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运营管理复习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1~50题,每题1分,共50分。请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到题目中的括号内,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小杜是公司人力资源部的新员工,最近公司要求他参与公司的年度招聘工作,小杜以前没有从事过相关工作,他不知道该在招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这种情况下,面试时小杜应该避免的情况有()。

(A)根据外表和言行贸然下结论(B)镜像效应

(C)做出错误假设(D)其他都是

解析:答案D。参见教材上册37页,面试时应避免的问题。对应“资源与运营管理课程辅导暨模拟题解析索引”中序号ZS12知识点(以下简称“对应序号ZS12知识点”)。

2、工资和办公费用属于()。

(A)混合支出(B)营业支出

(C)资本支出(D)其他都不是

解析:答案B。参见教材上册71页,支出(成本)的三种形式。对应序号ZS18知识点。

3、关于盈亏平衡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各种类型公司的盈亏平衡点的高度都是一样的

(B)销售收入位于盈亏平衡点以下,则表示亏损

(C)销售收入位于盈亏平衡点以上,则表示盈利

(D)盈亏平衡点是指销售收入和总成本的交点

解析:答案A。参见教材104页,盈亏平衡点。对应序号ZS29知识点。

4、暖日制造厂是一家生产电热毯的企业,公司的盈亏平衡点是年销售20,000床电热毯,2008年公司一共销售了25,000床电热毯,暖日制造厂的安全边际为()床电热毯。

(A)20,000(B)25,000

(C)5,000(D)45,000

解析:答案C。安全边际=现有(或预计可达到)的销售量-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25000-20000=5000。对应序号ZS31知识点。

5、小张是一个煤矿企业的工人,为了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健康,在工作中,他应该()。

(A)正确使用工作设备

(B)及时汇报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健康与安全隐患

(C)遵循安全规则,按系统和程序操作

(D)其他都正确

解析:答案D。参见教材上册135页,职工应尽的安全生产保障义务。对应序号ZS38知识点。

6、企业的运作方式通常可被描述成输入、转化和输出三个过程。关于这三个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产品属于企业运作的输入过程(B)生产属于企业运作的转化过程

(C)生产属于企业运作的输入过程(D)资源属于企业运作的转化过程

解析:答案B。参见教材上册180页,资源的概念。对应序号ZS54知识点。

7、制订资源计划的方法有很多,不属于这些方法的是()。

(A)等产量计划(B)需求跟随计划

(C)控制资源计划(D)控制需求计划

解析:答案C。参见教材上册196页,制定资源计划的方法。对应序号ZS59知识点。

8、国际通用的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于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不属于这八项原则的是()。

(A)以客户为中心(B)以员工为中心

(C)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D)全面参与

解析:答案B。参见教材下册7页,八项质量管理的原则。对应序号ZX2知识点。

9、不属于全面质量管理(TQM)关键概念和主题的是()。

(A)风险分析(B)满足内部和外部客户的需要和期望

(C)持续改进(D)团队工作

解析:答案A。参见教材下册9页,全面质量管理。对应序号ZX3知识点。

10、根据6δ标准,测试出的处理能力如果小于1,则表示()。

(A)容错范围与过程的自然偏差一样(B)过程的自然偏差超过了容错范围

(C)过程的自然偏差低于容错范围(D)其他都不对

解析:答案B。参见教材下册31页,6δ的四个相关概念。对应序号ZX15知识点。

11、不属于PDCA循环四个阶段的是()阶段。

(A)规划(B)指导

(C)操作(D)检查

解析:B。参见教材下册45页,PDCA循环改进图。对应序号ZX18知识点。

12、一个项目的生命周期通常包括五个阶段,属于这五个阶段的是()。

(A)项目启动(B)项目收尾

(C)项目监督和控制(D)其他都是

解析:答案D。参见教材下册60页,项目生命周期的五个阶段。对应序号ZX23知识点。

13、通常情况下,企业运用风险评估来考察()。

(A)企业的发展前景(B)项目的可行性

(C)员工的工作状况(D)企业的经营状况

解析:答案B。参见教材下册81页,风险评估。对应序号ZX31知识点。

14、在PCT测试中,任何一个因素没有按照计划完成,其他因素都会受到影响。对于三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绩效不佳意味着成本减少但时间延长 (B)绩效不佳意味着时间缩短但成本超支

(C)成本超支、时间延迟,绩效一定不佳 (D)其他都不对

解析:答案C。参见教材下册63页,PCT测试。对应序号ZX26知识点。

15、当我们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后,我们就要寻找潜在的解决方案,可以帮我们找到解决方案的方法是()。

(A)头脑风暴法(B)SWOT法

(C)水平思考法(D)其他都是

解析:答案D。参见教材下册125页,寻求解决方案的方法。对应序号ZX42知识点。

16、变革可以分成六个环节,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影响。在变革的六个环节里不包括()。

(A)确定变革目标(B)变革收尾

(C)分析影响变革的力量(D)实施、监控和核查

解析:答案B。参见教材下册181页,变革的六个核心环节。对应序号ZX61知识点。

17、“应聘者必须具备这些技能、知识和经验,才能正常工作”。这是筛选申请人时的()标准。

(A)优先(B)辅助

(C)从属(D)基本

解析:答案D。参见教材上册22页,基本标准。对应序号ZS8知识点。

18、企业的存货如果销售过慢,往往会导致企业因()而陷入困境。

(A)管理不善(B)竞争力下降

(C)员工士气涣散(D)现金短缺

解析:答案D。参见教材上册80页,资产。对应序号ZS21知识点。

19、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所有者在某一时期拥有的净资产,它等于()。

(A)收入—成本(B)资产—收入

(C)资产—负债(D)收入—负债

解析:答案C。参见教材上册79页,资产负债表。对应序号ZS20知识点。

20、通常来说,对企业最重要的三大财务报表不包括()。

(A)现金流量表(B)损益表

(C)资产负债表(D)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

解析:答案D。参见教材上册79页,财务报表。对应序号ZS20,22,23知识点。

21、晨新公司是一家大型制造企业,在计算公司成本时,该公司适合使用()模式。

(A)项目成本(B)单位成本

(C)总体成本(D)混合成本

解析:答案B。制造企业属于生产型企业,所以应当使用单位成本模式。对应序号ZS27知识点。

22、机会成本存在的原因在于(   )。

(A)机会太多          (B)放弃的机会会让企业遭受很大损失

(C)外界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   (D)资源的稀缺和资源的多种用途

解析:答案D。机会成本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考虑了某种用途,就失去了其他被使用而创造价值的机会。对应序号ZS32知识点。

23、“企业不得因职工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或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工作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这一法规条例表明企业职工拥有()。

(A)拒绝权(B)求偿权

(C)知情权(D)检举建议权

解析:答案A。参见教材上册135页,职工享有的安全生产保障权利。

24、资源管理的流程不包括()阶段。

(A)计划(B)分析

(C)组织(D)监控

解析:答案B。参见教材上册183页,资源管理流程。对应序号ZS55知识点。

25、周总想对自己公司的资源需求进行预测,可以采用的方法不包括()。

(A)时间-序列分析(B)头脑风暴法

(C)德尔斐法(D)统计需求分析

解析:答案B。参见教材上册56页,预测资源需求。对应序号ZS56,57,58知识点。

26、关于全面质量管理(TQM)的说法错误的是()。

(A)TQM的目的是满足内部和外部客户的需要和期望

(B)TQM无需高级管理层的参与

(C)TQM不是一次性的行动,必须持续改进

(D)动员员工参与是TQM的一个关键

解析:答案B。参见教材下册9页,全面质量管理。对应序号ZX3知识点。

27、W5H法通常被用在决策“四步法”的()阶段。

(A)寻求解决方案(B)查明问题

(C)做出决策(D)执行和评估

解析:答案B。参见教材下册122页,5W1H法的应用。对应序号ZX41知识点。

28、小周经常站在别人的立场和角度上来看待自己面临的问题,他说这样能让自己把问题看得更清楚,小周的这种思考方法是()。

(A)换角度思考法(B)六顶帽子思考法

(C)类比法(D)SWOT法

解析:答案A。参见教材下册145页,换角色思考法的原理。对应序号ZX49知识点。

29、不属于激进式变革的主要特点的是()。

(A)非连续的(B)细微的

(C)自上而下的(D)转变性的

解析:答案B。参见教材下册159页,激进式变革的特点。对应序号ZX53知识点。

30、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注重环保,喜欢使用环保产品,这就使得企业在生产产品时更注重产品的环保性能。说明企业收到()因素的影响。

(A)政治(B)科技

(C)环境(D)经济

解析:答案C。参见教材下册164页,PESTLE因素的内容。对应序号ZX56知识点。

31、影响变革的两种力量是()。

(A)驱动力量和维持力量(B)驱动力量和阻碍力量

(C)驱动力量和进步力量(D)维持力量和阻碍力量

解析:答案B。参见教材下册185页,影响变革的两种力量。对应序号ZX62知识点。

32、不同的人员对于企业的变革会有不同的影响,一般来说,(   )不会影响到企业的变革。

(A)消费者              (B)部门领导

(C)政府官员            (D)员工

解析:答案C。参见教材170页,如何判定变革关系人。对应序号ZX58知识点。

33、小李是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的职员,近日他要做一份公司某一岗位的工作描述。这份工作描述必须包括该工作的()。

(A)主要任务、主要目的、工作范围

(B)主要任务、主要职能、主要目的

(C)主要任务、主要职能、工作范围

(D)主要目的、工作模式、工作范围

解析:答案A。参见教材上册11页,工作描述包括的内容。对应序号ZS4知识点。

34、在面试中,一对一的面试形式属于()面试。

(A)小组(B)成组

(C)会议型(D)个别

解析:答案D。参见教材30页,个别面试。对应序号ZS10知识点。

35、关于盈利现金比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一比率反应企业当期经营现金净流量是否足以支付资本性支出所需要的现金

(B)这一比率反应企业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之间的比率关系

(C)这一比率可以用来分析企业的盈利质量

(D)盈利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解析:答案A。A选项描述的是再投资比率。对应序号ZS23知识点。

36、永盛公司是一个生产型企业,在该公司的间接成本中一般不包括()。

(A)销售成本(B)直接人工成本

(C)技术支持费(D)生产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成本

解析:答案B。参见教材上册94页,间接成本。B选项属于直接成本。对应序号ZS24知识点。

37、关于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财务预测需要以财务预算为前提(B)财务预算比财务预测更具体

(C)财务预算必须服从决策目标的要求(D)财务预算是财务控制的先导

解析:答案A。财务预算需要以财务预测的结果为根据。对应序号ZS33知识点。

38、团队领导可以利用很多方法改进成本效率,但通常这些方法不包括()。

(A)扩编人员(B)减少浪费

(C)提高绩效(D)改善质量

解析:答案A。参见教材123页,改进成本效率的方法。对应序号ZS36知识点。

39、小张是一名车间工人,他发现工厂仓库里的东西经常乱堆乱放,安全隐患很大,面对这种情况,他应该()。

(A)不管不问,继续工作(B)及时向公司负责人报告情况

(C)私下向其他同事发牢骚(D)直接辞职换一个工作

解析:答案B。职工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向主要负责人报告,这是职工应尽的安全生产保障。对应序号ZS38知识点。

40、小王在大学旁边开了一家小型超市,每到晚上放学后,来超市买东西的人都非常多,现有的几个员工根本忙不过来。根据这种情况,小王在制订资源计划时应该采取()。

(A)需求跟随计划(B)等产量计划

(C)控制需求计划(D)控制资源计划

解析:答案A。参见教材197页,需求跟随计划。对应序号ZS59知识点。

41、晨日公司生产一种产品的固定成本是10万元,除去固定成本外,该产品每单位成本为5元,市场售价为10元,那么,若要达到10万元销售毛利的目标,该产品的销量应为()件。

(A)60 000          (B)40000

(C)50000          (D)100000

解析:答案B。设销量为X件,则10X-5X-100000=100000。对应序号ZS26知识点。

42、属于常用的FSA标准的是()。

(A)可行性(B)适用性

(C)可接受性(D)其他都是

解析:答案D。参见教材下册129页,FSA标准的含义。对应序号ZX46知识点。

43、“对数据和信息的逻辑分析或直觉判断是有效决策的基础。”这句话反映了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中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中的()。

(A)以客户为中心(B)持续改进

(C)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D)全面参与

解析:答案C。参见教材下册7页,八项质量管理的原则。对应序号ZX2知识点。

44、李经理是一家公司的客户经理,他想确认一下自己的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不属于他的内部客户的是()。

(A)下属员工(B)上级主管

(C)供应商(D)同事

解析:答案C。C选项是外部客户。对应序号ZX5知识点。

45、王总想通过一系列方法促进员工参与公司的质量管理活动,无助于员工更好地参与的是的做法是(  )。

(A)固定员工职责       (B)工作扩大化

(C)岗位轮换            (D)工作丰富化

解析:答案A。参见教材下册23页,重新设计工作模式的四种类型。对应序号ZX10知识点。

46、通过()改进法我们可以识别和说明因果关系链。

(A)“五个为什么”(B)散点图

(C)鱼骨图(D)流程图

解析:答案A。参见教材下册49页,“五个为什么”改进法。对应序号ZX22知识点。

47、一旦项目开始实施,就要确保项目的进展按照计划进行,任何偏离计划的问题都需要及时处理。这属于项目生命周期中的()阶段。

(A)项目可行性分析(B)项目的启动

(C)项目监督和控制(D)项目的收尾

解析:答案C。参见教材下册97页,项目监督与控制。对应序号ZX37知识点。

48、杨经理对公司一个项目的计划、组织和控制负有全权责任,那么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来讲,孙经理是(   )。

(A)团队领导           (B)项目经理

(C)参谋角色           (D)项目成员

解析:答案B。参见教材下册62页,项目团队成员的构成。对应序号ZX24知识点。

49、很多项目通不过PCT测试,可能的原因是()。

(A)项目的目标太大(B)项目缺乏控制

(C)供应商交货出了问题(D)其他都是

解析:答案D。参见教材64页,项目通不过PCT测试的原因。对应序号ZX27知识点。

50、()属于管理者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A)人的问题(B)工作流程的问题

(C)管理者本身的问题(D)其他都包括

解析:答案D。参见教材114页,管理者经常遇到的五方面的问题。对应序号ZX39知识点。

二、案例题(第51~100题,每题1分,共50分。请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到题目中的括号内,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案例一:

1995年12月1日,位于马萨诸塞州劳伦斯市的马尔登·米尔斯公司发生了火灾。大火在晚上7:50分左右开始燃起,当时有将近300名员工正在工厂中工作,共有22名员工被紧急送往当地的几家医院救治。

马尔登公司创建于1906年,年产值30亿美元,拥有Polarfleece®和Polartec®两大著名的纺织品品牌。亚伦·费尔斯丁是这家家族企业的第三代传人,在火灾发生后,他并没有简单地采取拿到火灾保险,然后转到海外去从事经营的做法。他采取的做法是:首先为1400名因火灾而失去工作岗位的员工支付3个月的工资,并且将这些员工的健康福利增加9个月,然后再开始重建工厂。这种做法给他个人带来的成本高达1500万美元。但是他的这些做法也使他赢得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赞誉。

费尔斯丁要重建马尔登公司的誓言吹响了公司奋进的号角。在火灾发生之后的第二天,费尔斯丁出乎人们意料地宣布要向员工支付薪水和福利。在他宣布自己的承诺的时候,许多工人潸然泪下。公司成立了一个由费尔斯丁本人、其他三位高级经营管理人员以及来自各个部门的代表组成的危机处理小组。这个危机处理小组每天开会讨论伤者的处境;对公司员工当前的最紧迫需要进行评估;建立一个沟通暨员工培训中心;争取社区资源的帮助——甚至包括为公司员工家中的孩子搜集圣诞节礼物。

火灾过后,公司重新建了厂房,买入了新的技术,当工人们等待采用新技术的工厂重新开工时,他们得知,要想操作新的机器设备,就必须掌握计算机知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600多名员工就在公司内部的沟通中心或者是企业外部的培训机构完成了计算机课程的学习。马尔登公司的这个沟通、培训中心被美国前劳工部长罗伯特·里奇誉为员工培训与开发方面的一个全国性典范。

在这一危机处理的过程中,马尔登公司的管理团队付出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努力。他们在这场火灾发生之后,做了许多工作来激活公司内部的能量。由于在这一事件中所取得的成绩,马尔登公司获得了Workforce杂志颁发的最高变革管理奖。费尔斯丁说:“公司在过去的几年中所发生的大量变革使我再次认识到管理所具有的力量和所产生的巨大推动力。在马尔登·米尔斯公司,我们可以毫无畏惧地、充满自信地实施变革。”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51~55题。

51、火灾发生后,公司采用了新技术重新开工,由此可以看出该公司所实施的变革属于()。

(A)激进式变革(B)渐进式变革

(C)缓慢式变革(D)突变式变革

解析:答案A。由于公司采用了新技术重新开工,与火灾前有重大的变化,因此是激进式变革。对应序号ZX52知识点。

52、不属于马尔登公司火灾后实施的变革的特点的是()。

(A)细微的(B)转变性的

(C)根本性的(D)自上而下的

解析:答案A。参见教材下册159页,激进式变革的特点。对应序号ZX53知识点。

53、属于马尔登公司变革的关系人的是()。

(A)费尔斯丁及其他高级经营管理人员(B)危机处理小组成员

(C)基层员工(D)其他都是

解析:答案D。参见教材下册170页,如何判定变革关系人。对应序号ZX58知识点。

54、在面对变革时,人们的心理都要经历几个阶段。这些阶段的正确顺序是(  )。

(A)抵制,愤怒和责备,拒绝,接受,探究,融合

(B)拒绝,抵制,愤怒和责备,接受,探究,融合

(C)愤怒和责备,拒绝,抵制,接受,探究,融合

(D)拒绝,探究,融合,抵制,愤怒和责备,接受

解析:答案B。参见教材下册172页,应对变革的心理周期。对应序号ZX59知识点。

55、面对变革时费尔斯丁的反应属于()。

(A)伪装者(B)追随者

(C)领导者(D)反对者

解析:答案C。费尔斯丁在变革中式赞同并倾尽全力实施变革的人,因此是领导者。对应序号ZX57知识点。

案例二:

向阳公司是于1985年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2001年在国内发行3.5亿股A股,其中流通股2.5亿股,而后在香港上市。

向阳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向阳公司2001——2003年年报简表)

表一◇2001——2003单位:万元
项目年度 2003-12-31 2002-12-31 2001-12-31
—————————————————————————————————————
1.应收帐款余额 235683 188908 125494
2.存货余额 80816 94072 73946
3.流动资产合计 830287 770282 1078438
4.固定资产合计 3840088 4021516 3342351
5.资产总计 5327696 4809875 4722970
资源与运营管理复习题(二)
6.应付帐款 65310 47160 36504
7.流动负债合计 824657 875944 1004212
8.长期负债合计 915360 918480 957576
9.负债总计 1740017 1811074 1961788
10.股 本 602767 600027 600000
11.未分配利润 1398153 948870 816085
12.股东权益总计 3478710 2916947 2712556
—————————————————————————————————————

表二◇2001——2003单位:万元
项目年度 2003-12-31 2002-12-31 2001-12-31
—————————————————————————————————————
1.主营业务收入 2347964 1872534 1581665
2.主营业务成本 1569019 1252862 1033392
3.主营业务利润 774411 615860 545743
4.其他业务利润 3057 1682 -52
5.管理费用 44154 32718 17583
6.财务费用 55963 56271 84277
7.营业利润 677350 528551 443828
8.利润总额 677408 521207 442251
9.净 利 润 545714 408235 363606
10.未分配利润 1398153 948870 816085
—————————————————————————————————————


表三◇2001——2003单位:万元
项目年度 2003-12-31 2002-12-31 2001-12-31
—————————————————————————————————————
1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2727752 2165385 1874132
2经营活动现金流出 1712054 1384899 1162717
3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1015697 780486 711414
4投资活动现金流入 149463 572870 313316
5投资活动现金流出 670038 462981 808990
6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520574 109888 -495673
7筹资活动现金流入 221286 17337 551415
8筹资活动现金流出 603866 824765 748680
9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382579 -807427 -197264
10现金及等价物增加额 112604 82746 18476
—————————————————————————————————————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56~60题。

56、表一是向阳公司的()。

(A)资产负债表(B)损益表
(C)现金流量表(D)其他都不是

解析:答案A。参见教材上册79页,资产负债表。对应序号ZS20知识点。

57、表二是向阳公司的()。

(A)资产负债表(B)损益表
(C)现金流量表(D)其他都不是

解析:答案B。参见教材上册83页,损益表。对应序号ZS22知识点。

58、表三反映了向阳公司()。

(A)一定时期内资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

(B)在一个财政年度里的盈利或亏损状况

(C)资金的使用情况

(D)资产和所有者权益

解析:答案A。参见教材上册86页,现金流量表。对应序号ZS23知识点。

59、一般来说,()是具有持有价值的成本。

(A)营业支出(B)费用支出

(C)混合成本(D)资本支出

解析:答案D。参见教材上册71页,支出(成本)的三种形式。对应序号ZS18知识点。

60、从表二中可以看出2002年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是()。

(A)2347964(B)528551

(C)1872534(D)1581665

解析:答案C。从表二中可以直接得出。对应序号ZS22知识点。

案例三:

高科公司是一家计算机企业,该公司以质量至上享有良好的口碑。公司质量至上具有哪些特色呢?

一是细水长流,稳步前进。它将工作重心放在质量的改进上,并以客户满意与否为标准。该公司强调,成品的合格率应当以百万为指标,即100万件产品中只能有3-4个焊接点上的缺陷。

二是尊重客户,及时交流。该公司于每周的星期四将客户满意指标的问卷用传真送到每位客户的手里,要求他们对本公司产品的质量、交货期、沟通与服务等四个项目打分数,于下星期一回收。收到客户提出的意见后,于星期三利用电脑网络传给有关部门,星期四上午开会讨论,制订出改进措施。该公司对与客户联系的300名职工,一律配发手机,要求他们在与客户联系的两小时内做出回复,24小时内制订出如何处理与改进方针,以确保对客户关于质量、交货期等承诺的兑现。

根据案例,回答下列61~65题

61、该公司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凭借的关键力量是()。

(A)质量导向-客户需求(B)优秀的决策能力

(C)领导的高IQ(D)竞争对手的衬托

解析:答案A。案例中第一段提及“该公司以质量至上享有良好的口碑”可知选A。对应序号ZX5知识点。

62、该公司满足客户需求是通过()做到的。

(A)与所有员工探讨不同层次客户的不同层次的需求

(B)经常提供物质奖励,鼓励客户的反馈意见

(C)接近客户

(D)其他都有

解析:答案D。根据案例中对“二是尊重客户,及时交流”的描述,可知选D。对应序号ZX6知识点。

63、该公司认为顾客的满意主要来自()。

①质量 ②价格 ③及时交货 ④沟通 ⑤服务态度好 ⑥灵活周到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D)③④⑤⑥

解析:答案C。参见教材下册15页,管护的五种主要需求。对应序号ZX6知识点。

64、一个企业得以生存的依据是()。

(A)客户需求(B)产品质量

(C)产品品牌(D)顾客口碑

解析:答案A。客户的需求是一个组织得以存在的依据。对应序号ZX5知识点。

65、该公司的质量管理中不能体现()原则。

(A)全面参与(B)持续改进

(C)以客户为中心(D)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解析:答案D。参见教材7页,八项质量管理的原则。对应序号ZX2知识点。

案例四:

仪器未能通过振动测试,团队中所有的人都非常失望。过去5个月来,我们一直拼命地工作,试图建造、测试和交付光学瞬间探测器(OpticalTransientDetector,OTD)。我们都知道,测试失败很可能意味着项目进度将大大延期,而这是我们完全不能接受的。这真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

OTD是NASA的一个检测来自地球低轨道的闪电的项目。它不仅是一个科学试验,还是一个管理试验。我们的组织试图证明,太空科学仪器的开发周期可以从一般的36个月大大地缩短为7个月。我们要在七个月内完成任务。我知道实现项目目标非常困难,但是,我非常乐观,因为高级管理层给我们团队自主决策权,并且可在必要时打破惯例和常规流程。我们考虑到问题的复杂性,首先对任务进行了分解。制定了项目时间表。

快速决策权自然也给了OTD的首席工程师佛瑞德•桑德尔。他是个从来不知道放弃的人。他具有坚持不懈、精力充沛和紧迫感等可贵品质,他反对官僚主义,但是对此持理智态度。佛瑞德是一个结果导向者,而且他几乎总是能得到他想要的结果,他知道如何激励人,如何完成任务。佛瑞德还非常幽默,根据我们项目的缩写OTD,把它昵称为“疲惫不堪的老累狗”(OldTired Dog)。

振动测试失败是因为将仪器连接至宇宙飞船的支架不结实,发射时仪器可能会因此过于剧烈振动,而且很可能彻底损坏。通常,纠正问题至少需要通过标准的工程变更流程。不得不重新设计支架,确保它的抗振性能。支架图必须送去审查和批准,然后送到装配部门并提交工作申请单,还必须采购生产这个部件的合格飞行材料。然后,必须生产、检查支架,并将其存储在指定区域,直到可以装配到OTD仪器上。换言之,即使乐观地估计,若按流程,项目也将延期2个星期,而我们根本等不起这么久。

佛瑞德和我讨论如何才能缩短修复时间,使OTD回到原进度。佛瑞德想出了一个非常冒险的主意:他自己加固支架。除了建造过私人飞机、检修过汽车引擎和加盖过他家的房屋外,佛瑞德还对飞行硬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有知识、技术和工具;他所需要的只是符合质量要求的飞行硬件。我相信佛瑞德,并给他开了绿灯。

在测试失败的当天下午,佛瑞德画出了支架的硬件改动草图。他建议,用金属面板加固现有的支架。面板可能不美观,可能不是最佳选择,但是由于能给支架必要的支撑,因而是可行的。当天下午,佛瑞德根据他的草图将我们的工作台锯成几块,然后,他把碎块和借来的一些销子和螺丝带回家,他要在仪器支架上打孔和攻出螺丝,然后加固面板。第二天,测试继续进行,我们兴奋地发现,硬件通过振动测试。

如果我们过多地关注安全、重量或更严肃的接口问题,我们将被迫采取更传统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这样我们也可能将丧失宝贵的两个星期。但是佛瑞德很清楚面临的清醒、风险和事情的紧迫性,做出了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

OTD在九个月内交付了,比原定目标多两个月,但是我们在它最终被集成到宇宙飞船之前完成。OTD至今已运行了三年半,建立了世界上首个全球闪电数据库,并改变了科学家们对闪电速度和暴风雨演变的理解。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66~70题。

66、属于该项目的项目关系人的是()。

(A)佛瑞德(B)案例中的“我们”

(C)NASA(D)其他选项都是

解析:答案D。参见教材下册69页,项目关系人。对应序号ZX29知识点。

67、“我们”要在七个月内完成任务,这体现了SMART原则中的()原则。

(A)可实现的(B)有时间限制的

(C)可达到的(D)明确的

解析:答案B。“七个月内”体现了SMART原则中的有时间限制的原则,其他选项在题干没有体现。对应序号ZX41知识点。

68、“我们考虑到问题的复杂性,首先对任务进行了分解”,进行任务分解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A)工作结构分解法(B)SWOT法

(C)头脑风暴法(D)思维导图法

解析:答案A。参见教材下册87页,WBS法何时需要使用。对应序号ZX34知识点。

69、佛瑞德和我讨论如何才能缩短修复时间,使OTD回到原进度。这一情况应该发生在项目生命周期中的(   )阶段。

(A)项目可行性分析(B)项目监督和控制

(C)项目启动(D)项目收尾

解析:答案B。参见教材下册60页,项目生命周期的五个阶段。对应序号ZX23知识点。

70、虽然比原定目标多两个月,但“我们”最终完成了任务。在完成任务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

(A)佛瑞德的能力(B)高级管理层的授权

(C)团队的密切合作(D)其他选项都是

解析:答案D。参见教材下册62页,项目团队成员的构成。对应序号ZX24知识点。

案例五:

某矿业集团是一个年产千万吨的国有大型现代化企业,共有职工6万多人,其中管理干部2081人。该集团连续多年保持无死亡事故的好成绩,每年的百万吨死亡率一直控制在2%以下,其安全管理工作跻身于全国同行业的先进行列。但是长期困扰某矿业集团的仍然是安全管理工作。多年来该集团的领导层最为头痛的就是“三违”问题,正所谓“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其所属的各个煤矿在生产过程中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问题层出不穷,存在着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该集团为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搞好群防群治,专门出台了关于《反“三违”,大力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的文件。其中最具震撼力、最有影响力的就是管理干部每月都有一个抓“三违”的考核指标。文件规定,完不成月度抓“三违”指标的,扣当月超产奖(综合奖)的50%,取消季度安全奖,连续两个月完不成抓“三违”指标的,超产奖(综合奖)全额扣除,取消年度安全奖,连续三个月完不成抓“三违”指标的,就地免职。文件还规定,被抓的“三违”人员,参加“三违”学习班的学习,当月只发生活费,取消月度安全奖和季度嘉奖。此政策出台后,上上下下,纷纷行动,基层管理人员的违章指挥、现场作业人员的违章作业、职工的违反劳动纪律特别是班中喝酒的现象,大大收敛。安全生产秩序井然,各类事故的发生率均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减少。

但这项安全管理规定执行以后,却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音符。抓“三违”成了每个管理干部每月的必修课。生产干部好说,下去检查的时间多了,下井的机会也多,发现问题抓个“三违”不成问题,生活线上的管理干部也好说,到基层抓个迟到早退的“三违”也不成问题。但后勤线的管理干部怎么办?再者,“三违”少了,但抓“三违”的指标,是按月考核的,是不能少的。随着工作的推进,就出现了很多领导找人当“假三违”顶上指标的情况,这让员工很不理解,反对声音很多,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也下降了很多。一件促进安全的好事反而把公司搞得更加混乱。人人都按规章办事,大家都共同维护安全环境,没法抓“三违”,没地方抓“三违”没关系,办法总比“困难”多,为了完成任务,那就只好找“关系”。找职能部门要,你要一个,我也是管理干部,我也要一个,抓不着“三违”找“三违”,完不成任务,去要“三违”,于是乎,每月是不是“三违”的职工,总要出现2081个。被抓的“三违”,真的还好办,谁叫你“三违”,那假的怎么办?只好内部处理,全区(科)职工共同分摊假“三违”的经济损失。后勤线的管理干部可以要指标,生产线的干部心理就不平衡了,我抓“三违”是得罪人的,你能凭借手中的权力要“三违”,我又何尝不可以动用一下手中的权力。一场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食物链”由此而生,假“三违”成了安定新政下的倒霉蛋。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71-75题。

71、该集团为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专门出台了关于《反“三违”,大力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的文件。此政策出台后,职工“三违”现象,大大收敛。这体现了团队领导负了()责任。

(A)维护建筑、机器和设备的安全

(B)提供需要的信息、培训和监督,确保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C)做出适当的规定并确保工作环境安全

(D)与工作场所的每个人合作,确保健康与安全

解析:答案C。该文件是对健康与安全管理做出的规定,因此选C。对应序号ZS46知识点。

72、“三违”职工没有尽到()义务。

(A)遵章守纪、服从管理(B)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C)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D)参加职业卫生服务中规定的健康检查

解析:答案A。“三违”是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因此选A。对应序号ZS38知识点。

73、假“三违”现象说明该集团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安全管理模式。安全管理核心是对()的管理。

(A)人(B)机

(C)环境(D)组织

解析:答案A。参见教材上册153页,安全管理模式。对应序号ZS42知识点。

74、该集团原先“三违”情况很严重,这都是因为员工的安全意识不强,纪律松散而造成的。要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做好员工的()。

(A)安全技术知识教育(B)安全规程教育

(C)劳动防护方针、政策教育(D)安全意识教育

解析:答案D。参见教材上册154页,安全教育。对应序号ZS43知识点。

75、事故预防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如果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而不是等事故发生后采取补救措施

(B)在不能避免风险的地方进行风险评估

(C)解决风险的起源

(D)只要平时注意点就没事

解析:答案D。参见教材上册168页,预防事故的原则。对应序号ZS53知识点。

案例六:

2006年10月3日,空客宣布由于对之前的线路重装问题所需时间估计不足,A380将在16个月内第三次延迟交机。此番推迟长达一年,而2007年只能交机一架,就是说,整个交机进度已经延后约两年。
  航空公司彻底被激怒了。马亚西亚国有航空公司工会已经要求取消该公司6架A380的订货。新加坡航空公司在接受《环球企业家》专访时表示,空客的表现“令人失望,尤其是在该飞机的飞行测试和取证工作进展顺利,而延期交付主要是由于制造方面的原因的情况下。”包括新航和汉莎航空在内的多家购买者,已开始商讨赔偿的具体细节。至此,空客不得不制定出赔偿计划,以应付“延期交货危机”带来的影响。预计,为满足“愤怒顾客”的要求,空客将准备总额为12.6亿美元的赔偿金。算上空客应为推迟交付飞机所付的赔偿,昂贵的A380或许将成为世界上最物美价廉的飞机。
  这次延迟将使空客母公司在2006年到2010年间减少48亿欧元的利润和63亿欧元的收入,估计到2010年交机延后带来的损失将达34亿美元。更重要的是,此举还将直接影响空客整体市场策略的施行。
  在集中精力开发超大型客机A380以对抗波音747大型客机的同时,出于保险起见,空客还针对波音777和787两款中型飞机,特别推出A350型飞机对打,由于性价比不高,新加坡航空将价值45亿美元的订单抛给了波音。虽然空客在客户的要求下修改了设计,重新推出了新的A350(XWB),但交付期已比787晚了4年。A350项目的进一步推进还需要至少100亿美元,A380数次延误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很可能导致这项计划的终止。
  如果说有什么能够给空客的延期时间表做最佳的注脚,那一定是“走马灯式”的领导层更迭。A380试飞的当天,空客公司宣布重大人事调整,任命马里奥·海宁为A380项目负责人,取代原主管查尔斯·尚匹翁。当时,空客已面临赔偿,海宁上任后的首要任务便是确保A380不再延迟交货。但显然,他也难逃铩羽而归的厄运。
  而自延期事件以来,空客的首席执行官已经换到第三任。
  7月新上任的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安·斯特雷夫试图改革管理体制来解决空客根深蒂固的结构问题,但却遭受到惧怕引起劳工分配不均的英法两国政府官员的强烈反对,经济问题终于不可收拾地演变成了一场激烈的政治争论。10月9日,上任仅仅100天的斯特雷夫愤然宣布辞职。
  继任者路易·加洛瓦推行一个新的节约成本计划:解决超支问题,并将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为2年。
  事实上,频繁的高层变动无异于是对空客A380项目管理层声誉的另一个重大冲击。稳定的管理层,与可靠的抗风险能力很大程度上不可分割。
  发货时间推迟两年,项目成本增加了至少30%的空客公司,不得不通过大规模的重组、毫不留情的裁员和关闭工厂的粗暴举动来满足A380不断调高销售目标,以确保收支平衡。
  如果说A380风波能有受益者的话,那一定是宿敌波音。对未来一段时间准备采购大容量飞机的客户们来说,波音的747扩大型“梦幻客机”将是更好的选择。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76~80题。

76、空客的交货计划一拖再拖,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

(A)项目的时间安排不合理(B)领导层更换太频繁

(C)对困难的预计不足(D)其他选项都是

解析:答案D。参见教材下册97页,项目发生变化的原因。对应序号ZX36知识点。

77、在空客的A380项目中,不属于项目参与人的是()。

(A)马亚西亚国有航空公司(B)路易·加洛瓦

(C)波音公司(D)空客基层员工

解析:答案C。参见教材下册70页,项目参与人。对应序号ZX29知识点。

78、A380项目肯定无法通过项目PCT测试,其原因在于()。

(A)绩效不佳(B)成本超支

(C)时间拖延(D)其他都是

解析:答案D。参见教材下册64页,项目通不过PCT测试的原因。对应序号ZX27知识点。

79、研制飞机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空客的管理者可以通过()方法来对这项任务进行分解。

(A)工作分解结构法(B)头脑风暴法

(C)思维导图法(D)PEST法

解析:答案A。参见教材下册87页,WBS法何时需要使用。对应序号ZX34知识点。

80、可以帮空客的管理者进行项目监督和控制的方法是()。

(A)甘特图法(B)反馈意见法

(C)甘特图法与反馈意见法都是(D)甘特图法与反馈意见法都不是

解析:答案C。参见教材下册98页,项目监控的方法。对应序号ZX37知识点。

案例七:

兴星公司下一年度的部分预算资料如下:

预算资料

总成本

单位成本

  直接材料

  160000

  2.00

  直接人工

  320000

  4.00

  变动制造费用

  80000

  1.00

  固定制造费用

  400000

  5.00

销售费用(全部为变动费用)

  240000

  3.00

管理费用(全部为固定费用)

  600000

  7.50

  合计

 (1)

  (2)


  该公司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平衡,适用的所得税率为40%。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81~85题。

81、根据案例,计算该公司的产量是()。

(A)80000(B)160000

(C)40000(D)320000

解析:答案A。产量=总成本/单位成本=160000/2。对应序号ZS26知识点。

82、根据案例,计算该公司的产品的总成本即(1)应是多少()。

(A)1800000(B)1500000

(C)1700000(D)2000000

解析:答案A。把总成本该纵栏加和就可以得到答案。对应序号ZS26知识点。

83、根据案例,计算该公司的单位产品的单位成本即(2)应是多少()。

(A)22.50(B)22.00

(C)23.00(D)25

解析:答案A。把单位成本该纵栏加和就可以得到答案。对应序号ZS26知识点。

84、根据案例,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单位成本,在很多情况下可以由集合成本总数除以产品数量得到

(B)单位成本就是机会成本

(C)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和高效率的情况下制造产品的成本,而不是指实际发生的成本

(D)标准成本可用于控制成本

解析:答案B。单位成本和机会成本是两个不相同的概念。对应序号ZS27,30,32知识点。

85、根据下图所示,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产量

价值

a

b

c

(A)b表示变动成本(B)c表示变动成本

(C)a,b,c中没有表述变动成本的线(D)b与c的交点表示盈亏平衡点

解析:答案D。参见教材上册104页,盈亏平衡点。对应序号ZS29知识点。

案例八:

“16台机器、12个生产工人、10个辅助工人和一批源源不断的原材料”——这是要生产至少1000个轮胎的一班工作所需要的。然而,一班工作才做了一半,这位车间的高级主管便在吼叫:“你们怎么搞的?现在才完成200个。”他刚刚开完会回来,并不知道有9台机器坏了,3个辅助工人缺勤,并且至少有两台机器的原材料供应不足。

车间主管应该对其部门这一班工作的正常运行负责。作为管理者,他对厂方负有责任,需要管理好这一时间和空间所发生的每一件事,包括对产量、成本和质量的控制;对人的调配;计划的制定;机器设备的维修保养;车间房屋的管理;安全措施的实施;业务联系;人事问题的处理;上层政策的传达以及协调好与生产流程有关的工作等。

工厂实行的是计件工作制,但有些工人还是工作不努力。一些工人每班不多不少只生产80个轮胎,但是只要他们没犯什么错,车间主管也拿他们没辙。

辅助工人的缺勤率很高,他们的工作就是给安装轮胎的工人提供部件(如车轮圆缘、纤维织物和轮胎的胎面等)。他们缺勤的原因似乎并不是因为他们职微薪低,而是因为他们年轻且单身。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辅助工人的工资本应高些(因为一位辅助工人的缺勤就能影响到几个装配工人的产量)。但实际上他们的工资如此之低,并且要在短期内给他们加薪的机会是微乎其微,因为车间主任是没有加薪的决定权力的。

其次是设备的制约。设备的额定损耗量很高,但又没有任何维修计划。机器一直处于运转状态,一旦出现故障等装配工吃完茶点回来轮胎已浪费不计其数。车间主管有责任让设备和人力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却又无权决定机器的购置和制定维修保养计划。由于车间主管对设备维修不精通,所以维修工对他的维修要求常常是敷衍了事,结果是车间主管在维修工人中的威信几乎是零。

还有一个制约因素是原料的供应。车间主管应将其1/3的有效时间花在防止出次品及催索未按期供货的原材料上。由于原料供应部分布在工厂各处,且电话又时常无人接,车间主管只得亲自像跑马拉松似的去安排订货和进货,与生产各元件的车间主管进行协商。尽管无法在车间主管的脚上系一个计程器,但按保守的估计,他在一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内所走路程平均为1小时半英里。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86~90题。

86、资源是实现企业目标的(  )。

(A)手段         (B)方法

(C)前提      (D)核心

解析:答案A。参见教材上册180页,资源的概念。对应序号ZS54知识点。

87、资源对于正常的运营来说非常重要,材料中涉及到的资源包括(  )。

(A)设施、资金、劳动力       (B)原料、设施、数据

(C)原料、设施、劳动力       (D)数据、资金、劳动力

解析:答案A。参见教材上册180页,资源的类型。对应序号ZS54知识点。

88、关于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来生产核心业务的资源是主要资源(B)用来支持核心资源的是次要资源

(C)轮胎和工人是次要资源      (D)车间建筑和安装设备是次要资源

解析:答案C。C选项都是主要资源。参见教材上册182页,主要资源和辅助资源。对应序号ZS54知识点。

89、16台机器中就有9台机器出现问题。从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  )。

(A)维修工的技术水平太差      (B)车间主管的计划不周

(C)机器设备的老化         (D)机器设备的超负荷运转

解析:答案B。参见教材上册183页,资源管理流程以及涉及的关键要素。对应序号ZS55知识点。

90、“车间主管亲自像跑马拉松似的去安排订货和进货,与生产各元件的车间主管进行协商”说明在资源管理的(  )环节出现了问题。

(A)计划              (B)组织   

(C)监控              (D)实施

解析:答案A。参见教材上册183页,资源管理流程以及涉及的关键要素。对应序号ZS55知识点。

案例九:

1998年10月8日10时40分左右,哈尔滨某化工厂四车间成品库发生氧气瓶爆炸事故,导致现场两名装卸工(临时工)一死一伤。事故发生前,四车间充装岗操作压力为12mPa,操作温度为20℃,成品库房有氧气瓶45只。经现场勘察,共3只气瓶爆炸。其中一只气瓶外表为绿色油漆,检验期为1989~1994年,公称压力15.0mPa,容积为40.4L,这只气瓶爆破成十几块碎片,碎片内壁呈黑色,断口呈“人”字纹,无明显的塑性变形,全部为脆性断裂,其角阀为氩气阀。爆炸的另两只气瓶颜色为淡酞蓝,呈撕裂状,断口有明显的被打击的痕迹,被打击处向内凹陷,并有高温氧化的痕迹。另外还有三只被击穿的气瓶,均留有不规则孔洞,其中一只在气瓶上方,直径约5cm,另外两只在气瓶下方,直径约8cm和30cm,破口向内凹陷,并有高温氧化的痕迹。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91~95题。

91、如想采用安全检查表对哈尔滨某化工厂车间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应采用()类型安全检查表。

(A)厂级安全检查表(B)车间安全检查表

(C)工段及岗位安全检查表(D)专业性安全检查表

解析:答案B。参见教材上册167页,安全检查表的类型。对应序号ZS51知识点。

92、关于安全检查表的编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安全检查表由专业人员编写,且不用修改

(B)安全检查表可以按生产系统、车间、工段和岗位编写,也可以按专题编写

(C)安全检查表的编制过程,也是对系统进行安全分析的过程

(D)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安全技术要求,完成安全检查表的制定工作

解析:答案A。参见教材上册167页,安全检查表的编制。对应序号ZS52知识点。

93、气瓶属特种设备,气瓶的不合格严重违反了()的规定。

(A)《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B)《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C)《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D)《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解析:答案B。参见教材上册142页,《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对应序号ZS40知识点。

94、对正在使用的特种设备应该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至少每月进行()自行检查,并作相应的记录。

(A)一次(B)两次

(C)三次(D)四次

解析:答案A。参见教材上册142页,《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对应序号ZS40知识点。

95、该事故属于()。

(A)电力安全事故(B)矿业安全事故

(C)建筑安全事故(D)工业安全事故

解析:答案D。参见教材上册164页,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类。对应序号ZS50知识点。

案例十:

星晨公司是一家生产高科技产品的制造型企业,由于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和正确的内部决策,2002年公司取得了高速的发展,员工人数从2002年初的176人增加到同年年末的600人。星晨公司一直采用扁平式的组织结构,总经理之下并列着八个部门。人力资源部王经理相对于其它几个部门经理的经理来说有着更高的威信,在公司属于响当当的人物,行事雷利风行。由于公司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部的各项工作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特别是招聘。被动招聘的局面日趋严重。招聘专员小李为此感到很烦恼。某天,招聘专员小李在公司办公室走廊碰见了培训专员小张。

小李:“小张,你说我该怎么办。这么多用人需求申请,时间紧不去说它,而且一些岗位都是新设立的,连岗位描述都没有,(备注:岗位描述由部门经理负责起草,人力资源部的绩效专员负责定稿,按照人力资源部规定,在招聘新岗位前应完成招聘岗位的岗位描述,而目前存在着严重的滞后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部门经理的拖延。你看这几张用人需求,对人员资格描述那么含糊,叫我怎么做招聘广告?再说面试,我选上的人,他们又看不中,他们不说清楚,我怎么知道他们想要什么样的人,真怀疑他们自己心里都没个谱,觉得缺人,就填个单子,以为这样就万事大吉了。”

小张:“那你多催催部门经理,让他们及时补上。告诉他们如果没有这些基础资料,你无法正常进行招聘工作,会影响到招聘速度的。”

小李:“你以为我没说?催了好几次了,口头上都答应的好好的,转过身就忘了,他们总有比这事更重要的事情。”

小张:“那你就只能缓缓。”

小李:“缓?我可担不起这个责任。王经理已经找我谈过话,她说在去年的年终会议上,许多部门提出由于人员配备不足影响部门绩效,而人员不足的直接原因就是招聘速度太慢。真是天地良心,我可没有偷过闲,就不提每天在网上搜索简历熬得两眼通红,这三个月来我已放弃了6个节假日去参加各种招聘设摊了,没有合适的人,总不能怪我工作不努力吧!”

根据案例,回答下列96-100题

96、该公司在人员招聘方面出现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其他部门对人力资源部门的支持不够
(B)人力资源部门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C)领导根本不重视人员招聘的问题
(D)公司本身的性质对求职人员来说不具有吸引力

解析:答案A。从小李与小张的对话可以得出A。对应序号ZS1知识点。

97、制定适当的招聘规划对于公司招聘是十分必要的,不属于招聘规划步骤的是(  )。
(A)确定招聘的人数和岗位
(B)确定招聘的方式和渠道
(C)筛选招聘者简历
(D)制定招聘预算

解析:答案C。参见教材上册7页,招聘规划的步骤。对应序号ZS3知识点。

98、在招聘过程中,对应聘人员的筛选应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
(A)与该项工作直接相关的技能、知识和能力
(B)应聘者应具备的工作经验和类型
(C)与该工作相关的个人品质或个人情况的详细信息
(D)与个人隐私有关的信息

解析:答案D。参见教材上册14页,人员规范。对应序号ZS5知识点。

99、在组织当中,最清楚某项具体工作的任职资格的人是(  )。
(A)人力资源部门的主管领导
(B)做统筹计划的高级经理
(C)做过该工作的人或者该部门的领导
(D)人力资源部门的招聘专员和绩效专员

解析:答案C。参见教材上册15页,任职资格。对应序号ZS6知识点。

100、对于解决该组织所存在的问题没有帮助的措施的是(  )。
(A)人力资源部门和其他部门的人员就招聘问题加强磋商和沟通
(B)要求其他部门的人员协助人力资源部门人员进行招聘
(C)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员把招聘的责任移交给其他部门人员
(D)明确各部门在招聘中的职责,追究渎职责任

解析:答案C。C选项只会导致问题更多。对应序号ZS1知识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62412.html

更多阅读

商业地产与运营管理 商业地产运营管理

说到运营,我想听听大家对运营的理解。学员:我的理解可能是运作与营销。运营是战略方向的,营销是策略方向的。朱运作与营销。有不同意见吗?学员:我觉得应该是推广与运营吧。朱并列关系吗?这里面的关系很重要。学员:运营,营是经营,有战略层面的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浅论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对组织人力资本的管理,其具体含义包括:根据员工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对员工的思想及其行为进行有效的引导、激励,从而对员工进行比较合理的分配、运用及管理,以使组织达到对员工积极因素的充分调配和利用,从而

充电桩运营管理系统 企业的成长与运营管理系统变化

     企业的成长的过程中,运营管理系统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占据了什么样的地位,和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时什么样的,企业的成长必然会带来运营管理系统的变化吗?企业运营管理系统的成长可以超前于企业的成长吗?  一、一个事物的两个方

声明:《资源与运营管理复习题二》为网友被风吹过灼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