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狐事 狐狸的故事

中山国与赵国连年交兵,元气重创。

越将军奉中山王之命前往边塞统守固关,沿途于辖地广纳良士。

耿去病年方十八,生性强悍,武艺高强,这日前往叔父家探视,正遇越将军郊外开场比武。

比武场内,锣鼓喧响,猎户莫三郎赤膊阵中,腰围虎皮,雄壮而有力,一通鼓过,已是三局胜握。

耿去病马至场边,忽见陡坡荒草丛中一阵昏暗,只见三狐正与一只金色狼犬嘶杀,那三狐一黑一白一红,四色窜上跳下绞杀在一起煞是激烈。这时场中锣鼓声亦嘎然而止,众人一起涌前观战。

只见金色狼犬硕壮无比,越战越勇,不一会儿三狐已是精疲力竭,各自奔散。狼犬得胜之后冲向黑狐,白狐见状返身将狼犬引入自身,继尔又转身狂逃,逃至耿去病脚下已是气喘吁吁不能再动。

耿去病俯身抱起白狐,却见白狐一双美丽的大眼之中落下一行清泪,好生让他怜惜。

狼犬至耿去病前也不停步,狂吠着冲着耿去病怀中扑去。

耿去病挥手只一掌就将狼犬击倒在地,那狼犬起身怔了一下,朝身后的主人望了一眼,狂吠一声朝着耿去病重新猛扑过去。

耿去病并不去躲,而是在其将至脸前之时,猛然反转手腕将狼犬脖颈怜起,手腕轻轻一抖就扔出丈外。这一次的狼犬起身不再狂吠,而是低头夹尾朝着主人而去。

狼犬主人莫三郎见状不由大怒,咆哮着直向耿去病身前冲去,近身却见一把宝剑正抵至他的咽喉。

耿去病一手抱着白狐,【】一手将剑慢慢放下,并不去说话,转身离去。刚行出十余步,就闻莫三郎手舞一把钢钗跨马朝他杀来。

场内锣鼓再次响起。

耿去病急忙越上马背,这一次他的佩剑并未出鞘,而是一来一往闪让着,战至第十个回合,在莫三郎钢钗刺至眼前之时,耿去病仰俯马背转身一脚,便将莫三郎重重地踹于马下,头也不回打马而去。

望着耿去病离去的背影,越将军不由惊起,道:“真乃将才……”

耿去病出身官宦世家,其叔父宅院宽阔,气势弘大,只是后继无人,家势衰落,连片的楼房瓦舍便成空废。

耿去病骑马至叔父家中,叔父劝他留下护住这份家业。耿去病却是一副浪散之象,不愿寄于叔父屋下,只答应暂留在后院之中。

耿去病抱着白狐来到后院,只见荒草凄凄,一派肃杀之象。好在后院一片宽阔,正适合晨起习练武艺。

耿去病将白狐带至院中,抚着柔美的毛发,道:“以后,这里就是咱们家了……”

白狐依恋在耿去病健实的胸中,双眸久久凝望着恩人竟不忍离去。

房间还未来得及收拾,耿去病便同莫三郎一道被招入越将军帐中,戍守固关去了。

固关征战一年,耿去病与莫三郎“同心之言,其嗅如兰”,以其勇猛骁战双双扬名边关,一道成为越将军手下的大将。

五年后,耿去病在一场恶战中为保护越将军痛失左臂。之后,又与伤痕累累的莫三郎一起脱下战袍回到乡里。

耿去病回到叔父家中,叔父已亡。仆人告诉他后院之屋总是自开自关,仆人常为后院半夜里的恐怖迹象惊醒。

这一夜,仆人唤起耿去病,说后院楼上又见灯光闪烁。耿去病起身去看是什么东西作怪,仆人劝阻不听。穿过漆黑的后院蓬蒿,顺着曲折的路径进了楼上,耿去病没看见有什么奇怪的情景。穿过这座楼再往后走,便听得轻微的说话声。偷偷看去,见两碗油灯燃烧着,照得四周通明如同白昼。一位头戴儒冠的老叟朝南坐着,一位老妇人坐在他的对面,二人都在四十以上的年纪。朝东坐着一位年轻人,约有二十多岁;右边坐着一位女子,仿佛十五有六,四人正围坐在一起说笑,酒菜摆了满满一桌。

耿去病走进屋内,大声喊道:“不速之客已到,快来迎接……”

屋内人大为惊慌,慌忙躲避,只有老叟站起来喝叱道:“谁人冒闯私宅?”

耿去病道:“这来原本就是我家后屋,如今被你偷占,你却又来质问我的不是。”

老叟向前细看,忙拱手致礼:“原是耿将军到了,大贵人呀。哈哈,是大贵人到了。”然后请耿去病入坐:“咱们可是故人了,就请耿将军不要见怪。”随声又喊家人撤换酒肴。

耿去病不解:“何来故人?”

老叟却笑而不答,一边为耿去病斟了满满一大杯酒,一边朝内屋喊道:“孝儿——”

不一会儿,男青年从内屋至前。老叟道:“这是我的儿子,名唤孝儿。”

孝儿很是超脱,行了拱手礼便就位坐下。随意相谈几句,竟意味相投。耿去病二十有三岁,比孝儿长两岁,就称他为弟。

老叟自报家名姓胡,字义君。

胡叟说道:“听说您的祖父曾经编纂过一部《涂山外传》,您知道吗?”

耿去病回答说:“知道。”

胡叟说:“我是涂山氏的后裔,不知将军可否听说过涂山氏后事?”

上古时代,大禹在涂山遇见一女,之前曾听涂山人唱到九尾白狐歌,知道九尾白狐是涂山的灵兽,娶了涂山女为妻就可幸福昌盛,而这个涂山女正是九尾白狐所变。后来大禹就娶了涂山女为妻……

越将军的先人即是大禹,越姓便为大禹后代一分支。耿去病随越将军征战五载,也就知道了一些,便大致叙述了涂山女嫁给大禹并帮助他治水的功劳,言谈中丽词妙语,犹如泉涌。

胡叟听了大喜,对孝儿说道:“今天有幸听到以前从未所听之事。将军也不是外人,可请你母亲和青凤一起来听听,也好让她们知道我们祖宗的功德。”

孝儿便走进帐幔里面,­一会儿老妇人带一女子出来。

耿去病仔细看去,女子柔弱的身姿现出万般娇态,美丽的眼睛流露出聪慧的神色,人间再也找不出比她更漂亮的了。

胡叟指着妇人说:“这是我的老妻。”又指着女郎说:“这是青凤,是我的侄女,很是聪明,所见所闻总是牢记不忘,因此叫来让她听听这些事。”

这夜耿去病很是高兴,喝了许多的酒,不一会儿就显醉意,两眼紧紧盯着青凤,连眼珠子都不转了。青凤已然察觉了,却是不动声色。

酒过三巡,耿去病神摇意动,控制不住自已,拍案大声道:“今生若得到像青凤这样的妻子,叫我为王都不换!”

妇人见耿去病酒醉狂语,便拉了青凤一同撩开帏幔走了。

中山狐事 狐狸的故事

胡叟尴尬地坐在一旁好久无语,见青凤去了耿去病还在乱语,便拉了孝儿拂袖而去。

夜里,耿去病躺在帏幔里嗅着满屋的兰麝芳香,凝神一夜,却是寂静无声。

第二夜,耿去病就搬到了后院的楼上去住,时刻挂念着青凤美貌,盼望能再与她相遇。

有一夜,耿去病因久与青凤不遇,自饮大醉倒在帏幔大睡。夜半,门上插销轻响,有人拿着点燃的油灯走进,向前为他遮严被角。耿去病猛然起身一把紧紧地拉住了青凤,原来他是在装睡。青凤大惊,慌忙欲挣脱离去,却被耿去病扯入怀中。

青凤纤细的手指抚摸着耿去病健硕的胸肌,

含情脉语:“我终于又依在将军的怀中了。”

耿去病质问青凤:“既然你对我好,又为什么要躲我而去?”

青凤道:“将军对我情深意挚,我岂不知?原本我的命就是将军给的,只是叔父不曾放话,我就不敢答应将军的要求。”

耿去病细问原由,方知青凤为多年之前被他救下的那只白狐。红狐为孝儿,黑狐便是胡叟。

自从耿去病投入军营后,他们一家就搬迁到这里,一是等待时机报恩,二是为躲狼犬之恶。却不想耿去病酒后狂语,胡叟恐将来遭遇不测,便连夜又搬出了耿宅后院。青凤却时刻惦念着耿去病,每至夜晚油灯熄灭之后才敢偷偷而来。

耿去病用手捧起青凤仔细端祥,良久:“即然你有情,我有意,那你今夜就留住在这里罢了……”

不等青凤开言,忽听得门外脚步声起,只见胡叟气势汹汹推门而入,向前一把扯起青凤:““贱丫头辱没我的门户,回家再用鞭子抽你!”

胡叟拉了青凤推门而去,耿去病追出,门外已然无影,只听得风中传来胡叟不住得怒骂声和青凤嘤嘤的抽泣,耿生心如刀割。

青凤去后,耿去病一夜一夜地重复记忆着多年之前那只可爱的白狐躺在他怀中的温馨情节,就像是丢了魂似的,日渐憔悴。

这一日仆人来报,说耿宅门外来了一队人马,侍从众多,很有声势。为首的骑胸带饰金的骏马,佩绣有猛虎的弓套,声言为金兰之友,求见将军。话未说完,来人已踏入后院,耿去病起身看后大喜,原是莫三郎。

莫三郎见耿去病几日不见,竟变成如此模样,忙细问原委。

耿去病与莫三郎同为生死之交,相见自然互吐真言。

莫三郎听罢,道:“听你所言那黑狐便是那个胡叟不成?我的金犬刚刚猎得一只黑狐,不知你可否认识?”

耿去病一听忙去查看,只见大门外面正有一只黑狐,伤口流出的血把皮毛都染红了,用手摸了摸它,身上还带有温和之气。

送走莫三郎,耿去病忙唤仆人找人来为黑狐医伤。三天之后黑狐渐渐醒来,翻身下床变成胡叟。

胡叟朝着耿去病下拜,羞愧道:“将军又救我一命,老叟真不知如何报答。”

耿去病朝胡叟道:“老人家若将青凤嫁于我,就如同也救我一命。”

胡叟不由长声感叹:“难得将军对青凤一片痴情……”

第二天,胡叟带着全家来到耿宅一起拜见过耿去病,并就地举行了一个简单的迎亲仪式。

新婚之夜,青凤依在耿去病的怀中,肯求道:“将军若爱怜我的话,就把后院楼房借给我家,好让我能够对老人尽点孝心。”

耿去病听后自然高兴。

耿去病娶青凤第三年,青凤就为耿去病生下一儿一女。

第四年,固关战事吃紧,青凤随夫同莫三郎一起重新踏上了前线。这年,他们三人连同越将军及固关将士全部战死于疆场。

翌年,中山国被赵国吞灭,耿宅也毁于战火,胡叟一家未曾躲过灾难,只留下孝儿带着耿去病和青凤的一双儿女逃至太原。

(本文由《聊斋志异·青凤》改写而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61381.html

更多阅读

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及剧本 乌鸦和狐狸的故事续写

故事:乌鸦偷了一块肉,飞到树顶上,想自己痛快得吃一顿。狐狸坐在树底下对乌鸦说:“您好呀,乌鸦夫人!您今天可真漂亮!简直跟老鹰一样美,我还没有听过您的声音,但我相信您唱起歌来一定比谁都好听!”乌鸦最喜欢听好话,她听了狐狸的话高兴得直摇尾

还没想好名字的故事一 没有名字的故事 微盘

序:这是个我还没想好名字的故事,希望会有人喜欢,它真的发生过。。。对我来说有点伤感在CLUB工作,让梅沁变成了个没心没肺的女人,21岁了,还是张娃娃脸,可她自己知道,她的心已经好老好老了。每天就是睡觉,晚上的日子就是在CLUB里疯狂的跳,走在大

转载 佛教经典故事之——薄荷猪的故事 佛教经典故事

原文地址:佛教经典故事之——薄荷猪的故事作者:青麦泽翁活佛在印光大师修订的《清凉山志》里,有这样一个关于菩萨化身为猪的公案。说的是在宋朝太平兴国年间,有一位法名辨聪的僧人,游方到五台山,时值仲夏,便于清凉寺内寄驻,随五台山僧众结

古代24个孝敬父母的故事(转载) 古代孝敬父母

古代24个孝敬父母的故事《论语》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一、涌泉跃鲤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

声明:《中山狐事 狐狸的故事》为网友试着放弃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