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新闻通讯稿范文_行走的风景 通讯稿范文

原文地址:新闻通讯稿范文作者:甲子元年春

新闻通讯稿范文

通讯稿

通讯的概念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2.通讯的特点

一般来说,通讯有四大特点:

(1)严格的真实性。

(2)报道的客观性。

(3)较强的时间性。

(4)描写的形象性。

3.通讯的种类

(1)按内容分,通讯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

(2)按形式分,通讯分为一般记事通讯、访问记(专访、人物专访)、小故事、集纳、巡礼、纪实、见闻、特写、速写、侧记、散记、采访札记。

4.通讯的写作

第一,主题要明确。有了明确的主题,取舍材料才有标准,起笔、过渡、高潮、结尾才有依据。

第二,材料要精当。按照主题思想的要求,去掂量材料、选取材料;把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和最有吸引力的材料写进去。

第三,写人离不开事,写事为了写人。写人物通讯固然要写人,就是写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也不能忘记写人。当然,写人离不开写事。离开事例、细节、情节去写人,势必写得空空洞洞。

第四,角度要新颖。写作方法要灵活多样,除叙述外,可以描写、议论,也可以穿插人物对话、自叙和作者的体会、感受,既可以用第三人称的报道形式,也可以写成第一人称的访问记、印象记或书信体、日记体等。通讯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反映,诸如正面、反面、侧面、鸟瞰、平视、仰望、远眺、近看、俯首、细察……角度不同,印象各异。若能精心选取最佳角度去写,往往能使稿件陡然增添新意,写得别具一格,引人入胜。

常见通讯简介与实例

(1)人物通讯

所谓人物通讯,就是以报道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它着重揭示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通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反映出人物的先进思想,使之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同时,也报道转变中的人物和某些有争议的人物。“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写作时切不可把先进人物写成从来没有过的大智大勇,十全十美,写人叙事力求言真意切,恰如其分。

〈实例〉

严师·慈父·名医

——记酉阳县浪坪乡评议村小民师 喻登智吴建平采访乡村教师——酉阳县浪坪乡评议村小民师喻登智,乡亲们异口同声地称他:是名医、似慈父、更是严师!

1975年,喻登智接过教鞭,在评议村小的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20年。如今,他已由血气方刚的毛头小伙变成了鬓角染霜的“小老头”,可他痴心无改,无怨无悔。说他是名医,不是因为他有多高超的医术,而是因为他一直坚持义务为学生和乡亲们治疗疾病。评议村地处酉阳、黔江、彭水三县结合部,离乡所在地也有近20公里。这里缺医少药。刚当上民师时,学生们因营养不良,常生病。喻登智买来一些医学书籍,在认真教书的同时挑灯自学,掌握了儿科推拿术,并学会了用中草药治疗简单的疾病。一次,学生谢光玉在课堂上呕泻不止,当即休克。喻老师用学到的知识紧急施救,使谢光玉终于苏醒过来。家长闻讯赶来后,感激之泪涌出眼眶,连称喻老师“恩人”。为备足常用药品,他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在外出开会时尽可能多买些西药,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到山里采中草药。他爱生如子。三年级学生胡世淑学习用功,成绩优良,可连续几天没到校上课了。喻老师在家访中得知,其父病故后家庭难以维持生计,只好不读书了。喻老师鼻头发酸,眼泪禁不住往外流。他当即决定免去胡世淑的学费,并保证供给她课本和学习用品,使即将失学的胡世淑重返校园。问及20年中喻老师究竟为多少学生资助过书费和学费,他说:这点小事不足挂齿。他抓校风、学风十分严格。有人对坚持升国旗不理解,他认为“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有人认为学生搞义务劳动是“不务正业”,他说这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劳动的习惯”。学生的红领巾没戴好,他帮助纠正,甚至脸未洗干净他也帮助洗净。乡亲们还说喻老师是真正的“以校为家”。学校教学条件差,没有教具,所用的直尺、三角极、圆规、量角器及体育器材都是他亲手仿制的。课桌凳、门窗坏了,他亲手补修。房上的瓦片被大风揭了,他亲自上房检修。他说这样可节约点钱,多资助几个失学儿童。自1983年以来,他所教班级的成绩,在全区的会考中总是名列前茅,其中1983年毕业的40人就有32人升入初中学习。突出的成绩使喻老师多次被乡、区、县、地评为先进教师。他于1994年9月获得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园丁奖,去年夏天又光荣地出席了全省乡村教师“夏令营”活动。

(2)事件通讯

所谓事件通讯,就是报道典型的、有普遍教育作用的新闻事件。写事当然离不开事件有关的人,但它不像人物通讯那样着力刻划人,而是以事件为中心,在事件的总画面中,为了写好事来写人。它既可以反映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大的、振奋人心的典型事件和突出事件;也可以从某一新闻事件截取一个或若干个片断,进行细致详尽的描述,揭示事件的深刻含义;还可以是若干事件的综述。

〈实例〉

八十三天的“打工梦”

——向明春外出沈阳遇难获救备忘录

蒋天兵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也不会相信,一个身强力壮的男子汉,外出打工归来时,却成了一个失去四肢、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眼前的他,年过40岁,是四川省广安县石笋镇文昌街居民向明春。提起他的不幸遭遇时,人们议论纷纷:“是沈阳人民救了他的命,外出打工真难啊!”今年3月1日,向明春带着挣钱的梦想,告别爱妻和两个未成年的女儿,去大连市打工。当他来到广安火车站时,突然改变主意,决定去沈阳。3月6日,当他抵达沈阳下车时,才发现自己那个装有衣服、身份证和100多元现金的行李包被扒手洗劫一空。3月7日,向明春拖着疲惫的身体,穿梭于沈阳北站附近,盲目找工无着落。当晚,他蹲在候车室里过夜,晚上没有衣服增添,没有被子盖,又无钱购买所需物品,冷得发抖,只好蜷缩在长条椅上。由于他没有身份证,无处住宿,一连几个晚上都被拒之于候车室和旅馆的大门外。不明真相的值班人员错把他当成流浪汉,他有口难言,欲哭无泪。就这样,他白天走街串巷,寻找四川老乡,晚上露宿沈阳街头。当时,春寒料峭,沈阳的气温零下10多度。日复一日,他忍饥受冻,双手双脚便不知不觉地冻伤了。3月13日,当他路过沈阳钢厂基建处时,这个身高1.65米的汉子终于倒下了,他的四肢已经冻僵了。此刻,幸好被队长王宏宽发现,询问情况后,王队长立即给他找住宿,并安排在这里打工的四川射洪县刘博给他端水、喂饭,扶他大小便。他在钢厂住了7天,伤情稍好,又回到车站等候家里人来接他。这期间,他靠乞讨度日,每晚躺在售票厅外面的石阶上,导致冻坏的手脚流出血水,周身麻木。一些好心人目睹此情此景,一方面洒下同情之泪,一方面请求新闻界为他呼吁。4月7日,在沈阳电视台记者赵阳、张吉顺等人的帮助下,要来救护车,把向明春送到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观察治疗,医院还专门雇请一位民工照顾他。赓即,沈阳电视台播放了向明春冻伤住院的新闻,引起当地群众的关注,沈阳市政府很快与广安县政府联系,通知其亲属火速赴沈。向明春之妻柏长余接到电报后,心急如焚,她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凑齐500元钱,去邮局电汇到向明春所住的医院。接着,柏长余又想方设法筹措路费,她怀揣着镇粮站、供销社、医院、学校等单位职工和乡亲们捐助的1100多元现金,在广安县石笋司法所律师李正法的陪同下,搭乘了驶向北国的列车,于4月18日抵达沈阳。当柏长余见到自己丈夫面黄肌瘦、双手双脚用布包裹着的模样,禁不住泪如泉涌。向明春见到亲人突然出现在病床前,顿时悲喜交加。不一会儿,李正法和柏长余查看了患者的病情,因冻伤严重,导致四肢腐烂,如不及时做四肢截除手术,将直接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医生说:“现在,患者的臭味熏人,污染了整个病房,住院的病人对此提出抗议。要救向明春的命,必须做截肢手术!”为了救人,李正法和柏长余请求医院立即给病人作截肢手术。然而,当柏长余得知手术、输血等费用大约要用1万多元时,急得六神无主。天啦,她哪里交得出这么多钱呢?为难之际,李正法陪他去找市长张荣茂求援,张市长当即表示:“先做手术。救人要紧!”沈阳电视台率先捐赠1000元,交给医院为向明春作手术,并拍摄电视新闻播出,再次呼吁各界人士为四川患者奉献爱心。4月21日,沈阳市政府、卫生局、医政处、民政局、红十字会的领导和同志们聚集医院现场办公,分别听取了患者病情、家庭经济状况的汇报,拍板解决了医疗费用。李正法和柏长余才如释重负。4月23日,医生们给向明春冻坏的四肢作了截除手术,当地广播、电视及报社作了报道。手术后,许多人从四面八方涌向医院,有的送来现金,有的送来糖果、馒头和面包……用爱点燃了他的希望之火!冻伤无情党有情,惨遭不幸遇恩人。经过43天的精心治疗和特殊护理,向明春终于痊愈了,1.5万多元医疗费,只交了1500元,其余费用全部由医院承担。5月20日,向明春在亲人的护理下出院启程回四川。临走时,辽宁森工地板实业公司余经理给他捐款1500元,沈阳市民政收容遣送站赠给他500元……

沈阳电视台记者摄下了人们为他送行时那一幕幕感人肺腑的场面。从沈阳到北京直到广安,他沿途受到特殊照顾,一律免费乘车、吃饭。北京到重庆的9次特快列车全体乘务员给向明春捐款445元,并给他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慰问信。一路上,不少乘客都给他送钱送物送水果……这一切的一切,向明春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不知有多少感激的话儿要说啊!5月23日,向明春终于从遥远的北国回到了生养他的家乡。从出走到归来,整整83天,他历尽艰辛,饱受了人间的冷暖。连日来,乡亲们纷纷前去看望他,为他奉献一片爱心;县、镇、村的干部们也去安慰他,为他排忧解难。夜幕降临,向明春躺在他那睡了多年的床上,万感交集。正欲外出打工的人们,你能从向明春的遭遇中吸取什么教训呢?

(3)工作通讯

所谓工作通讯,就是反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的成绩,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或者探讨有争议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报道。它是报纸上经常运用指导工作的重要报道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有四条:一是把介绍工作经验和分析问题作为主旨;二是凭借事实,深入分析;三是生动活泼,讲究文采;四是不拘一格,形式多样。随笔、散记、侧记、札记、记事可〈 实例〉

“卧龙”何以腾飞

——化工部第二胶片厂 成功之路探秘

本报记者 夏桂廉 通讯员恭永梅“伏牛”出山,“卧龙”腾飞。70年代建在河南省伏牛山深处的化工部第二胶片厂,今天神奇般屹立在南阳市的卧龙岗下,成为我国印刷感光器材生产的基地、河南省利税百强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他们越战越强的秘诀是什么?

企业要有一种精神记者在这个厂采访时,干部职工介绍了他们如何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如何狠抓产品质量促销售;如何狠抓科技进步……但更令人振奋的是,职工们高昂的精神面貌和他们经常提到的企业精神:艰苦奋斗,团结进取。70年代初期,二胶厂的建设者们开进了伏牛山。他们住的是简易房,吃的是红薯面窝头,在人迹罕至的深山,万名建设者忍着冬天的奇冷,冒着夏天的酷热,硬是在4年中建起了一座座现代化厂房。二胶厂的许多职工经历了那段日月,创业的艰难磨炼了他们,艰苦奋斗、努力进取的企业精神也像刀刻石雕般印在了这一代建设者的心中。进入80年代,电影胶片市场趋于饱和。二胶厂的领导们审时度势,决定转产工业用印刷胶片。新的生产线怎样建起来,是完全靠国家贷款引进国外设备,还是主要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技术改造?二胶厂选择了后一条路。几年来,他们对关键设备拉幅机先后进行了4次大的改造,使其能生产0.175毫米厚的涤纶薄膜,填补了国内空白。对涂面机进行了多项改造,实现了微机控制、双机计量等,使生产的车速由18米/分提高到28米/分,控制精度由百分之一提高到千分之零点五。对国外的先进设备二胶厂并不排斥,适于厂情的或技术改造中的关键设备也要买。他们分别从美英日引进了三条生产线和关键设备,这样技术改造的结果,产品质量上去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同时还锻炼出一批技术过硬能打硬仗的队伍。

1991年,该厂被列为《三线企事业单位“八五”调整规划方案》之中,开始了由山沟到南阳的搬迁工作,除山区暂设分厂外,主要生产机构全部搬出。在搬迁中,该厂只用了6000万元,还比原计划的40天提前了5天。拉幅机搬迁后一次试车成功,工人们精细地拆装,忘我地工作,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资金,被国务院三线办评为搬迁的典型。转入市场经济后,许多工厂的供销人员成了先富起来的人。然而二胶厂的供销公司仍然有一支不计名利、朴实能干的队伍。公司经理是个血气方刚的中年汉子,在二胶厂已工作20多年。他很为他的同事自豪。他说:“我们这80多人长年奔波在祖国各地,只要一说有任务,买张车票就走,出门在外吃住全不讲究,小旅店、小饭馆即可。当然,看到有的单位供销人员拿高奖金,花钱大手大脚,我们也有想法,但我们这支队伍艰苦奋斗的企业精神一直没有丢。”在二胶厂,一线工人勤恳耐劳,他们很为自己的工厂自豪。迁入南阳后电源不足,对生产有影响,今年春节,工厂决定避开用电高峰照常上班,大家没有怨言,高高兴兴完成了任务。企业精神从何而来二胶厂的成功,与职工们的精神面貌有重要关系,他们的企业精神从何而来?二胶厂的多数职工都有一段在艰苦环境下创业的历史,他们对工厂有很深的感情,这是很重要的一条。但从干部职工的谈话中,他们十分信赖自己的企业领导,对他们充满信心,也是一条重要原因。以“全国优秀化工企业领导人”李相权为带头人的领导班子,在工厂中深孚众望。李相权专业知识功底扎实,从企业基层干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与二胶厂一起成长,又决定了他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艰苦奋斗干大事业的气魄。

在二胶厂参观,厂房是新的,高水平的设备让行家们眼热,但厂领导的办公室则很普通,他们只是借用了厂科研楼的两层。为工人和科研人员创造最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自己则决不讲排场。春节,工人们加班,李相权和其他领导大年初一的早晨也来到车间,和大家一起工作。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中,企业领导人正确的决策是十分重要的。李相权对行业状况、发展趋势、竞争对手的情况都了解甚深,因而有很强的市场驾驭能力。二胶厂的产品转向、技术改造、狠抓质量、开拓市场都渗透着他和领导班子的心血。一个能带领职工沿着正确的航向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拼搏的厂长,自然会得到群众的信赖。当职工看到企业美好前景,个人生活不断得到改善时谁还会不努力工作呢?

(4)概貌通讯

概貌通讯又称风貌通讯。它是以反映社会生活、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和日新月异的建设成就为主的报道。尤其是改革、开放、搞活所带来的变化,又为这类通讯增加了新的内容。概貌通讯与事件通讯不同,它不是围绕一个人物或一个中心事件来写,也不要求写一件事发生、发展的完整过程,而是围绕主题集中各方面的风貌和特色。在表达方式上,往往运用点上具体事例来叙述和描写一个地区、一条战线、一个单位、一个点、一个方面的风貌变化,展现时代的步伐和人的思想境界的变化。一般采取“巡礼”、“纪行”、“散记”、“侧记”等形式,向读者介绍。

〈实例〉

“太旧精神”耀三晋

杜五安

山西,曾被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称作“表里山河”,它内凹外凸,四周被群山环抱,自古多以栈隘与域外相通。“八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全封闭、全立交的太旧高速公路的兴趣,不但揭开了山西公路建设乃至山西经济建设史上的崭新一页,同时,工程建设者们在实践中,也为世人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太旧精神”。新春佳节前夕,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做出决定,在全省干部、群众当中,开展学习“太旧精神”活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屈不挠、无私奉献”。中共山西省委总结的“太旧精神”,体现出改革开放的90年代山西人民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反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辉煌业绩。知难而上太旧高速公路西起太原,东止晋冀交界处的旧关,全程144公里。路虽不算长,但沿线地貌变化大,地质情况复杂,80%的路段都蜿蜒在太行山的崇山峻岭之中,为施工增加了极大的难度。工期短,要求高,投资少,速度快,质量上必须创全国一流水平。面对这样的条件,这样的要求,络绎不绝的外国投资者们虽屡经辗转、考察、概算,但最终都一个个地退缩了。他们啃不下这硬骨头,也不敢冒这天大的风险!怎么办?靠我们自己干!

山西省委、省政府下了这决心,全省人民下了这决心!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修建太旧高速公路,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经济任务,更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工程1993年5月动工。高速公路建设初期,遇到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的困难。面对这种情况,是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还是优柔寡断、知难而退?在这重大抉择关头,胡富国同志带领省“五大班子”的领导赴太旧路现场办公,调查研究,统一了思想,坚定了自力更生、咬紧牙关、勒紧裤带、知难而进的决心。全省人民心系“太旧”,以不同的方式大力支持太旧路的建设,踊跃捐资捐物,在很短的时间里捐资达2.3亿元,缓解了资金困难。公路沿线群众识大体,顾大局,像革命战争年代支前一样支援太旧高速公路建设,他们拆新房、迁祖坟、砍果园、献良田,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顾全大局征地拆迁,常常是施工前的一大难题。但太旧路工程却是一个例外。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隶属于3地(市)10个乡(镇)的18个村庄的成千上万个拆迁户,便拆迁完毕。他们就像战争年代支援前线那样全力以赴地支援太旧高速公路建设。只要筑路需要,他们拆新房不犹豫,迁祖坟不忌讳,献良田不心痛,砍果树不留恋。他们说:“太旧高速公路是咱省的经济大命脉,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小复兴服从大复兴,舍小家为大家嘛!”太旧路工程共征地1.39万亩,拆迁房屋1058户,总面积10.8万平方米,砍掉果树12万株,迁坟4240座。拆迁户们谁也不现难色,谁也没有怨言,谁也不计得失,表现出了识大体、顾大局的崇高精神!无私奉献太旧路工地,就像一座大熔炉,任何人,只要一投入这太旧路工地,其灵魂就会得到铸冶,其精神就会得到升华,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会得到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与飞跃。讲政治、讲志气、讲拚搏、讲奉献,已经成为太旧人民心中的火炬和追求的目标。工地上,时时都有捷报频传,时时都有动人的事迹出现。施工项目负责人庞成,为了抢时间浇筑桥桩,竟冒着大雪在工地上坚守了三天两夜。高级工程师高德生除完成监理任务外,还分外为一项设计修改图纸,节约工程费用100余万元。为了给太旧高速公路作奉献,长期病体的司机开起了砼灌车,新婚燕尔的夫妇把家安在工地的窝棚里,患病的操作手一边输液一边坚持施工,已经退休的老工程师重新走上了施工第一线。即使在病榻上即将告别人世之际,他还要给工程指挥部写信表述自己的心迹:建设好太旧高速公路是我的最大心愿,但是不能自始至终地参加太旧高速公路建设又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在太旧路建设中,副总指挥刘俊谦被省委树为全省领导干部的楷模,8位党员受到省委组织部的表彰,8支突击队被评为“三项建设”优秀青年突击队,100名优秀干部、工人被火速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许多奋战在第一线的干部被提拔。

“太旧精神”正在三晋大地发扬光大。

(5)小故事(小通讯)

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片断,通常表现一人一事,线索单一而有故事情节,短小精悍,生动活泼。不能写得人物繁多,场面太大,枝节横生,否则就失去“小”的特点。

〈实例〉

温馨留蓝天 爱心在人间

——陈太菊家人向西南航 空公司致谢

陈 波

3月22日下午,因丢失一年血汗钱受到西航乘务员帮助的打工妹陈太菊的两位姐姐陈太凤和陈太翠,从广汉市专程赶到成都双流机场,亲手将书有“温馨留蓝天,爱心在人间”的一面锦旗赠送给西航总经理王如岑,以表达全家人的诚挚谢意。

去年12月30日,在广东中山一童装厂打工一年的陈太菊从珠海机场乘机到成都,过安检时忙乱中不填将12900元血汗钱丢失了。当她痛不欲生之际,西航乘务员带头为其捐款,从而感动了全机123位旅客纷纷为其解囊相助。当晚23点过,同机旅客古和强、张其君夫妇在回家整理行李时意外发现了陈太菊的钱盒,于是连夜驱车冒着浓雾赶到双流机场,将钱盒交给西航乘务部值班领导。元月一日,西航派人到广汉寻找到陈太菊后及时归还了钱盒。陈太菊得到失款后,感动不已,当场将在飞机上所得的6000元捐款委托给西航的同志,请转捐给“希望工程”。四川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接到这笔捐款后,打破常规,速将该款划拨给朱德同志的故乡仪陇县,从而使15名失学儿童得助重返校园。“这一串串动人的真实故事,就像是导演编的,简直令人不敢相信,然而它却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自家人的身上”。陈太凤噙着泪水,满怀感慨地握着王如岑的手说:“你们培养了这么好的乘务员,我们全家人永远都会感激”。作为全国人大代表,3天前才从北京开完人大会议归来的王如岑托着锦旗说:“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们共同的大事,刚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把它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陈太菊把款转捐给‘希望工程’的举动,做得很好,它对我们继续抓好安全服务工作,也是一种激励。”

据悉,陈太菊已于3月13日重返广东求职打工去了。

运动会通讯稿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是每一场比赛必不可少的黄金号令。运动员们在激烈的赛场上拼搏之后,就算是倒数第一,回到同学们身边的时候希望听到的是“你真棒!虽然这次发挥不好,下次还有机会。”

在你最伤心的时候,一句问候就可以使你从阴暗走向光明,从低谷走向高山。

人不可能永远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在低谷品尝失落。就算失败,还能从头再来,海迪说过一句话:“就算我100次跌倒,我也要第101次地站起来!”

因此,我希望这次未能夺冠的运动员不要灰心丧气,你们真的很棒!

铁路通讯稿

10月6日,中秋佳节,全国上下沉浸在一片举家团圆的喜庆里。也有许多人离家别亲,继续奋战在工作岗位上,无法与家人团聚。在四公司**铁路工地上,共产党员、领工员**与他所在的队200多名施工人员一起,在忙碌中送走了中秋佳节。

6日上午,笔者来到四公司**经理部的上派河特大桥工地,这里和平常一样,彩旗飘扬,机声隆隆,一片繁忙的场面。两台16T吊车正在**的指挥下伸着大臂吊装桥墩钢模。

“这个桥共28个墩台、244根钻孔桩,我们刚刚开工,工作量非常大,工期也很紧,为确保在今年12月31日前主体竣工,我们必须加班加点”。**说。

自去年**铁路工程开工以来,今年39岁的**一直奋战在工地,先后施工完成了吴新庄大桥、DK45段路基,现在又转战到了新开

工的上派河特大桥工地。不知不觉,有一年没有回家了。这个中秋,孩子打电话来盼着爸爸能回来一家三口过个团圆节,可老赵考虑到特大桥才刚开工,按照工期要求,11月中旬桩要全部施工完,12月底墩身要全部施工完,要抢在春节前达到铺架要求,进度刻不容缓,老赵毅然决定,坚守工地不回家,中秋就在工地过!

“象我这样一年没回家的,向领导提出请假领文秘杂烩网导肯定批准,但我不能提,因为我是共产党员,凡事都要带好头、多吃苦,争取保质保量的完成生产任务。”

**还说,春节、中秋都没有回家陪妻儿团聚,心里很内疚,但这都是小事,**铁路客运专线是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确保铁路按期通车,才是大事,做为一名共产党员,尽心尽力干好本职工作,为**线建设做出贡献,苦一点、累一点,想想也很值!

新媒体时代传统通稿的生存困境

走出通稿之困

编者按

随着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各地的层层推行,新闻通稿发布渐成规矩。特别是在一些突发性事件所在地,滚动式的通稿发布似成惯例。这可视为社会信息公开透明的一种进步,也可看作“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的明智之举。

然而,无处不在的通稿,也给传媒业带来了莫名之困。在网络舆论勃兴的今天,照搬通稿不仅不能为传播效应增量,反而加剧媒体之间的新闻同质化,冲淡了媒体新闻的公信力。更令人忧虑的是,极有可能养成某些记者不思进取、怠惰平庸的风气。无须接触采访对象,无须亲历新闻现场,只要在通稿上署上记者之名,就尝到不动手也能发稿的甜头,记者的职业价值与意义何在?

“通则不痛,不通则痛”。在富有敬业精神的记者眼中,通稿并不成为影响采访的一种束缚和限制。他们尊重通稿的辅助价值,善用通稿提供的线索,以此为挖掘新闻的定位或起点,确定深度开掘、内涵阐发、个性表达的路径,在同源信息的前提下采写与众不同的独家新闻。有时独具慧眼,甚至从通稿的字里行间发现了被人忽略的新闻眼,“通往”别开生面的新闻天地。

地方通稿滥用分析及其改善之策

□袁端端 范以锦

在传统的新闻操作中,通稿本是新闻通讯社的“专利”。他们在采访到一些重要新闻以后,会以一种统一的稿件方式发给需要稿件的媒体,这就叫做通稿。后来,企业在对外发布新闻的时候,也会组织通稿;地方政府也有发通稿的习惯,即事先拟定好的对某一事件的报道,供新闻媒体在报道中使用。本是特殊机构或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做法,却被推而广之,层层发通稿,出现过多过滥的现象。这种通稿不仅统一观点、态度,连表达方式都统一了,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质疑:这不是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初衷相悖吗?

基层不可模仿新华社的通稿模式

国家新闻通讯社的通稿,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为保证报道国家重大事件的准确性。但是,如果各地基层都仿效,使通稿成为一种工作惯性,甚至成为一种主要的新闻源或直接的新闻稿,那就大谬不然了。

对于通稿的使用,新华社一位资深记者列出了以下14条标准:

1. 重要活动、人事变动以及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如国庆宴会、党代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等。

2.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活动。如会见外国客人、会见驻华使节、离境出访及归来,还有他们举行的茶话会。

3. 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方针、法律、法规及文件。

4. 对重要事件及政策进行评论。

5. 重要发言及理论文章。

6. 重要典型人物。

7. 重要新闻,如发射卫星、三峡截流工程、抗洪救灾等。

8. 某一段特定时期内,有组织地宣传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

9. 国家的重要节日活动,如元旦、春节、中秋节、国庆节、劳动节、儿童节、党的生日、建军节等等。

10. 人事变动(副省级和部级以上干部)。

11. 重要人物、副省级和部级以上党政官员的逝世。

12. 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生日和忌日。

13. 外国名人的逝世。

14.重要的社会新闻,如物价、房改、再就业等。

这位新华社的记者在文章中认为,这样选取的重要新闻政治意味浓厚,是由我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造成的。[1]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些选择标准中,党和政府工作的议程占据了通稿新闻中的绝大部分。因此,各级新闻部门在对待这些新闻时,利用通稿成为了惯例,新闻通稿变成防止出错、万无一失的文本。

随着社会的进步,舆论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各地媒体在新闻改革中已逐步减少用通稿的做法。但有的基层政府和部门实行新闻发言人制度之后,要求媒体照搬自行编写的“通稿”,从内容到标题都不能动。这既是对通稿意义,也是对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作用的曲解。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要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的制度”,各地随后纷纷设立新闻发言人,并经过挑选和培训逐步走向职业化。毫无疑问,新闻发言人在发布新闻前肯定需要通过与相关部门的沟通,统一发布的口径,使告知的公共信息具有准确性和权威性,正确引导舆论。但是,这种“口径的统一”,难道就意味要发通稿吗?

我们应该明白新华社通稿是特例,并不能成为各地媒体都发通稿的理由。首先,在国家重大政治活动中,不可能各地都派记者前去采访。因此地方媒体需要新华社通稿来向公众传播信息,这时候的通稿承担了传递国家大事信息的重要作用。其次,尽管新华社通稿是地方媒体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但并不意味着新华社通稿必须百分之百地采用,各报可以根据自身的定位选取,也可删节、改编,提取最大化的新闻价值。此外,国家一级的新闻发言人发言之后,往往还会接受记者的提问,与记者进行沟通互动,对外国记者来说根本不存在使用通稿的问题。

然而,现在不少地方自行发布的通稿,却被基层党委、政府要求其所管辖的媒体完全照登,甚至连标题都不能改。有的标题明显文句错误或不符合新闻的格式,也不能改动。不仅是使用通稿的问题,通稿本身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因为简单化和刻板化的样式,在时代的发展中已经难以满足受众的的需求。公众对知情权需要的不断提升、对权威信息的渴望,不满足于仅仅是一纸通稿,而希望有更详尽的解读。新闻发言人决不能变成通稿的传声筒,而要成为与大众、媒体与政府沟通的平台。

新媒体时代传统通稿的生存困境

随着新的传播技术的成熟和全媒体时代的推进,信息传播的单向性已经消失,多线状甚至多层级的传播让信息传输的速度飙升。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大大削弱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改变了传统社会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网络舆情打破了信息垄断,“无论是通过法律还是炸弹,政客都没有办法控制这个网络,信息还是传出去了,不是经由这条路,就是走另一条路出去。”[2]

网络舆论越来越挑战传统媒体的单向话语权,信息流动、新闻来源、信息发布都变成了多元化。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从单一的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多媒体渠道获得。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也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而日渐高涨,网络舆论迫使有关部门不得不反省和改变旧的新闻发布模式,包括新闻通稿。

尽管我们已经建立新闻发布会制度多年,但不少地方在基层重大事件发生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却往往变成了“通稿宣读会”。由于某些新闻通稿模糊重要新闻要素和细节,把受众最关心和最想知道的事实掩盖,寻找新的信息源就成了受众迫切的需要,于是互联网成了大众最先寻找信息的平台。尽管网络信息没有真实性和权威性的保证,但其丰富的细节和多角度的事实,让网民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传统媒体。对于受众来说,没有更详尽和令人确信的新闻解读,便会提出质疑,不再信任通稿所传递的新闻事实,甚至会将出现通稿和“另有隐情”联系在一起。这时通稿不但没能传达应该有的信息,反而成为了被受众否定的话柄。正如一位新华社编辑所说的:“官方媒体的通病是没有引语、陈词滥调、形容词、渲染性的语言、过多的政治术语和过多的述评性语言。充斥着政治术语的新闻报道不是真正的政治新闻。”[3]

长期使用通稿,还会造成记者的惰性和媒体本身权威性和可信度的受损。记者习惯使用通稿便会对新闻事实的追踪浅尝辄止,直接拿通稿写上记者名字就见报。这样的新闻没有细节事实,缺乏感情,无法给予读者全面客观的报道,让读者阅读起来索然寡味,极大地降低了原本应有的新闻的价值。没有差异化和个性化,也使得“千报一面”,更加深了媒体同质化的危机,使得报纸的整体威信和美誉度下降。一家媒体应有的品格和独立性,是通过它的新闻作品所凸显的,而一纸通稿,不仅不能使读者解决“为什么”的疑惑,有时连“是什么”也无法说清,更不要说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层分析和解读了。这实际上是新闻职业精神的危机,也是新闻道德缺失的表现。

不仅如此,连长期发通稿的部门也意识到了通稿的弊端。有一个省的组织部长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不喜欢通稿,提出少给记者发通稿。他曾说:“依靠通稿做宣传,报道一定没人看。不管是党报还是都市报,组织部门一定要提供采访便利。因为不同性质的媒体报道的角度也不同,这就有利于还原新闻事实,而我们提供了采访便利,就更有利于媒体挖掘细节,把新闻搞活,同时也扩大了对我们组织部门的监督范围。”

要适度并灵活用好新闻通稿

既然通稿存有缺陷,那么,与新闻发言人制度相关的通稿究竟该不该存在?首先,我们要明确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职能。新闻发言人的职责是“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局的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或约见个别记者,发布有关新闻或阐述本部门的观点立场,并代表有关部门回答记者的提问。”[4]通过新闻发言人构建政府与民众及媒体沟通的平台,是要让人发言,而不是让人闭嘴。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在经过前些年的蓬勃发展后,进入了一个相对缓慢的阶段,有学者称之为“高位瓶颈期”,意味着其制度瓶颈日渐显现,它所具有的制度激励效应渐渐消减。所以,新闻发言人应该为每次发言做足功课,在每次发言之后,积极进行互动,媒体和民众可以自由提问,媒体可以报道答问情况,而不是随便敷衍了事。新闻发言人也要掌握新的说话方式,学会用新闻传播规律来“说话”,不仅在发布会现场主动与媒体和民众沟通,还应该建立多种沟通渠道,如“网络发言人”等方式。

明白了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意义,新闻发言人的职能和应具有的素养,我们就可以提出这样的看法:新闻发言人与媒体、受众的沟通功能要强化,不能弱化,而是创造良好的互动的环境,以消除民众的疑团,促进社会和谐。出于这种目的和考虑,能不用通稿尽量不用。某些重大新闻或敏感性很强的话题需要用通稿时,也应在不违背事实的前提下,允许媒体删节或挖掘丰富报道内容。因此,通稿有一个怎么用好的问题。

以下几种做法或许可以使通稿变得灵活:

第一,作为新闻事实。如果通稿仅仅是对重大事件如会议的召开、政策的发布、文件的颁布等的权威表达,那就应该准确呈现政府的权威信息,记者则通过各种方法增加对权威信息的解读。在文本呈现的方式上,记者可以通过采访政府新闻发言人、采访专家、采访利益相关者来达到对基本信息的补充。

第二,作为新闻线索。如果通稿是对某件具体事件的表述,那么记者不只满足于通稿的本身,而应顺着通稿寻找新闻线索和新闻点,进行深入的调查采访,试图了解事件发生更详尽的一面。如果面临禁令,则仍可从同类事件中寻找突破口或累积采访素材,寻找新的角度,待适合的时间再做报道。

第三,作为评论素材。有些通稿的事件本身就让人很关心,不仅需要解释新闻事实,还可以配发新闻评论,在有时候无法正面对新闻做出详细报道的情况下,配发评论也可以表明媒体的态度和观点,增强读者的判断力。

第四,作为背景资料。有些通稿呈现的新闻事实并不是特别重大,但有一定新闻价值或报道的需求,此时可以通过寻找代表性的事件或相关新闻,把通稿内容作为背景资料出现,增加报道的深度和厚度。

这样运用“通稿”,便不再会是千篇一律。以《南方周末》为例,基于他们深度报道的性质,尽管编辑记者有时也会看到某些“新闻通稿”,但几乎没有一例不经改动堂而皇之地登上报纸版面的,而是巧妙地将发布的精神融洽在新闻稿中,既传达了应有的信息,又丰富了新闻事实。只有富有人情味和多元化新闻要素的新闻才是受众想看的,信息透明度的帮助是受众信任恢复的良药。

因此,利用通稿的同时,必须增加新闻事实的细节和背景资料,有可能的话还应该还原新闻现场,让新闻变成说故事,紧紧抓住受众。只有当新闻完整地把信息传达给受众后才能谈及如何影响受众的观念,如何实施有效的引导,达到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目的。如果受众压根就看不下去报道,又何谈新闻发言人的传播影响力呢?

总之,要尽量减少通稿的发布,即使通稿发布了,除少量特例之外,应用多元化的传播理念用好通稿,让新闻通稿不再是记者的“鸡肋”。

通稿带来的受众不信任,仅仅是新旧媒体对接中的矛盾之一。因此,无论新闻发言人还是传媒人都必须更新陈旧的传播观念,拓宽既有的传播渠道。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来源和渠道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智能手机、移动电视构建起强大的信息网。受众也变得越来越挑剔,传统媒体厨房制作出的“信息套餐”单调、无味,人们就会到新媒体上寻找各种有趣、丰富的“信息盛宴”。别以为只有80后、90后才热衷于上网,失去他们无所谓。要知道,互联网带来的新媒体时代是不可逆转的,而受众中失去了年轻人,就意味着失去了未来。因此,新媒体下的记者必须充分掌握多种传播渠道和技术,图像、文字甚至视频等方法灵活使用。要记住新闻是在脚下,要善于追踪,亲自调查,依赖通稿的记者永远不会写出一流的新闻。

参考文献:

[1]李希光:《转型中的新闻学》。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第218页

[2][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274页

[3]李希光:《转型中的新闻学》。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第465页

[4] 刘建明主编:《宣传舆论学大辞典》. 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第357-358页

(作者:袁端端,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范以锦,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关于地方新闻通稿的经历与期待

□杜安娜

当记者赶到突发性事件的新闻现场时,或许事件早已尘埃落定,然而事发当地早就打印好的“新闻通稿”,上面有详细的事件发生经过、伤亡情况、经济损失数字统计——这对记者来说,是一件多么“惬意”的活儿。笔者记得,五年前但凡突发性事件新闻现场,记者和接受采访的当事人,都期待有个新闻通稿,各媒体都好用。

现在,突发性事件现场的通稿,依然是媒体记者“追逐”的对象,然而追逐的意味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因为有些通稿成为新闻发布方单方观点的陈述,有些通稿则被指责为事件真相的反指向,成为公众舆论的质疑与批驳的焦点。

通稿由谨慎发布层层发布

传统意义上的通稿,仅指新华社发布的重要稿件,而今新闻发生地的政府机构、企业、公关公司或被指定的当地媒体,都可以名正言顺地发布通稿。

一般来说,后者发布的通稿主要印发给前来采访的各家媒体,提供新闻背景、主要新闻事实与初步的新闻判断。显然,这为各家媒体的采访提供了快捷的服务,也为舆论导向指出了尽可能准确的指向。如在2009年6月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中,当地有关部门的新闻通稿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从当时的事件要素来说,通稿上就已经明确“起火后车门未能打开”、“死亡25人,70多人受伤”等等,这些都极具有事件真相的新闻价值。起初,从全国各地赶来的记者以为挖掘操作空间极大,最终还是被“统一”在了理性发布的新闻通稿之中。

记得笔者赶到成都事发现场的时候,离事故发生已过了6个钟头,事故车辆已经被拖离现场,受伤人员已经被送往医院进行抢救治疗。那时离报社截稿时间还有6个小时,我们遂赶往抢救医院,当时成都市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已经备好新闻通稿,在医院门口等候记者。也就是说,在媒体记者赶往事发现场的途中,成都有关方面已经迅速行动,将调查事故的初步情况写成了通稿。

又如今年4月,福建南平发生杀童恶性事件,当天记者赶到事发现场已经是晚上11点多,基本上已经没有采访时间了。此刻,当地政府递送给记者的新闻通稿,简短公布了事件状况,为事件的最初报道提供了样本。

近几年,在突发性事件的新闻发生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越来越自觉地承担新闻发布的职责,反应速度越来越快。而且,新闻通稿的印发往往与由事发地组织的新闻发布会同步进行,这就必然成为事故发生地统一而权威的信息公开。

通稿属性发生变化

随着新闻环境的逐步改变,通稿的属性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新华社的新闻通稿,以体现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为特征,而现在地方各级的新闻通稿,无论是从内容上、形式上、发布者身份上,都不尽相同,各有千秋。由于突发性事件的背景、成因千差万别,所以对媒体记者来说,新闻通稿对自家媒体的采访还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意味。

从内容上来讲,现在新闻通稿的发布是多层面的。新闻所在地的职能机关事先拟定好稿件,匡定范围,试图引导媒体按其意图报道,避免媒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种情况下,媒体记者自然会适当斟酌,在不违背新闻原则的情况下,还是拥有有限的报道空间。此外,有的为达到危机公关目的的新闻通稿,只会成为记者新闻采访的“参考消息”或采访线索。所以,对于突发性事件新闻采访的记者来说,通稿的操作层面还是很有限的。

自汶川地震以来,各地通稿发布多数不发纸质材料,通过邮箱取稿已成惯例,似乎也考虑记者用电脑写稿使用电子版文稿的便捷。新闻发布者在官方网站上临时开设的邮箱,记者可以凭预知的账号和密码去邮箱寻取稿件和图片。如在巴东邓玉娇杀人案后期,官方告知记者,所有的新闻通稿都会在政府官方网站——长江巴东网上公布,要求记者以官方网站的消息为准,此外不再发布任何信息。又如重庆打黑系列案与南平杀童案,当地不允许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携带相机、纸笔以及其他录音设备进入庭审现场。在庭审结束后,由法院向所有媒体记者提供新闻通稿(包括庭审图片),而这些通稿都被事先设置在一个电子邮箱内,记者凭借法院发放的邮箱账号和密码去领取。

较之以前,这样发布新闻通稿显得更及时。以前,一则重大事故的新闻发布往往要一两天时间,现在最快在一两个小时内就能完成。

正是因为发布主题的多元化、层级化,新闻通稿的权威性被大打折扣。有些通稿甚至变为新闻当事人掌控话语权的单方诉求;有些还试图捏造事实,把弄媒体和公众的知情权。这样的通稿,往往是媒体记者普遍鄙夷的对象。

 通稿引发不虞效应

以前在突发性事件现场,获取新闻通稿是记者的头等大事,简直是字字玑珠地秉承原文去报道,它的新闻真实的价值不容置疑,而如今的通稿权威性往往视情况而定,不可一概而论

这里有个极端的例子。2009年发生的邓玉娇事件,湖北巴东一个小县城的命案,在网络上掀起一场轩然大波,随后又在全社会引起轰动。现在回头看来,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当地有关方面来回改动的4份通稿惹出的“祸”。当时,亲自草拟通稿的巴东县有关部门领导还对自己的撰文很满意,没想到最后因此而备受争议。

一开始,媒体把通稿内容发布后,网民反应并不大,接着关于这一事件的说法,有关方面三番五次进行“修改”,于是引起了社会的疑虑。在网上,一篇题为《警方报告四个改变,邓玉娇前景不容乐观》的帖子,详细指出在当地通稿中几个直接关系到案件判定的改变:“一是原来的‘特殊服务’变成了‘异性洗浴服务’,二是原来的‘按倒’变成了‘推坐’,三是原来的‘修脚刀’变成了‘水果刀’”。

就这样,网络舆论出现了一边倒,民众普遍同情邓玉娇,而从此当地有关部门对此再也没有作出任何回应。随后,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对这几份措辞变化的通稿产生了怀疑,激发了独立调查的冲动。结果,通稿不仅没“通”,反还成为记者抽丝剥茧、直指真相的线索。

通稿本来是解析事件的,没想到非但没有“一锤定音”,反而发生了与新闻发布者主观意愿相反的不虞效应。可见,通稿也不是“一通百通”的。

通稿缘何不通

尽管新闻通稿从内容、形式、时效上都在与时俱进,有所改变,但出于新闻发布者的官员思维定势,新闻通稿本身行文还是相对呆板、拘谨、僵硬。随着传播环境越来越多样化、多渠道和公众知情权的不断扩大,在某些地方的新闻通稿显得有些落伍,通稿不仅“不通”,有时还成为媒体记者的集体诟病,使得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变得更加复杂、更加棘手,带来舆论引导上的更大被动。那么,新时期舆论环境下的通稿“不通”,到底因为什么?

其一,媒体竞争环境的多样化。首先,从媒介多样化来说,网络新媒体的兴起,它以即时、便捷的传播优势,可以在第一时间把突发性事件的新闻公布于众,有的还是同步直播。在重庆打黑系列报道中,李庄案的审理就有华龙网同步进行文字直播。还有不少媒体记者在现场就能够通过手机终端向网站即时发布消息。这就必然打破时空限制,特别是对于有一定采编流程的传统媒体来说,面对网络媒体的快捷,它必然要做后置新闻,要去探求更多的信息来支撑报纸的深度新闻报道。于是,毫无信息容量的新闻通稿在此也几乎失灵。

其次,从媒体影响力来说,在越来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媒体如果只是拿新闻通稿来做报道,无疑是对其目标读者群的放弃。媒体之间为了寻求新闻事实真相,就不会满足千篇一律的介绍,而要从受众的知情需求出发,做更多的“自选功课”。

如在南平杀童案新闻现场,案发第二天当地有关部门又是老办法,通告记者下午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新闻通稿,结果是记者一直等到晚上9点,都没有任何消息发出。有些记者已经预料到新闻发布的内容的程式化,仅仅这般的新闻通稿根本就不能满足读者的知情期待:受害者的家长现在怎么样?杀人者行凶动机是什么?案发后小学生受到怎样的影响?对此,记者必须去获取有血有肉的新闻事实,而不是冷冰冰的数字。在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新闻通稿之后,不少记者不得不去采访死者家属、凶手的亲友,等等。

其二,从新闻价值观念来看,如今的突发性事件越来越多地呈现利益博弈的复杂化,而新闻通稿的发布很容易成为某一方利益的表达。这对媒体采访而言,恰恰是新闻追求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的大忌。记者期望在新闻现场倾听利益各方的诉求观点,以求获取尽可能全面的新闻背景、新闻细节与新闻判断,不会只信一面之词。

其三,从媒体本身的个性特征来看,新闻通稿本身的“一副面孔”,也不利于面对不同媒体的定位取向,不利于记者多样体裁的采写特色,不能满足越来越分众的媒体受者的新闻期待。虽然,现在基层新闻发布者正在逐渐改变“官样文章”的文风,但新闻通稿面向所有媒体发布的“权威信息”,也只有把通稿的新闻属性降之为次要位置,而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主旨摆在了突出位置。

通稿要回归本真

不可否认,新闻通稿依然是媒体获取重要和权威信息的重要渠道,再精彩的报道依然会把新闻通稿作为最为重要的参考。平心而论,成都方面在公交车燃烧事件的新闻通稿发布上,迅捷及时,配有详尽的调查结果,在第一时间通报有关责任人和当地领导干部引咎辞职的处理决定。这样一组“整合营销”的新闻通稿,确实是一次比较成功的通稿发布案例,基本满足了记者采访的要求,因此觉得失去“自选动作”的发挥余地。

燃烧事件发生后两小时,当地有关部门就在事发现场召开新闻发布会,关于事故原因、伤亡人数、大致的事件经过都在通稿里详细呈述。当天下午,闻讯赶来的各地记者越来越多,当地有关部门接着在当天又连续召开了3场新闻发布会,最后一场是在晚上11点。所有的通稿都预存在公共邮箱,各路记者可凭官方提供的账号与密码自行取稿。新闻发布者由成都市政府秘书长,换成了市公安局副局长、市民政局副局长和市卫生局发言人,便于记者就案情侦查、受害者救助与抢救等诸多方面的采访提问。

由于新闻通稿发布及时,在场所有媒体的记者都没有猜测或质疑的发问。以此推理,无论是民众还是网络上,一直都没有太大的情绪起伏。

如果说这是一场新闻角逐的话,最后的赢家可谓是新闻通稿。这不禁让人思考在新的传播环境下,新闻通稿的价值几何?

其实,从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来看,虽然作出新闻发布的只是各级政府或是某职能部门,甚至是公交公司,但通稿依然走得“通”。通稿的价值在于权威,客观,准确,诚恳。这需要新闻发布者自身从一开始就对新闻事实怀有认真负责的态度,本着“善待媒体”的理性,从而实现新闻通稿本位意义的回归。(作者单位:广州日报社机动部)

企业通稿的诟病及其对策

□丁波

如果你是经济新闻的记者,每天打开个人电子邮箱,想必数量最多的邮件就是企业的公关通稿——新产品投产、新项目开发、兼并重组、高层变动等等,内容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笔者在经济新闻领域采访报道近10年,如果按每天至少收到两三条来算,这些年看过的企业新闻通稿约有近万篇。然而,这么多的通稿,虽然不是“垃圾邮件”,但浏览下来感觉少有看点。长此以往,逐渐形成了对企业新闻通稿的思索,许多话语积压心头已久,借此文一吐为快。

何为企业“新闻通稿”

在新闻学论述中,企业新闻通稿或许没有正规定义。无疑,它与通讯社的通稿、政府部门的通稿有着明显的区别,缺乏相应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再说采写水平,更是相差甚大。但企业通稿具有新闻通稿的某些属性,即事先拟定的对某一事件的文稿,供媒体采用,其内容也包括新闻的要素,目的也是为了统一报道口径,扩大活动影响,提升企业形象。

对企业而言,新闻通稿在企业公关体系中,处于企业营销策划和传播策划链上的后端,是企业品牌活动和经营理念得以传播落地的载体。一个公关活动,一场市场营销,一个全新产品,它能否在社会上产生良好效益,往往与新闻通稿有密切关系。有时候,一个充满创意的企业公关活动投入数百万元,可其中发给媒体的新闻通稿却是干瘪无味,这样就会让整个公关活动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可以说,新闻通稿如同企业对外宣传的一张脸:若面目平庸,就引不起记者编辑的兴趣,更别谈吸引读者的眼球了;若面目可憎,充满铜臭,随即会被嗤之以鼻;而眉清目秀,内秀外靓,自然会受到记者编辑的青睐,增加了转化为媒体报道选题的几率,既丰富了传媒信源及内容,也实现了企业形象塑造的预想。

企业通稿常见的弊病

在媒体人的心目中,企业通稿等于“新闻报料”或者“业余通讯员来稿”,难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就笔者多年来接触通稿的工作积累而言,常见的弊病有以下几种:

A. 内容空泛

不久前,上海一家大型企业新厂区开工奠基,事件本身在全国行业内都有影响,可企业预发的600多字的通稿中,却没有交代投资规模、产业背景,大半篇幅讲的是大套话,只有“项目有望在2012年底实现投产,预计将新增3000个以上的就业岗位”这句才是实话。如果说本身新闻价值确实不强,多几句废话也无妨,反正都会被记者、编辑删成两栏题的短稿;可如果事件很有新闻价值,可通稿没有把新闻要素和新闻价值体现出来,这样的通稿可就真要命了。

主要原因还在于企业对传媒业“隔行如隔山”,对新闻规律不甚了了,也可能在有些具体信息披露时非常谨慎,生怕见诸媒体之后引起竞争对手的种种目光。事实上,即使有所顾忌,通稿还是可以有血有肉的,比如绕开核心信息,以介绍市场背景、行业状况等,用事实和数据加以充实,让媒体乃至受众在一种新的视角之下看待这一企业的新闻。

B. 广告味浓

平心而论,企业通稿有广告色彩在所难免,其目的是维护和提升企业的形象,而传播仅仅是一种工具,这与国家通讯社的通稿截然不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媒体采用企业通稿就像“戴着脚镣跳舞”,稍不留神就掉到商业广告的泥沼中。

广告味浓的新闻通稿,常常让记者编辑一看就产生反感。一大堆广告语言,就让人产生“黄婆卖瓜”的感觉。即使借助某种“公关手段”把这样的通稿发表,对企业的诚信形象也未必一定是好事。因为受众的新闻判断往往和媒体是一致的,不那么容易被忽悠。

C.媚上欺己

诚然,外资企业或者是股份制公司。还是比较尊重新闻传播特性的,但在一些国有大企业中,长官意识比较强,常常会在通稿中出现领导的表态。其实,在一般事件性的新闻通稿中,媚上欺己产生的不利影响并不大,但值得注意的是,若是碰到公共危机事件,企业要进行危机公关,任凭不懂传播规律的领导瞎折腾,其通稿往往就会产生不利的后果。

D. 不讲时效

通稿时间延滞后,属于“硬伤”,但另一种情况是新闻发稿内容与当下经济、产业大势并无关联,甚至背道而驰,属于“不合时宜”。

应该说,企业的运作有着自身的规律,但这与具体操作中选择合适的发稿时机、在通稿中体现对政策的关注是不矛盾的。好的通稿,往往是与政府大政方针紧密结合的,有时候多一个心眼,选择更好的角度写稿,等待更好的时机和节点发稿,往往能够事半功倍。如在大力提倡节能减排时,企业在产品节能、清洁生产等方面的稿件就相对容易被媒体接受;在推进西部大开发时,企业在西北的投资项目、支援项目,就容易引起读者的关注。

企业通稿贵在“润物细无声”

著名的营销界领袖阿尔·里斯在《公关第一,广告第二》的书中曾经表述:“通过新闻形式对消费者进行传播,更有可信度,讲究的是‘润物细无声’,好的公关能使企业信息真正的深入人心”。从这个意义来看,在关键时刻,一篇好的新闻通稿的作用,远远超过广告的效应。

要整体提升企业通稿的采写水平,关键是企业内部相关工作人员要增强新闻传播的业务水平,也可引进专业的人才来负责企业的宣传和公关。在媒体业界看来,企业新闻通稿做到眉清目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和努力:

1. 主题明确,回答问题

多问几个为什么。企业的通稿代拟者要把自己当成读者,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在通稿传送之前,静下心来看看,想想读者看了之后会有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否在通稿中已经作答?如果没有作答,怎样来弥补和充实?这样“三省吾身”,对于提升通稿的质量是有好处的。

在笔者的阅历中,也确有几篇新闻通稿让人印象深刻的。如2009年6月1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宣布进入破产程序,这对于通用汽车在中国最大的合资企业——上海通用而言,是一个十分敏感的事件。美国通用倒了,上海通用到底怎么办?会产生什么影响?买车、修车、开发新车是否会受影响?应该讲,这是一个危机公关的敏感时期。这时,上海通用主动对媒体发布新闻通稿,字数不多,但几乎所有媒体都没有删减它的一句话,全文刊发。

虽然通稿文字并不算优美,但是它回答了读者和车主关心的问题:通用汽车的破产对上海通用本身有影响吗?上海通用的资金还充足吗?它的后续产品开发会中断吗?马路上跑的通用品牌车的售后会受影响吗?……短短600多字的稿子,文字朴素而简明严谨,行业记者基本无须再去追问。这对于上海通用成功渡过这次危机,并在2009年取得全国销量第一的成绩,无疑起到了一定的独特作用。

事后,上海通用负责人也坦言,别看是几百字的通稿,却反复锤炼了很长时间。因为他们早就知道美国通用将破产清算,于是就积极备稿,力求通稿客观阐述事实,不推诿、不隐瞒,也不说大话,一五一十说清楚,对媒体和车主有一个清晰的交代,自然取得了较好影响。

相比而言,如果不把这些问题都交代清楚,仅仅是笼而统之地说“没问题”、“不受影响”等,其实并没有解开读者心中的诸多疑问。一个大问号,通常是由数个小问号构成的,这篇通稿把这些小问号一一揭开,就打消了读者的疑虑。

2. 关注热点,寻找角度

对于企业而言,从产品到产品,从投资到投资,讲得再多也仅仅是企业内部新闻。但如果关注国内外的舆论热点,根据企业活动和运行实际,寻找媒体舆论关心的角度来切入,就容易让受众接受。

上海媒体对外高桥造船厂17.5万吨散货船的新闻通稿记忆犹新。作为企业的主导产品,一年要交付新船好几艘,如何挖掘每艘船背后新闻的不同,外高桥公司为寻找不同的新闻角度而绞尽脑汁,事实上也让媒体记者深感佩服。同样船型,同样的公司,三四年间十多篇新闻稿的角度都有些亮点,这在企业通稿中也是不多见的。

举例来说:2004年,外高桥第一艘出口欧洲的17.5万吨散货轮,新闻通稿强调此船为“9·11”后第一个来自欧洲的船舶订单,是市场复苏的表现;再到2006年全球海洋漏油事件频发之后,新闻通稿突出外高桥在17.5万吨散货船设计方面着重体现绿色环保,如将燃油安置在货舱区顶边舱内,带有双层隔离空舱,以避免在海损事故中燃油泄漏等等。

特别是在2005年6月,一艘名为“中华和平”的17.5万吨散货船交付给台湾船东,企业通稿充分展示两岸关系日渐融冰的背景,强调这是有史以来大陆为台湾建造的最大的巨轮,强调两岸三地齐心协力使得这艘船提前116天交船,强调这是“两岸共同打造造船大国、海洋大国的象征。”而且,在向各家媒体发送通稿的同时,还传送了通讯素材稿,详细介绍设计建造过程中两岸工程技术人员如何携手突破的故事。要知道,一个月前连战、宋楚瑜先后访问大陆,大陆推出了一系列惠及台湾同胞利益的措施,这些时政背景让企业新闻意义显著提升,而通稿在采写中恰到好处地看中并很好诠释了这一点。因此,这艘船的交船仪式在各家媒体得到了充分报道,不少报纸整版刊登,其中大量的新闻素材来自企业的新闻通稿。

由此可见,企业的通稿不可就事论事,而是要贴近热点,寻找角度,这样往往能让企业新闻走向媒体的前台。

3.精耕细作,分类表述

有一个趋势是企业应该关注的,就是随着传媒业的发展,各类媒体越来越多,仅报纸就可细分为党报、都市报、财经类报纸等,而各家媒体所需的新闻素材往往各不相同,报道的角度也有所不同,这也就要求企业通稿尽量考虑到不同报纸的定位需求,综合整理成一个“通稿包”,让各类媒体可以有所取舍,满足各自的需求,这样的传播效果会更好。

比如,一家日用品企业的新工厂开工,党报可能会从吸引外资、带动当地经济的角度来报道;财经类媒体关注的是投资和竞争,是日用消费品市场的激战,是开业背后的行业整合与提升;而如果是耳熟能详的名牌日用品的话,都市报也会来凑热闹,关注这款日用品的价格今后是否会调整,是否会有引领潮流的新款型等等。

诚然,作为新闻媒体的从业者,从不期望让企业通稿来替代自己的采访。在此,仅仅是想从媒体与受众的角度,来为企业新闻通稿把脉诊断。是否妥当,见仁见智吧!

(作者:解放日报经济部副主任、主任记者)

走出通稿之困

□魏永刚

“通稿”几乎影响到了新闻采访的各个角落。在新闻发布会上,会给记者发“通稿”;在企业报道中,会给记者提供“通稿”;在地方报道甚至典型宣传中,有时也能看到“通稿”的影子。从一定意义上说,“通稿”已经成为记者采访需要突破的“重围”。走出“通稿”之“困”,是记者队伍建设遇到的新问题,也是记者个人成长不能不面对的问题。

看透“通稿”的本质:

让记者放弃新闻客观性和真实性

对于“通稿”,笔者从“听说”到“遭遇”的经历,想起来总是心生感慨。“听说”有“通稿”,是从编辑一些新闻发布会稿件和一些简讯开始的。有时,自己编辑过的消息,次日却在别的报纸上看到“似曾相识”的。后来知道,这都是“通稿之祸”。但笔者没有想到的是,到地方进行调研采访,有时也会“遭遇通稿”。

有一次,笔者到某地采访这个地区工业经济的发展情况。这是一次“应邀”采访。到了之后,却发现行程安排中,涉及工业的地方并不甚多。采访进行到一半,我觉得掌握的材料很不全面,甚至难以成文。于是,和当地接待的同志提出增加一些采访内容,多找一些熟悉情况的人谈,看一些与工业经济有关的采访点。但他们好像对此并不热情。我们本是“应邀”而来的,为什么提出的采访要求,却得不到热情的回应?我心生纳闷。这时,对方才告诉我们,其实报道的事情很简单,不用太费心。他们拿出一篇已经写好的稿子给我们看。稿子从主题到细节应有尽有,留下的仅仅是“本报记者”后面的空白。原来,“准备”稿子已经成为他们接待采访的一项重要工作。这次经历让我知道,在企业之外,在发布会之外,也可以有“通稿”。

另外一次是参加某村的典型报道采访。当时各媒体的记者去了好几个。因为时间紧,大家都对采访有些担心。这么短的时间,要采访的都是那几个人,能得到自己需要的材料吗?但是,一到当地,就收到几大本材料,分门别类装订成册。最让我难忘的是,后面还“附”了一篇已经写好的稿件,完全是“量身定做”的,不同记者收到的是不同的“附件”。尽管稿件材料大同小异,但确实各有差异。我们感叹,他们的接待工作做得“何其不易”。

为什么要提供“通稿”?这似乎可以从“通稿”与记者写的稿子之间的差别中找到原因。“通稿”一般都比较长,方方面面都要说到;“通稿”常常会刻意突出当地领导;“通稿”往往以“仰视”的角度,以颂扬的口吻来行文,充满不少溢美之词;“通稿”几乎全部是“表扬稿”,很少有人在进行舆论监督中获得过“通稿”。显然,“通稿”是采访对象和媒体争夺话语权的“方式”。采访对象希望通过周到的“服务”,让记者按照他们最希望的样子进行报道。如果记者按照“通稿”来报道,就放弃了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所以,“通稿”并不仅仅是一篇稿子的问题。

认识“通稿”的“功能”:

使记者发现和表现新闻能力“退化”

刊登“通稿”,会使媒体报道缺乏特色,又将直接影响到媒体的公信力。“通稿”问题表面上看是稿子问题,但它可能把记者养成懒汉。仔细琢磨,它对于记者队伍的影响却不是一个小问题。

从记者的职业要求来看,“通稿”影响了记者采访的敏锐性。新闻报道是记者艰苦劳动的结果,而采访和写作构成了这项劳动的基本内容。习惯于从采访对象那里拿“通稿”的记者,放弃了记者的艰苦劳动,从表面看来,这样的记者“懒”了、“散”了,而实质上,这是对记者职业技能的放弃。新闻采访是一个寻找新闻、发现新闻的过程,新闻写作则是对新闻事实的表达。这个过程体现了记者的综合水平,既是对记者发现能力的考验,也是对记者表达能力的考验。拿“通稿”的记者,完全逃避了这些职业要求。久而久之,记者的发现新闻的敏锐性会下降,采访新闻的能力也会减低。习惯于拿“通稿”交差,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会让记者丧失发现新闻的敏锐性,丧失了自己的基本职业能力,会让记者不断“退化”。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有些“通稿”的背后是见不得人的“交易”。

有人说,“拿通稿”也不是简单的“拿”,回去还要在“稿子”上动笔改动,然后才交编辑,这也会“功能退化”吗?在“通稿”基础上的写作,和在采访基础上的写作是完全不同的。拿了“通稿”之后的所谓“写作”,充其量就是粘粘贴贴。而采访基础上的写作,则经过了记者调研采访的认识过程。新闻作品的第一个基础应该是记者对新闻事实的认识,是记者的调查研究。不经过这个阶段,在“通稿”基础上的粘贴删改,无论文字上多么讲究,也不能算是合格的新闻作品。习惯于这样的工作,会让记者的写作能力也“退化”。

从新闻的基本要求来看,“通稿”埋下了新闻失实的隐患。“通稿”是为对付记者而准备的,从表面上看,稿件要素齐全,甚至文字也很漂亮。但文字背后的事实,则不一定能经得起检验。笔者到某地采访工业经济发展的时候,曾经顺着“通稿”提供的事实进行过采访。“通稿”详尽地介绍了一个企业的某项技术创新,说这项创新为企业带来了多大效益,改变了企业发展的方向。笔者到这个企业之后,企业负责人和工人都说,这项创新是有的,但其作用却并不如此。而给企业带来变化的是企业体制的改革和管理的强化。如果听信“通稿”,至少会以偏概全。“通稿”在事实选择和文字表述上,都会“迎合”记者需要,因此,从稿子本身并不是很容易发现其事实漏洞的。如果放弃采访,就可能给报道失实留下隐患。

从记者的社会影响来看,“通稿”损害了记者的职业形象。记者的形象是通过记者的新闻报道和采访活动而树立起来的。同时,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也是通过每个记者的新闻报道和采访活动而形成的。所以,人们认识记者,认识媒体,一方面要通过阅读或收听报道,另一方面要看记者的采访活动。记者的每一次采访,就是在用行动树立自身的职业形象。如果记者的采访活动变成“拿通稿”,那么他的采访就会成为“例行公事”,当然他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也会大打折扣。客观上来说,这不但损害了记者的职业形象,而且会助长一些人以“通稿”来“招待”记者。今天,“通稿”现象之所以在各个领域出现,与不少记者习惯于“拿通稿”不无关系。

对待“通稿”的态度:不简单拒绝

“通稿”成为一种现象,出现在发布会上、企业报道、经济宣传中,值得新闻界充分注意。在新闻采访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通稿”?笔者认为,我们的态度应该不是简单的拒绝。这样说,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准备“通稿”几乎成为一些地方和企业接待记者的“常规项目”,如果我们简单拒绝,则不利于建立融洽的采访气氛,可能会影响采访活动;二是从“通稿”本身来看,它也可以当作一种书面材料,从一个特别的角度帮助我们认识采访对象。当然,这样说,并不表明我们可以放弃对“通稿”的警惕。

面对“通稿”,我们需要在认识上弄清两个问题:一个是材料与采访的关系。“通稿”经过一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思考,是可以当作材料来运用的,但材料仅仅是为了采访而准备的,它一定不能代替采访。如果我们把对方提供的材料与自己的采访划了等号,那就可能失去发现新闻的机会。再一个是材料与稿子的关系。和过去相比,现在到许多地方采访,都会得到许多书面材料乃至“通稿”。实际上,许多从事基层宣传报道的同志,新闻写作都达到了一定水平。他们提供的书面材料乃至“通稿”,在文字要求方面,完全达到了稿子的要求。如果想“偷懒”,把这些材料简单照搬进稿子,是不费力的。但是,我们一定要牢记材料不等于稿子。作为职业新闻工作者,我们要通过自己的采访活动,去发现和表现新闻。材料仅仅发挥“向导”和“背景介绍”的作用。弄清楚这两个问题,就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对待“通稿”。

在“通稿”面前,笔者认为,新闻工作者应该给自己提出三种不同层次的要求。

第一层要求是“坚守”。坚守就是要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记者的工作是发现新闻、采访新闻和写作新闻。这是职业的本质要求,也是基本要求。我们不能因为有了“通稿”,就放弃自己的职业要求,更不能因为采访对象的“特殊要求”而放弃自己的职业操守。在思想认识上保持这样的警觉,是我们超越“通稿”、写好报道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层要求是“利用”。这就是说,要把“通稿”当作材料来看待,要在自己的采访和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这份材料。当然,对“通稿”的利用,必须经过一番去粗取精的思考。在叙述口吻上要坚持平实而避免“通稿”中常见的颂扬,对事实的概括上要重新思考而避免“通稿”中的拔高,对事实的把握上要经过自己采访调研而避免“通稿”的误导,对形势认识上要坚持看到“另一面”而避免“通稿”的一面之词。如果有了这样一番思考,“通稿”便会成为一份可以利用的书面资料。

第三层要求是“求高”。“通稿”一般是由基层新闻报道人员提供的,在对报道对象的认识上却有着天然的局限,那就是总取“仰视”的视角,进行一些不必要乃至不适当的颂扬,其目的无非是希望通过稿子来宣传成绩。记者应该以“俯视”的视角来认识新闻事实,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概括写出高于“通稿”的稿子。“高于”表现在对事实的认识水平和看问题的角度上,而不是简单的颂扬成绩。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走出“通稿”之惑和“通稿”之困。

总之,“通稿”现象是社会对媒体需求强烈的表现,也是新闻队伍在职业道德建设和职业水平提高方面遇到的新问题。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新闻界自身直面这个问题,从加强自身建设入手来寻找解决的办法。

(作者单位:经济日报总编室)

杨红义:新闻写作漫谈

运城日报记者杨红义2009.4

该文是427日,在市工商系统文秘、宣传人员培训讲上的发言底稿。

引子:

1、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突破腊子口,进抵哈达铺,占领榜罗镇。党和红军领导人从国民党报纸上看到刘志丹等在陕北开辟了一块根据地的消息,于是决定开赴陕北。最终于陕甘宁边界的六盘山,最终于10月19日达到吴起镇,,结束历时一年、纵横11省、行军二万五千里的长征。

2、“9.11”事件当天,一位中国日报女记者站正在世贸大楼内上班,第一架飞机撞上大楼时以为发生了地震。她在拉丁美洲做外贸工作的中国的爱人,在电视上看到了滚滚浓烟,知道飞机撞上了大楼,就打电话告诉夫人:“我从电视上看到你们的大楼被撞起火了”。她匆忙跑出大楼,结果幸免于难。这是简短、迅捷、及时的新闻救了她的生命。

信息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新闻传播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及人类一切活动影响,变得越来越大。

而我们现在要研究的问题,是稿子如何能发?如何发头条的问题。

一、关于新闻写作方程式

写消息,驾驭素材的方程式,即“加减乘除=新闻”。

所谓“加”,就是加观念,加认识,给新闻定“调子”,让新闻拥有褒贬态度,但只是从报道意识入手,而不是主观定论。

要做新闻的思考者不做新闻民工公文民工

1、事实,是客观存在的;报道,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活动,渗透着主观的色彩。“用事实”是客观的,“说话”就是主观的了。

A、新闻主题是主、客观的统一。任何新闻事实,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它,同一件新闻事实,可以确定不同的新闻主题。因此,新闻主题的形成又受记者自身知识程度、认识水平、思想感情、立场观点的制约,一篇新闻报道的主题所能达到的思想高度及正确与否,总是与记者自身的主观认识程度相一致的。

B、主观上的认识,必须学会发散性思维,如多向思维、侧向思维、反向思维、比较思维、超前思维等,从而具备新闻敏感和新闻眼,使新闻出彩、出新)

举例:

1、老题材新思维如宇达集团:《攀登青 铜文化的珠穆朗玛峰》《智者乐铜》《创意是根金箍棒》

2、小题材大思维

如:“258”开头电话号码的报道,服务招商引资的角度

如:一片关于某供电单位进行农网改造的报道,原来的“通过验收”到“惠及三农”。

3非事件性题材用新闻性思维

如:盐湖区消防工作的报道,《“常态”,才能“长治”》《从有火无灾看盐湖区“大消防”模式》

4、“硬题材软思维如“运城将建中部第一高楼”“市长查消防,查出问题一箩筐”

2、观点认识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新闻稿子的社会效果,甚至是采写者的身家性命。如:“黑砖窑报道”,国内问题国际化,局部问题扩大化;经济问题政治化,加之奥运会举办之际,给国家造成不利影响。

所谓“减”,就是对素材的删减。根据需要,对拥有的素材进行认真筛选,挑出最具典型性的事件资料加以整合利用,避免文字冗长,拖泥带水。所谓“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领异二月花”。

A、提炼好的主题,必须像高尔基说的那样,“拔掉事物当中无用的羽毛,揭示出事物的灵魂。”这个“拔毛”的过程,就是法的过程,就是去伪存真提炼新闻主题的过程,就是根据认识深化的过程。如:政府年度工作会议、经济工作会议。

B、要精选事实。不能“拾到篮里都是菜”,也不能不分主次,事无巨细地端出事物活动的全过程,而应当根据新闻主题的需要,在众多事实和事物活动的全过程中,去粗取精,去伪寸真,最后选出最典型的事例。

所谓“乘”,就是把握形势,“择时而发”,让新闻富于时代精神,内涵更为深刻,即新闻择时而发,更合时宜,切合时代脉搏。

新闻的识时务者为俊杰。新闻不是有闻必录,它要与人的主观因素发生关系。新闻不讲时效不行,不讲时宜也不行关键时候,宁可慢三拍

举例:《安全投保刻不容缓》(伊拉克战争);2004年《一条绵延流淌了60年的思念之河》(反法西斯战胜胜利60周年之前);关于中村北村的报道,因先于“先进性教育”而大打折扣。

所谓“除”,即一般来说,一则新闻只能有一个主题,在下笔前,先对素材进行整体把握,确定最佳主题,然后以该主题为线索,对原有素材进行“除法式”分解,选取某方面的部分事实或者细节。

(新闻主题具有丰富性和集中性。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看,可以提炼出不同主题;从表现形式看,新闻主题必须“明确”“单一”,也就是说,一篇新闻报道只能有一个主题,否则就会造成叙事的混乱。)

从实践效果看,报道思想不同,效果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

如赵芳琴的报道,从好医生、医德标兵、共产党员、以人为本到“科学发展观”。

贵州某乡镇干部的报道:“背篓”。不求高大全,只求以小见大。

同是卖苹果、“六一”节或一个综合开发现场会。有万荣经验,有盐湖经验,有市经验。选取哪个?怎么入手?

二、关于新闻采写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A三大纪律:新闻不能等同于文章。与文章比起来,新闻有“三大纪律”。

1与文章章相比,新闻不能“天下文章一大抄”。克隆抄袭:如一篇物业小区的报道。

2与文章相比,新闻不能闭门造车。如夏县武警部队扶贫的报道,不采访而妄加猜想;如一篇关于专家电话采访的报道,人家早已作古,深入地下采访去了

3、与文章相比,新闻不能引经据典。

B与其他具体问题相比,新闻有“八项注意”,必须纠正几种观念误区

(一)新闻不是文学。新闻所反映的事实、过程、细节、人物的语言与动作必须真实,新闻中涉及的人物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必须是当事人或知情者所述。

新闻不是文学,决不能虚构情节、合理想象、添枝加叶。如大棚内,种菜夫妇的猜想。

不能通过推论或合理想象,写出类似见义勇为发生前这一刹那,他的脑中闪过这样的句子。

(二)新闻不是简报。简报是内部动态信息,面对不是大众、而是小众必须考虑对于这样一条信息,读者关注不关注,赞成不赞成。

(三)新闻不是总结。总结是全面工作汇报,是新闻富矿,总结内有新闻,但实效性差、新闻性不很强,需要提炼萃取。拆迁三问

(四)新闻不是表扬信。表扬信可以跳出来发议论、做号召,但新闻不能。都是好人好事,但新闻的题材要有时代性,要选取典型,富于感召力,但不能代替读者去议论

(五)好的新闻应有故事,好的图片应有表情。

(六)新闻必须打掉新闻腔:即党八股或官式语言。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者与受众处于平等地位,而在公文传播或官式语境中,传播者与受者是有等级差别的,语言富有指令性。要少用说教式语言、概念化语言拒绝权力色彩,宣传腔,“我指示你照办”,“灌输说教”。比如“与会者一致认为”“受到热烈欢迎”“在形势(鼓舞)下”“在基础上”等面目可憎。要少用因为抽象度极高,信息量极小,词汇量缠绕纠结,实在是语言暴力

(七)新闻必须以人为本,有强烈的读者观念。不是以为本,以为本,要更多地关注读者感受。对“受众”新的理解,应是记者受大众的委托而不是大众被动接受。新闻不是凑出来的,不能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不能急功近利。采写、投稿必须考虑:读者关心吗?感兴趣吗?

必须思考的问题:一是党委、政府有什么重要方针、政策、法规和重大举措需要群众知道;二是党委、政府实际工作部门有哪些重要情况和具体规定需要百姓知道;三是百姓从切身利益出发,迫切需要知道哪些全局性、趋向性情况;四是现实生活中存在哪些带有普遍性的重要问题需要向群众解释。

如《残疾人车户张贵发故事》《南郭村:一场关于扶贫的对话》《运城师范喜庆百岁华诞》

(八)记者不是政府秘书,不是新闻发言人,也不是政府的挑刺人,而是公民+报道者的双重身份,要善于从不同维度对表性新闻的多面挖掘,必须找到与事件无关的两个以上的新闻来源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验证核实,用验证过的事实而不是用推理来回答疑问(“不断质疑,不断求证”曲长缨临汾矿难)。

新闻不能没有数字,否则真实性受到质疑;新闻也不能堆砌数字,否则过于枯燥,而是要想方设法,把枯燥的经济报道、政治报道解读为群众生活的柴米油盐、街谈巷议。

三、关于通讯写作的立体化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景物和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描写的基本特点是形象性。描写是通讯写作的诸种表达方法中最主要的一种。

现代新闻写作,尤其是通讯写作,很注重立体化,即我们曾叙述过的要显示所写人或物的各个侧面,有新闻、有背景,有形态,有色彩,听之有声,嗅之有味,触之有感。“立体化”的新闻,能调动人的各种感官对新闻人物或事物全方位的感知、透视,收到更佳的传播效果。立体化就是形象化,是通讯文学特征的主要表现,而描写则是刻画形象、展示场面、构制立体的重要手段

如何做到立体化?

1、要善于描写画面:《不信黄河不回头》

2、要善于刻画细节:《河东雷锋赵运建》

3、要善于描写对话:《第一位登上共和国最高科技领奖台的农民》(P76

新闻尤其上通讯要写深写活,不能见物不见人。要把人写活,就得注意描写人物的对话。如果一篇通讯从头到尾都是第三人称的叙述,一句人物对话也没有,通讯必然会显得呆板乏味

把“声音”写出来,不管是记者同通讯中人物的对话,还是通讯中人物之间的对话,都可以使受众产生真实感。

我们的目标是:把报纸新闻写得比电视新闻还好看。

(与广电、网络相比,传统的纸质传媒的文字报道有很多的弱点

1、不如声音、影视报道生动、形象;2、在报道新闻事件时不如画面报道客观、立体。3、由于写作受到文字文本结构的局限,内容丰富的新闻事件只能用一维的文字按照线性结构来陈述,很难展现立体的、多维的新闻事件,因、而不能更全面、更形象、更精确地报道。

举例:《山沟沟回来了大学生》《麦田守望者》

四、关于新华社新闻报道中的禁用词
[转载]新闻通讯稿范文_行走的风景 通讯稿范文
1.
对有身体伤疾的人士不使用残废人”“独眼龙”“瞎子”“聋子”“傻子”“呆子”“弱智等蔑称,而应使用残疾人”“盲人”“聋人”“智力障碍者等词语。2.报道各种事实特别是产品、商品时不使用“最佳”“最好”“最著名”等具有强烈评价色彩的词语。
3.医药报道中不得含有“疗效最佳”“根治”“安全预防”“安全无副作用”等词语,药品报道中不得含有“药到病除”“无效退款”“保险公司保险”“最新技术”“最高技术”“最先进制法”“药之王”“国家级新药”等词语。
4.对文艺界人士,不使用“影帝”“影后”“巨星”“天王”等词语,一般可使用“文艺界人士”或“著名演员”“著名艺术家”等。
5.对各级领导同志的各种活动报道,不使用亲自等形容词。
6.作为国家通讯社,新华社通稿中不应使用哇噻”“妈的等俚语、脏话、黑话等。如果在引语中不能不使用这类词语,均应用括号加注,表明其内涵。近年来网络用语中对脏语进行缩略后新造的“SB”“TMD”“NB”等,也不得在报道中使用。
7.不要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称作“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也不要将“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称作“省人大副主任”。各级人大常委会的委员,不要称作“人大常委”。
8村民委员会主任简称村主任,不得称“村长”。村干部不要称作村官
9各级检察院的检察长不要写成检察院院长

五、关于采访

(提问)采?手旁,动手要,动腿跑。访,言旁,张口问,动脑想。

新闻不是想出来的,不是编出来的,要靠丰富多采的社会生活中发现,采集。

采访一词,早在1500多年前古书上就开始使用。在古代,是指史官们搜集历史资料、各类情报所进行的活动。到了近代,随着报纸等新闻媒体的出现,有了专职记者,“采访”一词,就成了新闻工作者的专门术语。

我们现在讲的“采访”,就是指新闻工作者为了采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工作。

六、关于新闻的定义

(一)新闻定义新论:新闻,是最早传播的大众关注的新鲜重要的事实信息。

1、新闻是信息之一种。

2、事实信息才是新闻。

3、新鲜重要的事实才是新闻事实。

4、大众关注的信息才是新闻。

5、最早传播的信息才是新闻。

(二)从传播学看新闻写作

从传播学讲,新闻记者是信息传播者。

新闻写作,按照传播学的原理,属于信息(信源)编码过程,即“按语法结构、章法结构及写作技巧等规则,将文字编排成表达一定新闻内容的文字序列”。

1、这个过程的关键在于它要实现将信源发出的信息(即事实)转化为对应的符号(即文字)。文字再现能力,就是再现事实的准确度、清晰度、时效度、可信度等,直接关系到信息的传播效果。

2、经过新闻写作所传递的信息,已不是原始的自然信息,而是新闻信息,包含着记者的主管能动性,即记者的选择、立场、观点、分析能力、表达技巧等。

七、关于新闻语言

所谓新闻语言,是相对文学语言、外交语言、文牍语言、计算机语言而言的。

什么是新闻语言?根据大众传播学的原理,可概括为:新闻传播是媒体与广泛、分散、隐匿的受众为传递最新的、真实的信息而进行的对话这种“对话”,就是按照传播学的术语即编码、解码的互动,必须遵从合作的原则,使受众在解码时尽可能多地还原出记者的意图来新闻语言就是这种文字符号的编码方式

新闻语言“三非”:非公文,非文学,非白话。

“非公文”,大众传媒的民主特质,要求语言的平等性,而非指令性。

“非文学”,文学语言的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

“非白话”,生活的粗糙,乏准确。

(一)准确是新闻语言的核心。

新闻界历来把“准确、准确、再准确”奉为写作格言。(如:《麦田守望者》)

新闻语言以“准确”为基石,要求笔下所写出的与实际存在的形神毕肖而文学语言恰恰要求不肖——即“不模写自然”,要求比实际存在更好、更有艺术感染力。前者强调发挥洞察力,观察力和再现现场场景的能力;后者强调构思技巧,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不能写出半是文学创作,半是新闻事实的稿件来。

(二)新闻语言要求简洁、鲜明、生动

新闻语言应该是传播信息的语言,报道事实的语言,解释问题的语言,快速交流的语言。要求具有时效性(新鲜、快速、简短)和可读性(具体、生动、通俗),即:准确、简明、鲜明、生动。每句不超过17个单词(14岁孩子的智力)。

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是“用事实说话”,即传播者的意图应该是相对隐蔽的,新闻语言还要做到在解码时不致使受众产生被人强迫的感觉而加以拒斥。

(三)新闻语言要有时代感。

(四)新闻语言应有不同风格。

a)消息与通讯对于语言的要求有所不同。(消息的语言是一种具体陈述与抽象概括相结合的语言,而通讯承担着展开事实、描写事实、再现事实乃至解释事实的任务,比消息更形象、更丰富、更多感情色彩

b)新闻语言风格取决于新闻事件本身的基调。(不同风格:严肃,活泼;华丽,平时;欢快,凝重。)

c)新闻语言风格还取决于人物报道中被采访者的语言个性。(领导干部,一般群众;农民,知识分子。如酒文化报道,要求语言神采飞扬茶文化的报道,要求语言的雍容自如青铜文化,要求语言铿锵有力

d)、白描是新闻语言的主要特征

白描原指中国绘画中一种传统技法。它有别于工笔画,也有别于写意画。在作画时纯用墨线勾描形象,线条简练而传神逼真,不用颜色渲染,有的只是略施淡墨,能达到以貌取神的效果。

新闻语言的白描,指文字描写的具体方法,即不修饰,不用或少用形容渲染,以质朴的文笔,力避浮华、做作,简练而直接地勾勒出事物的特征。白描,是直接叙述和描写的高度统一。

注意:

1、新闻语言要使用具体而非概括的名词(如用苹果而非水果从响音到音响

2、要谨慎使用形容词,而不用副词(极大地等)

3、使用行为动词。如:牵手五洲宾朋”“乐为紫薇搭张床”“为奇石安个家”“智者乐铜

八、关于经济报道

经济报道打官腔,数据化,故作高深和篇幅过长等毛病不同程度存在:有的过分强调理性色彩,导致内容学术化理论化,文字贵族化;有的报道模式老套,如穿靴戴帽的证明式,大同小异的效益+措施式,一厂一店的广告式,等等。

写经济报道,要扩大视野,放眼社会,只有将其与文化、社会、政治等交叉现象联系起来,在宏观与微观的交叉点上,在经济现象与非经济现象的共生地带找新闻,才能把握趋势和本质

1、新闻要素:不可忽略5W1H。(Who、What、When、Where、Why、How)

2、新闻构成:题、文、图、表。

3、题:简要、突出、吸引人。

4、文:导语100至200字:开宗明义,人事时地物。

5、主体300至500字:深入浅出,阐扬主旨。

6、 结语100字:简洁有力,强调该新闻的意义与影响,或预告下阶段活动。

7、图:视需要加入有助于读者理解的图片。

8、表:视需要加入有助于读者理解的表格。

9、写作要律:具有新闻价值、正确的格式、动人的标题。简洁切要的内容、平易友善的叙述、高度可读性、篇幅以1至2页为宜(一页尤佳)。写作技巧:清晰简洁、段落分明、使用短句、排版清爽。切忌偏离事实、交代不清、内容空洞。一篇好的新闻稿除了必须具有新闻价值、把握主诉求与正确的格式外,行文应力求简洁切要,叙述应有事实基础,文稿标题则以简要、突出、吸引人为原则,用字要避免冷僻艰深,以提高文稿的可读性。

此外,篇幅也不宜长篇大论,一般以1至2页为原则,必要时可以加入图表,增加文稿的专业性,切忌内容空洞、语意不清、夸大不实。

倒金字塔结构是绝大多数客观报道的写作规则,被广泛运用到严肃刊物的写作中,同时也是最为常见和最为短小的新闻写作叙事结构。内容上表现在在一篇新闻中,先是把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事实放在导语中,导语中又往往是将最精彩的内容放在最前端;而在新闻主体部分,各段内容也是依照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犹如倒置的金字塔,上面大而重,下面小而轻。此种写作方式是目前媒体常用的写作方式,亦即将新闻中最重要的消息写在第一段,或是以「新闻提要」的方式呈现在新闻的最前端,此种方式有助于媒体编辑下标题,亦有助于阅听人快速清楚新闻重点。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在导语中写一个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比如一场球赛刚刚结束,观众/读者/听众们最想知道的是结果,或者是某个球员的发挥情况,就先从这里写起。

其次,在报道主体中按照事件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写下来,最后面的是最不重要的。同时注意,一个段落只写一个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

因为这种格式不是符合事件发展的基本时间顺序,所以在写作时要尽量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构思,按受众对事件重要程度的认识来安排事件要素。把最重要的写在前面,然后将各个事实按其重要性程度依次写下去。

正金字塔式此种写作方式刚好与「倒金字塔式」相反,是以时间发生顺序作为行文结构的写作方式,依序分别是引言、过程、结果,采渐入高潮的方式,将新闻重点摆在文末,一般多用于特写。

折衷式又叫新华体。此种写作方式为「倒金字塔式」、「正金字塔式」的折衷,亦即,新闻中最重要的讯息仍然在导言中呈现,接著,则依新闻的时间性或逻辑性叙述。我们国家的新闻报道一般是遵循时间顺序,但是这种“讲故事”的写法已经不适合受众的阅读习惯(一般人没有时间听你讲长篇大论),所以“新华体”在吸收中外新闻报道之长的情况下诞生了。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导语中简明地体现出来。

其次,在第二段进一步具体阐述导语中的这个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于使受众在接受时形成心理落差。因而,第二段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性段落。

再次,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下来。

平铺直叙式顾名思义,此种写作方式就是注重行文的起、承、转、合,力求文字的流畅精准。对教师组织而言,由于时常必须发表对特定教育政策、事件的看法,此种写作方式反而适合组织在发表声明时使用。

最近很流行一种叫做“华尔街日报体”(DEE)的格式,这个格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在文首特写新闻事件中的一个“镜头”,一般是以一个人的言行为主,从而引出整个的新闻报道,比如央行关于房贷要加息的消息,新闻报道就可以从一个普通市民的住房贷款行为写起,比较能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范文的话,你随便打个“通讯稿”就一大堆了。也不知道你具体想要那方面事件的稿子,就说一下怎么写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63755.html

更多阅读

机关单位新闻通讯稿的标题怎么写? 获奖新闻稿标题怎么写

机关单位新闻通讯稿的标题怎么写?——简介一篇优秀的新闻通讯稿,总离不开一个简洁明了、恰到好处的标题。作为行政机关或者事业单位发布的新闻通讯,有了一个好的标题,才能算是一个完美的新闻稿件!机关单位新闻通讯稿的标题怎么写?——工

淘宝如何分类宝贝_正确的宝贝分类方法 淘宝宝贝分类链接地址

宝贝发布得太多,买家会很难找到,而且并不是所有的买家都愿意把店铺中的所有宝贝都看一一遍,因此设置好宝贝分类可以使买家迅速找到自己想要购买的宝贝。同时宝贝分类也起到了推荐的作用,很多买家都是被某件宝贝吸引而进入店铺的,但并不

(20)转载 武大郎是美女最理想的老公 转载 屠宰美女

转载]武大郎是美女最理想的老公  (2015-03-10 08:10:59)转载▼标签:转载原文地址:武大郎是美女最理想的老公作者:博爱慎行之博客武大郎是美女最理想的老公和潘金莲小姐相比,武大郎先生在中国的知名度就更不用说了,他以自己的矮小丑陋却

声明:《转载 新闻通讯稿范文_行走的风景 通讯稿范文》为网友小奋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