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则心安 慎独则心安阅读

慎独则心安 慎独则心安阅读

人在两种情况下讲话特别可信,一是行将就木之人所言,人到这个时候混杂因素已极少,其所言往往是真言。二是对子女或后辈所言,基本无私,也无保留。而上述两者条件同时具备的则是对后辈的遗训,其言往往字字珠玑,非常值得借鉴。若此遗训出自名家之口,更是弥足珍贵。

晚清名臣曾国藩在遗嘱中第一条说到的就是“慎独”。他说:“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康熙告诫其子孙的《庭训格言》中,有这么一段话:“《大学》、《中庸》俱以慎独为训,是为对贤第一要节”。一位名臣,一位大帝均在遗训中力荐“慎独”,可见其意义极不一般。

“慎独”源自于儒家经典《中庸》的开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按朱熹讲,慎独在此地的意思是“人所不知己所独知之地,诚其意”。一般理解对“慎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刘少奇同志曾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对“慎独”作了更通俗的解释,他说: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

理解“慎独”,核心在“独”。有人将“慎独”另解为“暗室不欺”,认为所谓“暗室”或者说“独”有二义:一在私居猁处之时,即在个人独处,别人未能见之、闻之时。二在心曲隐微则人不及知,也就是在自己思想,或者说是独自活动心眼,别人感知不到之时。本人觉得还有一种情况也要纳入“独”,即处于异国他乡举目皆是陌生人,或者推而广之,处在一个别人都不识君的环境之中。人在上述三种情况之下独善其身,不干坏事,所言所行合乎中道,也就是达到了“慎独”的境界。

“慎独”突出说明“独”,反过来讲,当人处在众人的监督之下,这些道理都懂,这些要求都做得到,只不过环境变得“独”了,情况就变化了。其原因无非是两个,一是人都有不服管、自由散漫的倾向,众人之前,怎么的也得装点斯文,一旦独处就自由、放肆些,顾不得那么多了,而这时不慎的往往是一些随地吐痰之类的小节。二是有侥幸心理,以为他人不知,做一些出格的事情也无妨。这时不慎的往往不是小事了,可能是一些违法乱纪的原则性问题。不慎的性质变了,其可能出现的后果当然也严重得多。

所以,相对于“慎独”的是“独不慎”。“独不慎”的主要根源在于自认为“人不知”。但是不是真的是人不知呢,东汉杨震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四知”箴言慎独拒礼,就做出了很好的回答和表率。因为自古到今,“若要人不知,莫非己莫为”这句话从来没有错过,只是有人不信或者侥幸而已。再退一步讲,即使人不知是否干点坏事也无妨呢,那也未必,因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重要的是,即便别人的关都过了,但自身这一关却是万万逃不过的。

难过自己关其道理也很显然,且不论按佛教理论说,人有八识,而第八识原原本本的记录了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终究都有个了结。按现代伦理学、心理学理论,一个人做了坏事往往会受到自己良心的谴责,而有时这种心灵的煎熬绝对不亚于法律的惩罚。按现代生理学理论,人做了好事会有一种愉悦的心情,这种心情会催生出促进健康的良性活性物质,即所谓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同样道理,做了坏事其结果正好相反,活生生的一个善恶有报的科学版。所以,还是曾国藩讲得彻底,归根到底,“慎独”利在自己,是第一寻乐之方,其最大的利益是能求得心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63815.html

更多阅读

什么是“慎独”? 慎独是什么意思

一、“慎独”二字的出处过去的读书人或修行人经常将“慎独”两个字贴在墙壁上,或放在床头案边,以警示自己。“慎独”这两个字出自何处呢?出自儒家的《大学》与《中庸》。《大

谈慎独 慎独议论文

(2007-04-12 22:32:14)《礼记中庸》上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慎乎其所永闻,莫见乎隐,莫显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而近代刘少奇同志则对慎独作出了更通俗的解释,那便是“一个人独自工作时,也不干坏事。”而据我看来,慎独同读书一般,亦有

声明:《慎独则心安 慎独则心安阅读》为网友陆励成最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