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日本探索电影——《红桥下的暖流》 暖流电影

看日本探索电影

———红桥下的暖流

曹 旭

  一次,无意和日本京都大学的川合康三教授谈电影。
看日本探索电影——《红桥下的暖流》 暖流电影
  他问:“你知道我最佩服的导演是谁吗?”

  我摇摇头,他说:“你猜猜看。”

  我说“好莱坞的大导演?或者,你们日本的黑泽明?”

  他说:“不是。不是。我最佩服的,就是你们中国的导演张艺谋。”

  他说:“张艺谋的电影,我每部都看。每部电影都好,就是翻译不好。譬如,《一个不能少》,在日本,被翻译成《寻找那个孩子》,意思差多了。”

  我很惊奇:“京都有看张艺谋电影的地方吗?”

  他说:“有。就像你们中国也有看探索电影的地方啊!”

  兴致一起,川合说:“这样吧,明天我请你看日本的探索电影。”

  日本电影不是很开放、很自由的吗?怎么也有探索电影呢?

日本探索电影到底是怎样的电影呢?

  第二天,来到川合先生的研究室。

  他取出电影票说:“就是这个电影,你译成中文看看。”

  我译成“红桥下的暖流”,川合连连说:“对。对。对。非常准确。”

  电影院在河原町三条,在一家店的四楼,路人走过,譬如,我已经走过几十次了,从来没有在红红绿绿的商店广告牌中,发现电影院的踪迹。就像以前上海西藏路、北京路附近,也有专门放探索电影的地方,知道的人知道,不知道的人不知道。

  上海的“探索电影”我看过几次。那时不叫“探索电影”,叫“参考片”或“内部电影”,一般人是不能看的;内部电影的票子,用钱买不到;谁有内部电影的票,被视为特权。不像在日本,只要你愿意花钱,人人可以看。

  站在京都大学门口等车,半天不见车来;改乘出租,出租也堵。舍弃出租车,我们像两个被警察追赶的犯人,一路狂奔到电影院。

  电影已经开始,四周一片黑暗,刺眼的光束在变幻交替,男主人公很厚重的嗓音,有些震耳朵,背景音乐已经响起来。

  低着头,猫着腰,遛到我们的第一排,在两个空位子上坐下来。

  坐定了看,电影院简陋得像中国农村放电影的样子,一张白被单挂在墙上,就是银幕了。也许不是白被单,因为它比白被单大一点。

  银幕上,白云在高高的蓝天上凝固不动;蓝天下,是颜色略淡的背景;极远处,是浮在海面的群山——那是日本的内海。

  日本临海城市有两种:一种面对太平洋,一种面对内海。面对太平洋的比较开阔,经济上比较富有,面对内海的比较闭塞,经济上也落后。据说,生活在太平洋沿海的人,“阳光型”的比较多,生活在内海的人,“阴郁型”的人比较多。导演选择了内海为背景,应该有他的用意?

  大海喧嚣着,蓝色的宽镜头里涌动白色的浪花;海鸥群集,鸣叫声被放大了几十倍。

电影院小,又是第一排,非常刺激。浪花溅起来的时候,都溅到了我的脸上,想躲避也来不及。只能用手抹抹脸,用舌头添添嘴唇,有海水的咸味;一群海鸥飞过,脸上有海鸥翅膀掀起的风和羽毛拂到脸上痒痒的感觉。

  看清了,“红桥”是内海海湾一个非常美的渔村。

  临河人家,一幢小木屋,屋子外面满是青藤缠绕,开满鲜花;屋子里有点暗,但很静谧,人在里面,脸很柔和,一出门,便是蓝天,碧水,红桥。

  川合告诉我,这部探索片的导演叫今村昌平,是日本最著名的导演之一,探索电影尤其拍得好。选择男女演员,喜欢女演员美丽温柔,男演员勤劳憨厚。

  不一会,美丽的女主人公出现了,在蓝天、碧水、红桥的掩映下,阳光很刺眼,女主人公美丽得让人睁不开眼睛。

  “暖水”,肯定是五月的天气;因为影片里,河水暖洋洋的,河里的鱼懒洋洋的,河里的虾也懒洋洋的。

  早晨,有人在河边跑步,有人在河边钓鱼。附近有一个渔市,每天,从无数条渔船上卸下成吨的鱼,鱼市场里人声鼎沸,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我简直忘了是看“探索电影”。

  不一会,奇怪的景象出现了。

  女主人公在超市买东西,突然看见一个她所喜欢的男人,一股水就从她的裙子下面流出来,我非常惊异,我想,这不可能吧。我以为自己没有看清,是女子把超市里的油打翻了,因为她正在买油,一提起油桶,就开始流水,好像是桶底漏。

  我紧张地专注地看着,后来,美丽的女主人公每看到那个男人,裙子下面就会奇怪地流出水来。由此可知,片名《红桥下的暖流》,“暖流”,还指女主人公会奇怪地流水。

  虽然一次一次地流水,但并不影响什么,女主人公照常生活,照常工作,照常说笑;甚至,流出来的水也湿不了衣衫,这些,我都弄不明白是什么原因?是哪里来的水?为什么会流水?

  直到影片进入高潮,女主人公和那个她喜欢的男人在小木屋里做爱,水从裙子里流出来,越流越多,竟响成潺潺的小溪,整个屏幕上全是流水,然后“哗哗”地流出小木屋,流入屋外红桥下的河中,我才知道,裙子下的流水是什么意义。

  电影音乐很奇妙:小提琴、日本鼓、口琴、日本笛合成神秘柔曼、昂扬、激动人心的旋律,与蓝天、大海、白云、爬滿藤花的木屋成为一个整体,摹拟的流水声,与女主人公流水时,脸上丰富而奇怪的表情,深深地印在脑海里。生动、形象、鲜明地给我压倒性的冲击。

红桥边是小木屋;小木屋上青藤缠绕,鲜花盛开;木屋临窗,窗下暖水流淌。镜头一会儿对准“红桥”,一会儿对准美丽的女主人公,交相叠影,我明白了,那是表现女主人性欲的象征手法。

  由此看来,前面的“钓鱼”、“鱼市场”、许多人在买鱼,不仅仅提供人物的活动背景,也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

  我惊呆了,全场一片静谧,没有一点声音。大家都觉得又新鲜、又紧张、又期待。坐在家里看电视,永远没有这种感觉。

  “流水”与“鱼”,都是中国诗歌里的意象,《诗经》里的许多“河流”、“水”和“鱼”,都是“性”的“隐喻”。河流是一种意象,“鱼”是一种意象,鱼游的“莲叶”又是一种意象。

  汉乐府里有一篇叫《江南》的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就是写“性生活”的。但日本作家和导演却拿来用在电影里,中国江南的河流变成“红桥下的暖流”,还从女人的裙子下面“哗哗”地淌水,那真是崭新的令人惊奇的境界。

  电影里的日语,说得比教科书的磁带快,虽然有规定情景,也不好懂;有的地方看不懂,也听不懂。问川合先生,他说,语言都懂,意思也不全懂。

  其实,这部电影,探索的是男女“性”、“爱”问题。即在没有“性欲”之后,男女之间还有没有真正的“爱情”?这是很有意思的问题。

  电影的结论是,人即使老了,失去了“性欲”,但“爱情”仍然存在,这是对普遍存在的人性的深度挖掘。

  日本电影有两种规定,一种是15岁以下未成年人不宜,一种是18岁以下未成年人不宜。这部电影属于“15岁以下未成年人不宜”。虽有床上镜头,但很含蓄、很干净,并不暴露。

  同样是探索电影,中国和日本的探索是不同的。

  中国电影主要探索政治与现实的关系,改革开放与传统保守势力的矛盾;日本电影对政治比较超越,他们主要探索文学与人,文学与社会,以及电影与人的关系。正如我们的小说,大都写政治与生活的冲突,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江健三郎,则主要写人性与世界,和平与核,父与子的亲情一样。

  探索电影激发人的好奇心,喜欢看的人,经常看;不看的,永远不看,也看不到;但这部有很强哲学意味和象征性的电影,哪些人喜欢看呢?

  想象中,他们一定是大学 生,大学教授,和我们一样?或专业工作者,职业电影评论家?

  进场时,匆匆忙忙,不敢东张西望,不敢朝后看。

散场时才看见,男男女女的观众,各种人都有,背包的,打手机的,三三两两交谈的,有大学教授、高中生、公司职员、家庭妇女,就像大街上普通的人流,不是我想象的专业电影评论家。

  再看,那是一个只有七、八十个座位的“袖珍”电影院;座位虽少,但来此地的人,都是探索电影的“铁杆影迷”比起其他电影院来,更稳定,更有序,也完全不受电视和大众媒体的干扰。

  对同一种事物,人的兴趣会截然分开,这就像日本社会,由一个一个圈子组成,圈子与圈子之间,相去甚远,互不干涉,这就是日本人现在的生活方式吧!

说到“铁杆影迷”,川合先生算一个;今天,他把我拉来当了一回。

  走出电影院,我觉得形神超越,有点自我不凡,就像当年看过“内部电影”的感觉一样。

  再看日本人,散场以后,几乎没有一点表情,平平淡淡地融入街上的人流,慢慢不见了,这让我的心震动了一下。

  回头望,河原町三条像一片长长的叶子,电影院像一只小小的甲虫,紧紧地附在绿叶上;甲虫很小,没有人注意它、在乎它,也没有关系。只要会飞,只要美丽,只要生活在春天里。

【附记】本文发表在《东洋镜》网站上,雪非雪帖子说:“今村昌平电影选集我有收藏,收有15项作品及电影花絮。这个《红桥下的暖流》过目不忘,可谓探索影片,呵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8906.html

更多阅读

分享:今晚CCTV-3《天天把歌唱》播出我作词的《雪山下的家》

分享:由生吉俐作词,吴宏维作曲,海政歌舞团青年歌唱家王欢演唱的《雪山下的家》,周一(2月27日)CCTV-3《天天把歌唱》首播18:30—19:30,重播当晚23:00-24:00,次日上午8:30-9:30,欢迎亲人朋友届时收看,谢谢!来冶一职工原创歌曲登上央视平台------

电影《冰山下的来客》影评 电影冰山来客

电影《冰山下的来客》故事梗概我宣誓!我们坚决响应国家号召,自愿加入对口支援新疆的建设大军。牢记党的重任,坚定理想信念,发扬天山雪松、绿洲白杨、戈壁红柳、沙漠胡杨的风骨和精神。奉公奉献,干事干净,争光争气,将自己的一言一行、一

声明:《看日本探索电影——《红桥下的暖流》 暖流电影》为网友提笔冩未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