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恩比:预言中国文化将统一世界

阿诺德·汤恩比(ARNOLDTOYNBEE)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他的20卷巨著《历史的研究》与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及更早期吉朋的《罗马帝国的兴亡》列,堪称为“巨型的历史博物馆”,被美国当代最著名的哲学教授李维誉为对人类文明“最看透底蕴的和最持续不变的沉思录”。他与斯宾格勒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洞见了西方文明进入二十世纪后的衰败。但他并没有象斯宾格勒那样,为西方描绘了一个可怕的毫无希望的前景,他则试图以基督的救世精神来拯救西方。他的研究方法继承英国的经验主义,而其核心观念则深受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影响,而他的灵感则来源于德国的歌德。他早期对古罗马的研究,使他产生了一种全球整合的观念,使他相信人类的统一性,因此被称为“全球统一的预言家”。下面,我将摘录他晚年与日本社会活动家池田合著的对谈录:《展望二十一世纪》,看看他是如何预言世界统一的:

“中华民族的美德,就是在那屈辱的世纪里,也仍然继续发挥作用。特别在现代移居世界各地的华侨个人活动中也都体现着这种美德。

东亚有很多历史遗产,这些都可以使其成为全世界统一的地理和文化上的主轴。依我看,这些遗产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华民族的经验。在过去二十一个世纪中,中国始终保持了迈向全世界的帝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地区性国家的榜样。

第二,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步培育起来的世界精神。

第三,儒教世界观中存在的人道主义。

第四,儒教和佛教所具有的合理主义。

第五,东亚人对宇宙的神秘性怀有一种敏感,认为人要想支配宇宙就要遭到挫败。我认为这是道教带来的最宝贵的直感。

第六,这种直感是佛教,道教与中国哲学的所有流派(除去今天已灭绝的法家)共同具有的。人的目的不是狂妄地支配自己以外的自然,而是有一种必须与自然保持协调而生存的信念。

第七,以往在军事和非军事两方面,将科学应用于技术的近代竞争之中,西方人虽占优势,但东亚各国可以战胜他们。日本人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第八,由日本人和越南人表现出来的敢于向西方挑战的勇气。这种勇气今後还要保持下去,不过我希望在人类历史的下一阶段,能够把它贡献给解决人类问题这一建设性事业上来。

在现代世界上,我亲身体验到中国人对任何职业都能胜任,并能维持高水平的家庭生活。中国人无论在国家衰落的时候,还是实际上处于混乱的时候,都能坚持继续发扬这种美德。

……

将来统一世界的大概不是西欧国家,也不是西欧化的国家,而是中国。且正因为中国有担任这样的未来政治任务的征兆,所以今天中国在世界上才有令人惊叹的威望。中国的统一政府在以前的两千二百年间,除了极短的空白时期外,一直是在政治上把几亿民众统一为一个整体。而且统一的中国,在政治上的宗主全被保护国所承认。文化的影响甚至渗透到遥远的地区,真是所谓“中华王国”。实际上,中国从公元前二二一年以来,几乎在所有时代,都成为影响半个世界的中心。最近五百年,全世界在政治以外各个领域都按西方的意图统一起来了。恐怕可以说正是中国肩负着不止给半个世界而且给整个世界带来政治统一与和平的命运。”

“对过去的中国,拿破仑曾说:“不要唤醒沉睡的巨人”。英国人打败了拿破仑,马上发动了鸦片战争,使中国觉醒了。……

中国今後在地球人类社会中将要起什麽作用呢?

由于西方各民族势力的扩张和暂时统治所形成的地球人类社会,已经摆脱了这种统治力量,今後仍会按现在的的状况继续下去。在最近新行成的地球人类社会中,中国仅仅就停留于三大国,五大国或者更多强国之一的地位吗?或者成为全世界的“中华王国”,才是今後的中国所肩负的使命呢?



汤恩比预言中国文化将统一世界

这是全人类所关心的事情,特别是与中国比邻的苏联和日本最为关心的。美国可以从东亚大陆沿岸和海上诸岛撤到关岛,再从夏威夷撤退。一旦需要可撤回到美国西海岸,美国和中国之间就可以相隔整个太平洋。不过在今天,单纯地理上的距离已经没有什麽重要意义。至导火箭的发明,使辽阔的太平洋宛如一条小溪那样狭窄。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相互都在对方的直线射程之内。这就是今天的现实。

因此按我的设想,全人类发展到形成单一社会之时,可能就是实现世界统一之日。在原子时代的今天,这种统一靠武力征服--过去把地球上的广大部分统一起来的传统方法--已经难以做到。同时,我所预见的和平统一,一定是以地理和文化主轴为中心,不断结晶扩大起来的。我预感这个主轴不在美国,欧洲和苏联而是在东亚。

由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组成的东亚,拥有众多的人口。这些民族的活力,勤奋,勇气,聪明,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毫不逊色。无论从地理上看,从具有中国文化和佛教这一共同[]遗产来看,或者从对外来近代西欧文明不得不妥协这一共同课题来看,他们都是连结在一条纽带上的。且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这样的统一正是今天世界的绝对要求。中国人和东亚各民族合作,在被人们认为是不可缺少和不可避免的人类统一过程中,可能要发挥主导作用,其理由就在这里。

如果我推测没有错误,估计世界的统一将在和平中实现。这正是原子时代唯一可行的道路。但是,虽说是中华民族,也不是在任何时代都是和平的。战国时代和古希腊及近代欧洲一样,也有过分裂和抗争。然而到汉朝以後,就放弃了战国时代的好战精神。汉朝开国皇帝刘邦重新完成中国的统一是远在公元前202年。在这以前,秦始皇的政治统一是靠武力完成的。因此在他死后出现了地方的国家主义复辟这样的**。汉朝刘邦把中国人的民族感情的平衡,从地方的分权主义持久地引向了世界主义。和秦始皇带有蛊惑和专制的言行相反,他巧妙地运用了处世才能完成了这项事业。
汤恩比:预言中国文化将统一世界

将来统一世界的人,就要象中国这位第二个取得更大的成功的统治者一样,要具有世界主义思想。同时也要有达到最终目的所需的才干。世界统一是避免人类集体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不是在半个世界,而是在人们能够居住或交往的整个地球。必定要实现统一的未来政治家的原始楷模是汉朝的刘邦。”


汤恩比的其他言论:

中國過去的成就和歷史經驗,已使其具足統一世界的資格;這正是西方所顯著缺乏的。在這種成就的力量上,中國比任何其他國家都更有希望,帶領人類政治走向大一統的世界。

一些較為文明的宗教和哲學的創始人認為,神性的本質並非權威,而是愛、仁慈與人道。佛菩薩和基督並非權威施行者的象徵,而是代表克已奉獻和自我犧牲;儒家與神道教代表人與自然的和諧互助合作;道教則以自然為導歸,不為人類粗魯笨拙的行為所擾亂。誠然,在這些格外睿智而溫和的宗教及哲學傳統基礎上所建立的世界觀,才是現前拯救全人類最大的希望。現代人熱衷於「征服對方」,這種觀念不僅毫無道德、不切實際,而且禍害無窮。

 ——出處:湯恩比, A. 1973,《污染的起源》,文出自《地平線》雜誌,第15冊第3期,4-9頁。


中國歷史不斷地周而復始的改朝換代。然而,中國比西方更成功的解決了兩個主要問題。其一,數百年來,中國國內在和平而有規律,相對較安定的環境中,成功地維繫了數百萬人的團結一致。再者,中國成功的融合了一個外來的思想文化—佛教,佛教豐富了中國本土文明。
 在歷史上。中國曾有超過五百年的分裂時期(春秋戰國的五百年中,中國分裂成許多小諸侯國),但是在公元前兩百二十一年,整個國家在政治上大一統了。之後,中國的政治始終是統一的局面,再沒有長期分裂過,且在文化上,從未喪失她的整體性。
 早在公元前兩個世紀,漢武帝已經了解,要保持中國政治的一統,必須培訓一批專業優秀的政府官員來維繫,官員的合格標準,他則選擇對儒家哲學精通深入程度來考核。


……二十世紀的人類與公元前三世紀(戰國時代)的中國人,在心態上非常相同。我們已經成為政治分裂,以及由於政治分裂而導致的國與國之間的競逐與戰爭,這種古老習慣的囚奴。這種習氣已經根深蒂固的深植於我們心中,使我們不願意從這習氣牢籠中解放。然而,我們現在已經意識到,如果不能實行全球性的政治統一,這種毀滅性的疏離將導致所有生命的毀滅。
 我們膽敢希望中國能滿足世界迫切的需求嗎?自從羅馬帝國解體以來,西方的政治並沒有致力於重建統一,而是破壞性的企圖阻止統一。西方已有意使自已不具有政治上統一世界的資格。中國過去的成就和歷史經驗,已使其具足統一世界的資格;這正是西方所顯著缺乏的。在這種成就的力量上,中國比任何其他國家都更有希望,帶領人類政治進入大一統的世界。

 ——出處:湯恩比,A.1973,《地球的繼承人?》,文出自《地平線》雜誌,第16冊第3期,18-19頁。

=======================================
编者的话:

外国历史学家的言论,似乎应该值得中国人深思。当我们中国人自己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候,当我们中国人自己妄自菲薄自己的历史的时候,外国人却看到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历史优秀的地方,甚至于在他们眼里这种文化可能会统一整个世界。

然而,回过头来,我们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又了解多少呢?反对儒家的,似乎连一本儒家的经典也没有读过;反对佛学的,仅仅似乎只停留在宗教性质的认识,而未能看到佛学世界观人生观的阐发;反对传统文化的,更是对传统文化所知了了,不知所为何物,只是因为反对所以反对,说不出一点道理来。

何不心平气和的,安安静静地深入了解一下我们的文化?反对谁,总得有一个过硬的反对谁的理由,戴高帽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认为儒家是垃圾的,总得通过自己的研究说出一个儒家是垃圾的一二三来,才能让别人信服,如果仅仅是论点没有论据,仅仅是对儒家一顶高过一顶的高帽子,是没有人会信服的。反对佛家的也是一样。有哲学家说过,佛教哲学是最美的哲学。可是这个哲学论坛中,就有不少人容不得佛教哲学。哲学不应该具有排斥性的,好的哲学从来都是不二的。

这里,我想说:作为我们中国人,而且是作为爱好哲学的中国人,必须有一个中肯的认识本国历史和本民族文化的历史观,而不是站在批判的出发点上,研究历史和文化就是为了批判的,这是不好的。钱穆先生说:研究本民族历史文化应该有一些温情才是。在我看来,在目前的中国,只要能做到中肯就已经很不错了,温情似乎在很多人中间难于实现的。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历史就无须批判,并不是这样的。批判与否的标准,是建立在中肯的基础上的,而要实现这种中肯,是必须建立在对本国历史和文化有了解或者见解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人云亦云,亦或是凭感觉就论断。总之,我们必须有一个中肯的历史观,才能够准确地评论和研究本国历史和文化,才能够从历史和文化中提取精华所在,才能够系统的总结中国哲学涉及的方方面面。

转载此文,与论坛中爱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各位网友共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9739.html

更多阅读

黎瑞刚:未来中国文化影视传媒大亨!

  “黎瑞刚,历史将证明,你会是电信的功臣,广电的罪人!”  时隔八年,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董事长黎瑞刚还记得发生在哈尔滨的这一幕。彼时他正为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主持IPTV项目第一个试点的演示,一位在场当地广电领导站起来,指

中外学者预测日本沉没:十年内日本将从世界除名?

中外学者预测日本沉没:十年内日本将从世界除名? 杨学祥我在2008年的特大地震趋势分析:地球是一个扁球体,一处地震变形,为另一处的地震变形提供了条件[4]。这就构成了强震的路线图。表1的地震从中国开始,又回到中国,这一闭合路线为下一次

声明:《汤恩比:预言中国文化将统一世界》为网友错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