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都城考 夏朝都城在哪

张洪波

夏朝都城,自汉代以来一直是我国学者艰苦探索、争论不休的话题,它涉及到中华文明起源地,涉及到中国文明特征,同时也考验着中国人智慧。自上个世纪以来,我国考古界在豫西、晋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探讨夏文化和夏朝都城,半个多世纪过去,如今却一筹莫展,硬撑起来的夏文化和疑似夏朝都城,可却找不到任何让人信服的证据。于是有的学者又把目光投向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疑似的夏朝都城遗址,恐怕也难以自圆其说。史书记载的夏朝都城有名有姓,可是两千年过去竟一个也找不到?是刻舟求剑、缘木求鱼的思想意识,还是套用了西方文明的特点。静下心来想一想,中国文明,祖先们常常提到的是山、狩猎、城郭。他们发明创造的方块字至今我们还在使用。龙凤文化是这个民族精神脊梁,玉石文化在这个民族独善其中,经久不衰。因此笔者不从传统模式,力求从不同角度、不同地区却紧扣炎黄文化这一主题,去探讨夏文化和夏朝都城。经数年野外调查,查阅文献,经反复论证,仔细研究,初步可确定在辽宁省喀左县山嘴子乡海岛营子村马厂沟四遗址为夏朝都城所在地。
一、夏朝都城基本概况
1 历史上为什么称夏朝
古人为什么称夏朝、商朝,而不称春、秋、冬朝呢?看来与季节无关。为什么不称猎朝或农朝呢?看来与生产方式无关。由此笔者分析称夏、称商可能与上下有关系。《诗》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荀子•成相篇》云:“契玄王,生昭明,居砥石,迁于商”。《史记•殷本纪》云:“契始封于商”。通过对五帝都城的实地考察可知契住在山上玄鸟部(凤部),叫其子昭明到山下砥石去居住,后来又回到山上居住,商(上)由此而产生。商象形字也有高处上边的意思。夏,《山海经•西山经》昆仑山条云:“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实惟帝之下都”。由此可想夏都也应称下都。是因为商在山顶居住,夏在山下居住的原因而因名。那么是先有夏还是先有商?结论是先有商。那为什么夏朝在先,商朝排在后呢?是因为五帝时期商祖契势力还不是很强大,远不及禹。汤称商是因都亳地,又居山上。
2夏朝都城起止时间
从考古调查实际来看,禹居的阳城还不能算是夏朝开始,只有禹治水大功告成后,“乘蹻车,渡弱水”到昆仑山阳翟才可称夏朝开始,历经启、太康、仲康、相、(后羿)、(寒浞)、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胤甲)、孔甲、皋、发至夏桀王时被商汤所灭为止,昆仑山夏朝都城统称安邑。其都城先后迁斟鄩、帝丘、斟灌、穷石、纶、原、老丘、西河。相因躲避后羿追杀曾前往冀州帝丘寻求政治避难。后又迁斟灌,斟灌不该离斟鄩太远。相子少康幼年时隨母投奔有仍氏,长大后因避寒浞追杀投奔有虞氏,有虞氏赐其纶邑(在冀州)为临时都城。其它时间都城一直都在安邑。
二、马厂沟系列遗存(图一)


1 城圈子遗址

城圈子遗址,位于马厂沟村东北800米一山洼里,遗址东、西两侧是冲击沟,东沟下有泉水,东、西两沟在遗址南60米处汇合后南流,再折而西流,穿过马厂沟村后再南流入渗津河。其北缓漫山坡至远处一较高山顶。遗址呈不规则鸭蛋形,北高南低,东西60米,南北65米,除北部边缘用石块堆垒外,其它三面城墙可能用夯土筑成。遗址内、山坡上采集到泥质红陶片,夹砂红陶片,夹砂绳纹红色陶片,夹砂绳纹灰褐色陶片,泥质绳纹灰陶片,没有石器残块。时代应为夏家店下层文化偏早阶段。
2 小转山子遗址
小转山子遗址位于马厂沟村西南30米一高台地上,周围无石墙,东西105米,南北75米。遗址内采集到泥质弦纹灰陶片,夹砂绳纹红褐色陶片,泥质绳纹灰陶片,泥质红褐色陶片,无石器。1955年在该遗址内东北部出土大禹簋(原报告蔡簋)【注一】、匽侯盂、中国卣(原报告史伐卣)、鱼父癸簋、戈父庚卣、龙凤纹鼎、饕餮纹甗、青铜凤(原报告鸭形尊)等十六件青铜器。遗址时代为夏家店下层文化。
3 大转山子遗址
大转山子遗址,位于马厂沟村南300米山坡上,遗址东为低矮小山,南200米是渗津河,西山下为平地。遗址环绕分布在一中型小山上,山中间人工垒砌九至十二道石墙,地面上采集到残石器和陶片,陶片有泥质红陶片,夹砂绳纹灰陶片,泥质凸弦纹灰陶片、和泥质黑灰色陶片。此外在山顶有一直径10米,高2.5米早年人工建造的土丘。时代为红山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
4、黑山头遗址
黑山头遗址位于马厂沟东南1300米一座稍大山上,东300米是大凌河南支流,山南麓是渗津河,东南不远处汇入大凌河,西为北南流向山沟,北为缓坡山。遗址归属地为平房子镇桃花池村。此处遗存依山而建,除南面为石崖外,其它三面自下而上环绕五道石墙,石墙高0.5-1米,两墙之间5-10米,越往上两墙间距越宽,山顶平坦宽阔,似有人类居住过。遗址内采集到泥质绳纹红陶片,夹砂绳纹红陶片,夹砂绳纹灰陶甗腰,夹砂篦纹灰陶片(内黑、外灰、中间褐色),泥质灰陶片,细泥绳纹灰陶片,布纹瓦,无石器残片。从时代上看,有夏家店下层文化、魏营子文化。汉代、辽代人也在此居住过。
三、马厂沟四遗址是夏朝都城
夏朝第一任君王大禹,在舜帝死后三年,为避讳舜子商均,从阳城“乘蹻车,渡弱水”来到昆仑山建立都城阳翟,从此拉开夏王朝历史新序幕。《山海经》昆仑山条记载“昆仑之墟,实惟帝之下都”。如果能确定马厂沟遗址所在地是古昆仑山,河水从此地发源;如果能确定这里是中央之地、中心之国;如果找到的遗物、辨认出的青铜文字能与史书记载的夏朝吻合;如果能确定这里是安邑,那么就可以确定其为夏朝都城。
1 马厂沟系列小山为古代昆仑山
a 从地理层面分析
水流方向,《山海经》昆仑山条曰;“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实惟帝之下都,......,河水出焉,而南流东注于无达。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氾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黑水出焉,而西流注于大杅”。《山海经•海外东经》河水条云;“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注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导积石山”。昆仑山河水发源应有两处,一出自山之东南,当地人称大喇嘛沟,水流方向同《西山经》记载一致。另一泉水发源于城圈子遗址东沟,水流方向同《海外东经》记载基本一致,“即西而北”可能是从西向东再向北。赤水应指马厂沟东南方向的二喇嘛沟,北南流向,源头地段有红黄色土,符合赤水起名条件,且水流方向同《西山经》记载一致。大转山子遗址南一山沟,水流西南方向出沟,汇北南方向时令河,同《西山经》记载洋水方向一致。大转山子和小转山遗址东沟,有大量黑色石头,符合黑水起名条件,且水流方向也同史书记载一致。《十洲记》昆仑山条云;“昆仑,号曰昆崚,......,又有弱水周回绕匝”。《大荒西经》言昆仑之丘,“下有弱水之渊环之”,郭璞注“其水不胜鸿毛”。《玄中记》曰;“天下之弱者,有昆仑之弱水焉,鸿毛不能起也”。实际上从马厂沟东北城圈子遗址的东沟泉水流入渗津河之前常常是干河无水难以浮起羽毛,同史书记载也是吻合的。入渗津河之后东流,再东南流与南来的大凌河汇合后北流,这与史书记载的周回绕匝、即有弱水、又有水渊实际是相符的。
地貌特产,《十洲记》曰;“昆仑,号曰昆崚”。《河图始开图》说昆仑山“四维多玉”。《吕氏春秋•重己》云;“人不爱崑山之玉”。《山海经•海内西经》云;“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山海经•大荒西经》说昆仑山“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搜精记》云;“昆仑之墟,……其外绝以弱水之深,又环以炎火之山,山上有鸟兽草木,皆生育滋长于炎火之中,故有火浣布”。昆仑山又叫昆崚,崚同陵即土山,实际上马厂沟东南系列小山表面多为土山,如今还树木瑯琳,杂草丛生,鸟语花香,为《山海经》昆仑山条关于植物、鸟儿的记载提供今证。山之四周断壁上石头颜色多有不同,也为“昆仑五色石”提供了依据。四周壁石凸凹不平,多有杂石掺入其中,看上去并不美观,这也为“人不爱崑山之玉”提供理由。在二喇嘛沟(赤水)流入渗津河前西侧石壁上,确实一般人难以上去,只有象夏君王后羿那样聪明、灵巧人才能攀登上去。石壁上掺杂了许多不规则形黑色石头,依据太阳能原理,黑色受光吸热温度升高,为“投物辄然”,不投物不燃提供依据。火浣布可能是羽毛做成的易燃布,用它来点火。以前有的学者认为炎火之山,就是今日喷发式火山或森林起火,这种说法同炎火之山上“有鸟兽草木,皆生育滋长于炎火之中”是说不通的。《山海经•海内西经》所云昆仑山上还有“珠树、文玉树、玗琪树、不死树”很可能是指这些黑色石头所组成的图案。
b 从方向里程分析
据《山海经•西山经》记载,昆仑山在首山华山之西南四百里,不周山在其西北三百七十里,钟山、峚山在其西北四百二十里,以此推断《西山经》首山在辽宁省凌海市境内。如果以此为坐标原点,以已知的不周山,钟山、峚山为半径,昆仑山在西南四百里,方向里程均在比例合理范围内。《山海经•海内西经》曰;“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这可能说明昆仑墟也处于全国中心位置,是中心之国。《淮南子•地形训》云昆仑虚的“西北之隅,北门开以纳不周之风”。考不周山在喀左县大营子乡枣树沟窟窿山【注二】。其方向恰在马厂沟遗存之北,距离73里。《西次三经》记载;“钟山在昆仑山西北”,考钟山在凌源市小城子乡高杖子村南【注三】,其方向也恰在马厂沟遗存西北,距离92里。又据《楚辞离骚》记载;“朝发轫于苍梧兮,夕吾至乎县圃”。王逸注;“县圃,神山,在昆仑之上”。考苍梧应在钟山上,如果一个人早晨从钟山出发至傍晚到昆仑山,走92里路是完全可信的。
c从名称上分析
昆仑山的昆仑二字,从造字的寓意上分析,昆甲骨文(),上由日下由两个人组成,日圆形,像太阳,有可能表示上帝、神灵。寓意天、地、人在这里圆满的组合。钟山遗迹外形多呈方形,这里遗迹外形呈圆形,天方地圆也可能由此起因。仑金文()字由人和典冊組成,寓意人们从这里发明了文字典册。实际上马厂沟四遗址都呈圆形或近圆形。小转山子遗址曾发现大禹、匽侯、癸、中国等青铜文字。关于甲骨文恐怕也该产生此地,盘庚迁安阳将肩甲骨文带走,或许日后发掘也会有所发现。因此我们认为从遗址的外形和出土的文字材料都能支持这里的山起名为昆仑山。
d 从遗迹现象分析
《山海经》等早期古籍中多记载昆仑山上有昆仑丘和昆仑之墟。土丘和石丘在夏家店下层文化中很少见,目前已发掘的遗址在报告中也未有提及。只有在凌源市小城子乡高杖子村五帝至早商都城中才发现用石块垒起的近圆形石丘,可能就是历史上所称的天鼋丘、轩辕丘或商丘。大转山子顶上直径10米、高2.5米的土丘“应是昆仑丘起名依据。马厂沟附近四遗址应是昆仑之墟。《山海经•西山经》昆仑山条云;“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有兽焉,其状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蝼”。《淮南子•地形训》曰;“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为名山,掘昆仑虚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拾遗记》云;“昆仑山有昆陵之地,其高出日月之上,山有九层,每层相去万里,有云气,从远望之,如城阙之象”。《十洲记》昆仑山条曰;“此四角大山,实昆仑基辅也”。《淮南子》认为“增城”,“并作层城”。《说文》解释;“层,重层也”。《广雅释诂四》说;“增,重也,累也”。大转山子遗址山中间确实有九道石墙,都很长,即应所说的虎身九尾、增城九重和山有九层。龙争虎斗这句成语也应源于龙、虎两个图腾部落互相角逐起因。马厂沟四遗址因都城不同所以说即是基点又是辅点,如同羊有四角一样在这里统治天下。
《十洲记》昆仑山条云;“山东南接积石圃,西北接北户之室,东北临大活之井,西南至承渊之谷。……积石圃,……上有三角,方广万里,形似偃盆,下狭上广,故名曰昆仑山三角。其一角正北干辰之辉,名曰阆风巅,其一角正西,名曰玄圃堂,其一角正东,名曰昆仑宫,其一角有积金为天墉城”。唯一没有正南这一角。《淮南子》曰;“昆仑县圃,维绝乃通天”。《楚辞•天问》曰;“昆仑县圃,其凥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十洲记》上记载的西北之室从大转山子、小转山子遗址可得到证实,东临大活之井从城圈子遗址东沟有泉水得到佐证,西南至承渊之谷从其下的渗津河、其上的炎火之山得到证实。东南的积石圃特征同黑山头遗址吻合,遗址南悬崖峭壁,其下是渗津河,其它三面是土山,五道石墙逐级而上,顶部宽阔,两石墙间距下窄上宽,这同“昆仑山三角”,“下狭上广”,“形似偃盆”,“维绝乃通天”的实际是相符的。
e 从遗物分析
从马厂沟四遗址采集到的遗物和曾经在小转山子遗址出土的青铜器看,有红山文化陶片,有夏家店下层文化陶片,在黑山头遗址还发现西周、汉代、辽代遗物。此地遗址与以往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有所不同的是石器残块发现非常少,而在小转山子遗址却发现数量可观的窖藏青铜器。从青铜器的铭文、纹饰可以看出,匽侯(皋陶)是夏朝大禹时重臣。禹,此字也应是夏,是夏王朝开始第一任君王,癸是夏朝最后一位君王。纹饰主要表现为龙凤纹。红山文化遗存的发现,为传说中黄帝、颛顼、女娲兄妹来过昆仑山提供了年代上的参考依据。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存的发现,为大禹、癸及夏代诸位君王在昆仑山夏都统治提供参考依据。西周、汉代遗存的发现,为周穆王、东方朔、曹操来过昆仑山也提供参考旁证。
综上所述,我们再根据《西次三经》昆仑山地图分析认为马厂沟遗址附近系列小山即是古代昆仑山。
2 河水出自昆仑山
夏朝第一任君王大禹,以治理河水、济水而闻名于世,千载传颂。那么河水在哪里?据《山海经•西山经》昆仑山条记载;“……河水出焉,而南流东注于无达”。《山海经•海内西经》云;“河水出(昆仑山)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导积石山”。《西次三经》又曰;“昆仑之丘,河水出焉”。河水不管是出自昆仑山的东南、西北、还是东北,几处有泉水的地方最后都流入其东边的大凌河,这说明大凌河从喀左大城子至渗津河入河口是河水的一部分。另据《山海经•西山经》不周山条记载;“……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源浑浑泡泡”。考察此源在喀左县大营子乡林杖子村境内【注四】,此水流在大营子乡政府东流入大凌河西支流。这又说明自喀左县大城子至大营子乡的大凌河西段也是河水一部分。甲骨文河()字,象水边站着一个人,缺只脚,应和大禹治水有关。金文大篆河()字,右半部可字同今可字相差无几,从象形字上分析,古人造字时可能把大凌河西支流当做横,南支流当做竖,弯勾恰象渗津河末端部分。里边的口可能指夏朝都城或中国。另据河伯传说也能得到补证,“相传河伯把自己的心血和治河办法都刻在河图上,授给了大禹,大禹展图一看,图上密密麻麻,圈圈点点,把河水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画得一清二楚”。2011年笔者在凌源市小城子乡黄帝都城发现的河图洛书,记载同传说吻合,其背面中间部分上下和左右分段有小沟,小沟两端还用圆坑做标记,这应是河伯给大禹治水的规划设计图。河图上南段治理的是今渗津河,东段、北段治理的是今大凌河南支流和西支流。
3昆仑山上古中国

最早的中国不一定始自昆仑山,但中国二字最早发现于昆仑山。《尚书笺》云;“夏中国也。始自西夷及于内地”。《史记•夏本纪》云;“禹为华夏族首领,建都安邑,以天下之中,故称中国”。《河图括地象》曰;“地中央曰昆仑,昆仑东南,地方千里,名曰神州,其中有五山,帝王居”。郑玄注;‘神州,中国之地也’。又云;“昆仑者地之中也”。“昆仑山为地首”。又曰;“地袛之位,起形高大者有昆仑山,广万里,高万一千里,神物之所生,圣人仙人之所集也。出五色云气,无色流水,其白水南流入中国,名曰河也,其山中应于天,最居中,八十一城布绕之”。另据《山海经》记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昆仑山位于“西南四百里”。上述都说明了昆仑山居地中、居地首,突出了中心之国这一主题。1955年小转山子遗址又出土了“中国”父壬卣、“南征号 令”父庚卣。壬、庚虽然都是商代早期年号但是与夏朝铜器一起出土,这说明这里从夏朝可能就已称中国。另考河图洛书记载【注五】中心一坑内为一棍状物折断痕迹,应为中字创始原意。此外在马厂沟东4.4公里的山湾子村也出土带有中字青铜铭文。综上分析马厂沟四遗址不仅是早商中国,也应是夏朝中国。
4 喀左青铜器为夏都提供文字证据 【图二青铜器窖藏位置图】


青铜器铭文是一个时代的标记,青铜器纹饰是一种文化生产生活的缩影。在喀左县除了马厂沟小转山子遗址出土一批极具价值的青铜器外,在其东4公里山湾子村、东北7.5公里北洞村、北13公里小波汰沟村等先后发现带有青铜器铭文窖藏。对确定马厂沟四遗址是夏朝都城提供了文字支持。

马厂沟出土的铭文青铜器,上个世纪已做了考证,由于当时我国考古学研究还处于启蒙探索阶段,中原文化四射说占主导地位,把周边的发现都认为是受中原文化影响所致,甚至是认为造假或从中原掠夺而来,使本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该搞清楚的夏文化,却在错误分析中擦肩而过。笔者在尊重实际、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不盲从偏信,经深入思考,谨慎论证对马厂沟青铜器铭文做了重新考证,初步认出有夏朝大禹(夏)簋、匽侯盂、鱼父癸簋。有早商时期的中国父壬卣、“南征号令”父庚卣。大禹簋原报告称蔡簋【注六】,青铜文()字,查阅甲骨文、金文都与蔡字形相去甚远,其字似一人站立,掉一只脚,头似斧头形,轮廓象大。考虑到大禹有三件宝物,开山斧、河图、定海神针,所以头采取了斧头形。传说禹因脚常年泡在水里连脚跟都烂掉了,只能拄着棍子走,所以取意掉一只脚。甲骨文河()字也是一个缺只脚的人站在水边,这可能与大禹治水有关。再从五帝至夏代古代帝王称大什么的只有大禹。《尔雅•释诂上》说;“夏,大也”。《说文疑疑》云;“夏,从臼,手有所持也,从攵,足有所躧也。象农躧夫之夏日治畦也,夏者,禹天下之号也。象神禹之八年治水也”。因此我们认为此()字,就是大禹,夏的国号。匽侯盂,匽也不该是西周时期的燕。《史记•夏本经正义》云;“皋陶生于曲阜,曲阜偃地,故帝因之而以赐姓偃”。《史记•殷本纪》引《汤诰》曰;“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安”。曲阜应是水转弯绕着土山的意思,这与马厂沟黑山头遗址附近山水布局相符。古书上把大禹和皋陶同文记载,禹簋和匽侯盂又同出一地,而且青铜铭文同山湾子伯矩甗(夏早期),小波汰沟圉簋(先商早期)铭文书法基本一致。由此可证此器较早,可能为皋陶所用。鱼父癸簋,癸是夏代最后一任君王,后被商汤打败。中国父壬卣,原报告史伐卣,史伐()二字在中国历史上地名、官名、人名从未见过记载,这么重要一件器物,与大禹簋、匽侯盂、父癸簋、青铜凤一起出土,不可能不与历史上重要地名有关。史字象一个人手持一个棍,在一区间中心,两边表示高山边缘,中心之国有人在这里掌控天下。再据河图洛书背面中心位置,一坑内也确有木棍折断痕迹当与此字有关。因此我们认为此字应该是中字。伐字,为一大戈下站立一个小人,说明人在兵器面前的矮小和无奈,从音声分析国和戈音近,西周青铜文字国既是或,后来加上边框即是国字。其实河图洛书上也确实有个刻划四框,不知是否有关。史伐卣在天下中央之山、中心之国昆仑山被发现,因此我们更有理由认为史伐就是中国二字。戈父庚卣的戈()字,是由数种兵器组合在中间,有把连接下方一耳朵,耳朵逆听方向,说明在强大的兵器面前,南方竟敢不服,左右各有耳朵顺听方向,说明东西方屈从,北方平安,综合分析此字应为“南征号令”,即盘庚迁殷的理由之一。
山湾子青铜器窖藏【注七】辨认出的铭文,有“阳西安”甗、中方罍、伯矩甗、尹簋、叔尹方鼎、鱼尊、芒(原报告倗万)簋等。“阳西安”甗(原报告子荷戈甗),铭文(),象一个人坐在地上,左边是一耳朵,右边是一太阳,寓意老大坐在阳地,即阳翟。铭文(),由女、王、帚、老组成,可能指西王母,铭文(),厂字里一个女字,应是安邑。山湾子中()字铭文制作粗造原始,很可能是夏朝作品,进一步证明这里是天下中心地区。伯矩,史书记载是伯益,各地出土的青铜铭文都是伯矩,这该是音异所致。《史记•夏本纪》曰;“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孟子•美章》也云;“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阳”。北洞村青铜器铭文发现箕侯,推测附近应有箕山,伯益住在箕山之南,这和山湾子青铜窖藏东沟遗址可能有关系。尹,应是伊尹,生于夏王皋时,曾辅佐商汤打败夏桀,成为一代名相。《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有侁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伊水之上,孕,梦有神告之曰,臼出水而东走,毋顾,明日,视舀出水,告其邻东走十里,而顾其邑,尽为水,身化为空桑,故命之曰伊尹”。山湾子东沟遗址在马厂沟东约十里,说来凑巧很多实际情况与历史记载不谋而合。山湾子青铜器窖藏,有夏朝早期的伯矩甗,夏末的鱼尊,商早期的叔尹方鼎,有比商中国二字还早的中字。这为确定夏朝都城提供进一步的文字证据。
北洞村青铜器铭文,发现箕侯、孤竹、凤、以及向商王朝供奉禄事和商代早期年号。方鼎铭文记载了丁亥这年给早商王朝送来鱼、禽、鬲及钱财,为的是给帝王雍己嫔妃做青铜器皿。箕是炎帝之后,据史书记载夏朝时就已经建国,早商时是重要方国之一,济水当因此起名。孤竹一名自早商开始至朝阳出土的唐代墓志还常有提及。凤,五帝时期是图腾标记,夏朝时做成形,早商时铸成字。
小波汰沟村青铜器,发现圉、王亥、成唐、登逆、天鼋等铭文。圉可能是先商时期的曹圉或龙圉,一说是先商君王,一说是相时四大贤臣之一。王亥先商君王之一,又称商高祖,传说驯养牛,发明牛拉工具。登逆似发明觚或豆的人。天鼋(龟)是五帝时图腾标记,夏或早商时期铸成文字。
夏朝都城考 夏朝都城在哪
从马厂沟附近出土的几批青铜器窖藏铭文看,有夏初君王大禹,夏中期芒,夏末君王夏桀,先商君王曹圉、王亥,早商君王商汤、雍己、盘庚等。有夏朝的贤将皋陶、伯矩以及女神西王母。夏商之际的贤将伊尹。有最早的朝代名夏和商。有地名中国、阳翟、西王母、安邑、箕、孤竹。有中心地区南征号令。有代表炎黄后裔崇拜四神的字、器形和纹饰。虽然有些重要铭文至今还未能破解,但就现有材料也足可以证明这里曾经是夏、早商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区。
5 马厂沟四遗址是夏都安邑
《帝王世纪》云;“尧都平阳,舜都薄坂,禹都安邑”。《田知录•集释卷》曰;“尧舜禹皆都河北,故曰冀方,夏本在安邑”。阳城、薄坂、平阳、帝丘、亳、涿鹿、陈等都在冀州,由龙、凤、龟、麟和砥石五个部落组成。因时代变迁、各部落名称有异。安邑亦应如此。据史书记载禹为舜守丧三年后,离开冀州阳城(在钟山),渡弱水、乘蹻车到昆仑山安邑,筑阳翟都城。夏都为何统称安邑?安邑即安全的都邑。为何安全?是因为西王母住在昆仑山。西王也就是指在西方冀州称王的人,姥家或岳母家门口自然安全。山湾子出土的阳西安甗铭文一二三字可能是阳翟、西王母和安邑。
阳翟,《史记•周本纪•集解》云;“夏居河南,初在阳城,后在阳翟“。考察河水为大凌河西支流,冀州也确在河北,安邑真的在河南。大禹在阳城山上居住时不该称夏,只有到山下阳翟居住才可称夏,这是史书记载的模糊。为何称阳翟,古代有些文字没有,是凭音后人追记下来,阳,山南为阳,翟,也不该是野鸡漂亮羽毛,这和实际不符。翟应是地的意思,炎、黄二帝的帝也然。马厂沟城圈子遗址具备称阳翟条件,遗址位于山洼里,地势相对较平,也符合称平阳、晋阳的基本条件。遗址文化层堆积较薄,也符合禹、启、太康三代居住,后来太康迁都斟鄩。
斟鄩、穷石,古本《竹书纪年》曰;“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也居之”。今本《竹书纪年》云;“仲康居斟鄩”。金文斟(),左边象铜甗,右边象铜戈。鄩《说文解字》解释为周邑,应寓意为在圆周形都邑内发明了铜甗、铜戈。1955年在小转山子青铜窖藏发现两件青铜甗,应为斟字起因,小转山子遗址是圆形,使鄩字也找到了依据。穷石在马厂沟四遗址中,只有小转山子遗址无石墙、石台。应是起名穷石的依据。
帝丘、斟灌、纶、原,《竹书纪年》云;“世子相初居商丘”。今本《竹书纪年》曰;帝相九年,“居斟灌”。古本《竹书纪年》曰;“相居斟灌,又迁帝丘。帝杼居原,又迁老丘”。帝丘和商丘应为夏商时期有虞氏统治中心,是因冀州轩辕丘而起名。斟灌当在斟鄩附近是相政治避难居处。相子少康都纶邑,也应在冀州。史书记载少康为避寒浞追杀,或男扮女装投奔有虞氏,国王虞思妻二女,赐纶地,也有可能是轮换居地。少康强大以后收回失地,十八年迁都原(斟鄩)址,再过五年又迁都老丘。
老丘,今本《竹书纪年》云;“帝杼元年己巳,帝继位,居原。五年自原迁老丘”。至廑(胤甲)时迁西河。之间的君王槐、芒、泄、不降、扃都可能都居住老丘,虽史无记载但考虑中夏几位帝王都埋葬安邑附近,可想都城不会距此甚远。大转山子遗址,有早期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遗物,有早期人工筑起土丘遗迹,为起名老丘创造了客观条件。

西河,今本《竹书纪年》云;“帝廑元年己末,帝即位,居西河”。古本《竹书纪年》曰;“启征西河”。“胤甲居西河”。帝癸夏桀时又迁回斟鄩。说来也巧在小转山子遗址果真发现了癸簋。历史上多数学者都认为西河,应是河西,是在河水西边的意思,马厂沟四遗址中最近邻大凌河南支流(古河水)是黑山头遗址,又在大凌河西边,是起名西河的最好条件。

综上分析我们相信马厂沟四遗址是夏都安邑。阳翟、斟鄩、穷石、原、老丘、西河皆都于此。相、少康时期为了逃避后羿、寒浞的追杀,曾迁都帝丘、斟灌、纶邑。五帝时期安邑作为陪都送美女与主都冀州西王联姻。夏代冀州作为陪都为主都安邑君王提供政治避难场所。夏败,早商王朝占领这一地区,盘庚南迁安阳后,此地人烟稀少,曾经辉煌、灿烂的华夏历史文明逐渐被淹没在荒山峻岭中,秦开却东胡后,华夏文明在此地成为盲区。传说、文字、名称、科技却在被征服地区重新传开。

四 夏朝疆域

夏朝文字缺乏,其疆域少有记载,仅凭后代史书追记,《史记•殷本纪》曰;夏朝初期,“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安,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有学者认为此四水可能是夏朝四维边界。经考证实际上应是大禹治水的主要河流,不该是夏朝边界。《田知录•集释卷》云;“弈距于河,则冀方之地入于羿也,惟河之东与南为夏所有”。这可能是指大凌河南支流以东地区和大凌河西支流以南地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吴起关于夏代疆域的追述云;“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夏朝末年的疆域,左指西边,河济,应指河水、济水,河水如前所述。考济水当指凌源市六官营子乡至大凌河南支流汇合处,当地人称西大川河。入河口之东,有箕山、箕国,应为起名济水之因。泰华应指《山海经.西山经》首山华山,考华山当在辽宁省凌海市石山镇附近。伊阙,不该是两山之间天然凹陷部分,从字面分析应是在伊水之南,用金属工具砍掉类似门一样的缺。经数年考察辽宁省建昌县老大杖子乡杏花村洞子沟南天门符合条件,此山凹下部分,是用金属工具砍挖形成,石壁青绿色应有铜矿,挖下的山石可提炼銅用于制作青铜器。羊肠、不周(一说不周在其北),羊肠在不周山西坡。考不周山在辽宁省喀左县大营子乡林杖子村枣树沟窟窿山是也【注八】。山上是女娲补天故址,有大量炼染过的五彩石块,窟窿山西坡有用五彩石浆灌过的地缝,弯曲像肠子,女娲之肠、或羊肠当由此起名。由此我们分析夏朝末年疆域,东至辽宁凌海,南至建昌,西至凌源,北至建平喀左两县交界。这是标志性山、川、工程,实际疆域应比此大。

小结

马厂沟夏朝都城也同五帝都城冀州一样是以部落联盟形式出现的。经济模式主要以狩猎、农业为主,已经熟练的掌握青铜铸造技术和使用文字。夏朝都城在山洼或小山上,由四个部落组成,因受自然条件限制,一般面积都比较小,而不同于二里头文化、良渚文化都城在平原地区土地充足,以农业为主,所以都城面积都比较大。二里头文化、岳石文化、良渚文化等早期文化也较先进,只是没有文字把历史记载下来,由于他们缺乏学习创新精神,缺乏先进武器,而被炎黄之后夏、商王朝所征服。有夏一族,虞商一族本为同根同祖,炎黄之后,自大禹离开阳城去安邑阳翟,先后在皋陶、伯矩的辅佐下揭开了夏王朝历史新篇章。虞商一族在冀州续写着先商王朝的历史辉煌。夏末商君王汤在伊尹辅佐下打败夏桀。失败后的有夏一族,不得不从辽西沿燕山山脉西进,経北京、张家口蓟县一带停留,又沿太行山脉南进至山西、陕西、四川等地,所到之处留下夏朝的地名、遗迹、和传说。早商王朝继续在辽西发展壮大,至盘庚时期国力进一步强大,因都城被水冲毁,顿觉天让人走,加上武器先进,南方不服,农业需求大片土地等原因,经华北平原打到安阳停下脚步。640年以后有夏一族和虞商一族再度交手。战争造成移民至山东半岛,江淮流域,再度留下地名、遗迹和传说,这可能这就是中国上古史总也搞不清的结点。伟大的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不盲从伪书,不盲听大师,不盲崇西方,高瞻远瞩,以极大的务实创新精神勇敢地提出,文明曙光、古城、古国、古文化在辽西;华山玫瑰、燕山龙;夏家店下层文化与夏共舞;重塑中国上古史等重要学术观点。笔者十分崇拜这位先生,在他老人家思想指引下,不敢跑远,不敢跑偏,不敢跑题,力求谨慎论证,经反复实地考察,大胆提出夏朝都城考一文,卑文以求抛砖引玉,引起学界注意,以待加速把我国上古史搞清,把华夏都城搞明,早日还中华民族上古史一个真相。

注释

【一】、【六】热河凌源县海岛营子村发现的古代青铜器、《文物参考资料》 1955年08期

【二】 、【四】 【八】 不周山考证、新浪微博2012年6月30日

【三】 黄帝都城考《辽宁师专学报》 2013年5期

【五】 河图洛书考证《朝阳社会科学》 2013年3期

【七】 《辽宁省喀左县山湾子出土商周青铜器》 《文物》1977年12期

作者简介: 张洪波,男,1957年3月15日生,馆员,已退休。毕业:辽宁大学历史系文博专业,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进修。

单位:辽宁省朝阳市北塔博物馆邮编 122000

地址:朝阳市双塔区慕容街2—1号,电话:13050915888

关键词:昆仑山、河水、中国、青铜字、安邑、阳翟、西王母、大禹、芒、夏桀、疆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68483.html

更多阅读

洛克王国巨魔之眼在哪如何获得 洛克王国紫藤怎么获得

洛克王国巨魔之眼在哪如何获得——简介洛克王国巨魔之眼是一种能够让恶魔宠物拥有特殊的能力的宠物技能石,可以使玩家携带的恶魔宠物具有和敌人交换血量HP方面的能力。那么对于巨魔之眼来说,其位置在在哪,玩家该如何获得呢?洛克王国巨

炉石传说激活码在哪激活的方法 不败传说礼包激活码

炉石传说激活码在哪激活的方法——简介由于炉石传说官网没有封测激活码激活入口,很多朋友昨天拿到激活码却不知道在哪激活,这里我把自己成功激活的方法分享一下炉石传说激活码在哪激活的方法——工具/原料炉石传说国服激活码可以上

赛尔号魔狮迪露在哪? 魔狮迪露怎么打视频

赛尔号魔狮迪露在哪?赛尔号魔狮迪露在哪?——步骤/方法赛尔号魔狮迪露在哪? 1、赛尔号魔狮迪露在斯诺星岩洞。具体路线如下图: 首先来到斯诺星,点击如图地方进入岩洞。赛尔号魔狮迪露在哪? 2、点击红色蜗牛壳进入岩洞

乔安发行的船票怎么得/怎么用 乔安发行的船票在哪刷

乔安发行的船票怎么得/怎么用——简介DNF押镖师乔安·费雷诺,在大转移之后,又开始了新的买卖——遗忘之地寻宝。但是想进入遗忘之地,是需要乔安特别发行的船票的。DNF乔安发行的船票怎么得?又怎么使用呢?乔安发行的船票怎么得/怎么用—

声明:《夏朝都城考 夏朝都城在哪》为网友雨芐姒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