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仪并非武则天逼死的 逼死强迫症

上官仪并非武则天逼死的 逼死强迫症

  
走进武则天(46)


  上官仪并非武则天逼死的


  文/梁迎春


  上官仪在历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尽心尽力,辅政朝纲深得臣民敬重。然 而他最终被武则天逼得自杀,一个舞文弄墨,精于案牍的重臣,为何看不清时局?历史的长河看似风平浪静,实则下面暗潮涌动,上官仪自杀的背后到底有什么隐情?真的是武则天逼死他的吗?
  提起上官仪,自然会想到上官体,他的诗风推动了唐诗的发展,由此我们记住了上官仪。其实,他在政治上更有作为,辅佐皇帝一片赤胆忠心,一心维护着李家王朝。上官仪在年轻时就得到了李世民的重用,身为朝臣不惧权贵,反对朝臣们生活糜烂,一身正气获得一片好评。在拥护李治为帝时,曾力劝李世民,说李治面慈心善是传位首选,为此还得罪了几个皇太子。
  然而,上官仪做梦都想不到,自己的人生会颠覆在李治的手里。唐高宗李治即位后,为报答上官仪拥护之恩,也是大加赏赐重用,上官仪的建议也总被采纳。直到武媚娘的出现,时局开始转变了,她先后除掉萧淑妃和王皇后,由后宫逐渐步入政治的前台,其骄横跋扈的姿态李治也看不过眼,只是苦于没有办法。就在这个时候,上官仪站了出来,当朝进谏要求废掉武后,于是李治顺水推舟,准备起草费武后书,谁知武则天早已得知消息,提前一步质问李治。胆小懦弱的李治,无奈将责任推到了上官仪身上。上官仪于是成了政治斗争的焦点,站在了浪尖之上。
  其实,李治胆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武则天颇有王者之风,在平定边塞,以及经济上的一些策略,为唐王朝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况且这时期的武后手下已经有了一股势力,李治对武则天是又惧怕又敬佩,以至于后来顺理成章地出现了“二圣”时期。
  上官仪成了武则天的眼中钉肉中刺,准备找机会除掉上官仪,上官仪也发现不得李治重用,上奏辞官归隐田园了。可是刚离开不久,李治就发现自己对付武则天力不从心。因传位时的纠纷,皇兄们也不帮他,于是李治再三邀请上官仪出山,但上官仪已经看清了时局的险恶,无论如何不能倾向于武则天,可又不能回到李治身边,因为李治也不像从前那样信任他了,那样不但会尴尬,性命也将不保,武则天会随时置他于死地,一狠心拒绝了李治。
  没想到武则天落井下石,非斩草除根不可。当时有一个叫许敬宗的,深得武则天的宠信,这许敬宗曾与上官仪一同编修《晋书》,但人品十分低下,并对上官体不服,报复的心理近乎疯狂。他寐着良心诬告上官仪,说上官仪与已废的太子李忠共谋造反。李治在武则天的枕头风串唆下,也成了墙头草,任凭武则天下诏,上官仪谋反事实属实,家族满门抄斩。
  回顾整个事件,上官仪效忠李家王朝忠心可鉴,只是后期的李治已被武则天受控,抛弃上官仪也是身不由己!可怜的是上官仪,临刑前的那一瞥回眸,不知道会有多少无奈,原来逼死他的,就是自己亲手送上皇帝位子上的李治!只是他没想到武则天的帝王野心,竟是如此的出人意料!(未完待续)


  梁迎春
  2011年12月33日15点14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3308.html

更多阅读

从顾兰君、李丽华到刘嘉玲:电影版武则天知多少

迄今为止,《武则天》曾被四次搬上银幕,其中前三部是以武则天为主角的传记电影,第四次登上大银幕的武则天则以配角身份出现的,只是由于她的饰演者名头不小,而让人熟知。第一部:《武则天》——顾兰君饰武则天上海新华影业公司1939年出品

30位女星激情演绎武则天谁更妩媚图 妩媚 武则天

说起武则天,可能不少内地观众脑海里马上就会出现刘晓庆的形象,毕竟95年版的电视剧《武则天》太深入人心,当年刘晓庆一人饰演了武则天的一生,人物年龄跨度之大到现在都是极为少见的,加上她精湛的演技,将武则天这个人物刻画得深入骨髓,似乎已

为何说李世民没碰过武则天 武则天出生时的怪天象

武则天在唐太宗后宫不孕之谜本文作者 倪方六上个月,我去了一趟四川广元,看看那里丰富的三国文化遗迹。其实,广元的文化历史十分丰富,远不只三国文化,每一个朝代都有一串的故事好说。而现在最能给广元人长脸的,大概算是武则天了。新旧《

无耻之尤的千金公主:七十岁认六十岁的武则天做干妈

原来是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的宗室联合造反,到最后只剩下了李贞父子起兵,而且两个人起兵加起来的时间还没超过一个月,造成的社会影响远不如四年以前的李敬业叛乱。这说明经过几年的统治,武则天对全国的控制能力更强了。那么,武则天会怎么处

声明:《上官仪并非武则天逼死的 逼死强迫症》为网友浪阿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