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烨因鞭挞奢香夫人被朱元璋所杀并非历史真实 马烨阿伊莎

淡看电视连续剧《奢香夫人》链接:

http://www.zhijintuan.com/thread-129340-1-1.html

相关史实争论:

明史贵州土司传记霭翠奢香事失实辨(台湾)http://www.zhijintuan.com/thread-135240-1-1.html

下载: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1249036.html
马烨鞭挞奢香事件考辨.pdf

奢香故事之考证与解读.pdf

关于明初马烨激变水西土司的问题.pdf

相关帖子:

讨论:关于奢香夫人生辰的疑问,求解!
http://bbs.cy44.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3377
可以认定奢香出生于1368年
http://bbs.cy44.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4040
明史贵州土司传记霭翠奢香事失实辨
http://bbs.cy44.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4337
我是奢香生于1361年的第二系铃人
http://bbs.cy44.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4536

马烨对CCTV的历史起诉状

http://www.zhijintuan.com/thread-133740-1-1.html
原告:马烨(曾用名马晔、马煜等)
被告:CCTV
诉讼请求:
1、判决被告立即停止对原告的毁誉。
2、判决被告在其权威媒体公开道歉,恢复原告名誉。
3、判决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事实及理由:
被告广播电视连续剧《奢香夫人》,大势渲染原告马烨鞭挞奢香、大明太祖朱元璋杀害原告马烨一事,纯属诬陷。
证据:
1、原告马烨,字德辉,淮东六合人。明洪武十一年(1378)秋,奉命开设岷州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原告奉朝廷命抵迭州征讨。洪武十九年(1386)原告升陕西都指挥使。洪武二十四年(139l)原告任贵州都指挥使同知巡示邮传......正统四年(1439),贵州计沙贼苗金虫、苗总牌纠集贵阳、洪江、三羊硐、黄柏山诸蛮作乱。萧授督兵于计沙,原告马烨攻黄柏山,大破。
2、原告马烨与奢香夫人素未谋面,何来的鞭挞夫人!
3、原告马烨以老寿久任,历太祖元璋洪武、惠帝允炆建文、成祖棣永乐、仁宗高炽洪熙、宣宗瞻基宣德、英宗祁镇正统......太祖朱元璋死而复生杀了我吗?
  此致
水西文化法院
起诉人:马烨
代理人: 水西穿青夜郎(yina)
2011年11月10日

相关文章:

奢香故事纵横谈
刘学洙
2012年8月3日贵阳新闻网
http://epaper.gywb.cn/gyrb/html/2012-08/03/content_303580.ht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a33d901015uz7.html
  奢香夫人的故事,在贵州几乎家喻户晓。据我所知,奢香夫人事迹被发掘,首先应当感谢我国已故著名戏剧家田汉,是他最早向贵州省委领导提出奢香夫人的事迹是入戏的好题材。1962年,北京出版的《历史剧拟目》中,即把《奢香》列入选题。继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王静如教授将它写成梗概,也在《历史剧拟目》上发表。这才引起了贵州省的高度重视。我 省有关领导和文化部门立即指派当时省黔剧团剧目组的俞百巍挑起创作任务。俞百巍是江西人,1948年在广州参加地下党,进军贵州时任五兵团西进支队分队长。他精于文史,“文革”后出任省文化出版厅副厅长、厅长。1962年他受命写作后,深入黔西北彝族聚居区调查研究,并晋亲向社科院、国家民委等部门专家请教,广搜博览有关文献资料,积一年之功,1963年完成《奢香夫人》(黔剧)剧本终审稿,在北京《剧本》月刊上发表。同年12月,黔剧《奢香夫人》在贵阳公演16场,历时一个多月,轰动一时。

它比2012年央视推出的同名电视连续剧早50年。
  为什么如此不厌其烦地旧事重提呢?因为现在中青年读者大多不知道这段历史,而且田汉、俞百巍是值得尊敬和纪念的文化人,俞百巍在“文革”中,更因创作《奢香夫人》罹祸。这一点尚容后面再讲。
  人所共知,奢香夫人是明朝初年贵州彝族女政治家,代袭其夫霭翠贵州宣慰使之职,是明代贵州以至西南民族地区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少数民族上层杰出代表。改革开放以来,对奢香的纪念与宣传,已成为我省热门“显学”。奢香墓、奢香博物馆、奢香艺术作品与学术研究……蔚然成为乌蒙彝族文化的象征。
  十多年前,拙著《贵州开发史话》曾有《奢香智除马阎王》一文,沿用长期脍炙人口的奢香与贵州都指挥同知马烨的矛盾冲突的戏剧性故事,赞扬了奢香夫人的政治智慧与深明大义的大节。近据我省学者何光渝提示,多年来,研究奢香其人其事的省外海外学者中,对“马烨挞奢香”、“奢香入京告御状见马皇后”等情节置疑者颇多,很值得关注。何光渝提出:“我们对地方性知识的书写,必须有一道最起码的‘底线’;有据、可靠、真实或尽可能‘逼近’真实。”他的意见,值得引起我们重视。
  由此,我重新查阅了《明太祖实录》等史志,特别是阅读了2012年2月号《贵州社会科学》学术月刊刊载的东北师范大学赵轶峰《奢香的遗产》,以及1985年台湾学者黄彰健发表的《明史贵州土司传记霭翠奢香失实辨》两篇学术论文,甚受启发。两文经过缜密考证,均认为奢香与马烨矛盾冲突的戏剧性故事及细节,有诸多与历史事实不符之处,理应廓清。当然,这并不影响对于奢香作为少数民族政治家的基本评价。我认为奢香夫人的事迹荦荦大端者,是史学界的基本共识。
  奢香是具有全局眼光的少数民族代表人物。朱元璋统一全国前,她与其夫霭翠等水西彝族土司首领,便看清了明朝统一全国是大势所趋,主动上表归附明王朝。朱元璋为了稳定贵州,于洪武五年(1372年),令将水西安氏与水东宋氏二土司合为贵州宣慰司,以安氏为宣慰使,宋氏为宣慰司同知(即副长官)。洪武六年,诏贵州宣慰使霭翠位居各宣慰之上。当朱元璋派30万征南大军过黔入滇平定元残余势力梁王叛乱时,霭翠奢香支持明军进军云南,并备马一万匹,毡一万领;弓弩、牛羊各一万以助军需,对平定云南、稳定形势起了重要作用。云南平定后,乌撒、乌蒙、东川等土司先后叛乱,这时霭翠已死,奢香代袭其职,她坚定拥护中央朝廷,水西地区不为所动,并支持明军平定乌撒等地之乱,进一步发展与中央王朝的亲善关存。奢香袭宣慰使期间,每年进贡不绝,查《明太祖实录》逐年记载,从奢香袭位至洪武二十九年去世,她与其子安的共进京朝贡16次。奢香深知朱元璋为了控制西南,一直十分关注打通贵州交通。晋见朱元璋回贵州后,在原有初创基础上,率部开偏桥(今施秉境内)、水东(今开阳地区),以达乌蒙、乌撒及容山(今湄潭)、草塘(今瓮安境)诸通道,开龙场九驿,使黔通往川、滇、湘的驿道更加便利,对密切贵州各族人民与中原的联系,推动贵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

作用。朱元璋曾说:“奢香归附,胜得十万雄兵。”奢香重视学习中原文化,并两次到金陵考察,还派其子安的到京师太学学习。这一切都表明奢香的政治眼光。
  关于奢香夫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定评,是从政治意义而言。当代学者赵轶峰更指出:“奢香”在公元14世纪后期明朝中央权力初建的时代,为处于当时中华文明圈西南边缘区域的彝族少数民族社群与明朝国家管理体系构成差异共生的秩序作出了贡献,从而成为后世歌咏纪念的人物。这是从制度层面对奢香作出的学术性评价。
  当然,奢香之所以能够实现自己的明智抉择和正确政治主张,是与朱元璋治理贵州的方略分不开的。朱元璋的指导方针是保持贵州等地方基本安定秩序,而不刻意过早干预具体事务,亦不以内地标准衡量贵州情况,以期逐渐融合接近。这种边缘地区的政略,是很高明的。而中央派往贵州的官员一般过度迷信武力,追求事功,对当地少数民族怀歧视心理,与朱元璋相比,则短视得多。因此,奢香与包括马烨在内的封疆大员之间存在矛盾是必然的。奢香正是在这种大的政治背景与文化生态下,凸现出她的大局意识与政治智慧。
  末了,还得回到本文开头提及的俞百巍的贡献上来。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初,创作《奢香夫人》是需要勇气的。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随着时代不同而起伏褒贬。奢香的事迹明清两代并未播扬。这与明代中后期特别是清雍正之后强化对民族地区的统治与镇压有关。1940年左右,贵州乡贤黄齐生曾创作《奢香》话剧并在贵阳演出,未产生大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左风愈演愈烈。所谓“民族问题,说到底是阶级斗争问题”的指导思想笼罩民族研究工作。突出少数民族造反有理,宣扬农民起义英雄,形成一边倒倾向。而俞百巍的黔剧《奢香夫人》所宣扬的民族和谐团结的基调,则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整体形势格格不入。所以,《奢香夫人》的墨迹未干,“文革”一来,就遭到讨伐。1967年7月8日,《新贵州报》发表了整版长篇文章《大毒草〈奢香夫人〉必须彻底批判》和评论,把该剧诬为向封建统治阶级投降,宣扬阶级调和,“打着民族团结的招牌,贩卖阶级斗争熄灭论的修政主义黑货”、“将双手沾满水西、乌撒各族人民鲜血的大骗子和刽子手美化”等等。而俞百巍也因为创作这部历史剧,成为执行封资修文艺黑线的反动学术权威,遭受批斗。当年的文艺创作,不像现在搞电视剧,那么安全,那么风光。我想,讲奢香故事,不妨讲讲这段曲折历史。这也许对于生活在歌舞升平中的现代人,略

可增添一点联想的空间,更加体会到奢香夫人的精神遗产的弥足珍贵吧。

朱元璋与奢香:编造的传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a30aed0100q1qt.html

  多民族地区,磨合成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并不容易。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贵州宣慰同知-水东的宋钦,宣慰使-水西的霭翠相继去世(笔者注:二人地盘以鸭池河水为界,故为水东、水西)。于是,两位女干部先后走上领导岗位!分别是:新任贵州宣慰使(从三品)奢香(女1361-1396),系前任宣慰使霭翠之妻;还有宣慰同知(正四品)一人,刘淑贞(女),系前任宣慰同知宋钦之妻。看来,重用妇女高级干部,并不是咱们新社会的独创!老朱时代就已经开始有了!这一年,小寡妇奢香年仅二十岁!这个年龄今天看来还是一个小女孩!不过当时,彝族女孩结婚较早,十四岁时奢香从四川永宁(今叙永)嫁给彝族水西(今大方)首领霭翠,二人育有一子,这时应该还不到5岁!尽管官居宣慰使一职,但民间有句俗话,叫做“寡妇门前是非多!”,果不其然有故事了!
  清初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当时有个叫马煜的都督镇守其地,“政尚威严,欲尽灭诸罗代以流官”。因而找了个事“裸挞奢香”,把奢香衣服扒光打了一顿,准备激怒当地彝族民众造反,然后从而杀之!刘淑贞关键时刻,劝住愤怒的人群,千里进京告状。老朱接见后,让刘淑贞去见高皇后马大脚,谷应泰暗示马煜乃是高皇后马大脚的亲侄子!然后,老朱又命刘淑贞回去把奢香叫来京城问话。然后,一场交易开始了。
  老朱说,“你不是特恨马都督嘛,吾为你除掉他,你怎么报答我呀?”
  奢香叩头回答:“我愿世世管理好罗罗人各部,使其不敢造反!”
  老朱摇摇头,“这本来就是你的本分,怎么能算是报答呢?”
  奢香答道:“贵州东北有条道可通四川,梗塞未治,愿刊山通道以给驿使往来。”好,老朱满意了,交易达成。
  马上调马煜回京,数其罪,斩之,奢香等满意而归,回去以后,大修道路!老朱回宫怎么跟高皇后马大脚做工作呢?“我也知道马煜很忠,不会有什么坏心肠,但是杀一人以安一方,不是很划算吗?”这个故事里,老朱仿佛变成了一个娴熟的商人。
  (民国)贵州《大定县志》里记载更详细些,“会香为他罗所讦,煜欲辱香激诸罗怒,俟其反而后加之兵。乃檄香对簿,香已不胜其辱,煜又叱壮士裸香衣而笞其背”。连故事的原委也更加详细了。那么,我们要追问,这个告发奢香的罗罗人,究竟告发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呢?那些记述怎么比较回避呢!要知道,明代甚至宋元时代,只有妇女犯了通奸之罪,才会遭受到这种扒光衣服的裸体笞杖,以示羞辱。其他小罪一般也就是夹夹手指之类。上木驴之类的酷刑则属于与奸夫合力谋害亲夫致死的严重程度才会被使用!在汉族地区,相当部分受了裸体笞杖的女性,事后都会羞愤自杀!也不管奸情是否是冤枉的,还是真有其事的!由此可见,某个罗罗人,告发奢香涉嫌奸情在前,马煜很快召奢香前来对簿公堂于后!当奢香赶到贵州都指挥使司衙门,听到这种指控,自然是不胜其辱!看来分明是扑风捉影,陷害人嘛!那个阴险的罗罗人,很可能给马煜提供了所谓的证据!这样,在马煜看来,奢香不过是在抵赖,“叱壮士裸香衣而笞其背”,把奢香衣服扒光,实施了笞刑!
  人家这么年轻,才20刚出头,漫说是扑风捉影之事,即便是真的重新找个对象,又关你屁事?可是这个马煜却偏偏吃饱饭没事干,要维护封建礼教的尊严!更重要的是,奢香已经是从三品的朝廷命官,高级干部,即便有罪,作为军事部门的马煜,也是无权过问的,自有中央部门都察院、大理寺、吏部等衙门管理。省军区司令员哪有管省长作风错误的道理?
  马煜很快为自己的无脑和冲动付出代价!被老朱给大义灭亲了!但是,作为清初顺治初年,积极投靠新统治者的谷应泰,他写的《明史纪事本末》,以漏洞百出而著称。此人本为河北丰润人,曾在浙江杭州担任“我大清”浙江省提学,主抓文教工作,说白了其工作就是给浙江文人“洗脑”。他的这个关于奢香的故事,我们能轻易相信吗?其后的《明史》继承了这一说法,只是马煜(yù)变成了马晔(yè)!
  按更早的原始史料《明太祖实录》,贵州都指挥使司,是洪武十五年正月初七成立的,梅思祖为首任都指挥使,任职仅11天,就被老朱调任代理云南布政使。接任其担任贵州都指挥使一职的是巩昌卫指挥使程暹(xiān),升官了。程暹直到洪武二十九年,还活跃在贵州都指挥使(省军区司令员)岗位上,所以说,这个故事中的贵州军政一把手马煜(马晔)是否真实存在就值得我们怀疑。高皇后马大脚,死于洪武十五年八月初十,是在贵州都指挥使司成立后仅半年的时刻。如果谷应泰所说无误,那么马煜给奢香上笞刑,只能在此期间完成。而此时六、七月间,正是乌撒部女领袖实卜领导乌撒部反叛的高潮,明军陷入缺粮的困难时刻,这个时候,马煜(马晔)故意激变奢香,多方树敌,可能吗?还有一个问题,高皇后马大脚的父亲马公、母亲郑氏,后被封徐王、徐王夫人。《实录》言明,马家无嗣继承,也就是说没有儿子,马大脚何来亲侄?
  仔细阅读《明太祖实录》,也根本没什么马煜(马晔),除了贵州都指挥使程暹以外,还有一位陕西都指挥同知马烨(也读作yè),他倒是后来担任过一段时间的贵州都指挥同知(省军区副司令员),是不是他?可是时间已经是洪武二十四年,皇后马大脚早已死了九年了。洪武二十一年二月,陕西都指挥同知马烨曾率西安等卫兵三万三千屯戍云南,当年十月马烨参加完征讨东川叛乱而返回南京述职,上奏,“泸州与永宁接壤,应该在泸州驻军。”结果老朱调长安等卫官军15220人分置各卫。
  洪武二十四年八月间,马烨再次出现在《实录》中,身份变成了贵州都指挥同知。这一年,马烨报告,他所巡视的邮传没有邮卒,请以谪戍的军士应役,每十铺置百户一人管理,屯田自给。看看,此人决非无脑之人!
  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奢香病逝,年仅36岁。马烨与奢香在贵州共处应该是这几年的事情!也就是说,不早于洪武二十二年,不晚于洪武二十九年,满打满算,不足7年。按洪武二十六年以后,贵州都指挥同知已经变成了另一将领顾成,所以又可以进一步缩短到4年。而这时的奢香已经30多岁了!贵州、云南驿道的开通工程,我们知道主要集中在洪武十七年间。马烨在该工程完工7年以后,还活得好好的,并担任贵州省军区副司令员,可见那场金銮宝殿上的“人头和公路”政治交易纯属虚构!
  那么会不会是,马烨在驿道的开通工程之前,曾在贵州任职,后来调到陕西任职,后来又调回贵州呢?这是在蔑视老朱同志的智商!如果马烨与奢香真有那么大的过节,老朱出于保护战将,又保护奢香,怎么可能把他们二人又安排到一个地方共事呢?这不是纯粹恶心人吗?祖国那么大!北平省、山西省、辽东等卫所安排个个把人不算困难吧!经查,马烨担任陕西都指挥同知之前,曾担任岷州军民指挥使司指挥佥事,长期负责西北方向的战斗。可见,在更早的史料《明太祖实录》的校核下,谷应泰的记述确实漏洞百出!不足为凭!虽然其很有戏剧性!编成戏曲很好看!那么彝文古籍《西南彝志》,也有对于马晔相同的指责,只是没有奢香裸体受刑的情节,又该如何解释呢?《西南彝志》成书不早于清初,势必会与谷应泰等相互影响,或者说其故事本身就是同出一脉!分成两枝,各自润色演绎!自然出现相似和差异!
  作为在新统治者“我大清”手下混碗饭吃的奴才-谷应泰,对于这个不可靠的戏剧性编造,不是加以严密考证,反而是如获至宝,添油加醋,将明军妖魔化成了一支跋扈蛮横的民族压迫者,朱元璋妖魔化成了一个惯熟于政治交易的奸商!贬低明人,从而抬高自己的新主子,最后染红自己的顶戴花翎,其行为在历史研究者的操守中,是非常可鄙的了。
  看来,在贵州省流传甚广的这个关于奢香的故事,自笔者考证后,可以休矣!扣在马烨将军身上至少达300多年的“大汉族主义”帽子该给人家摘去了!
奢香的故事证明,很多传说其实是一捅就破的,根本经不起推敲。可怕的是,人们宁愿去一代一代相信编造的传说,对历史的真相,包括我们可以轻易破解的真相也是不屑一顾!我们要问,这是对彝族女中豪杰-奢香真正的尊重吗?

“奢香夫人”:一个埋下民族仇恨种子的大剧终于在央视一套演完了!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34/32/53/9_1.html

“奢香夫人”:一个埋下民族仇恨种子的大剧终于在央视一套演完了!

表面上是重笔勾勒奢香夫人为民族团结融合不惜忍辱负重,

却在实质上埋下了民族仇恨的种子。

当剧中老旺以断指血书喊出那句“老旺要憋屈死了!”时,

怒火只会在观众胸膛中燃烧!

只会让所有的观众产生“什么狗屁汉人”,

“我们少数民族为什么要和你绑在一块”的愤懑!

彝民百姓不堪耻辱的“反了吧”背后,

是否掩盖着剧本“分”了吧的恶毒挑拨!

刀枪能杀人,文笔能杀人,

而该剧本在央视一套演播的效果足以让民族团结融合成为幻影!

看着奢香夫人在“汉”人阴谋诡计中的步步维艰。

作为一个“汉”人的我都惭愧都愤怒。

我们又何以能让那些少数民族观众心平气和?

特别是最后通过大明天子和马烨慷慨陈词的狱中对白,

大明皇帝仍认为马烨是忠贞无二的忠臣的定论,

更让人寒心:少数民族受苦,马烨忠贞的背后,到底是谁错了?

马烨杀尽彝民的阴谋下,竟是为(汉人)奠下万世基业的抱负。

看了该剧,我只想说,这个剧本居心叵测!

这个剧本埋下的民族恨意,

并不能因为马烨的被迫自杀而消融。

在现在这个和平演变与分裂主义激烈斗争的复杂社会大背景下,

该剧到底想宣扬什么?实质又在宣扬什么?

我真的不知道这样的剧本是怎样通过重重审核并得以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的?

明初贵州水西君长国与中央的关系
——奢香故事之考证与解读

http://www.zhijintuan.com/thread-135240-1-1.html

( 2007奢香故事之考证与解读.pdf )
温春来
(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历史系,广东广州510275)
收稿日期:2007-01-11
作者简介:温春来(1974-),男,贵州毕节人,史学博士,中山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摘 要:奢香是彝族历史上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历来备受关注。现在学术界及其他社会各界所熟知的奢香形象,是明中叶以来逐渐建构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不乏史实错误的《炎徼纪闻·奢香》一文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奢香故事的考证与解读,展现出明初水西地区进一步整合进大一统国家的历史过程。
  关键词:水西 奢香 朱元璋
  中图分类号:K2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639(2007)06-0081-05
  奢香系明代彝族慕俄勾君长国首领霭翠之妻,夫死后其执政水西,是彝族历史上最著名的女性豪杰①【①慕俄勾是默系彝族在今贵州地区建立的地方性政权,统治贵州西北部与中部的广阔土地,中心区域在鸭池河以西,故又称水西。】。几百年来,无数正史、方志、文集、笔记、研究论著、通俗读物、民间传说都不断颂扬其对朝廷的忠贞以及过人的聪慧与胆识。1950年代以后,奢香其人其事又被赋予维护国家统一与各民族团结的时代意义,备受各级党政部门、学术界、民间社会的推崇,其故事被谱成诗歌,其形象被搬上舞台,其真伪莫辨的墓地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建了“奢香博物馆”,声名之隆远远超过了据说因助诸葛武侯南征从而奠定水西基业的济火。本文将梳理相关历史文献,对奢香故事进行考辨并在宏观历史场景中予以释读,进而考察明初水西君长国与中央王朝关系的变化。
  一、故事考辨
  元代以前,水西地区长期保持着相当高的独立性,与中央王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时断时续的朝贡上。明代承元之旧,大为恢拓,于洪武五年(1372)依元代之例赐封水西首领为贵州宣慰司宣慰使,宣慰使从三品,系土司中的最高级别,而朱元璋又特别诏“贵州宣慰使霭翠位居各宣慰之上”[1](卷84,P1499),水西之重要性由此可见。10年后,安顿了北方的朱元璋派兵征滇,以图深化对西南地区的统治。奢香的故事正是发生在这场明王朝展现文治武功的大背景下。
  笔者所见奢香故事的最早版本系成化十年(1474)至十二年(1476)间,奢香的后裔、贵州宣慰使安贵荣请国子监祭酒周洪谟撰写的《安氏家传序》②【②《安氏家传序》的写作时间,可参考黄彰健《明史贵州土司传记霭翠奢香事失实辨》,《大陆杂志》,68卷2期。】(以下简称《家传》):
  (洪武)二十二年,贵州都指挥同知马烨③【③清代文献为避康熙姓名之讳,改马烨为马煜或马晔。】激变水西头目,奢香与安的阻止不听,时侍郎郑彦文在贵州公干,奢香窃路走告。侍郎以其事闻朝廷,遣使取烨回,仍宣奢香赴京朝见。太祖高皇帝悦,命内臣引入宫见太后蒙赐珠冠、银花、金带及彩缎,筵宴,封贤德夫人以归。[2](卷11,P649)
  这段简短的叙述颇值得推敲:
  (一)朱元璋的父母均卒于元末[3](卷1,P13),太后当指其皇后。而高皇后卒于洪武十五年(1382),为了表达对患难之妻的哀痛,“遂不复立后”[3](卷113,P359)。入宫见太后之说显系讹言。
  (二)按《明实录》的记载,洪武二十二年(1389)以后奢香都是遣使入朝,不可能面见朱元璋控告马烨。
  (三)《家传》系周洪谟受贵州宣慰使安贵荣委托所作,材料应系后者提供。《家传》全篇都在颂扬历代祖先如何效忠朝廷,对其他版本所强调的奢香犯小罪、受裸挞的事情予以回避,或许是一种春秋笔法。
  细究源流,今日大家所熟知的奢香故事大致本于明嘉靖(1522~1566)进士田汝成的《炎徼纪闻》,兹不惮繁琐,摘引其文如下:
  (贵州宣慰使)霭翠死,奢香代立。煜欲尽灭诸罗,郡县之。会奢香有小罪,当勘。煜械致香,裸挞之,欲以激怒诸罗为兵衅,诸罗果勃勃欲反。时(贵州宣慰同知)宋钦亦死,其妻刘氏多智,谓奢香部罗曰:“无哗,吾为汝诉天子,天子不听,反未晚也。”诸罗乃已。刘氏遂飙驰见太祖白事,太祖诏讯之。刘氏对曰:“罗夷服义,贡马七八年,非有罪。马都督无故骚屑,恐一旦糜沸,反谓夷等不戢,敢昧死以闻。”太祖然之。还宫以语高后,且曰:“朕固知马煜忠洁无他肠,第何惜一人以安一隅也。”命后召刘氏宫中,讯之曰:“汝能为我召奢香乎?”刘氏曰:“能。”即折简奢香,令速入见。奢香遂与其子妇奢助,飙驰见太祖,自陈世家守土功及马煜罪状。太祖曰:“汝等诚苦马都督乎!吾将为汝除之,然汝何以报我?”奢香叩头曰:“若蒙圣恩,当令子孙世世戢罗夷,不敢生事。”太祖曰:“此汝常职,何言报也?”奢香曰:“贵州东北间道可入蜀,梗塞久矣。愿为陛下刊山,开驿传以通往来。”太祖许之。乃召煜入朝议事。煜初不知所以,既出境乃知之,大恨曰:“孰为马阎王乃为二妮子坑耶!悔不根薙,赭为血海也。”既入见,太祖数其罪状,煜一无所答,第曰:“臣自分枭首久矣!”太祖怒,立斩之。以其头示奢香曰:“吾为汝忍心除害矣。”奢香叩头谢恩。乃封奢香顺德夫人,刘氏明德夫人。高后赐宴谨身殿,遣归,赏赐甚厚。命所过有司皆陈兵耀之。奢香既归,以威德宣喻罗夷、岗夷,皆贴然慑服。奢香乃开赤水、乌撒道以通乌蒙,立龙场九驿,马匹廪铠,世世办也。[4](卷3,P632~633)
马烨因鞭挞奢香夫人被朱元璋所杀并非历史真实 马烨阿伊莎
  田汝成的叙述细节丰富,戏剧色彩强烈,他甚至坦承,“马煜功勋,史不既见,贵州人独能谈之”[4](卷3,P633),可见他具有将传说当信史的嫌疑①【①彝书《西南彝志》中的《奢香进京》所载与《炎徼纪闻》相似,但没有提到奢香受“裸挞”。《奢香进京》代表了彝族社会对此事的一种看法,但由于无法确定其写作年代,所以很难确定是这种看法影响了田汝成,还是田汝成的描述影响了《奢香进京》,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参见《西南彝志》(第7~8卷),贵州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316~320页。】,但除了明万历年间(1573~1620)的学者王士贞指出其个别地方与史实未合之处外②【②例如,奢香朝贡时间最早为洪武十七年,而高皇后已于两年前宾天,不可能接见奢香并赐宴。另有马煜未被杀等。参见(明)王士贞:《弇山堂别集》卷21,第273~274页。王氏的考误本身也有个别错误之处,如他认为贵州宣慰使是宋钦,而霭翠系水西宣慰使。但《明太祖实录》卷84,第1499页载:“(洪武六年八月)诏贵州宣慰使霭翠位居各宣慰之上。”卷93,第1621页载:“(洪武七年)贵州宣慰使霭翠遣其下曹阿必解贡马。”王氏显然有误。】,各种地方志、正史(如《明史》)、私家著述、学术著作、通俗读物、宣传材料皆大致沿袭其说,几百年间长盛不衰,俨然信史。上个世纪80年代,台湾学者黄彰健撰就《明史贵州土司传记载霭翠奢香事失实辨》,利用详实的史料,对《炎徼纪闻》等各种版本的奢香故事进行了有说服力的考证,惜未被学界充分关注。直到近年,一些关于奢香的论文,仍然相信《炎徼纪闻》,一些论文试图去质疑鞭笞奢香事件,但却连基本的史实都弄错③【③例如,李中《马烨鞭挞奢香事件考辨》一文(《贵州文史丛刊》2004年第3期)连《炎徼纪闻》都未曾引用,而认为奢香事件到康熙年间才见诸文献记载,误甚。】。
  黄彰健论文涉及奢、马恩怨与驿路的观点主要有:(1)明太祖参加香军时,他的父母已去世。及即帝位,宫中自然没有太后,而高皇后死于洪武十五年八月,因此奢香无是见太后或高后都不可能。(2)驿桥道路之毕工是在洪武二十五年正月十五日,其时贵州都指挥同知马烨应还在任上,水西境内的驿路绝不是马烨死后由奢香创设的。(3)毛奇龄《蛮司合志》等版本的奢香故事称奢香开辟偏桥、水东之驿路以达乌蒙、乌撒及容山草堂诸境,水东系宋氏土司所辖,偏桥为思南宣慰司地,均与奢香无关,容山草堂属播州宣慰司地,由播州宣慰司至贵州宣慰司驿路,系曹震委播州宣慰使杨铿等人“提调军民以开之”[5]。
  奢香故事的诸多漏洞有的已为后来的文人学者所意识到,并设法修补。如清道光时期的著名学者邹汉勋在撰《大定府志》时,将马煜由都督改为都指挥使,高皇后则变成了淑妃,定故事发生的时间为洪武十六、十七年,在时间上符合刘淑贞、奢香先后入朝的记载,并把“霭翠死”改为“霭翠已老”,以便与《明实录》相统一。但百密一疏,邹汉勋在不知觉间还是留下了诸多破绽。按其所述,至少在洪武十六年(1383)马煜已担任贵州都指挥使[6](卷47,P953~954),但据《明实录》,洪武十五年正月开设贵州都司,令平凉侯费聚、汝南侯梅思祖署都司事,同月调陕西都指挥使陈暹为贵州都指挥使[1](卷141,P2224,226),直到洪武二十九年(1396),陈暹尚以贵州都指挥使的身份讨平都匀狄把的叛乱[1](卷246,P3568),马煜绝无在洪武十六年任指挥使的可能。
  二、奢香与驿路的关系
  奢香与驿路之关系,虽并未如《炎徼纪闻》、《明史》诸书所载,亦非全然无中生有之创造。奢香是彝族恒系扯勒部君长的女儿,其生卒年月史不见载。近500年后,清道光年间的黔西知州吴嵩梁作诗称她14岁嫁给水西君长霭翠[7](卷21,P559),疑系采自民间传闻,不足引以为信。奢香虽系一女流,但即使在其夫霭翠生前,她已在水西享有极大的威望,由此引起朝廷重视。洪武十五年,征滇之役取得决定性胜利之际,朱元璋谕令征南将军傅友德宣各土酋入朝,特别强调奢香须随丈夫一起来[1](卷142,P2234)。
  与此同时,朱元璋又谕令水西、乌撒、乌蒙、东川、芒部、沾益诸酋长参予修筑通滇驿路:
  今遣人置邮驿通云南,宜率土人随其疆界远迩,开筑道路,其广十丈。准古法以六十里为一驿。符至,奉行![1](卷142,P2232)被饬令参与修筑驿道的水西、芒部等全部位于黔西北及其周边地区,可见明廷开筑的应是经由黔西北连通蜀、滇的贵州西路。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条驿路在元代其实已大致定型,明军征滇路线,即与此基本一致[8]。明初的开驿在很大程度上可能系开通梗塞之旧路,或修整旧有道路、添设驿站等,并非新开一条道路。水西既奉谕令修驿,而奢香系在水西握有较大实权之人,参与修筑经过水西的驿路应在情理之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63537.html

更多阅读

梁太祖被儿所杀只因“扒灰”吗 关于扒灰的一首诗

梁太祖嬉戏图(图源网络)梁太祖被儿所杀只因“扒灰”吗——读《资治通鉴》笔记 近读一篇读史笔记,讲述了灭唐建梁的梁太祖朱温,建立王朝后没几年就毁在自己手里,原因竟是“扒灰”,他强纳自己的儿媳,后被儿子朱友珪杀死。其实,史实并非那

奢香是咱古蔺人 奢香夫人

奢香是咱古蔺人罗大耳朵《奢香夫人》剧照2011年11月10日起,中央一台黄金时段播放欧阳黔森编剧、宁静吕良伟主演的30集电视连续剧《奢香夫人》。奢香夫人是古蔺人,明初杰出的女政治家。古蔺在明朝前属于彝族土司自治。到了明朝

朱元璋及手下十大将军都是回族? 姓马的都是回族吗

笔者很早就听一些回族朋友讲,《大明英列传》中的常遇春,你知道吧?知道啊,鼎鼎大名啊,朱元璋手下很勇猛的一员战将!那是我们回族的!他的爸爸就是一名阿訇!回族朋友兴奋地讲!是吗?于是笔者相信了,哪个民族还能不出几个好汉呢?那常遇春看来就是回族

声明:《马烨因鞭挞奢香夫人被朱元璋所杀并非历史真实 马烨阿伊莎》为网友欲尘清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