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山一中_教育畅想 牛山一中状元万文恺

从多种教育模式中突围出来的牛山一中(节选)
2012-09-10
谨以此文向牛栏山一中全体老师致敬!并祝教师节快乐!

——校刊《当春》主编 / 林子

在一所中学校里,拥有一座完美华丽的礼堂,算不算是奢侈呢?在牛栏山一中,不仅仅有这样的礼堂,还有教育设备一流的校舍,有宏伟气派的体育馆,有标准田径场和散发出青草芬芳的足球场。在这些现代先进的教育环境的背后,我看到的不完全是一个投资资金的数据,而是一个致力于中学教育、具有高度教育素养和视野开阔的领导团队,和这个团队领导者的胆略。
写下本文标题的时候,我就在想一个问题,教育有模式吗?有专家认为教育是不该有模式的,而在中国,教育模式似乎成了一种由头,处处有研讨,处处有观摩。而在牛山一中,开学初始,我先后参加了好几个活动,开学典礼,军训汇报,还有意想不到的“飞行实验班”与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签约仪式。我在微博上发了一条关于飞行实验班签约的消息,立刻就有人关注并询问相关情况。而到会的夏占义副市长,也肯定这样的合作办学是史无前例的,为我们的中学教育目的开辟了一条先河。
每一座崛起的高楼都承载着教育的使命
事实是建一所学校,耗资五、六个亿确实够奢华。但当这些资金架构起的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想,并实现了教育的现代化也拓展了教育者的思想,促进教育发展向着一个更高的目标挺进的时候,所有的投入都该是值得的了。
过去的牛栏山一中一直承袭着以德立校,艰苦朴素,兢兢业业的办学作风。我 们从一个个年迈的老校友、老教师、老校长哪里,听到的,看到的,都是忆苦思甜般的回忆。那个年代,即便是天寒地冻,老师也会在讲台上一字一句的讲解,学生也会在课桌前一字一画的做该做的练习,学文化做有用的人,知识改变命运是绝对的真理。
时间在转动,光阴在流逝,牛山一中从几间破庙到几栋平房,再到几座小楼、大楼,终于到了今天牛山一中翻天覆地,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蓝天白云之下,校园里处处是一片欣欣向荣。我想起刘克祥校长最初对我说的话:“我们的学校尽管地处北京远郊区,但我们的教育绝对不会因此而局限,我们教师必须有开阔的视野,我们的学生一定要有学习的快乐。”
短短的几句话,绝对不是说说而已,认识刘克祥校长近两年了,与他交流的次数不会超过十次,尽管时常与他在校内相遇,看到的永远是繁忙。而每次有要事相商,定要在早7点左右去到他的办公室,否则,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因为在校长办公室的门外,永远都有一堆人侯在那里。
刘克祥生于60年代初,作为一校之长,他的思想和决策对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牛山一中的发展,刘校长不仅一次对我说过这样的话:“我要让牛山一中成为一个学苑小镇,学校不仅是学习的地方,更是生活的地方,我们的学校不仅仅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学园,还必须有花园、乐园、公园的功能。我希望在这里,老师教学是快乐的,学生学习是快乐的……”小镇,小镇的意思就是就街道、有商场,有银行,有一个小镇该有的一切呢。“没错,我们牛山一中内有牛人街,有超市,还要有模拟地铁的换乘站,要有模拟汽车驾驶室,我们要尽力做到让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学习、感受现代生活,就能掌握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技能。”
如今,学校绝大部分设施设备都已经按照刘校长的设想到位了。三座完全实现了现代化教学的教育大楼屹立在校园的中央,功能齐全的体育馆也投入了使用,还有充满完美艺术气质的千人大礼堂,集音乐演唱会、影院、报告会等一体。如此良好的教育环境,引发全校师生、及前来的家长们空前的热情,也引来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座高楼之下是必有这样的基石
作为北京市重点中学,牛山一中的崛起,是靠一代又一代忘我付出的教师们用心血浇筑起来的。我在很多地方都会自觉自愿地向朋友们介绍牛山一中,这并不完全是因为我的工作,更多的是缘于发自内心的感动。从我第一次走进牛山一中,这中感动就没有消减过。
牛山其实没有山,或许以前是有的,但现在绝对是一马平川。牛山,在北京顺义,说得完全一点就是牛栏山镇。牛山一中是牛栏山第一中学的习惯称谓,我走进这所学校也有两年之久了,在这所学校62年的发展历程中,谁都可以想象当初的艰辛与艰苦,但不是谁都可以想象这所学校承袭下来的那种精神——人人忘我的付出。
也许,有人会说,将一头牛赶到地里,它就没有理由不去耕地。说得没错,一头牛在地里是没有选择的,要是地里有很多牛呢?是不是还会有这样的效果?尽管用这样的比喻不是很贴切,但在牛山一中,存在的就是这样一种牛的精神,默默地,各行其责,无论是领导还是教职员工,他们不分节假日,不分白天黑夜,在纷繁工作中的每一张都会令你心疼。
在这里,我接触最多的该是校党委副书记姚宇鹤与德育处主任张军堂了,他们都是70后,姚宇鹤从本校毕业回到本校,张军堂从东北来到这里,不仅仅自己来还将读研究生的妻子也劝来了。说实话,在工作上我不是很愿意和他们打交道,尤其在费用核算和每一个工作环节上,那种认真和抠门的样子真的是令人不爽。但从另一个角度,换位思考,也得以理解了。就是这样,才有了很多的机会了解他们,从早7点到挽9点,甚至是10点、11点、12点,还在学校忙着这事、那事。以至于我在任何时候只要工作上有问题,也不在意是夜里还是清晨,一个电话总是可以把问题解决的。
我时常听到姚宇鹤说,还有好多事等着处理呢,身材娇小的她总是让你感受到一种隐忍的力量,遇到问题你不用担心,到了她手上一定会有办法的。但你会担心她的身体,担心她会不会太累,甚至有时候遇到问题都不忍心去找她。也时常听到张军堂说,早上我要给我儿子做饭吃,而他说的做饭绝对不是简单的早餐,而是有鱼有肉的那种正餐。你信吗?一个早7点就要出门,晚上回家无点的人,为了减少对儿子对家人的内疚,他把早餐当做正餐来做了。德育处,在一个学校是什么概念?用学生的话说,是一个令人烦却又离不开的地方,无论大小事统统找德育处。张军堂不仅管理着德育处,还要带高三,还要给高三讲课……张军堂正在用行动诠释一个父亲和一个教育者的道义和责任。
牛山一中_教育畅想 牛山一中状元万文恺

牛栏山一中 2012-2013年度开学典礼(摄影梁波)
聚集优质的教育资源一定是为了更好的办学
在很多人认为如今的教育资源是不均衡的,对面临受教育的孩子也是不公平的。事实是,这是一个社会问题,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的社会问题。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的领导者,一旦树立了办学目的,确定了办学思想,他要做的就一定是如何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如何建设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如何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
刘克祥校长也毫不掩饰他的这一决心,他说:“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来建设一流的学校,动员、吸收最最优秀的老师加盟进来,培养对国家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同时,他对教育管理与教育培养也有自己独到的思想,在国家“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下,在坚持牛栏山一中“以德立校、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中,他将“干部修政德,教室修师德,学生修品德”作为行为准则,对进一步推进牛栏山一中的文化建设、全面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及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都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
在和刘克祥校长探讨学校文化建设这个广泛的话题时,他的思路确实细致而明确的。“在做好核心文化建设的同时,我们强调制度文化、管理文化的作用,而环境文化的建设一定是在此基础之上,才可表现与承载属于我们的文化。牛中在我们的愿景里,是一所生态的学校、数字的学校、科学人文的学校。”
毫无疑问,学校是一个多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交叉系统,是人与教育、环境与教育、人与环境的生态位系,如果我们的学校在教育与环境的作用下,让每一个人受到良好的生态滋润,使其个体生命的生长与行为状态或心态与人文科学的自然环境状态达成高度的和谐,算不算是教育理想中的一个新的追求目标呢?
刘克祥说:“教育是爱的事业!”如此充满魅力的学校,自然是与爱分之不开的。“把优质的教育资源拿出来与社会分享,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在暑期支助大凉山贫困生来北京的爱心活动中,刘克祥校长说过这样的话。他甚至表示,在将来有机会可以与贫困地区合作,每年接受一些因无法缴纳学费上不了学的孩子,让他们来牛中学习、生活。果真如此,那么走进这所学校的孩子,又是怎样的幸运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9804.html

更多阅读

声明:《牛山一中_教育畅想 牛山一中状元万文恺》为网友首尔迷情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