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名师爷之迷情双龙 刑名师爷片尾曲叹离别

《电视剧 TV SERIES》2012年3月上总273期



刑名师爷之迷情双龙 刑名师爷片尾曲叹离别


双龙会

●小小的镇海县,卧虎藏龙,命案迭起。暗夜的迷影、无人的马车、显形的尸身,这只是小试牛刀。更大的秘密隐藏在人心里,那些庙堂高远的人、那些身份奠测的人、那些看似纯良的人,人人都是迷。灯影瞳瞳,低声絮语,如百鬼夜行,抓鬼人迎刃而上,在急凑的鼓点中,段平与孟天楚狭路相逢,联手解开那些惊天之谜。江湖乱,朝堂远,民间疾苦,人命关天。在衙门高堂之上,“明镜高悬”的牌匾之下,刑名师爷的传奇,正式开启。
●孟天楚自海上来,意大利的浪漫赋予他洒脱不羁的个性与五花八门的知识,断案,谈情,正如他所愿,大明这片哕嗦而传统的土地,还真有相当多吸引他、改变他的东西。段平生于斯长于斯,风度翩翩,心细如发,虽没有孟天楚那些实验派的手段,但任何蛛丝马迹,都逃不过他锐利的双眼。双星并辉,双龙齐聚,孟天楚与段平的故事串联在一个又一个悬疑莫测的案件中,纠结于浪漫与传统的爱情竞争中,你追我赶,惺惺相惜。
●跟网络点击量近千万的原作小说相比,电视剧版【刑名师爷】更严谨、也更具有影像声效全方位的吸引力。在网络小说成为影视剧储备的大潮流中,“刑名师爷”的品牌链势必成为值得思考的案例,而现在它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总制片人:赵雨润总发行人:董小川导演:袁晓满编剧:周智勇

主演:霍建华饰孟天楚/吴奇隆饰段平/何琢言饰夏凤仪/王文杰饰辛格/木兰饰飞燕/严宽饰皇帝/杜晓婷饰左佳音/王建国饰夏—刀/方舟波饰徐知县/齐庆林饰冯轩/赵冬柏饰马捕头/李浩天饰刘挚集数:36集出品公司:北京华影盛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幕后法官 剧里乾坤

古装剧断案执法,一般主人公都是“青天”或“神捕”,他们有权力和身份,就相当于古代的法官和**,让故事理直气壮。“刑名师爷”在电视剧创作中是寻常但叉新鲜的存在,说它寻常,是因为在[包青天]等许多古装探案剧集中,都有“师爷断案”的相关呈现:而说其新鲜,是因为以“刑名师爷”的名称和角度专门进行的探案故事,是少见的。刑名师爷是古代司法制度中重要的一环,也是“师爷”这个职业中专司断案的一类。“师爷”作为官员的幕僚,身份只是被官吏雇佣来的助手,不享受朝廷俸禄,也就不是正经的官员,在影视剧中,他们常常是跟在贪官后面贼眉鼠眼提示“官场潜规则”的编外人士。但这个职业也有具体的职能分类,如“钱谷师爷”管赋税钱粮,“书启师爷”管文案撰写。刑名师爷主管断案执法,有雇主官员的器重,他们得以成为幕后的检察官,大明刑法有言“刑部受天下刑名”,可见刑名师爷对古代司法制度的重要性。
[刑名师爷之迷情双龙]以此为背景书写探案传奇,既有以往古装探案剧的特色,又打造出了较为新鲜的人物身份与关系网,连缀起来的断案故事,明显具有不同以往的可看性。然而这个故事风格并不沉闷,也不完全走正统的路子,有着热门网络小说做底.以大胆浪漫的方式演绎传奇,是这个在急凑的鼓点中抽丝剥茧、斗智斗勇的故事,值得期待的叉一大理由。
另外,如果你带着看原著小说的心态进入剧情,恐怕不大合适,这郜剧跟原著有非常大的区别,更有正剧的风范。剧中有幽默的元素存在,主要是体现在孟天楚身上,因他而来的文化冲突是重要诱因。剧中孟天楚会用一切手段来讨好夏凤仪,比如做纸鸢,他骑在女主家墙头上等她,行为和动作就相当有趣。他还画了一副巨大的画,11米高,4米宽,有帆船那么大,夏凤仪一看就震动了。宣凤仪这个角色是草根出身,暴发户家世决定了她也具备幽默的体质,与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男子谈恋爱,并谈出两次婚礼、一次私奔,其情多奇,可以预见。




传奇·大明异客

从意大利漂洋过海回到大明王朝的孟天楚,一身海盗船长的犀利装扮,头巾缠着乱卷发,胡子拉碴,嬉皮笑脸,欧式的衬衫裤靴外加五花八门的“科学”知识、浪漫手段,迅速成为镇海县一朵奇葩。在程朱理学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镇海县刑名师爷段平,一身长衫整洁倜傥,长发一丝不乱,表情万年不慌,文质彬彬,正是典型的大明优秀青年。而在面对各类命案时临危不乱的架势与清晰流畅的逻辑思维,更是显示了这位刑名骄子的过人才华。这样的两个人,在明朝的某年某月某日,在热热闹司的婚礼庆典上,不打不相识。这不是个轻松跳跃的薄故事,这是个神秘精致的厚作品。传奇性在整个故事中被表现得非常彻底又不挑战观众的接受底线,一切在想像力的创造下显得那么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海外来客与中土名士的针锋相对、惺惺相惜.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传统推理与实验论证在探案过程中的细微表现、爱’清与友情的激烈火花……如此丰富的元素齐聚一堂,如此丰富的架构与层次铺陈开去,这部传奇的[刑名师爷之迷情双龙]的特点,完全不是简单的“古装探案”能够涵盖得了。


悬疑·高潮迭起

既然是破案剧,目然少不了环环相扣、扣人心弦的大案小案。据主创人员介绍,这部剧30多集昀篇幅中涵盖了十多个风格各异的案件,结构饱满、节奏紧凑、悬念不断。
剧中将会有无人马车杀人案、秋闱考场命案等形形色色的类型案件,每个都需要孟天楚与段平各自施展所长,从尸体线索到逻辑推理,各方面全方位展现古装探案剧的魅力。毫无头绪的密室杀人案现场,关乎千万百姓生计的大顾虑,上至皇帝下至小小县令的官场谜题,情感与理智的判断再判断…--结合头脑风暴与科学手段的一场场正邪交锋,在两个小小的刑名师爷身边展开。悬疑的不仅仅是这些案件,剧中的大部分人身上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谜”存在,风情万种的酒馆老板娘的真实身份是什么?看似一夜暴富的屠户富商的神秘背景是什么?孟天楚一直在进行的寻亲之旅与段平渐渐浮出水面的身世之谜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联?这么多大大小小的谜团,隐藏在各种大的框架与细微的情节中,营造着挥之不去的悬疑感与紧张感。

独家专访导演袁晓满
两男一女的非传统搭配


剧中段平完全是一个传统的、不拘言笑的人,他纯推理,是地地道道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人,很睿智、也很儒雅。霍建华是很静很静的一个人,特别静,平常就一个人在屋里,看碟,看电影,跟他的角色完完全全不同。我第一次跟他接触就是在组里,他非常喜欢孟天楚,非常想演,因为他平常的角色都是很内向、很忧郁的(类型),他很想改变,这个剧里他是180度大转变。他们两个人的可塑性很强,非常棒,配合也很默契,可能因为是老乡,交流起来也容易。
吴奇隆和霍建华在这个剧里是并列男一号,一中一西,实际上是两种文化的碰撞,而且两个人物之间的性格特征完全不同。我们一盲在跟编剧商量怎么把他们的人物性格特征写得更明确、更好看,人物性格特征写好了,这个戏就好看了,因为主要就是他们俩。我们当时改过一稿,那一稿没有现在的好,后来改的地方一个是孟天楚的出场,再有是性格,孟天楚完全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他身上有留洋回来的解剖技术。当时我们也挺纠结这个的,因为当时那个年代中国是没有这个技术的,有悖于中国的传统道德,但是没办法,没有叉不行,所以我们就表现了一部分,很小的一部分,因为孟天楚必须跟段平有区别,所以他之前就生活在意大利,那个年代正好是文艺复兴时代,方便后面中西文化的碰撞和差别。霍建华的加勒比海盗造型到了第10集的时候,我们就让他回归大明了。后面他和段平有区别,段平是长发,孟天楚有点变化,跟地地道道的大明人还是有区别的。


大胆精剪,小心逻辑

开机之前没跟建华和奇隆坐在一起沟通过,但是开机以后跟奇隆沟通了一次,这种戏麻烦在哪儿呢,老会纠结于它的逻辑性和合理性,这个确确实实对我们是个考验,我们商量的结果就是,与其一直纠结逻辑性,还不如最后看结果,因为这种戏往往是你越想说清楚反而越说不清楚,说多了观众懵了,说少了又不清楚。后期我们精剪的时候也头疼这个,但还是没办法,整场戏整场戏往下拿,宁可少说。所有剧都是这样,前期剧本讨论得再好,开机了到了现场,前面后面拍过以后,中间一场戏拿来,这是说什么的?多余。我都说服不了我自己,删掉。

私奔的情节我们也有过考虑,因为在明朝的时候,档案管理比现在严格得多,住个小客栈也必须要有文书的,所以怎么设计这个戏就难住我们了,最后的设定是在他们私奔的过程当中发生了很多案件,孟天楚为了救夏凤仪受伤,他就让他们先走,段平说我们三个人.一起回家,咱们重新开始,这个应该巳经是第20集了。夏凤仪嫁给段平,孟天楚挺可怜的,嫁给孟天楚吧,段平叉挺可怜的,所以说句实话,我们最后真的没法让他们的情感有一个归宿,干脆就不交代,留在二、三部再说,那时候再看怎么写吧。我们的编剧也挺不容易的。
我特希望娓娓道来,慢慢讲,但是电影这样行,电视剧不行,电视剧的观众现在很浮躁,你给了开头,大家马上想要结尾,怎么办呢?现在大家都注重前几集,其实恰恰收尾很重要。电视剧讲故事的手法跟电影不一样,30集,还要老揪着观众往前走,所以在前六集里面,我剪了很多的废戏、过场戏,然后在一整场里面扒掉很多台词,这个在现场我们做了很多,尤其是跟奇隆,几乎每天都要做这个工作,就是为了加快节奏。这个不会影响逻辑,因为前几集主要还是推人物,你得直接进戏,不能到了三、四集还不清楚说什么。在立住人物的同时,我们就开始进入情节了,开始推案件,情感不断的升华是靠案件往上推。

剪不断的案,理还乱的情

验尸我们并没有在段平身上表现,真正的行为动作都给了孟天楚,他们俩在断案过程中也是亦敌亦友,孟天楚他特别崇拜段平,特别单纯,他跟段平说,段师爷我要跟你学,你教我吧。段平就说,你要是想破案,想融入大明社会,就回家背《论语》吧。因为孟天楚不清楚大明酌文化,所以他俩破案的时候,他老是瞎搅和。
我们没有很血腥的画面,但是也不能没有,段平后来还用孟天楚的解剖知识破了几个案件,所以不能不表现,所以孟家的场景里我们也设计了一些试管等工具,用一些道具来体现。我们给孟天楚做了一个工具箱,辛格给他带着,里面有各种小刀、针等等,我们的仵作房就完全是为了孟天楚设定的。有很多断案的手段我们在拍摄技术上是完成不了的,后来实在没办法就做了很多特效,比方说要显人形,段平泼上芝麻,靠芝麻的那个油扫扫以后显人形,但是显了人形看不到刀口,孟天楚在这个基础上又烧一遍,再泼白酒、醋,用八仙桌扣住以后,就既显了人形叉显了伤口。剧本是这么写的,我查过资料,明朝前确实有这种手段,但只是毒中文字上的表述,用画面去表现这个文字,特别难,剧本里面这一句话,你十个镜头未必能说清楚。我们改了很多细节,因为很多文字方面的描述是没法表现的。有的时候你觉得文字写得很清楚,但是一想到镜头就没法去表现。另外,有的时候演员觉得,我说完了台词都没觉得是什么意思,怎么办?就简化,连环案,就去掉几个,通过一两个案件把事情说清楚,就OK了,否则真的说不清楚。色调是蓝黑调,音乐我们设计了一些鼓点,增强节奏惑,音乐分段,写得很神秘,人物出场、背景、婚礼、破案、渲染,欢快的、沉闷的,都是分段分段写的,跟着人物走,跟着情绪走,音乐很多。


断案·双剑合璧

段平是个专业的刑名师爷,沉稳干练,断案能力人如其名,“断尽天下不平事”,思考、推理,总是独具魅力。对于初来大明、吊儿郎当叉没什么目标的孟天楚而言,段平真是天字第一号的大榜样,虽然总是狭路相逢不欢而散,但总算是不打不相识,孟天楚限见着段平断案的过程,心里也对“刑名师爷”这份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话说他作为一个从意大利接受了文艺复兴教育的海归人才,没道理一肚子西方科学知识却赢不过段平脑子里的线条式推理啊?说干就干,风风火火,但他那套解剖与实验的手段实在太过新异,一开始谁也接受不了,就算是他直截了当地向段平表示“我也要做你这样的刑名师爷”,衙门也断断不会收他,所以他成立了“镇海县私人刑名社”(这一听就是西方的私人侦探社),自封“镇海县惟一的私人刑名师爷”,正式开始了自己的中式侦探生涯。
故事用段平与盂天楚亦敌亦友的竞争关系,结合感情线的变化,串联起一个又一个案件,两个刑名师爷分别用推理派和实验派的手段,将一个个案件成功击破。孟天楚的小助手辛格总给他拎着工具袋,里面有各种瓶瓶罐罐的西方实验用具,加上他脑子里的解剖学、痕迹学、绘画雕塑、机械制造等等五花八门的知识,让段平大开眼界。而毁平通过逻辑推理,全方位运用生活经验与社会伦理知识,鞭辟入里地将案件的前因后果分析得头头是道、一针见血,也让孟天楚受益匪浅。这两个人从竞争关系慢慢变成合作关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两种断案方式的融合过程,在所有华语的古装探案剧范畴内,这都是一个新鲜大胆的尝试,非常具有可看性,两个人物双剑合璧、联手破案时,可以预见将带来情节与表演双方面的畅快观感。

迷情·双龙夺珠

与破案这条线索并行的是情感。夏凤仪是个暴发户家出来的小姐,完全没有传统意义上那种大家闺秀的样子,风风火火,四六不管。但她是个满镇海县也挑不出来的好姑娘,心地单纯善良,自有让孟天楚和段平为她生死不顾的魅力。她与他们的缘分还真是兜兜转转,两次婚礼,一次私奔,究竟情归何处,真应了剧名中“迷情双龙”的论断。
两个太抢眼的男主中间加上一个被争夺的女主,十分挑战女主的讨喜程度,虽然对于编剧来说,在这个地方下大力气没准一不小心就影响了对案件的打造,但对于绝对的女性目标受众群体而言,没有感情线,或者感情线太三角恋,都是不受欢迎的,所以不仔细拿捏分寸,是危险的。对于这一点,[刑名师爷之迷情双龙]的编导演三方面都心里有数,霍建华和吴奇隆很用心地和编导讨论人韧与案件逻辑等方面的细节处理,力求让剧中两条主线不出大的纰漏,不让情感与破案的平衡有倾斜的危险,同时保证让这些人物都表现出真实、感人又可爱可亲的一面。对于一部做好“系列”的准备、力求打响“品牌”的剧集而言,[刑名师爷之迷情双龙]的确是在小心翼翼地精雕细琢。

吴奇隆解读段平
基础很不错,逻辑性很强

师爷跟捕快不同,捕快就像**,是执行的,师爷就像检察官、法医,搜集证据和线索,所以是不同的。其实有很多科学的探案手法是古代就有的,只不过我们不知道,比如怎么分辨尸体死亡时间,怎么看浮肿程度,其实有不少专业知识,比如“密室杀人”案件,怎么去推理,会有很多细节性的分析。孟天楚有解剖性的内容,段平比较走逻辑的。他就是个纯传统的、文质彬彬的师爷,是个老古板。所以才会跟海归孟天楚有很多冲突,他觉得孟天楚做了许多不合礼教的事情,所以会经常教育他,比如验尸就是不合规矩的。因为整部剧都是查案推理的过程,所以逻辑性很重要,怎么样让大家明白很重要,所以我们经常会研究剧本,然后精简。剧中的案件跟原著已经不太一样了,因为想要新鲜一点。

跳拍与伏笔,台词与眼神神

段平要分析案情,这个是最可怕的,我经常可能要讲十分钟的话,里面要带到不同人的名字和人物关系,而且我们拍戏也不是顺着故事拍,是跳拍,所以记台词很辛苦。我今天讲了一大段这个案子,可能根本都没拍过,我根本不认识谁是谁,没有画面,看的全是空气,只能记住名字,然后去猜他们可能会有的造型和画面。并且像这种推理情节的剧,有很多伏笃,我现在这场戏是正常讲话,但可能我必须偷偷在这里面埋下伏笔,比如用眼神预告我知道是谁,什么时候有什么反应、给什么样的眼神,可能在之后的情节中就会在回放的时候把这个眼神的镜头调出来。所以在演的时候其实是很难的,不止要连续地看前后的剧情,还要分析现场不同的环境,走位、视线角度、恰当的反应,都要注意,才能在后面显示出这个人的智慧。而且演的时候是不能穿帮的,整场戏看下来可能觉得完成得很正常,可是当你要去抓其中一个反应的时候,那个反应就能告诉你答案是什么。所以台词方面会比较累。

为什么他们才是一对

这个戏断案为主,感情的部分是穿插在里面的,他们俩一个外放,一个内敛,女主角面临很难的选择。戏里面经常是我们三个人在一起,段平和孟天楚很默契,很多场戏可能就会结束在我们两个的对视上,单看的话基本是在眉来眼去,不知道剧情的话你就会奇怪,这俩人到底干什么。每一场打底,我跟建华已经习惯默契地互相看一眼,然后导演喊“卡”,OK。所以我开玩笑讲,孟天楚和段平才是一对。(剧中孟天楚很浪漫,段平就很不会浪漫。)我觉得这可能就暗喻着现代人的感情观念吧,有人喜欢会哄女孩子的男孩子,喜欢惊喜,但有人就喜欢有责任的、专心的、不那么花哨的。

霍建华解读孟天楚
自家海盗装,可惜小耳环

孟天楚这个人物在一般古装剧里很少有,他的打扮和行为都很怪异,我没有试过,挺好玩的。他从意大利来,还在船上待过,所以学会了一些乱七八糟、五花八门的东西,刚好有一些可以用在探案上。看了剧本以后,我就跟剧组说,这个前期的“海盗”造型我一定要自己处理,我找到一个我比较熟悉的造型师,把我的诉求告诉他,并且把剧本给他看,然后就出来现在这个造型。是很像“加勒比海盗”,不过我们前提并不是根据那个来的,只是刚好就是挺像的。我也看到有人说这个造型没有以前的好看,但其实这跟我其它的造型是同一个造型师做的,所以请大家了解。演员不能只局限于一种造型,不能为了帅而去忽视人物,大家看到剧情就能明白孟天楚为什么会搞成这样了。
我很想这样试—下,反正现在做什么都有人要骂,敢于尝试就是一个很有勇气的事情。我给孟天楚设计了一个耳环,是我自己到街上去买的。我的初衷就是这个耳环代表孟天楚,即使他变成大明人,穿了古装,头发梳起来了,这个耳环还一直戴着,可以代表这个人物的身世等东西。结局我本来想,让孟天楚写封信吧,然后把这个耳环留给段平和夏凤仪,但是拍的时候时间很赶,改的话要花~点时间,所以后来还是放弃这个想法了。

人物&逻辑,尽量都精彩

我没有看原著小说,因为好像全部改掉了,电视剧多几条线对观众来说更有吸引力,毕竟跟小说是不一样的,所以段平这条线加出来对这部剧帮助还是挺大的。段平推理性很强,孟天楚实验性很强,在一个有约束的范围之内,我们各自有各自的本领,从敌对到互相欣赏。一开始孟天楚对段平不服气,后来明白他有他的道理,并且发现自己也有自己的做法,所以有一种相知相惜的感觉,挺好玩。
我们有过讨论,要不要为了案件放弃人物性格,还是把人物性格保留住,去呈现案件。这是最为难的,我觉得既要探案叉不能把人物性格毁掉。我比较注重人物,我觉得人物的性格一定不要走样,要立体,隆哥对案件的逻辑等方面仔细一点,我们就互相协调讨论,让这个故事人物也保住,案件也合理。(你们各有分工?)对,导演、隆哥和我,基本上就是总在一块讨论,各自有各自纠结的地方。这种探案的故事,文字很好呈现,但是要拍成画面难度很高。这部剧的后期非常重要,我过年的时候还跟导演通了电话,他说这会是一个中上的片子,听他这么说我稍微放心了一点。说老实话我们的后期导演都挺强的,能帮我们的戏加很多分。

浪漫高手,用心护剧

孟天楚用裉多浪漫的手段去追女孩子,但可能剧本上写得有点多,我也跟导演说希望剪辑方面能够把握这个“度”,着重在案件上面,故事会更好看,否则就可能太浮夸了。(原著里所有女性角色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孟天楚来的,但是电视剧好像是一个也没给他留?)对啊,所以我特别不高兴,怎么我一个都没有。(到最后夏凤仪也没选孟天楚。)哈哈,我跟导演说这样太可怜了,早知道这样就不拍了(笑)。本来听说原著是跟韦小宝一样的,娶了很多老婆,谁知道这么可怜的。但他后来还是有红颜知己的,就是酒坊女老板左佳音。
电视剧难免会有三角恋,我们尽量做得没有那么土,没有那么俗。我们也比较保护女主角,有些形象不够可爱的地方,我们都尽量修掉了,不要让这个角色变成单纯纠结在两个男人之间的那种感觉,那样会挺讨厌的,所以我们都尽量把这些人物塑造好。这其实都是保护这个剧,好像保护自己的小孩一样,不要被别人骂,电视剧有时候难免时间有一点赶,有一些纰漏,我们都尽力保护了,不要让人物和故事受到太大伤害。

人性化的团队,真的挺好

我很少拍戏拍这么开心的。主要是很人性化,大家很互相尊重,你知道拍电视有时候大家都有一种跟时间赛跑的意思,然后因为时间的关系不尊重大家,但这部戏迹是很人性化、很真诚的。私下里我们的感情特别好,演员、工作人员,都挺好,这是老实话,要是不开心我就不说这么多了,真开心我就真的会说很多。我们导演是特别好的一个人,没有脾气,很好玩,后来我就不叫他导演,我都叫他“满哥”,我通常是不会叫导演别的名字,不好意思嘛,但他真的像一个好玩的哥哥一样,大家太亲了。他在现场也特别尊重我们的一些想法和概念,真的挺好,我觉得一个戏,如果剧组的氛围很好,我相信观众也能感受得到和谐的气氛。所以我真心希望这部剧出来后会有不错的效果。吴奇隆对大家很好,天气冷他就会煮火锅给我们吃,我觉得心里会特别特别暖,我不会讲啦,大家真的都特别好。

《刑名师爷》变形记

作为电视剧出现的[刑名师爷之迷情双龙],与已经达到近千万点击量的网络热门小说《刑名师爷》,已经基本不是一个故事了。原本这个故事相当于一个明朝穿越版的“韦小宝探案集”,身为绝对主角的孟天楚运用现代法医知识和器械,成为一名专破刑事大案的“刑名师爷”,侦破了一系列复杂莫测的命案,并前后娶了包括夏凤仪、飞燕、左佳音等好几位妻子,活得相当成功和惬意。而电视剧。大刀阔斧地将故事改编成了一个传奇而写实的古装探案故事,更紧凑、更缠绵、更感人、也更惊心动魄。网络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如今大体有两种改编风格,一种是最大程度遵循原著,例如《步步惊心》,一种就是大胆去皮拆骨重塑金身,在底子的基础上尽情以电视语言创作,比如这部[刑名师爷之迷情双龙]。

1.主角设定
电视剧增加了全新的并列主角“段平”,并给主角孟天楚安排了“海归”的身份,这是相当聪明的一招。一来,原本的“穿越”虽然让故事标新立异,但明显不适合时下的创作环境,改成受西方教育影响的“归乡”,就既能表现出先进的实验派断案手段,又能有效地塑成故事。而段平这一支线让原本单方面突出西式技术派断案方式的故事结构,有了足够的贴近中国历史的古风气质,更能诖故事站住脚,同时形成的中西断案方式“对立统一”的关系,也让故事在不断的冲突矛盾中跌宕起伏,煞是好看。
“双男主”的设定,在一中一西间营造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从而让故事更丰富立体,在破案最重要的逻辑梳理与镜头节奏方面之外,这种整体架构性的层面,在古装探案剧过于现代让人吐槽、过于保守让人感觉沉闷的现状面前,倒真有几分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2.爱情移位
原本孟天楚是绝对的韦小宝,故事里几乎所有美人儿都喜欢他,甚至还有一位公主甘愿做妾。但这样的故事显然不太符合电视剧创作的价值观,爱情还是要来得不容易一点、矛盾与困惑一点,才能让人产生共鸣,毕竟韦小宝的奇迹并不太适合变成一个刑名师爷的后宫。
而改编后的剧情中,孟天楚非但没了那么多红粉佳人投怀送抱,甚至就一个苦追的姑娘夏凤仪,最终也没与他终成眷属。在原著中,接踵而至的“韦小宝”式爱情影响着剧情,但并没有成为线索式的存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旖旎卖点。电视剧很好地消化了言情与断案部分的关系,故事中两大男主和一个女主展开了一段略显虐心的爱情追逐赛,并在这个过程中与断案结合起来,在“表现两大男主惺惺相惜”的“一个中心”前提下,实现了“缠缠绵绵谈恋爱”与“扎扎实实破命窠”的“两个基本点”,同时将飞燕、左佳音等原著中的简单女性形象重新排列组合和包装,各自牵出一条独立的线索,充实了整个故事的架构。对电视剧来讲,这样的设置非常重要,也非常具有难度,比例问题就是其中最受到关注的问题,因而演员们与导演、编剧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也进行了充足的讨论,并在后期进行了精心的剪辑处理,以求完成故事的连贯性与一体性。
3.品牌制造
从单一的网络高点击量小说,发展成“刑名师爷”系列品牌,是这个故事在盛大手里走的一条新线路。华影盛视的这次剧化尝试并不单单停留在制作一部具有一时可看性的电视剧这个基础上,盛大在启动这个项目时规划了一系列版权计划,即为“同版权全制造”。
这种新鲜的“盛大模式”,就是“从文学到影视,再到音乐和其它衍生产品”的“同版权全制造”产业链,也是这部剧不同于其它网络小说改编剧的最大特点。[刑名师爷之迷情双龙]从杀青到播出的这段“真空期”将有大量的产品出现在观众眼前,不是靠一两个旧闻翻炒,不论是“桌游”系列开发,还是原声音乐的推出打榜与后续作品的创作,都按照一步步的规划逐步实行。以“产品推作品,作品再带产品”的方式进行,三月份出图册,四月份出主题歌的MV……配合游戏,将剧集播出前的真空期填补起来。这回观众将不会在剧集播出前被空耗掉大部分兴趣与期待,而是提前就经历了一系列成熟的衍生产品轰炸,这种模式很值得学习与推广。

制片人赵雨润盛大No.1的同版权全制造

我提出了一个概念,原来的小说是穿越,只有一个主角盂天楚,考虑到很多因素,我就说必须有两个男主角,一个白一个黑,受众以女性观众为主,会纠结“到底爱谁”。我们当时做了很多比例的案例参照,老实说我们是投资人,现在的局面基本上每部戏的投资都要在几千万左右,基本上是要在一两年的时间内才能回收的,前面的规划做得越好,后面的风险就越可控,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这个项目您现在觉得是十拿九稳吗?)这个项目现在从发行方和新媒体的回应来看是非常好的。我们想制造一个版权,从形成一个品牌,创造一个模式。

丰富衍生 制造“刑名”版权

我去年一月份加入到这个团队的时候,我们也投资了一些电视剧,比如新【还珠格格】、【落跑甜心】,这些剧题材都不错,但是只是在剧本身,盛大的路可以做得更广一点,我自己是一个狂热的电视剧、电影迷,我一直觉得在国际上“哈利·波特”模式是最受欢迎的,从文学、影视到音乐和周边,都很好,对一个影视公司来说,商业模式是一方面,同时也在制造版权,这个世界上最贵的就是版权,所以我们未来会打通这样一个模式,从文学到影视到音乐再到衍生产品。衍生产品也是有商业模式的,比如主题歌,我们这次是请盛大旗下的种子音乐来做的,周传雄做主题歌,这个主题歌就会有吞线音乐的版权,就会有彩铃这方面的延伸。我们的想法是先歌再剧,歌在电视剧之前,等到剧出来的时候又把歌推到一定的程度,这样就有另外一笔收入。另钋一项衍生产品是游戏,现在的游戏很丰富,比如在iPad上,我们现在已经策划了“刑名杀”,这个东西跟电视剧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有更多的思路,因为未来【刑名师爷】是想拍二、三的,所以我们这次鼓励在“刑名杀”中出现新的角色。我们这次的桌游很有意思,可能其中的一两个角色会让用户自己来设计,未来如果我们把新角色写到二、三里面去,还会付稿酬,是一个全方位的互动。
盛大文学也在做[刑名师爷]的图片,三月份应该就会出版,80%是剧照,还有一部分是很有意思的,我们在微博上征集,吴奇隆和霍建华的粉丝们有自己拿剧照PS的Q版,有些还不错,现在已经征集了过百幅。那么多的电视剧做了图文集,这还是第一次把粉丝大众的东西放进去,我们盛大文学一直还是比较提倡原创的方面。
我们以后还会有一个模式,是一个台网互动的模式,任何的电视剧我们都会拍一个“前传”,在网络上搔,不管是微电影也好还是网络剧也好。这同样涉及那个问题:一部戏关机后到开播前,真空期怎么来弥补,如果什么都不做很可惜。

打造高智商就是要“好看”

张朝阳说,电视剧是中国最好的娱乐方式。我们这个不会像某些剧引来那么多争议。就两个字,什么东西都逃不过两个字:妤看。情节、人物、手法、音乐,都要好看。
我们的团队都是从剧本出发选的,我们这部剧先会在国外发行,所以我们要选在华人地区比较有知名度的,考虑到整个的影响程度,所以一开始没有把重点放在中国内地的演员上。这个过程是天时地利人和。我们的“同版权全制造”的模式是用户的一种流动,用户的源头就在这里。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因为我觉得这种模式比突然之间大红大紫的一个作品更有价值。我听说好莱坞有一个数字,电影本身和它的周边产品的产值是1:4的比例,在我们中国是一比零点几,除了“喜羊羊”可能会好一点以外,因为我们基本上就没有这个概念,当然版权保护的问题,但还有就是影视业也还是需要更多的像盛大一样的新媒体进来。可能是更商业化的东西,才能把很多事情健康正常地发展下去,有的时候时机很重要,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我只是掌握大方向,我们非常尊重创作组。我当时跟袁导讨论,盛大是做游戏出身的,剧中是否可能加入一些游戏的理念,比如过关斩将、完成任务、几大势力,他说其实这和影视剧是不冲突的,故事里都会有几大势力。另外我也跟导演说,结尾你弄开放一点,因为我后面还要做二、三。二、三现在正在规划,我们可能会做得更瘩大一点,比如剧中的“镇海县”可能会和《龙门飞甲》中的“龙门客栈”一样,会很有意思。音乐上,小刚老9币主要做片尾曲,我跟他说,希望做一个中国风的,越虐心越好,我们希望这首歌能够成为十年后的第二个《黄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0613.html

更多阅读

迷情天使 秦沛最新电视剧

迷情天使遇见她之前她是一个没有感情经历的女孩.二十岁犹如晴朗的午后西边的那片天空干净的透明.笑起来的样子很可爱,尖尖的虎牙,小小的酒涡让人忍不住心生疼惜.有人说她是一个坠入凡间的天使.十六岁时她想摆脱父母羽翼下的温暖独自

杰克逊的皮肤漂白之迷 迈克杰克逊漂白皮肤

杰克逊的皮肤漂白之迷从美国FDA的一个提案谈杰克逊皮肤漂白之迷人的皮肤颜色深浅主要决定于表皮细胞里黑色素的多少。皮肤里的黑色素由均匀分布在表皮底层的黑素细胞合成。在黑素细胞中,酪氨酸酶将酪氨酸合成一种叫“多巴”的物质,

声明:《刑名师爷之迷情双龙 刑名师爷片尾曲叹离别》为网友南风入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