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实验员招聘

实验室简介:
  1996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引进回在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从事于肿瘤生物治疗研究的魏于全教授,创建了人类疾病生物治疗研究室;在魏于全教授的领导和研究团队的努力下,实验室取得了丰硕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实验室迅速发展,研究队伍日益壮大,于2001年9月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人类疾病生物治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2年5月通过专家验收、挂牌并开始对外正式开放;2003年12月被四川省科技厅批准为四川省人类疾病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2004年8月科技部批准立项建设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2005年1月通过科技部组织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可行性论证,2005年3月科技部正式发文批准建设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现有面积超过4000㎡,2005年位于成都高新南区的新科研大楼将落成,总面积达20000㎡以上的新实验室即将投入使用。

主要研究方向:
  以分子生物学、功能基因组学等为学科基础,综合应用医药生物技术、纳米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等为手段,针对人类重大疾病(如肿瘤、遗传病、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血液病),从事生物治疗研究和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五个科学前沿方向:
 ·肿瘤生物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感染性疾病与自身免疫疾病生物治疗研究
 ·组织工程与干细胞研究
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实验员招聘
 ·重要致病基因、肿瘤免疫/基因治疗相关基因研究
 ·信号转导与细胞凋亡研究

学术带头人及研究队伍:
 ·实验室现有学术带头人:(14人)
  魏于全院士、张思仲研究员、杨志明教授、周桥教授、唐红教授、唐承薇教授、张志荣教授  文富强教授、李涛教授、张林教授、赵连三教授、侯一平教授、刘霆教授、赵霞教授
 ·研究队伍:
  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94人,包括教授24名,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18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 学者奖励计划在职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副教授28人,讲师28人;有博士41人,硕士28人。自1996年建立肿瘤生物治疗研究中心以来已有16名赴国外留学人员学成回国,先后加入到重点实验室的队伍中。今后5年内计划继续吸引招聘20位以上高水平学者包括海外归国博士担任实验室的主要研究人员,形成一支以中青年为主要骨干的学术队伍,使重点实验室成为生物治疗领域培养高水平基础研究与临床人才的重要基地.
 ·实验技术人员:
  雷松实验师、阚兵主管技师、毛咏秋实验师、李秀群实验员、邱琳实验员、陶大昌实验师、林立实验师、肖丹实验员、邓伊玲实验员

实验室负责人:
 ·实验室主任:魏于全院士
 ·实验室学术员会主任:张思仲教授

实验室构成:
 ·肿瘤生物治疗研究室
 ·感染性疾病与自身免疫疾病生物治疗研究室
 ·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室
 ·人类疾病基因组学研究室
 ·信号传导与细胞凋亡研究室
 ·国家新药临床实验基地(生物治疗)

科学研究:
  本实验室长期潜心于肿瘤生物治疗的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与临床医疗实践,致力于肿瘤免疫基因治疗的新途径,将主动免疫治疗与抗肿瘤血管治疗研究领域相结合,为肿瘤疫苗及抗肿瘤血管治疗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探讨了利用异种细胞、分子(包括基因、蛋白质、多肽等)抗血管免疫治疗肿瘤的新途径。以上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实验室有发表在NatureMedicine、PNAS、Blood、CancerResearch等为代表的标志性科研成果,并且研究工作全系国内完成;近5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创新群体研究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前期专项及子课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重大专项、主题课题及软科学课题、国家“九五”“十五”攻关项目等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重点、重大课题47项;发表论文SCI/EI收录近200篇;主编、参编论著21部(本);申请、获得专利19项。实验室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和要求,将展开多领域融合、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目前已建立了细胞发酵系统、基因敲出技术、纳米生物技术等研究平台。

开放实验技术平台:
 ·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平台
 ·蛋白质组学技术平台
 ·细胞免疫技术平台
 ·动物实验技术平台
 ·基因敲除技术平台
 ·模式生物技术平台

大型仪器设备:
  实验室仪器设备较为先进、齐全,现有超过10万元人民币的设备共计50余台套,总价值超过4000万元人民币。现已建立的重大设备系统包括:基因克隆、表达与功能分析系统,蛋白质分离、纯化、分析与工艺开拓系统,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平台,基因组学研究技术平台,细胞培养系统和细胞发酵系统,纳米生物技术研究平台等。
  主要仪器设备包括:生物质谱、DNA自动测序仪、DNA合成仪、多肽合成仪、流式细胞仪、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仪、高速冷冻离心机、血细胞分离仪、凝胶成像系统、酶标仪、多功能电泳系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反相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液闪/发光微孔管测定仪、实时荧光定量PCR、超速冷冻离心机、2-D电泳及分析系统、快速工艺开拓系统、发酵罐、100级层流病房、细胞冷冻程序降温仪、高清晰度骨髓血细胞图象分析仪、细胞磁分选仪、WAVEDNA片段分析系统、旋转蒸发仪、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激光粒度仪、小鼠独立通气笼具。

学科建设促进和研究生培养:
  实验室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创新研究群体、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学科点和国家新药临床试验基地(生物治疗)、教育部“985工程”二期建设科技创新I类平台、“十五”期间“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及第一承担单位、四川大学新型交叉学科研究中心等。
  实验室已为国家培养了博士83人,硕士94人,授予在职人员硕士学位12人;现有在站博士后8名,在读博士生80名,在读硕士生55名;计划五年内培养博士后10人/年、博士研究生60人/年、硕士研究生100人/年。
   欢迎国内外同行光临指导与合作交流,欢迎有志于人类疾病生物治疗研究的青年学子报考我室研究生和博士后。

联系方式:
实验室主任:魏于全院士
联系电话: 028-85164063
传真:
电子邮箱:yuquawei@vip.sina.com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8730.html

更多阅读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普陀鹅耳枥 qq农场普陀鹅耳枥

普陀鹅耳枥(Carpinus putoensis Cheng)  属落叶乔木, 中国特有,仅存一株,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佛顶山慧济寺西侧。 树高13米,  主干胸径63.7厘米,侧干32.4厘米,树冠覆盖面积72千方米。 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学术讲座新闻稿范文 大学学术讲座新闻稿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学院学术交流讲座——湖南大学杨荣华教授讲座新闻稿作者:化学学院 | 发布日期:2013-01-11 | 浏览量:458供稿:雷蕾  摄影:耿俊明  编辑:滕飞2012年12月28号,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荣华教授应邀

国家开发银行:2015年国家开发银行各分行招聘公告汇总

双11来啦!图书0折还包邮 网校1元放肆购课程直降1000元【银行招聘招考信息】【银行招聘报考指导】【银行招聘备考资料】银行招聘:2015银行招聘正在火热进行,博主大家整理了银行招聘:2015年国家开发银行各分行招聘公告汇总,请参加2015年

声明:《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实验员招聘》为网友分别的夏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