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续墨客挥犀 转载dan的博客帅哥

原文地址:续墨客挥犀作者:龙的传人

续墨客挥犀

【宋】彭 乘 撰

续 墨 客 挥 犀 卷 一
母 子 妻 三 人 并 卒
刘潜以淄州职官权知郓州平阴县事。一日,与客讌县之驿亭,忽报太夫人暴疾,潜弛归,已不救矣。潜痛极,抱母一恸而绝。潜之妻复抚潜尸大恸而卒,时人伤之,且称之曰:"潜之死也,子死于孝;潜妻之死也,妻死于义,孝义萃于一家。"(按:此则出《倦游杂录》,《宋朝事实类苑》引,亦见《涵芬楼说郛》卷一四、《宛委山堂说郛》卷三三)
石 曼 卿 善 豪 饮
石曼卿善豪饮,与布衣刘潜为友。尝通判海州,刘潜来访之,曼卿与剧饮,中夜酒欲竭,顾舟中有醋斗余,乃倾入酒中并饮之。至明,酒醋俱尽。
每与客痛饮,露发跣足,着械而坐,谓之"囚饮"。饮于木杪,谓之"巢饮"。以槀束之,引首出饮,复就束,谓之"鳖饮"。夜置酒空中,谓之"徒饮"。匿于四旁,一时人出饮,饮已复匿,谓之"鬼饮",其狂纵大率如此。廨后为一庵,常过其间,名之曰扪虱庵,未尝一日不醉。仁宗惜其才,尝对辅臣言,欲其戒酒,延年曼卿闻之,不敢饮,遂成疾而卒(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九)。
赵 龙 图 善 为 诗 句
赵龙图师民知磁州日,有春日即事云:"委地露花啼晓恨,拂堤烟柳弄春容。"信哉佳句也。公为性淳古,而诗笔秀丽,是知有学而益有才也。
愿 为 夫 人 子 以 报
曾学士居泉州南安县,去所居五里,有草堂和尚者,年九十余,戒行孤絜,未尝出庵。曾公与夫人时时携果馔衣物往遗之,老僧谢曰:"吾年齿衰迈,无以为报,愿为夫人之子以报。"时夫人方孕,一夕,梦老僧披帏而入,夫人惊寤而子生。遽遣人问之,则草堂和尚已坐化矣。所生子名公亮,后为宰相,封鲁公云云(按:此则出《遁斋闲览》,《类说》卷四七有节文)。
燕 巢 户 内 向
俗传燕巢人家巢户内向,及长过尺者,吉祥也。集贤尚书张公别墅在光化军,每岁燕巢第中正寝,其长可容疋练,户悉内向,数年间入筦机密,遂登庸焉(按:此则出《遁斋闲览》,《类说》卷四七有节文)。
望 阙 而 逝
真宗皇帝时,有道士紫通元者,居陕州承天观,寿百余岁。耐寒暑,日纵酒,往往不食。祀汾阴,随辇,自号罗山太一洞主。临终,召官僚士庶,言死生之要。夜分盥灌,望阙而逝,举其体,甚轻,若蝉蜕然。
土 馒 头
梵志诗曰:"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鲁直曰:"既是馅草,何缘更知滋味。"易之曰:"预先以酒浇,且图有滋味。"(按:此则出《冷斋夜话》卷十)
视 五 色 损 目
凡视五色皆损目,惟黑色于目无损。李氏有江南日,中书皆用皂罗糊屏风,所以养目也。王丞相介父在政府,亦以皂罗糊屏风(按:此则出《倦游杂录》,见《涵芬楼说郛》卷一四、《宛委山堂说郛》卷三三)
投 檄 去
有一武士,忘其名,志乐闲放而家甚贫,忽吟一诗曰:"人生本无累,何必买山钱。"遂投檄去,至今致士,尚康宁。
扈 兴 屠 狗 为 事
扈兴,府界酸枣县市民也。始以屠狗为事,间或亦宰牛豕,而又善庖,邑人多用之,悉呼之曰扈厨。一日,市牛归,缠之屋后,将欲杀之也。牛见兴,双跪其前足,若拜焉,兴曰:"汝欲免死乎?若然者,更拜,即不杀焉。"牛又如前拜不止,兴方乘酒醉而反怒曰:"汝拜我不已,我弗信也。"竟杀之。剖腹中,有犊焉。兴有三子,不踰半岁皆死,嗟曰:"始笑而许,中怒而杀,三子皆夭,今一身老且孤,复贫困,天道远乎!"扈行今为手力厨子于县衙,年七十余岁矣。
妖 异 未 必 尽 为 祸
鄱阳龚冕仲自言:其祖纪与族人同应进士举,唱名日,其家众妖竞作。牝鸡或晨雊,犬或巾帻而行,鼠或白昼群出,至于器皿服用之物,悉自变易其常处,家人惊惧,不知所为。乃召女巫徐姥者使治之。时尚寒,与姥对炉而坐,有一猫,正卧其侧,家人指猫谓姥曰:"吾家百物皆为异,不为异者独此猫耳。"于是猫亦人立拱手而言曰:"不敢。"姥大骇弛去。后数日,捷音至,二子皆高第矣,乃知妖异未必尽为祸也。
王 弼 言 有 所 自
宋子京尚书云:"古者牛惟服车。"《书》云:"肇牵车牛。"《易》曰:"服牛乘马。"汉赵过始教人用牛耕。王弼《易传》云:牛稼穑之资,是不原汉始用牛耕之意。其说虽不见于经书,然十哲有冉耕者字伯牛,盖取其义。古非不知以牛耕,但赵过教人驱驭之法,耒耨之器,为备善耳。王弼之言,必有所自耳。
好 草 圣 不 工
张丞相好草圣而不工,当日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其侄录之。当波险处,侄惘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丞相熟视久之,亦自不识,诟其侄曰:"胡不早来问,致吾忘之。"(按:此则出《冷斋夜话》卷九)
呼 为 卧 仙
华岳张超谷,岩石下有僵尸,齿发皆完。春时,游人多以酒沥口中,呼为卧仙,好事者作木榻以荐之。嘉祐中,有石方十余丈,自上而下,正塞岩口,岂非仙者所蜕、山灵之不欲人之亵慢耶(按:此则出《倦游杂录》,《宋朝事实类苑》六二引)。
王 维 画 黄 梅 出 山 图
王仲至阅吾家画,最爱王维画黄梅出山图,盖其所图黄梅、曹溪二人,气韵神检,皆如其人。读二人事迹,还观所画,可以想见其人(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一七)。
厩 猴
耿从政以供备副使知赵州,厩养一猴,甚大,如三四岁儿,极甚驯善,不加羁絷,亦不远去。厩有守卒,夜即赌博,常使此猴执火炬,举动如人,惟所命焉。时见胜者,即伸手乞钱,稍迟与,即灭其火,人已怪之。厩后有园,守卒居园中,其妇产一子,三日,浴之,猴在其傍。园卒贫乏,常居家,治蔬于圃。一日,尽室灌园,其子妇以儿在家,乃先回欲乳之,适见猴抱婴儿在房前,妇使猴放子于地而出。他日,自外归,乃见子殂于釜中,因猴常见浴儿,乃效人之所为。于是,白于耿使而斩之,足知畜养异类,亦宜防之也。
吉 贝 布
闽岭以南多木绵,土人竞植之,有至数千株者,採其花为布,号吉贝布。余后因读《南史海南诸国传》,言林邑等国出古贝木,其华成时,如鹅毳,抽其绪纺之以作布,与紵布不异,亦染成五色,织为斑布,正此种也。盖俗呼古为吉而耳。
分 夜 钟
欧公诗话有讥唐人"半夜钟声到客船"之句,云"半夜非钟鸣时",或以谓人之始死者,则必鸣钟,多至数百十下,不复有昼夜之拘,俗号无常钟,意疑诗人偶闻此耳。余后过姑苏,宿一院,夜半偶闻钟声,因问寺僧,皆曰:"固有分夜钟,曷足怪乎!"寻闻他寺皆然,始知夜半钟声唯姑苏有之,诗人信不缪也(按:此则出《遁斋闲览》,《类说》卷四七有节文)。
迂 阔 多 怪
渊材迂阔多怪,尝畜两鹤,客至,指以夸曰:"此仙禽也,凡禽卵生,此禽胎生。"语未卒,园丁报曰:"此鹤夜产一卵,大如梨。"渊材面发赤,诃曰:"敢谤鹤耶!"卒去,鹤辄两展其胫伏地,渊材讶之,以杖惊使起,忽诞一卵,渊材咨嗟曰:"鹤亦败道,吾乃为刘禹锡佳话所误,自今除佛、老子、孔子之语,余皆勘验。"余曰:"渊材自信之力,然读《相鹤经》未熟耳。"
又曰:"吾平生无所恨,所恨者五事耳。"人问其故,渊材敛目不言,久之曰:"吾论不入时听,恐汝曹轻易之。"问者力请其说,乃答曰:"第一恨鲥鱼多骨,第二恨金橘多酸,第三恨莼菜性冷,第四恨海棠无香,第五恨曾子固不能作诗。"闻者大笑,而渊材瞠目曰:"诸子果轻易吾论也。"(按:此则出《冷斋夜话》卷九)
张 氏 园 亭
范讽自给事中谪官数年,方归济南。城西有张氏园亭,数泉上出,有金线、真珠之目,水木环合,乃历下之胜景。园亭主人乃张寺丞聪也,尝邀范宴饮于亭,范题二韵诗于壁:"园林再到身犹捷,官职全抛梦乍醒。惟有南山与君眼,相逢不改旧时青。"(按:此则出《倦游杂录》,《类说》卷一六有节文。《宋朝事实类苑》卷三五有此则全文,偶失注出处)
画 有 八 景
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好事者多传之。
往岁小窑村陈用之善画,迪见其画山水,谓之曰:"汝画信工,但少天趣。"用之深服其言,曰:"常患其不及古人者,正在于此。"迪曰:"此不难耳,汝当先求一败墙,张绢素讫,倚之败墙之上,朝夕观之。观之既久,隔素见败墙之上高平曲折,皆成山水之象,心存目想,高者为山,下者为水,坎者为谷,缺者为涧,显者为近,晦者为远,神领意造,恍然见其有人、禽、草、木飞动往来之象,了然在目,则随意命笔,默以神会,自然境界皆天就,不类人为,是谓活笔。"用之自此画格日进(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一七)。
香 山 寺 猴
郴州境有香山寺,寺搆于山半,其景极清雅。然多群猴,至相呼沿挂簷楹之上,亦入庖厨窃食,又常污僧缁衣,寺僧恶之,无计绝也。有一客僧曰:"我能令其绝迹不来。"一日,以机获得一猴,僧乃以浓墨遍涂猴身,而复纵去。群猴见之大惊,时奔走无地。墨猴被缚以得纵去,趋群甚急,众猴呼叫而益走,引领望之,俄顷入于深山而不见,自此猴果绝迹。庄子言:汝太白而去,黑而来,岂不怪也。亦此类也。
通 印 子 鱼
莆阳通印子鱼,名著天下,盖其地有通应侯庙,庙前有港,港中之鱼最佳。今人必求其大可容印者,谓之通印子鱼,故荆公亦有诗云:"长鱼俎上通三印。"此传闻之讹也(按:此则出《遁斋闲览》,见《涵芬楼说郛》卷三二、《宛委山堂说郛》卷二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四)。
拟 古 诗
《文选》有《江文通拟古诗》三十首,如拟休上人闺情云:"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今人遂用为休上人诗。故事,又拟陶渊明田园诗云:"种禾在东皋,苗生满阡陌。"今此诗亦收在《陶渊明集》中,皆误也(按:此则出《遁斋闲览》,见《涵芬楼说郛》卷三二、《宛委山堂说郛》卷二五、《诗林广记》前集卷一)。

续 墨 客 挥 犀 卷 二
忌 桃 李 雀 蛤
服术者忌食桃李雀蛤,今人多不食鸠鸽,误也。海傍有蛤,背有花纹者,土人谓之花蛤,无纹者谓之沙蛤,其状一同。记云:雀入大水化为蛤。盖以其同类故耳。濒海之民,有目睹其变者。
江 左 高 文
六一居士谓陶渊明归去来为江左之高文,当世莫及。涪翁云:颜、谢之诗,可谓不遗炉锤之功矣。然渊明之牆,数仞而不能窥也。东坡晚年尤喜渊明诗,在儋耳,遂尽和其诗。舒王在金陵作诗,多用渊明诗中事,至有四韵诗全使渊明诗者。又尝言其诗有奇绝不可及之语,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由诗人以来,无此句也。然则渊明趣向不群,词彩精拔,晋、宋之间,一人而已(按:此则出《遁斋闲览》,见《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
渡 观 江 风 作
王荣老尝官于观州,罢,渡观江,七日风作不得济。父老曰:"必箧中畜奇物,此江神极灵, 当献之得济。"荣老顾无所有,有玉尘尾,即以献之,不可。又以端石砚献之,不可。又以宣包虎帐献之,皆不验。夜卧,念曰:"有黄鲁直草书扇头子题韦应物诗曰‘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即取视,戃恍之际,曰:"我犹不识,鬼宁识之乎!"持以献之,香火未收,天水相照,如两镜对展,南风徐来,帆一饷而济。余谓观江神必元祐迁客之鬼,不然何嗜之深也(按:此则出《冷斋夜话》卷一)。
胥 吏 魁 桀 狡 狯
陈学士贯为省副时,三司有一胥魁桀黠狡狯,潜通权倖,省中之事,率以咨之。每声喏使簉,往往佯为欠伸,不敢当其礼。陈闻而不平,决入省斥逐之。既来参见,严颜以待,胥知其意,奉事弥谨,禀承明敏,举无遗事。岁余,陈亦善待之。
一日,陈谓胥曰:"宅中欲会一二女客,何人可使干办?"胥曰:"某公事之隙,暂往督视,亦可。"陈不知其有心包藏,乃曰:"尔若自行,甚善,宴席所须,十未具一。"胥乃携十余岁女子于东华门街,插纸标于首,曰:"为陈省副请女客,令监厨,无钱陪备,近鬻女子要若干钱。"遂结皇城司密逻者俾潜以闻,朝廷将行黜降,赖宰臣辩解,终岁竟罢去,止得集贤学士(旧例,省副罢,皆得集贤学士)(按:此则出《倦游杂录》,《类说》卷一六有节文)。
鲤 鱼 三 十 六 鳞
鲤鱼当胁一行,三十六鳞。鳞有黑纹如十字,故谓之鲤文。从"鱼"、"里"者,三百六十也。然井田法即以三百步为一里,恐四代之法,容有不相袭者(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一七)。
天 庆 观 古 钟
郴郡天庆观有古钟,一夕大风雷,俄而失之。观主意其为盗所取也,乃告官而求之。符下,久不得。渔者一日渡江,以篙下刺,铿然有声,细而视之,乃其钟也。告官,举而出之,乃天庆观所失钟也。钟腹有二窍,若用利物穴之也。
说者言钟鼻泻作龙形,往往有灵,与潭下蛟螭格斗,不然,钟何以致此也。夫钟,其重数千斤,虽百人未易迁徒也,无故而至于水,是可怪也矣。
射 之 没 镞
《史记李广传》:广夜见石,以为虎,射之没镞。《汉书》云饮羽。《史》迁与李广同时,必不误。镞能入石逾寸,亦足为异,必无竹能入石过尺之理。虽云精诚所致,恐物理不然,此殆班氏之饰词也。
至 言 之 祖
宋尚书云:混元皇帝《道德经》为至言之祖,屈平《离骚》为词赋之祖,司马迁《史记》为记传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踰矩,至圆不能过规。左丘明工言人事,庄周工言天,二子之上无有矣,虽圣人复生,蔑以加云。
作 不 经 人 道 语
盛学士次仲、孔舍人平仲同在馆中,雪夜论诗。平仲曰:"当作不经人道语。"曰:"斜拖阙角龙千丈,潜抹牆腰月半稜。"坐客皆称绝。次仲曰:"句甚佳,惜其不大。"乃曰:"看来天地不知夜,飞入园林总是春。"平仲乃服其工(按:此则出《冷斋夜话》卷十)。
皂 鹤 洞
平凉西有崆峒山,乃广成子修道之所。山之绝壁有石穴,谓之皂鹤洞。鹤顶如丹,毛羽皆黑,日照之,金色粲然,故其下有金衣亭,岁不过一二出。今其地乃为僧徒所据,鹤或见,则僧徒必有死亡反初者。
乐 毅 论 皆 摹 本
王羲之书,旧传惟《乐毅论》乃羲之亲书于石,其他皆纸素所传。唐太宗裒聚二王墨迹,惟《乐毅论》石本在,其后随太宗入昭陵。朱梁时,耀州节度使温韬发昭陵得之,复传人间。或曰:公主以伪本易之,元不曾入圹。
本朝人高绅学士家,皇祐中,绅之子高安世为钱塘主簿,《乐毅论》在其家,予尝见之。时石已破缺,末后独有一"海"字者是也。后十余年,安世在苏州,石已破为数片,以铁束之。后安世死,石不知所在。或云苏州一富家得之,亦不复见。
今传《乐毅论》皆摹本也,笔画无复昔之清劲。羲之小楷字,于此殆绝。《遗教经》之类,皆非其比也(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一七)。
崔 球 昼 梦 至 家
池州崔球为太学生,苦学久不归。一日,昼梦至其家,见其妻正凭几写字,呼之不应,与之言亦不答,若耳不闻焉。所书乃诗一首也,云:"数日相望极,须知意思迷。梦魂不怕险,飞过大江西。"既觉,历历忆其诗,乃书之于笥。后月余,其妻寄此诗,一字无差,有其书之月日,乃球得梦之日也。
服 金 石 药 者 多 被 毒
周东老尝言:退之痛斥道、释,以至贬谪,然在潮州乃参大颠,其后与孟简树,虽深自辨释教,终不能掩也。
又好言:人服金石药者,多被毒,病而死,必为世诫。而乐天诗云:"退之服琉黄,一病讫不痊。"则知退之晚年亦因服金石致病死矣。以之立言垂教则可,岂可谓亦允蹈之者乎!

续 墨 客 挥 犀 卷 三
血 如 皂 荚 子
真庙时,有人奉使交趾,以膋羹配笼饼而食。羹中血皆如皂荚子,虽味不甚佳,莫知其何以能然。洎回(畺巴)求其法,乃取牛蜱瀹而去其皮耳。
蹙 融
蹙融,或谓之蹙戎,《汉书》谓之格五。虽止用数棋,共行一道,亦有能否。徐德占善移,遂至无敌。其法以己常欲有余格,而致敌人于险,虽知其术止如是,然卒莫能胜之(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一八)。
胡 蔓
二广有草,生于山谷间,其名胡蔓草。以急水吞之,即立死。以慢水下之,即缓死。又取毒蛇杀之,以草覆洒之,以水菌生其上,取而为末,以酒毒人,始亦无恙,再饮酒,即毒作死矣,以茶以饭皆然。
其俗颇淫,妇人多不由媒而配合。北人与之合,既情相爱,多不肯逐。北人内地,即阴以药致食物中,北人还,即诫之曰:"子某年复来。"若从其言,去,即复有药解之。若过期不往,乃毙矣,或谓之定年药。北人届彼,亦宜誌之也。
靓 指 溪 作 诗
靓禅师,初住筠之三峰。尝赴供民家,渡溪,溪流涨,靓重迟,为溪流所漂。童子掖之,至岸,坐沙石间,垂头如雨中鹤。童子意必怒,且遭诟,遂不敢仰视。靓忽指溪作诗曰:"春天一夜雨滂沱,添得溪流意气多。刚把山僧推倒却,不知到海后如何。"后住汝州香山寺,无疾而化(按:此则出《冷斋夜话》卷六)。
业 成 方 食 肉
贾参政之父名玭,有学问。五代时,举进士甲科,开宝中,官至水部员外郎。教子甚严,参政方五岁,日诵千余言。常令蔬食,曰:"俟业成,乃食肉。"参政年十五,遂登进士第。士大夫有子弟好学者,水部必持刺往谒,劝诱之。常言父兄于其子弟,当割爱尚严,使之有立。群从孤幼,贫不能自立者,咸养育训诲以至成人云。
八 十 二 岁 及 第
梁灏八十二岁,雍熙二年状元及第。其谢启云:"白首穷经,少伏生之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之二年。"后终秘书监,卒年九十余(按:此则出《遁斋闲览》,《类说》卷四七有节文)。
张 密 学 善 待 僧 文 鉴
张逸密学知成都,善待僧。文鉴大师,蜀中民素所礼重。一日,文鉴谒张公,未及见,时华阳主簿张唐辅同俟于客次。唐辅欲搔发,方脱乌巾,睥睨文鉴,罩于其首。文鉴大怒諠呶,张公遽召,才就坐,即白曰:"某与此官人素不相熟,适来辄将帻头罩某头上。"张公问其故,唐辅对曰:"某方头痒,取下帻头无处顿放,见大师头闲,遂且权顿少时,不意其怒也。"张公大笑而已(按:此则出《倦游杂录》,《宋朝事实类苑》卷六七引)。
过 一 新 贵 人 食
余与李修德、游公义遇一新贵人,贵人留食,予三人者皆左手举箸。贵人曰:"公等皆左转也。"予应声曰:"我辈自应须左转,如君岂是背匙人。"一座大笑(按:此则出《冷斋夜话》卷九)。
小 民 不 为 利 动
兴元府李翁以煅铁为业,仅免饥寒。俄生一女,姿容绝丽,人目之为花羞。豪贵竞纳金珠,求以为妾,有至数千缗者,其父悉拒而不许。既而有贫士愿聘为妻,乃许之。贫士后遂以才学登第,人皆叹其小民能不为利动而有守也。
六 虎
延平吴氏姊妹六人,皆妒悍残忍,时号六虎。就中五虎尤甚,凡三适人,皆不终。平生手杀婢十余人,每至夜分,常闻堂廨间喧呼击扑之声,同室者皆惧。五虎怒曰:"狂鬼敢尔耶!"命开户移榻于中庭,乃持刀独寝,于是彻旦寂然。人谓五虎之威,鬼犹畏之也(按:此则出《遁斋闲览》,见《涵芬楼说郛》卷三二、《宛委山堂说郛》卷二五)。

续 墨 客 挥 犀 卷 四
陈 烈 遵 古 礼
陈烈,福州人,不徇时态,动遵古礼。蔡君谟居丧于莆田,烈往弔之。将至近境,语门人曰:"诗不云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今将与二三子行此礼。"于是乌巾襕鞟,与二十余生,望门以手据地膝行,号恸而入孝堂,妇女望之皆走,君谟匿笑受弔(按:此则出《倦游杂录》,见《宋朝事实类苑》卷七一、《涵芬楼说郛》卷一四、《宛委山堂说郛》卷三三)。
古 塚
济州金乡县发一古塚,乃汉大司徒朱鲔墓。石壁皆刻人物、祭器、乐器之类,人之衣冠多品,有如今之幞头者。巾额皆方,悉如今制,但无脚耳。妇人亦有如今之垂肩冠者,如近年所服角冠,两翼包面,下垂及肩,略无小异。人情不相远,千余年前冠服已尝如此,其祭器亦有类今之食器者。
守 宫
守宫,其形大概类蜥蜴,足短而加阔,亦有其色金者。秦始皇时,有人进之,云:"能守鑰,人不敢窃发。"鑰,古名之曰守宫,由此也。又云:"致于宫中,宫人之有异志者,守宫即吐血污其衣。"或曰:"以守宫系宫人臂,守宫吐血污臂者,有淫心也,秦皇则杀之。"
与 可 诗 精 绝
东坡尝对欧阳公诵文与可诗曰:"美人却扇坐,羞落庭下花。"欧公笑曰:"与可无此句,此句与可拾得耳。"世徒知与可扫墨竹,不知其高才兼诸家之妙,诗尤精绝。戏作鹭鸶诗曰:"颈细银钩浅曲,脚高绿玉深翘。岸上水禽无数,有谁似汝风标。"(按:此则出《冷斋夜话》卷一)
有 气 岸
德州军士刘喜有气岸,尝出经年,妻与一富人子私通。夫归,绐谓妻曰:"汝之前事,我尽知之,吾不能默默受辱于人,又不忍间两情之好,汝能令富人子以百金饷我,我则使汝诈为病而死者,载以凶器而送诸野,汝夜则潜往奔之,如是庶可以灭口。"妻以为然。因进百金,托以疾逝,夫乃纳妻于棺,胶以大钉,遂纵火焚之。以身诉于郡将张不疑,不疑奇其节而释其罪。
婢 仆 患 疾
江南富民王生,有仆病癞积年,王生恶而逐之,自投于井,水始及肩,故得不死。明日,汲者为救而免,自是所患顿除,至八十余方死。
又:安州杨子方秀才,有婢春燕,中年忽得足弱之疾,不能步履,而饮噉辄兼数人,其家亦厌之,移弃野外,凡旬日不得食。一日自步而归,卒老于杨氏。
此理殆不可晓。
中 书 有 生 老 病 死 苦 之 说
熙宁中,初,富丞相苦足疾,多不入,曾丞相将及引年,时王介甫、赵阅道、唐子方为参政。介甫日进说以更庶政;阅道颇难之而不能夺,但退坐阁中弹指言苦;唐子方屡争于上前,既而唐发疽而死。京师人言中书有生、老、病、死、苦之说,谓介甫生、曾公老、富公病、阅道苦、子方死也(按:此则出《倦游杂录》,见《宋朝事实类苑》卷六五引)。
唐 肺 石
长安故宫阙前,有唐肺石尚在,其制如佛寺所击响石而甚大,可长八九尺,形如人肺,亦有款誌,但漫剥不可读。按《秋官》:"大司寇以肺石达穷民。"原其义,乃伸冤者击之,立其下,然后士听其辞,如今之挝登闻鼓也,所以肺形者,便于垂。又肺主声,所以达其冤也(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一九)。
诗 记 一 时 事 实
欧阳公夷陵黄牛庙诗曰:"石马系祠门。"东坡钱塘诗曰:"我爱南屏金鲫鱼。"二诗皆无以异童稚学为诗语者,然皆记一时之事。欧阳公尝梦至一神祠,祠前有石马缺左耳,及谪夷陵,过黄牛庙,所见如梦中。西湖南屏山兴教寺池有鲫鱼十余尾,皆金色,道人斋余,争倚槛投饼饵为戏,东坡习西湖久,故写于诗词耳(按:此则出《冷斋夜话》卷二)。
笛 声 发 于 林
余尚书靖庆历中知桂州,州境穷僻处有林木延袤数十里,每至月盈之夕,辄有笛声发于林中,声甚清远。土人云:"闻之已数十年,终不详其何怪也。"公遣人寻之,见其声自一大柏木中出,乃伐取以为枕,笛声如期而发,公甚宝惜。凡数年,公之季弟欲穷其怪,命工解视之,但见木之纹理,正如人月下吹笛之像,虽善画者不能及。重以胶合之,则不复有声矣(按:此则出《遁斋闲览》,见《涵芬楼说郛》卷三二、《宛委山堂说郛》卷二五)。
睹 貌 辄 相 憎 恶
晋阳有张、李二生为邻,二生素无雠隙,睹貌辄相恶憎。张与高僧志端相善,语其因,僧曰:"此宿冤也,宜远游以避之。"张如其言,因诣蜀,侨居僧舍数年。后忽闻有李处士者投宿是院,张潜窥之,乃邻之李生也。张甚疑,惟促装将出。李怀刃伺诸门,戡其胸而杀之,李自刎。
失 礼 则 求 诸 野
居丧之礼,近世灭裂。予尝知辰州,民与蛮獠杂居,其俗父母丧,不啗稻梁、盐酪、飞走之肉,惟食藜实、粉豆、鱼菜而已。虽未合于古礼,而诸夏闾里之民不逮也。失礼则求诸野,信哉(按:此则《宋朝事实类苑》卷六二引,谓出吴处厚《青箱杂记》。按今本《青箱杂记》无此则,此则云及"知辰州"。《宋史吴处厚传》未云知辰州,而《倦游杂录》作者张师正则尝知辰州,见《玉壶清话》卷五、《苏轼诗集》卷二0"观张师正所蓄辰砂",疑此则出《倦游杂录》)。
钱 有 顺 天 得 壹 文
熙宁中,尝发地得大钱三十余千文,皆"顺天"、"得壹"。当时在廷皆疑古无"得壹"年号,莫知何代物。予按《唐>,史思明僭号,铸"顺天"、"得壹"钱。"顺天"乃其伪年号,"得壹"特以名铸钱耳,非年号也(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一九)。
韩 范 二 公 客
范文正镇鄱阳,有书生献诗甚工,文正延礼之。书生自言:"平生未尝饱,天下之寒饿,无在某右者。"时盛行欧阳率更字,荐福寺碑墨本直千钱,文正为具纸墨,打千本,使售于京师。纸墨已具,一夕,雷击碎其碑,故时人为之语曰:"有客打碑来荐福,无人骑鹤上扬州。"东坡作穷措大诗曰:"一夕雷轰荐福碑。"
韩魏公客有郭注者,才而美,然求室则病,行年五十,未有室家。魏公怜之,百计赒恤,为求婚,将遂,其人必死。公以侍儿赐之,未及门而注死。
郭注殆可与范公客同科也。韩、范功名富贵,如泰山、黄河,日月所不能老,两客乃尔可笑耶(按:此则出《冷斋夜话》卷二、卷九二则所组成)。
蝘 蜒 两 首
余友人张德夫尝夜观书,有蝘蜒误跃入灯盏中,视之,有两首。未几,德夫卒。
诈 为 愚 懵 无 知 之 状
李几道朝散云:"淄川刘拣,有道之士也,布裘缁衣,诈为愚懵无知之状。养母甚孝,所居临池。一旦,忽扶母登山,是夕大水平地丈余,人始疑而异之。其后,去城数里作窟室以居,别筑小室以居其母,朝夕惟出视母,寝食讫,复还窟室默坐,如是十余年。士大夫欲见者,皆入窟室中相对,不交一谈,问亦不应,但云‘速修'、‘速修'而已。母卒,营葬讫,一旦飜然弃去,不知所往。"
献 秋 霖 赋
徐仲谋在皇祐中罢广东提刑,到阙时,京师多雨,遂献秋林赋,其略曰:"连绵乎七月八月,渰浸乎大田小田。望晴霁而终朝礼佛,放朝参而隔夜传宣。泥涂半浸于街心,不通车马;波浪将平于桥面,难渡舟船。"时贾文元、陈恭公秉政,共引于上前,且云:"阴阳失序,自当策免。然臣等已屡乞罢而圣恩未允,致有疎远小臣以猥语侵辱臣等,实无面目师长百辟。"仁宗怒,降仲谋监邵武军酒税(按:此则出《倦游杂录》,见《宋朝事实类苑》卷七三)。
仕 宦 守 义
唐龙图恬静寡欲,天圣中,以工部郎中知洪州,舣舟南康,徘徊不进。或问其故,答曰:"职由以四月为限,今遽之任,得无获趣利之讥乎!"逾月乃上,当时仕宦者无不愧服之。
安 边 良 策
密学吕公绰知泰州,古渭诸羌来献地,吕曰:"天下大矣,岂利区区尺寸地耶!"谢绝之。夏安期郎中知渭州,籍塞下闲田募人耕种,岁得谷数万斛,以备赈贷,人甚便之。人谓二公皆得安边之良策。
梦 以 手 扶 天
韩稚珪侍中知泰州日,卧疾终日,冥冥无所知,倏然而苏,语左右曰:"适梦以手扶天者再,不觉惊寤。"其后,援英宗于藩邸,翼今上于春宫,扶天之祥已兆于庆历中。因知贤臣之勋业,非偶然而致也(按:此则出《倦游杂录》,见《宋朝事实类苑》卷四五引)。
黄 河 出 一 人 手
祥符中,黄河急流中忽有一人,手大数尺,上题八人姓名,皆当世达官也。是岁,八人者皆死。
缗 自 地 起 立
夏侯嘉正太平兴国中为益王生辰使,所获金币鬻之,得钱辇归家。忽一缗自地起立,良久乃仆。嘉正遂病,逾月而卒。
鳗 井
越州应天寺有鳗井,在一大磐石上,其高数丈,井才方数寸,乃一石窍也,其深不可知。唐徐浩诗云"深泉鳗井开"即此也,其来亦远矣。
鳗时出游,人取之置怀袖间,了无惊猜。如鳗而有鳞,两耳甚大,尾有刃迹,相传云黄巢曾以剑割之。凡鳗出游,越中必有水旱疫疠之灾,乡人常以此卜之(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九)。
欧 公 赠 禹 玉 诗
欧公、王禹玉俱在翰苑,立春日当进诗贴子。会温成皇后薨,阁虚不进,有旨亦令进。欧公经营中,禹玉口占便写,曰:"昔闻海上有仙山,烟锁楼台日月闲。花下玉容长不老,只应春色胜人间。"欧公喜其敏速。禹玉,欧公门生也,而同局,近世盛事,故欧公赠其诗,略曰:"当时发策武成宫,曾看挥毫气吐虹。梦寐闲思十年事,笑谈今此一樽同。喜君新赐黄金带,顾我今为白发翁。自古荐贤为报国,幸依精识士称公。"(按:此则出《冷斋夜话》卷二)。

续 墨 客 挥 犀 卷 五
应 声 虫
余友刘伯时,尝见淮西士人杨勔自言:"中年得异疾,每发言应答,腹中辄有小声效之。数年间,其声浸大,有道士见而惊,曰:‘此应声虫也,久不治,延及妻、子。宜读《本草》,遇虫所不应者,当取服之。'"勔如言,读至雷丸,虫忽无声,乃顿饵数粒,遂愈。
余始未以为信,其后至长汀,遇一丐者亦有是疾,环而观者甚众。因教之使服雷丸,丐者谢曰:"某贫无他技,所以求食于人者,唯藉此耳。"(按:此则出《遯斋闲览》,见《涵芬楼说郛》卷三二、《宛委山堂说郛》卷二五)
腹 中 有 声 如 击 鼓
陈子直主簿之妻有异疾,每腹胀,则腹中有声如击鼓,远闻于外,行人过其门者皆疑其家作乐,腹消则鼓声亦止。一月一作,经数十医,皆莫能名其疾(按:此则出《遯斋闲览》,见《涵芬楼说郛》卷三二、《宛委山堂说郛》卷二五)
学 士 得 服 金 带
国朝,翰林学士得服金带,朱衣吏一人前导,两府则朱衣吏两人。金笏头带佩金鱼,谓之重金。居两制久者,则曰:"眼前何日赤,腰下甚时黄。"处内廷久者,又曰:"眼赤何时两,腰黄甚日重。"
见 人 乘 骊 驹 自 壁 中 出
余外亲章安国,尝棲逆旅中,晨起如厕,见白衣人乘骊驹自壁隙中出,长寸余,步骤往来,徘徊瞻顾,忽仰首视章,遽驰而入,终不知其何怪也。
泰 州 西 溪 多 蚊 蚋
范文正公少时,求为泰州西溪监盐,其志欲吞西夏,知用兵利病耳。而廨舍多蚊蚋,文正戏题其壁曰:"饱去樱桃重,饥来柳絮轻。但知离此去,不要问前程。"虽公一时戏笑之语,亦岂弟浑厚之气逼人,况其大者乎!(按:此则出《冷斋夜话》卷五)
佛 牙 舍 利
熙宁中,予察访过咸平。是时,刘定子先知县事,同过一佛寺,子先谓予曰:"此有一佛牙,甚异。"予乃斋絮取视之。其牙忽生舍利,如人身之汗,飚然涌出,莫知其数,或飞空中,或堕地,人以手承之,即透着床榻,铮然有声。透下,光明莹澈,烂然满目。予到京师,传于公卿间。后有人迎至京师,执政官取入东府,以次流传士大夫之家,神异之迹不可悉数。有诏留大相国寺,创造木浮图以藏之,今相国寺西塔是也(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二)。
陈 亚 以 滑 稽 著 称
陈少常亚以滑稽著称。蔡君谟尝以其名戏之,曰:"陈亚有心终是恶。"陈即复曰:"蔡襄无口即成衰。"时以为名对。
为殿中丞日,知岭南恩州,到任,与亲旧曰:"使臣之五马双旌,名目而已;螃蟹之一文两个,真实不虚。"又尝曰:"平生得一对,最亲切者是‘红生'对‘白熟'也。"(按:此则出《遯斋闲览》,见《涵芬楼说郛》卷一四、《宛委山堂说郛》卷三三)
却 鼠 刀
苏子瞻有却鼠刀,云得之于野老。尝匣藏之,用时但焚香置净几上,即一室之内无鼠。
持 不 杀 戒
龚彦和谪化州,持不杀戒,日夜礼佛,对客虮虱满衣领,不卹也。邹至完作偈嘲之,曰:"衣领从教虱子缘,夜深拜得席儿穿。道乡活计君知否?饥即须餐困是眠。"(按:此则出《冷斋夜话》,《诗话总龟》前集卷三九引)
有 物 自 水 中 掣 其 足
有李主簿,失其名,夜泛舟,临舷濯足,忽有物自水中掣其足,众力为救之。李号呼,云:"其痛彻于心骨,不可忍,吾宁死也。"遂随之而入。明日,求其尸不获。
预 知 死 日
吴人郑夷甫少年登科,有美材。嘉祐中,监高邮军税务。尝遇一术士,能推人死期,无不验者,令推其命,不过三十五岁,忧伤感叹,殆不可堪。人有劝其读老、庄以自广,久之,润州金山一僧,端坐与人谈笑间,遂化去。夷甫闻之,喟然叹息,曰:"命不得寿,得如此僧,复何怨哉!"乃从佛者授首《楞严经》,径还吴中。岁余,忽有所见,曰:"生死之理,我知之矣。"遂释然于怀,无复蒂芥。
后赴封州判官,预知死日,先期旬日作书交游亲戚叙诀,及次叙家事备尽。至期,沐浴更衣。公舍外有小园,面溪一亭絜饰,夷甫至其间,亲督人洒扫及焚香,挥手指画之间,屹然立化。家人奔出呼之,已立僵矣,亭亭如植木,一手犹作指画之状。郡守而下,少时皆至,士民观者如墙,明日乃就殓。高邮崔伯易为墓誌,略叙其事。予与夷甫远亲,知之甚详,士人中盖未曾有此事(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二)。
饮 酒 面 色 发 赤
胡秘监旦自知制诰落职通判襄州,时谢学士泌知州事,尝因过厅饮酒,面色发赤,谢戏曰:"舍人面色如衫色。"胡应声答曰:"学士心头似幞头。"胡时衣绯(按:此则出《倦游杂录》,见《宋朝事实类苑》卷六七引)。
老 狙 坐 逝
潭州南岳寺后,有巨石高丈余。忽有老狙拱手跏趺,坐逝其上。
海 人
李仲游承议知同安县日,有人泛海舟交易外国,经岁始还云。谓为大风飘至一岛屿,时月正明,见十数人自海连臂而出,登屿笑语,语不可解,体貌与人无异,但裸形耳。舟人鸣锣鼓以骇之,复连臂大笑入海而去。近屿人云:"此名海人,室在屿下。"
陶 谷 使 江 南
国初,朝廷遣陶谷使江南,以假书为名,实使觇之。丞相李献以书抵韩熙载,曰:"五柳公骄甚,其善待之。"谷至,果如李所言。熙载谓所亲曰:"陶秀实非端介者,其守可隳,当使诸君一笑。"因令宿驿舍,俟誊《六朝书》,半月乃毕。熙载使歌姬秦蒻兰衣弊衣为驿卒女,谷见之而喜,遂犯慎独之戒,作长短句赠之。明日,中主燕客,谷凛然不可犯,中主持觥,使蒻兰歌续断絃之曲侑之,谷大惭而罢。
钱 文 有 应 元 宝 运 四 字
庐山太平观乃九天采访使者祠,自唐开元中创建。元丰二年,道士陶智仙搆一舍,令门人陈若拙董作,发地乃得一缾,封鐍甚固,破之,其中皆五色土,惟有一铜钱,文有"应元宝运"四字。若拙得之,以归其师,不甚为异。至元丰四年,忽有韶进号九天采访使者为应元宝运真君,遣内侍钱维持御书殿额赐之,乃与钱文符同。时知制诰熊本提举太平观,具闻其事。召本观主首推诘其详,审其无伪,乃以其钱付廖维表献之(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一)。
谢 泌 名 知 人
谢泌名知人,少许可,平生荐士不过数人,而后皆至卿相。每欲发荐牍,必焚香望阙再拜,曰:"老臣又为陛下得一人。"王文正公,即其所荐士也(按:此则出《倦游杂录》,见《宋朝事实类苑》卷五七引)。
未 石
李葊朝议好奇,有异石,高二尺许,嵌硿可爱,常置庭槛间。每至日方未时,即有气出于石穴中,若烟云之状,候之万不差一,因目之为未石。
古 鑑
庆历中,有宦者以罪谪居维扬,藏一古鑑,圆径尺余,云是禁中旧物。鑑背铸成兔形,甚精巧。每至月满夜,持鑑当月照之,则兔形却在鑑中,人莫究其理。
德 庄 心 异 野 夫
龚德庄罢官河朔,居京师新门。刘野夫上元夕,以书约德庄曰:"今夜欲去与君语,令閤必尽室出观灯,当清净身心相侯。"德庄雅敬其人,危坐,三鼓矣,家人辈未还,野夫亦竟不至。俄,火自门而烧,德庄窘,捉诰牍犯烈焰而出,顷刻数百舍为灰砾之场。明日,野夫来弔,且欣曰:"令閤已下不出是吾忧,幸出,可贺也。"德庄心异野夫,然不欲诘之也(按:此则出《冷斋夜话》卷九)。
金 龟 金 牌
上令尚坊铸金龟、金牌各数百,龟以赐近臣,人一枚。时受赐者除戚里外,在廷者十有七人,余悉埋玉清昭应宫、宝祥阁及殿基之下,以为宝镇。牌赐天下州、军、监各一,今谓之金宝牌者是也。洪州李简夫家一龟,乃其伯祖虚己所得者,盖十七人之数也。其龟夜中往往出游,烂然有光,掩之则无所得,其家至今匮藏。
语 言 卒 易
王学士介博记俊爽,然语言卒易,人多谓之心风。熙宁中,自省判乞郡得湖州,将行,王丞相以诗送之,曰:"吴兴太守美如何?柳恽诗才不足多。遥想郡人迎下担,白蘋州上起沧波。"意者以其风能起波也。介知其意,遂以破题为十篇上丞相,一曰:"吴兴太守美如何?太守从来恶祝鮀。生若不为上柱国,死时犹合代阎罗。"丞相笑曰:"阎罗见阙,宜速赴任也。"
映 烛 见 其 肠 胃 经 脉
张伯通任福州通判日,因夜会客,有一仆立烛下,映烛视之,见其肠胃经脉圜转上下,历历可数,洞彻如鑑。众骇视,莫测其由。张命易以他烛,遂不复见。
毛 僧
吴有异比丘,号毛僧,日游聚落,饮啖无所择,轻薄子多狎玩之,贵势要之,不诣。忽谓人曰:"吾其死矣。"乃危坐说偈曰:"毛僧毛僧,事事不能。死了烧却,恰似不曾。"言卒遂化。嗟乎异哉,其端师子、戒闍之流乎(按:此则出《冷斋夜话》卷七)。
兄 弟 数 人 同 在 禁 林
元厚之少时,曾梦人告之:"异日当为翰林学士,须兄弟数人同在禁林。"厚之自思素无兄弟,疑此梦为不然。熙宁中,厚之除学士,同时相先后入学士院,一韩持国维,一陈和叔绎,一邓文约綰,一杨元素绘,并厚之名绛。五人皆从系,始悟兄弟之说(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二一)。
献 香 杂 剧
熙宁九年,太皇生辰,教坊例有献香杂剧。时判都水监候叔献新卒,伶人丁仙现假为一道士,善出神,一僧善入定。或诘其出神何所见,道士云:"近曾出神,至大罗,见玉皇殿上有一人披金紫,熟视之,乃本朝韩侍中也,手捧一物。窃问傍立者,云:‘韩侍中献国家金枝玉叶万世不绝图。'"僧曰:"近入定到地狱,见阎罗殿侧有一人绯衣钓鱼,细视之,乃判都水监候工部也,手中亦擎一物,窃问左右,云为奈何水浅献图,欲别开河道耳。"时叔献兴水利以图恩赏,百姓苦之,故伶人有此语(按:此则出《倦游杂录》,见《宋朝事实类苑》卷六五引)。

续 墨 客 挥 犀 卷 六
奸 人 杀 其 夫
张杲卿丞相知润州日,有妇人夫外出,数日不归。忽有人报菜园井中有死人,妇人惊往视之,号哭曰:"吾夫也。"遂以闻官。公令属官集邻里就井验是其夫与非,众皆以井深不可辨,请出尸验之。公曰:"众皆不能辨,妇人独何以知其为夫。"收付所司鞠问,果奸人杀其夫,妇人与闻其谋(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一一)。
上 元 夜 张 燕
狄青为枢密副使,宣抚广西。时侬智高守昆仑关,青至宾州,值上元节,令大张灯烛,首夜燕将佐,次夜燕从军官,三夜飨军校。首夜乐饮彻晓,次夜二鼓时,青称疾,暂起如内,久之,使人谕孙元规令暂主席行九,少服药乃出。数使人劝劳座客,至晓,各未敢退。忽有驰报者云:是夜五鼓,青已夺昆仑矣(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一三)。
出 侍 姬 十 数 人
东坡居士尝饮一豪士家,出侍姬十余人,皆有姿伎。其间有善舞者名媚儿,容质虽丽而驱干甚伟,豪士特所宠幸,命乞诗余公,公戏为四句云:"舞袖蹁躚,影摇千尺龙蛇动;歌喉宛转,声撼半天风雨寒。"妓赧然不悦而去(按:此则出《遯斋闲览》,《苕溪渔丛话》前集卷六0引)。
好 讥 谑
国子博士郭忠恕,有才学,好讥谑,屡以谤讪得罪。尝嘲司业聂崇义云:"近贵全为瞆,攀龙只作聋。虽然三个耳,其奈不成聪。"崇义应声答曰:"莫笑有三耳,全胜畜二心。"忠恕大惭(按:此则出《遯斋闲览》,《类说》卷四七有节文)。
作 启 事 遗 友 生
孔大夫(嗣宗)为浙漕,戏作启事,以遗洛中友生,其略云:"满肚里伴客茶汤,一眼底欠人书启。火炉头恰如孤鬼,门道里正似院翁。"凡数百言,深得俳体(按:此则出《遯斋闲览》,《类说》卷四七有节文)。
陈 摶 被 诏 至 阙 下
真宗时,陈摶被诏至阙下,间有士大夫诣其所止,愿闻善言以自规晦。陈曰:"优游之所勿久恋,得志之处勿再往。"闻者以为至言(按:此则出《倦游杂录》,见《宋朝事实类苑》卷四一引)。
四 句 谜
荆公戏作四句谜示吉甫云:"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吉甫亦作四句解云:"东海有一鱼,无头亦无尾。更除脊梁骨,便是这个谜。"(按:此则出《遯斋闲览》,《类说》卷四七有节文)
状 甚 丑
吴伯虎朝奉状甚丑,鼻有孔而无准,每出廛市,孺童争随而笑之。元丰中登第,上见之亦为之笑。时有赠伯元诗者云:"众人皆有鼻,公鼻最堪论。涕出应难擤,香来却易闻。虽然无寿相,知是有山根。见说登科日,欣然动至尊。"或有相者谓伯虎曰:"君以丑胜天下,亦贵人之相也。"
异 兽
至和中,交趾献麟,如牛而大,通身皆大鳞,首有一角。考之记传,与麟不类,当时有谓之山犀者。然犀不言有鳞,莫知其的。回□诏欲谓之麟,则虑夷獠见欺,不谓之麟,则未有以质之,止谓之异兽,最为慎重有体。今以予观之,殆天禄也。按《后汉书》:"灵帝中平三年,铸天禄虾蟇于平门外。"注云:"天禄,兽名,今邓州南阳县北宗资碑傍两兽,镌其膊,一曰天禄,一曰辟邪。"元丰中,予过邓境,闻此石兽尚在,使人墨其所刻天禄、辟邪字观之,似篆似隸。其兽有角鬣,大鳞如手掌。南丰曾阜为南阳令,题其宗资碑阴云:"二兽膊之所刻独在,制作精巧,高七八尺,尾鬣皆鳞甲,莫知何象而名此也。"详其形,甚类交趾所献异兽,知其必天禄也(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二一)。
鑑 照 人 见 前 途 吉 凶
嘉祐中,伯兄为卫尉丞,吴僧持一宝鑑来,云:"斋戒照之,当见前途吉凶。"伯兄如其言,乃以水濡其鑑,鑑不甚明,髣髴见如人衣绯衣而坐。是时伯兄为京寺丞,衣绿,无缘遽有绯衣。不数月,应(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二一)。
鳄 鱼 图
《岭表异物志》记鳄鱼甚详。予少时到闽中,时王举直知潮州,钓得一鳄,其大如船,画以为图,而自序其下。大体其形如鼍,但喙长等其身,牙如锯齿。有苍、黄二色,或时有白者。尾有三钩,极锋利,遇鹿豕即以尾戟之以食。生卵甚多,或为鱼,或为鼍、鼋,其为鳄者,百无一二。土人设钩于犬豕之身,筏而流之水中,鳄鱼尾而食之,则为人所毙(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二一)。
屡 掇 上 庠
有进士曹奎,屡掇上庠,南宫高选,居常自负,作大袖袍衣之,袖广数尺。时有进士杨卫怪之,谓曰:"袖何广耶?"奎曰:"要盛天下苍生。"卫答曰:"此但能盛一个耳。"(按:此则出《倦游杂录》,《宋朝事实类苑》卷六五引)
丰 城 老 人 生 子
东坡居士在丰城,有老人生子,为具召东坡,且求一诗。东坡问:"翁年寿几何?"曰:"七十。""翁之妻几何?"曰:"三十。"东坡即席戏作八句,其警联云:"圣善方当而立岁,乃翁已及古稀年。"(按:此则出《遯斋闲览》,《类说》卷一六有节文)
幼 芳 姝 媚 可 惜
石曼卿任永静军通判日,眷官妓杨幼芳者甚厚,幼芳恃其势,自肆无惮。太守亦爱曼卿才,颇优容之。一日,大会宾佐,群妓皆集,独幼芳不至,屡遣人促之,抵暮方来,扬扬自若。太守由是发怒,呼伍伯将笞之,曼卿惶遽下阶,折腰请曰:"幼芳姝媚可惜,某愿代受。"太守自引曼卿上,笑而释之。
奉 人 当 如 此
朝奉郎王僧彦,父名师古,尝自呼砚为墨池,谓鼓为皮棚,人或误犯,辄以他事中之。曾知岭南一郡,有李彦古者,以进纳得官,过郡请谒,遂题刺云:"永州司户参军李墨池皮棚谨祗候参。"僧彦一见大喜,示其子弟曰:"奉人当如此矣。"(按:此则出《遯斋闲览》,《类说》卷四七有节文)
海 蛮 师
嘉祐中,海州渔人获一物,鱼身而首如虎,亦作虎纹。有两短足在肩,指爪皆虎也。长八九尺,视人辄泪下,舁至郡日方死。有父老云:"昔年曾见之,谓之海蛮师。"然书传小说未尝载(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二一)。
泥 佛 自 动
邕州交寇之后,城垒方完,有定水精舍泥佛,辄自动摇,昼夜不息,如此踰月。时新经兵乱,人情甚惧,有司不敢隐,具以上闻,遂有诏令置道场禳谢,动亦不已。时刘初知邕州,恶其惑众,乃舁像投江中,至今亦无他异(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二一)。
自 赞 其 写 真
裴度形貌短小,而位至将相,尝自赞其写真曰:"尔形不长,尔貌不扬,胡为将,胡为相。一片灵台,丹青莫状。"盖谓由心吉而致富贵也。张学士绶貌甚美,尝绘其容以寄兄环,环改裴赞寄之,曰:"尔形甚长,尔貌甚扬,不为将,不为相,一片灵台,丹青莫状。"(按:此则出《倦游杂录》,《宋朝事实类苑》卷六五引)
崖 州 地 望 最 重
丁晋公自崖州还,与客会饮,一客论及天下地理,谓四坐曰:"海内州郡,何地最为雄盛?"晋公曰:"唯崖州地望最重。"客问其故,答曰:"朝廷宰相只作彼州司户参军,他州何可及也。"(此则出《遯斋闲览》,见《涵芬楼说郛》卷三二、《宛委山堂说郛》卷二五)
题 斋 宫
京师祭二社,多差近臣。王禹玉在两禁二十年,熙宁三年为翰林学士承旨,又膺是任,题诗斋宫曰:"邻虽未动晓骖催,又向灵壇饮福杯。自笑治聋知不足,明年强健更谁来。"执政闻而怜之。
家 贫 苦 学
终慎思,大名人,家贫苦学,衣冠故弊,风貌寝陋。始来应举,魏之举人视之蔑如也。既就试,遂为解首,其谢解启曰:"三年于此,众人悉指于毛生;一军大惊,大将果归于韩信。"
又,董储郎中愍其穷,尝以书荐于士人之富者,庶濡涸辙,而士人殊无哀王孙之意。终复取书归,而具启纳于董曰:"鲁箭高飞,谓聊城之必下;秦都不割,怀赵璧以空归。"人多嘉其切当也(按:此则出《倦游杂录》,《宋朝事实类苑》卷四0引,又见《涵芬楼说郛》卷三七)。
得 罪 南 归
苏信道,元丰中得罪南归,时方召本老住慧林。有人问:"京师近日有何新事?"或曰:"苏中丞雇客船归乡,本长老乘递马赴阙。"(按:此则出《遯斋闲览》,《类说》卷四七有节文)
丹 青 为 业
承务郎陈默字子真,妙于词翰,然疎逸,自号懒散翁。父綋,为闽漕,默亦随至。建安有焦生者,以丹青为业,一日,图默之形以献焉。默遍示家人,皆笑云:"此正似厅前尚书(俗呼军校为尚书)。"默因戏题一赞于上以还之,曰:"大道本无我,吾形安可图。何须焦处士,画作李尚书。"默乃薛子美之甥也。子美曾作自詠诗云:"铁臂苍髯骨有稜,世间儿女见须惊。"默亦岩稜多髭,类其舅云。
武 成 县 旋 风
熙宁九年,恩州武成县有旋风自东南来,望之插天如羊角,大木尽拔,俄顷,旋风卷入云霄中。既而渐近,乃经县城官舍,民居略尽,悉卷入云中,县令儿女奴婢卷去复坠地,死伤者数人,民间死伤亡失者不可胜计,县城悉为丘墟,遂移今县(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二一)。
好 为 恶 诗
文思副使方圭,好为恶诗,逢人即诵数十篇,其言喋喋可憎。宋丞相以姿政殿学士知扬州,圭假道淮上,一日,宋宴客于平山堂,圭谈诗于座,宋恶之,欲已圭之词,时望见墅外一牛就树磨痒,宋顾坐客胡恢曰:"青牛持力狂挨树。"恢应声答曰:"妖鸟啼春不避人。"宋公大笑。圭晓其意,洎饮罢,至客次奋拳击恢,众救之乃已(按:此则出《孔氏谈苑》,《诗话总龟》前集卷二八引)。

续 墨 客 挥 犀 卷 七
接 百 花
百花皆可接。有人能于茄根上接牡丹,则夏花而色紫;接桃枝于梅上,则色类桃而冬花;又于李上接梅,则香似梅而春花。投莲子于靛瓮中,经年植之则花碧,用栀子水渍之则花黄。元祐中,畿县民家池中生碧莲数朵,盖用此术。
诡 怪 不 羁
石曼卿为集贤校理,微行倡馆,为不逞者所窘。曼卿醉与之校,为主司所录,曼卿诡怪不羁,谓主者曰:"只乞就本厢科决,欲诘旦归馆供职。"厢帅不喻其谑,曰:"此必三馆吏人也。"杖而遣之(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二三)。
士 人 多 用 他 人 议 论
士人应敌文章多用他人议论,而非心得。时人为之语曰:"问即不知,用则不错。"(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二三)
进 士 成 文 多 可 笑 者
科场中,进士成文多可笑者。治平中,国学试策问体貌大臣,进士对策曰:"若文相公、富相公皆大臣之有体者,若冯当世、沈文通皆大臣之有貌者。"意谓文、富丰硕,冯、沈美少也。刘原甫遂目沈、冯为有貌大臣。
又,欧阳永叔主文,试贵老为其近于亲赋,有进士散句云:"睹兹为黄卋之状,类我严君之容。"时哄堂大笑(按:此则出《倦游杂录》,《宋朝事实类苑》卷六六引)。
菊 性 宜 冷
南方百花发皆早,较之北地常先一月,独菊花开最迟,十月始开,菊性宜冷,故也。
歙州王子发秀才云:"庐、寿间,菊有八十八种,惟佛螺菊夏开。"
沧 景 多 蚊 虻
信安、沧、景之间多蚊虻,夏月,牛马皆以泥涂之,不尔,多为蚊虻所毙。郊行不敢乘马,马为蚊虻所螫,则狂逸不可制。行人以独轮小车,马鞍蒙之以乘,谓之木马。推车者皆衣韦袴,冬月作木床,冰上曳之,谓之凌床。予尝按察河朔,见挽床者相属,问其所用,曰"此运使凌床、此提刑凌床也",闻者莫不掩口(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二三)。
王 告 好 学 有 文
庐山简寂观道士王告,好学有文,与星子令相善。有邑豪修醮,告当为都工,薄有施利。一客道士自言衣紫,当为都工,讼于星子云:"职位颠倒,称号不便。"星子令封牍与告,告乃判牍曰:"客僧作寺主,俗谚有云:散众夺都工,教门无例。虽紫衣与黄衣稍异,奈本观与别观不同。非为称呼,盖例乎其中有物;妄自尊显,岂所谓大道无名。宜自退藏,无抵刑宪。"告后归本贯,登科为健吏,至祠部员外郎、江南西路提点刑狱而卒(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二三)。
呼 麻 胡 以 怖 小 儿
今人呼麻胡以怖小儿,其说有二。
《朝野佥载》云:伪赵石虎以麻将军秋为帅。秋,胡人,暴戾好杀,国人畏之,有儿啼,母辄恐之曰"麻胡来",啼声即绝,至今以为故事。
又《大业拾遗》云:炀帝将幸江都,令将军麻胡濬通河湖,虐用其民,每以木鹅为试,鹅流不速,谓濬河之不忠,皆抵死。百姓惴惴,常呼其名以恐小儿,小儿夜啼不止,呼"麻胡来",应时止。
《大业拾遗》在《佥载》前,当以《拾遗》为是。或曰:"胡本名枯,呼胡者,为其多髭髯也。"(按:此则出《遯斋闲览》,见《涵芬楼说郛》卷三二、《宛委山堂说郛》卷二五)
慢 行 和 尚
荆南有僧,好慢行,每以二侍者扶掖,暝目徐步,数息方一举足。府官吏洎坊村小民富室,无不仰戴,但目为慢行和尚。一夕,上元放灯,有捕到踰垣奸本军妇女者,乃慢行和尚也。于是杖脊还俗。既而开客邸于市,其步行如风,人或问其故,答曰:"我亦何能,但设诡以眩俗,而人自重我耳。"
木 馒 头
木馒头,京师亦有之,谓之无花果,状类小梨,中空。既熟,色微红,味颇甘酸,食之大发瘴,岭南尤多。州郡待客,多取为果床高飣,故云"公筵多飣木馒头"。或谓岭外诸州,刻木作馒头状,底刻字云:"大中祥符年,一样造五十只。"谈者之过也(按:此则出《倦游杂录》,《宋朝事实类苑》卷六0引)。
教 军 士 为 讶 鼓
王子醇初平熙河,边陲宁静,讲武之暇,因教军为讶鼓戏,数年间遂盛行于世。其举动舞按之节与优人之词,皆子醇初制也。或云:"子醇尝与西人对阵,兵未交,子醇命军士百余人装为讶鼓队,绕出军前,虏见皆愕眙,进兵奋击,大破之。"(按:此则出《遯斋闲览》,《类说》卷四七有节文。
诵 偈 谛 咒 使 渔 人 不 得 鱼
渔家以猢狲毛置之网四角,则多得鱼,云鱼见之,如人之见锦绣也。今有见人于江湖溪沼间垂钓布网者,但至心默倒诵偈谛咒一七遍,则可使终日无获。湘潭间,有李道人常持此咒以济物命,后为群渔所仇,乃越境而遁(按:此则出《遯斋闲览》,《类说》卷四七有节文)。
白 雁 至 则 霜 降
北方有白雁,似雁而小,色白,秋深则来。白雁至则霜降,河北人谓之霜信。杜甫诗云"故国霜前白雁来"即此也(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二四、《孔氏谈苑》卷五)。
介 甫 性 不 杀
介甫为相,引用一时之人,最为不次,及再罢相,颇有卖之者。公性不杀物,至金陵,每得生鱼,多放池中。有门生作诗曰:"直须自到池边看,今日谁非郑校人。"公喜而笑之(按:此则出《倦游杂录》,《类说》卷一六有节文)。
茶 古 不 著 所 出
茶古不著所出,《本草》但云出益州川谷间,多以蒙山、顾渚、蕲门者为上品。当时饮茶,尚杂以苏椒之类,故德宗尝令李泌赋茶尸,有句云:"旋沫飜成碧玉池,添苏散出琉璃眼。"遂以碧色为贵,亦祗谓之前茶,不知点试之妙,大率皆草茶也。至富沙,则略而不论。陆羽《茶经》统言福建泉邵等十州所出者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而已。今建安茶遂为天下第一(按:此则出《遯斋闲览》,《类说》卷四七有节文)。
荔 枝
《荔枝谱》称,汉初南粤王尉佗以备方物,汉和帝时,东南交趾七郡常贡生荔枝,唐天宝中,妃子尤爱嗜,涪州岁命驿致之,亦未尝有言及闽中者。验之今广南与梓、虁所出,仅比闽中之下品,是直荔枝,自唐以来,其名未始著也,今莆阳荔枝遂为天下第一(按:此则出《倦游杂录》,《类说》卷四七有节文)。
牡 丹
《牡丹记》云:牡丹初不载文字,惟以药见《本草》,然花中不为高品。谢灵运惟说永嘉竹间水际多牡丹,沈、宋、元、白之流皆善詠花,当时一花之异,必形于篇什,至于牡丹,则弃而不传。昔人但云延、青、越等州是其出处,亦不言洛中之盛。今洛阳牡丹,遂为天下第一。
关 中 无 螃 蟹
关中无螃蟹,元丰中,予在陕西,闻泰州人家收得一干螃蟹,土人怖其形状,以为怪物,每人家有病疟者,则借去悬门户上,往往遂差。不但人不识,鬼亦不识也(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二五)。
治 第 閎 壮
丞相陈秀公治第于润州,极为閎壮,池馆绵亘数百步。宅成,公已病甚,唯肩舆一登西楼而已。人谓之三不得:修不得、卖不得、居不得(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二五)。
冯 太 傅 尝 书 一 绝
冯太傅尝书一绝句云:"鸣骹直上一千丈,天静无风声更干。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前看。"顾坐客曰:"此可画于屏障。"乃柳如京塞上之作(按:此则出《倦游杂录》,《宋朝事实类苑》卷三五引)。
忌 兀 日
仕官多忌,兀日不赴官,人亦多不晓兀之说,或云当是亢字。然数兀日,数家之说不同,最为无据。予同官林复之言:"凡上官切忌初四、初七、十六、十九日,名曰四不祥日,用此日,鲜有善罢者。"因屈指数八人,予不能记忆,此旧历所不载(按:此则出《遯斋闲览》,《类说》卷四七有节文)。
头 食
余一日会宾于馆,庖人荐粉,有客即席而问曰:"此味宴会将终方食,谓之头食,何也?"或对曰:"本朝太祖皇帝时,每内宴,常先令进此味,故目之,盖后人失其次耳。"又问:"今州郡有公宴,将作曲,伶人呼‘细末将来此所',何义?"对曰:"凡御宴进乐,先以弦声发之,然后众乐和之,故号‘丝抹将来'。"今所在起曲,遂先之以竹声,不唯讹其名,亦失其实矣(按:此则出《遯斋闲览》,《类说》卷四七有节文)。
黄 疾
夜藏饮食于器中,覆之不密,鼠闻其气,欲盗食而不可得,则环器而走,涎滴器中,食之者得黄疾,通身如蜡,针药所不能疗也(按:此则出《遯斋闲览》,《类说》卷四七)。
南 蕃 道 人
熙宁初,南蕃有一道人,附舶至广州。裸体,以幅巾庇前后,发长七八尺,分为百余结,犹曳于地。不食,唯啖槟榔木香。岁余,复逐贾客归国。
史 称 诸 葛 亮 用 度 外 人
范文正常言:史称诸葛亮能用度外人,用人者莫不欲尽天下之才,常患近己之好恶而不自知也。能用度外人,然后能周大事也(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二五)。
校 书 如 扫 尘
宋宣献博学,喜藏异书,皆手自校雠。常谓:"校书如扫尘,一面扫,一面生,故有一书每三四校,犹有脱谬。"(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二五)
见 杜 祁 公 乞 言 以 自 励
孙元规自谪官复起,往见杜祁公,乞言以自励。祁公曰:"为吏者当尽诚以行事,不可生事也。"孙顿首奉教。闻者谓祁公一言得政治大体,亦省事清心之端也。
杨 郎 中 断 辟 囚
杨郎中(异),蜀人也。知衡州,每断辟囚,官给酒饭,(异)独不与。或问其故,答曰:"更与酒饭,则致来者之多也。"又每杖死囚于市曹,须令旋具杖数来报,往往终日而未毕。问之,答曰:"令其知痛,则今后不犯也。"

续 墨 客 挥 犀 卷 八
为 游 谒 士 所 扰
王显公宣义知大演场,颇为游谒之士所扰,遂作一诗揭于宾馆,自是稍退。其诗云:"满屋生涯齿一篧,戴靴宾客日相过。欲抽己俸忧家累,待掠民钱奈法何。一饭共君愁里饱,三杯听我苦中歌。更拼一具穷枪敛,唾骂憎嫌总任他。"
戏 百 韵 诗
魏达可朝奉喜为谑谈,尝云:李廷彦献百韵诗于一上官,其间有句云:"舍弟江南没,家兄塞北亡。"上官爽然伤之,曰:"不意君家凶祸重并如此。"廷彦遽起自解,曰:"实无此事,但图属对亲切耳。"(按:此则出《遯斋闲览》,见《涵芬楼说郛》卷三二、《宛委山堂说郛》卷二五)
端 洁 自 许
又云,许义方之妻刘,以端洁自许。义方尝出,经年始归,谓其妻曰:"独处无聊,得无时与邻里亲戚往还乎?"刘曰:"自君之出,唯闭门自守,足未尝履閾。"义方咨叹不已。又问:"何以自娱?"答曰:"唯时作小诗以适情耳。"义方欣然,命取诗观之,开卷第一篇,题云"月夜召邻僧闲话"。(按:此则出《遯斋闲览》,见《涵芬楼说郛》卷三二、《宛委山堂说郛》卷二五)
虎 啸 风 生
虎啸风生,龙吟云起,常闻兹语,未验其实。余同官陈登之,大观中任长乐主簿,家贫不能陆行,乃自会稽转海而至。尝与予云:海中多连山複岭,亘绵有数十百里者,舟过山下,时闻人长啸耳。俄而清风袭人,舟去甚驶。
予旧曾读小说载:卢藏用隐终南山,或夜闻龙吟声,明日雨必至。后还,数语人云:"其声清越,殆难比拟。"坐有蜀僧,云:"某旧在五台,亦尝闻此,戛铜盘以效其声,往往相乱。"因取铜盘试使戛之,藏用抚掌曰:"真龙吟也。"
东 汉 无 複 名
东汉无複名者,或以问乡贡进士方峋,峋云:王莽时,禁用两字名,盖沿袭所致(按:此则出《遯斋闲览》,见《涵芬楼说郛》卷三二、《宛委山堂说郛》卷二五)。
古 人 纯 质
张安时兵部云:古人纯质,其取名字亦然。宣父因祷尼丘山得之,遂名丘,字仲尼,其子乃名鲤,字伯鱼。史鰌亦字子鱼,冉耕遂字伯牛,如闘谷于菟、黑臀、杵臼之类甚多。后世取名字,惟恐不至,宋齐丘乃字超回,其不自量如此。孟轲、谯周,命世大才,而其字不显。或云轲字子舆,周字子休,窃疑后人以意取之尔。左丘明字,世终不闻。
被 黜 者 受 三 班 借 职
石曼卿登科,有人讼科场,覆考落数人,曼卿是其数。时方期集于兴国寺,符至,追所赐诰牒靴服。数人皆啜泣而起,曼卿独解靴袍还使人,露体戴幞头,复坐,语笑终席而去。次日,被黜者皆受三班借职,曼卿为一绝句曰:"无才且作三班借,请俸争如录事参。从此罢称乡贡进,且须走马东西南。"(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二三)
杀 徐 氏 族
江南宋齐丘,智谋之士也。自以谓江南有精兵三十万,士族十万,大江当十万,而己当十万。江南初主,本徐温养子,及僭号,迁徐氏于海陵。中主继统,用齐丘之谋,徐氏无男女老少皆杀之。其后,齐丘尝有小儿病,闭閤谢客,中主置燕召之,亦不出。有老乐工,且双瞽,作一诗,书纸鳶上,放入齐丘第中。诗曰:"化家为国宝良图,总是先生画计谟。一个小儿抛不得,上皇当日合何如。"海陵州宅之东,至今有小儿坟数十,皆当时所杀徐氏之族也(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二三)。
素 好 讪 谑
有一故相远派,在姑苏嬉遊,书其壁曰:"大丞相再从侄某尝遊。"有士人李璋,素好讪谑,题其傍曰:"混元皇帝三十七代孙李璋继至。"(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二三)
馆 阁 一 人 直 宿
馆阁每夜轮校官一人直宿,如有故不宿,则虚其夜,谓之豁宿。故事:豁宿不得过四,至第五日,即须入宿。遇豁宿,例于宿历名位下书"腹肚不安,免宿",故馆阁宿历相传谓之害肚历(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二三)。
吴 人 好 雅
吴人多谓梅子为曹公,以其尝望梅止渴也。又谓鹅为右军,以其好养鹅也。有一士人遣人醋梅与燖鹅,作书云:"醋浸曹公一甏,汤燖右军两只,聊备一馔。"(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二三)
寇 莱 公 邓 人 庙 祀 之
寇莱公尝知邓州,邓人至今庙祀之。熙宁中,侍读学士陈和叔知州,下令闭庙,不得修祀。一日,陈方食餃子,忽失去之。已而乃见在莱公祠外土偶手中,陈大怖骇,立牓示百姓依旧祭享(按:此则出《东齐记事》,《宋朝事实类苑》卷六九补)。
不 喜 为 外 官
苏舜元好进,不喜为外官,洎为京西转运使,庙宇在许州,尝对客叹曰:"人生不知活得几日好时好日,许州过了,良可惜也。"然竟卒于散郎。
异 体 而 相 制 者
物有异体而相制者,故翡翠屑金人气粉犀。近世北人以针敲冰,南人以线解茶,亦其类也。
酒 量 过 人
张伯玉郎中酒量过人,能饮至数斗不醉,世号张百杯。将饮时,先置清水大盂于其侧,每尽一杯,即吸水漱涤。人问其故,云:"酒之毒在齿,涤去则不能为患。"陈康民大夫知泉州日,用其说,亦能饮至一斗不醉(按:此则出《遯斋闲览》、《类说》卷四七有节文)。
以 珠 撒 殿
熙宁中,注辇国使人入贡,乞依本俗撒殿,诏从之。使人以金盘贮珠,跪捧于殿楹之间,以金莲花酌珠,向御座撒之。撒殿,乃其国至敬之礼也。朝退,有司扫撒得珠十余两,分赐是日侍殿閤门使副内臣(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二四)。
岁 首 画 钟 馗
岁首画钟馗于门,不知起自何时。皇祐中,金陵发一冢,有石誌,乃宋宗悫母郑夫人,宗悫有妹名钟馗,则知钟馗之设亦远(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二四)。
蜂 螫 以 芋 梗 傅 之
处士刘易隐居王屋山,尝于斋中见一大蜂罥于蛛网,蛛博之,为蜂螫坠地。俄顷,蛛鼓腹欲裂,徐徐行入草。蛛啮芋梗微破,以疮就啮处磨之,良久,腹渐消,轻捷如故。自后人有为蜂螫者,挼芋梗傅之则愈(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二四)。
诗 纪 契 丹 事 实
刁约使契丹,戏为四句诗曰:"押燕移离毕,看房贺跋支。饯行三匹裂,密赐十貔貍。"皆纪实也。移离毕,官名,如中国执政官。贺跋支,如执衣防閤。匹裂,似小木罂,以色绫木为之,加黄漆。貔貍如鼠而大,穴居食果壳,嗜肉,狄人为珍膳,味如豘子而且脆(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二五)。
蔡 君 谟 书 吴 牋
蔡君谟尝书小吴牋,云:"李及知杭州,市《白集》一部,乃为终身之恨。此君殊清节,可为世戒。张乖崖镇蜀,当遨游时,士女环左右,终三年,未尝回顾。此君殊重厚,可以为薄夫之检押。"此帖今在张乖崖之孙尧夫家。予以谓买书而为终身之恨,近于太甚。苟其如此,亦可尚也(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二五)。
鱼 魫
南海鱼有石首者,盖鱼魫也。取其石,治以为器,可载饮食。如有蛊毒,器必爆裂,其效甚著。福唐人制作尤精,明莹如琥珀,人但知爱玩其色,而鲜能识其用。
古 方 书
周顺云:"古方书如《圣惠》、《千金》、《外台秘要》,所论病源脉证及鍼灸法,皆不可废。然处方分剂与今大异,不深究其旨者,慎无妄用。有人得目疾,用古方治之,目遂突出。又有妇人因产病,用《外台秘要》坐导方,其后反得恶露之疾,终身不瘥。曾有士人得脚弱病,方书罗列前后,积药左右如山,而疾益甚。余尽令屏去,但用杉木为桶濯足,及令排樟脑子于两股间,以脚绷系定,月余而安健如故。南方多此疾,不可不知。"顺固名医,语必不妄,故书以为诫。
放 生 池
冯道性仁厚,家有一池,每得生鱼,必放池中,谓之放生池。其子为监丞者,每窃钓而食之,道闻之不怿。于是高其墙垣,鑰其门户,为一诗书于门,曰:"高却垣墙鑰却门,监丞从此罢垂论。池中鱼鳖应相贺,从此方知有主人。"(按:此则出《诗史》,见《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八)
沈 彬 题 阳 朔 县
桂州左右山,皆平地拔起数百丈,竹木蓊郁,石如黛染,阳朔县尤佳,四面峰峦骈立。沈水部彬尝题诗曰:"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两处争如阳朔县,碧莲峰里住人家。"(按:此则出《倦游杂录》,《宋朝事实类苑》卷六0引)
莴 菜
王舜求云:莴菜出呙国,有毒,百虫不近。蛇虺过其下,误触之,则目暝不见物。人有中其毒者,唯生姜汁解之。
谢正秀才云:有人食黄颡鱼,后食荆芥汤,即时死。后见医者,云:二物种相反,甚于术反桃李也。食他鱼,亦宜禁之。
忌 食 羊 血
马昭甫云:"服饵之家,忌食羊血,虽服药数十年,一食羊血则前功尽丧。"又云:"有目疾者切忌浴,令人目盲。"(按:此则出《遯斋闲览》、《类说》卷四七有节文)
武 臣 上 殿 不 得 过 为 文 饰
庆历中,河北大水,仁宗忧形于色。有走马承受公事使臣到阙,即时召对。问:"河北水灾何如?"使臣对曰:"怀山襄陵。"又问:"百姓如何?"对曰:"如丧考妣。"上默然。即退,即诏閤门,今后武臣上殿奏事,并须直说,不得过为文饰。至今閤门有此条,遇有合奏事人,即预先告示(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二五)。
使 士 卒 劳 力 制 其 骄 惰
太祖朝,常戒禁兵之衣长不过膝,买鱼肉及酒入营门者皆有罪。又制更戌之法,欲其习山川劳苦,远妻孥怀土之恋。兼外戌之日多,在营之日少,人人少子而衣食易足,以禁军出军之始也。又京师卫兵请粮者,营在城东者即令赴城西仓,在城西者令赴城东仓,仍不许庸僦车脚,皆须自负。尝登右掖门观之,盖使之劳力制其骄惰,故士卒衣食无外慕,安辛苦而易使(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二五)。

续 墨 客 挥 犀 卷 九
贵 其 真
东坡每曰:古人所贵者,贵其真。陶渊明耻为五斗粟屈于乡里小儿,弃官去;归久之,复游城,偶有羡于华轩。汉高祖临大事,铸印销印,甚于儿戏,然其正直明白之心,照映千古,想见其为人。如问士大夫,萧何何以知韩信,竟未有答之者(按:此则见《冷斋夜话》卷一)。
嘉 其 尽 节
曹翰围江州三年,城将陷,太宗嘉其尽节于所事,遣使谕翰:"城下日,拒命之人尽赦之。"使人至独木渡,大风数日,不可济。及风定而济,则翰已屠江州无遗类,适一日矣。唐吏部尚书张嘉福奉使河北,逆韦之乱,有敕处斩,寻遣使人赦之,使人马上昏睡,迟行一驿,比至已斩讫。与此相类,得非有命欤!
好 佛
冯当世近年颇好佛。其知并州也,以书寄王平甫曰:"并门歌舞妙丽,但闭目不觑,惟日以谈禅为事。"平甫答曰:"若如所论,即明公未达禅理,但闭目不觑,已是一重公案。"当世深服其言(按:此则出《倦游杂录》,《类说》卷一六有节文)。
馆 中 论 诗
沈括存中、吕惠卿吉甫、王存正仲、李常公择,治平中同在馆中,尝夜谈诗。存中云:"退之诗,押韵之文耳,虽健美富瞻,然终不近诗。"吉甫云:"诗正当如是,吾谓诗人以来,未有如退之者。"正仲是存中,公择是吉甫,于是四人者交相攻,久不决。公择正色谓正仲曰:"君子群而不党,公独党存中耶?"正仲怒曰:"我所见如是,顾党耶!以我偶同存中,便谓之党,则君非吉甫党乎?"一坐大笑。余尝熟味退之诗,真天力自然,然其用事深处,高出老杜之上,如城南读书诗曰:"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又"脑脂盖眼卧壮士,大弨挂壁何由弯",皆自然也。襄阳魏泰曰:"韩退之诗曰:‘剥苔弔斑林,角黍饵沈冢。'斑竹非黑点之斑也,楚竹初生,苔封之,土人斫之,浸水中,洗去藓,故藓痕成紫晕耳。"(按:此则出《冷斋夜话》卷二,《东轩笔录》卷一二)
能 官
毛亢,两浙人,由进士登第,所至称为能官。后授江左令洪州,有溪曰长溪,其水深数丈,长五十里,彼人尤重溪鱼。溪岁出鱼数千缗,为二李所有,彼人呼为东李、西李家,皆豪常交竞,此溪不为东李家所有,即为西力家所夺,凡数十年,互相争诉,官莫能平其事。一旦,东李诣阙匦函陈状,英庙敕本路定夺,归著明白,不得别致争讼。漕宪持麾下清干使,皆曰非毛亢不可。亢受命,既往,召二李谓之曰:"此溪汝争之近百年矣,若不以券契文字为之据,无所凭也。如有据,多者即与之也。"二李竞取其家所有,致于亢前,堆积莫知其数。命取火爇之,乃于状后判曰:"兽生于山,鱼生于水,盖自天然,固非人力。宜与众共,安可独专。"漕使以亢状奏闻,英庙为特改一官,亢由此累历漕宪。
墨 坠
治平元年,常州日禺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有震一声,移著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籓篱皆为所焚。是时火熄,视地中有一窍如杯在,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尖,色如铁,重亦如之。州守郑伸得之,送润州金山寺,至今匣藏之,游人到则发视。王无咎为之传甚详(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二0)。
结 庐 讲 授
骊山白鹿观,向有道士王某,通五经,结茅庐数十区讲授,生徒几百人,韩丕亦尝从之学。王间遣生徒往近村市酒,一日,命韩挈榼以往。王谓诸生曰:"韩秀才风骨粹重,向去进士,不可量也。然到山岁余,未尝见其所业。"命破扃索其寝室中,于席下得檞叶厚四五寸,或二三叶,或十余叶,以细梗贯之,乃韩之著述也。王见之惊骇,自此厚加礼待。其后官至贰卿、翰林学士(按:此则出《倦游杂录》,《宋朝事实类苑》卷一二引)。
奇 物
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或曰"蛟蜃之气所为",疑不然也。欧阳文忠曾出使河朔,过高唐县,驿舍中夜有鬼神自空中过,车马人畜之声,一一可辨,其说甚详,此不具纪。问本处父老,云:"二十年前尝昼过县,亦历历见人物。"土人亦谓之海市,与登州所见大略相类也。
近岁,延州永宁关大河岸崩,入地数十尺土下,得竹筍一林,凡数百茎,根干相连,悉化为石。适有中人过,亦取数茎去,云欲进呈。延郡素无竹,此入在数十尺土下,不知其何代物。无乃旷古以前,地卑气湿而宜竹耶!婺州金华山有松石,又如核桃、芦根、蛇蟹之类,皆有成石者,然皆其地本有之物,不足深怪。此深地中所无,又非本土所有之物,特可异耳(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二一)。

续 墨 客 挥 犀 卷 十
琴 曲 宫 声 十 小 调
世传琴曲宫声十小调皆隋贺若弼所制,最为绝妙。一不博金,二不换玉,三峡泛,四越溪吟,五越江吟,六孤猿吟,七清夜吟,八叶下闻蝉,九三清,十亡其名,琴家但名贺若而已(按:此则出《冷斋夜话》,见《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一六)。
虞 美 人 草 行
曾子宣夫人作《虞美人草行》云:"鸿门刁斗纷如雪,十万降兵夜流血。咸阳宫殿三月红,霸业已随烟烬灭。刚强必死仁义王,阴陵失路非夭亡。英雄本学文人敌,何用屑屑悲红妆。三军散尽旌旗倒,玉帐佳人坐中老。香魂夜逐剑光飞,青血化为原上草。芳心寂寞寄寒枝,旧曲闻家似敛眉。哀怨徘徊愁不语,恰如初听楚歌时。滔滔逝水流今古,汉楚兴亡两丘土。当年遗事久成空,慷慨尊前为谁舞。"(按:此则出《冷斋夜话》,《诗话总龟》前集卷二一引)
狄 天 使 能 战
宝元中,党项犯塞,时新募万胜军,未习战阵,遇寇多北。狄青为将,一日,尽取万胜旗付虎翼军,使之出战。虏望其旗,易之,全军径趋,为虎翼所破,殆无遗类。又,青在泾原,常以寡当众,必以奇胜,预戒军中尽捨弓弩,皆执短兵器。令军中,闻钲一声而止,再则严阵而阳却,钲声止则大呼而突之,士卒皆如其教。才遇敌,未接战,遽声钲,士卒借止,再声皆却,虏人大笑。钲声止,士卒突战,虏无遗类(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一三)。
能 辨 盗
陈述古密直知建州浦城县日,有人失物,捕得未知的为盗者,述古乃绐之,曰:"某庙有一钟,能辨盗至灵。"使人迎至后閤祠之,引群囚立钟前,自陈不为盗者,摸之则无声,为盗者摸之则有声。述古自率同职祷钟甚肃,祭讫,以帷帷之,乃阴使人以墨涂钟。良久,引囚逐一令引手入帷摸之,出乃验其手,皆有墨,惟有一囚无墨,讯之,遂承为盗。盖恐钟有声,不敢摸也。此亦古人之法,出于小说(按: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一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65976.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我的老师 转载dan的博客帅哥

优秀博文集录1。风格:温文而婉,寓深与浅,寓重与轻。原文地址:我的老师作者:卢望军我是一个老师,而且是一个教了十五年书的语文老师,我被无数正在教着的学生在我当面批阅的情况下写过,也许也被一些已经教过的学生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写过。有

转载 那尼亚传奇,好大一个梦 转载dan的博客帅哥

原文地址:那尼亚传奇,好大一个梦作者:磨盘 在一种比较混沌的状态下,看完了最近很火热的那尼亚传奇,看完了还是晕晕乎乎的。 那尼亚传奇就是一个梦,一个孩子的神话梦,我最近智力和脑力明显出现了问题,以至于看了孩子的梦都有理解的不怎么清晰

帝师问答歌转载 转载dan的博客帅哥

帝师问答歌(烧饼歌)明刘基撰据传,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时,一联军士兵从掠来的珍宝典籍中发现一册珍藏本,内容包括中国历代先贤的预言,其中一篇就是(帝师问答歌)。这位士兵将此书赠送给一位女士,后来经女士之手又传到一位名叫曼根

转载 隔行如隔山 转载dan的博客帅哥

原文地址:隔行如隔山作者:终南下蓝溪边念佛人隔行如隔山俗云:“隔行如隔山”,打铁的人听见一群木匠谈论木工手艺定是一脸茫然。世事如此,佛法何独不然?修学圣道门之人听见净土门,特别是善导大师开阐的弘愿门,一定是惊愕、诧异、不解。但他

声明:《转载 续墨客挥犀 转载dan的博客帅哥》为网友切都是假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