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学生数学小日记集锦二 小学二年级数学日记

数字与汉字之间的计算乐趣

我生在闻名于世的数学泰斗华罗庚的故乡—江苏金坛。

如今我又适逢就读于华罗庚实验小学,我打小就喜欢数字,更对数学充满了乐趣。

一天妈妈给我出了一道题:好学好-好好=790。我百思不得其解,这“好”字必须大于7以上的数字,“学”-“好”=9的话,“学”必须≥7,我经过一番计算,终于计算出“好”=8 “学”=7。

我发现数学与汉字之间有如此奇妙的乐趣,它开动了我的脑筋,使我仿佛解开了一道世界上知名的难题,我以后也要自己出一些类似于这样的题目,给我身边的同学做,让他们和我一起分享汉字与数字之间的计算乐趣!

数字班的自习课

一天,数字班在上自习课,中途“10”老师有事离开了教室,这下“4”、“6”、“8”、“9”在教室里调皮捣蛋起来,首先是“9”摇身一变,变成了3×3,“8”不甘示弱居然变成了2×2×2,“6”跟着变成了3×2,“4”也学着他们变成了2×2,他们拖着自己变身出来的“3”和“2”在教室里跑来跑去,顿时教室里乱成一片。

“0”班长一看教室乱成这样,心里很着急,就大声说:“大家不要再闹了,安静!”可是“0”最小最弱,没有人听他的。这时“0”班长灵机一动,急中生智变出了0=0×10。正在捣乱的“9”、“8”、“6”、“4”一看见”10”老师,吓得赶紧变回原样坐回座位,认真的自习起来,教室里又恢复了原有的安静。

数硬币

老师说数学是一门基础课,我想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直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吃饭要数学:一个人能吃下多少饭,就煮多少饭;走路要数学:路有远有近,走哪条路可以最快走到要去的地方等等,所以说生活到处都充满着数学。
有一天,我去叔叔家玩,叔叔给了我一大把一元硬币,没告诉我多少钱,我就开心的数了起来,可是硬币有些多,我一个一个地数太慢了,有什么好办法呢?我想了一想,灵机一动想起了老师教我们的加法和乘法算式,我就2个放一堆,放了9堆还多一个,那不是2乘以9再加上1吗,就是19元,我告诉了叔叔多少钱,叔叔哈哈大笑起来说:我还以为你数不出有多少钱呢!那就把这些钱奖励给你去买东西吧!于是我飞快地跑去超市买了我想要的玩具,然后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你看,数学真的是用途很广。

肯德基餐厅的数学小问题

今天是舅舅家小表弟的生日,妈妈决定带我和表弟去吃肯德基,我和表弟听了高兴地跳了起来,我们三个人到了肯德基金城餐厅,餐厅里食物价格:

名称

价格

单位

奥尔良烤翅

9元

1对

圣代

5元

1杯

中包薯条

7元

1袋

儿童套餐

19.6元

1套

可乐

5元

1杯

蛋挞

4元

1个

妈妈让我点食物,我给表弟点了一个儿童套餐,给妈妈和我自己点了2份烤翅,5个蛋挞,1个圣代,三包薯条,1杯可乐,妈妈给我100元去付款,我非常高兴地跑到服务台,把菜单交给服务员阿姨,服务员阿姨热情接待我,服务员阿姨可能是为了考我,问我:“小姑娘,你算算钱够不够?"我肯定的告诉阿姨,我应该付88元6角,因为我刚刚算过了,烤翅18元(2×9=18),5个蛋挞20元(5×4=20),三包薯条21元(3×7=21),六样一共88元6角(19.6+18+20+5+21+5=88.6),阿姨夸奖我说:“小姑娘,真聪明”,阿姨给我配好餐,找给我11元4角,我赶紧把菜食物端给妈妈和表弟,我们开心的吃起来,我们还唱了生日歌,表弟告诉我,他今天生日过得非常快乐。

通过这件事,我觉得数学真有趣,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去学习。

数学真有趣

一年级的时候我学会了加法,二年级一开学,王老师就教会了我乘法。老师说:‘‘乘法和加法其实是一家。”我问妈妈:“妈妈,你能理解老师说的话吗?”妈妈摇了摇头,说:“我不太懂,你能理解就讲给我听听,好吗?”我沉思了一会,说:“老师上课的时候是这样对我们说的:比如5+5+5+5+5等于几呢?如果你用加法做,要算四次;如果你用乘法做,只要会背‘五五二十五’的口诀就能算出来。”妈妈听了笑了笑问我:“是不是所有的加法都能用乘法做呢?”我想了一想回答说:“老师在课堂上是这样讲的:“假如加法中的加数不相同,就不可以用乘法来算了;而假如加数相同的话,就可以用乘法来算。”其实,乘法就是相同加数相加的简便方法。妈妈听了我的回答后说:“既然你已经学会了乘法,下午我带你去超市买东西,考考你是不是真的学会了?会不会算账?”

下午,我和妈妈来到超市。妈妈去买QQ糖,一袋是两元钱,一共买了五袋,妈妈让我算算五袋QQ糖一共要付几元钱?我说:“2乘以5等于10”。妈妈说:“6袋呢?7袋呢”?我说:“二六十二,二七十四,早就会啦”!妈妈:“看来乘法真有用!我听了妈妈的话心里喜滋滋的。我觉得学数学真有趣!

神 奇 的 数

数学真是一座神奇的城堡,让我着迷、充满兴趣。

有一次,我在书上看到一道题目:下面竖式中字母代表几?

ABC

+CBA

BBCB

我的眼球一下子就被它吸引住了,心想:字母怎么能变成数字呢?太好玩了,于是,我不顾一切就计算起来。哎呀!这道题目好像太难了,我用1、2、3、4……好几个数字计算了好几遍,都算不出来。“这道题目怎么做呢?难道不是这样算吗?”我心里琢磨着:“哼!我偏要把你做出来。”于是,我开动脑筋,继续思考。可是过了好久,我还是没弄明白,这下我着急了,想到了爸爸,这时,爸爸过来了,我只好向他求救。他看了看题目,对我说:“最大的一位数是9,题目中,百位上的字母A和C相加,最大只有十几,因为A加C已经进位了,所以B一定等于1……”爸爸刚讲到这儿,我连忙对他说:“你别讲了,让我自己思考。”于是,我又开始研究起来:知道了B=1,个位上的C加A肯定等于11,那么C=B+B+1=3,所以A=8。坐在旁边的爸爸看了直点头,夸奖我聪明。尽管我心里很高兴,可这道题终究是爸爸点拨的,我心里还是有点遗憾。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不一会儿,他又找了一道题:

BA

AB

+AB

CAA

我看了看,感觉这道题又把我难住了:三个一位数相加,得数有可能大于20,C就无法确定是1还是2,但我不放弃,还是认真的思考。我又看了看个位上的数,突然心里一下子明白过来,A+B+B得数的尾数等于A,一定是B=0或者B=5,如果B=0,十位数上的B+A+A得数的尾数就不可能是A,所以应该是B=5,经过计算,A=4,C=1。

看着面前的字母终于变成了数字,我的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数学真是太神奇了,它千变万化,时时刻刻生活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平时肯动脑筋,就没有我们不能解决的问题。

数学在生活中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我学会了认识钟表,它使我的生活更有规律;我学会了乘法,它使我的计算更快;我学会了统计,它能帮我分析和推理;我认识了人民币,它让我学会独自购物……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去商场买文具。一扎铅笔5元,我拿了5扎,妈妈问我几元钱?我说:“25元。”妈妈问我:“为什么是25元?” 我说:“5×5=25(元)”。妈妈又问:“6扎呢?7扎呢?”我说:“五六三十,五七三十五,我早会啦!”妈妈夸我算得真快,我心里美滋滋的,要知道这可都是数学的功劳呀!

数学在生活中
我学会了认识钟表,它使我的生活更有规律;我学会了乘法,它使我的计算更快;我认识了人民币,它让我学会独自购物……

前几天,我和爸爸上街买衣服。我看中了一身运动服,衣服要187元,裤子要123元,我说:“就买这套吧!”爸爸同意了,接着爸爸问我:“你知道一共要花多少钱吗?”我心里一算:187+3=190元,190+120=310元。“310元”我立刻答道。爸爸夸我算得真快。

一年级的时候我学会了加法,二年级一开学,王老师就教会了我乘法,其实乘法比加法还简单呢!妈妈带我到超市去买早餐奶,一袋2元,我拿了5袋,妈妈问我几元钱?我说:“2×5=10(元)”。妈妈说:“6袋呢?7袋呢?”我说:“二六十二,二七十四,我早会啦!”妈妈说,看来乘法真有用!我心里喜滋滋的。
我心里美滋滋的,要知道这可都是数学的功劳呀!

数学小论文

六月四日是小兔子的生日,它请了许多小朋友来参加它的生日PARTY,有小熊、小猴、小狗、小猫和小鸡。晚上他们便一同到了小兔家给小兔过生日。晚饭后它们开心地玩着。这时小猫说:不如我们来玩数学游戏吧?小猴拍了拍手,高兴地说:“太好了,太好了,这样玩的更开心了.。”小兔说:“就出些乘法的题目吧。那我就先才了。5乘8等于多少?”小鸡立即拿起纸和笔写算起来颗小狗却立即报出了答案:“40”小鸡吃了一惊!小狗说:“加8+8+8+8+8=40太麻烦了,我们已经学了乘法口诀了,就的用上。这题的口诀就是五八四十呀!”小鸡顿时茅塞顿开,便叫小狗教他乘法口诀,小狗和其他小伙伴一起教小鸡并且告诉小鸡乘法口诀的要点。很快,小鸡就学会了口诀。小猫说:“乘法口诀是快但不是所有的题目都可以用口诀的。假如加法中的加数不相同,那就不可以用乘法来计算了,我们老师说,乘法就是相同的数相加的简便方法,你知道了吗?”小鸡说:“知道啦,谢谢大家了,我们继续来做题目吧!这下看谁算的快。”话刚说完小熊便出题了:“6乘9等于多少?小兔和小猴一起说:“54”。小兔又出题说:“4乘3等于多少?”这回小鸡抢着说:“12.。“恭喜你,答对啦!。”大家一边鼓掌一边说道。这个游戏小动物都懂得了许多知识都很开心。接着它们又玩了许多其他的数学游戏,有猜数字,想得数,列数式、排位置等等的数学游戏,它们玩的连做梦都再想着数学小游戏呢!

数学就在生活中

数学是看不见的,可是它又是无处不在的,数学非常有趣,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

星期天下午,爸爸带我到小区门口买甘蔗,买水果的阿姨挑一根又长又粗的甘蔗称了一下后告诉我们要付七元五角钱,爸爸递给她一张十元的人民币,接着低下头问我:“开开,阿姨要找多少钱给我们呀?”我仔细一算,10元等于100角,7元5角等于75角,100-75=25(角),25角就等于两块五角,我大声告诉爸爸“是两元五角钱!”爸爸和阿姨都笑了,夸我真聪明。

然后,阿姨开始给甘蔗削皮,削完皮后,我发现她用刀在长长的甘蔗上剁了六下,甘蔗被分成了七小段,啊!我明白了,平时老师给我们做的应用题中就有这种类型的题目,以前我经常会错,现在终于懂了!

通过这件小事情,我发现了生活中有许多数学的道理,以后我一定要把数学学好!

数学小日记

上了小学二年级,我学会了乘法和除法,这对我的数学解题有了更大帮助,题目也比以前复杂了。

有一次我在做数学聪明题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道题目:李奶奶家现在有12个鸡蛋,还有一只每天下一个鸡蛋的母鸡,如果李奶奶一天吃2个鸡蛋,那么家里的鸡蛋可以连续吃几天?我一看,这还不简单,用除法做不就行了,122=6天。但是,我又仔细看了看,答案不对,没这么简单,不是还有一只每天下一个蛋的母鸡吗?6天这个母鸡又下了6个蛋,62=3天,应该再加上3天,李奶奶总共吃了6+3=9天。可是后面三天母鸡又在下蛋,第十天早上的时候还剩3个鸡蛋,鸡又下了一个,等于还有4个鸡蛋,李奶奶吃了两个,还剩两个。真是好复杂!接着做下去,第十一天母鸡又下了一个,总共还剩3个鸡蛋,李奶奶吃了两个,还剩一个。第十二天母鸡又下了一个,李奶奶正好吃完。呀!终于绕出来了,一共是12天。我突然发现还有一种简单的解题方法:李奶奶每天吃2个鸡蛋,她可以每天从原来12个鸡蛋里拿出一个,加上母鸡下了的一个,刚好两个,吃12天。

通过做数学题目,我懂得了数学的解题方法有多种多样,好的方法能节省不少时间,以后我更爱动脑筋去解题了。

数学小日记

星期六晚上,我们一家在爷爷家吃饭。

爷爷家买了蛋糕,我最喜欢吃了,一连吃了好几块。这时,爸爸给我出了一道题:“一斤蘑菇4块钱,一斤蛋糕7块钱,奶奶一共买了一斤蘑菇和两斤蛋糕,一共花了多少钱?”

我想了想,蘑菇是1×4=4元,蛋糕是2×7=14元,4+14=18元。“18元。”我把答案说了出来。

爸爸又接着问:“奶奶买了16块蛋糕,我们一共8个人,平均每人可以吃到几块蛋糕啊?”我流利的回答道:“16÷8=2,每人可以吃2块。”说完很得意的看着爸爸。“哦,那你刚才吃了几块啊?”奶奶在一旁问到。我不好意思的说:“我刚才吃了6块。”妈妈也在旁边说:“你下午不是看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吗?”看到大家都看着我,我眼睛一转,飞快地夹起几块蛋糕,说:“爷爷、奶奶,你们也吃啊。”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都笑了,直说我是个小坏蛋。我一边吃着美味的蛋糕,一边想,以后啊,有好吃的东西可不能只顾自己了。

有 几 个角

有一天吃晚饭的时候,我给爸爸和妈妈出了个题:要是把吃饭的桌子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爸爸说:“有5个角”。妈妈说:“有3个角。”到底谁的对呢?我说,“你们俩都对!”为什么?爸爸和妈妈齐声问我。“因为如果把桌子沿对角线截,就剩下3个角,如果随便截一个角,就会剩下5个角,你们明白了吧?”哈哈,听了我的解释,爸爸和妈妈都恍然大悟。

爸爸问我:“小宇,如果随便截一个角,会不会还剩下4个角呢?”,我说可以呀。只要沿一个角向对面一边截去一个角就可以了。爸爸听完我的讲述连连点头称赞。

我心里开心极了!其实这道题杨老师早就在课堂上讲过啦!

小猴为开会做准备

一次小动物们准备开会了,主持会议的牛大叔因临时有事出差了,它把前来开会的小动物只数及午餐的数量留在了纸上,这让准备会议的小猴犯了愁。上面写着:①只数:鹅是狗的三倍,鸡是鹅的两倍,加上小猴共31。②午餐供应量每只小狗是鹅的5倍,每只鹅是鸡的两倍,猴是鸡的两倍,鹅每只供应200克。小猴不停的挠着脑袋左思右想,看着离开会的时间越来越进,它真着急啊。冷静下来思考后终于理清了头绪,合计31只加上小猴自己那么鸡鹅狗共30只。假设狗的数量为1倍,那么鹅就是三倍(3×1=3)鸡则为6倍。(3×1×2=6),合计是10倍。那么每倍数目为(30/10=3)这样小狗为3只,鹅为9只(3×3=9),鸡为18只(9×2=18),哈哈!终于知道小动物们的只数了。再来看午餐的供应量也不难算出了:“鹅午餐合计供应(200×9=1800)克,狗午餐合计(200×5×3=3000)克,鸡午餐合计(200/2×18=1800)克,猴午餐合计(200/2×3×1=300)克合计(1800+3000+1800+300=6900)克。”哇好长一个有趣的数学题啊,现在终于解决了。小猴也开心的笑了他想等到开会时我也拿这到题来让大家算算。

有趣的数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月之繁,无处不用到数学。”特别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数学的应用更是无所不在。比如我今天看脑筋急转弯时看到这样一道题:今天,天气格外好,蓝湛湛的天空、绿茵的树林、五颜六色的花儿……两个妈妈和两个女儿一起在河边散步,她们至少有几个人,当时我想两个妈妈当然是两个人,两个女儿也是两个人,所以应该有2+2=4(人)。妈妈说:“我们先来看你和爸爸的关系,你是爸爸的儿子,所以这里有1个儿子,1个和爸爸。爸爸是爷爷的儿子,所以这里也有1个爸爸,1个儿子。”经过妈妈这么一说,两个妈妈和两个女儿在一起,至少有3个人。”

在这学期,杨老师教会了我们乘法口诀,我发现比加法方便的多了。有一次,爷爷去买了一箱啤酒来招待客人。吃完饭,客人们走了,我发现爷爷买的那箱啤酒是这样装的,每排6瓶,共4排。我用老师刚教的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很快就算出整箱啤酒原来共24瓶,现在箱子里还有18瓶,那客人们总共喝了6瓶啤酒。我把空瓶数了数,果然是6个。

我们的楼道里每层有9个楼梯,一共有5层楼,那么5ⅹ9=45就有45个楼梯。妈妈问我家里有5口人,一个人有2只手,5个人有几只手呢?我马上回答说:“2ⅹ5=10有10只手。”中午吃饭的时候每个人用2支筷子,家里有5个人,2ⅹ5=10我拿了10支筷子。

数学能令你的思维纯净,和谐,会为你的思维增添活力。 它赋予你想象的翅膀,为你开通推理的渠道。数学是被我们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的,它教我们去识别一些东西,教我们如何才能取得利益。有时候数学还能帮我们认清欺骗,甚至创造欺骗。

数学小论文

星期天中午,吃完饭后,爸爸刚收拾完碗筷,我看着四四方方的桌子对爸爸和妈妈说:“要是把这桌子锯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爸爸说:“还剩5个角。”妈妈说:“还剩3个角。”到底谁对呢?我说:“你们俩说的都对!”为什么?爸爸妈妈齐声问我。我说:“要是把桌子的任意一个角锯掉,那剩下的是5个角,如果要是沿桌子任一条对角线锯,那剩下的只有3个角了。你们说是不是?”爸爸和妈妈听完了我的话都欣慰的笑了,其实这道题田老师早就在课堂上讲过了!

数 学 小 论 文

今天,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题,题目这样的:小明到奶奶家玩,奶奶决定出道题考考他,奶奶说:奶奶每天吃3个鸡蛋,可是每天有一只鸡生1个鸡蛋,原本家里有18个鸡蛋,问能吃几天?

当时听了这道题,我觉得好难哦,有点无从下手。可细想想,其实挺简单的。奶奶每天吃3个鸡蛋,又有一只鸡每天生1个蛋,其实也就是奶奶每天从18个蛋里拿出2个吃了,那能吃几天呢?18÷2=9(天),答案自然是9天喽。

接着,我想举一反三,就出了道题考妈妈。我说:爸爸每天给我5元钱,我坐公交车每天花2元钱,问多少天后可以余钱买到30元的玩具小汽车了?妈妈说:6天。我哈哈大笑:“妈妈你错了”,接着我就分析给她听:爸爸每天给我5元钱,我花2元,其实相当于每天爸爸只给我3元让我存着,那30÷3=10天嘛。妈妈也笑了,说天天比妈妈聪明了。其实我知道妈妈会做这道题的,她就是想让我分析这道题啊!

24 点 真 有 趣

星期天,我和周玉瑾一起玩了24点游戏。游戏规则很简单:大家共抽四张牌,然后用“+ 、-、×、÷”这几种计算方法最后得数一定要得24,就行了。

游戏开始了,我们抽了四张牌。唉!抽的牌怎么这么糟呀!你看,两张是2,两张8。我想了一会也没有想出来。这时,只见周玉瑾说:“我可以了,你看,8÷2=4,8-2=6,4×6=24。”第一轮,我输了。但我并没有灰心丧气,因为后面还有机会,我一定要把握机会,好好赢一把。我们又抽了四张牌“6、5、8、3”。我激动得马上脱口而出:“6-5=1,8×3=24,24÷1=24。现在是1比1平了。哈哈我赢了。”

周玉瑾说:“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一定会在下一回合胜过你的。”第三回合到了,我们又抽了四张牌“6、9、3、2”。我一看心里一紧张机会就给周玉瑾抢去了。突然,只听周玉瑾大声地喊道:“9-3=6,6-2=4。4×6=24。我还有呢,6×2=12,9+3=12,12+12=24, 3 比1我赢了。”我看着她那得意的样子,灵机一动,大声喊到还有:6+2=8,9÷3=3,3×8=24。说完我俩都开心的笑了。

我觉得24点真有趣,同时也感到数学真的很奇妙。我今后一定要努力学习数学,灵活运用“+、-、×、÷”的混合运算,在下一次的24点游戏中,一定要用得得心应手,当个高手。

有趣的数学

数学是看不见的,数学是数不清的。

数学是明亮的眼睛,是我们的欢乐,是数学家的喜讯。

我们是离不开数学的,数学就象欢乐的海洋。

学好数学是我的目标,所以现在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在一张正方形的纸上剪一刀,剩下的是什么图形?动手剪一剪,相互交流。前天老师就布置了家庭作业,回家准备4张正方形的纸,带一把剪刀。我只想到3种情况: ,老师上课时询问还有其他别的情况呢?,除了上面三种,还有一种特别的图形,真的连我都没有想到,试着想想还有别的可能?大家的兴趣猛增,被图形的这种奇妙变化所吸引。“还有、还有”还有七边形。通过今天学生的活动我才知道:在一张正方形的纸上剪一刀,剩下的是可能是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

数 学 与 生 活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就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离不开数学的。

就拿我们二年级学的数学来说吧,首先说说乘法,星期六我和妈妈一起去买菜,先买得是带鱼8元钱一斤,妈妈秤了2斤,又去买了2斤西兰花,3元钱一斤,妈妈让我算算一共多少元。我刚学会了乘法很快就说出来了带鱼2×8=16(元),西兰花2×3=6(元),16+6=22(元),一共用了22元。妈妈还夸我了呢!所以说学会了乘法,我们就可以算得既快又准。

其次是时、分、秒,它对我的帮助就更大了。自从学会了时分秒每天我亲自给我的小助手——闹钟安排工作,就是让他在早晨六点三十分准时叫我起床,然后是十五分钟穿衣服,十五分钟刷牙洗脸,十分钟吃早饭,七点二十五分准时从家里出发去上学,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所以说学会了看钟,我们就会合理地安排时间。

最后是认识图形,有一天吃晚饭的时候,我给爸爸、妈妈出了个题:要是把吃饭的四角桌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爸爸说:“有3个角”。妈妈说:“有5个角。”到底谁的对呢?我说,“你们俩都对!”为什么?爸爸和妈妈齐声问我。“因为如果把桌子沿对角线截,就剩下3个角,如果随便截一个角,就会剩下5个角,你们明白了吧?”哈哈,听了我的解释,爸爸和妈妈都恍然大悟。我心里开心极了!其实这道题王老师早就在课堂上讲过啦!

数学来源于实际、来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可以从数学中得到乐趣!学好数学是我的目标,请为我加油吧!

逛 超市

今天我们一家三口去超市买东西,爸爸给我了25元,我去买了五袋饼干,妈妈问:“五袋饼干要多少元?”我说:“5*5=25[元]。”爸爸表扬我了,说:“圆圆真能干,能用上乘法了。”妈妈买了衣服、头花,花了150元,妈妈问我:“圆圆,你知道今天我们在超市一共花了多少钱吗?”我说:“不知道。”妈妈又说:“你可以自己在心里算一下啊,现在是已经是二年级的小学生啦!”我仔细的在心里面想了一下,说:“25+150=175[元]。”妈妈说对了。

我们逛完超市,来到了澳克士吃东西,我们要了两份薯条、奶茶和汉堡。妈妈问:“一共吃了多少钱啊?”我想了一下说:“15*2=30[元]。”妈妈说:“圆圆你真聪明。”我们吃完后就步行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妈妈问我:“圆圆,今天我们一共花了多少钱啊?”我想了想说:“30+175=205[元]。”妈妈说:“嗯,圆圆你真棒!”

这次和妈妈爸爸一起上街让我感觉到,只要自己仔细观察,到处都有着数学。我一定把数学学学好。

马 虎 的 小 猴

正在读二年级的小猴和小熊是一对好朋友。

一天,他俩一起到游乐园玩。机器人阿灵举着手中一支非常精美的笔对小动物们说:“这是一支精灵QQ笔,它既会说话又会跳舞,你们谁想得到他?”“我想!”“我想!”小动物们纷纷举手嚷道。小猴和小熊的手举得特别高,声音叫得特别响。“好吧,我们就请小猴和小熊来进行一场游戏比赛,谁做得又对又快,就把这支神奇的笔奖给他。”“耶!——”小猴和小熊高兴的叫了起来。他俩都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赢过对方。

机器人阿灵说:“我出一道算术题,你们根据题目只要在身后各自的电子板上列出前半段算式,电子板就会自动跳出得数,然后你们根据各自的得数从左边那堆小皮球中拿相应个数的球放入你们各自身边的筐子里。大家都听懂了吗?”“听懂了!”“听懂了!” 小猴和小熊都欢快地叫了起来。

机器人阿灵开始出题了:“一只小白兔出去采蘑菇,上午采到9个大蘑菇,下午又采到7个大蘑菇,他这一天一共采到多少个大蘑菇?”话音刚落,小猴和小熊便飞快地拿起笔在电子板上写起来。只见小熊端端正正地写道:“9+7=”,而小猴非常潦草地写着,结果把“+”写歪了,变成了“×”,看起来就象“9×7=”。这时,他们各自的电子板上立刻出现了不一样的得数,小熊的是:“9+7=16”,小猴的是:“9×7=63”。然后他俩开始飞快地往各自身边的筐子里捡球。小动物们也纷纷为各自的选手喊着:“小猴,加——油!”“小熊,加——油!”。只见小猴的动作非常麻利,一会儿就拿了十几个了,而小熊才拿了七、八个。又过了一会儿,小猴筐子里的球已经有三十几个了,筐子也快被装满了,小熊筐子里的球也已经十六个了。忙得满头大汗的小猴正准备继续装球时,小熊已经停了下来,高兴地叫道:“我赢啦!”满以为自己可以得第一的小猴一下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这时,机器人阿灵走上前来:“我宣布小熊赢得了这次比赛,让我们为他祝贺吧!”小动物们都鼓起了掌。机器人阿灵又说道:“小猴虽然拿的球比小熊多许多,但因为马虎,把“+”写成了“×”,结果得数不对了,希望小猴下次能认真努力,争取胜利,让我们也鼓励他一下好吗?”小动物们都也鼓起了掌。小猴羞愧地低下了头。小熊捧着那支精灵QQ笔走过来对小猴说:“小猴,小猴,不要气馁,只要改掉马虎的毛病,下次你一定也会赢的。让我们一起拥有这只神奇的笔吧!”

小猴开心地笑了:“小熊,谢谢你!你真是我的好朋友!我一定改掉马虎的坏毛病!”

数学小故事----称体重

大千世界,无其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

有一天,爸爸带回来一只小狗,我想知道小狗的重量,然后我就把磅称拿出来,把小狗放到磅称上去称,可是小狗太调皮了,我一放上去,它就跳下来,就这样来来回回折腾了好几次。我非常生气,但又没有什么办法,只好垂头丧气地坐在地上了。忽然,一个念头在我的脑海里冒了出来,最后,我还是顺利地把小狗的体重称出来了。原来我想的办法是这样的:我先抱着小狗一起站在磅称上称出我们的重量,然后,我再称出自己的重量,这样:我和小狗的重量-我的重量=小狗的重量。

此时,我感到这就是“眉头一皱,计上心头”呀。

数学不但锻炼我们思维的体操,而且我们还可以从数学中得到许多乐趣。所以说,数学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探索。

数学趣味小故事----怎么少了30元呢?

节日快到了,街上充满了节日气氛。店铺里、道路旁、地摊上,到处都摆满了货物,应有尽有。水果商们把贮藏保鲜的苹果、葡萄、香蕉一并搬了出来,希望卖个好价钱。

这天中午,波波忙完了半天的活计,也赶集来了。一路上,他不住地和熟人、朋友打着招呼。忽然,听见有人高喊他的名字,波波回头一看,原来水果店老板大山。他不仅常用假冒伪劣商品坑害顾客,还专门放高利贷剥削百姓,是个人人痛恨的坏蛋。波波早就想教训这家伙,可就是没有遇上机会。这时大山正拿着秤杆坐在两大筐香蕉跟前发呆。一筐是优质香蕉,标价为2元1斤;一筐是普通香蕉,标价为1元2斤。可是问的人多,买的人少。

“波波大哥,如今做点生意真不容易呀。您看,我在这坐了一上午,还没卖出几斤香蕉,现在优质香蕉和普通香蕉都还剩下60斤,不知要卖到何时呢!”大山其实想央求波波帮他出个推销香蕉的点子,又不好意思说。

波波心想:这家伙正好送上门来,使个办法叫他亏点钱吧,也为大伙儿出口气。就来到水果摊前对大山说:“啊,大山老弟,你可真笨!优质香蕉虽甜,但价格贵,普通香蕉虽便宜,却味道不怎么样。为什么不把两种香蕉掺在一起,按3元3斤出卖,也就是每斤1元,这样不是既好卖又省事吗?”  

大山一听顿时眉开眼笑,连忙竖起大拇指称赞道:“波波大哥真是聪明,名不虚传!”于是大山按波波的办法出售香蕉,果然买的人多了起来,不一会儿,120斤香蕉卖光了。  

可是,当大山清点卖得的钱数时,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如果按照原来的价格卖,优质香蕉应该卖2元×60=120元,普通香蕉应该卖1元×(60÷2)=30元,一共应该能卖到120元+30元=150元,可现在卖得的钱却只有120元,怎么少了30元呢?他猫腰瞪眼在香蕉摊前转来转去,找遍了每个角落,也不见丢失的30元钱。最后才悟到是让波波给捉弄了。当他想追上波波问个明白时,波波早已走得无影无踪了。

算24点

自从数学老师教我们玩“算24点”后,我就深深的迷上了这项游戏。

妈妈告诉我,和许多起源于民间的游戏项目一样,“算24点”作为一项健脑益智活动,其起源于何时何地,发明者是谁,为什么恰恰是算24点而不是算18点或36点等等,这些问题,今天已很难弄清楚了。但多年来,它却一直受到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流行于全国。一种小小的扑克牌游戏,能有这么大的魅力,恐怕和它的简单易懂、不受场地限制、对抗性强等特点有关。在我的口袋里经常装着一副扑克牌,有时间就拿出四张来算一算,不仅提高了我心算加减乘除的能力,还培养了我的注意力、反应力。当四张牌亮出后,我的大脑便迅速运转起来,得出答案时那种幸福感是无法言语的。每天晚上临睡前,我都要叫妈妈和我玩几把。妈妈还说,教我单纯的做几道数学题,会觉得枯燥无味,但把数学题与游戏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就不一样了。我有时候对算不起来的牌组会思考很长时间,欲罢不能。妈妈看我如此喜欢这项游戏,就给我买了一本《扑克“算24点”的技巧》,陪我一起学习训练。

在网上,我看到一则关于11岁“小能人”匡世珉周游列国拿奖牌的故事。他现在已经是小小“数学家”了,他的获奖证书中数量最多、分量最重的就是数学。他在幼儿园小班就开始算24点,很快大人们就不是他的对手了。我也要向他学习,将数学学得更好!

数学小故事

星期六的早晨,森林里热闹极了,各种小动物在奔走相告。哦,原来是今天开田径运动会了。参加运动会比赛的运动员有:小马,小狗,小兔,它们参加的项目是100米,跳高,跳远:跑步比赛第一名得分为5分,第二名得3分,第三名得1分。就听到狗熊先生一声哨响,比赛开始了,看到小狗,小马,小兔三位运动员在跑道上你追我赶,竞争真是激烈啊。最后是小狗第一个到达终点,获得了第一名,并且得到5分。随后跳高和跳远比赛相继结束了,最后的得分排行是小马得到13分,小狗得到9分,小兔得到5分。狗熊爸爸回家后和小狗熊说:“儿子,爸爸考考你,看看你是不是聪明。今天有三项比赛,第一名能得5分,第二名能得3分,第三名得1分,小狗在100米赛跑项目上得了第一名。最后它们的总得分是小马13分,小狗得9分,小兔得5分:你知道小马、小狗、小兔它们在100米、跳高、跳远比赛中分别获得了第几名?”小熊宝宝拿了一支笔,稍微想了想。在纸上画了张小表格:

运动员项目

100米

跳高

跳远

小马

小狗

小兔

然后对熊爸爸说:“我算出来了:小马得了——个第一,——个第二,

小狗得了——个第一,——个第二,——个第三,小兔的了——个第二,——个第三。”熊爸爸说:“恩,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备注答案:小马100米得第二名,跳高、跳远得第一名;

小狗100米得第一名,跳高第二名,跳远得第三名;

小兔100米得第三名,跳高得第三名,跳远得第二名。

数学无所不在

我学会了认识钟表,它使我的生活更有规律;我学会了乘法,它使我的计算更快;我学会了统计,它能帮我分析和推理;我认识了人民币,它让我学会独自购物……
二年级学生数学小日记集锦(二) 小学二年级数学日记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去商场买衣服。我一眼就看中了一身运动服,衣服要197元,裤子要113元,我说:“就买这套吧!”妈妈同意了,接着妈妈问我:“你知道一共要花多少钱吗?”我心里一算:197+3=200元,200+110=310元。“310元”我立刻答道。妈妈夸我算得真快。
我心里美滋滋的,要知道这可都是数学的功劳呀!

还有一次吃晚饭的时候,我给爸爸和妈妈出了个题:要是把吃饭的桌子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爸爸说:“有5个角”。妈妈说:“有3个角。”到底谁的对呢?我说,“你们俩都对!”为什么?爸爸和妈妈齐声问我。“因为如果把桌子沿对角线截,就剩下3个角,如果随便截一个角,就会剩下5个角,你们明白了吧?”哈哈,听了我的解释,爸爸和妈妈都恍然大悟。我心里开心极了!其实这道题王老师早就在课堂上讲过啦!

数学王国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

星期天的天气特别的晴朗,妈妈要带我去药店给我外公买中药。我赶紧从被窝里跳起来,穿好衣服和妈妈一起来到药店。

妈妈拿出医生开好的单子,阿姨接过单子边称边说:“甘草每两0.16元,共2两5钱;白术每两2.4元,共4两6钱……”我越听越糊涂,不解地问妈妈:“我在学校学过‘克’和‘千克’是质量单位,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斤’和‘两’来作质量单位。我知道1斤=500克,还知道1斤=10两,1两=50克。可是阿姨刚才又用‘钱’这个字,这里的‘钱’是什么单位?”妈妈说:“这里的‘钱’也是质量单位,1两=10钱。”根据妈妈的提示,我很快就明白了:原来“钱”是比“两”更小的单位。

数学王国,有许多的奥妙,由我们去发现,并用发现的方法,来很好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赢 妈 妈

今天,老师教了我们一个小游戏。回到家,我对妈妈说:“妈妈,我们来玩个游戏,好吗?”她很爽快地答应了,问:“怎么玩?”我说:“这里有25个瓜子,每次最多拿3个,最少拿1个,谁拿到最后一个就输了。”妈妈说:“行,我先拿。”这就是我的妈妈,总是喜欢占上风,和我一比高低。她哪里知道这正是我想要的。我们玩了好几次,都是我赢了。妈妈很纳闷,我就把“只赢不输的方法”告诉了她:25个,最后一个谁拿到谁输。所以只要拿24个就可以了。两个人每次拿的和是4个,让别人先拿,后拿的就一定会赢。妈妈听了恍然大悟。我终于赢了妈妈,而且让她输得心服口服。

数学日记

星期天,我和妈妈去逛街,看到一个老奶奶在卖甘蔗,我很想吃。妈妈说:“这次考考你,算对了才买给你吃。”

老奶奶说:“一根甘蔗4元。”妈妈选了两根甘蔗,问我一共要多少元?我算了一下,要付给老奶奶8元[4X2=8(元)]。妈妈给了我5元,问我够不够?我说不够,妈妈又换了一张20元的给我。我算了算20-8=12(元),应找回12元,老奶奶和妈妈都夸我算对了。但是老奶奶故意只找了2元钱给我。我跳起来直叫:“不对,不对,您少找我10元呢!”老奶奶咧嘴笑了:“这个小丫头,太机灵了。”

在老奶奶刨甘蔗皮的时候,妈妈又开始考我了。她问我说:“一根甘蔗要是平均剁成5段,两根甘蔗要剁几下?”我想了一下说:“一根甘蔗剁4下,两根甘蔗剁2X4=8(下)。”妈妈笑着摸我的头说:“你算对了,你真棒!”

我们拎着刚买的甘蔗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我在路上想起老舅说过的话: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67338.html

更多阅读

沧州学生家长称:育红小学学生不让下楼形同监狱?

沧州市育红小学西校区,偌大的学校只有一年级六个班,二年级四个班,三年级两个班,最近又搬过来育红幼儿园,楼内栅栏门到处,如同监狱。就这几个班,分别在1、2、3楼,在楼上的孩子们不让下楼,怕碰到幼儿园的小朋友,上厕所只能在教学楼里的卫生间里

学生科技小制作----自制棉花糖机 自制棉花糖

学生科技小制作----自制棉花糖机制作者:六年级(4)班刘仁兵工作原理:在酒精灯的加热下,加热腔里的蔗糖颗粒变成液态糖浆,由于电机旋转的离心力使糖浆从加热腔侧壁的小孔中甩出,这时糖浆具有惯性继续前进,遇冷变成丝状糖絮,用竹签或筷子收集

二年级学生数学小日记集锦二 小学二年级数学日记

数字与汉字之间的计算乐趣我生在闻名于世的数学泰斗华罗庚的故乡—江苏金坛。如今我又适逢就读于华罗庚实验小学,我打小就喜欢数字,更对数学充满了乐趣。一天妈妈给我出了一道题:好学好-好好=790。我百思不得其解,这“好”字必须大于

声明:《二年级学生数学小日记集锦二 小学二年级数学日记》为网友你澈透的名姓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