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荣一中简介 柘荣县一中

在宁德,经常会听到家长们说:“啊,柘荣一中很好”,很多家长把考不上宁德一中的孩子送到柘荣一中去念书。

2011年7月27日宁德8县(市、区)中考分数线划定:宁德一中正取线442分(含7科),柘荣一中正取396分(含7科),柘荣一中录取分数线比宁德一中少了整整46分,当然,柘荣一中从去年(2010年)开始扩招,每年正取500个学生,宁德一中据说正取才300个,所以柘荣一中高一录取分数线相对会低很多。入学门槛低,但教师还是淳朴、不变的。在这里,我想介绍一下有关柘荣一中历届高考取得的成绩和学校的教学理念,供参考。

2011年7月高考成绩揭晓:柘荣县一中本一上线首次突破200人大关,达247人,本二上线达954人吴志远同学荣获市理科状元(被北大录取),2011年,全省考生231065人,全省各批次上线率本一14.3%,本二51.25%。柘荣一中考生1250人(去年1256人),各批次上线率本一19.76%(去年13.8%),本二76.32%(去年70%)。

提示:考生人数参考---2011年柘荣一中考生1250人,本一上线247人、本二上线954 人,就剩下49人没上线。

学校简介:柘荣县第一中学(简称柘荣一中)创办于1944年,1971年开办高中,1975年正式定名为柘荣县第一中学。1978年被列为省级重点中学,1996年被确定为省二级达标中学,2001年完全剥离初中成为独立高级中学。1994年李政道博士为学校题写校名,1998年聘请李燕杰教授为名誉校长,1999年以来均聘请时任县委书记为名誉校长,2007年聘请县委书记许青云为名誉校长。学校规划面积180亩,现占地130亩,45个教学班,教职工177名,在校生3000名。柘荣一中学子为学甚勤,七十年代末,高考成绩亦连续三年名列全区前茅;学校重视学生德、智、体、艺全面发展,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斐然。近年来,学校狠抓会考、高考,教学质量稳居全市中上游水平。连续四年会考实现省一级达标校要求,连续五年高考上本科万人比率居全市前茅,上本科人数每年按百人递增,六年来共有7位同学考上清华大学。2007年高考再攀新高,本一上线102人,本二上线433人,本三上线631人,本一本二本三万人比率均居全市第一。(2008年10月统计)柘荣一中以人为本,实施名师工程,涌现出特级教师、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省学科带头人、省优秀青年教师、闽东十大杰出青年、市管拔尖人才、闽东十佳教师、市“十佳人才”、市学科带头人、市“教坛新秀”32人次;教师310多篇论文在CN刊物上发表。学校曾获全国中学少先队创造性活动竞赛创造杯奖,被评为“新世纪的特色校”、“21世纪体育发展课题实验校”等,2004年被宁德市教育局评为首批名学校,2007年学校被评为省教育先进集体。

2004年起,学校在县委、政府提出适度举债、超前发展战略思路的引领下提出并实施名师、课题、达标、文化四大带动战略,提出新时期办学的八点主张:一是质量第一,发展至上;二是以人为本,业务为根;三是求实、求稳、求改、求新;四是自主合作,作风顽强;五是真诚服务,有诺必践;六是精心理财,提高福利;七是平等和气,公正高效;八是崇尚一流,追求卓越。这些措施强有力的推动了学校发展,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办学条件日益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校园面貌日新月异。走进柘荣一中,你会感受到如今校园的规划布局更科学了,到处呈现新、绿、亮、洁,一幅自然和人文和谐相映的美丽图景。

为了进一步提升办学品位,2006年2月起,学校立足于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以课题化的方式,历经一年多的反复斟酌提出了一系列办学理念:办学理念-为了明天,校训-惟志,惟勤,办学目标-培名师,育新才,兴文化,创品牌,办学特色-勤耕耘,重合作,低起点,高成效,教风-实干、苦干、巧干学风-笃学、善学、乐学校风-明礼、仁和、向上。随着这些办学理念的确立,柘荣一中的名校内涵将得以不断彰显。


李政道提写的“柘荣一中”校门


教师办公楼


远眺教学楼


科学楼
柘荣一中简介 柘荣县一中


学校食堂


宽敞的塑胶跑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9691.html

更多阅读

张思德同志简介 垫江县韩德国同志简介

张思德小名谷娃子,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全家靠给地主帮工度日,母亲和几个哥哥相继冻饿而死,父亲远走他乡,不知所终。张思德成了孤儿,是叔父叔母收养了他,11岁时才读了几个月的书。苦难的生活,磨砺出他坚韧的性格。  1933年8月

蒲剧名家简介(一) 临汾蒲剧名人名家名段

蒲剧名家简介盖天红盖天红是蒲剧前辈艺人,工须生。原名康世仁,襄汾县人氏,后入赘万荣县一王姓人家,遂改名王占胜。长期在夏县蒲剧团演戏,现在年龄在四十岁以上的夏县人恐怕都知道"囔鼻子",因盖天红说话瘟声瘟气,似鼻子不通,当地称为"囔鼻子"

万荣笑话 《中国万荣笑话精选》

万荣笑话;我非到解店下车不行解店,是万荣县的旧名,有位老太婆去万荣县看自家的闺女,好告诉公共汽车售票员她到解店下车。  车行至万荣县汽车站,售票小姐客气地对她说:“大娘,万荣县到啦,您该下车啦。”老太婆说:“我去解店,我到万荣不下车。

令人惊怵的“横路”旧貌换新颜陈孙华 陈孙华秋冬

岭头和山后是柘荣县东源乡的两个村子,岭头去山后必经“横路”,山后去溪坪街更是要经过“横路”,到达岭头后再走一段山路到“灵岩”,接着走平路到溪坪街。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山岭到东源的简易公路修成之前的状况。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岭头

声明:《柘荣一中简介 柘荣县一中》为网友梦旅鹿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