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为何称老杜 杜甫和李白被并称为

杜甫为何称老杜 杜甫和李白被并称为

杜甫(712-770),字子美,后人称它为老杜。诗人中以老相称者极少。为何要称其“老”呢?原因何在?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是否他年龄很大,长寿,不是,他只活了59岁,贺知章活了85岁,没见人称他老贺。白居易74岁,李白62岁比他大,王维61岁
2,是否他资格老?也不是,他宦途不顺,资历不深,35岁以后才当了一个稍微像样的官,谈不上老。
3,后人说,在杜甫之后有杜牧,两人相差八九十年,也是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那么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为什么不称老杜?他和杜甫相差不过几十年,他的诗也写得好,很有名,他应该是老杜,就像后人称呼三苏一样。杜甫只能算中杜。
4,因杜甫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那么这个“老”字是杜甫自称的么?
我的结论有三点:
1,杜甫中晚年以后心态比较老,诗中常有老字,后人即以其自称而称其老。杜甫自称老且病的诗很多,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
2,还在杜牧前,就有苏州书法家、诗人沈传师,字子言,开始叫他老杜了,并不是因为有杜牧而后有老杜,沈传师,贞元末登第,历官拾遗、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宝历中,由尚书右丞出为宣歙观察使,复入为吏部侍郎。有才行,工楷法。他的诗说:。
锵金七言凌老杜,入木八法蟠高轩。
嗟余潦倒久不利,忍复感激论元元。
3,到了宋朝,有两位诗人在多首诗中直呼老杜, 慢慢的就流传开了。
一个是宋人方回,诗云:
不争老杜广文饭,且共仰山鹙子茶。
又有诗云:
客久已无味,更苦赀用乏。
年迈欲不竞,仍著疾病压。
相望五百年,老杜卧夔硖。
浩然诗不多,句句尽堪传。
他另有诗为:
天下诗人推老杜,老杜又专推浩然。
他还有《哭肯堂赵公拟老杜八哀体》等诗。
另一个人是宋·方岳
他的《除夜》:
莫嫌工部太侵寻,老杜称呼直至今。
我但六年难改口,不知老杜更年深。
《是夕雨再用韵》
生计萧条老杜陵,秋风检点又东屯。
碧云句好山围屋,黄叶村深僧扣门。
后来宋人王之道也有诗作《久客和子远用老杜韵》、《追和老杜种莴苣诗》等。
我的这个看法不知对否?还是老杜另有出处,只能在此请教诸方家了。

(今日雨天,乡下无事且闲,忽然疑问老杜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62975.html

更多阅读

唐代大诗人杜甫和他的诗作欣赏 唐代诗人杜甫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巩县(今河南巩县)人。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杜甫 35岁以前,读书和漫游吴、越、齐、赵各地,曾参加过进士考试。玄宗天宝5年进京求官,困居长安10 年,才得到一个看管兵器的小官职。不久,安禄山叛乱爆发,长安沦陷。他

杜甫简介与生平分期 杜甫的生平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有《杜工

《新唐书·杜甫传·李白传》节选及翻译 杜甫传翻译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

声明:《杜甫为何称老杜 杜甫和李白被并称为》为网友玥號娶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