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唐山大地震39周年 唐山大地震40周年祭

人类将永远铭记历史这个时刻:公元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凌晨3时42分53.8秒。[1] 

 新华社稿件原文:
  “新华社大连十一月二十二日电在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发生的唐山大地震中,总共死亡二十四万二千多人,重伤十六万四千多人。这两个数字是唐山、天津、北京地区在那次地震中死伤人数的累计。这是十一月十七日至二十二日在这里举行的中国地震学会成立大会上宣布的。
  大地震造成的危害:24.2万多人死亡,16.4万多人重伤;7200多个家庭全家震亡,上万家庭解体,4204人成为孤儿;97%的地面建筑、55%的生产设备毁坏;交通、供水、供电、通讯全部中断;23秒内,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100亿元;一座拥有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被夷为平地。
  唐山地震的震级为七点八级,震中烈度为十一度。地震发生的地点是人口密集的工业区,发生的时间是3点42分53.8秒(北京时间),正当人们沉睡的时候。地震部门事先未能发出预报。由于这些原因,它所造成的损失是很严重的。”
  唐山大地震是20世纪十大自然灾害之一。同日18时45分,又在距唐山40余km的滦县商家林发生7.1级地震。震中烈度为Ⅸ度。这次地震发生在工业城市,人口稠密,损失严重。邻近的天津也遭到Ⅷ~Ⅸ度的破坏。有感范围波及重庆等14个省、市、区,破坏范围半径约250千米。震源物理的研究表明,该震的震源错动过程较复杂。
  强烈的地震使交通中断,通讯瘫痪,城市停水、停电,抢修通讯、供水、供电、恢复交通等生命。
唐山大地震  天津市发出房倒屋塌的巨响,正在该市访问的澳大利亚总理被惊醒;北京市在摇晃不止,人民英雄纪念碑在颤动,天安门城楼上粗大的梁柱发出断裂般“嘎嘎”的响声。
  在华夏大地,北至哈尔滨,南至清江一线,西至吴忠一线,东至渤海湾岛屿和东北国境线,这一广大地区的人们都感到异乎寻常的摇撼。强大的地震波,以人们感觉不到的速度和方式传遍整个地球。
  唐山地震发生后,毛主席、中共中央、国务院当日向灾区发出了慰问电,并派出了以华国锋总理为团长,陈永贵、乌兰夫、郭玉峰、范子瑜、张才千、黄玉昆、张宗逊、杨俊生、谢静宜、解学恭、许诚、刘子厚、马辉为副团长的中央慰问团,深入灾区进行慰问。
  唐山地震发生在城市集中、工业发达唐山大地震的京、津、唐地区,震级大,灾害严重。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国家级救灾。成立各级指挥部,以解放军为主体对口支援,有组织地进行自救、互救活动。十余万解放军官兵紧急奔赴灾区救援;全国各地5万名医护人员和干部群众紧急集中,救死扶伤和运送救灾物资;危重伤员由专机、专列紧急疏散转移到11个省市治疗。
  强烈的地震使交通中断,通讯瘫痪,城市停水、停电,抢修通讯、供水、供电、恢复交通等生命线工程是唐山救灾的最紧迫的任务之一。中央据此迅速布置了各专业系统对口包干支援的任务。邮电、铁道、交通、电力、市政建设等部门立即行动,保证了上述系统工程恢复和重建的顺利进行。地震时正值盛夏,天气炎热,阴雨连绵,疫情严峻,唐山防疫工作采取突击治疗、控制疫病传染源、改善环境、消除病菌传染媒介、预防接种、极大的提高人员抵抗力的综合措施,实行军民结合、专群结合、土洋并举的办法,把疫病消灭在发生之前,从而创造了灾后无疫的人间奇迹。

地震前兆

  恐怖极了的鱼-据蔡家堡、北戴河一带的渔民说,鱼儿像疯了一般。在七月二十八日前后,各种鱼纷纷上浮、翻白,极易捕捉,渔民遇到了从未有的好运气。
  歧门河闸附近,光着身子的孩子们用小网兜鱼,鱼儿简直是往网里跳,数小时就能兜几十斤鱼。
唐山市赵各庄煤矿陈玉成说,七月二十四日,他家里的两只鱼缸里的金鱼,争着跳离水面,跃出缸外,把跳出的金鱼放回去,金鱼居然弹跳不止。
  唐山柏各庄养鱼场的霍善华介绍说,七月二十五日,鱼塘中一片哗然的响声,草鱼成群跳跃,有的跳离水面一尺多高。更有奇者,有的鱼尾朝上头朝下,倒立水面,竟螺旋一般飞快地打转。
  唐山以南天津大沽口海面,“长湖”号油轮的船员介绍,七月二十七日那天,油轮周围的海蜇忽然增多,成群的小鱼急促地游来游去,放下钩去,片刻就能钓上一百多条。
  唐山以南天津大沽口海面,“长湖”号油轮的船员目睹,七月二十五日,油轮四周海面的空气吱吱地响,一大群深绿色翅膀的蜻蜓飞来,栖在船窗,桅杆和船舷上,密匝匝的一片,一动不动,任人捕捉驱赶,一只也不起飞。不久,船上的骚动更大了,一大群五彩缤纷的蝴蝶、土色的蝗虫,以及许许多多麻雀和不知名的小鸟也飞来了,仿佛是不期而遇的大聚会,最后飞来一只色彩斑斓的虎皮鹦鹉,傻傻地立在船尾一动不动。
  天津市郊木场公社和西营门公社都看见成百上千只蝙蝠,大白天在空中乱飞。
  唐山以南宁河县潘庄公社西塘坨大队一户社员家,从七月二十五日起,房梁下的老燕就象发疯一样,每天将小燕从巢里抛出去,主人将小燕捡回去,随即又被老燕抛出去。七月二十七日,老燕带着剩下的两只小燕飞走了。
  七月二十七日,迁安乡社员看到,蜻蜓如蝗虫般飞来。飞行队伍宽一百多米,自东向西,持续约十五分钟之久。蜻蜓飞过时,一片嗡嗡地响声,气势之大,令人目瞪口呆。
  动物界的逃亡大迁徙 
  七月二十七日,唐山地区滦南县王盖山的人们亲眼看见成群的老鼠在仓惶奔蹿,大老鼠带着小老鼠跑,小老鼠则相互咬着尾巴连成一串。有人感到好奇,追着打,好心人劝阻说:“别打啦,怕是要发水”。
  七月二十五日上午,抚宁县,有人看到一百多只黄鼠狼,大的背着或叼着小的挤挤挨挨地从古墙洞钻出,向村内大转移。天黑时分,有十多只在一棵核桃树下乱转,当场被打死五只,其余的则在不停地哀嚎,有面临死期的恐慌感。二十六日、二十七日,这群黄鼠狼继续向村外转移,一片惊慌气氛。
  敏感的飞虫、鸟类及大大小小的动物,比人类早早地迈开了逃难的第一步。然而人类却没有意识到这就是来自大自然的警告。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一场毁灭生灵的巨大灾难已经迫近了。
  不可捉摸的信息 大自然确实在警告人类。唐山东南的海岸线上,浪涛在发出动人心魄的喧响。七月下旬起,北戴河一带的渔民就感到疑惑:原来一向露出海面的礁石,怎么被海水吞没了。距唐山较近的蔡家堡至大神堂海域,渔民似乎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从来是碧澄澄的海水,为什么变得一片浑黄?在不平静的海的深处,就象有一条传说中的龙尾在摆动,在搅动着海底深处的泥土。
  据当时在秦皇岛附近水域中作业的一位潜水员说,他看见了一条彩色绚丽的光带,就像一条金色的火龙,转瞬即逝。
  水!水也在向人类发出警告!在唐山地区滦县高坎公社有一口井,这口井并不深,平时用扁担就可以提水,可是在七月二十七日这天,有人忽然发现扁担挂着的桶已经够不到水面,他转身回家取来井绳,谁知下降的水又忽然回升了,不但不用井绳,而且直接提着水桶就能打满水!那些天,唐山附近的一些村子里,有些池塘莫名其妙地干了,有些地方又腾起水柱。水!忽降忽升的水!它在向人类传递大自然的什么信息呢?!
  距唐山二百多公里,海拔一千三百五十米的延庆县佛爹顶上的一台测雨雷达,以及附近一台空军警戒雷达,二十六日、二十七日,连续收到来自京、津、唐上空一种奇异扇形指状回波,这种回波与海浪干扰、晴空湍流等引起的回波都不一样,使监测人员十分惶惑。而京、津、唐人们就在这个强大的磁场中毫无知觉的穿行。
  七月二十七日,唐山北部一个军营里,几个士兵惊叫起来,他们发现地下的一堆钢筋,莫名其妙地迸发出闪亮的光,仿佛一个隐身人在那里烧电焊。
  在京、津、唐地区,半夜不少人家中关闭的日光灯依然奇怪地亮着。在唐山林西矿区,飘来一股淡黄色的雾,它障人眼目,令人迷惑。人们被那股异味熏糊涂了,他们已经看不清这世界的面目,更弄不清大自然正在酝酿着什么样的悲剧。如果这些奇异的信息都能够及时地被采集、被集中、被传送、被处理,那么对这场灾祸的描述也许完全可能是另一个样子。人们眨着迷惑的眼睛,迷迷蒙蒙、不知不觉地走到七月二十七日深夜。

目击者说

  1.李洪义(二五五医院护士)
  那天晚上,我值后半夜。上半夜又热又闷,人根本无法入睡。接班后困得不行,在病房守到三点半的光景,我就跑到屋外 乘凉。四周出奇的静,平时的蛙叫闹嚷嚷的,可眼前怎么一点声音也没有了?静得让人发怵。
  突然间,我听到一个古怪的声音,“吱——”从头上飞过,那声音尖细尖细的,像一把刀子从天上划过。我打了一个哆嗦,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抬头看天,阴沉沉的,有一片形状奇怪的彩云,说红不红,说紫不紫,天幕特别昏。我想是不是要下雨,起身往屋里走。可是人莫名其妙的发慌,像有人随时会从身后追过来抓我一般。我平时胆子挺大,可那时却怕得要命,心砰砰乱跳,自己也莫名其妙的跑起来。我回了一下头,见西方特别亮,好像失火,又听不见人喊,到处象死了一样。我越发紧张,赶紧逃进房子,一把拧亮电灯,又把门插上。
纪念唐山大地震39周年 唐山大地震40周年祭
  这时我听见“呜——呜”的巨响,象是百八十台汽车在同时发动。“糟了”,邢台地震时我在沧州听过这种声音。我立刻想到:是地震。
  说话间房子猛烈地摇晃起来,桌上的暖瓶栽下地,炸了个粉碎。我用力打开门,只开了一小半,冲出房子,冲向房前的大树。
  我紧紧抱住树。黑暗中只觉得大地晃晃悠悠,我和大树都在往一个万丈深渊里落。房子倒塌声我根本听不见,只看见宿舍楼的影子,刚才还在,一会儿就没了。
  我伸出手在眼前晃了晃,可什么也看不清。我吓傻了,拼尽全身力气吼了一声。
  2.田玉安(唐山丰南县稻地大队农民)
  咳,真吓人。
  那天新上任的队长让大家连夜干活,说是怕误了农时。
  三点多才完了事,别人拾掇工具回村去了,只留下我和另外一个人打扫场子。猛然间,头顶上象挨了一个炸雷,“轰隆隆——”地动山摇!我象被一个扫堂腿扫倒在地,往左调一个个儿,又往右打了一个滚,怎么也撑不起身子。场上的电灯一下子都灭了。一扭头,妈呀,吓死人!一个火球从地下钻出来,通红刺眼,噼啪乱响,飞到半空才灭。
  天亮了,我看见火球蹿出的地方有一道裂缝,两边的土都烧焦了。
  3.张克英(唐山火车站服务员)
  地震那声巨响,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那天,我两点多钟起来值班,负责卖站台票。三点多钟的光景,听人喊“要下雨啦!要下雨啦!”我赶紧跑出去搬我新买的自行车,只见天色昏红昏红的,好像什么地方在打闪。站前广场上的人都往候车室里涌,想找一个躲雨的地方。那时,候车室里有二百多人,接站的、上车的、下车后等早班公共汽车的,闹嚷嚷的一片。我还记得一对年轻人要找我买站台票,接北京来的车。我告诉他们:“这会儿没车,还是在五点以后再买吧。”他俩不走就等在窗前,谁想到就这么等来了大地震。
  地震来前,我正在与隔壁的陈师傅说话,就听“咣!!!”,那响声把人都震甍了,我以为是两辆高速行驶的列车对撞,还没等喊出声来,整个候车室的灯灭了,一片漆黑。房子摇晃起来,候车室乱作一团。喊爹的,叫妈的,人踩人的,东西碰东西的,什么都有。先是听到“噗通!噗通!”吊灯、吊扇落下来砸在人头上的声音,被砸的大人孩子一声接一声地惨叫。不一会儿,“轰隆隆”一声,整个车站大厅落了架,二百多人,差不多全给砸在里面。我多亏房门斜倒在“小件寄存”的货架上,把我夹在中间,没伤到要命的地方。我听见离我很近的地方两声惨叫:
  “哎呀——”
  “妈呀——”
  我听得出,是那一对年轻男女。他们只喊了这一下,再没有第二下……

(摘自百度,有删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5772.html

更多阅读

纪念沂蒙精神提出25周年 纪念长征精神80周年

从沂蒙精神起源与提出看其群众路线的本质特征----纪念沂蒙精神提出25周年李锦内容提要●今年,是115师开辟沂蒙山抗日根据地75周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也是沂蒙精神提出25周年,追根溯源,这三个时节形成历史纵向座标,汇聚于同

上山下乡45周年祭:我所经历和感悟的“上山下乡”

上山下乡45周年祭我所经历和感悟的“上山下乡”陈贤庆序言1968年11月7日上午,本该1967年7月毕业的、时已20岁的我,和广东华侨中学的数百位同学,以及广州市其他中学的数千位同学,在广州黄埔港坐上万吨巨轮“建华号”,离开广州,远赴湛江。11

纪念母亲大人逝世十周年 纪念毛泽东逝世39周年

5月5日是我母亲去世十周年的纪念日。为怀念在天国里的母亲,在清明节前夕写一篇祭文纪念她,以寄托我们子孙的无限哀思......妈妈,您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十年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妈妈,您的儿孙、儿媳孙媳及重孙们来看您啦,其

声明:《纪念唐山大地震39周年 唐山大地震40周年祭》为网友天道酬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