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涤荡—读《沉思录》有感 读用心灵去倾听有感


这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是让生命重生、涤荡心灵的书,尽管书中语言并不华丽,也尽管有些地方甚至是苦涩,但品读这本书,真的是让我们心灵得到洗礼,让生命得到重生。

他不是一个作家,但却比一般作家有着犀利的手笔,他不是诗人,但他的话语却有着诗意,确切的说,他是一位著名的帝王哲学家,是古罗马帝国的皇帝,在令人羡慕的帝王生活中,马可.奥勒留没有纸醉金迷的奢靡的生活,有的只是睿智的思考,这本书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说“马可.奥勒留是一个悲怆的人,在一系列必须加以抗拒的欲望里,他感到其中最具吸引力的就是想要隐退去过一种宁静的乡村生活的那种愿望。但是实现这种冤枉的机会始终没有来临。”

这是一本写给他自己的书,也是留给我们世人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很多的哲学的思考,都足以警醒我们现代人,为什么活着,怎么样活着。“一方面能足够强健的承受,另一方面又能保持清醒的品质,正是一个人拥有一颗完善的、不可战胜的灵魂的标志。”,这是他在充满感恩的心里下写出来的警世名言,他感恩于他的祖父、他的父亲、他的母亲、他的曾祖父、他的老师以及他所认识的所有的人。“唯一能从一个人那里夺走的只是现在。如果这是真的,即一个人只拥有现在,那么一个人就不可能丧失一件他并不拥有的东西”,“不要主意别人在心里想什么,一个人就很少会被看成是不幸福的,而那些不注意他们自己内心的活动的人却比如是不幸的”,这些话是在告诉我们一个 人应该好好的珍惜现在,正确的对待得与失,只要自己内心踏实,也就无所谓失去,关键的是把握好现在,把握好现在所拥有的东西,沉湎于过去取得的成就,那只能说明这个人是不成熟的,过去的永远过去了,任何人是无法夺走属于你的过去的东西,而将来还是可望不可即的,所以更谈不上获得或者失去。所谓的名利得失,其实都只是过眼烟云,随风而逝了。“一个人退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己的心灵更为宁静和更少苦恼,特别是当他在心里有这种思想的时候”,所谓的苦恼、高兴和悲伤、难过都只是个人的内心的感受和体验,生活是无法逃避的,只有当自己回归到真实的自我时,人才会达到心灵的宁静,正所谓保留一颗平常心,换的一片自留地,这样我们才能正视现实,才能过一种有滋有味的属于自己的自由人的生活。“这是一个羞愧:当你的身体还没有衰退时,你的灵魂就先在生活中衰退”,人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或者是困难,都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没有思想的人,也就是说人云亦云者,还真的像是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在世上。跟风与盲从,只能导致自我的丧失。尤其是在当今思想浮躁的今天,我们必须保持一份清晰的头脑,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追求什么,不该追求什么。“不要老想着你没有的和已有的东西,而要想这你认为最好的东西。道德品格的完善在于,把每一天都作为最后一天度过,既不对刺激物做出猛烈的反应,也不麻木不仁或者表现虚伪”。这是人格修养的最高的境界,人不要因所拥有的或者所获得的而沾沾自喜,也不要因为没有的东西而穷奢极欲的去追求,而要踏踏实实的珍惜好最值得珍惜的人或事。正如痛苦不是忍受或永远持续的那样,没有永恒的成功,也没有永远的失败,关键的是你怎么来对待。

一个人是需要读点书的,读点那些让我们不断自我完善的书,读点那些值得我们品味的书。读好书能让我们发现生活的美,读有哲理的书,能让我们洗涤心灵,《沉思录》这本书值得我们认真的去读,用心的去感悟作者的思想,感受他那内心的超脱与自我的完善,不断的反躬自责,不断的警醒鞭策,努力追求自我的不断的完善,做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64684.html

更多阅读

《传习录》翻译学习之一_老A八班

题外话:XDJM们,想你们了。最想说的也就是上面这句话。不过,不再继续滥情鸟,呵呵。我才把《明朝那些事》完全看完,对里面类似于“独孤九剑”一样的王守仁的心学发生了巨大的兴趣;于是突发奇想,希望将记录王阳明心学的主要作品《传习录》翻译

读杨红樱的《女生日记》有感 女生日记杨红樱全文

读杨红樱的《女生日记》有感白云《女生日记》是杨红樱2000年创作的校园小说,是她的成名作,她以此书拉开了“杨红樱校园小说系列”的序幕。此书获2003年中国优秀畅销书奖,2004年5月入选中国新闻出版署颁布的“给未成年人的100种

读《青铜葵花》有感2王文仪 读青铜葵花有感700字

读《青铜葵花》有感青铜、葵花两个有情有义的孩子,他们兄妹情深,不弃不离。虽然经历过艰难和坎坷,但一直咬牙坚持着。全书我已然读完,青铜和葵花两人遇见困难乐观的面对,在亲人面前十分孝顺的精神对,我的心灵有着极度震颤。两位主人公他

《自达尔文以来--自然史沉思录》 自然史在线阅读

《自达尔文以来--自然史沉思录》1斯蒂芬·杰·古尔德田氵名译---------序言---------1959 年,美国著名遗传学家H.J.Muller 抱怨道:“这一百年没有达尔文也一样。”这一特别黯然的评价使当时参加纪念《物 种起源》问世一百周年的许多听众

声明:《心灵的涤荡—读《沉思录》有感 读用心灵去倾听有感》为网友无事莫登旧人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