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璇日记》第一部分 周璇

说起常德路,在上海是一条毫不惹人注目的马路。可是,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滩,在这一条冷清、普通的马路上,却升起了中国文学艺术界两颗耀眼的明星:一个是周璇,另一个便是居住在常德路上的常德公寓里的张爱玲。张爱玲的成名,滞后于周璇。张爱玲一定听过周璇的歌,却不知为什么,没有留下文字记录。

---------------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蜚声中国影坛、歌坛的两栖明星周璇,被誉为“金嗓子”、一代“歌后”和“影后”。


  她不但是中国近代演唱流行歌曲领域的先驱者,也是在中国电影史上,表演音乐歌舞片的空前绝后的第一人。
  周璇的一生出演了43部电影,演唱了200多首原创歌曲,并在30余部她主演的电影中演唱了114首插曲,其中的《四季歌》、《天涯歌女》、《夜上海》和《何日君再来》等等歌曲,在海内外广泛流行。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能听到她的歌声,她的演唱的艺术魅力,历时半个多世纪,经久不衰。


  1995年,在纪念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90周年颁发“世纪奖”的隆重庆典上,她担任女主角的电影《马路天使》被列为二十世纪中国十部经典作品之一,周璇本人也继阮玲玉、胡蝶之后被评选为中国影坛最优秀女演员。


  她演唱的曲目,历尽岁月的洗礼,必将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而被世代相传。


  可以这么说,周璇在中国电影和音乐史的地位是独特的,几乎无人可以替代。


  此外,周璇像美国好莱坞的女明星玛莉莲.梦露一样,在去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有关她生前的种种传说,迷雾重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引起世人强烈好奇的有如下几个谜团:


  一、她的出生、来历之谜。


  二、她的儿子生父之谜。


  三、她的巨额财产去向之谜。


  四、她的精神错乱和死亡之谜。


  五、这四大扑朔迷离的历史疑案,几十年来为各种媒体和书籍津津乐道、反复渲染,又被编制成各种戏剧、电影、电视剧和地滩文学不断蛊惑着人心,令人眩目,引起了海内外不少人士的广泛、密切的关注。


  本书将在周璇的书信、她的从未示人的日记和她身前发表的文字基础上,结合她同时代的记者、导演以及她身前友好对她的回忆和评价,进行合符逻辑的分析和最接近真实的判断,推翻以往所有与周璇相关的不苻合实际的结论。从而揭开和澄清这四大悬案的迷雾,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以此来告慰周璇的在天之灵。


  


---------------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


  周璇,大约生于1920年,而卒于1957年9月22日。


  她的出生和来历,已无从查证。


  当年,社会上曾流传多种说法,其中有一种说法,说她幼年时在上海的莲花庵中度过,为尼姑所生,这纯属无稽之谈。
  周璇成名之后,又有许多人怀着各自不同的动机和目的,纷纷跳出来指认周璇为他们的女儿,这些都是靠不住的。她养母称她是常熟人,也仅是说说而己。


  而似乎证据比较充分的说法是,周璇系常州—户苏姓人家被其舅舅拐卖至上海的女孩。可是这种说法,最终也没能从法律上获得查证。因此,也是站不住脚的。


  确凿无疑的是周璇6岁时,被上海一户姓周的人家收养,起名周小红。养父周文鼎,系上海工部局翻译,养母叶凤珠曾是粤剧演员,而其养父之子周履安是中国无声电影片时代的大明星。


  据周璇自己在报刊上撰文说:“我的养母原是广东人,当过粤剧演员,年轻时曾红过一阵子,慢慢人老珠黄,也就一文不值了。”


  我们还可以采信是,1941年,周璇给柯灵主编的上海《万象》写的文章《我的所以出走》中披露的内容:


  “我首先要告诉诸位的,是我的身世。我是一个凄零的女子,我不知道我的诞生之地,不知道我的父母,甚至不知道我的姓氏。


  当我6岁的时候,我开始为周姓的一个妇人所收养,她就是我的养母。6岁以前我是谁家的女孩子,我不知道,这已经成为永远不能知道的渺茫的事了!当然,我的原姓决不会姓周。”


  我们应该和周璇一样地相信:有关她的出生和来历,“已经成为永远不能知道的渺茫的事了”,我们不应当自说自话,把一些周璇生前从未认可的结论强加在她身上,这既不合法也不合理。


  就让她的出生和来历成为一个永远的谜吧。


  其实,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一“金嗓子周璇”、这个永恒的名字,它将永远被人怀念、世世代代被人们传颂。


  


---------------
我自幼爱唱歌
---------------


  不少天才艺术家都有一个凄凉的童年,周璇也一样。


  她被周姓人家收养后,“过着困苦颠连的生活”(引自《我的所以出走》,以下引文均出自该文)。”


  但在她8岁的那年,养母仍送她去宁波同乡会设立的第八小学读书。“……我的求学费用以及日常生活所需,都是养母辛勤地劳作得来的。我现在不至于成为文盲,完全是养母的培植,这一点,我是深深感激养母抚育之恩的。”


  许多书刊在写到她的养母时,往往都持谴责的口吻和态度,把她描绘成一个面目可憎的鸨婆式的人物。这是不公正的,也有违事实,更背离了周璇善良的本性。


  当事人周璇的自我表述最客观、也最具备说服力。


  周璇说:“后来,我们家境越来越困苦了,养母被迫去帮佣度日,那个被鸦片熏黑了肚肠的养父竟丧心病狂要把我卖去妓院当妓女,幸亏养母及时搭救,才免去我一场更大的灾难……那时,日子越来越苦,往往饿着肚子呆呆地坐着,口水直往肚里咽……”


  周璇对她的养母叶凤珠感恩在怀,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她成名后,仍长期与养母生活在一起,直到解放后,周璇居住在华山路上的枕流公寓里时,母女俩仍相依为命。1952年,在周璇受到唐棣欺诈的时候,也是她的养母站出来,向静安区人民法院起诉对方,所有这些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童年的苦难也深深烙在她的心间,使得她的性格变得抑郁、内向,长大后又多愁善感、沉默寡言。


  幸好,这个世界上还有歌声,这是小周璇凄苦的童年生活里唯一的安慰。也是她的精神世界里终身赖以维系的支柱。


  她在给《万象》杂志写的文章中这样说:“我自幼爱听人家唱歌,耳音也好,常常跟着哼,一遍两遍,三遍四遍就能上口了,在学校里,我唱歌的成绩总是第一名。”


  她常常独自在家,以唱歌来释放自己内心的哀愁。


  童年生活能够影响人的一生。


  周璇成年后,内心的阴影,也许就是来自苍凉的童年。而周璇那无比真挚、清纯和深情的歌声,也来自她的童年吧?

  


---------------
明月歌舞剧社
---------------


  这是一个偶尔的机缘。周小红在家唱歌,被明月歌舞剧社的琴师章锦文听到了,在她的推荐下,13岁的小红,加入了近代著名音乐家黎锦晖创办的明月歌舞剧社。


  这是周小红命运的一个转折点。


  在当时的明月歌舞社里,已经涌现出了像王人美、黎莉莉、白虹、胡笳等一大批大歌星,还有聂耳、黎锦光等才华横溢的年轻作曲家。


  初出茅庐的周小红是社里年龄最小、也是最不起眼的一个。


  明月歌舞社设立在上海西区常德路的一幢三层楼房里。


  说起常德路,在上海是一条毫不惹人注目的马路。可是,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滩,在这一条冷清、普通的马路上,却升起了中国文学艺术界两颗耀眼的明星:一个是周璇,另一个便是居住在常德路上的常德公寓里的张爱玲。张爱玲的成名,滞后于周璇。张爱玲一定听过周璇的歌,却不知为什么,没有留下文字记录。


  据说,周小红进入明月歌舞剧社的头一天,唱了这样一支饶有兴味的江苏民间小调:


  我有一段情呀


  唱把啦诸公听呀


  诸公各位静呀静静心呀


  让我来唱一支江南景呀


  细细那道道来唱把啦诸公听呀


  ……


  社长黎锦晖听了后,当众鼓励她说,你的嗓声很有前途,但是现在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刻苦练习,将来才会有出息。


  周小红在黎锦晖的帮助下,跟琴师章锦文学习五线谱、弹钢琴;又跟社里一位来自北京的艺人严华学习普通话。


  由于她很有天份,并且,又能超乎常人地刻苦学习和钻研,据后来成为她丈夫的严华回忆:“她初进明月在哪里捞得着她去弹钢琴……先进社的演员上午都要练琴,她只好等人家弹,她在一边看,等到下午别人不弹了,她才能去摸一摸,她恳求号称胖姐姐的章锦文教她弹,她孜孜不倦地清晨练声乐,中午弹钢琴,深夜背台词……”


  因此,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她在音乐和舞蹈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但能识五线谱、弹钢琴,而且也能说一口普通话了。


  1932年的新年演出中,她顶替了当时的台柱歌星白虹出场,表演歌舞剧《特别快车》,博得观众的好评。她演唱的《特别快车》被灌制成唱片,这是周璇灌制的第一张唱片,时年12岁。当时有记者在报上惊呼:明月歌舞社里又升起了一颗新星。


  从此,周小红在她演艺生涯中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其后不久,在一次演唱会上,小红唱了一首名为《民族之光》的歌曲。这首歌她唱得特别成功,引起观众当场轰动。


  这首歌里有一句歌词:“与敌人周旋于沙场之上……”


  社长黎锦晖在祝贺她演出成功时,兴奋地说:“依我看,你那名字可以改一改了,就用歌词里那句‘周旋于沙场之上’的周旋二字,这既好听、上口,又正好是对你成功地演唱这首歌曲的纪念。”


  聂耳等人也一致叫好。


  改名为周旋后,每次演唱《民族之光》,台上台下都会同声呼喊起:周旋、周旋,与敌人周旋于沙场之上!周旋的知名度也因此与日俱增。


  这时,又有人建议,在“旋”字旁加一个“王”,这样的名字,就更完美了。


  是啊,周璇纯美如玉,三十年代的上海滩的影坛和歌坛上,一颗灿烂夺目、美如璇玉的巨星即将冉冉升起。


  可以这么说,明月歌舞剧社是周璇艺术的摇篮,它为周璇日后成为大明星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


  


---------------
她的嗓音“如金笛鸣沁入人心……”
---------------


  周璇在歌坛上起步的时代,恰逢中国无声电影全面向有声影片发展的时代。随着第一部发声配唱的影片《野花闲草》和第一部中国人制作的有声片《旧时京华》问世,中国电影的发源地一一上海,掀起了一阵阵拍摄有声电影的浪潮。


  明月歌舞剧社的台柱演员王人美、黎莉莉等人,先后被影业公司挖去拍片。对剧社的演出产生很大冲击,最终使得明月歌舞剧社再也难以维持,不得不宣布解散。
  1933年,明月歌舞剧社解散后,周璇一度陷于无所适从、无路可走的状态,担心回家后,衣食无着落、再度受养父虐待。


  当严华等人得知周璇的艰难处境之后,都很同情她,纷纷为她鸣不平,由此而激发了他们决心收拾明月社的残局,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最后终于被这几个热血青年办成功了一个规模较小的新月歌剧社。


  周璇也幸运地转入新月歌剧社,继续了她的演艺生涯。


  但新月歌剧社却在不到一年时间里,短命地夭折了。


  在新月社的演出中,给人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周璇套着白胡子,扮演小老头,在舞台上载歌载舞,演得惟妙惟肖,逗人发谑,台下观众笑声不绝。


  后来曾有记者问:“你有什幺绰号吗?”她答:“小老头。”


  苦难的日子孕育一个人的幽默感,小周璇性格中富于幽默感的特点,是在舞台表演中开始萌发的,这也成为了她日后生活和个性中的显明特点。


  新月歌剧社解散后,14岁的周璇再次面临困境。这次她被迫回到了她极不愿回去的家里。正当她感到绝望的时候,严华的朋友、漫画家丁悚出面请人投资,成立了新华歌剧社。


  1934年初,周璇又峰回路转,加入新华歌剧社。


  新华歌剧社在金城大戏院组织了多场演出,她与严华主演了由龚之方、唐大郎和严华编剧的新戏《秋风落叶》,受到上海市民的欢迎。


  经过明月、新月和新华这三个专业歌舞剧社的锻炼和熏陶,以及将近两年的舞台艺术实践,天资聪敏、刻苦好学的周璇,在歌唱和表演上都迅速成长起来,她已经能坐在钢琴前自弹自唱了。


  过早涉足演艺圈,也使得这个十四、五岁的上海女孩显得比同龄人更为成熟。


  在上海的演出市场,周璇这个艺名逐渐被人熟悉。“友联”、“新新”、“青鸟”等电台也常邀请她去播唱,当年在上海滩上享有盛名的百代、胜利唱片公司还把她演唱的歌曲《五月的风》和《叮咛》等灌制成唱片。


  这几首歌曲通过电台和唱片不胫而走,传遍上海的各个角落,成了流行一时的歌曲。


  就在这一年,周璇年仅14岁,而幸运之神就已经开始向她招手。她在上海歌星评选活动中,仅位居于老牌歌星白虹之后(相差50多票),名列第二。


  至此,上海歌坛上的一颗新星,开始绽放出熠熠的光芒。


  那时,她演唱的代表曲《五月的风》,传遍了黄浦江畔,那歌声确实令人陶醉:


  五月的风吹在花上


  朵朵的花儿吐露芬芳


  假如呀花儿是有知


  懂得人海的沧桑


  它该低下头来哭断了肝肠


  五月的风吹在树上


  枝头的鸟儿发出歌唱


  假如呀鸟儿是有知


  懂得日月的消长


  它该歇下歌喉羞惭地躲藏


  五月的风吹在天上


  朵朵的云儿颜色金黄


  假如呀云儿是有知


  懂得人间的兴亡


  它该掉过头去离开这地方


  倘若有一种所谓三、四十年代旧上海的情调,那便是从《五月的风》开始、荡漾在每一个老上海人的心怀间的那一种轻柔无比的靡靡之音,它让人觉着人生的恍惚和体验到生命的微妙,并且,让人从内心深处去享受脆弱、渺小却又无限奇妙的个体生命的奥秘。


  这就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滩的情怀,世上的人会永远缅怀和寻觅这一种情调,这是和周璇的歌紧紧相连、不可分割的。这也就是周璇歌唱艺术的魅力所在。


  当年,有媒体记者撰文赞美周璇的嗓音“如金笛鸣沁入人心……”


  于是乎,“金嗓子”美誉,伴随传着“五月的风”,吹遍了上海滩。各路记者接踵而至,周璇访谈和她的照片见于大小报章,她的歌声响彻在大街小巷,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程度。

  


---------------
“龙华的桃花”
---------------


  我们曾在前言中写到,周璇是中国演唱流行歌曲领域的先驱者,这是指她运用传统的民族声乐发声方法、并借助于话筒,创造出的一种自然真切、独特的演唱风格。


  曾与周璇多次在电影里合作过的、著名的电影演员舒适是这样说的:“把这种会话式的自然发声的方法搬上舞台,同时把嘴唇紧紧地靠近话筒演唱的方法,是从周璇开始的。”
  后来,又被台湾歌星邓丽君传承并发扬光广大,当代所有把话筒贴在嘴边摇头晃脑哼哼的大大小小的歌星,都是周璇的徒子徒孙。


  多少年后,在海外华人的报刊上,还仍把周璇独创的这种演唱方法赞叹为:


  “……后无来者的一代歌后。”


  1935年,周璇演唱的上海民歌《龙华的桃花》灌制唱片,在电台播放。


  这是她演唱生涯中又一个代表作:


  上海没有花


  大家到龙华


  龙华的桃花也涨了价


  你也买桃花


  他也买桃花


  龙华的桃花都搬了家


  路不平风又大


  命薄的桃花


  断送在车轮下


  古瓷瓶红木架


  幸运的桃花


  都藏在阔人家


  上海没有花


  大家到龙华


  龙华的桃花都回不了家


  …………


  我们现在已无法知道,当年这首上海民歌《龙华的桃花》究竟有多大影响。但是我们可以听一听一个老上海的回忆。


  旅美台湾作家白先勇在他的《上海童年》一文中是这样记录的:


  “那时上海滩上到处都在播放周璇的歌,家家‘月圆花好’,户户‘凤凰于飞’小时候听的歌,有些歌辞永远不会忘记:上海没有花大家到龙华龙华的桃花回不了家……大概是受了周璇这首《龙华的桃花》影响,一直以为龙华盛产桃花,1987年重返上海,游龙华时,特别注意了一下,周璇时代的桃花早就无影无踪了。”


  可是,这位怀旧“专家”,这位“最后的贵族”,在相隔半个多世纪后,内心里依然荡漾着“金嗓子”周璇当年的旋律、当年的情调。他在后面继续写道: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华灯起车声响歌舞升平……这首周璇最有名的《夜上海》大概也相当真实地反映了战后上海的情调吧,当时霞飞路上的霓虹灯的确通宵不灭,上海城开不夜。”


  时过景迁,人事皆非,写到这里的白先勇,大概已经在心里大哭一场了吧。


  这就是经久不散的周璇的魅力。


  那时的龙华,一定绽放着无数的桃花,那时的上海,一定到处传播着《龙华的桃花》,而那时周璇的这朵绚烂无比的艺术之花却才吐露出一头小小的蓓蕾,在“五月的风”中,她迎风怒放的日子还在后面呢。

  


---------------
“感到心灵上有了点滋润”
---------------


  周璇早慧,同样也早恋。因为13岁就涉足娱乐圈,在歌舞升平和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里,这位上海小姑娘情感上的开蒙也早于同龄人。


  她跨入明月歌舞剧社之初,就受到高大、英俊的艺人严华的特别关照。她在《万象》杂志上曾这样吐露心扉:“从此,就决定了我以后的命运:我开始以歌唱为职业,并认识了严华。在当时我把它称作生活的起点。在明月社里,我和许多人由陌生而熟悉起来,严华便是其中一个。我每天陶醉在音符飘浮之中,过着嘻嘻哈哈的自由生活。”


  严华不但热心地教周璇学习说普通话,还为周璇提供了许多演出机会,又介绍她到电台唱歌,把她推荐给百代、胜利唱片公司灌制唱片。在明月社解散后,严华又放弃了自己经办的商务公司,为了周璇的生计和前途,硬着头皮出面经办新月社。


  这位讲义气、重情谊的北方汉子,使从小缺乏关爱的周璇内心深受感动。


  她说:“几年来的枯燥乏味(的日子)渐渐在我眼前泯灭,感到心灵上有了点滋润……生活上有了着落……也因为这层关系,我对严华的好感逐渐增加起来”(以上引文均出自周璇刊登在《万象》杂志上的《我的所以出走》一文,下同)。


  周璇是从小就是一个多愁善感、看重人情的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是她为人的准则。社会舆论经常斥责、贬低她的养母,而周璇本人却从来是慈悲为怀的,她这样说过:“我只有一个养母,全仗她做些针线活养活她自己,我一旦失业,势必加重她的负担,我怎能忍心呢!”可见,她的心地是何等善良。


  对于严华的百般呵护,周璇感恩涕零,这位情窦初开的少女无以为报,唯有以情相许。于是,周璇在不到15岁时,便萌发了和严华之间的爱恋。


  周璇和严华之间的年龄相差9岁,平时,她总是对他以“严华哥哥”相称的。


  周璇和严华对唱过一首《叮咛》,歌词是这样的:


  我的年轻郎


  离家去南洋


  我们俩离别顶多不过二春光


  望郎莫悲惶


  不必太心伤


  沿途多保重


  再去之期并不久长


  望郎不要多悲哀


  总要辛苦去求财


  胡闹花天无正业


  等到老来苦难挨


  望郎要心安


  赌博不可贪


  世上多少少年郎


  正因赌博做人难


  我的年轻妹


  娇柔又美慧


  我们俩离别两春不到就可再会


  望妹莫牵挂


  细心来理家


  凡事要谨慎


  省俭度日别乱花


  望情妹切莫吸烟片


  鸦片香烟费金钱


  万一不幸吸上瘾


  有伤体心精神散


  望妹要心静


  等郎在家园


  郎会早日回家早定佳期共团圆


  这首对唱歌曲情真意切,后来成为周璇经典代表曲目之一。


  她和严华间的这种“兄”、“妹”之恋,这种怀恩图报的情谊,固然纯真,也不乏美好的一面,但却也为他们以后的分离埋下了隐患。

  


---------------
初涉影坛、“风云”际会
---------------


  周璇在演唱上的知名度引起了电影界的关注和高度重视。


  1935年5月,新华歌剧社解散后,周璇经她哥哥周履安介绍,受聘于上海艺华影业公司,并参与拍摄了她的第一部电影《风云儿女》。


  这部电影是当年左翼的电通影业公司摄制的。虽然,周璇在这部影片中只扮演了一个普通的角色,但却给她步入影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因为该片由当时著名的导演许幸之执导,该剧的原著田汉、编剧夏衍、音乐贺绿汀,以及主演袁牧之、王人美等人,按现在的说法,这些人都是电影、音乐界的“大腕”。


  《风云儿女》这部影片的插曲:《铁蹄下的歌女》和《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的词,聂耳谱的曲。这两首歌、尤其是《义勇军进行曲》,后来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


  和这些“大腕”的合作和相识,并获得他们的青睐和器重,周璇就算踏进了这个“圈子”,事实证明,这对她以后在电影表演和歌唱事业上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当年,周璇自己也说,从此“开始了电影演员的生活,这是我期待已久的愿望,如今总算实现了,当时心里多么高兴啊。”


  是啊,1936年,周璇从影的第二年,这对她来说是一个多好的年头啊!年纪又那么小,才十六岁,已经有了“金嗓子”的美誉,已经有了“歌后”的桂冠,而且已经和电影界一些“大腕”共同拍摄了《风云儿女》。这是一个多么良好开局啊!


  就在这一年,周璇一口气拍了五部电影,可谓一帆风顺,这在当今的影坛上也难得一见无人可比的。


  1936年1月,周璇在艺华影业公司拍摄的电影《花烛之夜》中出任第二女主角。


  1936年6月,周璇拍了艺华影业公司摄制的《化身姑娘》,这是她拍摄的唯一的一部无声黑白故事片。


  1936年9月,新华影业公司慕名特遨她在电影《狂欢之夜》中扮演一位县长千金。该片是根据俄罗斯著名作家果戈理名剧《巡按》改遍的。后来担任过中央戏剧学院院长的金山担任男主角,作曲贺绿汀,音响冼星海,顾而已也参加了演出。


  1936年10月,在艺华影业公司摄制的黑白喜剧故事片《喜临门》中,周璇已经擢升为女主角。这部喜剧片描写了一对恋人新婚后,新娘(周璇饰)被一恶少劫持,后几经风险终于脱离虎口,回到了新郎的怀抱。


  从剧照上看,在这部影片中的男主角关宏达当年英气勃发、魁悟潇洒,而到五十年代,关宏达已成了大胖子造型的喜剧明星。文革伊始,遭遇劫难,跳楼自尽。


  关宏达从“喜剧”开始,以“悲剧”的命运结束,令人嗟叹。


  1936年11月,周璇在艺华影业公司出品的黑白故事片《百宝图》中,又一次与关宏达合作,出演了一个强盗首领的女儿。演绎了一幕惊险的人生故事。


  不管怎么说,不管日后的命运如何,1936年,对初涉影坛的周璇来说是灿烂的、也是非常幸运的一年。

  


---------------
主演《马路天使》前后
---------------


  1937年,周璇在电影表演和歌曲演唱事业上达到了第一个高峰。


  从影不到两年的周璇,已经成为影坛和歌坛上的两栖明星了。艺华影业公司也把她作为台柱,在1937年2月拍摄的黑白故事片《满园春色》里,让周璇挂了头牌。这部喜剧片是由五个爱情短剧组成的,周璇在其中一部短剧中担任主角。
  接着,艺华影业公司又出品了一部黑白闹剧故事片《女财神》,周璇在戏里扮演了一个富有幽默感的女佣人。


  至此,周璇已经拍了九部电影,演绎了多个不同性格、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角色。一年多的时间,对一个普通演员至多仅仅是一个开端。而对有着极高的表演天份的周璇来说,她在水银灯下已经表现得娴熟自如,驾驭各种角色的演技也令人刮目相待了。


  再加上,她在歌坛上的名气也越来越响。她说:“那时,我们每天要同时在好几家电台播音,拥有很多听众,舆论界也给了我们很高评价。”


  周璇,这个名字在观众和听众中已经有了相当的号召力,用现在的说法:她的出场已经有了很高的收视率和票房价值。


  周璇在电影表演和歌曲演唱上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作好了充分的准备,是该到了她向艺术的更高台阶冲刺的时候了。这时,机缘出现了。


  1937年春天,上海明星影业公司决定拍摄反映社会底层小人物命运的影片《马路天使》。该片由著名影人袁牧之编导,赵丹出演男主角吹角手。


  袁牧之曾在拍摄《风云儿女》时就对周璇有一个良好的印象,而《马路天使》剧本中设计的女主角歌女小红,无论是从角色定位、演唱才能还是从票房价值等方面考虑,周璇都是最佳的人选。


  她是如何抓住这个使自己在演艺圈里大红大紫的机缘、进入《马路天使》剧组的呢?有一本书里说,是金山推荐她加入《马路天使》剧组的,这种说法靠不住。最可靠的说法仍出自当年她自己给《万象》杂志写的文章:


  “我有个哥哥叫周履安,他是我养父所生,曾演过话剧,在明星公司拍过戏,和袁牧之是朋友。袁牧之在明星公司导演《马路天使》时,他提议向‘艺华’借我客串演出,这是因为剧中人适合我的个性,他估计我能胜任这个角色。当时‘明星’和‘艺华’说好条件,由‘明星’借白杨给‘艺华’拍一部戏。‘艺华’答应我在‘明星’客串一部戏作为交换……”


  这样,周璇就顺利地进入了《马路天使》剧组。


《周璇日记》第一部分 周璇
  这里有必要再提一笔,周璇养父周文鼎的亲生儿子周履安这个人,他是中国最早期的明星电影公司的台柱,无声片时代的大明星,据当时的报纸介绍:“胡蝶只不过是一个配角的时候,周履安和四大明星之一的张织云,已是银幕上的一对情侣,他的潇洒风流,聪明和努力,使每个导演都非常愿意导他的戏。”


  周璇的养父母家绝不是像以往人们宣扬得那么不堪,而她能在旧上海滩的复杂的演艺圈里出人头地,与这个家庭也有一定的关系。


  在《马路天使》拍摄的过程中,曾出现过这样一个小插曲:有一天,片场上轮到周璇扮演的歌女小红上场了,可是忽然到处都找不到她人,最后还是赵丹发现,她在片场外和一个小朋友趴在地上打弹子。


  这个拍戏过程中的花絮,在圈内外传为笑料。但是,我们难道从中没看出这位年仅17岁的少女、在大明星云集的剧组里,显示出从容不迫、举重若轻、完全放松的表演状态吗?


  周璇一进片场,果然很快就进入了角色,使和她演对手戏的大明星赵丹、魏鹤龄等人惊叹不已。编导袁牧之也认为周璇把他在戏里设计的人物歌女小红完全演活了,分寸感把握得相当准确。


  周璇的表演自然、松驰、质朴,没有丝毫刻意和雕琢,把歌女小红、这个她所熟悉的角色演绎到了极致。


  影片在金城大戏院放映后,引起轰动,也就毫不奇怪了。


  我们还应该看到,《马路天使》的成功很大部分要归功于影片中的两首插曲:《四季歌》和《天涯歌女》。


  这两首电影插曲,是由当年风华正茂、才华出众的田汉作词、贺绿汀编曲的。这两位后来成为新中国文艺界的泰斗的老人回忆当年与周璇的合作经历时,都对周璇赞不绝口。


  贺绿汀在拍《马路天使》前就认识周璇,他说,周璇在拍《风云儿女》时还是一个小角色,没想到一年后,在讽刺喜剧《狂欢之夜》里,已成了挑大梁的主角了。


  更令他称奇的是在《马路天使》中和周璇的合作,他这样高度评价:我发现了她的音乐天赋和使人奇异的艺术才能。


  贺绿汀回忆当年与周璇的交往时说,周璇很单纯,很天真,很聪敏,也很忠厚,是个本分人。她很有上进心。对待艺术、也很严肃。演戏也好,唱歌也好,她都是认认真真,老老实实,毫不做作……她的衣着很朴素。在那个时代,能做到洁身自爱是很不容易的。


  对于周璇的演唱,贺绿汀这位音乐权威如是说:她很灵,领悟力强,唱得很有感情,很有味道。是啊,唱得很有味道,且让我们再来重温一遍这两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四季歌》


  春季到来绿满窗


  大姑娘窗下绣鸳鸯


  忽然一阵无情棒


  打得鸳鸯各一方


  夏季到来柳丝长


  大姑娘漂泊到长江


  江南江北风光好


  怎比青纱起高粱


  秋季到来荷花香


  大姑娘夜夜梦家乡


  醒来不见爷娘面


  只见床前明月光


  冬季到来雪茫茫


  寒衣做好送情郎


  血肉筑出长城长


  奴愿做当年小孟姜


  《天涯歌女》


  天呀呀海角


  觅呀觅知音


  小妹妹唱歌郎奏琴


  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


  嗳呀嗳呀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


  家山呀北望


  泪呀泪沾襟


  小妹妹想郎直到今


  郎呀患难之交恩爱深


  嗳呀嗳呀郎呀患难之交恩爱深


  人生呀谁不


  惜呀惜青春


  小妹妹似线郎似针


  郎呀穿在一起不分离


  嗳呀嗳呀郎呀穿在一起不分离


  《四季歌》和《天涯歌女》的演唱,使周璇的名声大振,成为上海滩首屈一指的歌、影两栖明星。


  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特约周璇为《四季歌》和《天涯歌女》灌制唱片。这张唱片历时半个多世纪,经海内外唱片公司无数次的翻录和几代人的热心传播,终于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散发着永久的艺术魅力。


  影片《马路天使》也经历了岁月的洗礼,证明是中国电影史上少数几部经典之作之一。六、七十年来,在国内和国际上,《马路天使》作为中国电影的代表作,被不断反复播出,受到海内外几代人的广泛喜爱和欢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7530.html

更多阅读

《圈子圈套2》第一部分:第三章(9)

系列专题:《圈子圈套2》洪钧听到这里,他心里有数了,他了解卡彭特的脾气,卡彭特能说出这些就表明他已经很喜欢邓汶了,如果双方在薪酬待遇等方面都能达成一致,邓汶应该是会得到这个位子的。但洪钧现在不敢祝贺邓汶,也不敢告诉邓汶他觉得大局

《圈子圈套2》第一部分:第三章(8)

系列专题:《圈子圈套2》洪钧说:“那您的意思是?我现在赶紧过去吧,我也差不多吃好了。”  菲比极力压低自己的音量笑骂道:“废话!还不赶紧滚回来?!哈哈,能这么欺负你真解气!”  洪钧说:“不用不用,您不用动地方,我过去,您就在丽都等我就行了,嗯

《圈子圈套2》第一部分:第三章(7)

系列专题:《圈子圈套2》洪钧不由得承认俞威和洋老板沟通的本领与时俱进了,他也忽然意识到就连小谭的嗅觉都变得敏锐起来,自从洪钧升任维西尔中国区总经理的消息传出之后,小谭就马上向洪钧道喜,并表露了投靠之意,但当时小谭的态度并不急切

《圈子圈套2》第一部分:第三章(6)

系列专题:《圈子圈套2》小谭用筷子拨弄着自己钵里的米饭,哭丧着脸说:“老板,最近我可是吃不下饭啊,没准儿过一阵就干脆没饭吃了。”  洪钧心里并不觉得意外,却装出一脸惊讶地问:“哟,不至于吧?你不是在ICE有个不错的闲差吗?做business dev

《圈子圈套2》第一部分:第三章(5)

系列专题:《圈子圈套2》洪钧刚在座位上伸了个懒腰,外面的嘈杂声就猛地变得剧烈起来,简直有些震天动地了,洪钧刚要起身出去察看一下露西又在搞什么新花样,他的小办公室的门被敲了一下,紧接着露西已经一脸兴奋地推开门进来了。  露西飞快

声明:《《周璇日记》第一部分 周璇》为网友你和梦想我都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