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电力行业信息化'十一五“一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谈谈电力行业信息化'十二五“期间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电力行业信息化近几年发展现状和特点

1、全面加强电力企业信息化的领导

随着电力行业的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原来发展的基础上,信息化在企业生产和管理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信息化对企业的战略发展和实现电力企业的产业更新和技术升级的作用重要性凸显出来。进入“十一五”以来,特别是2010年以来,电力行业改变了原来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五无”状态(无领导、无规划计划、无标准规范、无经费来源、无机制编制),加强了企业集团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统一管理。

加强了企业信息化领导和组织,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面貌为之一新。各电力企业集团或公司在确保企业集团经营发展,把企业信息化的建设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加强企业信息化的领导和管理,为此提出了“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的“四统一”的信息化建设原则。

“四统一”的信息化建设原则中,关键是“统一领导”。坚持企业的“一把手”对企业信息化的领导。这就是要把信息化纳入企业核心业务和工作序列,纳入企业领导工作序列。一个企业信息化必须,也应当由企业最高领导亲自负责。因为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实际是电力企业的一次管理改革和技术革命,它所涉及或“化”的对象是电力企业的组织、机构、生产流程,涉及企业的各生产环节、技术和管理环节,涉及企业生产标准、规范和技术改革的方向,信息化的实际目标等都关系企业的核心问题。信息化将改变和优化企业经济运行方式和模型,它将改变企业的生产和业务管理机构和管理环节和过程。这样的具有大型“手术式”的改革,没有“一把手”的决心、参与和领导,是不可能实现的。信息化与电力企业的核心产业的深度融合节将是不可能的。

在80、90年代我们的信息化曾经有过十分尴尬的情况,由于没有“统一领导”,信息化长期在电力企业核心业务外面徘徊,有的企业把“改革”理解为“减少机构”或“减员增效”,于是有的电力公司首先取消信息中心机构和信息化管理部门,有的把信息机构从公司主体剥离出去,作为公司主体外的“三产”机构,甚至将信息工程师下岗、解雇、自谋出路等所谓的创新性“改革”方案。

实践证明,这种放弃信息化的领导,严重影响企业战略发展和企业发展。在广大信息工作者的努力下,这种局面得到彻底改变。当前,电力企业和整个行业,“四个统一”得到充分肯定和落实。各电力企业均把“四个统一”作为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基本原则和建设方针。特别是加强信息化得领导和组织实施,这为电力企业的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奠定发展优势,形成信息化发展的原动力。

2、加强企业信息化规划

从“十一五”开始,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各电力加强了企业信息化科学规划。建立在企业发展战略基础上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包括:企业信息化的建设目标、建设的原则、建设计划、建设项目、企业信息系统架构和应用架构、业务流程改造与规范、建设标准和代码编制以及实施具体计划。

电力企业的信息化规划得以实施,这对于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来讲是一个长足的进步。各电力企业依据信息化建设规划建立了企业信息化科学与合理的架构,把信息化建设项目和目标与企业生产、管理发展需求密切结合,事实上是企业信息化规划以企业的生产、管理、经营、服务、决策实际需要为依据和出发点。当前,更加科学、实用的信息系统和体系,已经将电力企业的实际需要和未来发展,已经在企业信息化规划中得以体现和实现。依据规划建立了的企业信息架构,包括了企业的信息基础层、系统一体化平台层、企业生产与管理的业务应用层和服务层以及企业决策层的信息化建设需求。从而形成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保障体系。

规划就是建设蓝图,规划也是信息化建设的动力与法规和目标。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三集五大”,其中就有“大规划”这一带有战略决策的运作。通过“大规划”建立企业中长期发展远景,建立明确的信息化建设实际目标和方向,从企业长远发展格局来考虑企业信息化、规定企业信息化建设目标、规范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制定企业信息化发展计划。这是一个大视角、大手笔的带有战略发展的动作,他也是当前信息化融合电网企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战略决策。他的影响将是巨大的、长远的,他将把电力信息化推向一个新的层次。

3、全生命周期管控与IT治理

当前,电力信息化建设得以良性发展、科学发展和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各企业把信息化建设纳入企业规范的科学的项目管理体系,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有效管理和控制,强化信息化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加强信息项目建设的管控,实施信息化建设的专项治理。对信息化建设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控。大大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成功率和实用性。包括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的风险管理和控制、项目实施的计划与过程控制等,把企业信息化引向正规化、工程化。

这次两化融合现场调研中,我们看到南方电网广东省电力公司和国家电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在加强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管控方面的很优秀的项目,并建立对信息系统的实际运行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可以从信息系统运行监控中心看到各信息系统运行状态、企业个部门信息系统应用情况、网络运行状况和安全状态等信息,控制中心可以直观地了解企业各系统情况,保证企业整个信息系统安全运行。实现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IT治理等成果。

4、当前电力信息化建设主流

建立企业一体化信息系统成为电力行业的主流。

为适应企业管理的集中化、集约化的管理模式,各电力集团建设一体化的企业信息系统成为主要特点。在“四个统一”的建设原则下,各电力集团公司根据企业“集中化、集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加快企业资源整合,强化企业的“信息网络和基础平台统一、应用系统规范统一,企业信息安全统一”作为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战略方向。

各企业加强企业信息资源的整合,通过采用SOA等集成技术,建立企业数据中心,实现企业数据集成、应用集成、流程集成和门户集成,建立起企业集团级统一信息系统,推动企业集团信息的“横向交流、纵向连接”,全面提升了电力集团安全生产、业务管理、控制力度与决策能力,为电力企业生产和管理的“集中化、集约化、精细化”经营模式奠定了基础。

经过信息资源整合,当前各企业建设了很多与企业管理密切相关的应用系统,除MIS、协同办公系统、财务等系统外,还有与生产密切联系的应用系统,如“一体化统一的电力营销系统和营配一体化系统”、“企业统一资产管理系统”、“电厂燃料煤场管理系统”、“统一招投标管控系统”、“企业级物资管理与物流系统”、“发电设备状态检修与设备管理系统”、“厂级DCS集成与厂级SIS系统”、“水电站监测与无人值守系统”等这些系统建设基本融入了电力企业的发、输、变、配、用、调度等各环节,企业的生产操作层、管理层和决策层间信息有效贯通。电力企业各业务机构间的互动化水平得以提升;大大提高了各管理部门间的协同办公水平;提升企业设备和生产全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水平;提高了企业业务管理和决策水平;电网智能分析和科学调度水平等均得以提高,灵敏智能电网监控和灵活柔性的外部接入得以有力支撑,提高了企业双向互动的客户服务,强有力地支撑智能电网企业的经济运行战略发展。

5、电力企业ERP

在这次信息化成果申报中,有很多企业的ERP建设非常成功。电力行业最早探索ERP是2002年开始,在浙江省电力公司、上海电力公司和山东电力公司实施的。经过近10年的实践与探索,电力企业ERP已经从探索走向成熟,在电力行业得到较快发展。在发电企业也出现很多不同应用水平的ERP系统。

ERP的建设,标志电力行业的信息化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的阶段。除国家电网公司所实施的“SG-ERP”外,还有广核发电集团公司、三峡电力集团公司等企业ERP建设都非常成功。

企业ERP信息系统建设和与电力生产和管理融合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并在开发、集成、部署和运维等阶段为业务应用提供安全、高效、稳定的运行支撑环境。为企业信息系统融合奠定了技术基础;该成果技术水平达到了国内外同类技术的领先水平,解决了企业应用开发及业务流程管理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为电力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信息安全与数据中心建设

随着信息化已经成为电力企业的核心业务和技术支撑,信息安全实际就是电力安全,就是发电安全和电网安全。从这次信息化成果申报中,信息安全的建设和建设项目占有一定分量。其中有关于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和信息安全机制建设、有关于信息安全技术和隔离装置设计与开发、也有建设信息安全备份中心建设和应急预案的建设等。

二、信息化成为推动电力行业产业发展的新的生产力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经过“十五”和“十一五”十多年的发展,电力工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装机容量每年迈上一个新台阶,电力结构日趋合理。多种新能源,特别是风能发电和光伏电能的发展迅速,发电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能源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补充:关于今年发电两装机容量等统计数据)

同时,电力行业的发展也在給电力工业自动化技术和电力信息化提出新的课题和任务。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智能电网和数字化电力、信息化企业正在拓展电力新技术革命,信息技术在这场电力产业革命和革新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力地提升整个行业产业信息化水平。各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列入电力企业生产和管理的核心业务序列;企业信息化战略已经成为电力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力行业的两化融合正向深层发展,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电力行业的新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新的生产力。它有力地支撑电力企业生产和管理业务,并正引领电力行业管理改革、经营改革和技术改革,推动电力行业发展方式的两个转变。

二十一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几年以来,随着电力建设投资大幅加大,电力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也带动了行业IT投资的增长,电力行业的IT技术应用水平明显提升,信息化与电力产业深度融合。整个电力行业信息化水平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如,国网公司围绕智能电网,提出了为智能电网提供信息支撑的“SG-ERP”建设项目,其目标是:利用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在电网数字化和自动化的基础之上,深化电力各环节的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利用,实现数据采集数字化、生产过程自动化、业务处理互动化、经营管理信息化、战略决策科学化;助力智能电网建设,全面提升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水平,可见信息化建设工程,已经将业务融合作为首要出发点,已经着眼于打破先前电力自动化和电力信息化相对独立、各自发展的局面,已经将信息化建设延伸到了电力生产核心业务中。

从这次信息化两化融合示范单位申报材料统计,电力行业近5年来,信息化建设投资大幅度增加。其中信息化建设总体投资、硬件和应用系统投资增长每年都比上年度增长在10%以上。

同时,各电力企业加快应用信息系统的建设。电力企业基本完成业务的全覆盖,电力行业两化融合向深层发展。各类信息化应用系统与企业生产、管理密切融合,并且系列化、系统化。无论是火电、水电、还是核电、风能;无论是发电、输电、还是供电、配电、变电,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电力企业的电力生产、电力调度、公司经营、企业管理、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规划设计、服务和决策的各个环节,在实践信息化与电力工业的两化融合中,推动了电力企业的增长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改变。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推动的电力生产自动化和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发生跨越式发展。具有信息时代的特点的电力企业和产业正在到来。

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电力行业(或电力企业)的新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新的生产力。它已经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强有力的支撑,它正引领电力行业管理改革、经营改革和技术改革的迅速发展。

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和基础产业,电力行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电力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不仅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大问题,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稳定密切相关。并且,随着信息技术在电力企业的深化应用,将进一步加大电力行业发展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价值。

从全国各行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看,电力行业的信息化整体水平已经处于全国各行业的中上水平,部分企业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在有些方面的应用和建设已经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这是我们行业的广大职工努力的结果,特别是广大信息化工作者坚持、坚守、坚苦努力的结果,是我们广大信息工作者的光荣和骄傲。今天我们有理由来庆祝我们胜利。

三、未来五年电力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1、继续加强企业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

“十二五”期间,各电力集团将加强统一管控的执行力度,以建立“数字化电厂、数字化电网、信息化企业”作为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总目标,建设企业集团以“统一信息平台、统一信息标准、统一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企业架构,建立企业一体化信息系统平台,推动电力企业集团信息的“横向交流、纵向连接”,建立适应电力工业生产与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建设电力行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基础,为推进电力行业两化融合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条件,

2、 企业管理信息化向整体、向决策、向协同支持转变

谈谈电力行业信息化'十一五“一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为了全面提升电力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各集团公司将继续推进信息化和两化融合,将企业信息化向网络环境下协同办公,整体推进企业信息化发展,为电力企业经济运行和生产管理和决策提供有效的、可控的支撑系统。电力企业信息化正在从局部支持向整体支持转变;从管理级业务支持向决策级协同支持转变。

3、电力生产自动化向信息化、流程化、标准化、智能化转变

电力信息化在企业生产经营层主要是解决电力企业生产过程和经营过程中的流程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提高电力生产和经营的网络化和自动化水平,实现电力企业管理手段、生产过程监控和对外服务方式的革命性变革、以及提升电力企业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例如,发电企业的管控一体化系统将生产实时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结合,实现了发电企业对电力生产过程的动态掌握;对设备运行状态实现实时监控和视频监视。供电企业的电网实时数据系统,发电企业燃料煤场管理系统,配网运行管理系统等,支持电力信息数据的自动采集,提高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升电力企业对生产的控制与决策能力以及智能化水平。

五、电力行业两化融合工作推进思路

1、两化融合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我国工业由大到强的必然选择,也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深化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集成应用,提高生产过程、生产装备和经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加快推动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这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方针和两化融合目标。

根据目前我国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和两化融合发展状况,初步确定以“有利于电力企业发展,促进电力行业两化融合”为第一阶段电力行业两化融合工作推进的总体思路。

考虑以各电力集团尤其是国有典型电力集团企业的二级机构,作为本阶段两化融合评估对象。希望通过指标设计、评估研究、权重调整等相关工作,2010年中电两组织电力企业的专家和领导编制出对全国各电力行业企业具备借鉴作用的《电力行业信息化两化融合指标体系》;推进对全国范围电力企业两化融合发展的全面评估和对标工作;推动电力工业两化融合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初级阶段,向用信息引领电力工业发展的深度融合目标。

2、 电力行业两化融合示范单位评选的内涵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总体要求,中电联组织电力企业进行电力行业两化融合评估课题研究和两化融合示范单位评选工作,是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掌握电力企业工业信息化现状和现阶段电力行业两化融合特征,归纳电力企业在两化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影响电力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推动建设电力行业两化融合的长效机制,从而促进信息化与电力企业生产管控和经营管理的融合发展,为电力企业生产和管理、探索电力工业两化深度融合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安全、经济、绿色、(智能)、和谐”将成为下阶段我国电力工业体系的基本特征,同时也将成为实现电力行业两化融合的发展目标。对于电力行业两化融合而言,即需要通过信息技术与电力规划设计、电力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等结合,不断完善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实现电力生产安全、运行经济、节能绿色、发展和谐的两化融合目标。

3、电力行业两化融合发展目标

电力行业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不再是原有意义上的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它在给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指明方向的同时,也给电力企业信息化工作赋予新的使命和要求,即电力企业信息化必须成为推动电力工业发展的动力,必须实现信息化与电力行业产业两化深度融合。

根据信息化在电力企业建设历程、业务定位、作用与价值,电力行业两化融合发展的总目标,信息化将成为电力行业发展新的生产力这就是:

信息技术,将成为电力工业发、输、配、变、用等各领域电力生产运营的基础保障;

信息数据,将成为电力企业各项生产、管理、运行、决策、服务等各项工作的重要依据,成为电力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各业务高效运行的重要纽带;

企业信息资源,将成为电力企业除人(技术)、财(资金)、物(含设备和电能)之外的第四大资源。

根据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特点,初步将电力企业两化融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等三个应用水平层次:

两化融合初级水平:

主要表现在信息化起到解放减少工作环节、减轻工作强度,发挥出信息传递及时、促进资源共享的作用;发挥对业务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的促进作用。

两化融合中级水平:

主要表现在信息化不断渗入企业业务管理和资源配置的各个环节,发挥出对一般常规决策的辅助支持作用;并将更进一步成为企业实现业务管理、组织变革、集团管控的重要支撑力量。

两化融合高级水平:

主要表现信息技术与电力工业技术和电力企业实现深度融合,实现电力工业及企业的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生产力的一部分。信息化成为引领电力企业创新、促进电力产业升级、推动企业组织变革与发展、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电力生产过程、业务管理、运营服务全面数字化和智能化。

(结束语)电力行业两化融合我们已经取得初步成绩,但是。为了继续推进这项工作,两化融合的更加繁重的工作还将排在我们面前,我们前面还有很多任务亟待我们去完成。让我们继续高举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旗帜,把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和两化融合的伟大事业进行到底!为电力行业的发展而努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7923.html

更多阅读

标准化发展十三五规划 我国《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

  由国家标准委组织编制的《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标准化工作依托国内相关产业、行业、地方和企业,在充分发挥协会、中介组织以及科研机构作用的基础上,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参与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制修订

声明:《谈谈电力行业信息化'十一五“一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网友彘尊宝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