在大家达成共识的基础上面对挑战、迎接未来,将中山大学建设成为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

罗俊在华中科技大学读硕士,为什么拿到的是中山大学理学硕士? 理学硕士和工学硕士

罗俊的开场白语言平实,饱含深情。“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昨天我依依不舍离开了学习工作了37年的华中科大,华中科大将我从一名来自农村的学生培养成中科院院士,对此我永生难忘。这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责任,从现在开始,我是一名中大人。”  

罗俊表示,到中大任职,对于上级组织的信任、广大师生员工的支持诚挚感谢,将努力工作,尽职尽责,不负重托。他回顾了百年中大光荣而充满荣耀的历史,以及历任校长师生为学校做出的贡献。  

“百年中大,以学为本。从中山先生为振兴中华、夯实立国大本的伟业出发,中山大学从风雨飘摇的年代脱颖而出,蓬勃发展。历任治学的校长们抱定救国的宗旨,尊重人才,部署规划,创造条件,打造出一座闻名于世的学术重镇。她孕育出中大人超凡脱俗,唯我独清的高雅,她培育出中大人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内涵,打磨出中大人坚守使命、勇于担当的气魄。她的辉煌历史和杰出成就让我心生敬畏,能成为其一员,让我倍感荣幸。”  

罗俊说,大学是社会的灯塔,大学是社会的良心。承担起中大的荣光,肩负起她的期许,我立志和大家一道,传承中大的历史与文化,担当中大的责任和荣誉,守护中大人这片共同的精神家园。  

罗俊说,新时期的中大人,开创了中大之新的辉煌,特别是在中大前任党委书记李延保、老校长黄达人,以及现任党委书记郑德涛,和前任许宁生校长的带领下,中山大学不仅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成绩卓著,更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中大是一个以学术为依归的学术共同体,中大人将兴校的根基定位为学术。在这个学术共同体中,我们遵从教授就是大学和善待学生的理念,努力凸显出人心向学的奋进篇章。我们的学科门类覆盖面广,国际影响力突出,已经有16个学科的综合实力进入ESI世界前1%,总数量居全国高校第二名。我们的学术研究成果丰硕,出版了以《全元戏曲》为代表的高水平丛书和专著。在Nature和Science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论文,获得了多项教育科学和科技进步国家奖励。我们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人文情怀和领袖气质的学术精英、行业精英和各界人才。  

罗俊说,面对中大已经取得的非凡成就,面对校长职位这一神圣重托,如何续写前辈们的光辉篇章,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静心思考,作为一名中大人,我能为中大做些什么?  

我需要勇气来面对挑战,我也需要智慧来开拓进取。我的勇气来自党中央的英明决策,来自于教育部和广东省的正确领导的大力支持,来自于中大党政领导班子的团结一致。你们是勇气的后盾,有了你们,我将勇往直前。我的智慧来自我们的师生、我们的职工,来自于我们的校友。你们是智慧的源泉,有了你们我将有信心面对一切困难。我将认真学习、广泛调研,今天在场的各位中大教师、学生和工作人员,我将聆听你们的心声,对于我们将会面对的机遇和挑战,我需要你们的意见和建议。我会在大家达成共识的基础上,面对挑战,迎接未来。  最后,罗俊表示,将自觉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我要与广大同事一起,恪尽职守、廉洁自律。让我们铭记责任、不辱使命、携手同行,坚持面向科学研究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共续辉煌,再创佳绩,为把中大建设成为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共同奋斗。

中组部评价罗俊

治学严谨,攻坚克难,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受中央组织部领导委托,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三局局长喻云林宣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山大学校长任职的决定,任命罗俊为中山大学校长(副部长级)。  

喻云林说,中央的这一决定,从中管高校校长队伍建设的全局和中山大学实际出发,根据工作需要和推动干部交流的精神,经过通盘考虑,慎重研究作出的决定。此前有关领导跟罗俊同志谈了话,他表示,将全力以赴履行好校长的工作职责。  

喻云林认为,罗俊政治立场坚定,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曾长期在院系一线工作。担任学校领导后,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熟悉高校教学科研规律,对于现代大学制度有深入研究和思考,办学理念明确,坚持从国情、校情出发,追求高水平,重视打基础。他工作有思路、要求高,注重依法治校,坚持按规则和程序办事,敢于担当,讲求实效。在所负责的工作上均提出了新的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喻云林说,罗俊治学严谨,攻坚克难,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多年在艰苦环境下潜心钻研业务,有关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应用到重要的领域。他事业心责任感强,勤奋认真,处事公正,性格直率,敢于发表意见,尊重集体决策,对自己要求很严。  

中央认为,罗俊同志担任中山大学校长是合适的。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定上来,全力支持罗俊同志工作。也相信罗俊同志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和郑德涛同志及其他班子成员一起,团结带领全校教职员工同心协力、奋发进取,推动学校各项事业更上一层楼。  

喻云林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北京大学考察提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中山大学具有光荣的历史传统和优越的区位优势,兼具革命性、科学性和开放性的办学特点。在百年历史中,为民族振兴、国家建设和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近年来,学校不断提高国际化水平,积极服务地方产业需求,办学实力和影响力得到提高,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在新的历史阶段,希望学校领导班子,进一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续秉承“博学审问 慎思 明辨笃行”的校训精神,进一步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着眼于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战略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牢牢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以更强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努力创办世界一流大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培养更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教育部评价罗俊一位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战略科学家

杜玉波说,考虑到中山大学的特殊地位和重要影响,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党组对中山大学校长人选高度重视,做了大量工作,经过反复比较,慎重研究,最终向中央建议罗俊同志到中山大学交流任职。  

罗俊同志长期在华中科技大学学习和工作,从一名普通的物理学教师,逐步成长为学院院长、副校长、常务副校长,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勤奋敬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熟悉高等教育规律,具有宽广的国际事业和战略眼光,善于从全局和宏观高度思考和研究问题。担任华科副校长和常务副校长期间,先后分管过学校的发展规划、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办学思路清晰,工作重点突出,组织领导和协调能力比较强,作风正派,处事公道,清正廉洁,敢于担当、敢于负责。在提升学校学科建设水平、创新教育教学体制机制,推动校园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  

罗俊同志治学扎实,学术严谨,在精密引力实验和理论研究领域做了大量具有开创的工作,是一位具有重要国 际影响的战略科学家。2009年当选中科院院士。  

杜玉波说,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以来对中山大学寄予厚望,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历史条件下,希望中山大学深刻高等教育在新常态下肩负的历史使命。希望同志们统一思想,全力支持罗俊同志工作,齐心协力把学校的各项事情办好,让中央放心,让师生满意。

来源:爱财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5576.html

更多阅读

根叔演讲2009-2013 华中科技大学根叔演讲

牵挂:李培根校长在2009届华中科大毕业生典礼上的讲话亲爱的09届毕业生同学们,你们好!四年前,我迎来了你们中的大多数人。今天,在你们毕业之际,在你们即将踏上新的征途的前夕,我想对你们说两个字, 那就是“牵挂”。今年对于整个世界来说都是

华中科技大学与武汉大学的恩恩怨怨 九龙仓和武汉的恩怨

个人前言:2000年的全国高校合并浪潮中,武汉市政府初拟将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前身)与武汉大学合并,以建成全国首屈一指的名校。但合并便意味着华中理工大学将成为历史(在武汉,名字当然得改成武汉大学)。这遭到华中理工大学创始校长在内

致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公开信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就《中国刻不容缓——拯救我们的道德》在出版发行过程中发生的众多咄咄怪事致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公开信尊敬的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各位领导:我是《中国刻不容缓——拯救我们的道德》一书的作者。此书是一本致力于吹响当前时代道

声明:《罗俊在华中科技大学读硕士,为什么拿到的是中山大学理学硕士? 理学硕士和工学硕士》为网友纵横王者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