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禽戏Vs易筋经十四 ——生命十二式与熊氏易筋经 熊氏易筋经

Cyberake:
台湾易筋经儒老师的“生命十二式”易筋经在多个易筋经版本中比较有特色,酷似十二式站桩。
小时候练习过熊氏易筋经,中辍。看了生命十二式之后觉得尽管名称与姿势与流行的易筋经相似,但是实质上却与熊易很像。
熊易貌似与十二大劲相似,但是十二大劲主要用的是紧拳,而熊氏却主要用的是拗掌的方式。而生命十二是多数的动作也是拗掌——当胸、左右、向上、向前,向下。
另外易筋经儒爱老师也说过曾经在教学中让一部分学生采用层层加劲的方式练习,这样与熊氏易筋经就更像了。

易筋经儒爱
是的,但是生命十二式也有用拳头(如6.7式)
道友理解的不错

显示屏
五禽戏Vs易筋经(十四)——生命十二式与熊氏易筋经 熊氏易筋经
但熊氏易筋经长劲力,生命12式没长啊。

易筋经儒爱
层层加劲就会长劲力啊,但真正要劲力还是要重量训练。
Cyberake:
我看了天蓝蓝道友的练功日记,谈到了用劲时与呼吸配合的问题。儒师提到用12大劲的方法:吸气尽力伸张呼气保持。并认为这样属于养生方法,反之则是武功练法。
看了新旧两个版本的熊氏易筋经,新版本未谈及呼气还是吸气用力,而旧版本说呼气用力。易筋经外经的版本也很多,多数只有后面几个姿势谈到呼吸,却是是吸气用力,不过是不是因为动作本身还有肢体的开合,牵连胸部的开合才配合吸气用力?
另外在周稔丰先生所编辑的易筋经外经中,从头到尾都谈到吸气用力,呼气放松,当然也有少数其他版本呼气用力。
所以这个问题确实比较混乱,听到有人说不管呼吸,只管加劲就是了,真的莫衷一是。
网上有人说李良根先生的观点,大致是易筋经外经之内的武术锻炼方法与十二式内养的锻炼方法不应该同时练习,气机方向前者外向,后者内敛。该观点是否正确呢?

易筋经儒爱
关於是呼还是吸时用劲这个问题(其实也有人说憋气时用劲),其关键就是用劲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知道到底是要吸还是呼时用力。
用劲除了要训练筋以外,还有一个很大的目的就是要让气尽量被经脉吸收,並且循经运行。了解了这个,就知道为何养生要在吸气时用劲,武术要在呼气时用劲。(憋气时用劲就是要让气更深层的进入气脉之中)
我不太同意「李良根先生的观点,大致是易筋经外经之内的武术锻炼方法与十二式内养的锻炼方法不应该同时练习,气机方向前者外向,后者内敛」,因为从內家拳或道家內丹的观点来看,都要內外统一的,我很怀疑他是站在武术的观点上,而先从外而內的练法,所以就不赞成了。
不过我要强调的是,我练十二式易筋经主要是修行用的,是要提高身心灵品质的,这样就更要內外统一了。

Cyberake:
有道理。
从理论上说,内外统一才是正途;从实践上说,李先生也未列举出两者合练出现问题的实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8016.html

更多阅读

达摩易筋经十二式图解 易筋经十二式有什么用

“达摩易筋经”是我国一种健身的好方法,此功使神、体、气三者, 即人的精神,形体和气息有效的结合起来,经过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认真锻炼,从而使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及全身经脉得到充分的调理,进而达到保健强身,防病治病,抵御早衰,延

易筋经一至十二式体验解说 易筋经十二式

易筋经一至十二式体验解说第一式 韦驮献杵--韦驮捧杵身体直立如柱,两眼平视半垂帘,头悬如顶天,足立如入地三尺,两手劳宫相对,徐徐升起与肩平,两手劳宫慢慢相合曲肘,双手心相合,置于气会檀中穴处,两足与肩同宽.。体验评论:“身体直立如柱,头

四十二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四十二式太极拳第二段

四十二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时间为:5分50秒左右)随着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和普及,各种形式的太极拳竞赛活动日益频繁,迫切需要有一个规范、统一的竞赛套路,为此,中国武术研究院于1989年组织了国内著名教练员、太极拳名家和部分优秀运动员,在

转载 瑜伽拜日十二式详解 瑜伽体式大全详解

很受启发!原文地址:瑜伽拜日十二式详解作者:空灵瑜伽合十是心灵的读白,树式是思绪的宁静,舞王是妄念的清扫,船式是生命的航向,战士是勇武的精神,顶峰是稳定的气魄,束角是控制的涵养,幻椅是坚持的承诺,桥式是耐力的坚持,金刚是容纳的气量,山式是端

三十二式太极剑剑谱分解教学 三十二式太极剑剑谱

三十二式太极剑剑谱分解教学预备式:两脚并立,面向正南,身体正直,眼睛平视,头颈正直,两臂垂侧,左手持剑,剑尖向上,右手剑指,手心向内。起势:①左脚开步;②两臂前举;③转体摆臂;④弓步前指;⑤坐盘展臂;⑥弓步接剑。 要点:弓步时两脚的横向距离保持在30

声明:《五禽戏Vs易筋经十四 ——生命十二式与熊氏易筋经 熊氏易筋经》为网友一湾青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