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大浪淘沙”
文//山花
在河南省书法家协会成立30周年书法作品展览中,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题词《大浪淘沙》看了以后,且不说书法艺术,就内容而言,我在思考,不只是书法圈子,有很多很多领域如影视界、演艺界、商界等等。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经受考验和筛选。永远是后浪推前浪地奔流不息。
“淘”在辞海解释,用水冲洗、去掉杂质的意思。大浪淘沙一词出自粟裕《激流归大海》:“这支队伍经过严峻的锻炼和考验,质量更高了,是大浪淘沙留下来的精华”。
张海在这里题词《大浪淘沙》很贴切。此次展览,群英荟萃、各领风骚,是近年来在河南书法创作大浪淘沙留下来的精华,也是河南书法高水平的展现。
由此我想起《三国演义》开篇《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卷首词,为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但一直被认为是小说作者罗贯中所写。
杨慎汲取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还有辛弃疾的《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万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会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这两首千古绝唱,最能点透大浪淘沙这谁也别扭不过的历史规律。
所以,杨慎在收尾处,将数千年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盛衰兴灭、风云变幻、沧桑代谢、人间万象的中华民族历史全过程,统揽笔下,用“笑谈”二字一语道破,不能不说是一篇发人深思,启人悟解之作。
回忆小时候和大人们一起到河边看淘铁沙的情景,看着河水冲刷河岸上的沙子,一层层黑乎乎的铁沙落在河岸上,河水不停地哗哗地流动。历史不就是这样,永远是一浪一浪地奔流不息。过去的,也就过去了。
如今,人至中年,才知道生命是有尽头的,还有什么用呢?除了最好年华,付诸东流之憾,时光蹉跎,一事无成之悔,也许只有辛稼轩那“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苏东坡“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之叹了。
但是,这是谁也不能逾越的大浪淘沙的规律,历史,永远是这样一浪一浪地奔流不息。过去的,也就过去了。只要认识到,就要珍惜现在,活在当下,做自己喜欢的事就行了。
生活的乐趣,人生的追求,思想的锋芒,对于世界的视角,对于历史的评价,不同年龄段的人,会有不很一致的观点。
年轻的时候,领悟力差,闭门不出户,缺乏交流,在书法道路上也走了很多弯路,也投过稿,收效甚微。现在领悟了,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可是到了老眼昏花记忆力减退的年龄,力不从心,和年轻人没法竞争,也不再刻意追求什么了,顺其自然罢了。
大浪淘沙一浪一浪的奔腾不息,书法艺术发展也会一浪高过一浪的。涌现80后的书家也不少。我们这些60后的再去追寻个名次来,也没有多大意义了。
于是,闲暇之余,一首歌,一方石砚,一支毛笔,,一本字帖,一杯酽茶,一段陋文,一副拙作,自娱自乐,修身养性,也就知足了。
不过我相信若是金子,自然会发光的。最终会得到大家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