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吉士是“准翰林” 翰林院庶吉士 服饰

庶吉士是“准翰林”

邓旺林

“庶吉士”一词,取《书经·立政》篇中“庶常吉士”之意。《书•立政》:“大都小伯、艺人、表臣百司、太史、尹伯,庶常吉士。”据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周秉钧先生解释,“庶众也。常祥也。吉善也。庶常吉士﹐言上列各官皆祥善也。”(注1)自明洪武十八年(乙丑,1385)起,“庶吉士”才开始成为科举制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洪武十八年三月丙子:“以第一甲赐进士及第丁显等为翰林院修撰;第二甲赐进士出身马京等为编修,吴文为检讨,李震为承敕郎,陈广为中书舍人;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危瓛为卫府……其诸进士,上以其未更事,欲优待之,俾之观政于诸司,给以所出身禄米,俟其谙练政体,然后擢任之。其在翰林院、承敕监等近侍衙门者,采书经庶常吉士之义,俱称为庶吉士。其在六部及诸司者仍称进士。”(注2)《明史•选举志二》指出:“进士之入翰林,自此始也。而使进士观政于诸司,其在翰林、承敕监等衙门者,曰庶吉士。进士之为庶吉士,亦自此始也。”

明、清时期,翰林院掌编修国史、编辑奏章、进讲经书和草拟诏谕等高级文字工作,是皇帝的高级文秘机构。翰林院官员(简称“翰林”,下同)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

庶吉士最初并非专属于翰林院。至明成祖永乐二年(甲申,1404)“庶吉士遂专属翰林”。(注3)

所谓庶吉士“专属翰林”,并不是说庶吉士都在翰林院任职,而是说让庶吉士都在翰林院读书、进修。对此,明清不少帝王都曾作过明确的训示。例如:“嘉靖十四年四月丁酉,上谕大学士李时、尚书夏言曰:今科进士,考选庶吉士送翰林院命教习读书,于十五日举行。”(注4)“顺治十年(癸巳)三月己巳,谕内三院:朕稽往制。每科考选庶吉士,入馆读书。”(注5)雍正朝还特建庶常馆作为庶吉士学习进修之所。(注6)

庶吉士制度是一种人才储备制度。顺治帝就明确地说过:“考选庶吉士,原欲储养真 才,以备任用。”(注7)这可以说是明清历任帝王的共识。雍正三年四月,雍正帝曾“谕吏部:庶吉士张鸣钧等教习己久,今加考试,应分别授职。”(然后宣布张鸣钧等几十位庶吉士的任职安排。有的授翰林院编修,有的授翰林院检讨,有的以六部主事用,有的以州县用,等等)(注8)明清其他帝王也有不少人曾下发过类似的谕令。这说明庶吉士制度也是翰林院等部门官员的职前培训制度。

庶吉士在翰林院接受一段时间教习后,经过考试,“分别授职”,一般称为“散馆”。从明清皇帝的《实录》中,我们发现,庶吉士在散馆时并非都能得到“授职”。有的可能受罚“留班复读”,有的甚至遭到开除(“革职”)。例如,康熙四十五年,庶吉士散馆,考核三十八人,就有二十人因“文义荒疏,俱不准授职,再教习三年”,三人“文字俱劣,俱革职”。(注9)当然,不但受到这些处罚的人是少数(尤其是被革职的),而且这种现象也并不多见。大多数的情况下,庶吉士在散馆时都将得到某一职务,但并非都能留在翰林院任职。

《明史•职官志二》:庶吉士“三年试之,其留者,二甲授编修,三甲授检讨;不得留者,则为给事中、御史,或出为州县官。”

《清史稿•选举三》:“三年考试散馆。优者留翰林为编修、检讨,次者改给事中、御史、主事、中书、推官、知县、教职。”

由此可见,庶吉士只是翰林院高级培训班的学员,是翰林等方面人才的后备力量、备选对象。正如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学副教授吴仁安所指出的:“庶吉士还不能算是正式翰林。”(注10)而且庶吉士在散馆后也并非都能成为正式的翰林。成为正式翰林的,只有那些留馆授职为翰林院编修、检讨者。

关于“庶吉士还不能算是正式翰林”,这从明清史料关于翰林院官制的记述中也可以得到证明。明代黄佐的《翰林记》(注11)关于翰林院“官制因革”和“列衔”的记录中均未提及庶吉士。以下两则关于翰林职级、职衔的记录,也说明庶吉士不在翰林系列。

正德四年(己巳,1509)“八月戊辰,改定翰林院官制,额为二十四员:学士一员,侍讲、侍读学士各一员,侍讲、侍读各二员,修撰五员,编修八员,检讨四员。有缺则量选庶吉士教养除补,或推诸司有学行者调补。”(注12)

顺治元年(甲申,1644)“十一月乙酉朔,大学士冯铨等奏言:翰林院,明初原定为正三品衙门,后因詹事府有翰林三品、四品官,遂改为五品。今议暂罢詹事府,仍宜复翰林院为正三品。原额官二十员。学士一员,今应正三品;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各二员,今俱应正四品;侍读、侍讲各二员,今俱应正五品;修撰三员,仍应从六品;编修四员,仍应正七品;检讨四员,仍应从七品。员缺俱于新旧翰林中查其资序才能,通融补授。”(注13)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博士邸永君也曾指出庶吉士并非正式翰林官:“清人潘世恩《玉堂鸣盛集》序中讲道:‘庶吉士非官也,散馆乃授七品职’,做为当时深谙玉堂掌故之人,此当非妄语。可能是从无品级角度言之。吴振棫《养吉斋丛录》卷十二记载,自乾隆二年(1737年)后,翰林院官员着官服皆可悬珠,而庶吉士未授职前,非有史馆等差使,不准悬珠,亦可作为庶吉士并非正式翰林官之佐证。”(注14)

“在清代,社会上一般尊称翰林为‘太史’或‘太史公’。庶吉士虽亦勉强可算做翰林,但因庶吉士这种‘太史公’的地位毕竟是不稳固的,故社会上对庶吉士的称呼也比较特别,有时称之为‘太史’或‘太史公’,有时称呼其散馆改授之官职,通常则称之为‘庶常’。例如,那位撰有《秦音》、《蜀典》等著作的清代学者张澍(字介侯,武威人),嘉庆四年馆选为庶吉士,散馆落选外放为知县,初令玉屏,继知屏山、兴文、永新、沪溪等县,故在别人的记叙和文牒中或称之为‘张介侯太史’,或称之为‘张介侯明府’。又如蔡元培,当他在光绪十八年被馆选为庶吉士时,翁同和在该年壬辰五月十七日的日记中即称他为‘新庶常蔡元培’。再如清代著名戏曲家洪升的岳父黄彦博,他于康熙三年馆选为庶吉士,但他未及散馆,而于康熙四年巳夏秋间即病殁于北京,故人们多称他为‘黄庶常’,有一篇悼念黄彦博的文章,题目就叫做《祭黄庶常》。”(注15)

庶吉士虽还不属正式的翰林,但其中有不少人都曾做过翰林的候选人,而且多数也确实成了正式的翰林。因此,将庶吉士称之为“准翰林”,看来还是比较合乎实际的。

注:

庶吉士是“准翰林” 翰林院庶吉士 服饰

1.周秉钧:《尚书易解》(岳麓出版社出版)

2.见明《太祖实录》第172卷

3.《明史•选举志二》:“永乐二年,既授一甲三人曾棨、周述、周孟简等官,复命于第二甲择文学优等杨相等五十人,及善书者汤流等十人,俱为翰林院庶吉士,庶吉士遂专属翰林矣。”

4.见《嘉靖实录》第174卷

5.见《顺治实录》第73卷

6.《清史稿•职官志二》:“庶吉士旧隶内弘文院,后设本院(按:指翰林院)始来属。雍正十三年,建庶常馆。故事,散馆后始授职,然亦有未选庶常而遽授者,均异数也。”

7.见《顺治实录》第91卷:“顺治十二年(乙未)夏四月己卯。谕内三院:考选庶吉士,原欲储养真才,以备任用。必须懋勉学问,时加策励,乃能练习典故,博通文章,无负朕亲行简拔之意。除照旧教习、馆试院试外,今后满汉庶吉士,同读书一甲翰林,每二月朕必面试一次,以辨勤惰高下。每岁六试,永著为令。尔等即行传知。”

8.见《雍正实录》第31卷

9.见《康熙实录》第225卷

10.见吴仁安:《明清庶吉士制度述论》一文,该文刊载于《史林》(沪)1997年04期

11.黄佐:字才伯,香山人。正徳辛巳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历官詹事府少詹事。事迹具《明史•文苑传》。《翰林記》二十卷,载明代洪武至嘉靖间翰林掌故。

12.见明《武宗实录》第53卷

13.见清《顺治实录》第11卷

14.见邸永君《清代庶吉士制度研究》一文。

该文所在网址: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308/22/1146003_192866272.shtml

15.见注10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8408.html

更多阅读

胡兵准“出柜”,默许同性恋身份图 胡兵老婆

胡兵与陈冠希老爸一起用餐胡兵的性取向一向喜欢被人提起,虽然此前他没有公开,还总是遮遮掩掩,但地球人都知道他就是名副其实的同性恋者。近日,胡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读了自己的同性恋取向,可以算作是半“出柜”吧!而在香港娱乐圈陈冠希

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到底是谁? 孙悟空和菩提祖师

此菩提非菩提也,看过西游记的朋友都对一个神秘人物——孙悟空的师父菩提祖师有很大的兴趣。因为此人在短短的几年内就造就了孙悟空这样一个高手,而后神秘消失,书中再也找不到一丝痕迹。他究竟是谁,一直是个谜。网上关于菩提祖师身份的

韩国hazzys哈吉斯服饰 哈吉斯 服饰防伪查询

  韩国hazzys哈吉斯服饰品牌成立于2000年,目前已是韩国的三大著名服装品牌之一,属韩国LG时装集团旗下品牌。韩国hazzys哈吉斯服饰在中国由浙江报喜鸟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代理销售,报喜鸟拥有hazzys哈吉斯服饰的商标经营权。  hazzys

自己制作如法的准提镜 南怀瑾大师说准提镜

?按照古制,如法的准提镜一面是咒文,一面是准提佛母背面像。现在市面上出售的准提镜多为准提佛母的正面像,且价格奇高。如果自己动手制作,可打印上图,贴在新的未用过的普通圆镜背面,(镜子本身并无真假,现代玻璃制镜论清晰度远优于古代铜镜。

去美国生小孩,什么是无痛分娩? 美国生小孩

“请问我是顺产好?还是剖腹产好呀?”;“能顺产当然是顺产比较好,费用低恢复又快”;“可是我很怕痛的?”“不会啦!现在都是无痛分娩”;“那什么是无痛分娩呢?”自从做了月子中心后,这个都是准妈妈必问的问题,好吧!菲姐就用自己是亲身经历来给大

声明:《庶吉士是“准翰林” 翰林院庶吉士 服饰》为网友我的奋斗人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