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刘炽——爱情在燃烧 记住你的爱情是如何

刘炽是谁?如果你问身边的人,估计十个有九个半都会一脸茫然地摇头的。但是你如果问他们“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问他们“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相信他们大多会说听过,知道的。其实,刘炽正是这些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的曲作者,一位名副其实的卓越的人民音乐家。

我知道刘炽这个名字也是纯属偶然。记得十三或者十二年前的一个冬夜,我陪一位教育人的局长朋友,在玉祥门外的秦都酒店洗桑拿。准确的说是洗完了他去做按摩,而我在休息厅里等他。在等朋友的时候,我看见大屏幕电视里播放凤凰卫视的一档节目,说的是音乐家刘炽的故事。才知道他是《我的祖国》,《英雄赞歌》,《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著名歌曲的作曲者。而且还知道文革前他与一位年轻的红颜知己书信往来,情深义厚。文革中因此罪加一等,被关进牛棚。文革后,他担任煤矿文工团团长,但他不顾名利地位,不惜“众叛亲离,身败名裂”,离婚鏖战八年,历尽千辛万苦,在年近古稀之时,与有情人终成眷属。十年后病逝,享年七十八岁。

我常想一个问题,刘炽先生是如何在那个革命的极左的年代里,写出了与众不同的,如此柔美,优美,深沉,悠远的旋律的?一条大河宽,两岸稻花香。茅屋岸边立,白帆水中扬。若是心中没有对祖国,对大地,对山水,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切真挚的爱恋,没有一腔浪漫情怀,决然写不出如此扣人心扉的音乐形象。

刘炽先生又是一个有着英雄主义情结和色彩的人,他的《英雄赞歌》的节奏犹似战鼓锵锵,豪气磅礴,旋律激越昂扬,气势恢宏,万丈豪情直干云天。听罢令人荡气回肠,热血喷张。刘炽的英雄情结更体现在他的现实生活中,英雄爱美人,英雄真性情,英雄敢担当!他不怕组织纪律,领导谈话,社会偏见,舆论压力,花甲之年,坚持离婚,追求自己的爱情,构架自己的归宿。他最后几乎失去了一切,拥有的只有他的爱情和爱人,还有他的不朽的旋律。

刘炽先生是从古城西安西大街南边的一条叫做甜水井的小巷子里,走出来的卓越的人民音乐家。他的血液里的柔情,气质,风韵,植根于古老的文化底蕴,秦月汉关,唐风唐韵,李杜文章,都是他的精神基石。柔情似水刘炽心,《我的祖国》才感人。

在对爱情的真挚执着的追求上,他的那种不管不顾的精神,很有点陕西楞娃的劲头。楞娃,也叫做冷娃,是说陕西人骨子里那种正直勇猛执拗,宁折不弯的性格特点。刘炽虽然是个大大的文人,艺术家,但他毕竟是个陕西人,性格里天生有那种自觉不自觉的楞娃精神。

我非常相信,刘炽先生的精神是健康的,积极的,昂扬的,向上的。他有一颗永不泯灭的童心。他的女儿说,他父亲无论大小爱开玩笑,朋友们称它“刘热闹”。所以,他不但能写出激越澎湃的音乐,也能写出亲切,柔嫩,轻快,欢乐的,富有动感的儿歌经典《让我们荡起双桨》,陪伴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儿女。

人情冷暖,人心不古,自古皆然,至今依然。这些年来,我们的高级媒体,著名的音乐人们,似乎忘记了这位伟大的歌唱祖国的人民音乐家。其间缘由,不言自明。似乎刘炽老来恋爱,老来离婚,犯了什么错误似的,丢了音乐世界的什么人似的?记得五六年前,央视节目里谈到《我的祖国》,主持人和嘉宾们,一股脑地把功劳归于坐在现场的歌词作者乔羽。还肉麻地称其为乔老爷。乔老爷也乐滋滋地侃侃谈他的五马长枪。始终无人提及刘炽半个字。其实在座的人又何尝不知道,作曲对于一首歌曲的重要意义。没有刘炽,哪来的《我的祖国》啊?

刘炽作曲的传之广大久远的歌曲还有《新疆好》,“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崖畔上开花》,“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穷苦人盼着那好光景。青杨柳树长得高,你看呀哥哥我那达儿好?”当然,刘炽的音乐成就远不止于此,但那些大作品我们大多不熟悉,就不赘述了。

英雄有时会寂寞的,但寂寞不会使英雄褪掉本色。刘炽是个地道的陕西楞娃,英雄儿女,敢爱敢恨,敢作敢为敢担当,情山情海,情重情长情真挚。他比那些嘴念佛,心咥活的人,比那些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的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们,更加可爱,更加真实,更像一个中国人!陕西人!

附:《作家文摘》刘炽的爱情故事

作曲家傅庚辰回忆纪念刘炽的文章

爱情在唱歌----《转帖》音乐家刘炽与李容功38年婚外婚内情


78岁老音乐家刘炽临终留给她的最后一句情话:若有轮回,我愿下辈子、下下辈子与小妹共享温馨。李容功每年的生日,都会收到爱人并情人刘炽送给她的一份惊喜。

1998年1月8日,刘炽早上醒来第一句话:今天谁长狗尾巴尖了(西北人称过生日)?枕边的"小妹"李容功一下记起,今天是自己56岁生日。

  她没忘记1996年刘炽领中央乐团一行人到泰国访问,其间带着一团人浩浩荡荡开进珠宝店,为李容功的生日"倾家荡产"买回一个蓝宝石戒指,可李容功并不领情:"我们这一代是毛泽东教育出来的,对那玩艺儿一点不感兴趣。"至今,那枚蓝宝石戒指仍在匣子里。这是刘炽为他"小妹"的生日做得最吃力又最不讨好的一次。

  这回刘炽学乖了。他不紧不慢从枕头底下抽出一个纸袋,纸袋里装着一大张五线谱纸。李容功打开一看:

  谱纸左面写着"我顺心语"——小妹56华诞1998、1、8北京。并在5、6、8、8的数字下面写着4个谐音的字:我顺发发。

  谱纸右面是献给"小妹"的一首愿君常吟的歌,歌词:阿哥啊,你想我的时候,翻过一道山,你越过一道岭,你喊我一声,我应你一声——

  就是这首李容功一生唱了38年唱得好深情好辛苦的爱曲,在她56岁华诞过后的几个月便匆匆落下了帷幕。几个月后,曾经希望能和她健步百岁的刘炽因肺癌突然走到了山的尽头,任阿妹千呼万唤,阿哥终是听不见了。

  从头说起的爱情故事

  她永远忘不了1961年3月的一个日子,还是辽大中文系一年级学生的李容功,突然被学生楼前一则好消息吸引住了:著名的作曲家刘炽要来学校作有关《黄河大合唱》报告。刘炽不就是那个写电影《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祖国的花朵》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还有《新疆好》、《翻身道情》、《鄂伦春舞》,还有他们每天做的《第三套广播体操》音乐的那个刘炽吗?这些都是她最喜欢的歌,他要来学校作报告了,他会是什么样呢?

  终于看到了坐在主席台上的刘炽,40多岁,幽默机智大家风度,魅力不可挡!李容功一丁点都记不起那天讲过的内容,只记得耳边哗哗的掌声。这是她进大学后听到的最精彩的一场报告。她把他看成了一个高山仰止的人物,后来竟在一次偶尔的串门中与他不期而遇。

  "我认识您,我听过您的报告,在辽大,我还做了笔记!"

  刘炽一下被这个为自己开门的纯真可爱圆圆脸大大眼睛的小女生吸引住了。

  李容功说,这恐怕就是我们的缘分吧!因为她在刘炽面前是如此的放松,他们在一起吃饭,快乐地聊天。

  刘炽的童心让李容功忘了他是一个比自己大21岁的艺术家。她从刘炽那借回一堆书,《圣经》、《十日谈》、《金陵春梦》等等,看完了就和刘炽共同探讨。看不见的情感就在他们中间丝丝地成长。直到5年的大学生活结束,李容功要离开沈阳时,竟觉得有种牵绊让她不忍离去。

  她开始给刘炽写信并同时收到刘炽的来信。信中两人的感觉是那样相似。一种琴弦拨动两人的心,这是不是爱情?李容功那时在大连的一个四清工作组,每天的工作任务就是骑着一辆白山牌自行车去各处查白条,当然,查到最后,就是钻进树林一行一行阅读刘炽给她寄来的"白条"。"白条"上诉说着刘炽对她的深情。

  "你要死皮赖脸地活、咬牙跺脚地活,活下来就是胜利!"这是李容功在非常时期送给刘炽的一句情话

  文化大革命开始,这段才子佳人的婚外情被暴露。造反派从刘炽的钢琴里搜出李容功给他的大摞情书。情书返到李容功所在的学校,以十几倍的纸和字放大,贴满了整个校园。隔日换两封,每天都有新内容。学生忘了上课老师忘了讲学,甚至惊动了大连的市民,每天有不计其数的人涌到这所不起眼的学校,来窥视一个音乐家和一个女教师的隐私。

  在那个年代做桃色新闻的女主角,滋味可不是那么好受。就因为这么一段柏拉图式的精神恋,李容功被下放到穷乡僻壤,过起了荷锄戴月归的田园生活。她住在农民帮她垒起的土房子里,像模像样地养起了两头猪,喂了一窝鸡。这期间,刘炽如一只断线的风筝,不知飘向何处。

  从1968年3月李容功偷偷跟监禁中的刘炽见过一次面之后,到1981年9月,一别13年生死两茫茫。

  1981年9月,刘炽再见到李容功时,李容功已为人妇,并且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这时的刘炽也已调到了北京煤矿文工团。

  两人见面,彼此的第一句问候:啊,你还活着!

  刘炽说,这些年我是怎么活下来的,就是靠你跟我说的那些话:"死皮赖脸地活,咬牙跺脚地活,活下来就是胜利。"

  那是1968年李容功去探望被监禁的刘炽,从大连到沈阳坐了一个晚上的火车,只为了见上30分钟的面。他们知道,时局对他们越来越不利,当时一个非常熟悉的朋友因受不了这样的打击自杀了。李容功怕刘炽也受不了,说,要挺住,死皮赖脸地活,咬牙跺脚地活,活下去就是胜利。

  柔弱的李容功也正是用鼓励刘炽的那一句话鼓励自己活到今天。

  可是13年后的那天当他们再次见面的时候,李容功也就是仅仅活下来了,她不敢再去续恍如隔世的梦,大字报、批斗会、人们的唾沫,贫困的山区,她再也不想重温一遍了。但是刘炽的那颗心却没有冷却,他晃着李容功的手焦躁而愤怒地说,你明明还在爱我,你为什么要这样躲避,这不是你的性格!

  李容功大声辩解,无限凄楚:我都快40岁了,我的女儿都要读高中了,我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女大学生了。

  刘炽一往情深:做母亲是一回事,爱情是另一回事。你永远是我在辽大见到的那个可爱纯美的女学生!

  两颗被思念苦苦牵绊了13年的心,又重新走到了一起。

  8年的离婚大战,刘炽被刺 浪迹天涯,李容功被捕入狱

  刘炽一生给李容功写信600多封,而在1981年9月重逢到那年的年底,仅3个月就给李容功书信54封,其中许多的信封装了两三封。平均每天一封。李容功按时间编排,称之为"我们的爱情编年史"。笔者随意抽出三封——

  1981年9月13日:"我才赴宴回来,和陈强、郭维到北影王云霞家,虽有主人热情款待,虽有高朋满座,我却视而不见,食而不知其味,差点被陈强和郭维看出。你今天走了,带走了我的心我的魂——"

  1981年9月14日:"自你走后我掉了魂,上午去看《笨人王老大》样片,背后两辆大车从我身边擦过,只听司机骂,会走路吗?找死呀!"

  1981年9月20日:"白天我拼命地写作,晚上到天明又拼命地想你。后半生没有你我可怎么活?那18年前爱吃辣椒的川妹子,冒死到沈阳来看我的女大学生,一直占据我的心。明晨我赴北戴河,这里我实在呆不下去了——"

  他用家乡的信天游诉说自己的思念:"前沟的糜子后沟的谷/哪搭想起哪搭哭/一天不见你的面/口含砂糖也不知道甜/三天不见你的面/碱畔上又画你的眉眼。"

  摒弃不再有爱的婚姻,今天看来是一件极正常的事。

  然而1981年刘炽的离婚却惊 动了各级组织。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身败名裂,众叛亲离!人生难得一知己,我宁愿和李容功做80年代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到她四川老家种菜去,了此一生。——好一个宁要美人不要江山的刘炽!

  话既如此,组织对他是无药可救了,妻子一气之下拔刀相向......刘炽带着伤残的手离开了家。为了他的爱,他真是应验了自己的话,成了一个身败名裂、众叛亲离的"罪人"。

  重新回忆起这段历史,李容功感慨万千:"这就是我深爱着的刘炽啊,他坦坦荡荡,真真切切,潇潇洒洒,没有半点掩饰,无丝毫虚假。光明磊落去爱,舍生忘死去爱。为了他这片赤诚,我也宁愿付出我的一切代价。"

  李容功从此陪着刘炽走上了一条荆棘丛生的诉讼之路。

  刘炽8年易地14处;李容功为了看护重病中的刘炽,被莫名其妙的人冠以莫名其妙的"妨碍公务"罪拘捕......其间的艰难和艰辛,生活生存的逼迫和屈辱,岂止是一个苦字了得。

  8年不屈不挠的离婚大战,3次起诉,5年诉讼,1989年5月31日,刘炽终于拿到了离婚判决书。当刘炽将这份判决书呈现在李容功的面前时,李容功并没有想象中的欣喜和狂热。她看到的是满纸血和泪,是他(她)们30年生命的代价。这份沉甸,她的心几乎累垮。

  婚后爱情的拷问

  笔者:如果有来生,你还情愿走这条路吗?

  李:别说来生,这辈子我已经跟刘炽说了好几次了,我说上了"贼船"就下不来了。早知道我们当年的爱会惹出后来那么多事来,打死我我也不会跟你好!

  笔者:就是说你后悔了?

  李:不,不是后悔。过来了就是值!人的一生能得到刘炽这样真挚的爱,我很满足了。大文学家文怀沙说过一句掏心窝的话,他说刘炽不是胆大的人,但为你李容功,他做了一次亡命徒。

  笔者:婚后你们的爱情也一直保鲜吗?你对他或他对你婚后从来没有失望过?

  李:其实1981年他打离婚离家出走我们就生活在一起了,只是那时还没有结婚登记。所以1989年我和他正式的结婚是有思想准备的。我知道他有我不能容忍的地方,卫生习惯极差,一两个月不洗头不洗澡,也不洗脚。他自己说,他原先那个家的老保姆用筷子把他的脏袜子挑到太阳底下晒一天才帮他洗,臭成那样。我们结婚后,他不洗脚我不让他上床,每次他都声明,我已经为你洗了小脚丫。每个星期哄他洗一次头,他也很听话,说,好吧,为你洗一次,否则熏坏了我的小妹怎么办。

  笔者:你的女儿怎么看你和刘炽的这份感情?

  李:我和前夫离婚后,女儿判给我,儿子判给他父亲。女儿很能理解我和刘炽之间的感情,他们亲如父女。1996年,刘炽带团到泰国,临行前我特别关照刘炽不要随便买东西,因为我们需要钱买房子。女儿小红在场,听了笑着对刘炽说:刘伯伯,你不知道我妈是小抠,我给您100美元,再给您1千港币,您想买什么买什么,结果他还是给我买了那枚蓝宝石戒指。女儿后来结婚了,第一次回家,刘炽说,小红啊,今天是"1949年",我再也不唱"北风吹"了,我要唱"呼儿海"了,我的解放军大救星来了!他们总是联合起来挤兑我。

  笔者:如果没有这些磨难,你觉得你的爱会这样坚贞吗?你们婚后的生活会这样无怨无悔吗?

  李:认识刘炽是他最得意的时候,而我们真正的爱情却是建立在他处境最危难的时候。他剃着阴阳头,蹲在班房里,没有人理他,他每天看眼前的蜘蛛。可是我还千里迢迢冒死来看他,鼓励他要勇敢活下去,活出来了,瘫在床上我也要他。这样的感情人到什么时候都是不会忘的。

  笔者:这种生死相依的感觉,他走了(患肺癌病逝)以后你怎么承受下来的?

  李:我到九华山寻求过解脱。最后还是回来了,我不想让我们的故事过去了就过去了,我要写出来,无论是醒世是备忘是诉说,我相信人们会从那里得到应有的启示。现在我已完成了我的回忆录,另一本刘炽的书信集也整理得差不多了。

刘炽的歌——听刘炽作品音乐会有感作者:傅庚辰

刘炽的歌流传了几十年,影响了几代人,在中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产生了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活动中,我再次听到了刘炽作品音乐会,那些不朽作品的光芒仍然让我心潮难平。记得还是在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时候,在首都的舞台上,在许多台晚会、音乐会当中上演曲目最多的作曲家就是刘炽,他有7首歌在各种庆祝活动中被广泛演唱,这是绝无仅有的。有时我就在想“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他的歌演唱率这么高、流传这么广、时间这么长,半个多世纪经久不衰?”这个问题不断在我思考中浮现,萦绕于怀。

刘炽的歌与时代合拍

1948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在哈尔滨召开了全国第六次劳动代表大会,中共中央东北局给我们东北音工团的任务是为大会演出一台音乐会,这台音乐会的主要节目就是一部《工人大合唱》(井岩盾、胥树人、候唯动、晓星词),这部大合唱就是由刘炽作曲并指挥的。大合唱由“一切为了胜利”、“铁路工人歌”、“煤矿工人歌”、“女工歌”、“工厂日夜忙”、“工人进行曲”、“建设祖国”等7个段落组成。那充满时代主人翁自豪感的动人歌声,给参加劳动代表大会的工人阶级代表们强烈感染。这还是继聂耳于上个世纪30年代创作工人题材歌曲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舞台上以工人为题材创作演出的大型音乐作品。我当时年纪小,既不能参加合唱队又不会乐器,只能帮助把门收票,我目睹了那些工人代表们激动喜悦、兴高采烈的表情和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人的自豪。无疑《工人大合唱》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因为全国的革命形势风起云涌,解放军已经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解放区迅速扩大,大批城市回到人民手中,解放军总部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在1947年党的“十二月会议”上,毛泽东在报告的最后响亮地说“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新中国像一轮红日已经光芒四射,正像《工人大合唱》所唱:“把炸断的铁桥架起来,把破坏的道路铺起来,把拆散的机器安起来,把冷了的锅炉烧起来”,那歌声展现出火热劳动的景象。当时的哈尔滨已经成为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不仅在那里召开了全国劳动代表大会、全国政协筹备会,全国文代会筹备会议也都在那里酝酿,许多民主人士也聚集这座当时解放区最大的城市。根据史料记载,甚至在议论未来新中国首都的时候,有人曾主张定都在哈尔滨。在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工人大合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里程碑意义。与此同时刘炽还先后写出了《从工厂到矿山》《解放军天天打胜仗》《解放区的天》等踏着时代节拍、配合革命形势发展,广为流传、鼓舞士气、激励斗志的歌曲。记得就在全国第六次劳动代表大会之后,东北音工团的团长吕骥同志带领刘炽、晓星(词作家)到四野一纵队(现在的38军)去深入生活,创作了《攻大城》(吕骥作曲、晓星作词)、《钢铁部队进行曲》(刘炽作曲、晓星作词,现在已定名为《三十八军军歌》),这些歌曲都是反映解放战争新形势的作品。早在1945年“8·15”日本投降后,刘炽在延安就写出了受到热烈欢迎的《胜利鼓舞》:“打响雷,刮大风,一道电光划破天空,千里路上传来喜讯,全国齐欢腾。”这首歌不胫而走流传于许多解放区,就是到1948年我们东北音工团在哈尔滨,还拿它作为演出节目,边打“霸王鞭”边打腰鼓边演唱。上个世纪中叶,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热火朝天、蓬勃发展,他以祖国为题材创作的大合唱《祖国颂》《我的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浆》等许多歌曲,尤其是大合唱《祖国颂》,深情表达了对伟大祖国锦绣河山的赞美,对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胜利前进这个伟大时代的赞美:“太阳跳出了东海,大地一片光彩。江河奔腾咆哮,山岳敞开了胸怀。鸟在高飞,花在盛开,江山壮丽,人民豪迈,我们伟大的祖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刘炽的歌经久不衰,生命力旺盛,证明了时代和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时代的脉搏是作品的命脉。

刘炽的歌旋律美好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梢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每当我们唱起或听到那沁人心扉的美妙歌声不禁为之陶醉。它的旋律是那样动人,那样令人神往。它的艺术魅力是那样巨大、那样强烈,以至于人们都沉浸在这美好景象之中,似乎忘却了这是一部名为《上甘岭》描写极其惨烈的战争影片中的插曲。1958年3月,身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文工团创作员的我,曾到上甘岭阵地去采访,距离战争已事隔多年,朝鲜战争停战都已5年了,但在这片当年的战场上,仍然随处可见残破的美军坦克、大炮,仍然可以看到美军的钢盔、大头鞋和烧焦的树根,因为山上的石头都被无数的炸弹和炮弹打成了粉状,一脚踩下去会没掉半只鞋,可见当年战事的惨烈!然而,就是在这惨烈战争的坑道里,却飞出“一条大河”这美妙的歌声,这是多么令人难以置信!战士们在生死悬于一线的时候,想到的是祖国和人民,想到的是祖国的锦绣河山,为此他们愿意赴汤蹈火,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都在所不惜。与此同类题材的影片《英雄儿女》里的歌曲《英雄赞歌》也有同样情况,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流淌着动人的歌声,飞扬着美好的旋律:“烽烟滚滚炮声隆,四面青山侧耳听”,听到的是什么呢?是动人的旋律,是豪情壮志的歌声,是为祖国和人民英勇献身,是英雄主义的激情歌唱:“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公木与刘炽的词曲相映生辉。还有建国初期他为舞蹈《荷花灯》写的音乐,其中的歌曲那优美动听的曲调,也在全国广为流行。当时有一句顺口溜:“南京到北京,《跟护》《荷花灯》”,说的就是这两个广受欢迎、广为流行的舞蹈和音乐。时隔不久,他为影片《陕北牧歌》写的歌曲《崖畔上开花》也风靡全国,那民歌风原汁原味的歌曲,听来是多么富有陕北的乡土气息,浸透着陕北民歌那豪放、纯真、开阔、质朴的泥土芳香,令人心醉。他抓住了民歌中的本质音调,吸取了民歌之魂,他写的民歌风格的作品不仅是“形似”而且是“神似”,这是成功的根本。几年之后他去新疆深入生活,成功地写出了歌曲《新疆好》也是这个道理。我几次去新疆,不论是在吐鲁番葡萄圣地,还是在老乡家的葡萄架下,表演新疆歌舞时,都称《新疆好》为新疆民歌,它已被新疆人民所喜爱、所接受,成为他们的民族音乐了。这对一个作曲家来说是何等的光荣!说刘炽是旋律大师,他是当之无愧的。说旋律是音乐的灵魂,也是有根据的,古今中外,那些真正富有生命力的传世之作,那些真正受到人民群众喜爱的音乐作品都有着美好的旋律,这已被音乐发展的历史和音乐发展的规律所证明。刘炽歌曲的创作实践再一次证明了这个颠扑不破的道理。

刘炽的歌源远流长

刘炽自幼喜爱民歌戏曲、民间歌舞,从小就受到民族民间音乐的熏陶和滋养,特别是陕西地方的戏曲民歌小调给他的影响很深,在他的音乐审美中打上了深深地烙印。这从他后来的《翻身道情》《崖畔上开花》甚至《我的祖国》《胜利鼓舞》等作品中都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痕迹。他深刻地吸收民间音乐的精华,他是从灵魂深处热爱民间音乐,他是从音乐的本质——美学的角度,先是自发、继之自觉地吸收学习民间音乐。特别是他参加了红军,到了延安“鲁艺”,受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影响之后,这种学习更加自觉,这种影响更加鲜明。在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活动中,时任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的我,曾请他为全院师生作报告。他以切身的经历谈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他和革命文艺工作的影响。他的报告很生动,很精彩,受到全院师生的热爱欢迎,其中他就谈到了民间音乐对他的深刻影响。现在经常有人说“音乐是世界语言”,这话没有错但不完全。世界是由众多国家、众多民族组成的,没有众多国家、众多民族何谓世界?正因为有众多国家、有众多民族,世界才是丰富多彩的,如果世界只有一种语言、一种颜色,那将何等单调枯燥。因此说首先是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这话也有道理。现代化并不是要抹去民族特色,相反,真正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会使民族色彩更鲜明。

以简练的手段、简练的语言、简明的结构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是艺术功力的表现,是高超的艺术境界。刘炽的歌开门见山,一语道破、开宗明义、直达胸臆,音乐主题鲜明生动。贝多芬说过:写好作品的主题,就等于写好作品的一半。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一部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风格无不首先凝聚在作品的主题上,人们常说的“开宗明义”也是这个意思。刘炽的大合唱《祖国颂》的第一句“太阳跳出了东海”,就以壮丽恢弘的气质定下了全曲的基调。他的独唱曲《我的祖国》的第一句“一条大河波浪宽”,就以甜美悠扬的气质定下全曲的抒情基调。如果说《祖国颂》是从大角度、大视野颂扬了伟大祖国社会主义建设那宏伟的时代风貌和时代精神,那么《我的祖国》则是从具体的景物描写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从而抒发了爱国情怀。他的另外一些作品也都具有这个特点,主题都是一语中的。刘炽的歌都有内容深刻、形象鲜明、语言生动的歌词,为他的曲调提供了展翅飞翔的平台。刘炽的歌词曲结合十分紧密。旋律的发展行进和歌词的文字声韵,抑扬顿挫十分吻合,但又不机械死板,听来自然流畅,唱来朗朗上口,易唱、易记、易背。这都是他的歌广泛流传的原因。

刘炽早年参加红军,是音乐界为数极少的红军时期音乐家。经历了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战争年代的严峻考验和艰苦生活锻炼,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代的峥嵘岁月,经历了从旧中国的灭亡,到新中国的诞生那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创建新中国的亲历者和见证人,这刻骨铭心的人生经历,在他的思想情感上,在他的心灵中产生了多么强烈的震撼,打上了多么深刻的烙印,所以他才能放声高唱《祖国颂》,深情抒发对《我的祖国》的爱,昂首歌唱《英雄赞歌》。作为文艺工作者,他深入生活,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爱他们之所爱,恨他们之所憎,熟悉他们,学习他们,歌唱他们,与他们休戚与共、水乳交融。作为音乐家,他从民间音乐中汲取营养,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民族音乐中广泛吸收、深入学习。他忠诚于党的文艺事业,继承聂耳、冼星海开辟的革命音乐道路,贯彻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贯彻“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这些便是刘炽歌曲之源和根。加上他的才华和热情,加上他那朗朗上口的美好旋律,他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爱戴,他的歌曲根深叶茂、源远流长。刘炽的歌已经传唱了半个多世纪,还将长久流传下去。他创作的成功经验值得后人学习。


记住刘炽——爱情在燃烧 记住你的爱情是如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5959.html

更多阅读

想念你,在每个想念你的夜晚… 在每个想念你的夜晚

想念你,在每个想念你的夜晚…发表于:2008年4月5日 5时3分44秒阅读(10)评论(0)本文链接:http://user.qzone.qq.com/517667355/blog/1207343024想念你,在每个想念你的夜晚…今天看了同学一篇文章,心中早已起伏的湖面又再泛起了涟漪,那是一

牵挂你的人是我 牵挂你的人是我吉他谱

牵挂你的人是我冬夜,有些寒冷。来吧,静静地,打开旧唱片,放一首老歌,让那熟悉的旋律轻轻飘荡。今夜,让我们一起回顾高林生的这首《牵挂你的人是我》。 记忆回到二十多年前。第一次听,还是清纯少女时期。那年夏天,同学加好友菊和同班同学杨恋

声明:《记住刘炽——爱情在燃烧 记住你的爱情是如何》为网友九四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