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与金温铁路 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南怀瑾与金温铁路

2008-9-12 10:46:33



  1998年6月11日清晨7时,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声,首列金温铁路列车“海鹤号”缓缓驶出温州站,向杭州进发,这标志着我国第一条合资铁路——金温铁路全线正式开通运行。“巨龙横贯浙西南,百年梦想今日圆”。在世纪梦圆的欢声笑语中,浙西南2000万人民不会忘记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因为正是他发起和推动修建了这条被称为“浙江头号扶贫工程”的地方铁路干道,开创了内地与香港合资修建铁路的先例。


怀瑾握瑜一奇人

  南怀瑾1918年出生于浙江乐清县一个书香之家。他从小就接受严格的传统私塾教育,熟读四书五经,涉及诸子百家。1935年夏,17岁的他孤身一人来到省城杭州,考入浙江国术馆,开始了他闯荡天下的旅程。在国术馆学习拳术、剑道等中国功夫的同时,他还苦心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医药卜算、天文历法诸学。1937年,南先生以第一名的成绩,从浙江国术馆毕业。这时,抗战爆发,他毅然远走川康边境,创办了“大小凉山垦植公司”,自任总经理兼自卫团总指挥,实践保家卫国的理想。不久,入“中央军校”执教,担任武术教官和政治指导员。同时,结识并拜禅宗大师袁焕仙为师,转入佛学研究。后又遁迹四川峨嵋山大坪寺,用3年时间,读了佛学的经、律、论三藏十二部和数千卷经典及道藏。
  熟读经史,博览群书,使南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独具心得。1969年他在台湾创立了东西精华协会,开课讲学。1974年,他向学术界推出了《论语》系列专题讲座,采用经史合参的方法,以20篇《论语》为经,与《春秋》的史实相融会,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深入浅出地阐明中国固有文化的精髓。1976年,南先生将讲座内容以《论语别裁》为名结集出版,至今已再版20余次,还被译成英、法两种文字,大有“洛阳纸贵”之势。此后,南先生一发不可收拾,相继出版了《孟子旁通》、《老子他说》、《历史的经验》等30余部儒、释、道等方面的学术著作,可谓著作等身。
  南先生是一位学者,更是一位“行者”。他说:“读《论语》是要懂得如何做人做事,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所以他在著书立说、教书育人的同时,更注意身体力行,为国家、为民族做有益的事。他身在海外,心系统一,为两岸的交流和祖国统一尽心竭力;他爱国爱乡,重视教育,先后为内地的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捐资200多万美元,在温州设立医药科技奖励基金、农业发展基金,出资500万元将故居扩建成老幼文康活动中心。他关心改革,热心建设,积极动员其弟子到祖国内地投资,创办了十多家合资企业。
  南先生怎么会与修建金温铁路的事情联系起来了呢?这还得从兴建金温铁路的曲折历程说起。


修建金温铁路好梦难圆


  1912年4月,孙中山先生乘船而至,登临温州,而后在其著名的《建国方略》中这样描述他的观感:“温州在浙江省之南,瓯江之口,此港比之宁波,其腹地较广,周围地区皆为生产甚富者,如使铁路发展,必管有相当之地方贸易无疑。”并勾画出一幅将福州、温州、金华、杭州联线建造一条铁路的宏伟蓝图。1915年,浙江省长公署向北洋军阀政府报告,要求兴建宁波至温州的甬嘉铁路,并进行了选线踏勘和工程估算。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为了掠夺武义砩矿,修建了金华至武义约40公里的军用铁路,日本投降前拆毁了这段铁路。1947年,浙江省政府希望利用美援兴建金温铁路,再次进行选线、踏勘和工程估算。然而,在旧中国,这只能是一个空想。
  新中国成立后,金温铁路建设又经历了两上两下的艰难历程:1958年,金温铁路被列入第二个五年计划,10万铁道兵和数万民工在金温铁路全线拉开了筑路战场。然而,由于国家遇上了经济困难,金温铁路匆匆下马,留下了78公里长的路基、3座已开工的大桥和7座未完工的涵渠。到了1984年,金温铁路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浙江省专门成立了金温铁路指挥部,完成了全线勘测工程和从金华到丽水的施工图纸设计,但因资金问题,又再度搁置。

“世界各国无论何处,铁路常为国家兴盛之先驱,民众幸福之源泉也。若无铁路,运转无术,而工商皆废,复何实业可图?”历史早已验证了孙中山世纪之初的论断。浙西南,本是浙江这个资源小省的矿产集中区,丽水的金矿,缙云的砩石,青田的叶蜡石、花岗石等不仅在浙江乃至在全国也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还有浙江最丰富的林木、水电、经济作物资源。然而,由于运输不便,巨大的资源优势便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浙江的5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集中在这里。因此,金温铁路成了“浙西南的脊梁”,是“浙江头号扶贫工程”。
  金温铁路迟迟建不起来,浙西南人民心急如焚。从浙江省第六届人大起,人大代表几乎年年都要提出建设金温铁路的提案。1984年,温州被列为全国十四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浙江和江西的全国人大代表向全国人大提出了兴建金温铁路的议案。这一问题甚至惊动了邓小平,批示“金温铁路要列入议事日程”。李鹏批示铁道部:“请研究,能否办成地方铁路”。


“他们才是真正的催生者”


  历史在呼唤着一位“催生者”,这时南先生出现了。
  说起来,建造金温铁路,南先生还是先被人“催”出来的。南先生移居香港不久,1988年初春,家乡温州市的领导就去香港拜访他,说着说着就说到了这条铁路的事。他们希望南先生“能起而倡导兴建金温铁路”,促成这条铁路的早日动工。
  南先生办事从不拖泥带水,他资助内地的许多项目,答应得都很干脆,说干就干。但修铁路的事,一开始,他并未立即答应下来。因为兴建铁路毕竟不是一般的项目投资,需要有一个周密的考虑和认真的评估。另外,这条铁路对国家来讲,不算一个很大的项目,但对私人来说,却是一笔很大的投资。再说,投资铁路,大多是赔钱的事,国际上很少有人把资金投在铁路上的。南先生也曾经说过:“只有傻瓜才会拿钱去修铁路。”
  但故乡父老的殷切期望,使南先生为之动情。
  当听说南先生很希望能与结发妻子通个电话的消息后,1989年春节前夕,在温州市市长刘锡荣的亲自过问下,大年二十九晚上,南先生与断隔40多年的结发妻子,在电话里交谈了40分钟。南先生通话后,两眼含泪,激动不已。他对学生说:“我们的政府和人民特意为我架通了一条热线,了却我40多年来的一个心愿。古人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我是一言抵万金啊”南先生的老母亲生病时,温州医学院的专家两次去乐清为老人家看病。有关部门还将南先生的结发妻子送到广州与之见面。
  刘市长去香港与南先生会面,特地请发绣大师魏敬先教授,用南先生老母亲的灰白发丝为她绣了一幅肖像,作为一份特殊的礼物送给南先生。南先生看到这传神逼真的肖像,顿时老泪纵横,“扑嗵”一声,便跪地叩拜,令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良久,他用颤抖的双手紧紧地握住刘市长的手,叹道:“知我者,刘市长也!”南先生终于答应了,他要出面修建这条铁路,他愿意做一次“傻瓜”,以报答乡梓。
  1989年3月15日,南先生在香港的寓所完成了《对金温铁路的浅见》一文,阐述了他对金温铁路建设的真知灼见。他说,修建金温铁路,实际上不只是资金问题,还是怎样建立一个可行性的办法问题。资金毕竟是人的智慧所聚集的,无钱固然难办事,但无办法聚财和动用钱财,有钱也没用。他对温州市的领导说:“要修建金温铁路,最重要的是外资与地方政府合作设立一家铁路公司,拥有独立经营的自主权,打破原有铁路必须由政府或国营企业经营的陈规。”南先生的意见得到了浙江省政府领导的赞赏。
  1989年至1990年底,在双方共同对金温铁路沿线的自然经济进行考察、认定的基础上,签订了合资建设金温铁路的意向书、协议书和审议纪要等有关文件。1991年1月,南先生任董事长的香港联盈兴业有限公司与浙江省政府共同签署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得到了国家计委的批准,确认“该项目是可行的,社会效益也是比较好的”。

最初的意向终于变成了可行的方案,1992年1月26日,时任浙江省副省长的柴松岳率团赴港,双方签订了合资成立浙江金温铁道开发有限公司的合同。确立由香港联盈兴业有限公司与浙江省地方铁路公司合资兴建金温铁路,总投资1.72亿美元,其中注册资金5733万美元,港方与浙江的投资比例为8:2,合资期限70年。9月28日,国家经贸部最后批准合同。11月12日,浙江金温铁道开发有限公司在温州注册登记。
1992年11月18日,浙江金温铁道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南先生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在公司开业典礼上,浙江省政府领导高度评价南先生对促成金温铁路开工的贡献,称他为“金温铁路的催生者”。因事未能出席开业典礼的南先生,发来了一封热情洋溢的贺信——《为金温铁道公司献言》,他一一列举了浙江省和温州市有关领导的名字,把“金温铁路催生者”的荣誉头衔奉还给他们,说他们才是这条铁路的真正“催生者”。


“为中国开创一个先例”


  1992年12月18日,金温铁路开工仪式在浙江缙云仙都隧道工地隆重举行。9时40分,浙江省省长葛洪升揿动破土动工爆破的按钮,“轰隆隆……”,金温铁路建设的第一声炮声响起,全场6万多名群众的欢呼声、掌声和炮声,直冲云霄,浙西南人民苦苦期盼的金温铁路终于破土动工了。
  金温铁路始自金华新东孝,经武义、永康、缙云、丽水、青田等市县,终至于温州龙湾。沿线地形复杂,多为崇山峻岭,桥隧相连。沿途经过135座桥梁、930座涵洞和96个隧道。全程251公里, 有37公里为山洞隧道,15公里为桥梁,平均每两公里有一座桥梁,每4公里有一座隧道,工程建设的难度很大。据有关专家认定,其施工难度仅次于成昆铁路。如此困难的工程,南先生毅然承担下来。为的是什么?曾担任金温铁路总顾问的侯承业博士说:南先生“是为中国的建设开创一个先例,即政府可以与海外人士合作,利用外来资金兴建国家的公共建设。”
  确实,金温铁路的兴建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南先生个人出资与浙江省政府共同兴建金温铁路的消息传开,立时引起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纷纷认为金温铁路的动建,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后,全国有许多的公路、铁路、地铁、电厂、机场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与外资合作建设,大大加快了国家的建设进程,迅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南先生在《对金温铁路的浅见》中,就表明了他对投资内地建设的见解:“中国大陆,现在所号召投资开发的内涵,需要的是真实投进资金和进步的精密科技,用以接济陈年贫乏和落后。并非如资本主义社会商业自由市场式的投资,可以一本万利,至少是一本十利的如意算盘。如果没有这种认识和意见,冒昧地向大陆投资,无异是‘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不但势所不能,亦理所不可。”


“为子孙后代修一条人走的道路”


  为了使金温铁路早日建成,已是古稀之年的南先生日夜操劳,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诚如他献给金温铁道公司的两句古诗那样:“云里烟村雾里山,看之容易作之难”;“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南先生以拳拳爱国之心,排除万难,顶住压力,动员和带领弟子们投资于金温铁路,他在给其学生们的信中这样说:“现在我们既为一个目标,如何建好金温铁路,造福社会人群,要心心相印,忘小嫌而顾大局,团结力量争取成功,这便是第一要义。”
  按照通行惯例和合同规定,公司登记三个月后双方应分别打入注册资金的30%和15%。金温铁道开发有限公司是1992年11月12日注册的,照理可在第二年2月12日后再打入资金。但为了表示修建金温铁路的信心和诚意,促成铁路早日动工,在合资公司注册前一个月,南先生就电汇1000万美元,作为铁路开工的准备金,比合同规定的期限整整提前了4个月。这是一桩赔本的大买卖,在当时,光内地与香港的利息差价,就要损失五六十万元人民币,更不用说资金本身滚动的损失了。这在合资的过程中是绝无仅有的。

11月29日,已是凌晨4时了,南先生还在灯下奋笔疾书,他致函浙江省领导说:“我另所关心者,看来是无事生非的事,那就是希望金温铁路沿线经过的平川地段,一边筑路,一边植树造林。苟能如此,虽稍加预算,实亦造福后代的要着。”这就是南先生的博大胸怀和远见卓识。
  铁路动工不久,正赶上过春节,许多工人为了抢进度,放弃了同家人团聚的机会,仍然奋战在工地上。南先生听到这个消息,马上打电话给现场指挥,要给坚持工作的工人发红包,这笔钱由他个人来出。并连夜致函金温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向铁路建设者们表示致敬。有些人看南先生热情这么高,就以世俗的眼光,认为他是在做生意,并占了很大的便宜。合资协议规定,铁路各重要车站共保留1500亩土地,供合资公司开发。随着铁路的逐步建造,地价随之升值,每亩土地已增值10倍以上。有人就说,条件这么优惠,不要合资,我们自己干都可以,甚至说南先生投资是为了赚钱。对此,南先生并不介意,他什么都不说,只是注入资金,等到工程开工,进展顺利,他的目的达到了,就立即提出成立股份公司,他交出大部分股权,作为合资的一方,只占股权的25%。那1500亩土地他没要一寸,甚至劝说他的学生,想搞赚钱的投资,到别的地方去做,不要到这条铁路沿线做,否则,就讲不清了。
  又有很多人不理解了,南先生花了那么多钱,费了那么多的力气,争取到那么多土地,而且占了80%的股权,为什么就这么简单地交回去了呢?南先生解释说:“修这条铁路,是为子孙后代造福的社会公益事业,并非为了投资赚钱;如果乘机炒地皮,抢利益,不顾公义,只顾私利,那就变成为人民造孽,不是公益的事了。”南先生进一步说:“在我个人的理想与希望来说,修一条地方干道的铁路,不过只是一件人生义所当为的事而已,我们真正要做的事是为子孙后代修一条人走的道路,那是大家要做的大事业。”这究竟是一条什么路呢?南先生引用宋儒张横渠的话,来为他的理想做注解,那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先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金温铁路是浙西南人民脱贫致富之路,是一条改革开放之路。浙西南人民感激南怀瑾先生。没有南先生,这条铁路早晚会建成;但没有南先生,这条铁路不会这么快建成。


                           (转录自江苏公众科技网2007-8-1人物栏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60930.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共和論壇 南怀瑾缘何仅答一句:“李登辉没有儿子”?

原文地址:【共和論壇】南怀瑾缘何仅答一句:“李登辉没有儿子”?作者:自由作家古敏1988年,蒋经国派亲信询问南怀瑾,问其哪些国民党要员可以接任副总统?先提的几位都被南怀瑾都否决了,当问到李登辉时,他只回答了一句:“李登辉没儿子。”读中外

转载 南怀瑾“临别赠言”竟然一语成真 临别赠言

原文地址:南怀瑾“临别赠言”竟然一语成真作者:南怀瑾的前世今生南怀瑾:亦文亦商亦从容2012年10月09日00:43中国企业报本报记者 汪静赫   南怀瑾的离世,让2012年中秋夜的圆月略带残缺。  在最后一段公开视频里,95岁的南怀瑾与十

声明:《南怀瑾与金温铁路 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为网友形同陌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