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决战南京》二 走进“梁一桐” 决战南京 迅雷下载

《决战南京》从35集裁剪到30集,删去了一些背景和枝叶交待,剧情更加紧凑、精炼,但凭电视机中一闪而过,仅留下了粗线条式的印象,于是在缓慢的记录剧情和截屏操作中,才有了较为细致、具体的体会和感受,突然发现自己看电视剧的方式跟过去完全不同了,就这样不知不觉被该剧引领,走进了郭广平的“梁一桐”世界——

(一)勇——接任务甘冒风险,为使命舍生忘死

梁一桐自从接受粟裕司令员交给打入国民党内部的特殊任务后,担任地下党南京市委特工部长,代号“章鱼”,公开身份由首都警备司令部上校处长升任少将副司令,在地下党市委领导、配合下,主要完成了多项任务:

1、多次识破敌考验圈套,打进警备司令部,获取相关军事情报;

2、成功与原市委书记王正昆接头,取得南京地下党的特殊党员名单;

3、在粟司令配合下,带队突袭新四军驻地而站稳脚跟,获嘉奖;

4、拍到杨百川保险柜“稽查处工作报告”和公文包“剿共军事会议”等文件;

5、偷拍戴笠“闷雷行动”派遣延安30名特务名单;

6、保护梅园新村30号中共代表团和周恩来安全,几次挫败暗杀计划;

7、制止火车站围攻和平代表团行动;

8、暗助夏子江以正德堂名义运送枪支弹药去苏北;

9、多次保护学生运动,为“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游行控制局面;

10、掌握并送出胡宗南突袭延安、刘峙进攻中原解放区和国军增援74师情报;

11、获取保密局密码本及双重密码,使打入华野的108名特务全部落网;

12、配合浦口工人罢工,打乱津浦铁路军运计划,支援豫东之战;

13、拖延“黑潮行动”执行时间,送出抓捕地下党员情报,使更多同志得以转移;

14、从反面激化、暗中保护,促使B-24轰炸机起义飞到解放区;

15、多次为陆青山献计,成立俱乐部、送“金枪丸”和成立联合维护大队,助其渡过难关;

16、给编余将领献策,为中山先生谒陵抗议,及时安排撤退,又布置把中共传单分发外国使馆、党政军要员;

17、助策反对象陶水清担任溪口警卫总队总队长,之后策反成功;

18、以船只军运紧张为由拖延企业搬迁台湾;

19、完成“长庆号”起义;

20、获取南京城防工事、守备阵地部署情报,最后为送出江防情报牺牲。

把长庆号交到粟裕手中后返回南京找江防图,粟裕向他敬礼

据介绍,原来请陈宝国扮演第一主角“梁一桐”,但陈推荐了已合作过两次的郭广平,我感觉这样做可能有两人关系不一般的原因,但最根本的还是郭在年龄、外形、身体条件等多方面确实更适合这个角色,梁一桐30多 岁,可陈已50开外;梁一桐身手矫健,武艺超群,有十多场打斗动作戏,陈演会有风险,就连郭广平在拍摄中也受了伤;如果陈演,相关的妻子高粱花、恩师杨百川、母亲等演员可能都得换人。加上郭表演上的日臻成熟,陈宝国的伯乐没白当,随之而来的,不仅有了郭广平的“梁一桐”,而且得以看到一个也有爱情、在两任局长身边出谋划策、始终效忠于蒋介石,比起当年“徐鹏飞”更丰富多面的军统特务——“秦时关”。

(二)情——对爱情一往情深,对同志深情厚意


梁一桐从小跟着高粱花父亲习武,后在高家养伤,梁对紫月说:“多亏她妈妈救命我才活下来”(高妈妈应是洪帮掌门陆青山的姐妹了),他和新婚妻子高粱花青梅竹马、情真意切。梁一桐和高粱花的几场戏,无论是结婚时的娇嗔亲密,梁审查被关中的出手相救,还是南京街头相遇后高拔刀“恩断义绝”,梁杨订婚宴窗外举枪欲打,火车站高被抓见梁中枪的暗自担心,到俱乐部开业演唱与欣赏,无意碰杯后的一怔,梁见军官故意调戏花时上前把酒一泼……我暗暗叫着:高粱花,你已是名地下工作者了,你熟悉的一桐哥是什么样的人,还不清楚吗?感谢编导直到24集终于让周书记安排了说清的机会,看到高粱花一掌、二掌连乱掌的发泄之后,梁的接头药名诗使她醒悟,相互得以把压抑三年的肺腑之言一吐为快,把心中的爱恋倾诉一番。这样虽然全剧删减后没有明确梁一桐最后的生死,也对高粱花、对观众有所交代。直到最后梁一桐仍然对紫月坦言,自己爱的是高粱花,心里不可能再装有别的女人。但是剧终前的诀别场景似显支离破碎,无法连贯,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剧中虽在同志、战友情方面表现不多,但仅有的部分剧情,完全可以感受到。当他见到先遣队战友全部牺牲,一腔悲愤;对地下党员和游行学生尽力保护;火车站反搬迁会议被紫月获知,地下党员全部牺牲,他因此再次决心除掉当时在场的陈松林,是要为牺牲同志报仇;他向杨紫月说明身份时对她说,要为兄弟小梆子、阿牛报仇,替千千万万死于蒋家王朝腐朽统治的同胞报仇,都流露出对身边牺牲战友的深情和为他们复仇的决心。

正如周文锦用自己的经历告诉高粱花的:天底下的爱分大爱和小爱,梁一桐是为了天底下所有受苦人能摆脱痛苦、能获得永恒的爱,必须要放弃心里的小爱,对你如此、对杨百川也是如此,他是对的。

(三)尊——对师长敬奉如父,对上级敬重服从

为央视播映删去的杨百川监刑镜头

杨百川是梁一桐的黄埔恩师、多年长官,也是蒋介石同窗、同乡、旧部。梁在台儿庄战役中救过杨百川的命而自己负伤,因杨百川为人正直、正派,他投奔杨后,是杨把他介绍到警备司令部任职,选中他和养女杨紫月订婚,又介绍他加入洪帮。梁一桐自从进入杨家,就感到有人盯着自己,但凭着对杨百川的了解,绝没怀疑过他,经常陪其下棋、聊时势,对杨反内战态度十分了解,才有之后周文锦和水莲策反成功,有了杨提供的江防情报图。

但他万没想到,却是紫月把杨百川推进深渊,梁不顾自己身份,赶回家中阻止秦时关抓人,又打电话找蒋经国,得知竟被定罪“贩卖银元”而踢倒衣架,甚至赶往溪口……又被授命监督执行枪决,这是何等残酷!看着他在刑场凝重、无奈、痛苦的眼神,只有用墨镜、手套去遮掩血腥;看着他独自推开家门、扔下手套、摘下墨镜、热泪流淌、缓缓迈步、捧起遗像、浑身抽搐、扶门倒下、五指深扣、握拳锤地、痛哭失声、仰天挣扎的一连串表现,不禁随他痛、陪他哭……突然他看见镜子里自己身着国军少将军装的模样,急忙用手盖住镜中脸部,一定是在憎恨这张视恩师被害而不顾的“狰狞”面目!他不由地举枪击发、长喊一声,不能自制……

梁一桐对粟裕、周文锦两位上级也是敬重有加。特别是接受打入敌营任务后,几次冲动与冒失,都受到周文锦批评。尤其是他无法接受与紫月订婚,周文锦提起莫斯科捷尔任斯基广场铜像下刻着每个特工学员都会背诵的格言“忠诚的极致是无情”!人最脆弱的是感情,从事这个职业,不仅要把自己的感情深深埋藏,必要时还要作为杀伤敌人的武器,同志们会理解和原谅……使他深受教育。而在母亲去世、老师误解情况下,又是周文锦告诫他:战斗在敌人心脏,必须学会忍辱负重,记住共产党人就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一定要坚持,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使他再次深受鼓舞。他们给予梁一桐的不仅仅是在工作任务上的命令跟指导,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指引和理解,使他战斗在敌人心脏并不孤单,更能充满信心与希望。

(四)才——论技能神勇机智,讲才华全面精通

梁一桐在众人口中被评价为——

粟 裕:在苏联学的特工本事还没丢,能文能武是全才;

蒋介石:救命恩人,忠勇可嘉,政治可靠;

杨百川:堂堂正正,重情重义,国之栋梁,难得人才;

戴 笠:才华横溢,人品出众,班上小老弟,公认高材生、智多星,得理不让人;

杨紫月:英俊潇洒,正人君子;

张恒多:风华正茂,战功显赫,前途无量;

秦时关:军事将才,前途无量,党国幸事;

陆青山:年轻有为,颇得器重,求之不得;

白金、左志平:国军精英,誉满京城;

毛人凤:无懈可击,红得发紫;

崔海明:足智多谋;

不知在吹啥乐器,是箫还是萨克斯?

借助其他人的评价,特别是在不同场合,通过对手之口,给观众勾勒出主角的背景、特征是本剧一大特色。加上梁一桐武艺高强,俄语、琴棋、唱歌、戏剧、游泳、驾车、操炮等样样精通,剧中都给予了全面展示,看着他把许多现场桌椅、摊板、烟管等物品变成武器和工具,手枪飞旋,跳跃翻滚,场面刺激好看,拍起来一定辛苦……

(五)智——对各方应付自如,与对手智谋比拼

梁一桐自始至终都在与敌人斗智斗勇,尤其是与黄埔同学秦时关的较量贯穿全剧,一次次完成任务,都必须和这个老对手展开信仰与立场、表面上和颜悦色、互相配合,暗地里剑拔弩张、设局拆台的拼杀,加上和杨紫月男女关系的一假一真、一明一暗,于公于私都成了冤家对头、一生死敌。秦时关老谋深算、阴险毒辣,梁一桐以智取胜、暗中搏击。连他俩自己都感叹是哼哈二将,形影不离,想拆都拆不开。最终正义战胜腐朽、进步战胜倒退成为历史必然。

而杨百川的养女杨紫月,也是剧情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紫月从开始观众眼里年轻单纯的大学生慢慢才揭开面纱,居然是秦时关精心培育的军统之花,由于被秦欺骗、蛊惑,走上特务道路,她生命里最重要的两个男人——秦时关和梁一桐,竟是两个对立阵营里的代表人物,最后还是梁一桐和周文锦的人品跟胆略征服了她,是杨百川和亲生父亲的死警醒了她,是梁一桐的坦诚表白感召了她,但与秦同归于尽的结局成了悲剧。

开始通过书里夹钥匙、书上放钢笔试探,记者招待会前有人下药等举动,梁一桐对身边有人监视的感觉很准确,目标主要集中在是水莲还是紫月身上。知道水莲是自己人后,联系到订婚宴后看见紫月虚挂电话、母亲去世后紫月的引导和追问、牛首山遇袭得见紫月身手,应该能锁定紫月,但直到杨百川被捕,才由水莲点明,是不是迟了点?

还有就是对陈松林的判断,无论是敌人最初的圈套、夏子江的暗杀、拍警备司令部文件,还是去大药堂找周文锦、在长庆号与方鲁接头、在石像路见周文锦、得知胡宗南见蒋、王老板拦车送信、B-24飞机起义……都是陈松林在旁眼见或透露,如他确系军统特务,梁一桐早就暴露,不知要遇多少险情,哪有连遭暗算不吭声的军统卧底?他又怎么可能帮着干掉暗杀周恩来的枪手?何况陈也有不凡的身手。不过这条暗线和在观众眼里的明线梁一桐相得益彰,就像京剧《三岔口》一样,都在黑暗中摸索,最后才让二位志同道合的战友之手握在一起。加上扮演陈松林的新人张殿仑让我惊喜,使这条线着实吸引了我,同时也对陈的结局颇感痛心。

王老板跌倒车前送情报

(六)孝——牢记父母教诲,终成忠义大孝

得知儿子投靠国民党,父亲郁闷去世,奔丧和别母两场戏,使人物精神层面得到拓展、升华。梁一桐与紫月回江口奔父丧,跪在堂前,口称不孝,母亲质问儿子换了媳妇,又责骂他好好的抗日英雄不当,朝三暮四,认贼作父,颤抖着吐出“儿子,作孽呀……!”梁一桐无法回答,只能抱母痛哭,把身不由己、万般无奈渲染得至情至深。

而在溪口被游击队所绑,母亲突然出现,一席话语掷地有声,字字铿锵:“凤凰自古栖大梧,良木由来成栋梁,不能忘了你名字的本意,看看你是要亲娘,还是要认贼作父!”,母亲在最后紧急关头扑向儿子,挡住特务射来的子弹,倒在他的眼前,鲜血滴落在他的脸上、流进嘴里,他仰天长啸,痛不欲生的一幕,感天动地,令人动容难忘。

(七)韧——遇艰险坚韧不拔,潜伏中磨练成熟

梁一桐在第一次入城行动中,就因敌潜伏特务“梅花”出卖,使所率先遣队遭伪军埋伏全部牺牲,粟裕有意让他去敌营潜伏而对其审查,身为师参谋长的他,能在高粱花配合下打倒战士找粟裕申诉,“不能忍受同志的白眼和人格侮辱”的火爆脾气可见一斑;

寻找高粱花被挡在正德堂外的雨中辨白,差点要暴露身份,后被周文锦批评太冲动;

杨百川要他和紫月订婚,他闯到大药堂请示周文锦,又被批评“谁让你随随便便到我这来的?”如果身后的陈松林真是军统特务,那他一定不可能潜伏这么长时间;

听到戴笠要对延安实施“闷雷行动”,他铤而走险冒死从装醉的戴笠口袋掏出名单拍摄,完全暴露了身份,如不是飞机出事,后果可想而知;

母亲被杀,他借酒消愁,在紫月逼问、引导下差点失言,多亏水莲掩护、提醒,否则也是不堪设想……

正是这些举动,让我们看到梁一桐从起初偶有冲动到越加成熟老练的演变过程,感受到人物的真实可信,不仅为其之后的境遇担忧、揪心,更为他忍辱负重、不惧艰险、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励与感动。

(八)忠——对党、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和坚持到底的顽强意志

梁一桐和蒋介石、戴笠是同乡,又曾当过蒋介石卫士,为校长挡过子弹,加上才华出众,自然很受蒋信赖、重用,他却不为所动,始终牢记肩负使命,战胜艰难险阻,严守组织纪律,不惜背负骂名,妻子就在眼前不能相认,父母不明真相先后含冤离世,老师在眼前被害不能相救,还要接受指令的未婚妻子……直到胜利完成任务。这些靠的就是一颗忠于党和人民的赤诚之心,凭的共产党员坚持到底的顽强意志,以及为劳苦大众求解放的实际行动,已经不需要更多的语言去表白。

无法掩饰对全剧浓墨重彩、重中之重人物“梁一桐”及其扮演者郭广平表演的偏爱,郭广平第一次担纲如此重要、复杂、多面的人物重担,凭借英俊帅气的外表和特有的内敛、平实、富有灵气的表演风格,倾注满腔热忱,没有过多的内心独白,只靠细微的眼神、表情与动作去表现角色的心理活动和状态,从而成功塑造了这位集众多卧底特工原型于一身的经典形象——既儒雅又老成,既勇猛又机智,既至忠至孝、又有情有义,既才华横溢、又坚韧无比,貌似白面纯净、实际锋芒深匿,心思缜密、干练果断,喜怒不于色、哀乐不张扬,多面立体的“梁一桐”。

链接本博——

我看《决战南京》(一)剧中“前线”人

我看《决战南京》(三)镜头里的南京——上篇

我看《决战南京》(三)镜头里的南京——下

电视剧《决战南京》全部演员表及人物简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1534.html

更多阅读

我看《狼烟遍地》中柳烟不讨喜之原因 遍地狼烟电影完整版

之所以会在《狼烟遍地》刚刚上星之际来写柳烟,缘于这段日子听到、看到了太多不喜欢、讨厌她的说法。对于这些说法,我虽不尽认同,但却都能理解。只是,就我个人而言,还是觉得柳烟的不讨喜中被“冤枉”的成分要多一些。其实,早在《狼烟》未

电影《两男变错身》——互换身体的低俗把戏 互换身体迅雷下载

电影《两男变错身》讲述曾经的发小在各自的人生轨迹上越走越远,一个有了家庭,有房有车有妻有儿,婚姻平淡;另一个放浪形骸,夜夜笙歌,典型的单身贵族。两个人互诉衷肠后,十分羡慕对方的生活,出于Benice 的礼貌或者真心的诉求,在许愿池下的愿望

声明:《我看《决战南京》二 走进“梁一桐” 决战南京 迅雷下载》为网友墨染傾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