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 达伦多夫

第一节 社会背景、思想渊源、生平著述

一、社会冲突论兴起的社会背景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经济处于一个恢复发展的黄金时期,尤其是美国逐渐树立了西方世界的霸权地位,因此,一致、和谐、稳定成为时代的主题,也使得结构功能主义在西方理论界取得了霸权地位。

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社会国内冲突加剧,全球的反西方殖民主义运动也急速发展,这就导致了全球范围的冲突、压制和混乱,为了解释这种现象社会冲突论也取得了极大发展。

二、社会冲突论的两大传统

(一)社会冲突论的社会批判范式

1.这种传统来源于马克思,他的社会冲突论的主要观点(p194);

2.这一传统,主要通过社会冲突的分析,揭示社会上存在的剥削和压迫向现象,并采取价值相关的态度对社会进行批判,并为建立一个更为美好的社会提供发展道路。

3.这一传统后为米尔斯、达伦多夫等人所发展。

(二)社会冲突论的社会分析范式

1.这种传统来源于齐美尔、韦伯等人,齐美尔的主要观点(p195)

2.这一传统认为,社会冲突是社会的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对于社会冲突要采取价值中立的态度客观地揭示社会冲突的根源、形式和作用,认为社会冲突不可能消除,而只能在认识社会冲突本质的基础上,避免其消极影响,发挥其积极影响。

3.这一传统为科瑟、科林斯等人所继承和发展。

三、达伦多夫的生平著述

第二节 达伦多夫的社会观

一、社会何以可能?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社会何以可能的问题,社会学的基本话题。达伦多夫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不同的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社会均衡模式和社会压制模式。

二、社会均衡模式及其批判

(一)社会均衡模式的主要假定:

1.每个社会都是一个相对稳定不变的多个要素的构造体;

2.每个社会都是一个整合良好的这些要素的构造体;

3.每个社会的构成要素都具有维持社会系统的功能;

4.每个社会成员具有共享价值规范保证社会秩序。

(二)批判

1.社会均衡模式忽视了现实当中大量存在的变迁、冲突、压制、竞争等想象,因此具有乌托邦的性质,不能解释具体现实;

2.社会均衡模式强调稳定、整合,使得社会学丧失了推动社会学发展的“问题意识”,也限制了社会学的发展。

三、社会压制模式

达伦多夫认为,社会本身充满着辩证关系,呈现出相互矛盾的两重性,因此他用社会压制模式来补充社会均衡模式的缺点。社会压制模式的主要假设有:(p200)

1.变迁——稳定;

2.冲突——整合;

3.反功能——功能;

4.压制——价值

四、社会压制模式和社会均衡模式的关系

1.两种模式都不是一般性的理论,都是具体的、片面的理论,它们都是反映了社会现实的不同侧面而已,两者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2.由于功能论对社会均衡模式的总结已经相当完善,所以达伦多夫把社会压制模式的完善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

3.达伦多夫关于社会冲突论和社会压制模式的理论和社会均衡模式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把社会结构作为自己的研究重点,都属于宏观层次的社会理论。

(1)研究层次:冲突的原因不是某些心理变量(如人的侵犯本性),也不是偶然的历史事件,而是社会地位结构的产物。

(2)研究目标:对冲突群体和群体冲突进行社会结构分析;

(3)主要问题:冲突群体和群体冲突如何从社会结构中产生的?群体冲突的形式有哪些?群体冲突的后果是什么?我们在下面的三节中将主要解释这三方面的问题。

第三节 社会冲突的形成

一、社会冲突的根源——权威和权威结构

1.社会冲突论的一个基本观点便是冲突产生于稀缺资源的争夺,只不过不同的理论家对于资源的认识不同而已,马克思看来是生产资料占有基础上的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而达伦多夫则认为是权威地位的稀缺性;

2.权威的概念,达伦多夫沿用了韦伯的概念,认为权力是不顾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的机会;权威则是期待他人屈从的合法化的权力。

3.权威结构。权威作为一种资源,具有稀缺性,那么在社会中的分配就是不平等的,于是形成了由统治地位和服从地位组成的社会结构。统治地位是其占有者拥有权威、具有发布命令的合法权力的地位;服从地位是丧失地位、必须服从他人命令的地位。

二、社会秩序的及其本质

1.在解释“社会何以可能”的问题的时候,达伦多夫摈弃了社会均衡的概念,而提出了强制协作联合体的概念,强制协作联合体是建立在权威结构基础上的社会成员的结合形式。

2.强制协作联合体的本质是权威地位的合法化及维持着这种合法性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反映着统治群体的利益。

三、利益意识的觉醒

1.利益:与一定社会地位相联系的、对地位占有者行动去向的某种期待形式。

2.利益的分类:在权威结构中,与权威地位相对应存在着两类基本利益:拥有权威的支配角色的利益是维持原有的权威地位及权威分配状态,丧失权威的被支配角色的利益是改变现存的权威结构。而且这种这两种利益在本质上和方向上是相互对立的。

3.利益的形式:潜在利益和现在利益。但是两种性质对立的利益并不会直接导致社会冲突,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达伦多夫提出潜在和显在利益的概念。显在利益是为人们所意识到的,并被人作为目标来追求的利益。潜在利益是人们没有意识到的、但是跟随权威地位客观存在的利益。这样一个强制协调联合体维持的社会秩序中,就存在着两种关系:一方面权威结构是一种合法化的社会结构,同时权威结构中也存在着潜在的威胁,因为他们具有客观的利益对立;不过,只有当人们认识到自己的利益、产生了利益意识之后才会产生社会冲突。

四、冲突群体的形成

1.根据利益意识是否觉醒,达伦多夫把冲突群体划分为两种:准群体和显群体。显群体的形成条件使他们认识到了共同的利益,显群体的形成又是社会冲突形成的组织基础。

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 达伦多夫

2.准群体是在强制协作联合体中占有相同地位,拥有相同的潜在利益、但还未普遍意识到自己的利益的人群的集合体。显群体是从准群体中产生、清楚地认识到了与权威地位相联系的利益,并通过组织化程序结合起来,具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及目标、宗旨和行动纲领的群体。

3.显群体产生的条件。在现实社会中,并非一切准群体都能上升为显群体,这个转化过程需要三个条件:

(1)技术条件。

(2)政治条件。

(3)社会条件。

第四节 社会冲突的程度

一、测量社会冲突程度的两个纬度:

1.社会冲突的紧张程度

2.社会冲突的激烈程度

二、影响社会紧张程的因素

1.社团的重叠程度

比如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众要受到双重压迫;

2.权威关系与其他报酬分配相关的程度

完全按照官本位思考,而没有经济上成功的可能性

3.社会流动性的程度

如果他们能够流动,也不会形成很大的利益对立

三、影响社会冲突激烈程度的因素

1.社会经济的剥夺情况

对立双方的剥夺程度

2.冲突的调节

没有调节也造成了冲突激烈

第五节 社会变迁的结果

一、社会冲突和社会变迁

社会冲突通过改变权威地位的占有者或者为结构的价值取向而引起社会变迁。

二、社会变迁的种类

1.革命式的社会变迁

2.改良式的社会变迁

3.革新式的社会变迁

三、社会变迁的考察纬度

1.社会变迁的根本性和社会冲突的紧张程度

2.社会变迁的突发性和社会冲突的激烈程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8749.html

更多阅读

刘海湘 :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理论 刘海砍樵

达伦多夫是德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其主要著作有《社会冲突理论的探讨》、《走出乌托邦》、《阶级后的冲突》等。达伦多夫继承了马克思的辩证理论,认为社会冲突具有普遍存在性并对社会变迁产生深远影响,并因此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学理论流

小森阳一:帝国的文学/文学的帝国:夏目漱石的《文学论》

摘要:就“学力”而言,阅读英语的能力和阅读汉籍的能力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为什么在“好恶”方面,偏偏对汉籍情有独钟,而对用英语写成的“文学”却喜欢不起来呢?――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漱石。*本文是作者在比较现代主义:帝国、美学与历史”国

声明:《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 达伦多夫》为网友輓畱嶼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