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去婆娑光更多辛弃疾《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审美赏析 太常引 辛弃疾

斫去婆娑光更多

辛弃疾《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审美赏析


斫去婆娑光更多辛弃疾《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审美赏析 太常引 辛弃疾
辛弃疾的这首《太常引》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全词如下:

(小序)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小序告诉我们,这首词作于淳熙元年中秋夜,当时辛弃疾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治所建康。其中的吕叔潜(字虬),是辛弃疾的朋友。这首词就是为他而写的。

这首词的上片,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词人写道:“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姮娥”即嫦娥。“金波”形容月光浮动,因亦指月光。“飞镜”即飞天之明镜,指月亮。辛弃疾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很自然地想到月中的嫦娥,想到月中的桂花树等。第一句描写了月亮,不但突出了月圆和月亮,也照应了小序中“中秋夜”。接着一句“飞镜又重磨”是对上句的具体描写。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一轮”与“飞镜”,“金波”与“重磨”结合起来,通过光亮和形状的相似性,把眼前的月亮描绘的如此美好。特别是在这两句中,“转”和“磨”用得很妙,不但看见月亮升起之动势,也见其明光耀眼的景象。接着写道:“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面对金灿灿的圆月,词人触景生情,端起酒杯,对月发问。就是说,我还不想老的时候,白发就来了,还不是欺人吗?我们知道,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但残酷的现实使他的理想不能实现,自然想到功业无成、白发已多。此时此刻,怎能不面对着皎洁的月光而发出“白发欺人,壮志难酬”的呼喊。可以说,这一句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心理。
词的下片词人又运用想象的翅膀,直入月宫,并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树。这里,词人的想象更加离奇,更加远离尘世,但却更直接而强烈地表现了为实现理想的坚强意志。词人写道:“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意思是说,我乘着好风离开,在万里长空中,径直向下看看自己热爱的大好河山。其中,“直”字,更加直接地抒发了词人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没有忘记失去土地的情感。正因为这样,才有“斫去桂婆娑”的决心和行动。这里,如果知人论世,词人所说的 “桂婆娑”,就是暗示了带给人间黑暗的阴影。推论下去,这“阴影”不就是南宋朝廷内外的投降的势力,不就是金人对南宋的战争。可以说,南宋人民处在内外交困的环境中,哪来的光明,哪来的希望。词人最后写道:“人道是,清光更多。”这句话出自杜甫《一百五十日夜对月》中对明月怀念家人所说的“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意思是说,砍掉月亮上的桂树,人间清凉的光更多。联系社会实际和词人的思想,我们很容易感受到词人借此暗示了决心扫荡黑暗,驱逐反动势力,实现统一,把更多的光明带给人间。词人卒章显志,不但富有形象感和含蓄性,而且增强了词作的审美境界。

在艺术上,词人运用神话传说和浪漫主义手法相结合,使词作更富感染力和审美性。其次,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形象而生动。再次,用典(典语)使表意更加含蓄深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0838.html

更多阅读

声明:《斫去婆娑光更多辛弃疾《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审美赏析 太常引 辛弃疾》为网友缺點诗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