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身的日子》教学设计 翻身的日子钢琴曲

《翻身的日子》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民族音乐一直备受流行音乐的冲击,尤其是创作于年代久远的作品更是面临挑战,为了让学生学习和了解这些优秀的民族音乐,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认识到传承音乐文化的意义和责任,我设计了本课。

感受是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教学中应该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听音乐的兴趣,用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听音乐,给学生养成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和方法,从而逐步积累感受音乐的经验。《翻身的日子》运用明亮的板胡和善于模拟人声的管子,对答呼应的创作手法以及欢快的速度表现了农民翻身做主人的喜庆场面。在本课中,没有作太多的讲解,而是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参与活动的机会,如:模仿板胡演奏、欣赏演奏视频、模唱管子旋律、对答比赛等等,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渐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目标]

1、感受作品欢快喜庆的情绪,了解作品风格。

2、认识板胡、管子并能听辨其音色。

3、熟记对答乐段主题旋律并了解其创作手法。

[教学分析]

民族管弦乐曲《翻身的日子》是朱践耳先生1952年的作品,原是为大型纪录片《伟大的土地改革》创作的插曲,最开始是中西混合乐队演奏的,后被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和钢琴曲。作品表现的是土地改革时期农民翻身做主人的喜庆场面,分别用欢快的速度、典型的北方特色乐器(板胡、管子)以及螺蛳结顶的对答手段等不断地向人们传递这种喜悦的情绪。

历史题材的音乐作品,由于年代久远的原因,远离学生生活经历和文化视野,很难与其产生共鸣、引起兴趣,尤其是六年级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对课堂反应的被动。因此,既能调动学生兴趣,又能达成教学目标是我备课时把握的主要原则。

[教学重点]感受作品欢快喜庆的情绪,了解作品风格。

[教学难点]

1、听辨板胡、管子音色;

2、熟记并表现对答主题旋律。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内容] 《走进音乐世界》小学第十二册第三课《翻身的日子》

[教学对象]小学六年级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生模仿师拍节奏,速度越来越快,生谈心情(高兴、开心)。

 师:人的情绪有很多种,有时高兴,有时不高兴,音乐同样能表达人的情绪,一起听一段音乐,看看它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设计意图:从情绪入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对本课产生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主动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新授:

(一)《翻身的日子》总体情绪感受

完整播放《翻身的日子》,学生边听边上黑板写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关键词

(曲名、作者、背景、创作时间、速度、演奏形式、情绪、旋律、乐器等等.

[设计意图:指导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欣赏的方法。]

(二)分段欣赏

1、欣赏作品第一主题

(1)欣赏作品的第一主题,感受音乐的特点、谈谈作品带来怎样的感觉;

(2)复听第一主题,听辨是什么乐器演奏的(板胡);

(3)欣赏视频和图片,找出二胡和板胡的异同;

(4)出示板胡旋律谱,边听音乐边在标有节奏的地方拍一拍;

(5)在标有节奏的地方模仿板胡拉一拉;

(6)欣赏板胡、二胡合奏段落,继续关注板胡;

[设计意图:带着不同的要求完成一次次的欣赏活动,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悉板胡主题旋律,在对比中巩固板胡音色,潜移默化中感受乐曲风格,达 到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的目的。]

2、欣赏作品第二主题

(1)欣赏第二段主题,生听辨演奏的乐器;

(2)出示管子及演奏姿势图片,欣赏管子独奏,模唱管子旋律,了解管子音色;

(3)欣赏吹管乐合奏片段;

《翻身的日子》教学设计 翻身的日子钢琴曲

[设计意图:对管子的认识采取视听结合,对风格的把握再次采用演唱比较法,学生在参与中获得了体验、获得了知识。]

(4)风格归纳:为什么作品中用到板胡和管子这两种北方民族乐器?

(5)欣赏对答句式,学生找音乐规律;

(6)简介螺蛳结顶的创作手法;

(7)学生演唱对答段落

(跟琴唱谱——师生对答——生生对答——个别学生对答)

[设计意图:在参与中理解音乐、发现音乐的规律,从而��好地表现音乐,达到熟记音乐主题的目的。在学习方式上再一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

(三)作品背景讲解

[设计意图:通过背景的讲解,加深学生对作品喜悦情绪的理解]

(四)再次完整欣赏全曲

播放全曲,师跟着音乐板书画图,生边听边跟音乐作出相应的动作。

[设计意图:从部分再次回到到整体,给学生重新进行一次知识的梳理,巩固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五)欣赏朗朗演奏的钢琴视频,通过对比再次感受作品带给我们的喜庆情绪。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和敬仰的人入手,让学生了解作品的不同表现手段和形式,进一步感受作品给我们传递的喜悦之情,再次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情感。]

三、梳理检测

抢答题:1、今天我们欣赏了一首民乐合奏是?作品向我们传递了(欢乐、喜庆)的情绪。

2、你能分辨出下面哪段音乐是板胡演奏的吗?(板胡,二胡)

3、你能分辨出下面哪段音乐是管子演奏的吗?(管子,竹笛)

选做题:今天我们学习了螺蛳结顶的特殊句式,你能用这个句式邀请你的伙伴进行一次对答吗?

[设计意图:检测反馈活动既是对整节课的梳理,也是对学习效果的检验。]

四、小结

[教学反思]

《翻身的日子》是一首离学生生活很久远的作品,学生不易理解创作背景及作品表达的情绪,为此,我抓住作品中出现的特色乐器和对答的创作手法跟学生一起交流,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比较流畅,学生学得既开心又轻松。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作品传递给我们的快乐和愉悦,在与同学的配合中体验到了合作的成功。同时,学生认识了北方常用的两件民族乐器,掌握了欣赏音乐的方法,积累了民族音乐主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60130.html

更多阅读

《猴子种果树》教学设计及思考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

《猴子种果树》教学设计及思考2012“千课万人”回来,我就想搬薛法根老师的《猴子种果树》,他的组块教学法真的是常用常新、童叟皆宜,呵呵。但是,如何让这次的搬课更接地气,能给老师们更多的引领与启迪?我还真是动了一番脑筋,保留了薛特的

《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及反思腾蛟一小林素君 日食和月食

《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知道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在月球运动过程中,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或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或月球)的光,这时地球

《诚实与信任》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白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诚实与信任》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板块一:复习词语,情境导入一、复习巩固(听写词语)故障 歉意毕竟 责任报三遍,同桌互批,及时订正【设计意图:复习是为了再次巩固,整体听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听力,当场纠正是为了提高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效果】

转载 优秀教师《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

原文地址:优秀教师《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作者:安乐闲人学习目标:1、品味文章含蓄隽永的语言,感受藤萝的美。2、理解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3、学习本文比喻、拟人、对比的修辞方法。教学重点:品味文章优美的

朱则光《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藤野先生优秀教学设计

http://blog.cersp.com/index/1102080.jspx《藤野先生》教学设计山东省济宁学院附中 朱则光【教学目标】1.理解用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2.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3.体会作者情感,感受师生真情【教学创意】1.让对话在“伟大”中穿行。抓

声明:《《翻身的日子》教学设计 翻身的日子钢琴曲》为网友能吃是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