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锁珠帘》中的怜儿一个不一样的完美 宫锁珠帘怜儿

【题记】为什么许多穿越故事都发生在深宫大内?如果我们跳出“宫”去看“宫”,就会发现,其实我们的生活、工作无处不在“宫”中,每天压力重重,每天勾心斗角,每天战战兢兢的活着。所以,大家都很累。在累中渐渐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本性。

好了,步入正题。

最近看《宫锁珠帘》,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怜儿。不一样在哪里呢?

随遇而安的性格。怜儿一出场,就处处体现出一种不一样的品格,第一条就是乐观隐忍。可以说,怜儿的人生与许多人一样,有许许多多的无奈,她开始的追求很简 单,能与心上人在一起,过简单快乐的日子就行。可是阴差阳错的她就入了宫,然后在辛者库遭受到诸多的挫折与磨难,这样的剧情在宫廷剧见多了。本剧中怜儿表现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她从始至终的乐观和豁达。这点与其他剧中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还珠格格》中的紫薇吧,经历差不多也是这样,但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直在痛苦的忍。怜儿也在忍,但却是那种随遇而安的忍,是一种积极的忍,乐观的忍。她没有被生活的不公压抑的性格变形,也没有因自己的不幸遭遇而怨天尤人。这样的人格其实倒是真实的,在现实中也是有的,因为她的本质是善良的。生活就是如此啊,岂能事事随心呢?既然生活本来就这样子,那么抱怨有什么用?也许有人会说,她可以与命运抗争啊,对。其实她一直在抗争,只不过这种抗争的方式不是以暴制暴,不是以狠斗狠。反观那样做的人,几个嫔妃斗来斗去的,最终都难逃一个“惨”字。再看怜儿,每次的危难都能化险为夷,这不是巧合,也不是侥幸,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嘛,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啊。

以德报怨的行为。怜儿的行为处处都在体现着这种性格,特别是对待辛者库的那个姑姑,其实姑姑也是被袭香胁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她与怜儿没有深仇大恨,但也没有什么恩情,迫害怜儿完全是奉命行事。假如怜儿奋起反抗的话,那么她可能在这场弱肉强食的斗争中很快就挂掉了。怜儿没有那样做,而是选择了以德报怨。在姑姑有难的时候,她选择了去救她,并且为此自己挨了板子。这里有一个细节,他当时准备去救姑姑的时候,玉漱跟她说,姑姑对待你这么坏,你为什么还去救她?怜儿说的好,假如姑姑死了,再换一个来,可能还不如姑姑呢。我们看,怜儿这话说的明白,直指人心!换谁来都一样,因为卿本无罪,怀璧有罪。怜儿处在这个位置上,那就是宫中宠妃们的眼中钉。这个姑姑死了,还有下一个姑姑来。所以要想改变自己的处境,千万不要指望别人大发慈悲,能救自己的只有自己,这就是自己的慈悲心。对别人大发慈悲心,上天自然会眷顾你,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哦,学学厚德载物吧。

《宫锁珠帘》中的怜儿一个不一样的完美 宫锁珠帘怜儿

上面我们说的是怜儿对待那些恶意伤害她的人的态度。在宫中还有两种人,一种是误解她的人,一种是利用她的人。

误解她的人首先是皇后。皇后这人看起来不是一个坏人,但身为六宫之首,经常会有人在她耳边吹风。这个世间呢,本无是非事,只有是非人。如果大家都不说是非,自然就都相安无事了。可是可能吗?只要有人群居的地方,就必定有是非。是非跟谁去说才管用呢?当然是领导者。在宫里,自然是跟皇帝、太后、皇后去说。怜儿得到皇帝宠爱,失宠的人说了几次都碰了一鼻子灰,就要把注意力转移到皇后这里来了。这个皇后的脑子没有皇帝那么好使,有人这么一挑唆,她就信了,于是三番五次开始找怜儿的碴了,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来看,怜儿开始在坤宁宫的时候与皇后关系很好的,怎么怜儿一成了禧妃关系就开始交恶了呢?这个道理也很简单,袭香挑唆固然是一个方面,但关键是怜儿的位置已经威胁到皇后呢。本来,怜儿成为禧妃之前皇后就很不受宠,那时候三妃争宠的时候也没见皇后怪过谁,怎么怜儿一受宠皇后就受不了了呢?这个道理也很简单,就是怜儿老实。前面的三妃,各个牙尖嘴利包藏祸心,皇后自问不是人家对手,如今这个小小怜儿骑到了袭香头上了,袭香开始倒入皇后门下,这让皇后开始有了一种沾沾自喜的感觉了。哟,看来我也不是很孤单嘛,连昔日最受宠的袭香都站到我这边了,队伍壮大了,自然要好好管教一下这个“兴风作浪”的禧妃了。

所以我们看,皇后这个人本来母仪天下,德她是应该有的,可关键是还不淡定。在没有势力的时候她能做到与世无争,一旦有人挑唆,她居然觉得自己有了羽翼,于是也准备要施展权利整治后宫了。后面的结果不用看也知道,她这一冲动,后位肯定是保不住了。皇后事件给人一个启示,即使你本性是一个善良的人,但如果不能恪守自己操行德守,也就与那些恶人没有分别了。

面对皇后的责难,怜儿没有选择侍宠告状。这事她没有去告诉皇上,而是选择了真诚的去找皇后沟通解决。她去的目的一是消解误会,二是希望皇后能就此整顿一下后宫的这些不正之风。假如皇后此时能迷途知返,那么后宫的歪风邪气或许能就此消停一阵,她的形象和地位会更加巩固,《宫锁珠帘》自然是另一个结局了。可是面对怜儿的以诚相待,她的嫉妒心让她丧失了对事物的正确判断能力。她想当然的认为怜儿就是为了跟她争后位的,于是对待怜儿的真诚选择了恶意拒绝,这等于是公开宣战了。一边是以诚待人、以德服人的怜儿,一边是受到别人挑唆失去理智的皇后,谁胜谁负还用猜吗?

下面说说利用她的人。一个是苏培盛,一个是李卫。苏培盛早期是养心殿的红人,他开始时候就是想利用怜儿给自己找一个理想靠山,可是后来着了袭香的道,结果这事没做成他就已经走被点了。恰恰是在他人生最黯淡的时候怜儿救了他。这段戏可以说是改变了苏培盛的性格。他对天发誓要把怜儿推上后妃的位置。于是,他由开始时候利用怜儿变成了后来真心对待怜儿。这里,我们可以用患难见真情来说事了。

能够在患难中见真情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更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苏培盛为什么能做到呢?因为此人本性并不坏。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就知道了。在养心殿的时候,虽然他也有些张扬骥骜,可他还是有自己的“道”的。我们举几个例子。例子一,对待李卫的问题上。他利用李卫给怜儿画像,答应给李卫一个前程。最后给了李卫一个三等侍卫,要说这个位置也算给李卫找了一个工作,不管地位高低吧,苏培盛都不算是那种过河拆桥的人。而且他当时也说了,自己毕竟只是一个太监而已,能安排这样一个工作也算不错了。问题是李卫这人实在是急功近利(这点后面还有详细分析),他对苏培盛的安排大不满意。这也给后面苏培盛失势埋下了伏笔。例子二,苏培盛失势以后一群小太监欺负他,他当时对着其中一个欺负他的小太监说过一番话,你妈病了是谁给你们家送药送银子的?虽然如此啊,那群小太监还是打了他一顿。可见呢,这人心里啊,总是记着别人的恶,却想不起别人的好,人的劣根性在这个小情节里可见一斑。例子三,苏培盛失势后,李卫找他来喝酒。苏培盛也说了,自己能有今天的下场可以说是拜李卫所赐。可是最终他也原谅的李卫,虽然李卫耿耿于怀的就是嫌他给安排的职位低。李卫可以这样睚眦必报,但苏培盛并没有因此记恨李卫,可是此人虽然是一个太监,但心胸还是有的。

从上面三个小例子可以看出来,苏培盛这人还是重情的,只有重情之人,才能够在患难中见真情。所以,可以断言,苏培盛在将来是对怜儿最为忠心耿耿的人。但是李卫就不行了。

李卫也是要利用怜儿的人。最初画像的时候,李卫就拉着怜儿非常迫切的央求她,姑娘啊,你将来飞黄腾达了,千万别忘记我啊,我叫李卫。哎呀,好一幅急功近利的嘴脸啊。

后来李卫写了一篇文章托苏培盛给皇上。苏培盛给了怜儿,怜儿在皇帝来的时候念给他听,可是皇上何等人物?一听就听出此人的功利之心来,于是就把这事放下了。可怜那利欲熏心的李卫,还急匆匆找苏培盛问皇帝什么时候召见自己。苏培盛说也给皇帝看了,可是皇帝没反应啊。李卫马上就说,不可能啊,我满腹经纶,只要皇帝看了,应该立刻召见我啊。这个世上,不怕你无才,就怕那些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人,总觉得自己才高八斗目空一切自命不凡的人,其实比那些庸才还害人害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讲道德,不择手段,瞒天过海,虽然可能风光一时,但最终总有原形毕露之时。

依照怜儿性格,她一定还会帮助李卫弄一个好前程的,不过李卫这人的性格决定了前程越大风险就越大,所以李卫的命运应该是本剧中最惨且最为人不齿的一个。

前面分析了《宫锁珠帘》中怜儿这个人物。时下对穿越作品争议颇多,笔者倒是认为,作品好坏与是否穿越的形式并无关系,关键要看作品的主旨和主题。像本剧中的怜儿就是一个非常成功并有现实意义的角色。一个心地善良普普通通的女子,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能独善其身,保持自己的真诚纯真和善良,对于信仰逐渐缺失、内心越来越浮躁的人心来说,是不是就有着深刻的教育和警醒意义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8103.html

更多阅读

说《一颗经济学》中的“破窗理论” 经济学的破窗理论

说《一颗经济学》中的“破窗理论”“破窗理论”大家都很熟悉,听起来很有道理,不少人都按其行事。黑兹利特对这个理论的反驳也很有力,同样很有道理,而且看起来更有“学术道德”。这次再读《一颗经济学》,我突然想到,为什么这个黑兹利特已经

电视剧《我这一辈子》中的人物解读 郭德纲我这一辈子高清

《我这一辈子》中的人物解读在裱糊匠桃园三结义的是老大福海、老二刘方子、老三赵二,三个人性格各异,人生经历也是交错盘结,人们对他们的认同感悬殊。老大由张国立扮演,他是一个善良重义气的满族普通市民。在赵二家没法再住下去的刘

声明:《《宫锁珠帘》中的怜儿一个不一样的完美 宫锁珠帘怜儿》为网友丿梦醉红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