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SoloUltraLinear超线性版听感更新HD800听感 linear

Solo耳放的最新、最强大版本“超线性版”终于登陆了。给大家看几张图。安润行货定价6680元,比原SOLO豪华版(SRG2代)贵了整整一千元。搭配的电源固定是PSU1,即和豪华版SOLO电源一样。




下图为Solo超线性版和Solo豪华版主机的对比。有差异的,并不是完全一样。看面板印的字,和边上的棱。


据GrahamSlee的说法,他发现Solo驱动HD800那种新出炉的顶级耳机力有不逮,故此设计“超线性版”。按他的说法,超线性SOLO对付HD800应该比原来的SOLO好得多。

英国人真是典型的Enough is Enough的保守思路。我之前(HD800、T1等耳机出现之前)不止一次和GrahamSlee提到是否可推出一款更高档的耳放,用更好的元件、具备更强大的驱动力,但GrahamSlee先生竟然都回答没有必要,因为他觉得Solo耳放推HD600、HD650之类耳机,效果已完全足够。

要不是更为难推的HD800、T1耳机出现,还不知道他是否会动这个“超线性”的脑筋。拿出一副拜亚T1耳机来对比Solo豪华版(样机)和超线性版(新机),觉得差异还是很明显的,要比两台耳放推HD650时的差异要大。看来Solo超线性版明显还是设计出来对付T1这样的新耳机的。GrahamSlee老头没有说错。我手头目前没有HD800样机,故暂时无法试HD800。待日后有机会补充。

我试听时用的是香港HI-FI展那张SACD试音碟,在DENONDCD2000AE上播放。近来听此碟较多,把曲子和录音特征听熟,也是便于比较的。T1是新耳机,肯定没有煲开,比上次听的那副两千多小时的T1明显要差一些,声音偏瘦和干一些,不过既然是用来比较两台耳放,就不必太讲究了,声音还是完全能听的。

大家注意音量电位器的位置,都大致在“10点半”的地方,在这个地方推T1耳机能出一个适中的音量。首先排除一个容易产生的误解——Solo超线性版并不是推力比Solo豪华版更“猛”,把音量开到相同位置,推力更大,出来声音更洪亮。不是这样的。试听时两台耳放的音量开到相同位置,都在“10点半”,出来的音压是几乎相同的。尽管这台Solo超线性版还是只用了三天的新机,但在驱动T1耳机时,还是马上显露出了比煲开的Solo豪华版优越的地方。最大的差异是,Solo超线性版的声音更为圆润、结实、结像更清晰不散,音色平衡耐听。豪华版Solo相比之下声音要“散”一些和薄一些,没有“超线性版”凝聚得那么好,包括乐器和人声的结像,豪华版Solo都要相应地散一些、也薄一些。

这里有一点我想特别分析一下:其实Solo超线性版的基本音色,和原豪华版是高度相似的,并没有改变原Solo的风格,而且Solo超线性版也并没有明显地更“厚声”。我前面说到的“豪华版听起来薄一些”,并不是说Solo豪华版的声底要比超线性版薄,这里的“薄”,不是指声底的薄,而是因为“散”引起的。也就是说,超线性版Solo的声音是因为凝聚得更好、更圆润结实,而显得厚一些,豪华版Solo的声音因为有些散,所以才显得薄。

超线性版Solo更为凝聚、结实的结像,带来的是更圆润和鲜明的音色,耐听性也明显提高。我觉得驱动T1耳机时,超线性版Solo是很明显地超越了原豪华版Solo的。不用竖起耳朵、凝神屏息地去辨听,差异是很容易感觉到的,超线性版Solo的优越性可谓“昭然若揭”。

但如果是驱动HD600、HD650那样的耳机,我觉得豪华版Solo已经很好,Solo超线性版也没有带来本质的提升,只是在凝聚力、结实度方面稍有提高而已。看来“超线性版Solo”确实是随着HD800、T1等新式高档耳机的出现而设计的。GrahamSlee也感觉到了,尽管Solo豪华版对他来说在驱动森海600、650等耳机时,已是一个Enough isEnough的方案,但很明显它面对HD800和T1时还是有些疲软的。因此必须对原Solo的设计做一个修改,设计出一个能有效驱动HD800和T1等耳机的新机器。这个结果就是超线性版的Solo。

事实上一点是很清晰的——超线性版Solo的声底,和原来的Solo,高度相似,保持一致,GrahamSlee是一个有着自己明确音响审美标准的人,他设计的任何耳放,都会保持原来Solo的声底,不会做大的调整。透明、细致、迅捷、中性,是他的追求和标准。

但超线性Solo的驱动力、控制力,确实是明显优于原Solo的。这个提升并不表现在它能把耳机推得更响、更轰头,而是表现在它能把T1这样的耳机控制得更好,出来一个更为凝聚、结实的声音。我前面提到的豪华版Solo驱动T1时表现出的略散和略薄的现象,归结到底还是耳放对耳机的控制力问题。超线性版的Solo就是有效地提高了耳放对T1那样的高阻耳机的控制力。
超线性版的Solo,仍是一台Solo,没有变成别的东西,它的声音仍是高度透明、细腻、迅速、开阔的,基本音色仍是清新而中性的,同时也不必担心它的“力度”会过于突出变成咄咄逼人——我发觉西方HI-FI设计师搞的耳放,往往都是注重声音的修养的,不会弄出咄咄逼人的力度、使耳机轰鸣。倒是我们国内的一些师傅,比较注重所谓“力度”“推力”而经常使耳放把耳机推得咄咄逼人、力度压迫。

所以超线性版的Solo仍是保持着原有的声底,声音仍是很有修养的,不会粗野、暴突、强硬、轰鸣。不用担心它加强了力度,就变成一台轰炸机了,没有这回事!它只是在驱动耳机时比起原Solo具有更好的凝聚力,能使声音的结像更为结实、凝聚、圆润,从而取得更好的听感。接下来的一个问题,相信也是很多朋友关注的,我也非常关注,那就是在驱动低阻耳机方面,两台Solo有多大区别?

所以我特意试听了两台SOLO耳放推天龙D7000、GradoPS1000这两副低阻高档耳机的情况。这两副耳机都是比较难对付的低阻高档耳机,也都是原SOLO驱动一般、并不特别理想的。



试听结果是很简单的——超线性版Solo在驱动这两副低阻耳机时,声音品质比原豪华版Solo有长足的进步。在驱动低阻耳机时,超线性版Solo有着明显优于豪华版Solo的声音凝聚力:低频更结实有力,不肥赘、轰头感大为减少,人声凝聚更好,更有厚度,乐器的形体感、结像都要更“实”,对比之下,豪华版Solo的结像要显得瘦一些,散一些,没有超线性版的凝聚力、宽厚感。
最新SoloUltraLinear超线性版听感(更新HD800听感) linear

唯一有一个小问题——天龙D7000耳机插在超线性版Solo上时,底噪要比豪华版Solo大一些。D7000耳机对耳放底噪是极其敏感的,几乎是一个底噪探测器,而在它的探测下,超线性版Solo底噪有些大。当然,这只是对D7000耳机而言,对大多数其他耳机而言,超线性版Solo的底噪也是微乎其微的。
如果说以前的Solo耳放有点象是一个推HD580、HD600、HD650、K601的“专家”(推歌德耳机、K701也有部分人认同),那Solo超线性版显然是变得更为全面了,HD800我还没有试,但驱动拜亚T1,和低阻的D7000、PS1000,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觉得它从一位“专家”向一位更全面的选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Solo超线性版丝毫没有改变Solo的一贯声底,可以说Solo耳放原有的优点、特点,它尽数保留了下来。如果有人认为它是靠增加厚度、降低透明度来取得更好的听感,那就完全错误了。它一点没有降低声音的通透感和纯净感,只是把声音做得更凝聚、更有实体感,使得它播放出来的人声和乐器都有更好的凝聚性、更结实、宽厚和圆润的呈现。这绝不是简单把声底调厚、加厚取得的。仅仅把声底加厚往往会降低通透度,使声音偏混偏糊,而Solo超线性版依然保持着耳放里一流的透明度和纯净感。

对我个人来说,原来的Solo耳放如果只是推HD650、K601、K701,那还是不错的,但如果是推T1或者低阻耳机,那显然是不如新版SOLO超线性了。不是现在回过头说它不好,但A/B对比是残酷无比的,超线性版的Solo确实在整体上更好、更全面。Solo耳放正迈入一个新的时代。更新SOLO超线性版搭配森海HD800的听感(10月29日):感谢耳机俱乐部网友chaisan带来一只煲开的HD800耳机,这样就有了实际试听超线性版SOLO驱动HD800的机会。

我觉得首先可以明确的是,SOLO超线性版确实驱动HD800比原先的豪华版明显提高,就是一耳朵的分别。相比之下,原SOLO推HD800的声音要明显来得涣散,听过超线性版SOLO之后,我觉得不会有人回去听那个声音了。

HD800在超线性版SOLO的驱动下,音色不暖,整体还是稍偏冷静的声音,高度透明和细腻,体现一种现代感的音响审美,结像细腻而凝聚,特别是中间部分的人声和乐器,有着鲜明而凝聚的三维形体,这一点非常好。

本质上HD800体现的是一种现代派的音响审美观,它是不温暖,不醇厚,不粘滞的。然而事实上很多烧友是喜欢听温暖些,醇厚些,粘滞些的音色的,那怎么办呢?就只有用胆机去对付HD800吧。那是一种思路。不过象SOLO或者SPLAuditor这样的晶体管耳放,是不会故意做出温暖醇厚之声的,还是追求声音的高度通透、鲜明、细腻。我觉得在万元以内的价位,如果不追求故意把HD800搞温暖、搞醇厚,那么SOLO超线性版和SPLAuditor都是可以选择用来驱动HD800的。相比之下SOLO超线性版我还觉得稍更好听一些,特别是听人声,多一些英国声的优美风韵。Auditor我很欣赏它的声音素质,但过于清淡平直的音色,我还是不太习惯。

看来GrahamSlee先生确实没有虚言。他针对HD800重新设计的新一代超线性SOLO,确实驱动HD800耳机相当不错,有着绝对对得起这个价位的表现。
我还把手头的一副拜亚T1耳机也取出来,在超线性版SOLO上和HD800做了一个大致的对比。

对比的结果,我个人的看法是,在SOLO超线性版上,HD800还是稍有着高一筹的表现。我估计GrahamSlee先生还是拿HD800作为“超线性SOLO”的设计参考点,所以这台耳放对付HD800耳机,还是更为合适一些。

主要的区别在于,HD800的声音结像更为凝聚和有质感,T1的结像显得质感稍弱。不过T1在一点上还是令我觉得更为习惯——声场更为实际一些。HD800的过分宽大的声场,有时还是令我觉得不适应,而T1稍收缩一圈的声场,对我来说更真实可信一些,至少,是听惯耳机的我觉得更为“习惯”的。在这点上,我还是偏爱T1为多。

上面的感受,简单总结就是,中间部分的声音结像和质感,HD800胜,而两侧声场和结像,T1更感觉真实一些,HD800有些过分宽大而空洞了。两副耳机都很好,但都是体现现代派音响审美的产物,如果是喜欢老派声音的话,可能都需要一定的“调教”(比如依靠胆机使之“醇厚温暖化”)。

最后,佩带舒适度上,我觉得HD800应更好一些。T1耳机新的时候佩带舒适度是不好的,当然用久了会越来越舒适,不过与新机就极为舒适的HD800相比,可能还是稍弱。
以上的听感,补充一下音源为天龙DCD2000AE,信号线为QED Signature AudioS。为了突出声音的差异点,试听时主要用了SACD(香港2010年高级音响展试听碟)。



(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6005.html

更多阅读

超爽图摘 守护女神转职版超爽版

【1】您没见过的,大雄与樱桃小丸子的女儿——大雄丸子。喜感十足!【2】这张图告诉我们,你永远无法满足所有人 “走自己的路,让SB说去吧”~【3】今天收到一位高人的名片,是我见过最牛逼的!【4】你就不拍把车压坏了。。?【5】虽然是好意祝福,但

国产反特片《雾都茫茫》1980超清版 雾都茫茫 下载

2014-11-30 15:17:40| 分类: 影视大餐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本文转载自沉默的麻雀《国产反特片《雾都茫茫》1980超清版》影片《雾都茫茫》改编自“文革”中一本非常流行的手抄本《一只绣花鞋》,该片情节曲折、悬念叠出,具有较

最新国际钻石报价2014-2-7更新 钻石国际报价

昨日国际钻石报价再次上调,30-70分平均涨浮3-5个点,与以往调价不同,这次克拉以上也有上调,其中3克拉以上钻石调整比较大,另外国内大分数钻石消费旺盛,调价成为必然,预计钻石进入长期上涨通道以下是最新圆钻国际报价:

数据评测三菱蓝瑟超值版和雪铁龙爱丽舍 雪铁龙新爱丽舍

众所周知,7-8万元区间始终是消费者心目中理想的家用代步车型选择范围。2012年的7月8日,2012款三菱蓝瑟在众人的期待中如期上市了。最低7.68万元的全系售价,一上市就备受关注。2012年9月东南汽车趁着三菱蓝瑟新款上市的东风,再度掷出一枚

声明:《最新SoloUltraLinear超线性版听感更新HD800听感 linear》为网友浅墨扶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