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事解读2015年1月3日中国已不抱任何战略幻想 时事解读

  乌克兰总统向议会提交放弃不结盟地位法案
  
  【基辅消息】乌克兰总统官方网站18日晚间宣布,乌总统波罗申科已于当天将乌克兰放弃不结盟地位法案提交议会审议。
  
  乌总统新闻局发布的消息说,法案的目的是为维护乌克兰主权、领土完整和独立建立补充机制,波罗申科已将该法案确定为需要议会立即优先审议的法案。
  
  乌总统新闻局称,该法案附带的说明中指出,乌克兰的不结盟地位在保障国家安全和抵御外来侵略方面是无效的。长期处于强大的集体防御体系之间的“灰色”缓冲区对乌克兰而言是额外的挑战。
  
  乌克兰议会于2010年通过了前总统亚努科维奇提交的《对内和对外政策原则》法案,从而确立了乌克兰的不结盟地位。此间有舆论认为,乌克兰当局决定放弃不结盟地位是为今后加入北约扫清法律障碍。
  
  【时事解读】
  
  请大家注意这一段文字,原文是:乌总统新闻局称,该法案附带的说明中指出,乌克兰的不结盟地位在保障国家安全和抵御外来侵略方面是无效的。长期处于强大的集体防御体系之间的“灰色”缓冲区对乌克兰而言是额外的挑战。
  
  表面上看, 这是自认为长期处于强大的集体防御体系(俄罗斯-独联体(政治特别是军事体系)-欧安会(经济特别是金融体系)与北约(政治与军事体系)及西方(经济特别是金融体系)之间,从而事实充当两大集团之灰色缓冲区的乌克兰,这是在正式宣示决心要给乌克兰安全利益、经济利益身上的所谓灰色去灰上色了。
  
  然而,在俄罗斯经济、特别是金融日前遭到西方(欧美日、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联手围剿,且俄罗斯金融稳定已遭重创(注:12月16日,俄罗斯卢布一度急贬至80卢布兑一美元。俄罗斯央行为了稳定汇率,当时被迫将利率加至近18%,不论从哪个层面去评判,俄罗斯金融基本稳定均已曾经瞬间崩盘,从而已经受到重创)的当下,乌克兰亲西方政府将乌克兰放弃不结盟地位法案提交给议会审议,可谓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当然了,这里的所谓醉翁一角是指西方利益-西方利益。如果更加准确一点儿是欧美利益-西方资本。如果还要深入一些,则是主导策动乌克兰之乱的欧洲利益(西方资本)。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再来阅读几则新闻、资料片段。
  
  资料:欧洲法院从恐怖组织名单上去除哈马斯武装组织
  
  【东方档】据外媒报道,欧洲法院方面17宣布,欧盟把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马斯列入恐怖名单的决定无效,但应暂时维持对哈马斯的资金冻结。
  
  欧洲法院称,欧盟把哈马斯列入黑名单的理由不恰当。欧盟做出的决定主要基于新闻报道,而不是基于对哈马斯行动的审查。
  
  哈马斯也被称为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成立于1987年的一个巴勒斯坦伊斯兰教逊尼派组织,是一个集宗教性、政治性为一体的组织,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哈马斯的主要活动区域是巴勒斯坦地区和卡塔尔等中东其他地区,被以色列、美国、加拿大、欧盟、约旦、埃及和日本等国确定为恐怖组织。
  
  奥巴马签署制裁法案但称无意立即制裁俄罗斯
  
  【华盛顿消息】美国总统奥巴马18日签署一项授权对俄罗斯追加制裁的法案,但他同时表明,无意立即对俄罗斯采取进一步制裁措施。
  
  奥巴马当天发表书面声明说,尽管他签署了国会上周通过的“支持乌克兰自由法案”使之成为法律,但他的政府此时“无意”根据这一法律对俄罗斯采取制裁措施。他说,签署这一法案并不意味着政府改变了对俄罗斯的制裁政策,即美国将根据乌克兰东部局势发展并与盟国和伙伴国协调“谨慎地”对俄实施制裁。
  
  奥巴马重申,俄罗斯应停止对克里米亚的“占领和图谋合并”,停止支持乌克兰东部分离主义分子,同时执行今年9月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签署的和平协议。他说,一旦俄罗斯采取了“必要举措”,美方愿意撤销对俄现有制裁。
  
  “支持乌克兰自由法案”授权奥巴马对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国防产品出口公司等大型公司追加制裁措施;在2015财年划拨3.5亿美元向乌克兰提供反坦克炮和穿甲弹等武器装备,并授权奥巴马向乌克兰提供军事装备;给予乌克兰、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北约之外盟友的地位。
  
  俄罗斯外交部已经表示,该法案具有公然对抗性质。如果美国对俄采取新一轮制裁措施,俄方毫无疑问将予以回应。奥巴马日前表明,他不愿单方面追加对俄罗斯的制裁。
  
  今年3月以来,美国和欧盟因乌克兰问题对俄罗斯实施多轮制裁。9月12日,美国以俄罗斯继续破坏乌克兰东部稳定为由,宣布对其国防、金融和能源行业采取进一步制裁措施。同日,欧盟也宣布对俄罗斯实施进一步制裁,加强对俄罗斯进入欧盟资本市场的限制。安逸倍增明智选,坐享其成翻一番
  
  请大家注意这一段文字,原文是:欧洲法院称,欧盟把哈马斯列入黑名单的理由不恰当。欧盟做出的决定主要基于新闻报道,而不是基于对哈马斯行动的审查。
  
  欧洲法院给出这一说法很有意思:原来欧盟把哈马斯列入黑名单的决定主要基于新闻报道,而不是基于对哈马斯行动的审查。看来,向来自视为地球上公正、公平、公信之卫士的欧盟决策者竟是如此地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然而问题是,既然如此这般,那又为什么一边宣布把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马斯列入恐怖名单的决定无效,但一边又决定应暂时维持对哈马斯的资金冻结呢?欧盟(欧洲法院)这个葫芦僧的葫芦里究竟装的什么药?显然,欧盟把哈马斯列入黑名单的决定是否主要基于新闻报道或是否基于对哈马斯行动的审查,其实根本不是事儿。真正的事儿是欧洲法院(欧盟)的实时需要。而在目前,这份实时需要显然已经从将哈马斯武装组织从恐怖组织名单迅速切换至将哈马斯武装组织从恐怖组织名单去除了。
  
  但这不是问题的全部,问题的另一部分就是:如果站在西方利益-西方资本的角度,那么在西方利益-西方资本及阿盟(沙特阿拉伯、埃及))、以色列、及巴勒斯坦法塔赫等种种势力的充分合作下,在被乌克兰之乱套住的俄罗斯最终的事实坐视中,尽管中国(中东特使)曾为此极力斡旋,但是在之前的一场巴以冲突中被有效摘除了强硬派的巴勒斯坦哈马斯武装组织,只不过葫芦僧的一句话,就已经从非法组织一夜间变成了合法组织。从而已经正式有资格(已不是恐怖组织、而是合法组织)做出某种西方准备认可的政治表态。显然,这一切,让人感觉西方利益-西方资本似乎已经认为某种时机在慢慢成熟。
  
  至于这个时机是什么?又包括哪些核心因素?在这里看来,让西方利益-西方资本感觉良好的核心因素之一恐怕就是俄罗斯金融基本稳定曾经瞬间崩盘(俄罗斯卢布曾经一夜间急贬至80卢布兑一美元,这还是在拥有近5000亿美元庞大外汇储备的俄罗斯央行不惜使用极端手段——将短期利率加至近18.00%的水平,从而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支撑卢布)的情况下发生的。坦率地讲,这一事实所透视的本质必须直视,那就是:它与当年美国正式宣布击毙本拉登,即时引起国际金融市场的急剧波动(绝对有利于西方资本,绝对不利于南方利益的方向)有异曲同工之效,均是宣示西方金融霸权的绝对优势。
  
  值得高度警惕的是,当年美国正式宣布其特种部队未经巴基斯坦许可,秘密进入巴基斯坦境内当场击毙本拉登。从而即时引起国际金融市场急剧波动的第一个重大反应就是当即触发金融稳定、特别是社会稳定一向有巨大问题的印度于第一时间就跳出来,公开军事威胁巴基斯坦,扬言“必要时,印度也可以比照美军的方式(对巴基斯坦)这样干(越过巴基斯坦边境反恐)。直到中国特种部队紧急飞赴巴基斯坦核武库附近地区,与巴基斯坦军方举行一场针对性极强的联合军事演习才将印度或主动或被动或两者兼而有之的极度张狂给压住。
  
  因此,由于伊朗-叙利亚-加沙通道已基本上被西方用ISIL这枚棋子所衍生的种种手段给实质性掐断。结合俄罗斯金融基本稳定曾经瞬间崩盘(由于俄罗斯的金融相对开放,而按现有国际金融游戏规则,在现有国际金融体系内,西方金融霸权具有绝对优势),再到乌克兰亲西方政府突然决心改颜换色的事实。显然,形势的发展似乎已经让葫芦僧感觉极其良好:在俄罗斯的实质性沉默中,被西方利益-西方资本借以色列之手基本上被顺利摘除了强硬派的哈马斯武装组织,不仅仅是已到了可以表态的时候,且还到了必须表态是否正式加入巴勒斯坦国亲西方政府的时候了。
  
  显然,这是所谓某一时机的一个方面。当然,如果事实证明(表态与否、如何表态)还有强硬派。那么,在巴勒斯坦法塔赫及阿盟(沙特阿拉伯、埃及)的配合下,只要国际社会最终没有实质性阻止动作。那么,新一轮的打击随时会补上,直到曾经的非法组织——哈马斯武装组织最终让西方利益-西方资本满意为止。
  
  结合之前的观点与大量解说,所谓的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酒指何处?毫无疑问已经再清楚不过了。那就是:西方利益(西方资本)在这个时间点上操纵乌克兰亲西方政府将向议会提交放弃不结盟地位法案,其现时意图就是企图一而再、再而三、甚至三而四地逐步达成一系列目的。直到获取内嵌两个进程的西方微调中东战略的关键性推进,继而同时获取西方资本复杂转进进程的重要推进。
  
  而为了更好的说明问题,有必要对这个所谓的一而再、再而三、甚至准备三而四补充些文字,即:所谓一而再之“一”,是通过ISIL在伊拉克横空出世,将所谓时间陷阱最终成功外溢至乌克兰之乱,以伊拉克之乱的形式突然、但相对顺利地折返中东方向。所谓一而再之“再”,是利用乌克兰之乱死死套住俄罗斯。从而在俄罗斯的实质性沉默中,最终将亲伊朗的伊拉克政府相对安全地拱倒。而所谓相对安全,是指整个过程并未演化至西方对中东局势失去实质性控制的所谓中东大乱的局面。所谓再而三之“再”,是借口ISIL逃进叙利亚境内,利用乌克兰之乱的暂时稳定(注:乌克兰之乱暂不全面升级为乌克兰战争或乌克兰暂不启动加入北约)继续死死套住俄罗斯。从而再次在俄罗斯的实质性沉默中,开了西方随意对叙利亚进行实质性军事打击的先河。
  
  所谓再而三之“三”,可分为两个层面:
  
  其一、在西方利益-西方资本通过伊拉克之乱的后续发展,于俄罗斯被迫沉默中基本成功实现了西方已可随意(随时借口打击ISIL)对叙利亚进行实质性军事打击这一步(俄罗斯对叙利亚的安全承诺实质上已经归零,俄罗斯对中东的影响力就此急速衰减。其中东影响力之所以暂未归零,除了土耳其还有待彻底摆定之外,最关键的是伊核问题还在)后。对中东诸多所谓中东地方王(土耳其、伊朗、埃及、沙特阿拉伯等)的核心利益所产生的冲击效应是实实在在的。也因此令以中俄为核心的国际社会之中东共同利益也就此受到实实在在的冲击。这种冲击效应在埃及法院日前突然判决前总统穆巴拉克无罪的问题上显得更加明显。这而又表现为其二的层面上。
  
  其二、事实就是西方的相关意图与相应手段早已经彰显无疑,即:就是在其一的基础上,再用俄罗斯急于打通俄罗斯至克里米亚之东乌克兰陆上通道(注:之前的明斯克协议已为这一可能向俄罗斯提供了可操作空间)作为胡萝卜,成功诱使俄罗斯在埃及现政府开释前总统穆巴拉克罪行并另外判处一大批穆兄会人员死刑问题上最终保持了沉默(注:2014年11月29日,欧美联手控制下的埃及现政权的这个动作、特别是再次判处大批穆兄会人员死刑,手段较欧美借以色列之手武力剪除哈马斯强硬派更加高效。因此,这也再次激起埃及国内激烈的示威活动,过程中有人员死伤。)。这一结果意味着:如果仍然不做实质性调整,则俄罗斯乌克兰政策最终或被迫拿至少不有效狙击西方维护穆兄会后时代埃及局势——苏伊士运河基本稳定这一筹码,通过中东政策从西方手中交换俄罗斯最终打通俄罗斯至克里米亚之东乌克兰陆上通道。安逸倍增明智选,坐享其成翻一番
  
  至于甚至准备三而四之“三”,则是在着眼于再而三的层面上,手握俄罗斯金融基本稳定曾经瞬间崩盘这一成果,西方一旦最终成功地用上述胡萝卜迫使俄罗斯进行交换。从而一方面利用乌克兰之乱进一步套住了俄罗斯;另一方面也利用埃及政局-苏伊士运河基本稳定问题进一步分化中俄的中东政策取向,并将中东局势进一步导向有利于西方利益(西方资本)的方向,而不利用国际社会(中国)的方向之后。那么,西方就可图谋获取所谓甚至准备三而四之“四”。站在西方利益-西方资本的角度,它可分为这样几个层面,即:
  
  其一、在西方看来,在这种情况下,穆兄会政权后时代的埃及政局-苏伊士运河基本稳定问题(或苏伊士运河的选择性稳定通航问题)将在俄罗斯进一步被套中,通过俄罗斯至克里米亚之东乌克兰陆上通道基本通畅的质押而初步得到保障。
  
  其二、在其一的基础上,以中俄为核心的国际社会之中东共同利益将会出现明显分化。如果在这个层面去观察,人们也就不难看出,在俄罗斯金融基本稳定曾经瞬间崩盘的情况下,在俄罗斯政府层面仍然宣示将于以市场方式应对俄罗斯金融问题的情况下,在俄罗斯仍然在致力于打通俄罗斯至东乌克兰陆上通道,从而仍然拒绝实质性调整其错误的乌克兰政策、特别是中东政策的情况下,这才会有乌克兰总统向议会提交放弃不结盟地位法案的后续发展。
  
  至于如何理解上述描述?显然,俄罗斯金融基本稳定曾经瞬间崩盘(一旦落下则意味着俄罗斯金融彻底崩溃)与乌克兰总统向议会提交放弃不结盟地位法案(一旦落下,则意味着俄罗斯稳定生存的必要外部战略空间全部失去)一起,不过是一枚已被抛上空中的硬币的两面。硬币本身意味俄罗斯金融与安全框架的崩溃(如果俄罗斯不下决定与国际社会一道另起金融炉灶或实质性调整其既定全球战略的话)。俄罗斯目前正在做的无非是尽力不让这枚哪一面都是坏结果的硬币最终落下来。
  
  毫无疑问,如果从这个层面去观察与处理问题,人们也就不难看出,利用手中仅剩的唯一绝对优势——金融霸权——成功将国际原油价格短时间里就从107美元打压至53美元一桶(12月16日、纽约原油盘中低价)、且成功导演卢布瞬间崩盘的西方利益-西方资本,在这个时间点连接连施展《乌克兰总统向议会提交放弃不结盟地位法案》、《欧洲法院从恐怖组织名单上去除哈马斯武装组织》、《奥巴马签署制裁法案但称无意立即制裁俄罗斯》的背后,是感觉时机慢慢成熟,于最后通牒之后,在高抛硬币的游戏中开始正式逼迫俄罗斯的中东政策就范了。
  
  事实上,在之前的解说中曾经明确给出这样一组观点,即:
  
  ……
  
  第一,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这个时间点准备展开印度、伊朗、埃及之行,也是求生之旅,事实上已经被赋予了决策前最后努力的色彩。显然,在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10日呼吁美俄举行峰会,以阻止俄罗斯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因乌克兰危机进一步冰冻,并警告“否则后果严重”的背后,本质是西方利益-西方资本开始向决策前进行了最后努力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出的一份最后通牒。
  
  第二,如果此次(中国央行)非对称降息最终未能有效引导国际局势向有利于国际社会的方向移动的话。那么,时间一长则对内,此次不对称降息对中国的经济、特别是金融副作用恐怕更是不小。在这个问题上也再次强调:在即将图穷匕现的当下,国际政治与军事层面博弈的时间差或能尽可能减小这些经济与金融层面副作用的最终沉淀。
  
  显然,即便是从经济层面去看,由于已经非对称降息。因此,中国也有必要尽可能缩短有效引导国际局势向有利于国际社会的方向移动的时间。在这个问题上,让欧洲央行行长的货币政策打算受到欧洲内部的更多强烈反对只是努力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尽可能促使俄罗斯形成对国际社会有利的决策。
  
  如果在这个层面去观察与处理问题,那么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在中国证监会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开展原油期货交易的背后,又何尝不是中国在“有必要尽可能缩短有效引导国际局势向有利于国际社会的方向移动的时间”的层面上,向决策前进行了最后一系列努力(访印只是系列中的一步)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出的一份最后提醒。
  
  第三、如果西方果真提前金融攻击俄罗斯。那么,最少可以说明两个问题:
  
  第一、说明中国此次非对称降息的对外积极作用(详细内容参阅之前解说)外加调降增长率的动作,的确产生了引导日元、欧元兑美元出现反向走势,营造新的市场预期(详细内容参阅之前解说)、诱导国际套利资本提前平仓的前期效应。安逸倍增明智选,坐享其成翻一番
  
  第二、说明《中国证监会: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开展原油期货交易》这一脚的确踹在西方资本的心窝上。同时,既是给俄罗斯公开支招、也是给俄罗斯强行喂招。
  
  但俄罗斯是否接招,还得等待乌克兰之乱的最新发展去说话。
  
  ……
  
  而从俄罗斯卢布瞬间崩盘、特别是之后的情况看,这里注意到几个最新变化:
  
  其一,西方提前金融攻击俄罗斯已成为事实。这就说明第三之两个问题成真。而从美联储近日突然一改之前模糊,明确放出明年一季度或加息,且欧洲央行也同时放出准备购买政府债券(注:一旦如此,意味着欧元正式进入无限量化宽松)及日本央行声称加大宽松政策的情况看,手握金融霸权的西方资本正协调一致地重新推高美元,急于改变欧元、日元兑美元近段的反向走势。这就是说,已经初步合流的欧美利益、甚至欧美日三边利益在进一步合流。
  
  其二,而在《中国证监会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开展原油期货交易》之后,俄罗斯至今没有明确的实质性相关表态。这就是说,起码到今天为止,面对西方利益-西方资本的最后通牒及中国发出的最后提醒,进行了最后努力(普京印度之行)且还准备最后努力(伊朗、埃及之行)的俄罗斯,仍然处于还未最后决定之中。
  
  这样,由于中国已经非对称降息。这种局面已不能持续时间过长,否则对外积极效应就会快速衰减,对内不利经济、特别是金融效应就会快速累积。不仅如此,国际局势也有可能进入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如果在这个层面去观察与处理问题,人们就不难看出,在埃及总统塞西即将访华的背后,其实内嵌的是之前的一个观点,即:
  
  如果俄罗斯在这个问题上仍然长时间没有实质性反应,或俄罗斯中东政策没有实质性调整,巴基斯坦通道问题在俄罗斯国防部长历史性访巴及俄罗斯总统印度之行的对冲中归于沉静,从而仍然打算拿远东深圳及几条资金还未落实的能源管道同时对东方、西方再抛筹码。那么,站在中国的立场及长远利益,于自(俄罗斯自己)助方能人(中国)助的原则下,在中国必须、且只能以西方金融体系之现有国际金融游戏之外的方式去支撑俄罗斯经济的最低但却绝对严格的标准下,恐怕只能继续埋头做两件事了:
  
东方时事解读2015年1月3日中国已不抱任何战略幻想 时事解读
  其一,南海加速种岛(前线基地)、船厂加速造船(舰)、亚投行加速成型,特别是群众路线加速且更加扎实地践行。继而在军事向前进、生产长一寸的层面上,对周边(东亚)与西方一起搞事的利益在政治特别是军事层面上施加超高压;在经济特别是金融层面上则持一种不妨让其先行落水、再视情况决定是否捞起的超然态度。令两种战略准备全面进入伺机半渡而击的战略状态。直到因局势的进一步发展而最终启动最低限度经济内循环。
  
  其二,就是开始切实准备面对俄罗斯最终经济崩溃、社会动乱、中亚局势突变(如果俄罗斯中东政策继续拒绝向西方全面妥协,或如果在叙利亚有重大显性利益的俄罗斯继续长时间坐视西方对叙利亚摄取而无所作为,从而最终坐视西方快速成型金融防火墙中东段、继而最终也等同于全面妥协的话)这一势必对全球格局形成的重大冲击的局面。同时时刻依据最新进展、综合各种要素动态评估半渡而击的最佳时机。
  
  由于俄罗斯决策层仍在最后决策中,但由于中国已经非对称降息,时间已经不能无限推移(否则,非对称降息对外的有效效应会迅速衰减,对内的不利效应会迅速增强)。再加上战略时间已即将跨入西方资本自认为其可以控制主导权的最后时间——2015年(注:也正因如此,基于之前大量的解说,西方资本在未来一年里必然发动水淹南方,从而绝不会再给中国更多的时间完成关键性的跨越。另外,在西方操纵国际能源价格的情况下,中国因必须支撑伊朗、委内瑞拉、苏丹、南苏丹、尼日利亚等严重依赖石油国家中的核心战略节点,从而对中国战略资源持续消耗也须考虑。再就是西方用一部影片说事准备网络封锁朝鲜,从而当着俄罗斯的面将下一步战略矛头直指中国,说明西方在威逼利诱俄罗斯的问题上已经不择手段且迫不及待)。因此,在埃及总统塞西即将访华的背后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中国的中东政策已着眼于两种战略准备之必要时一定果断实践、且将在2015年走向现实的层面而提前予以淡描淡写化。
  
  显然,这一淡描淡写化,应该是中国附加在那份最后提醒的最后一份态度:中国已不抱任何战略幻想。尽管仍在努力于最好的结果(政治军事上的中东全面破局、经济金融上的一带一路),但中国已正式开始做最坏的打算。因此,不论是最后通牒之下的欧洲法院将哈马斯武装组织从恐怖组织名单上去除,还是最后提醒下的埃及总统即将访华,留给俄罗斯的时间均已无多。
  
  唯有如此,才能在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的层面尽最后的一丝可能性去努力于最好的结果。最后,建议新近关注的读者在阅读本期《东方时事解读》的时候,重新阅读前面至少两期的内容。这样才能准确理解本期焦点点评的实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64456.html

更多阅读

《新法规速递》日刊2015年2月5日 新法规速递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已于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36次会议通过,现

声明:《东方时事解读2015年1月3日中国已不抱任何战略幻想 时事解读》为网友暖萌小王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