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作者杨立勇的22篇影评,日瓦戈医生,情人,洛丽塔,法国中尉的 日瓦戈医生电影

转载作者杨立勇的22篇影评,原文发表于社交网络“贝壳村”(Backchina.com)

日瓦戈医生,情人,洛丽塔,法国中尉的女人,红颜祸水,英伦病人,风月俏佳人,朗读者,心中的太阳,最后一站,羞耻,彩幔,安娜卡列丽娜,痴男怨女,俊友,红颜祸水(续),法国艳后,香奈儿秘密情史,《九》,斯巴达克斯,西西里美丽的传说,烈火情人

(原文文字字体均没带黑体,系本博主所加)
1. 《日瓦戈医生》
这一辈子,有些音乐不可不听,如: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曲,莫扎特的小夜曲。有些电影不可不看,如:《乱世佳人》,《教父》,《日瓦戈医生》。

对于我们怀有俄罗斯/苏联情结的一代人来说,《日瓦戈医生》无疑具有荡气回肠的感染力。油画般的白桦林,千里冰封的乌拉尔山脉,低沉雄浑的《国际歌》,唤醒我们舒拉与卓娅的回忆。

对于我们经历过无数政治运动的一代人来说,《日瓦戈医生》无疑具有似曾相识的对比。一望无际的沃土,不就是黑龙江建设兵团的黑土地么?万头攒动的火车站,不就是红卫兵串联的场景么?手无寸铁的游行队伍在军刀铁蹄下染成雪里红,不就是那一年学生们的命运么?被革命群众占领的豪华住宅, 不就是上海霞飞路资本家们的遭遇么?


我们从历史的教训学到的,就是我们从没从历史的教训学到任何东西。

革命时期的爱情,就像王小波小说里的人物一样轻于鸿毛,不堪一击。 以革命的名义棒打鸳鸯,妻离子散竟然是最佳选择。

体制内的既得利益者,如日瓦戈的弟弟叶夫格拉夫将军和海参崴经济特区司法部长维克多,就像周恩来一样尚有一丝良心没有泯灭,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偷偷地保护自己所爱的人。而敢于和当权者抗衡自立中央的斯特列利尼科夫,最终难逃张国焘的命运。

是那个混蛋说“国家不幸诗家幸”?国家不幸,具有诗人情怀的人最先倒霉。艾青,闻捷,郭小川的命运又如何?那本本诗集,成了十恶不赦的铁证。

乱世中最脆弱的莫过于妇女儿童。身为黑家属的冬尼娅和拉娜,毫无把握自己命运的力量,革命的洪流吞噬她们和孩子。为了爱情,她们比男人承受了更残酷的磨难和煎熬。可是,她们都有一种“妾拟将身嫁与,一身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的从容和决绝。

我曾说过,人类的记忆是一面筛子,筛掉的是苦难的尘埃,留下的是浪漫的情怀。电影《日瓦戈医生》拍得“壯麗的風景,優美的旋律,動蕩的年月,顛沛的人生,真摯的情感,憂傷的離散,電影敘述則把這一切元素交織在一起,然後觸動每一個觀眾內心的最柔軟部分。”(网友语)

可是,对我来说,苦难就是苦难。再优美的画面,再柔美的音乐,再浪漫的爱情,也无法弥补心灵的致命创伤。

日瓦戈医生最终望着爱情的背影颓然倒下,因为他的心早已碎了。


2. 情人


多少年以后你一定会记住这一个下午,虽然那时候你可能记不起我长的什么模样,想不起我叫什么名字。

一个家境殷实的越南华侨,碰上一个贫困潦倒的法国女孩。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缘际会,法国女孩默默接受了华侨的性,爱和钱。她自己也弄不清为什么会跟这个腼腆斯文的陌生男子回家。越南华侨明知她不会爱上他,而且看她那么幼齿不忍辣手摧花的时候,女孩竟然鼓励他像个男人,该干嘛干嘛。可当他压在她身上快意恩仇的时候,她的神思却飞到遥远的海洋。(管她呢!看着梁家辉浑圆的臀部和还算匀称的身材有力地律动挺进为国争光,多少国男为他呐喊叫爽!)

法国电影《情人》细腻地刻画着一对殖民时代亚裔男子和欧裔女子的一段雾水情缘。它的确像雾水一样朦胧恍惚,似有若无。留过洋的富二代,房子车子票子俱全,吃喝嫖赌皆会(请法国女孩到豪华餐厅大快朵颐,在鸦片馆碰到过女孩的哥哥,以前也带过其他女孩回家上床)。不用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就在,船头栏杆处。虽然她衣衫褴褛,可是在黄面孔堆里,她很容易就鹤立鸡群。富二代铮亮的头发,皮鞋和汽车,很快也引起洋妞的注意。搭个顺风车去西贡,免却公共交通的颠簸拥挤肮脏之苦,是洋妞肯随华男同行的初衷。华男财大而气不粗,和洋妞玩起文艺青年的调情游戏-------借着汽车的颠簸起伏把手指慢慢地靠近,碰上而且最终紧握女方的手并十指相扣。看到洋妞没有拒绝反抗的表示,华男得寸进尺放肆起来。等到洋妞到达目的地的时候,花男的手已经滑向洋妞的裙子里了!

“我知道你是不会爱上我的。”
“我不知道。我想我是喜欢你的。”

洋妞生活在一个缺乏父兄之爱的破落家庭:母亲投资地产失败,愁于应付生计;哥哥染上毒瘾,偷蒙拐骗还有家暴倾向。一个富二代的出现,给了她一份温馨的父兄之爱,即便他是个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

“我妈妈要是知道我和中国人上床,肯定会打死我的。“

她得到了家里从未有过的宠爱与呵护。这种温情软化了种族歧视的隔膜,使洋妞不介意和华男有肌肤之亲。他们之间的亲昵有几分苟且的味道。洋妞既有初尝禁果的刺激,也有傍大款的潜意识作祟。

“如果我是个穷光蛋,你还会喜欢我吗?”
“我还是喜欢有好多钱的你。”

这对“情人”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情人,因为他们之间没有真正的爱情。可他们的关系比“性伴”又略高一筹,因为他们并不仅仅为了肉体之欢。的确,多少年以后,杜拉斯依然记得西贡堤岸边那一个炎热的下午。情欲大厦里的爱恨情仇

3. 洛丽塔

许多内容激越的外国电影,名字起的都是波澜不惊,如Lorita,Antares。反而是它们的中文译名活色生香,引人无限遐想:Lorita,一个女孩的名字,竟成了《一树梨花压海棠》,Antares,一个星座的名字,却成了《情欲大厦》。

你对天蝎座毫无兴趣,却会对情欲大厦充满好奇心,想登堂入室去探个究竟。于是你只身来到奥地利某个城市的某栋公寓大厦,力图嗅出里面某个角落的情欲味道来。

你发现,德国民族表面看似刻板的生活下面暗流汹涌:

家庭幸福职业稳定举止娴雅气质高贵的女护士,红杏出墙竟然是个放浪形骸的荡FU,任情人摆拍裸照,故意让酒店服务生看到她的性表现。浪则浪矣,奈何岁月不饶人,地心引力更是饶不过她那摇摇欲坠的酮体!

缺乏安全感嫉妒成性的超市收银员,爱上水性杨花的南斯拉夫移民小伙子。以怀孕来留住爱人,看来是具有普世价值的共识。查岗,查手机甚至跟踪盯梢,也是中外妒妇惯用的伎俩。一哭二闹三吃药,依然是爱情保卫战中最奏效的武器。几十颗安眠药吃下去,再水性杨花的男人也会乱了方寸。

嫁给好男人的女人嫌生活太沉闷而红杏出墙,嫁给坏男人成为人肉沙包终于忍无可忍分手的女人,依然摆脱不掉坏男人的纠缠。相见时恨别亦恨。都说是一夜夫妻百日恩,其实也可以是一夜夫妻百年恨。

情欲大厦里这三家人的爱恨情仇本来就够烦够乱的。导演仍嫌不够,巧妙地让他们犬牙交错地发生了某种联系:和坏男人分手的女人和南斯拉夫小伙子有染,嫉妒女人发现他们偷情仰药自杀被送医院抢救。坏男人发现前妻爱上移民小子,一怒之下飞车离去,撞上了高雅护士的情人乘坐的出租车。情人也被送到同一家医院-----高雅护士任职的那家医院!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谁知还都是同一本经!

望着天际万家灯火的那一栋栋高楼,心里不禁要问:难道这不就是一座座情欲大厦吗


4。《法国中尉的女人》


看了被誉为是“英国也是世界电影20世纪最美、最精致,也最大气的经典,无论剧作、叙事、结构、影像、表演都可以当之无愧地作为电影教学的经典电影教材《法国中尉的女人》,觉得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整部影片不单没见到法国中尉的影子,女人也不曾被那位子虚乌有的法国中尉占有过。光是这电影名字就颇有误导欺骗性。

电影以开始就是一袭玄衣的莎拉走向惊涛拍岸的断崖。世人以为她常常到那里是去当望夫石,其实她并没有痴心到孟姜女的地步。她是满腔明月照沟渠,发现深爱的风流军官竟然跟别的女人走出旅馆,便毅然决然掉头一去不复返。否则就不会在第一眼看到科学家查尔斯就芳心暗动了。

该片被电影界津津乐道的“戏中戏”,更是妨碍我欣赏该片的致命伤。当我好不容易随着查尔斯和莎拉走进充满维多利亚时代樟脑丸味道的英国小镇时,镜头被切换成饰演查尔斯和莎拉的好莱坞男女演员在走位对台词,毫不留情地提醒我那一段英伦悲情苦恋原来是好莱坞的工业产品。戏中戏的连环套,让我情不自禁地意识到:即使是电影摄制组和男女主角的镜头,也是戏中之戏,女的真身是玛丽尔史翠普,男的真身是杰罗米艾恩。作为电影观众,我被导演绑架塞进了时光机器不断穿梭于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整整一个世纪的时差把我折腾得疲惫不堪,无法气定神闲地好好把一出维多利亚悲情苦戏从头到尾看完。

话说回来,这部电影的“戏中戏”精准地诠释了“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真谛:戏里的男主角移情别恋,女主角充当了插足的第三者。戏外的男女主角假戏真做,红杏出墙。虽然戏里的结局是皆大欢喜的大团圆,戏外的结局是女主角挥慧剑斩情丝,好给社会道德一个交代,可看完了这部片子,男的个个都想当法国中尉,女的个个就想当他的女人!

5。《红颜祸水》
根据十六世纪威尼斯绝代妖姬---维洛妮卡弗朗科的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红颜祸水》,展现了当年欧洲的宫闱艳史。一代名妓不仅艳色天下重,还诗才洋溢,妙语连珠。国难当头之际,则舍身求仁,为了国家利益而张开双腿。“一双玉手千人枕,半点朱唇万口尝”,总理,国防部长,红衣主教,甚至法国皇帝,都曾一亲芳泽。可是,心中属意的那人,却在硝烟阑珊处。瘟疫肆虐欧洲大地,教廷需要替罪羊,曾经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维罗妮卡,一夜之间成了女巫,被推上教廷审判所。爱情的力量,让怜香惜玉的贵族子弟拍案而起,为解救心上人慷慨陈词,对曾经是妖姬裙下臣的众皇亲国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遂令教廷法不罚众,谱写了一曲欧洲版的“冲冠一怒为红颜”佳话。

“冲冠一怒为红颜”,典出明朝大将吴三桂,因其爱姬陈圆圆被人横刀夺爱,一怒之下,引清兵入关,打败明朝李自成。成了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经典范例。陈圆原名陈沅,苏州人,天生丽质,经过精心教育,“色艺擅一时”,既有天生的好嗓子,又工于声律,书棋琴画都很娴熟,是个蜚声江南的绝代佳人。吴三桂为红颜而卖国,情虽可嘉,变节可鄙,终成千古罪人。

清末名妓赛金花,神女生涯原是梦,无端嫁得金龟婿,而成了出使欧洲的诰命夫人。八国联军侵华之际,她也曾为免生灵涂炭而张开双腿,让德国将军瓦德西长驱直入,遂避免了一场血肉横飞的杀戮。一生艳帜升降几回,可晚景凄凉,终究烟花梦断,潦倒而亡。

纵观今日中国官场的“情妇文化”,原来是由来已久,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唯一不同的是,今日的贪官没有一怒为红颜而干出一番惊天动地伟业的大丈夫气概,全都是为了满足红颜的欲壑而大肆敛财。今日的妖姬们不具备古代名妓的才情和修养,张开大腿更不会是为了救国救民,而是协助贪官们搜刮民脂民膏,转移资产,逃亡海外。

6。英伦病人
从《乱世佳人》到《英伦病人》;
从《走出非洲》到《廊桥遗梦》;
从《马语者》到《钢琴别恋》;
纵观这顶顶美丽的艺术桂冠,却原来是用一根道德荆棘编织而成。这根道德荆棘的名字叫:婚外情。
为什么婚外情在现实生活中备受道德的鞭挞,在艺术世界里却那么凄美动人,可歌可泣?
硝烟乱世中,尘满面,鬓如霜。那堪佳人回眸秋波一瞥?
塞外大漠无边,驼铃声碎,惊醒沉睡已久的野性,何妨芳心一许
?(所以撒哈拉沙漠和新疆戈壁滩,成就了三毛的生死恋。)
蛮荒部落的原始气息,惊破霓裳羽衣曲,钢琴老师未成曲调先有情。(云南康巴汉子备受都市白领的青睐,便是一例。)
农庄廊桥边,寂寞开无主的花儿,成了《国家地理》摄影师镜头内外的焦点。
在无垠的草原上信马由缰,让思想冲破牢笼,不爱红妆爱骑装。
远离波澜不兴的家庭环境,置身于充满异域风情的场景或动荡乱世,最易催生情愫。前途未卜的悬念,神秘国度的历险,都会使多情男女春心荡漾。
道德是柴米油盐,艺术是风花雪月。婚外情只谈风月,不涉油盐。
天涯浪子,落难书生,落魄艺术家,野蛮部落酋长,和都市丽人,军中玫瑰,寂寞农妇,钢琴老师,如干柴烈火。没有社会地位,经济实力,人际关系的考虑,仅有男欢女爱的渴望,情天恨海的波澜。
现实生活中的婚外情踩到了道德禁忌的底线,成了阳光下的罪恶。
艺术中婚外情被抽象与升华,成了美丽的传说。

用道德荆棘编成的艺术桂冠,看上去很美,戴上去很疼。


7。风月俏佳人

我觉得, 电影《风月俏佳人》里,演得最出色的,不是理查德基尔或朱丽娅罗伯茨,而是那位酒店大堂经理。

当烟视媚行的风尘女朱丽娅罗伯茨大摇大摆闯进酒店大堂时,经理眼明手快把她一把拽到办公室里训斥了一番。可当他发现她的确是酒店贵宾理查德基尔召来的妓女时,马上不动声色地诱导朱丽娅该怎么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侄女探望叔叔来了。即不会让贵宾脸上挂不住,又可以让衣冠不整的朱丽娅堂而皇之登堂入室而不会遭人侧目------乡下来的土妹子进城拜会有钱叔叔来的。

朱丽娅要陪理查德去赴宴,不懂得使刀叉,临急抱佛脚,央求经理教他。经理义不容辞,动用自己的权力和资源,专门到酒店的宴会厅调教朱丽娅。

经理不动声色冷眼旁观着朱丽娅从灰姑娘到白雪公主的蜕变全过程。在关键时刻不动声色地假以援手。朱丽娅向经理哭诉在洛杉矶名店遭势利店员白眼,经理掏出自己洁白的手帕给朱丽娅抹眼泪,谁知她拿过手帕来却大醒鼻涕。经理不以为忤,悄然收起,马上令店员带朱丽娅到酒店的时装部,要他们好生伺候。

经理阅人无数,见惯花开花落,悲欢离合。可是当朱丽娅一袭红裙翩然走过,经理登时惊艳的神情溢于言表,可见他对女人的品味不俗。当朱丽娅与理查德曲终人散临去秋波那一转,经理令酒店司机将朱丽娅送回家。理查德结帐退房时,经理好像漫不经心地提醒了他:是酒店经理送她走的。弦外之音就是:傻小子,我们司机知道她住在哪,还不去追?

最精彩的镜头,当属理查德让经理替他把从珠宝店借来的名贵项链退还时,经理意味深长地说了这么一句精彩的点题话:“让这么漂亮的宝贝就这么脱手而去,真不是滋味吧!”此言一出,如醍醐灌顶,理查德大彻大悟,立马香车抱得美人归。

这位经理的眼神犀利深邃,举止优雅得体。虽尽日置身于名商巨贾之间,其神情不卑不亢,却又处处礼数如仪,让人无懈可击。他身上透出一种精神贵族笑傲江湖的气质。

温馨提示那些一心想在名利场中攀龙附凤者,不妨多看几遍《风月俏佳人》, 向这位大堂经理取取经。

8。《朗读者》观后

新婚之夜,一对姐弟恋夫妇准备就寝。未谙人道的小男生是虔诚的教徒。他跪在床边向上帝祈祷:“上帝啊上帝!祈求您给我指引!”阅人无数的御姐听了,说,“指引的事就交给姐吧,你就祈求你的上帝多赐予你力量就行了!”
15岁懵懂少年与36岁少妇初试云雨情,免不了心猿意马手忙脚乱,全赖姐姐循循善诱:“别着急,慢点儿。”在那一片温山软水里交出处男的童贞,便胜却人间无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样的畸恋竟可影响他的一生。
她教他阅读了女人的第一本书---她自己丰腴的肉体。如果仅仅是性启蒙教育,恐怕再青涩的少年也会有三日就不知肉味的那一天!妙就妙在,她在给予他性启蒙教育的同时,也让这位好学的少年给予她文学的启蒙教育:一场酣畅淋漓的颠鸾倒凤之后,躺在他的怀抱里听他朗读荷马,契科夫,托尔斯泰的名著,这是达到何等极致的灵肉统一啊!(换成现代的场景,很可能是男女完事后,各自抱着个IPAD摇着微信呢!)
姐弟恋的初期总是无限美好:骑着自行车一同去偷欢,穿行在翠绿的山间小路上,撒下一路铃声笑语。在陌生的地方,不必担心撞见家人同学邻里。在外人眼里,他们就像是母子俩。
青涩少年一旦恋上资深熟女,对同龄女性便兴趣索然,尽管她们有蜜桃成熟时的身体和吹弹得破的脸蛋。他会变得不大合群,心不在焉,聚会时经常溜号,偷偷跑进熟女的香闺,和她钻进被窝,她继续让他阅读女人书,他继续为她朗读文学书。
资深熟女一旦恋上青涩少年,隐隐间总有一种不安全感和不对称感。她心里很明白:他终究不属于自己这个世界,总有一天必须回到他的同龄人圈子里去。慢慢的,小弟弟那份天真无邪的爱会令她无端懊恼烦躁。她会选择在一次倾情投入的爱欲宣泄后悄然离开。(套用一句被说得滥俗的话:有一种爱叫放手)。
这是极为明智之举。
如果继续纠缠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二十年后,青涩少年已经长大,成为既成熟又成功的魅力男人。而资深熟女已经是鸡皮鹤发,驼背更年期老人斑静脉曲张。要这样的男人还一如既往地爱这样的女人,未免有点强人所难。他对她只剩下责任,甚至可能仅仅在尽一点孝道!让她住得舒适一点,安排她去参加些老年人活动,帮忙抬个煤气换桶过滤水什么的。
如果她还死心眼爱着他,又明白他对她已经心如止水,她高傲的自尊心不允许她仅仅成为他的累赘,怎么办?
何以解忧,唯有自杀!
这不是情感专家在解读姐弟恋,而是在对电影《朗读者》作一番另类解读。
这又是一部揭二战疮疤的悲情电影。可是我对这种主题已经有点审悲疲劳了。我无法老是充当道德裁判所的所长,对纳粹德国说三道四。
有一篇回忆二战结束后的欧洲的文章这么写道:“那些从纳粹残酷统治下解放的国家,同样无法在复仇狂潮中幸免。在意大利北部,约两万 人被同胞残杀;在法国的小镇广场,同德国士兵相好的妇女被剥去衣服、剃了光头,暴徒在旁边哈哈大笑;在布拉格,德军俘虏被浇上汽油点燃;在波兰监狱,德国囚犯头朝下被溺毙在粪便中,还有的被迫吞下活蟾蜍而窒息死亡。
在纳粹曾经滥杀无辜之地,复仇本能统治一切,似乎是无可避免的悲哀现实。犹太人也不例外。特莱西恩施塔特集中营解放后,党卫军看守被曾经的囚犯活活打死。“我们都参与了,感觉酷毙了。惟一难过的是报复得太少。”谈到自己的暴行,犹太囚犯贡塔尔兹没有丝毫悔意。而在达豪集中营,美国大兵让几十名德国狱卒排好队,用机枪草草射杀。”

曾经也当过纳粹狱卒的汉娜施密特,会为安娜卡列丽娜而哭泣,会为教堂唱诗班的歌声而动容,这就够了
回到姐弟恋的话题上:只有像汉娜这种资深熟女,才想的得出让男友“先做爱,后读书”或“先读书,后做爱”这种妙招:在那种意境下,文艺少年迈克尔博格不必担心他的手指会过于干燥而翻不动书页!

9。法国片《心中的太阳》观后
这个世界上有些人不应该老去。比如梅丽尔史翠普,索菲玛索。比如索菲罗兰。
看着索菲罗兰变成一位臃肿的街坊大妈,出现在法国电影《心中的太阳》里,说不出一种无限的唏嘘。
电影故事的女主人公的年龄,遭遇,阅历和性格,无疑与当下的迟暮美人索菲罗兰吻合得天衣无缝。她老到的演技和明星风范依旧。可是,她毕竟是老了,老得让人于心不忍。
这种于心不忍,经常会在那一刻从心中泛起:
看到伊丽莎白泰勒,梅丽尔史翠普的水桶腰的时候;
看到索菲玛索,阿兰德隆眼角的鱼尾纹的时候;
看到克林伊士伍德和罗伯特雷德福德满脸褶子的时候。
因为,他们/她们曾经是我们心中的太阳。
那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艳光四射,朝气蓬勃。
所以,我们不忍看到日薄西山,残阳如血。虽然那也有一种美,可是却美得那么残忍
《心中的太阳》沿袭了法国电影的一贯风格,不追求情节的慎密紧凑,迟缓的节奏娓娓道来。虽然是二战背景的电影,却没有战争的惨烈。虽然也涉及到犹太人的苦难,却没有集中营的残酷。生活中不能承受之沉重,落实到每天实实在在的柴米油盐。苦难没有磨灭阳光灿烂的童年时光:街头的曲棍球,初吻的晕眩,逆境下有点严苛甚至卑鄙的母爱,离别的辛酸,被编织成一个波澜不惊的小城故事。
欧洲电影好像很善于从一个孩子的视觉来看世界。《西西里美丽的传说》,《伊卜拉欣先生》和这部《心中的太阳》,都荡漾着一种童趣和轻狂,会让人不禁想起自己也曾经是阳光灿烂的童年时光。
看《心中的太阳》,我们心中会冉冉升起一轮太阳。


10。《最后一站》观后

《战争与和平》令托尔斯泰千古流芳。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自己晚年的家庭生活却只有战争,没有和平。
托尔斯泰晚年离家出走,客死无名车站。死亡,成了一个理想主义者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站。
这就是电影《最后一站》的内容。
看了这部电影,才明白造神运动原来不是马列老毛小金们的原创发明。晚年的托尔斯泰,已经不仅仅是一名著名作家,而成了一种莫名其妙的乌托邦式理想主义的教父。出身豪门锦衣玉食的他,异想天开要废除私有制,因而获得一大批无产阶级追随者的顶礼膜拜。他渐渐被这批狂热的理想主义者所绑架,被迫将自己的著作版权无偿赠与空洞无物的“俄国人民”。弥留之际,他连想见夫人一面的愿望,都被身边的亲信和自己的女儿所阻拦。这和毛泽东晚年的境况何其相似乃尔!
贵族吃饱饭没事干,百无聊赖异想天开要和自己所属的阶级作斗争。这种矫情的理想主义历来是备受被统治阶级大力讴歌颂扬的。当年,多少地主资本家的少爷小姐慷慨奔赴延安,文革期间多少走资派的子女带头批斗自己的父母,不就是托尔斯泰式的矫情么?这种理想主义往往很不彻底,且带着几分虚伪的成份:托尔斯泰一边享受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贵族生活,一边义正词严谴责佣人成群服侍富人的生活方式。他让妻子接连生了12个孩子,却要他的信徒们奉行禁欲主义。他拥有大量农庄,靠着众多佃农们的供奉,他才有如此闲情逸致构思他的鸿篇巨著。
他的离家出走,多多少少有几分返老还童式的冲动。他深陷自己一手造成的困境无法自拔:一方面,他必须保持他在信徒心目中的神圣崇高地位,说要废除私有制,把土地分给农民,把版权给予人民,“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只好硬着头皮撑下去。一方面,他必须忍受夫人的抱怨和唠叨。负气的他想用一走了之来逃避。他的出走漫无目的,一路向南。年事已高的他经不起舟车劳顿,一病不起。
耐人寻味的是,弥留之际的他,心中牵挂的并不是他曾经慷慨激昂为之鼓吹的理想,而是和他相濡以沫几十载,为他生下12个孩子和手抄7遍《战争与和平》的结发妻子!在死神面前,人才是最真实的。
在那个无名小站,托尔斯泰终于结束了他与自己灵魂的战争,获得永远的和平。


11。《羞耻》(Shame)观后

一部《欲望都市》(Sex and theCity),让纽约的名声更响。可是,与史蒂夫麦奎因的《羞耻》一片相比,《欲望都市》就像高中毕业晚会那么稚嫩和荒唐。
首先,把Sex and theCity翻译成“欲望都市”,这本身就已经是稚嫩和荒唐。人家剑锋直指“性欲”,我们却犹抱琵琶半遮脸,羞答答地把它翻成“欲望”,与主旨顿时差了不仅是布鲁克林大桥那么长!

“纽约,纽约!
我要是在这里能够成功,到哪儿都能成功!”

纽约,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
这是一座你可以招妓玩3P,却无法和女同事好好做爱的城市。
这是一座你那有家室的上司可以当着你的面勾引你妹妹,把她带到你公寓,在你的床上把你妹妹就地正法,而你只能到街上跑步等他们完事的城市。
这是一座你上司干完你妹妹第二天却义正词严训斥你电脑里全是些黄色变态网站内容的城市。
这是一座你和你妹妹裸体相对而脸不改色心不跳的城市。
这是一座你到酒吧勾引别人的女友,然后向她男友绘声绘色描述你将会如何糟蹋他女友各种变态细节的城市。
这是一座在地铁里有夫之妇对你抛媚眼撩短裙,而当你追着她出地铁站时却逃之夭夭的城市。
这是一座你抬头望去,高楼大厦某一落地玻璃窗前有一对狗男女对着大街干那苟且之事的城市。


中央公园,百老汇,时代广场,洛克菲勒中心,都市博物馆,第五大道,阿道夫阿斯托利亚饭店。。。。。。这些只不过是纽约这只大苹果打过蜡防了腐的光鲜表皮。其内核却早已是被蛀虫啃得七零八落。

《羞耻》像一把锐利的水果刀,削开大苹果的皮,把它对切开来,让我们看到了纽约的内核------灯红酒绿下的黑暗,熙熙攘攘中的孤独,衣冠楚楚后的龌龊,纵情泄欲中的痛苦,水泥森林里的偷生。

法斯宾德和茉莉羹不吝正面全裸的倾情演出十分到位。麦奎因不吝长镜头的运用别具匠心。

圣经故事说:亚当与夏娃在伊甸园偷吃了一只苹果,从此有了耻感。
法斯宾德和茉莉羹在纽约这只大苹果中苟且偷生,也有无穷的耻感。法斯宾德为自己的性瘾为耻,最终把所有的黄色杂志和电脑统统扔进垃圾桶去。茉莉羹为自己无处安放的爱情青春和亲情为耻,最终选择切开自己的动脉。

“纽约,纽约!我将在这座不眠都市中醒来。”
那应该是茉莉羹割脉自杀被法斯宾德及时抢救醒过来后想起来的一句歌词。

12。《彩幔》观后

不仅仅是《英国病人》的爱情可歌可泣,英国医生的爱情也可以凄美断魂。
英国作家毛姆一支生花妙笔,在生活的纱幔上涂了一幅桂林山水彩绘,名字叫《The PaintedVeil》(彩幔)。蹩脚的翻译望文生义,硬把它翻译成《面纱》,教人联系到的是中东妇女的头饰。

把故事背景安放在国民党统治的旧中国,灾民遍野,瘟疫肆虐,列强草菅人命,军阀独霸一方。这些因素不仅让电影容易获得广电总局的批准,也凸显欧洲文明对蛮荒之地的恩泽。穿着白西装和碎花裙子的英国医生夫妇,坐在四人抬的轿子上,义无反顾深入霍乱重灾区。这种大义凛然的白求恩式国际人道主义精神,让主人公自始至终都占据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虽然他自己对西方天主教在中国办孤儿院的义举不以为然,说来到中国的西方人都是各怀鬼胎的。

欧洲人历来对异国情调的言情故事情有独钟:《走出非洲》,《英国病人》,《情人》和《彩幔》。
战乱瘟疫贫困中的爱情之花总是绽放得格外鲜艳,再加上生离死别的结尾,轻而易举就赚人热泪。

婚姻不幸福的女人很容易被人一眼看穿。初次见面,就给人留下闷闷不乐的印象:
那天我上你们家来,看到的你是形容憔悴,闷闷不乐。
那是因为刚经历了长途跋涉。
可我看你今天也还是闷闷不乐呀!
奇怪的是,你丈夫从不正眼看你。他只盯着墙上地下,甚至自己的鞋子。

如此貌合神离的夫妻,更容易被登徒子乘虚而入。借着舞台上京剧花旦一举手一投足,登徒子一语道破女主人公的怨妇心态:
一举手一投足都有含意的。
看她如何用手绢捂住自己的嘴?
她在悲叹自己的不幸。
她被卖身为奴。此生注定凄惨多厄。独在异乡为异客。
看到锁链了吗?
那代表她被囚禁的灵魂无法挣脱。
她因此而哭泣。为那个曾经欢欣雀跃的她哭泣,为她成为寂寞怨妇而哭泣。
最要命的是,她在为她不曾拥有的爱而哭,为她给不出去的爱而哭。

被这样的男人看透寂寞芳心,以为是找到蓝颜知己了,“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当局者迷啊!还需旁观者来一盆冷水:他有时候会招蜂引蝶的。
他老婆说,最让她不爽的,就是那些和她老公鬼混的女人全都是些二流货色!

敢情是一厢情愿的自做多情!回头是岸的失足妇女斩起情丝来是手起刀落毫不留情。当年暗结的珠胎如今已长成懵懂少年。多年后在街上邂逅始乱终弃的孩子他爹,没有牵衣顿足拦道哭,“妾心古井水,波澜誓不起。”少年问起刚才那位叔叔是谁,母亲举重若轻地说:哦,是个无足轻重的人。

轻得就像风中的罗帷纱幔,即使曾经涂满华丽的彩绘。。。。。。

13。新版《安娜卡列丽娜》观后

老片新拍似乎在电影界大行其道:《蜘蛛侠》,《超人》,《国王与我》等等。
一大批江郎才尽的导演虽然可以靠老片新拍找到一条糊口的新活路,但也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老片子的经典已经深入人心,成为观众评判新拍片子的标杆和准绳。一旦达不到原来那个高度,新片子就算完蛋了。《国王与安娜》里的周润发演得再好,人们记住的,依然是那个光头影帝尤伯连纳。迄今为止,还没有人敢去重拍《乱世佳人》,毕竟,费雯丽和盖博太难于超越了。
带着同样的预期去看了新版《安娜卡列丽娜》,却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不得不佩服导演天才的想象力,把整个故事都安排在一个剧院的舞台上,通过不同的布景变换实现电影的蒙太奇。入戏的观众时不时被舞台化的布景点醒:这是在演戏。真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但是,尽管带着十分明显的舞台剧痕迹和造型,观众还是很容易被这一十分新颖的手法吸引,思绪不会被拉回老片的氛围里。导演奇妙地将观众和旧片切割分离开来,让他们能够全神贯注在新片上。
华丽的服装和场景置搭,还原了早已消失的俄罗斯帝国上流社会曾经的金粉繁华:盛宴,舞会,赛马,佣人,歌剧。。。。。。让二十一世纪的人自惭形秽。
扮演安娜卡列丽娜的基拉奈特丽泼辣有余,贵气不足,演绎不出沙俄时代贵妇人的气质。新版沃伦斯基整一个花美男,和安娜的姐弟恋有点仓促勉强。安娜的丈夫忍辱负重地戴着顶大绿帽,抚养出轨的妻子和别人生下的孩子,反成了一名令人同情的角色。一个荡气回肠的爱情经典故事被演绎成一个司空见惯的红杏出墙个案。我想,导演不想在刻画人物内心世界上花太多心思,知道再怎么努力也难以超越旧片,不如把全副心思放在技巧的创新上。
结果,新版的《安娜卡列丽娜》远离列夫托尔斯泰的时代,接近罗伊德韦伯的世界。
电影的开头,是舞台幕布的升起。电影的结尾,还是舞台,摆满着牧草,再次提醒观众:
“舞台小世界,世界大舞台。”
问荡妇淑女心何人能解?

把恢宏的电影故事搬上舞台,太难了。可新版的《安娜卡列丽娜》做到了。

把四幕舞台剧搬上银幕,更难了。

14。痴男怨女

不知道是哪个变态的痴男怨女,竟然把《A GoodWoman》翻译成《痴男怨女》!真想操起温德米尔夫人的那把扇子狠狠抽他/她一个耳光!

这部电影改编自英国天才奥斯卡王尔德著名剧作《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讲的是一个荡妇灵魂深处藏着一颗淑女心的故事。

王尔德的喜剧又两大亮点:睿智的警句和巧妙的情节。而这两大亮点恰恰又是改编和导演的噩梦。敢动王尔德的这块奶酪真的需要有视死如归的勇气。

导演迈克巴克在时空上略做了些手脚:把场景从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转移到二十世纪中的意大利小城。这种古戏新拍的手法并非原创,1996年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是如此。这种手法的好处是拉近了故事与观众的距离感,注入了现代的元素而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风景如画的意大利小镇,衣香鬓影的上流社会生活,标准优雅的伦敦口音,评头品足的绯闻八卦,都力求忠实地再现王尔德剧作中讽刺的那个虚伪年代。斯嘉丽约翰逊和海伦亨特那一丝不苟的金发和品味不俗的服饰,也准确地勾勒出温德米尔夫人母女俩的神韵。

可是,王尔德的幽默和睿智就是无法复制。他那些信手拈来的警句,通过舞台上话剧演员的大嗓门,或许可以让观众细细品味和领略。可是撒到电影里的台词里,就全然明珠投暗,黯然失色。

王尔德只能被读懂,无法被拍活------就像他笔下的荡妇那颗淑女心


15。《俊友》观后

一个北漂的转业复员军人,谋了份铁路部门的差事,薪水菲薄,蜗居在蟑螂肆虐的筒子楼里,过着靠方便面为生的苦日子。他身无长物,唯一的财富就是那张花美男的脸蛋。偶然碰到部队的老战友,也是转业在京,可人家已经混到《北京青年报》记者的位置上,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全有了。看到旧日同袍过的这么可怜兮兮的,请他下馆子吃了顿猪肉馅饺子,还给他几百块钱去买身像样西装穿上,省得第二天上他家去见嫂夫人和其他有头有面的朋友时丢人现眼。这小子一拿到钱,立马去洗浴城找个小姐开房去了。付清嫖资剩下的零头随便买件二手西装对付。
这世道也怪:像雷振富长得如此惊世骇俗的高官,依然有艳若桃花的豆蔻少女主动献身。而女贪官罗亚平一掷五万金就能让领导陪睡一夜。貌如潘安的北漂小混混,自然很容易就博得官太太们的欢心。通过战友走后门拉关系,大字不识几个的花美男居然在报社里当起记者来了!当然,新闻稿全部由枪手代劳。而这位枪手不是别人,竟然是战友的老婆!
这位嫂夫人在京城的官场混惯了,给这位毛头小子指点迷津:别看这些当官人模狗样的,真正说话算数的都是他们的老婆!要在这帝都混出点人样来,依靠官太太们才是硬道理。还暗示他:那位老公经常不在家的小富姐对他好像有点意思。
在北京混的小年轻哪个也不是省油的灯。只需稍加点拨调教,再给搭点关系,立马就会顺着竿子往上爬。花美男马上对小富姐展开攻势。哪个富姐不怀春?何况是风华正茂的花美男?一来二去就勾搭上床了。这富姐虽然没有每次都甩出五万块人民币,却在京郊静僻处长租了一套精装修独单公寓供他们俩幽会专用。
花美男负责的报纸板块的文章出自文采非凡的嫂子夫人之手,一时洛阳纸贵。花美男拿到可观的稿费,逐渐摆脱困窘的生活。还时不时带着小富姐上洗浴城捏个脚什么的。不巧有一天,上回一起开房那位小姐过来和他打招呼,小富姐知道他原来是个嫖客,气得一下子就和这小子掰了!
俗话说:祸不单行。这头小富姐把他给踹了,那头战友和他也闹翻了:我老婆呕心沥血写出漂亮的稿子,稿费和名声全让你小子给占了!战友跑到总编那里告了一状,当场就把花美男给炒了鱿鱼。
眼看刚要脱贫致富又被打回原形,花美男如何甘心?他现在已经深谙讨好官太太之道。东方不亮西方亮。战友和富姐这两条道给堵了,他另辟蹊径,盯上了总编夫人。很快,他又重回报社,而且还凌驾在战友之上。战友经不起这一气,积郁成疾,竟然一命呜呼!他刚刚咽了气,白眼狼马上向未亡人求婚。可怜这位战友尸骨未寒,他的遗孀就成为他人妇了!现如今,“朋友妻,不可欺”的伦理道德已经沦为“朋友妻,不客气”的剪径行为!
籍着与战友妻的联姻,花美男重新踏入官太太的圈子,如鱼得水。他与富姐也再续前缘。
可是,士大夫和庶民毕竟不是一路人。总编和一帮高知分子在密谋一项颠覆政府的计划,就没有让花美男参与。花美男愤愤意难平之际,想出一招报复总编的损招----勾引总编夫人上床!时下有点官职的男人,大多在外面二奶小三忙不过来,家里老婆基本不碰。美人迟暮的总编夫人被冷落在后宫已经多时。突然间有一位英俊“正太”来找“御姐”,本来波澜不兴的古井水顿时被搅得乱了芳心。老女人发起少女狂来挡也挡不住,为了博得小正太的欢心,总编夫人不惜就将自己丈夫颠覆政府的阴谋和盘托出透露给“小正太”。花美男掌握了核心机密,乘机要挟自己的老婆和总编。
正值花样年华的总编女儿是个小萝莉,见到花美男就七魂丢了三魄,竟然和他私奔一回才回家,造成生米煮成熟饭的既成事实。爱面子的总编没有办法,只好忍痛割爱,将女儿许配给花美男。
就这样,一个穷困潦倒的北漂帅哥用自己的美色征服了京城形形色色的阔妇官太,一步步登上名利场的高阶。对不起,我搞错了。我讲的其实不是现代北漂男的励志故事。我讲的是根据法国作家莫泊桑长篇小说《俊友》改编的同名电影故事。
出演花美男主角的英俊小生罗伯特帕丁森那张俊俏的脸庞,或许带有能让九十后萝莉们尖叫晕眩的吸血鬼魅影,却绝对没有成为十九世纪巴黎上流社会贵夫人们的俊友的那般魅力。让他来演绎那个年代的师奶杀手,确实有点不太灵光。光凭那《暮光之城》中招牌式的媚笑就想迷倒莫泊桑时代的花都丽人,那真是有点小儿科了。在乌玛瑟曼,克里斯丁斯科特托马斯和克里斯蒂娜里奇这些风情女人面前,帕丁森就像一名腼腆的小弟弟。
不过,把当代中国的国情套进这部电影,则颇有几分讽世意味。
希望那些每天聚集在北影中戏门口等待机会的北漂高穷帅们,能从这部电影中悟出点什么来。


16。《红颜祸水》(2)观后


不久以前,大陆豪放女干露露和她母亲妹妹在江苏教育电视台上大爆粗口,母女那种恶俗形象和低劣素质一脉相承的相似。我特别想推荐这部《红颜祸水》的电影(DangerousBeauty)给她们娘仨好好看看。一样是出来卖的,人家威尼斯的艳妓可是“妓亦有技”,琴棋书画诗剑样样精通。艳妓出身的母亲言传身教,告诉女儿维罗妮卡,真正的名妓,不需露臀爆乳,20步内就能把任何男人勾到手。经过悉心培训,女儿甫一出道就技惊四座。她出口成诗,连官方的御用文人都自愧不如。什么总理,人大代表,国防部长,红衣主教,纷纷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国难当前,她在床上说服(睡服)了法国国王出兵相助,威尼斯才得以抵挡土耳其的入侵。一代妖姬,竟然为祖国的领土完整献身,那种境界和情操,又岂是干露露们所能望其项背?
还有那令人哑然的雷政富主任,在床上的表情何其猥琐淫秽!反观《红颜祸水》里,一样是政府高官,一样是招妓嫖娼,却没有雷主任那副恶心嘴脸,反而是绮丽香艳得令人羡慕嫉妒恨!用范伟的话说:这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咋就那么大捏?
古今中外,但凡国家出现危机,或者政敌之间互相残杀,总会拿几个女人作为祭坛上的牺牲品。难怪古代的花蕊夫人有了这种哀叹:"君王城头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最近的薄熙来案子,其中一条罪名竟然是“与多名妇女长期保持不正当关系”!威尼斯瘟疫肆虐造成大量人命丧生,宗教裁判所把它归咎于这些艳妓们,把她们定罪为“巫婆”而处死。维罗妮卡在法庭上慷慨陈词。深爱着她的人大代表马可,也挺身而去,愿意和巫婆一道接受惩罚。他们的义举,感动了那些与她“保持长期不正当关系”的高官们。他们大义灭亲,当着自己老婆的面大胆站出来,承认和维罗妮卡有染。最后,连红衣主教都替她说情。反观薄熙来案子中那些疑似与薄长期保持不正当关系的“多名妇女”,在薄熙来位高权重的时候想必是多么意气风发如鱼得水,可是到了薄熙来落马,没有一个敢于站出来为曾经给她们谋了不少好处的旧恩主哪怕是申辩一句!21世纪的汤灿们,竟还不如16世纪的维罗妮卡们!
寻常一样货腰女,才有学养便不同。维罗妮卡的母亲说:艳妓是世上最有学养的女人。维罗妮卡面对那些对她恨之入骨的高官夫人们说:一个女人的好坏,全在于她是否有教养。所以,在宗教裁判所的法庭上,一名贵夫人终于忍不住站起来说:“如果维罗妮卡是女巫,那么威尼斯每个女人也都是女巫!”
古训“女子无才便是德”害人不浅。愚蠢无知的女人,在大是大非面前没有判断力,如《朗读者》中的文盲女狱卒。她自己犯下了伤害人类罪,却还以为是自己的职业道德。《成长教育》里的私校女生,自以为傍上中年男人大款,连牛津大学也不屑一顾了。等到发现老男人是有家室妻小的玩家,才悔恨莫及,重捡书本刻苦复习,最后如愿以偿进入名校。
送一句话给干露露娘仨:女子无才便是dirt。即便你自甘低贱如尘土,也将是被踩在鞋底下的命运。

17。《法国艳后》观后

《法国艳后》(Marie Antoinette),讲的是十八世纪法国路易十六那位倾国倾城的皇后玛丽安托阿内,可是我怎么看怎么像现代美国豪门名媛帕丽斯希尔顿。电影不大在乎史实的真伪或人物的刻画,不厌其烦地再现宫廷生活的繁文缛节和奢侈排场:令人食指大动的蛋糕(难怪这位艳后在听说穷人们吃不起面包的时候,很傻很天真地问他们干吗不吃蛋糕呢?),连马科斯夫人都要自愧弗如的鞋子和裙子款式,在弦乐四重奏中吃早餐,半夜三更跑去泡夜店,喝酒吸毒婚外恋一应俱全。虽然那些宫殿城堡马车仆从确切无误是十八世纪的奢华,可那摇滚风格的电影插曲时时刻刻在暗示着二十世纪的糜烂。

看得出来,导演索菲亚科普拉对骄奢淫逸声色犬马的豪门生活绝不陌生(他父亲就很熟悉黑手党教父的生活),才能拍出如此美轮美奂的欧洲宫帷电影。与其说是历史人物的传记片,不如说是索菲亚自己的公主梦。

我要感谢像索菲亚这类导演,精致地再现了人类文明史上已经消弭无踪的那些金粉年华(类似的电影如:《纯真年代》,《简奥斯丁》,《故园风雨后》)。这些此情只能成追忆的历史,我们只能到银幕上去感受了。

每个时代总有一批骄奢淫逸之辈。他们大肆挥霍民脂民膏之举固然为百姓不齿,可是从历史角度回顾,骄奢淫逸对历史也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我们今天叹为奇观的希腊遗迹,罗马斗兽场,法国的罗浮宫凡尔赛宫爱丽舍宫,奥地利的歌剧院,英国的白金汉宫西敏寺,中国的紫禁城颐和园圆明园等等,哪一项不是为了满足当时骄奢淫逸的帝王将相而建?(所以我听说彭博社报道说中共八老的后代都成巨富的消息,我一点也不嫉妒恨。如果他们的挥霍和奢华也能为今后的中国留下些永垂不朽的遗产,就让他们可劲儿地花呗!)

穷奢极欲过了头,终究没有好下场。法国艳后最终逃不脱被暴民送上断头台的命运。可是,她不小心踩了侩子手的脚,还会很优雅地转过身来对侩子手说声对不起。这种优雅,是现代的帕里斯希尔顿们无论如何也学不会的了。


18。《香奈儿秘密情史》观后

大多数法国电影都是喋喋不休的话痨。《香奈儿秘密情史》却是一部用镜头说话的视觉电影,或者是一部用音乐说话的听觉电影,或者,借用香奈儿的话说,是一部用肌肤说话的触觉电影。
在那个时代,怀才不遇的艺术天才大多能碰上有钱的红颜知己----歌德,莫扎特,肖邦,还有这位高傲得有点自闭的史特拉文司基。而那些有钱的红颜知己不仅有伯乐的慧眼,还必须有忍受穷酸艺术家那种臭架子的雅量。香奈儿主动要掏腰包资助音乐家,还邀请他拖家带口去她的郊区豪宅里好好做音乐,他故作清高地说,“我不能接受。”毫不拖沓的镜头一转,就是他春风满面回家时大声向妻子说:“我有好消息!”,然后是挤在逼仄阁楼里的四个孩子和保姆,和正在被医生检查身体的病歪歪的妻子。镜头再一转,已经是全家在赴夏奈尔郊区别墅的路上了。
这种毫不拖泥带水的镜头,很配衬香奈儿冷艳决断的性格。她与特拉文斯基交往,暧昧到分手,也是毫不拖泥带水,就如她卧房的色调:黑白分明。她开宗明义地赞助流亡艺术家,毫不遮掩地把肉体献给艺术家。他妻子当面质问她是否有愧疚之心,她斩钉截铁地说没有!该离去的时候,她义无反顾地说,“我不再是你的情人了。”
电影用许多特写镜头来表达人物心理微妙的变化:
音乐家夫人来到别墅,看到孩子们和自己舒适的房间,脸上隐隐露出一丝宽慰的微笑。那是一位经历了颠沛流离护犊心切的母亲的心境。
夏奈尔走出音乐家的工作间,听到传来的琴声,停下脚步,闭目凝神聆听。
特拉文斯基第一次和夏奈尔有了肉体之欢后,独自在森林里散步,脸上绽放出一种情不自禁的笑容,看得出是在为自己走了狗屎运而沾沾自喜。
有些长镜头都是伴随着特拉文斯基舒缓的音乐慢慢而稳稳地转动,让你去体味角色的内心:
把音乐家一家子安置好,夏奈尔在车里看到孩子们在草地上欢快地玩耍时露出的笑容,然后是若有所思的表情。
音乐家走进夏奈尔的卧室,偷窥她的闺房真容。看来音乐家醉翁之意开始不在酒了。他开始在洗手间做俯卧撑,早餐喝生鸡蛋黄,这好像都在隐喻音乐家准备身体力行某种壮举?
当然,作为女主人(无论是社交伦理意义上的还是与音乐家的从属关系上),夏奈尔掌握着勾引的主动权。两个具有敏锐前卫触觉的艺术家,心有灵犀一点通。音乐家说他靠触摸琴键寻找音符。夏奈尔马上要他触摸她的毛线衣,体会那种舒适的质感。当然,你可以想象它的后果---摸着摸着,毛线衣终究就掉到地板上了。
夏奈尔与特拉文斯基的肌肤之欢,总令人感觉不到那份应有的温度:夏奈尔没有夏天的火热,音乐家也没有朗朗式的激情。难道,他们的肌肤之亲也仅仅是在寻求一种艺术的触觉?我都怀疑他们之间是否有爱情?而如果没有,仅仅是艺术才气的惺惺相惜,又何必相惜到宽衣解带呢?看来,男女之间的种种纠葛,最终都要纠缠到这个很宿命也很要命的主题上来----性欲。
当然,有了红袖添香的音乐家的音乐灵感如虎添翼。他老婆一听,就知道不对劲了:“你的音乐里有了激情。”
真正懂他的音乐的,还是他的糟糠之妻。香奈儿欣赏他的音乐,未必真正懂。所以,得了便宜还卖乖的音乐家毫不客气地对她说,“我是艺术家,而你只是个开店的。”
不错。
可是,自古以来,都是开店的才养得起艺术家!(中国就有卖紫檀木的养起唐僧的佳话)。
看了这部影片的白富美阔太太们,还会请朗朗李云迪之流来家里教孩子弹钢琴吗?



19。《九》观后
作者:杨立勇 于 2012-12-29 19:31 发表于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大话影视
关键词:表格, false, Style
把经典旧作改编翻拍总是吃力不讨好,尤其是费里尼的作品。
把舞台剧搬上银幕总是百老汇味道十足,即使是意大利的故事。
“9”对中国人来说是个吉祥数字,对一个意大利男人来说却是个性觉醒的年龄。9岁的小男孩,已经懂得大伙凑零钱让一个妓女为他们跳一段脱衣舞!(让风尘女人给情窦初开的小男生上性爱第一课,好像是许多欧洲导演都钟情的桥段,《西西里美丽的传说》,《心中的太阳》,《伊卜拉欣先生》都有类似镜头)。
改编自费里尼的《八部半》的电影《九》,有着奥斯卡的明星阵容:
丹尼尔戴尔路易斯,索菲娅罗兰,玛丽昂科迪亚,妮可儿基德曼,佩妮洛普科鲁兹,凯特哈德逊,朱迪丹茨和“黑眼豆”女歌手菲尔吉。
导演是《芝加哥》和《艺妓回忆录》的罗布马歇尔。
尽管如此,这部电影恶评如潮,还成了票房毒药,与《芝加哥》的命运简直是天壤之别。
虽然英国演员丹尼尔戴尔路易斯和朱迪丹茨都学了一口意大利腔的英语,整部影片闻不到一丝披萨饼和卡普奇诺咖啡的浓香,依稀透着一股麦当劳肯德基的洋葱味。它的百老汇风格,让人很容易联想到《AllThat Jazz》,《A Chorus Line》,《Westside Story》,《Showgirl》,《MoulinRouge》和《Chicago》。
这是关于一个江郎才尽的名导演在事业和感情的十字路口上彷徨挣扎的故事(不是在影射张艺谋哦)。
所有名导演都有自己钟情的女主角(所以有“晶女郎”,“谋女郎”的称号),忠实的粉丝和潜规则的小三。不过,人家意大利导演真的是做到“外面彩旗飘飘,家中红旗不倒”,再怎么花心也不至于让糟糠之妻下堂而去(哪像张艺谋,冯小刚,张国立他们呢?)。
时尚杂志女记者见到心仪已久的名导演,把盏言欢,临走时把房间钥匙塞到名导演的口袋里(原来长江商学院是学来的这一套!)。
可见,天下娱乐圈的乌鸦都是一般黑。
我没看费里尼的《八部半》,所以看《九》的时候心无旁骛,没有先入为主的参照物干扰我的视听。作为搬上银幕的舞台音乐剧,只要有身材惹火的舞娘们整齐划一地踢着修长的大腿,每个女主角来一段悦耳的唱段,也就挺够意思了。
更何况,还有佩妮洛普科鲁兹从紫色的天鹅绒幕布后伸出雪白的大腿,跳一段比钢管舞还露骨的三级舞呢!
丹尼尔戴尔路易斯已经略呈老态,还有更加老态的索菲娅罗兰做他的妈妈咪呀。007那位严峻的老上司在这里成了导演的服装师和慈祥的伯母。妮可尔基德曼比较幸运,不用和导演上床就成了他的御用女主角,后来也没能和导演走到一起,各自分道扬镳(听起来怎么那么像巩俐?)
看完这部电影,我不由自主地想起星巴克里的一种咖啡名字----Americano。
剧中自有黄金屋---

20。斯巴达克斯 观后

中港台和日韩的电视连续剧动不动就是几十集甚至上百集,让你在每晚黄金时段里胶在电视机前俩小时,雷打不动可达逾月之久。这是玩影视来钱最快最易之道。可谓是“剧中自有黄金屋”啊!
可是不知为什么,这种生财之道却没有在历来执影视娱乐牛耳的欧美市场出现过。欧美也有电视连续剧,其形式却与亚洲的连续剧截然不同:它们大多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每一集都自成一家,和上下集没有任何牵扯,且多数为室内情景喜剧,如《老友记》,《两个半男人》等。
当然,万事都有例外。欧美偶尔也有连贯故事情节的电视连续剧。题材大多为历史传记片,但绝不会几十集上百集的拍,充其量也就十来集就杀青了。
《斯巴达克斯---血染沙场》就是这样一部13集电视连续剧。
这是一部男女咸宜老少不宜的电视剧。
男女咸宜,因为男的可以看到袒胸露乳的美女,女的可以看到正面全裸的壮汉猛男。
老少不宜,因为它几乎囊括了影视管理当局发出警告的所有不良内容---极度的血腥暴力,裸体色情和粗言秽语。
编剧者和导演非常聪明,选了古罗马角斗士这个题材。那是一个野蛮的奴隶制社会,又是一个耽于酒色的时代。因此,可以理直气壮地拍摄残忍血腥的杀戮和纵欲宣淫的场面。看《斯巴达克斯》,有点像在看任天堂游戏比赛加健美先生AV片。逼真的特技展现了一剑穿喉,刀起人头落的血腥画面,把暴力美学推到极致。奴隶们个个都是身材完美力大无穷的肌肉男,可以推想:当时的奴隶主虽然在置装费方面颇为吝啬(仅仅是一条遮羞布),可是在伙食供应方面应该相当大方的。隔三差五奴隶主还安排慰安妇们上门服务,平时没有训练任务的时候可以赌博喝酒。有幸(或不幸)被奴隶主漂亮的老婆们看上的奴隶,还成了应招牛郎,在奴隶主离家出外时陪那些骚娘们春风一度。这种对历史的肆意曲解颇得男女观众的受落:男的个个都想当奴隶,女的个个都想当奴隶主夫人。
英国人拍的历史剧,对话台词本来相当古雅,令人发思古之幽情,可惜中间穿插了太多的F词,顿时把人的思绪拉回到好莱坞。
尺度如此大胆无忌的历史英雄传,根本无法在每晚的黄金时段飞入寻常百姓家,只能在收费频道发行。从商业角度来看,还是不如中国的影视编导们有经济头脑。张艺谋拍《满城尽带黄金甲》,就非常巧妙地把女演员们的事业线挤托到广电总局领导们可以接受的高度,获准在全国公演,结果张导演就挣得满身尽是黄金条。
在这一项上,欧美的电视剧编导们,不妨向亚洲的同行们虚心请教!


21。《西西里美丽的传说》等

乍看意大利电影《西西里美丽的传说》,不禁赞叹意大利导演手法之大胆,敢于让乳臭未干的童男和一丝不挂的熟女亲密接触。可是到了《乳房与月亮》里,意大利导演竟让小男生直接吸着熟女们的乳房,就有点让人恶心了。英国电影《丑闻笔记》里,男中学生与女美术老师的不伦之恋发生得有点莫名其妙;法国电影《完美爱情》里,小帅哥和婶婶级恋人爱恨交加,最后是操起刀子把她捅成蜂窝!

寻常百姓家那种“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平凡日子,无法激起电影艺术家的灵感涟漪。似乎只有不对称的爱情才能产生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卖点:年龄上的不对称,如《完美爱情》;容貌上的不对称,如《巴黎圣母院》;经济实力上的不对称,如《百万英镑》;社会地位的不对称,如《曼哈顿女佣》;家庭背景的不对称,如《俊友》;教育程度的不对称《钢琴别恋》;甚至性能力的不对称《乳房与月亮》,。。。。。。都是电影故事的绝佳题材。不对称造成的落差才具有比较强大的冲击力,这是一种简单易懂的物理现象。

对称的爱情乏善可陈,往往成了产生不对称爱情的垫脚石:门当户对(《罗马艳妓》),郎才女貌(《危险方法》),金童玉女(《纯真年代》),。。。。。。对称的力量相互抵消了自己,处在一种稳定的熵状态。

看了这些电影以后,我好像落下了一种可怕的后遗症:对这个世界,我失去了信心。

人人都有可能是色狼:小男孩,小伙子,老头子,老师,医生,记者,演员。。。。。。
处处都有可能是陷阱:学校,部队,医院,报社,剧团。。。。。。

电影中,不对称的爱情往往经过导演的一番拉拉扯扯,勉强形成对称的结局,如《百万英镑》,《曼哈顿女佣》,《罗马艳妓》,《俊友》等。
现实中,对称的爱情往往经不住生活的一番拉拉扯扯,最终形成不对称的结局,如妙龄小三上位傍上老男人,丑富婆包养帅小白脸等。

22. 她,和其他女人没什么两样---《Damage》(烈火情人)观后感
作者:杨立勇 于 2014-6-29 09:12

一个男人,爱上自己儿子的女友,会是一种什么感觉?
一个女人,爱上自己男友的父亲,会是一种什么感觉?
一个哥哥,爱上自己的亲生妹妹,会是一种什么感觉?
一个妹妹,知道自己的哥哥因为爱上自己而自杀,会是一种什么感觉?
一个男人,发现自己的女友和自己的父亲上床,会是一种什么感觉?
一个女人,发现自己未来的亲家与自己的女儿上床,会是一种什么感觉?
一个女人,发现自己丈夫与自己未来的儿媳妇上床,儿子因此愤而自杀,会是一种什么感觉?

这种老套的“扒灰”猥琐故事,经过Jeromy Irons, JulietteBinoche在《Damage》中的精彩演绎,就变得可歌可泣起来了。

JeromyIrons挺拔而精壮的身板,套上裁剪考究的西装,棱角分明的五官和一丝不苟的发型,注定是演绎不伦之恋男主角的最佳人选:从《一树梨花压海棠》,《蝴蝶君》,《法国中尉的女人》,到《卡莎诺瓦》,他炉火纯青的演技,让我们一时间错觉:恋童癖,同性恋,花花公子,扒灰公公不仅丝毫不招人恨,还魅力无法挡呢!

让我联想起最近美国某警察局在facebook上公布了一名在押惯犯的警察局存档头像。因为他的英俊相貌,他这张嫌疑犯头像在facebook上的点击率锐增,其中还不乏金发碧眼曼妙女郎投怀送抱,一夜之间成了网络红人。

我们已经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干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看是谁干的。

Juliette Binoche一脸无辜楚楚动人,一个眼神就足以把部长级高官的魂给勾走了。她不动声色神态自如地辗转在男友与未来家公的床上。清纯的外表下竟然是一颗如此狂野不羁的心!

从小与哥哥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相互依恋过了头,酿成哥哥为情自杀的人伦惨剧。而她还穿着粘着死去哥哥鲜血的睡衣,就让另一名男闺蜜来把她给办了!Binoche最擅长演绎的,都是一些貌似清纯简单其实深不可测的角色:《布拉格之春》中的特蕾莎, 《呼啸山庄》里的林顿, 《红白蓝三部曲》中的朱莉, 《世纪子女》中的乔治桑,《1915罗丹的情人》的卡蜜儿。

正应了莎士比亚的一句话:女人的上半身是天使,下半身是魔鬼。

不伦之恋,其实是人类从未泯灭的兽性作祟的产物,与爱情无关,与善恶无关。恐怕连情欲都沾不上边,只是赤裸裸的性欲在召唤。

电影的结尾,家破人亡乌纱不保的JeromyIrons如云游四海的邋遢济公,在异域一处破旧的公寓里,对着他与儿子和女友三人合影的巨幅照片了却余生。画外音是他的独白:

“我后来再见到她一次,是在一个机场转机的时候。她没有看到我,抱着一个孩子,和其他女人没什么两样。”

“她和其他女人没什么两样。”----这就是一个被性欲重创的男人最后的顿悟。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64566.html

更多阅读

杨立学讨薪说明了什么? 武装讨薪的图书管理员

杨立学讨薪说明了什么?山河明月/文看了中央电视台《杨立学讨薪记》心里不是滋味,农民杨立学为了讨回自己在建筑工地打工半年没兑现的工资,回家过一个“有钱”的春节,其中的曲折与悲情让人落泪,好在最后有了一个喜剧的结局。农民杨立学

转载 介绍:杨开慧的生平与其家人

原文地址:介绍:杨开慧的生平与其家人作者:国俊_zhou介绍:杨开慧的生平与其家人(为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九十周年)之十三前言:杨开慧,她是毛泽东同志的第

转载 赵立新的爱情故事 赵立新个人资料

原文地址:赵立新的爱情故事作者:雨花石话剧大师追爱到中国:爱妻助力成就演艺多栖奇才2009年伊始,由张黎导演的一部承载着中华百年历史的厚重大戏《中国往事》,由《东方卫视》领衔在全国几十家卫视热播。而饰演主角曹光满的,也正是这部戏

声明:《转载作者杨立勇的22篇影评,日瓦戈医生,情人,洛丽塔,法国中尉的 日瓦戈医生电影》为网友男人也需要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