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幼儿园多媒体课件弊端

21世纪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面对信息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从物质经济向信息化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教育教学也已迈入信息化教学模式,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由老师讲解、学生做题为主的教学形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已不能充分发挥学生认知的主体性。因此,为了让教学更科学更合理,多媒体走入语文课堂已成为必然。

多媒体起入课堂,打破了人们固有教学观念和模式,改变了人们对教育的传统看法,教师和学生纷纷对此感到新奇和兴奋。几年过去了,各学校都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对多媒体的驾驭操作能力迅速增强。但是多媒体在运用中的一些弊病也暴露出来,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有利必有弊,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不例外。下面我来谈谈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吧!

首先,谈谈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利。

一、多媒体手段能使教学生动形象。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美的文章,以前学生由于受年龄、地域、阅历的局限,造成了语文教育在教学中存在的两个难以克服的缺点:①课堂欣赏难。许多很美的文章,学生在欣赏和理解时只能依靠书本上模糊的插图、数量有限的挂图等,而更多相关的、详细的图片无处可寻。②理解难度加大。许多优秀的文章由于缺少直观感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只能靠教师用语言来描述,学生理解起来显得抽象,费时费力。

现在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这两个难题得到了很好地解决,计算机在学校的普及,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让许多相关的资料、图片、影音文件垂手可得,学生学习起来就轻松愉快,教学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例如,在学习叶圣陶先生的文章《爬山虎的脚》一文时,许多城市的孩子没有见过真正的爬山虎,尽管叶老先生描述的详细生动,孩子们脑海里仍不免茫然。这时,老师可以在网上搜集一些有关爬山虎的资料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经过图文并茂的教学,学生不仅很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也从中领悟到认真观察是提到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并指导自己今后的写作。

二、多媒体能提高课堂效率。在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上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宽带网”,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利用电脑搜集所需要的学习方面资料,有了充分的资料知识,学生在学习语文来就轻松许多。例如,我在教学小学语文第五册《24、香港·璀璨的明珠》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关于香港的资料知识。第二天的课堂上,学生就纷纷汇报了自己的搜集结果:有的搜集的是关于香港的历史资料,有的搜集的是香港的地理位置重要性知识,有的是香港经济发展状况及文化图片。有了这些丰富的关于香港方面的知识,再加上老师适时的引导和点拔,学生在学习时,由于对香港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教学更方便,教学效果大大超出老师的意料。

在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时,在以前传统的语文教学时,一般都是老师带领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讲解为主。但是在对于理解文中好词佳句准确运用时,尽管老师煞费苦心一再鼓励学生联想,学生在品读好词好句中仍感到沉重乏味,不能理解“好”在哪里。我在教学《秋天的雨》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有关秋天果子丰收时的词语“你挤我碰,争着让人们去摘呢!”写的巧妙之处,我利用了多媒体的功能,图片展示枝头硕果累累沉甸甸挂满枝头的情景,然后启发学生想象,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了,争着发言,说丰收的果子多像挤在一起的小朋友,争先恐后着让人们品尝美味的水果,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得到很好的培养。在这节课上,由于多媒体技术进一步的运用,学生对字词的理解,课文的分析、情感的升华,都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顺利完成,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三、多媒体使语文课堂变得兴趣盎然。多媒体的运用给传统的教学模式注入了一股新鲜的生命力,使课堂变得充满了活力,而学生是永远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与渴望,老师借助于多媒体使课堂打破原来“教师讲,学生听”的沉闷乏味局面,为学生向知识世界打开了一扇窗,使他们了解到更多的未知领域,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手段演示,让他们增强了对学习对象的兴趣,产生并保持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因而学习变得十分主动和轻松愉快,学生在语文课堂也变得兴趣盎然。

记得每次我上完有多媒体介入的语文课时,学生都会异常兴奋,上课思考、发言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后也会围着老师好奇问东问西,个别知识面广的学生也会主动把自己知道的有关知识主动告诉老师,并积极同老师同学沟通、交通,还跃跃欲试地准备回家去制作图片,探索知识,学习氛围空前高涨。

多媒体教学迅速成为新教学的标志,几乎每个教师都不甘落后,纷纷将多媒体引入课堂,然而有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时却走入误区,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弊端,下面我也简单地谈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弊吧!

一、多媒体只是教学辅助手段,不应本末倒置。教师对多媒体手段的盲目崇拜,导致有些教师放弃了课前深刻钻研教材的机会,而把过多精力放到了制作课件上,尤其是在公开课上,教师为了展示自己制作课件的水平,花费大量时间制作了多幅美伦美奂的幻灯片,曾经有一位教师,在40分钟的一堂公开课上,放映了多达25张的幻灯片图片和资料,其中还特意添加了超级接等制作技术,整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这位教师在播放和简单解说,学生充满新奇的目光欣赏美景,而课本中优美的文字描述却被抛在脑后,听课的教师后来忍不住质疑,这位教师担任的是“课堂的引导者”还是“放映员”?学生到底在这堂课上学到了什么?……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二、多媒体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和实验。有些教师过多地依赖于多媒体的直观性,而间接地扼杀了学生的思维思考过程,记得有位教育专家讲到他听完一位教师讲的公开课《詹天佑》一文后的感触:这位教师在讲解詹天佑发明人字形铁路上两个火车头推拉火车爬坡的过程中,没有给让学生去读懂文章的时间与思索的过程,而是直接以多媒体的形式出现了漂亮直观的动画演示图,这样学生虽然直观地理解了这次课文内容,但教师却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力和机会。如果长此以往,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将大大消弱。图画永远无法代替文字!文字的魅力不应消失在信息时代!这些现象是发人深省的。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幼儿园多媒体课件弊端

另外,在语文课上,有的知识内容学生还需要亲自动手做实验才能得到亲身体验并获得知识。例如在习作《泡豆子》教学时,大多数老师会让学生先回家去做泡豆子的实验,认真观察豆子发芽的全过程,这样学生才能写出真实生动的好文章来。而有的老师却为了彰显多媒体无所不能,从电脑上下载一段泡豆子的视频,学生虽然看得真切也够直观形象,但由于缺少亲身实验,尽管有老师不遗余力的写作指导,写出来的文章也千篇一律,缺乏生活的气息和各自独特的内心感受。

三、多媒体不能代替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作为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方面,也是语文教学中的核心之一,现代多媒体虽然以其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优势吸引生,但容易淡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教师人格力量的熏陶,使课堂上只有知识的流动、机械的反馈,有些教师为了追求公开课的感情渲染,在学习课文内容时,播放一些悲伤的音乐,并且教师在范读时自己感动的泪流满面,有些心软的学生看见老师哭了,自己也跟着哭,而一下课,学生就抹干眼泪,笑着跑开了,他们其实并没有从文中真正体会到悲伤,不明白老师为什么流泪,也许看见老师哭了,也许因为哀伤的音乐吧。人的感情应发乎心,自然流露出来才真实。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感动,单靠牵强的音乐,悲伤画面、教师的表演,只会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课堂上显得被动做作,多媒体也在运用上显得失败!

总之,多媒体教学的运用,给传统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变革和很大的帮助。但是它在运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应该引起我们广大教师的注意,并留给我们深深的思考。

我认为在多媒体的运用中,教师应始终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且不可喧宾夺主,本末倒置。教师在教学中要摒弃对多媒体的依赖性,把更多的精力和重点放在钻研新课标理念上,只有真正领悟了新课改精神,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钻研课本教材上,认真读懂读透课文并努力培养自己扎实的语文基本功,才不会在教学上走弯路,才能摘取得累累的教学硕果,获得教学上的丰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1473.html

更多阅读

律动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 幼儿园音乐律动的作用

一、律动在幼儿教学中的现状分析律动是以儿童身体动作为基础,以节奏训练为中心的综合性艺术活动。律动具有游戏性、表演性和反复性的特点,是儿童表达情绪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也是儿童喜爱的一种活动。律动以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儿童

浅谈电子白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电子白板 语文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现了与计算机、网络的交互控制,方便地呈现、处理和存储各种数字化的教学材料:白板提供即时书写和绘制图形的功能,并可根据讲课需求自由板书;可以根据学习进度,分批呈现资源;可以录制保存当前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计划 语文德育渗透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计划滨城区第二小学朱小芬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更是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无论什么样的孩子,他们在写作入门阶段都要经历看图说话、写话这样的一个过程,我们可指导学生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反思

摘要:课文教学的基本平台是课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学教学,那么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就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学实践表明,合理利用多媒体,对于优化课

声明:《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幼儿园多媒体课件弊端》为网友快乐美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