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队列队形规范常识 体育课队列队形练习

体育课队列队形规范常识

学校的队列队形规范来源于部队,而部队队列队形规范的依据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现将2010年5月4日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全文上传,供体育教师同仁学习。

具体请参阅第一、二、三、四、五章相关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命令

军发〔2010〕2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已经2010年5月4日中央军委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0年6月15日起施行。

胡锦涛

二〇一〇年六月三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列动作、队列队形和队列指挥,保持整齐划一和严格正规的队列生活,制定本条令。

  第二条本条令适用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和单位,以及参训的预备役人员。

本条令没有规定的队列生活事项,按照有关条令、条例和总部、军兵种制定的规章执行。

第三条本条令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生活的准则和队列训练的基本依据。全体军人必须严格执行本条令,加强队列训练,培养良好的军姿、严整的军容、过硬的作风、严格的纪律性和协调一致的动作,促进军队正规化建设,巩固和提高战斗力。

第四条本条令由各级首长和司令机关组织贯彻执行。首长和机关应当起表率作用,并对部属执行本条令的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第五条队列纪律

  (一)坚决执行命令,做到令行禁止;

  (二)姿态端正,军容严整,精神振作,严肃认真;

  (三)按照规定的位置列队,集中精力听指挥,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

(四)保持队列整齐,出列、入列应当报告并经允许。

第二章 队列指挥

  第六条队列指挥位置

指挥位置应当便于指挥和通视全体。通常是:停止间,在队列中央前;行进间,纵队时在左侧中央前,必要时在中央前,横队、并列纵队时在左侧前或者左侧,必要时在右侧前(右侧)或者左(右)侧后(见附录二)。

  第七条队列指挥方法

  队列指挥通常用口令。行进间,动令除向左转走和齐步、正步互换时落在左脚,其他均落在右脚。变换指挥位置,通常用跑步(5步以内用齐步),进到预定的位置后,成立正姿势下达口令。纵队行进时,可以在行进间下达口令。

  第八条队列指挥要求

  (一)指挥位置正确;

  (二)姿态端正,精神振作,动作准确;

  (三)口令准确、清楚、洪亮;

  (四)清点人数,检查着装,认真验枪;

(五)严格要求,维护队列纪律。

第三章 队列队形

 第九条基本队形

  队列的基本队形为横队、纵队、并列纵队。需要时,可以调整为其他队形。

  第十条列队的间距

  队列人员之间的间隔(两肘之间)通常约10厘米,距离(前一名脚跟至后一名脚尖)约75厘米。需要时,可以调整队列人员之间的间隔和距离。

  第十一条班的队形

  班的基本队形,分为横队和纵队。需要时,可以成二列横队或者二路纵队。

  (一)摩托化步兵班的队形

  摩托化步兵班通常按照班长、机枪射手、机枪副射手、自动步枪手或者狙击步枪手、火箭筒射手、火箭筒副射手、副班长的顺序列队,必要时也可以按照身高列队。

  (二)装甲步兵班的队形

  装甲步兵班通常按照班长、机枪射手、机枪副射手、自动步枪手、火箭筒射手、火箭筒副射手、驾驶员、副驾驶员或者射手、副班长的顺序列队,必要时也可以按照身高列队。

  第十二条排的队形

  排的基本队形,分为横队和纵队。

  (一)摩托化步兵排的队形、装甲步兵排的队形

  排横队,由各班的班横队依次向后排列组成。

  排纵队,由各班的班纵队依次向右并列组成。

  (二)排长的列队位置

  横队时,在第一列基准兵右侧;纵队时,在队列中央前。

  第十三条连的队形

  连的基本队形,分为横队、纵队和并列纵队。

  (一)摩托化(装甲)步兵连的队形

  连横队,由各排的排横队依次向左并列组成。

  连纵队,由各排的排纵队依次向后排列组成。

  连并列纵队,由各排的排纵队依次向左并列组成。

  连部和炊事班等,以二列(路)或者三列(路)组成相应的队形,位于本连队尾。

  (二)连指挥员的列队位置

  横队、并列纵队时,位于一排长右 侧,前列为连长、副连长,后列为政治指导员、副政治指导员;纵队时,位于一排长前,前列为连长、政治指导员,后列为副连长、副政治指导员(未编有副政治指导员时,后列中央为副连长)。

  第十四条营的队形

  营的基本队形,分为横队、纵队和并列纵队。

  (一)摩托化步兵营的队形、装甲步兵营的队形

  营横队,由各连的并列纵队依次向左并列组成。

  营纵队,由各连的连纵队依次向后排列组成。

  营并列纵队,由各连的连纵队依次向左并列组成。

  营部将所属单位人员,编为三列(路)队形,按照编制序列列队。

  营属炮兵连或者机枪连,参照摩托化步兵连的基本队形,按照编制序列列队。

  (二)营指挥员的列队位置

  横队、并列纵队时,位于营部右侧,前列为营长、副营长,后列为政治教导员(编有副政治教导员时,为政治教导员、副政治教导员);纵队时,位于营部前,前列为营长、政治教导员,后列中央为副营长(编有副政治教导员时,后列为副营长、副政治教导员)。

  第十五条团的队形

  略

第四章 单个军人的队列动作

  第十七条立正

  立正是军人的基本姿势,是队列动作的基础。军人在宣誓、接受命令、进见首长和向首长报告、回答首长问话、升降国旗、迎送军旗、奏唱国歌和军歌等严肃庄重的时机和场合,均应当立正。

  口令:立正。

要领: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携枪(筒)的要领:

第十八条跨立(即跨步站立)

  跨立主要用于军体操、执勤和舰艇上分区列队等场合。可以与立正互换。

  口令:跨立。

  要领: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拇指根部与外腰带下沿(内腰带上沿)同高;右手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手心向后。携枪时不背手。

  第十九条稍息

  口令:稍息。

  要领: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携枪(筒)时,携带的方法不变,其余动作同徒手。稍息过久,可以自行换脚。

  第二十条停止间转法

  (一)向右(左)转

  口令:向右(左)——转。

  半面向右(左)——转。

  要领:以右(左)脚跟为轴,右(左)脚跟和左(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协调一致向右(左)转90度,体重落在右(左)脚,左(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右(左)脚,成立正姿势。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半面向右(左)转,按照向右(左)转的要领转45度。

  (二)向后转

  口令:向后——转。

  要领:按照向右转的要领向后转180度。

  (三)持枪略

第二十一条行进

  行进的基本步法分为齐步、正步和跑步,辅助步法分为便步、踏步、移步和礼步。

  (一)齐步

  齐步是军人行进的常用步法。

  口令:齐步——走。

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高于春秋常服最下方衣扣约5厘米(着夏常服、水兵服时,高于内腰带扣中央约5厘米;着作训服时,与外腰带扣中央同高),离身体约30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

  (二)正步

  正步主要用于分列式和其他礼节性场合。

  口令:正步——走。

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踢出约75厘米(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适当用力使全脚掌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伸直贴于食指第二节;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内稍向下,手腕下沿摆到高于春秋常服最下方衣扣约15厘米处(着夏常服、水兵服时,高于内腰带扣中央约15厘米处;着作训服时,高于外腰带扣中央约10厘米处),离身体约10厘米;向后摆臂时(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0-116步。

  (三)跑步

  跑步主要用于快速行进。

  口令:跑步——走。

  要领: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握,拇指贴于食指第一关节和中指第二节),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听到动令,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跃出约85厘米,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垂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内侧各距衣扣线约5厘米;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行进速度每分钟170-180步。

  (四)便步

  便步用于行军、操练后恢复体力及其他场合。

  口令:便步——走。

  要领:用适当的步速、步幅行进,两臂自然摆动,上体保持良好姿态。

  (五)踏步

  踏步用于调整步伐和整齐。

  停止间口令:踏步——走。

  行进间口令:踏步。

  要领:两脚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时,脚尖自然下垂,离地面约15厘米;落下时,前脚掌先着地),上体保持正直,两臂按照齐步或者跑步摆臂的要领摆动。

  (六)移步(5步以内)

  移步用于调整队列位置。

  1.右(左)跨步

  口令:右(左)跨×步——走。

  要领:上体保持正直,每跨1步并脚一次,其步幅约与肩同宽,跨到指定步数停止。

  2.向前或者后退

  口令:向前×步——走。

  后退×步——走。

  要领:向前移步时,应当按照单数步要领进行(双数步变为单数步)。向前1步时,用正步,不摆臂;向前3步、5步时,按照齐步走的要领进行。向后退步时,从左脚开始,每退1步靠脚一次,不摆臂,退到指定步数停止。

  (七)礼步

  礼步用于纪念仪式中礼兵的行进。

  口令:礼步——走。

  要领:左脚向正前方缓慢抬起(腿要绷直,脚尖上翘,与腿约成90度,脚后跟离地面约30厘米),按照脚跟、脚掌顺序缓慢着地,步幅约55厘米,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两臂下垂自然伸直、轻贴身体(抬祭奠物除外);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行进速度每分钟24-30步。

(八)携枪行进

  (九)携便携式折叠写字椅行进

  携折叠写字椅行进时,左手提握支脚上横杠,左臂下垂自然伸直,写字板面朝外。

  第二十二条立定

  口令:立——定。

  要领:齐步、正步和礼步时,听到口令,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脚尖向外约30度),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跑步时,听到口令,再跑2步,然后左脚向前大半步(两拳收于腰际,停止摆动)着地,右脚取捷径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踏步时,听到口令,左脚踏1步,右脚靠拢左脚,原地成立正姿势(跑步的踏步,听到口令,继续踏2步,再按照上述要领进行)。

  持枪立定时,在右脚靠拢左脚后,迅速将托底钣(95式班用机枪托底)轻轻着地。其余要领同徒手。

  第二十三条步法变换

  步法变换,均从左脚开始。

  齐步、正步互换,听到口令,右脚继续走1步,即换正步或者齐步行进。

  齐步换跑步,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际,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听到动令,即换跑步行进。

  齐步换踏步,听到口令,即换踏步。

  跑步换齐步,听到口令,继续跑2步,然后换齐步行进。

  跑步换踏步,听到口令,继续跑2步,然后换踏步。

  踏步换齐步或者跑步,听到“前进”的口令,继续踏2步,再换齐步或者跑步行进。

  第二十四条行进间转法

  (一)齐步、跑步向右(左)转

  口令:向右(左)转——走。

  要领:左(右)脚向前半步(跑步时,继续跑2步,再向前半步),脚尖向右(左)约45度,身体向右(左)转90度时,左(右)脚不转动,同时出右(左)脚按照原步法向新方向行进。

  半面向右(左)转走,按照向右(左)转走的要领转45度。

  (二)齐步、跑步向后转

  口令:向后转——走。

  要领:左脚向右脚前迈出约半步(跑步时,继续跑2步,再向前半步),脚尖向右约45度,以两脚的前脚掌为轴,向后转180度,出左脚按照原步法向新方向行进。

  (三)转动时,保持行进时的节奏,两臂自然摆动,不得外张;两腿自然挺直,上体保持正直。

第二十五条坐下、蹲下、起立

  第二十六条脱帽、戴帽

  第二十七条宣誓

  略

  第二十九条冲锋枪手、81式自动步枪手、95式自动步枪手的操枪

  第三十条班用机枪手、狙击步枪手的操枪

  第三十一条40火箭筒手的操筒

第五章班、排、连、营、团的队列动作

第三十二条集合、离散

  (一)集合

  集合,是使单个军人、分队、部队按照规范队形聚集起来的一种队列动作。

集合时,指挥员应当先发出预告或者信号,如“全连(或者×排)注意”,然后,站在预定队形的中央前,面向预定队形成立正姿势,下达“成××队——集合”的口令。所属人员听到预告或者信号,原地面向指挥员成立正姿势;听到口令,跑步到指定位置面向指挥员集合(在指挥员后侧的人员,应当从指挥员右侧绕过),自行对正、看齐,成立正姿势。

  1.班集合

  口令:成班横队(二列横队)——集合。

  要领:基准兵迅速到班长左前方适当位置,成立正姿势;其他士兵以基准兵为准,依次向左排列,自行看齐。

  成班二列横队时,单数士兵在前,双数士兵在后。

  口令:成班纵队(二路纵队)——集合。

  要领:基准兵迅速到班长前方适当位置,成立正姿势;其他士兵以基准兵为准,依次向后排列,自行对正。

  成班二路纵队时,单数士兵在左,双数士兵在右。

  2.排集合

  口令:成排横队——集合。

  要领:基准班在指挥员前方适当位置,成班横队迅速站好;其他班成班横队,以基准班为准,依次向后排列,自行对正、看齐。

口令:成排纵队——集合。

  要领:基准班在指挥员右前方适当位置,成班纵队迅速站好;其他班成班纵队,以基准班为准,依次向右排列,自行对正、看齐。

  3.连集合

  口令:成连横队——集合。

  要领:队列内的连指挥员或者基准排,在指挥员左前方适当位置,成横队迅速站好;各排和连部成横队,以连指挥员或者基准排为准,依次向左排列,自行对正、看齐。

  口令:成连纵队——集合。

  要领:队列内的连指挥员或者基准排,在指挥员前方适当位置,成纵队迅速站好;各排和连部成纵队,以连指挥员或者基准排为准,依次向后排列,自行对正、看齐。

  口令:成连并列纵队——集合。

  要领:队列内的连指挥员或者基准排,在指挥员左前方适当位置,成纵队迅速站好;各排和连部成纵队,以连指挥员或者基准排为准,依次向左排列,自行对正、看齐。

  4.营集合

  营集合,通常规定集合的时间、地点、方向、队形、基准分队以及应当携带的武器、器材和装具等事项。

  各连按照营的规定,由连长整队带往营的集合地点,随即向基准分队取齐,然后,跑步到距主持集合的指挥员5-7步处报告人数。例如:“营长同志,×连应到××名,实到××名,请指示”。

  营长以口令指挥集合时,参照本条第(一)项的有关规定实施。

  5.团集合,参照营集合的规定实施。

  (二)离散

  离散,是使列队的单个军人、分队、部队各自离开原队列位置的一种队列动作。

  1.离开

  口令:各营(连、排、班)带开(带回)。

  要领:队列中的各营(连、排、班)指挥员带领本队迅速离开原列队位置。

  2.解散

  口令:解散。

  要领:队列人员迅速离开原列队位置。

  第三十三条整齐、报数

  (一)整齐

  整齐,是使列队人员按照规定的间隔、距离,保持行、列平齐的一种队列动作。整齐分为向右(左)看齐和向中看齐。

  口令:向右(左)看——齐。

  向前——看。

  要领:基准兵不动,其他士兵向右(左)转头(持枪时,听到预令,迅速将枪稍提起,看齐后自行放下),眼睛看右(左)邻士兵腮部,前四名能通视基准兵,自第五名起,以能通视到本人以右(左)第三人为度。后列人员,先向前对正,后向右(左)看齐。听到“向前——看”的口令,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口令:以×××为准,向中看——齐。

  向前——看。

  要领:当指挥员指定“以×××为准(或者以第×名为准)”时,基准兵答“到”,同时左手握拳高举,大臂前伸与肩略平,小臂垂直举起,拳心向右。听到“向中看——齐”的口令后,其他士兵按照向左(右)看齐的要领实施。听到“向前——看”的口令后,基准兵迅速将手放下,其他士兵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一路纵队看齐时,可以下达“向前——对正”的口令。

  (二)报数

  口令:报数。

  要领:横队从右至左(纵队由前向后)依次以短促洪亮的声音转头(纵队向左转头)报数,最后一名不转头。数列横队时,后列最后一名报“满伍”或者“缺×名”。连集合时,由指挥员下达“各排报数”的口令,各排长在队列内向指挥员报告人数,如“第×排到齐”或者“第×排实到××名”。

  必要时,连也可以统一报数。

  要领:连实施统一报数时,各排不留间隔,要补齐,成临时编组的横队队形。报数前,连指挥员先发出“看齐时,以一排长为准,全连补齐”的预告,尔后下达“向右看——齐”口令,待全连看齐后,再下达“向前——看”和“报数”的口令,报数从一排长开始,后列最后一名报“满伍”或者“缺×名”。

  第三十四条出列、入列

  单个军人和分队出列、入列通常用跑步(5步以内用齐步,1步用正步),或者按照指挥员指定的步法执行;然后,进到指挥员右前侧适当位置或者指定位置,面向指挥员成立正姿势。

  (一)单个军人出列、入列

  1.出列

  口令:×××(或者第×名),出列。

  要领:出列军人听到呼点自己姓名或者序号后应当答“到”,听到“出列”的口令后,应当答“是”。

  (1)位于第一列(左路)的军人,按照本条上述规定,取捷径出列。

  (2)位于中列(路)的军人,向后(左)转,待后列(左路)同序号的军人向右后退1步(左后退1步)让出缺口后,按照本条的上述规定从队尾(纵队时从左侧)出列;位于“缺口”位置的军人,待出列军人出列后,即复原位。

  (3)位于最后一列(右路)的军人出列,先退1步(右跨1步),然后,按照本条有关规定从队尾出列。

  2.入列

  口令:入列。

要领:听到“入列”口令后,应当答“是”,然后,按照出列的相反程序入列。

  (二)班(排)出列、入列

  1.出列

  口令:第×班(排),出列。

  要领:听到“第×班(排)”的口令后,由出列班(排)的指挥员答“到”,听到“出列”的口令后,由出列班(排)的指挥员答“是”,并用口令指挥本班(排),按照本条的有关规定,以纵队形式从队尾(位于第一列的班取捷径)出列。

  2.入列

  口令:入列。

  要领:听到“入列”的口令后,由入列班(排)指挥员答“是”,并用口令指挥本班(排),以纵队形式从队尾(位于第一列的班取捷径)入列。

  第三十五条行进、停止

  横队和并列纵队行进以右翼为基准,纵队行进以左翼为基准(一路纵队行进以先头为基准)。

  (一)行进,指挥员应当下达“×步——走”的口令。听到口令,基准兵向正前方前进,其他士兵向基准翼标齐,保持规定的间隔、距离行进。纵队行进时,排、连通常成三路纵队,也可以成一、二路纵队。行进中,需要时,用“一二一”(调整步伐的口令)、“一二三四”(呼号)或者唱队列歌曲,以保持步伐的整齐和振奋士气。

  (二)停止,指挥员应当下达“立——定”的口令。听到口令,按照立定的要领实施,分队的动作要整齐一致。停止后,听到“稍息”的口令,先自行对正、看齐,再稍息。

  第三十六条队形变换

  队形变换,是由一种队形变为另一种队形的队列动作。

  (一)横队和纵队的互换

  横队变纵队:

  停止间口令:向右——转。

  行进间口令:向右转——走。

  纵队变横队:

  停止间口令:向左——转。

  行进间口令:向左转——走。

  要领:停止间,按照单个军人向右(左)转的要领实施。行进间,按照单个军人向右(左)转走的要领实施。分队动作要整齐一致。队形变换后,排以上指挥员应当进到规定的列队位置。

(二)停止间班横队和班二列横队,班纵队和班二路纵队互换

  1.班横队变班二列横队

  口令:成班二列横队——走。

要领:变换前,先报数。听到口令,双数士兵左脚后退1步,右脚(不靠拢左脚)向右跨1步,左脚向右脚靠拢,站到单数士兵之后,自行对正、看齐。

  2.班二列横队变班横队

  口令:间隔1步,向左离开。

  成班横队——走。

  要领:听到“间隔1步,向左离开”的口令,取好间隔;听到“成班横队——走”的口令,双数士兵左脚左跨1步,右脚(不靠拢左脚)向前1步,左脚向右脚靠拢,站到单数士兵左侧,自行看齐。

  3.班纵队变班二路纵队

  口令:成班二路纵队——走。

  要领:变换前,先报数。听到口令,双数士兵右脚右跨1步,左脚(不靠拢右脚)向前1步,右脚向左脚靠拢,站到单数士兵右侧,自行对正、看齐。

  4.班二路纵队变班纵队

  口令:距离2步,向后离开。

  成班纵队——走。

  要领:听到“距离2步,向后离开”的口令,取好距离;听到“成班纵队——走”的口令,双数士兵右脚后退1步,左脚(不靠拢右脚)站到单数士兵之后,自行对正。

(三)连纵队和连并列纵队的互换

  1.连纵队变连并列纵队

  停止间口令:成连并列纵队,齐步——走。

  行进间口令:成连并列纵队——走。

  要领:连指挥员或者基准排踏步,其他排和连部逐次进到连指挥员或者基准排左侧踏步并取齐,然后,听口令前进或者停止。

  连、排指挥员位置的变换方法:听到口令,连长左脚继续踏1步,右脚向右前1步,进到政治指导员前方仍踏步,政治指导员继续踏步,副连长向前2步(未编有副政治指导员时,副连长向左前2步),进到连长左侧,副政治指导员向左前1步,进到政治指导员左侧,排长、司务长进到预定列队位置,继续踏步并取齐。

  2.连并列纵队变连纵队

  停止间口令:成连纵队,齐步——走。

  行进间口令:成连纵队——走。

  要领:连指挥员或者基准排照直前进,其他排和连部停止间和行进间均踏步,待连指挥员或者基准排离开原位后,各排按照排长、连部和炊事班按照司务长的口令依次跟进。

  连、排指挥员位置的变换方法:听到口令,连长向左前1步,进到副连长前方踏步,政治指导员向前2步,进到连长右侧继续踏步,副政治指导员向右前1步,进到副连长右侧继续踏步(未编有副政治指导员时,副连长右跨半步并踏步),排长、司务长进到预定列队位置继续踏步,取齐后照直前进。

(四)营横队(营并列纵队)和营纵队互换

  1.营横队(营并列纵队)变营纵队

  停止间口令:成营纵队,齐步——走。

  行进间口令:成营纵队——走。

  要领:营指挥员或者营部照直前进,各连按照连长的口令变为连纵队,依次跟进。营并列纵队变为营纵队,营指挥员或者营部照直前进,各连按照连长的口令依次跟进。

  2.营纵队变营横队(营并列纵队)

  停止间口令:成营横队(营并列纵队),齐步——走。

  行进间口令:成营横队(营并列纵队)——走。

  要领:营指挥员或者营部踏步,各连依次进到营部左侧变为连并列纵队踏步,并向基准分队取齐,然后,听口令前进或者停止。营纵队变为营并列纵队,营指挥员或者营部踏步,各连依次进到营部左侧踏步,并向基准分队取齐,然后,听口令前进或者停止。

3.营指挥员位置的变换方法,按照本条第(三)项的有关规定实施。

  (五)团的队形变换,参照营队形变换的规定实施。

  第三十七条方向变换

方向变换,是改变队列面对的方向的一种队列动作。

  (一)横队和并列纵队方向变换

  停止间,通常是左(右)转弯或者左(右)后转弯,必要时可以向后转。

  停止间口令:左(右)转弯,齐(跑)步——走,或者左(右)后转弯,齐(跑)步——走。向后——转,齐(跑)步——走(当需要向后转走时,应当先下“向后——转”的口令,待方向变换后,再下“齐步——走”或者“跑步——走”的口令)。

  行进间口令:左(右)转弯——走,或者左(右)后转弯——走。

  要领:一列横队方向变换时,轴翼士兵踏步,并逐渐向左(右)转动;外翼第一名士兵用大步行进并同相邻士兵动作协调,逐步变换方向(愈接近轴翼者,其步幅愈小),其他士兵用眼睛的余光向外翼取齐,并保持规定的间隔和排面整齐,转到90度或者180度时踏步并取齐,听口令前进或者停止。

  数列横队和并列纵队方向变换时,第一列轴翼士兵停止间用踏步、行进间用小步,外翼士兵用大步行进,保持排面整齐,边行进边变换方向,转到90度或者180度后,听口令前进或者停止;后续各列按照上述要领,保持间隔、距离,取捷径进到前一列转弯处,转向新方向跟进。

  (二)纵队方向变换

  停止间,通常是左(右)转弯,或者左(右)后转弯,必要时可以向后转。

  停止间口令:左(右)转弯,齐(跑)步——走,或者左(右)后转弯,齐(跑)步——走。向后——转,齐(跑)步——走(按照横队和并列纵队向后转走的方法实施)。

  行进间口令:左(右)转弯——走,或者左(右)后转弯——走。

  要领:一路纵队方向变换,基准兵在左(右)转弯时,按照单个军人行进间转法(停止间,左转弯走时,左脚先向前1步)的要领实施,在左(右)后转弯时,用小步边行进边变换方向,转到90度或者180度后,照直前进;其他士兵逐次进到基准兵的转弯处,转向新方向跟进。

体育课队列队形规范常识 体育课队列队形练习

数路纵队方向变换时,按照数列横队和并列纵队方向变换的要领实施。

  第三十八条摩托化步兵班的置(架)枪、取枪

  第三十九条摩托化步兵排、连的置(架)枪、取枪

  略

  第四十条机枪(炮兵)班、排、连的操枪(炮)

  略

  第四十一条指挥员列队位置的变换

  连(营、团)长出列指挥后,其列队位置,应当由副连(副营、副团)长替补。

  队列内指挥员列队位置的变换方法:

  横队、并列纵队时,副连长(副营长、参谋长)右跨1步(编有副政治教导员时,副政治教导员向前1步;编有副政治委员时,参谋长向前1步),副政治指导员(副团长)向前1步(未编有副政治指导员时,政治指导员左跨1步,与副连长对齐)。

  纵队时,副连长(副团长)向前1步(未编有副政治指导员时,副连长左跨半步,政治指导员后退1步;编有副政治教导员时,副营长向前1步,副政治教导员左跨半步;编有副政治委员时,参谋长向前1步),副政治指导员(副营长、参谋长)左跨半步,教导员后退1步。

  第四十二条其他分队、部队的队列动作,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实施;队形需要调整时,按照军兵种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分队乘坐汽车、火车、舰(船)艇和飞机

  略

第七章 敬礼

第八章 国旗的掌持、升降和军旗的掌持、授予与迎送

第九章 阅兵

第十章 晋升(授予)军衔、授枪和纪念仪式

第十一章 附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66175.html

更多阅读

上好小学二年级体育课的感想_cth 小学二年级体育课游戏

今年是我第2次上小学二年级的体育课,而且还是两个班级,比去年增加了一个班级。经过去年两个学期的实践教学,多少我了解和理解低段学生上课的身心特点。对这个学期上好二年级的课,做好扎实的基础。如果你没有了解二年级学生的兴趣爱好,或

综合组评课稿:孙苗苗老师的体育课《蹲踞式跳远》

《蹲踞式跳远》评课稿卓文庚六年级的一节体育课《蹲踞式跳远》。从课堂教学来看,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教与练的密切配合贯穿整个课堂。本节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学生准备活动非常充分。老师在

怎样上好体育课 怎样上好体育课的反思

上好一堂课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更是每一个有责任心教师的追求。我们体育学科与语数等文化学科还是有着一些本质的差别,其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体育课一般都是在运动场上授课的,由于教学过程是开放式的,这样就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声明:《体育课队列队形规范常识 体育课队列队形练习》为网友春暖花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