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會元上 道法会元txt 网盘

道法會元卷之一
正乙部

移一

清微道法樞紐

法序

雷法其來尚矣。未有如是至簡至易至驗者也。我祖師紫虛元君,敷弘道妙,發露玄微;陳乾坤造化之源,開雷霆機緘之妙;包羅萬彙,總統眾靈;泄八卦之幽微,顯五行之妙用;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夫天地以至虛中生神,至靜中生氣。人能虛其心則神見,靜其念則氣融。如陽燧取火,方諸召水,磁石吸鐵,琥珀拾芥。以氣相召,以類相輔,有如聲之應響,影之隨形,豈力爲之哉。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不機而中,不神而靈者,誠也。凡氣之在彼,感之在我;應之在彼,行之在我。是以雷霆由我作,神明由我召。感名之機,在此不在彼。人皆神其神,惟聖人則不神所以神,故偈云:莫問靈不靈,莫問驗不驗,信筆掃將去,莫起一切念。

道者,靈通之至真;法者,變化之玄微。道因法以濟人,人因法以會道,則變化無窮矣。當知法本真空,性源澄湛;了一心而通萬法,則萬法無不具於一心;返萬法而照一心,則一心無不定於萬法。如是,當知道乃法之體,法乃道之用。雷霆者,彰天之威,發道之用者也。明其體用,而究其動靜,靜也得太極之體;動也得太極之用。寂然不動,卽道之體,感而遂通,卽法之用。如有按圖索駿者,孰若不心其心,不迹其迹,無思無爲,泰宇既定,真光自發。是故,天不言而善應。生生化化之機運於自然中,實常形體謂之天,主宰謂之帝,功用謂之鬼神。雷霆者,乃天之功用也。且夫人身與天地合其體,太極合其變。天地五雷,人本均有。是性無不備矣。

道法樞紐
師曰:有道中之道,有道中之法,有法中之法。道中之道者,一念不生,萬物俱寂。道中之法者,靜則交媾龍虎,動則叱咤雷霆。法中之法者,步罡、掐訣、念咒、書符,外此則皆術數。

師曰:大道無言,可以神會;妙法無傳,可以心受。善行持者,行道不行法;善求師者,師心不師人。又曰:先天而生,生而無形;后天而感,感而有情。寂而感,感而寂。非至人,孰能與於此哉。
或問:法有先天、後天之說者,何耶?師曰:若說先天一也無。道亦強名之耳,何有於法?況一念纔動,便屬後天,符圖咒訣,抑又末耳。

師曰:法無存想,存想非真法;無造作,造作爲妖法;無叱喝,叱喝爲狂法;無祝讚,祝讚爲巫。妙合乎陰陽,動靜、方圓是也。道貫乎三才,天地人物是也。水、火、木、金、土,應之五行;東、南、中、西、北,運之以五方。天、地、水、火、風、雷、山、澤,配之以八卦。彼泥於術數者,凡書符時,以某事作用某竅,如是而按造化,如是而應生剋,如此起筆,如此衝發,鬼神之機我得之矣。然不知太極未判之先,孰爲陰陽?孰爲三才?孰爲五行?孰爲五方?孰爲八卦?故有道之士,撒手行持,不拘符篆。

師曰:古云:畫符不知竅,反惹鬼神笑;畫符若知竅,驚得鬼神叫。今之行持者,不明道法之根源,妄於紙上作用,以爲符竅。殊不知此竅非凡竅,乾坤共合成。名爲神氣穴,內有坎離精。當於身中而求,不可求於他也。能知此竅,卽可與言道矣,豈徒法哉。

太上心法序要云:收爲胎息用爲竅,道法之中真要妙。漏泄此語,子其味之。
師曰:符者,天地之真信,人皆假之以朱墨紙筆。吾獨謂:一點靈光,通天徹地,精神所寓,何者非符?可虛空,可水火,可瓦礫,可草木,可飲食,可有可無,可通可變。夫是謂之道法。

師曰:符者,陰陽契合也。唯天下至誠者能用之。誠苟不至,自然不靈矣。故曰:以我之精,合天地萬物之精;以我之神,合天地萬物之神。精精相附,神神相依。所以假尺寸之紙,號召鬼神,鬼神不得不對。

師曰:素問云:虛無恬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生?人之有病,或寒或熱,或輕或重,皆失調攝,嗜欲不節,故六氣之邪得以乘之。治病以符。符,朱墨耳,豈能自靈?其所以靈者,我之真氣也。故曰:符無正形,以氣而靈。知此說者,物物可以寓氣,泥丸莎草,亦可濟人矣。

師曰:道貫三才爲一氣耳,天以氣而運行,地以氣而發生,陰陽以氣而慘舒,風雷以氣而動盪,人身以氣而呼吸,道法以氣而感通。善行持者,知神由氣,氣由神,外想不入,內想不出,一氣沖和,歸根復命,行住坐卧,綿綿若存。所以養其浩然者,施之於法,則以我之真氣,合天地之造化。故噓爲雲雨,嘻爲雷霆;用將則元神自靈,制邪則鬼神自伏。通天徹地,出幽入明,千變萬化,何者非我。倘中無所主,氣散神昏,行持之際,徒以符咒爲靈,僥倖於萬一,吾見其不得也矣。
或問:變神之道如何?師曰:元始祖劫,一氣分真。我卽元始,元始卽我。此卽謂之變神。

師曰:法有出於同門,其符同,其訣同,用之輒不驗者,誠不至也。誠不至,則自信不及;自信不及,則疑貳之心生;疑貳之心生,則中無所主矣。中旣無主,何以感通?故曰:法法皆心法,心通法亦通。

師曰:世有閉目存想某神自某方來,有按摩搐縮運內氣與外氣合者。噫!皆妄矣。若得神靈將、將靈神之說,則平居暇日,養神以靜,而神自靈。沖氣以和,而氣自真。用之行持,自然神合乎神,氣合乎氣,一舉目,一動念,則將吏洋洋在左右矣。

師曰:黃帝云:宇宙在乎手,萬化小乎心。知此道者,我大天地,天地小我。莊子云:尸居而龍見,淵默而雷聲。知此道者,可與言動靜之機。

師曰:雷神往來,倏如飛電。世俗紛拏,難以久淹。召至疾遣,毋事虛文。
師曰:附體、開光、降將、折指、照水、封臂、攝亡墜旛,其鬼不神,其事不應,皆術數也,非道法也。知此者,可明神道設教耳,知道者不爲是也。

或問:制邪之道如何?師曰:但脩己以正,立可制矣。子不聞花月之妖不敢見狄梁公乎?正人君子,鬼神猶且知懼,況有道之士哉。

或問:鍊度之說如何?師曰:鍊亡者,先須自鍊;度亡者,先須自度,斯鍊度之說矣。夫人一性圓明,與天地一般長久,因貪因著,有死有生。及其四大分離,無形可戀,猶執妄心,不知解悟,故輪迴於六道,出沒於三途。而我太上憫之,故垂教法,俾有道之士,以我之真,覺彼之妄;以我之陽,鍊彼之陰;以我之神,生彼之神;以我之氣,返彼之氣;以我之賢,化彼之愚。惟在乎澄心定慮,專志行持。一念有差,不成究竟。若夫符籙誥命,特科教之設耳。其文在是,其實不在是。
師曰:一氣之妙,萬道之宗。法靈須要我神靈,我神靈兮法通靈。祛禳禱祈憑神將,神將何曾有正形。道化靈,靈化精,精化氣,氣化神。所謂法行先天大道,將用自己元神。道體法用,道無法有,道微法顯。故用不出於用而出於體,有不出於有而生於無,顯不兆於顯而兆於微。

或問內外將之說。師曰:鬼神之情狀無窮,精神之變化有限。關尹子曰:有誦咒者,有事神者,有朱墨者,有變神者,皆可以役神馭氣,變化萬物。惟不誠之人,難以自信,而易於信物,故假此爲之。苟知盡誠,有不期然而然者。有言習靜,若知是習,便不是靜;直至忘習,乃真靜矣。南臺偈云:南臺靜坐一鑪香,終日疑然萬事忘。不是息心除妄想,都緣無事可思量。

清微大道祕旨
清微始祖元始天尊妙道上帝,乃清微法主也。自先天浮黎傳經之後,惟妙行真人得是心傳。乃至十方無極至真大神,無鞅數眾,俱入寶珠之中,同一段光明受用,是謂普殖神靈,萬道之祖。今法書符必先畫一圓,象其爲造化,使可見矣。內圓外圓,發揮心上工夫。內外混融,與道合真。造此道者,毋親紙上虛文,當究箇中玄妙。豈不知真中有神,長生大君,一從溟涬,流傳於今;綿綿不絕,人人具足,凡聖同真,無欠無餘,不增不減。修之內,則遂成至寶,得爲至人;施之外,則和天安地,福國裕民。至於呼沆瀣,吸風雲,役鬼神,驅雷電,此皆一真之妙用,出方寸之經綸。前人有云:念頭未動,體合天心。意氣纔萌,便當下筆。是則是矣,玄之又玄,當知未生以前,未有此形,未有此念,當作麽生?寶珠懸處,無所不容,無所不通;說經十徧,眾真監度,以授於我。當此之時,是誰下筆?予敢咦曰:混元一物本無先,至道虛無理自然。若向未生前見得,阿誰不是大羅仙。
○ 金光妙用,道氣長存。
  此一點子,無所不通。
體 清微之體,允執厥中。
  精守戒定,返照大空。
用 默而識之,寶珠一顆。
  出而用之,無施不可。

滿庭芳
一點陽精,配歸陰位,五行四象俱全。忽兮有象,晃耀照無邊。神水頻頻澆灌,三關內,文武烹煎。明知道,入門體用,心靜息綿綿。住行並坐卧,養吾浩氣,塞地充天。認取本來面目,月樣團圓。內有清微玉篆,驅雷雨,發在心田。君知否?神仙有準,功行滿三千。

五太圖

師曰:陰陽未變,恢漠太虛,無形無象,寂兮寥兮,是曰太易。太易者,未見氣也。太易變而爲太初。太初,氣之始也。先天元氣,始見微芒。太初變而爲太始。太始者,形之始也。漸有元氣之形矣。太始變而爲太素。太素者,質之始也。元氣之形質而具也。太素變而爲太極。太極者,混沌也。溟涬洪蒙,狀如雞子。其中有精,彌綸無外。元氣凝而清濁未分也。太極旣變,則混沌開而洪蒙裂。於是清陽之氣,升而爲天;陰濁之氣,降而爲地。易曰:太極生兩儀,兩儀生三才。卽非清非濁,中和之氣,結成人倫也。是謂道生一,一氣之混沌也。一生二,二儀之清濁也。二生三,三才之人倫也。然後三生萬物。萬物之始於天地,天地不能自有,有天地者,太極也。太極不能自生,生太極者,太素也。太素不能自育,育太素者,太始也。太始不能自孕,孕太始者,太初也。未有太初,先有太易。夫太極者,其本體函三為一,中具五十五數。雷霆得天地之中氣,在人身,則虛無一竅收在內。是以至人窮造化之源,握洪濛之柄,命二氣於無象之先,役萬神於已形之後,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玄關一竅
精衮衮而運轉,氣默默而徘徊。

神混混而往來,心澄澄而不動。

師曰:規中者,如一規之中,不在中間,不在內外也,不著物也,不泥象也。在身中之中,意中之中,如大圓鏡中之一我。但正心誠意,爲中心柱子。常萬慮俱泯之時,真人出現,如魚居深淵,浮游守規中矣。紫陽翁曰:身中一竅,名曰玄牝。此竅非心非腎,非口非鼻,非肝肺脾胃,非臍輪、尾閭,非膀胱、穀道,非兩腎中間一點,非臍下一寸三分,非明堂泥丸,非關元氣海。能知此竅,則冬至在此矣,藥物、火候、脫胎俱在此矣。蓋此竅亦無邊傍,更無內外。乃神氣之根,虛無之谷,造化之源。只在身中而求,不可求於他也。前真云:此竅非凡竅,中中復一中。萬神從此出,真氣與天通。此卽雷霆之竅。得之,則雷霆樞機不必外求矣。至人用之,所以沖舉。

法行先天大道
昏昏默默。無欠無餘,圓同太虛。

杳杳冥冥。湛然常寂,清靜法樞。

有物先天地,名爲大法王,見渠還寂寞,應用甚昭彰。眼耳俱無有,神通不可量。若人知這箇,何必篆天章。

道法九要序

瓊琯先生白玉蟾編

三教異門,源同一也。夫老氏之教者,清靜爲真宗,長生爲大道,悟之於象帝之先,達之於混元之始。不可得而名,強明曰道。自一化生,出法度人。法也者,可以盜天地之機,窮鬼神之理。可以助國安民,濟生度死。本出乎道。道不可離法,法不可離道。道法相符,可以濟世。近世學法之士,不究道源,只叅符咒,兹不得已。畧述九事,編成一帙,名曰九要,以警學道之士,證入玄妙之門,不墮昏迷之路。人人得道,箇箇成真,豈不美歟。瓊山道人白玉蟾序。

立身第一
學道之士,當先立身。自愧得生人道,每日焚香稽首,皈依太上大道三寶。首陳已往之愆,祈請自新之佑。披閱經典,廣覽玄文。屏除害人損物之心,克務好生濟人之念。孜孜向善,事事求真。精嚴香火,孝順父母,恭敬尊長。動止端莊,威儀整肅。勿生邪淫妄想,勿遊花衢柳陌,勿臨誅戮之場,勿親屍穢之地。清靜身心,迷離惡黨。始宜尋師訪道,請問高人。此乃初真之士,當依此道行之。

求師第二
學道之士,須是得遇作家,方可明真悟道;得遇真師,方可皈向傳道受法。須是日前揣度其師,委有妙理;源流清切,然後親近;日積月深,恭敬信向。次宜具狀齎香,盟天誓地,歃血飲丹,傳授道書、隱訣、祕法、玄文,佩奉脩持。雖得其傳,不可便棄。常侍師門,參隨左右,求請口訣玄奧,庶無疑難,自然行之有靈。嘗聞高古祖師,徒弟皈向者紛紛然甚眾。師按察徒弟之心,中有心行不中者,不與之;不盡誠者,不與之;無骨相者,不與之;五逆者,不與之;及有疾者,不與之。吏曹獄卒,始勤終怠者,亦不與之。中有徒弟,若與師心契合,氣味相投,隨機應化得度者,常以愧心對之。忽遇師門試探,弟子難以難事相付勾幹,或中間不從所求,弟子切莫私起怒心。 若生怨恨,以貽咎師之愆,陰過陽報,毫分無失,所得法中,神明將吏,亦不輔助。豈不聞漠張良事黃石公,三進圯橋之履,公見誠心,乃傳素書,後爲君師。若求師者,當究是理。道法之師,始終心意如一,弟子始終亦如一。進道自然無魔。所謂弟子求師易,師求弟子難,誡哉是言也。

守分第三
人生天地之間,衣食自然分定,誠宜守之。常生慚愧之心,勿起貪戀之想。富者自富,貧者自貧,都緣夙世根基,不得心懷嫉妬。學道惟一,溫飽足矣。若不守分外求,則禍患必至。所謂顏子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者賢人也。學道人若外取他求,則反招殃禍也,道不成而法不應。若依此修行,法在其中矣。

持戒第四
夫行持者,行之以道法,恃以禁戒。明其二字,端的方可以行持。先學守戒持齋,神明自然輔佐。薩真人云:道法於身不等閑,思量戒行徹心寒。千年鐵樹開花易,一入酆都出世難。豈不聞真人燒獰神廟,其神暗隨左右,經一十二載,真人未嘗有纖毫犯戒,其神皈降爲輔將。真人若一犯戒,其神報讎必矣。令人豈可不持戒。更當布德施仁,濟貧救苦。昔晉旌陽許真君一困者爲患,其家抱狀投之於君。君問得疾之因,乃緣貧乏不得志而已。真君以錢封之於符牒,祝曰:此符付患者開之。回家患者開牒得錢,以周其急,其患頓愈。濟貧佈施,則積陰德,行符之人,則建功皆出於無心,不可著相。著相爲之,則不是矣。若功成果滿,升舉可期矣。

明道第五
夫道者,入聖超凡,福資九祖。逍遙無礙之鄉,逸樂有玄之境。聚則成形,散則爲風。三清共論,玉帝同談。不屬五行,超離三界。此乃證虛无之妙道。欲證此道,先修人道。去除妄想,滅盡六識。明立玄牝根基,須分陰符陽火。如鷄抱卵,出有入無。功成行滿,身外有身。仙丹妙寶,隨意自取。玉室金樓,隨心自化,呼風叱雨,坐役鬼神。噓氣可以治病,點石可以爲金。不與凡同,奉膺天詔,證果真仙矣。

行法第六
夫法者,洞曉陰陽造化,明達鬼神機關。呼風召雷,祈晴請雨,行符咒水,治病驅邪,積行累功,與道合真,超凡入聖。必先明心知理,了了分明,不在狐疑。欲祈雨救旱,先擇龍潭江海,碧壑深淵,雲龍出沒之地,依法書篆鐵札投之。如不應,方動法部雷神,擇日限時,登壇發用。祈晴之事,在乎誠心靜念,運動暘神,召起馮夷風部之神,掃除雲霧,蕩散陰霾,易歉爲豐,救民疾苦。若德合天心,應之隨手。驅邪之道,先立正己之心,毋生妄想,審究真僞。古云:若要降魔鬼,先降自己邪。當以誠心召將而驅之。若傳人不一,聞法避罪逃遁者,差雷神巡歷而馘之。若遣祟,切不可發送酆都。沒後恐有連累。戒之愼之。若治病之法,宜仔細察其病證,次常給以符水治之。蓋人之氣運於三焦五臟之間,順則平康,逆則成病。或嗜慾失節,或心意不足而成邪。故邪氣侵則成病。以我正真之氣,滌彼不正之邪;以我之真陽,敵彼之陰。若患者執迷邪道,可方便而化之,符水而治之。救人功滿,而證仙階,而爲妙果歟。

守一第七
近觀行持者,間或不靈,呼召不應者何故?初真行法者,累驗非常,廣學者卻不如之。此非法之不應也,緣學者多博廣學,反使精神不能純一,分散元陽。登壇之際,神不歸一,法不靈應。豈不聞老子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靈。今志於行持者,必當守一法,而自然通天徹地。不知抱玄守一爲最上功夫,但躭於廣學,反不能純一矣。蓋上古祖師,雖有盈箱滿篋靈書,留之引導凡愚,開發後學,不知師心自有至一之妙,不教人見聞,鬼神亦不知其機,用之則有感通。且法印亦不可多,專以心主一印,專治一司,專用一將,仍立壇靖,晨夕香火崇奉,出入威儀,動止恭敬,誠信相孚,自然靈應。切不可疑惑有無,昧於靈臺。須是先以誠敬守之,必獲靈驗。斯爲守一之道矣。

濟度第八
學道之人,洞明心地,不樂奢華,不嫌貧賤,不著於塵累之鄉,不漂於愛河之內,恬淡自然,逍遙無礙,塵世和同。先當行符治病,濟物利人。次可拔贖沈淪,出離冥趣。先度祖宗,次及五道。以我之明,覺彼之滯;以我之真,化彼之妄;以我之陽,煉彼之陰;以我之飽,充彼之飢。超昇出離,普度無窮。斯爲濟度矣。

繼襲第九
學道之人,得遇明師傳授祕法,修之於身,行之於世,人天敬仰,末學皈依,愧非小事。當知感天地陰陽生育之恩,國王父母劬勞撫養之德,度師傳道度法之惠。則天地國王父母師友不可不敬,稍有違慢,則真道不成,神明不佑。道法旣得,於身道成法應,可擇人而付度之,不可斷絕道脈。須是平日揣磨,得其人可以付者付之。苟非其人,亦不可輕傳也,罪有所歸。若得人傳授,但依祖師源流,不可增損字訣。忠孝之心相契,切勿生人我之心。弟子若負師,天地神明昭然鑑察,毫分無失。師僞,弟子亦然。若無人可度,石匣藏於名山福地、海島龍宫,劫運流行,自然出世。予感天地父母生化之恩,諸師傅道教訓之德,將其所得,冊成九事,以警後學。若修身立己,積德累功,上體天心,下利人物,行道成真,超凡入聖,伏望見聞,咸希觀覽。瓊山道人白玉蟾述。



道法會元卷之二
正乙部

移二

清微應運
太上無極大道,虛無自然,强名曰道。
一氣爲陰陽之祖宗,實雷霆之樞機。爰自太極旣判,皇人正音,集成一氣之瓊章,散作五雷之玄奧。舒之忽兮有象,卷之寂爾無形,妙在靈臺,道行法界。

至真無上三十六部尊經真文寶符
洞真十二部清微天寶,洞玄十二部玉宸靈寶,洞神十二部道德神寶。

太上三尊十方眾神玄中大法師
三尊卽三清上帝,傳教之祖。由人道而升仙境者曰道德天尊,由仙道而升真境者曰靈寶天尊,由真道而升聖境者曰元始天尊。如泰清道德天尊,卽泰清天之主,故曰泰清仙境道德天尊,卽是人道而生仙界者。上清玉清皆然,境猶方之謂也。但境與都不同,不可以境爲方。或曰每境自分十方,十方亦自分十方。

泰清九仙,上清九真,玉清九聖
凡有九品。人有一品,而修積至九品,然後入於仙道。由仙之一品,而修積至仙之九品,然後超登真境之一品。又由真之一品,而修積至真之九品,然後超登聖境之一品。又由一聖而至九聖,非一蹴可登也。或曰:靈寶天尊卽西那國王,道德天尊卽老聃,非也。謂老子爲道德天尊則可,謂道德天尊卽老子,非也。玄元始三氣,老子由玄氣化生,彼靈寶天尊亦由是也。

混元上德皇帝
乃唐以李老君爲始祖,故祀之爲聖祖,上尊號曰混元。今以爲泰清位號,非也。

先天元后。
乃老子之母,玄妙玉女。猶太宗以軒轅黃帝爲始祖,故尊事皇帝爲聖祖,先天太后卽皇帝母也。或以聖母爲聖祖之妻,謂不當坐子之下,尤非也。應國朝皆有聖祖。聖祖者,卽其始祖也。

三派始祖
清微元始天王。靈寶西那國王。道德老子。正一祖天師。

清微應運師寶
龍漢,赤明,上皇,延康,開皇,五劫之號。

清微聖祖玉清元始妙道上帝
梵氣雷霆之始,曰洞真,萬道之祖也。

清微玄祖上清靈寶玉宸大道君
清氣之祖,元氣也,曰洞玄尊神。

清微始祖太清道德五靈玄老君
景氣之祖,玄氣也,曰洞神尊神。

清微宗主真元妙化天帝
諱玉音跡(恭心),降生邾國,卽元始天王盤古王。應世多號,居元始萬神宫,洞元妙寶宫,洞妙寶
化宫妙化府。

紫晨太華大天帝
諱宗昶,居大華紫宸宫。

金闕帝宸玄元道君
居金闕玄元宫,玉英紫靈宫。

玄初保運道妙韓元君
諱脩,居麗農山保運府玄初宫。

東華木公上相青童道君
陽氣自然之神,男仙之主。居方諸青宫童初之府,青天童華宫童都府。

西靈金母梵氣祖母元君
陰氣自然之神,女仙之主。居西靈大華宫、西華太妙宫、青天西華宫易遷府。

清微演化元樞元皇李元君
諱謙,居紫虛化和完福府。披髮玉女狀。絳衣黃裙,執雷函,乘青龍。

清微宣化元機元靈龍元君
諱汲,居元妃化洞彬府,又玉陽化洞陽府。雙鬟玉女狀,面微赤。紫衣彩裙,執斧,乘青龍。

清微演妙察令昭化林元君
諱瑞,居昭明化,一作昭凝化華陽府,一名陽華府。大髻,玉女相,面白,杏目。青衣,金甲,仗劒,乘黑龍。

萬變九真玉仙聖母大素石元君
諱杰,居峽溪福源宫。乃溪女上真也。

清微靈和管元君
諱靜卿,居元妃化慧靈府、璋元府、清微靈光宫、清微大明宫章會府。鳳冠,玉女相,自然眉,杏目。紫服碧裙,執青圭。

九天妙道真運楊元君
諱徹秦,河中府人。居九天長原宫。青面,披髮,龍體。乘流火,爲雷霆樞機之帥。

九天玄元洞明許元君
諱令卿,居九天洞玄宫、九天洞青育玄宫。二十三歲成道。雙鬟髻,月眉鳳眼,玉女相。緑衣朱履,執圭。

玉堂天山朱真人
諱軒秦,東京人。居金華太清宫鳳凰閣、玄靈宫玄昌府。庬眉,白面,美髭。救苦真人也。

青惠昭化扶桑卞天君
諱翼,隨州人。居角亢心市垣中洞玄府、昭靈府。碧玉冠,白面,青服朱履。後爲太玄真人,卽暘谷神王也。

神曜保天道化庾元君
諱溶,秦酆州人。漢祖龍興後,方解化,居海上神洲曜明府。

明清道華丘元君
諱林,壽州人。居玉英府。

泰明清慧師真人
諱復,漠人。乃東華帝君應化。居東華化龍丘山通明洞。

通妙元化沖和謝元君
諱晉剛,都暘谷壇左瓊瑤玉臺沖和府。

清微洞光寶衛紫華元和明道太一神景王元君
諱正宏,居洞光府、寶衛府、玄都太沖樓右紫輝宫。滿月相,一字眉,鳳眼,披髮。仗劒,朱履,月孛狀。

清微茂晨保運金明彭元君
諱涵源,居井鬼星中丹昭府。雙鬟髻,月眉鳳眼,笑容,玉女相。素服絳裙,仗劒,乘火龍,統風火雷神三萬眾。

小有洞天清虛王真人
諱褒,字子登。居小有博爟宫中府,與魏元君互相師友。

高上紫虛魏元君
諱華存,字賢安,居上清宸曜宫紫虛右府。傳靈寶正派。元君本晉魏舒之女,適劉氏,生一女一男,入室精修至道。感上帝命太極真人安度明、青華扶桑真人暘谷神王卞翼方、諸青童帝君阿羅婁、清虛真人王子登等四真人,降赴丹室,傳授道妙。後領南嶽夫人秩上保之位。於是清微、靈寶、道德之法,歸一而傳焉。居高元紫虛宫。
道法會元上 道法会元txt 网盘

西華通惠龐元君
諱俏道,漢州人。居西華廣真宫、妙元宫。

太真太玄文元君
諱鏞,居景暉泰和宫。美女相。於西京名山清虛洞神化溪濱,伺祖元君過,則偕乘木浮于溪,遡流至岸。祖元君一意不動,行弟子禮,執巾侍傍。元君或化男身,或女形。是夕同宿,授道德正一之妙於祖元君,怳忽不見矣。

金闕昭凝洞清通化祖元君
諱舒,一名昉仲,字遂道。唐廣西永州祈陽縣零陵人也。中年慕道,尋訪名山,累遇至人傳授清微、道德、靈寶、正一四派之奧。年一百三十二歲登仙,流芳不絕。居海外東嶽廣顙山廣昌府、洞昭府。爲四派總教宗師之始、清微無上侍宸。治通化一煇天宫。

瓊室內應洞清郭元君
諱玉隆,一名清微大霞侍宸上景元君。居紫靈府。

紫光曜真福和傅元君
諱焴,字子芳。酆州人。爲三天上輔。居昌曜府。

龍光道明姚元君
諱莊,字叔奇。西京人,一曰廣昌。元君爲三天侍經,居隆慧府。

紫英玉惠高元君
諱奭,居洞曜景豐府。

西華清虛華真人
諱英,鳳翔府人。爲清微明元右卿洞陽上宰。三月三日生。

青城通惠朱真人
諱洞元,成都人。宦至安撫使,學道,職清微洞衛上卿、神霄玉樞使。三月初一日生。

雲山保一李真人
諱少微,號竹隱。房州人。職清微都元左卿、五雷院使。三月初五日生。道成隱去,不知所在。後復出,授道於南真人,入青城山。

眉山混隱南真人
諱畢道,號西濱。眉州人。職清微保明仙卿,後改清明仙卿、斗中六通掌水使者。十月初三日生。真人少慕道,尋訪江湖。一夕旅店,夢一朱衣靈官在門外,焚香拜之。覺起於門外得一瘡痍匈者。引入店中,施弟子禮。李真人數試之,不怠,以四派玄奧授之。俊設醮謝恩,方言姓氏。醮罷,西濱講謝禮師,隨聖駕入於希微怳忽矣。後西濱仕至廣西憲司,休官入青城山。本姓東南,名圭。

玉峯梅月雷囦詔使侍寰黃真人
諱舜申,俗名應炎。閩人。第百十三甲申閏八月初五日未時生。元係永福黃節推之子,生二十日,繼南劒黃通真宜卿爲嗣。年十四歲,隨父赴融州教官,患癎,具詞投於南憲求救。師授三符,焚之,忽官舍獨冷亭前龍荔樹爲風雷所擊,其疾遂安。因衣冠往謝。南憲一見喜之,留於侍傍,日漸親宻。微妙之旨,四派總授於雷黃囦真人矣。

【道法會元卷之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9519.html

更多阅读

115网盘怎么绑定手机 精 115网盘原绑定手机号

115网盘怎么绑定手机 精——简介?免费的网盘目前比较多,主流的网盘提供商有百度,115等。而安全上,大多数的网盘都推出了绑定邮箱,绑定手机等手段。本文就115网盘如何绑定手机,做一个简单的介绍。115网盘怎么绑定手机 精——工具/原料115

声明:《道法會元上 道法会元txt 网盘》为网友先生请让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