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代理理论(Principal-agentTheory)之棘轮效应 棘轮效应与荷兰病

随着各行业分工的专业化,一方面,权利的所有者由于知识、能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行使所有权利了;另一方面,有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代理人,有能力、有精力代理行使好委托的权利。因此,委托代理关系已经普遍流行于经济生活中的各个角落。

如果能将委托代理关系之间的契约最优化,那对双方来说 都将带来更多收益,然而,在实施中,由于委托代理人间的信息不对称的制约,出现了棘轮效应、委托人和代理人的道德风险等。

委托人的道德风险是指,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代理人可能无法观测的委托人观查到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合同,当委托人观测的产出高时,委托人应该支付给代理人较高的报酬,但委托人可以慌称产出不高,而逃避责任,而把本应支付给代理人的收入占为己用。而代理人如果预计到委托人可能耍赖,就不会有积极性去努力工作。

“棘轮效应”是指,由于委托人对代理人的信息不了解,所以倾向于以代理人过去的业绩作为标准,代理人越是努力,好的业绩的可能性更大,因此代理人给自己的标准也越来越高,当他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换来的是标准的越来越高,代理人的积极性就会降低,这种标准业绩上升的倾向就叫做“棘轮效应”。究其原因,是委托人和代理人间对代理关系观念看待的不同,代理人把投资结果看成是其能力的反应,而委托人把投资结果看成是其金融资产的回报。人力资本回报与资本回报是不同的不完全一致性,使委托人在高收益时,认为是资本的生产率提高,从而下期提高对代理人的要求,当经理人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带来的高收益结果是提高自己的标准时,其努力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因此,长期来看,棘轮效应会弱化激励机制。

我要是代理人,我近几年也应该只能是代理人,在公司工作时,如果同事有人业绩比我好,我要努力赶上,如果我在同事中业绩已经最好了,那我不会百分百的努力,我要做到高于同事业绩,但给自己成长空间,把业绩标准的提高速度控制在一个我可以驾驭的水平,不然开始拼命做业绩,到头来自己被自己累死,还讨不了上头欢心。

我要是委托人,我会在全行业水平来看,我要计算出行业平均水准,以及跟我公司相似水平的代理人的水准,给我的代理人一个较高,但又是其能力范围内的标准,毕竟资本家都是剥削家。

委托代理理论(Principal-agentTheory)之棘轮效应 棘轮效应与荷兰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5973.html

更多阅读

谈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内容摘要:本文试通过毛泽东所提出的马克思主义放之四海而皆准与马克思主义原理所提出的真理的相对绝对性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论述以及对马克思主义运用于实践时的普适作用的详细论述,得到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需要我们不断加以修

信息不对称与委托—代理理论 双重委托代理理论

信息不对称与委托—代理理论李佳完全竞争的市场有一个重要的假定,即信息是完全的,不仅生产者对市场有关信息有着完全的了解,而且消费者对市场的各种信息也是完全了解的。这一假定是不符合现实的。在实践中,生产者也好,消费者也好,他们

激励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

1·双因素理论及其运用既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离不开激励,那激励应从何处入手呢?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erickHerzberg)为我们指点了迷津。20世纪50年代,赫茨伯格研究发现,使员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是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

委托代理协议 委托代理进口协议

作为律师,在与当事人签第一份委托代理协议之前,所做的法律文书中大多是纸上谈兵(学习或研究)或者是为他人作嫁衣(帮其他律师做的文书工作)。而这以后,将步入到真正的实战,真切的体会法律职业的美好与艰辛。作为当事人,与律师签订的委托代理

声明:《委托代理理论(Principal-agentTheory)之棘轮效应 棘轮效应与荷兰病》为网友吴皇威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