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 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

中间是杰克森牧师

人的价值和尊严不是商品。这是不可“议价”的“普世价值”。至少在知识分子变成臭老九之前,这也是儒家“士大夫”的观念。从基督教的教理来看,那更不限于“士大夫”的阶层了。每一个人的价值与尊严都是上帝所赋予,也因此是不可被剥夺的。这才是人权和责任的基础。

记得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有首美国黑人民权运动者杰克森牧师(JesseJackson)所倡导的口诀,以鼓励黑种孩子的自尊:“我是个人物”(I amsomebody!)。我每次听到它都感动莫名:

我是个人物

我是个人物 I amSomebody!
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 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
我是个人物 I am Somebody!
我或许很穷I may be poor,
但我是个人物 But I am Somebody.
我或许年纪小 I may be young,
但我是个人物 But I am Somebody.
我或许靠社会救济生活 I may be on welfare,
但我是个人物 But I am Somebody.
我或许很微小 I may be small,
但我是个人物 But I am Somebody.
我或许犯过错 I may have made mistakes,
但我是个人物 But I am Somebody.
我的穿着可能不同 My clothes are different,
我的面孔可能不同 My face is different,
我头发的颜色可能不同 My hair is different,
但我是个人物 But I am Somebody.
我的肤色是黑的 I am black,
棕色的,或是白的 Brown, or white.
我的语言也不一样 I speak a different language
但我必须受到尊重 But I must be respected,
保护 Protected,
不被拒绝 Never rejected.
因我是上帝的儿女 I am God’s child!

这首诗暗示,人的价值与尊严是与生俱来的,不是由任何组织或政府所赋予的,也是不能被夺去的。我们可以想见,朗诵这首诗对那些一向被白人社会轻视,那些自惭形秽的黑人孩子们会有什么感受。这首诗让他们能够站起来,勇敢地生活。

我们或许不能体会黑人孩子的遭遇,但是,我们可以体会无权、无势、无钱、无门的悲哀。当大学毕业生因为找不到国企工作沦落为蚁族;当社会成为“三大利益集团”的游乐场所(见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1月8日在“中国改革年会”的演讲:《中国已形成三大利益集团》);当产生蔡元培、陈独秀、梁漱溟、胡适之的地方竟然斯文扫地,变成孔庆东之流谩骂的讲坛;当说真话就会丧失话语权的时候;我们又从哪里去寻回价值与尊严呢?

难怪有人希望从炫富中寻回一丝作人的尊严和价值。例如,像下面这样的结婚排场,我可以说,那是全世界其它地方都看不到的。


兰博基尼豪华花车(Lamborghini)

保时捷豪华花车(Porsche)

宾利(?)豪华花车(Bentley)

这个婚礼是用钱堆起来的(谁有那么大的面子,可以管制交通?)

其实,富与贵都不是问题,问题是炫富。贫穷与位卑也都不是问题,问题在机会不均,人没有尊严。

我们常常听人说,中国站起来了,成为GDP的第二大国了,为什么中国人在世界上还常常得不到尊敬?全世界不都--在欢迎中国人的消费吗?但为什么独对中国人缺乏好感?我想,这个现象如果存在,绝大部分的因素不是赤裸裸的种族歧视,很可能是因为我们社会缺乏尊重人的观念,一个劲地朝着权看,朝着钱扒。如果主政者不看重自己老百姓的尊严和生命,别人能尊重我们吗?一个长家如果一贯地尊重自己的孩子,保护唯恐不及,那别人自然也就会看得起这孩子,尊重他了。国家也是一样。对吧?

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他要读书人“厚重”,看重自己,也看重别人。这句话其实适用于所有的人,不限于“士大夫”。这就是大国民的素质。要培养这种素质,是要从小处着手的,要从小教育。

如果家长能够对孩子说:你所以可贵,并非因为你考试得高分,也并非你是富三代,而是因为你是上帝所爱的,也是我所爱的。在孩子跟人抢玩具的时候,你不要急着给他买新玩具,也不要只管骂他。你要告诉他说:这玩具是别人的,你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就像别人要尊重你的权利一样。

在孩子申诉理由的时候,不要用威权去压制他,反倒要鼓励他用讲理的方式表达意见。在原则性的问题上,要让孩子懂得尊重权威,但不是“老子说的就算”。

如果孩子们成长在这样一个开明,自重、重人的“家长制”的氛围下,这样的人走出去,他们能不受人尊重吗?所以,大国民的养成是整个社会的责任。人们在文化的氛围下耳濡目染,懂得了什么是可贵、什么是可耻。当人们有了这样的素养,中国就真正成为文化大国了。这或许就是孔子下面这段话的原意吧?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我们今天谈尊孔,我以为从这方面去努力,向孔子学习,这才是正途。我宁愿看到一个穷而有原则、有骨气的下一代,而不愿看到一个忘记自尊,唯利是图的下一代,因为那是引到灭亡之途。为人(民)父母者不可不慎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1983.html

更多阅读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蔡礼旭老师讲述 人自侮而后遭人侮之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蔡礼旭老师讲述)「仁者爱人」,有这种存心,表现出来就是爱人,就是恭敬人的行为,自然感召来的人生是人敬人爱。所以我们学习圣贤教诲就是要当个明白人,懂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这个种子要从心田,那是最根本的。当孩子懂

说说黎山老母 黎山老母 女娲

黎山老母,亦作“骊山老母”。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女仙,也是道教供奉祭祀的一位远古尊神。《集仙录》所载:骊山老母天姿绰约,风华绝代。秦始皇游骊山遇之,惊其艳,欲侮之!因受老母施法以惩,乃罢。自此之后化为老妪,人遂以老母称之。《神仙感遇

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 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

中间是杰克森牧师人的价值和尊严不是商品。这是不可“议价”的“普世价值”。至少在知识分子变成臭老九之前,这也是儒家“士大夫”的观念。从基督教的教理来看,那更不限于“士大夫”的阶层了。每一个人的价值与尊严都是上帝所赋予,也

古人云:“人必自重,然后人重之。”

 毋庸置疑,维护人格與自重是一致的,应该是做人的起码标准。古人言:物先腐而蟲生。记住这句话,也许有意义,是不是?高尔基说过:人假如没有超越和思想,将不成其为人,人自身的弱点必将他蜕化为禽兽。­ 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人必自侮而後人

道家思想精髓 道家之领导思想

     家的领导思想极其丰富而深刻,主要有“无为”、“无私”、“处下”、“上善若水”等核心思想。  老子对统治者的领导力水平划分为四个层次:“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意思是最好的领导者遵循无为而治

声明:《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 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为网友莪卜怕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