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僰人的传说{故事来源:僰人故事传说-威信吧-贴吧}

僰人悬棺

很久以前,在四川珙县洛表区,有一个叫麻塘坝的地方,居住着许多僰人。其中,姓阿(音哈h?)的占大多数。有一天,一家姓阿的老人死了,阿家就去请风水先生来看安埋老人的地点。那风水先生在麻塘坝转来转去,最后指着一片陡峭的岩子对阿家的人说:“这里有片白岩,你们要用一个整块的大木头做成棺材,把死去的老人放在这个棺材里,然后葬在这片白岩上,你们阿家的子孙必定会发达富贵。”阿家就按照风水先生所说,用一整块大木头做成棺材,又去请石匠来,在白岩上打洞。那白岩又高又陡,怎么打呢?想来想去,只有用诸葛亮教他们在作战时使用的绞车架在岩石下,在绞车上架起高台,让石匠站在高台上打洞。好不容易在岩石上打出两个碗口粗的洞来,然后往洞中塞进两根粗木,然后又用绞车把棺材吊上去,横放在两根粗木上,这就是僰人悬棺葬的来历。从此,僰人就学会了悬棺葬,人死后,都实行悬棺葬。以后,阿家果然发达了,成为僰人中最有力量的部族,直到明朝万历元年,阿家三兄妹称雄,起兵造反,在四川建武(今兴文县)九丝城称王建国。
阿家三兄妹起兵造反时,阿家的势力很强。那时,有一个名叫罗英秀才的人,会阴阳五行,会看风水。罗英秀才家是一户大地主,他家的粮食、金银财物等,曾被造反的僰人强行征用。他为了报复阿家,就去对阿家说:“在云南威信县长安乡瓦石村,有一个名叫断井山的地方,断井山对面有一片白岩,名叫白虎岩。你们如果把麻塘坝的棺材取下来,运到威信去,挂在白虎岩上,你们阿家更要发达,更有势力,整个云南、四川两省都会成为你们阿家的天下。阿家听了罗英秀才的话后,信以为真,高高兴兴地从麻塘坝取下七具棺材,运到威信瓦石,还运了两部绞车挂棺材。阿家按照罗英秀才所说,把七具棺材挂在瓦石村的白虎岩上,其挂法与洛表麻塘坝的一摸一样。但事隔不久,阿家三兄妹就兵败被杀,阿家也就彻底垮了。阿家三兄妹死后,朝廷继续围剿那些逃进深山老林的僰人,特别是对僰人中姓阿的,无论男女老幼,一律格杀无论。在这种血腥屠杀和镇压下,阿姓僰人隐姓埋名,将阿字的“阝”旁改为“亻”旁。全部改成何姓。以后,麻塘坝的僰人悬棺就被人们称为:“何家挂岩子,”威信瓦石的僰人悬棺也同样被称为:“何家挂岩子”。
僰人被围剿后,再也无人到瓦石去挂悬棺了,许多年后,那七具棺材陆陆续续垮了四具下来,如今,白虎岩上只剩下三具悬棺了。据说,在那些垮下来的棺材里,有金、银、珠宝、玉器等贵重陪葬品。当时,有些贪财的人去争夺那些殉葬品,但是,无论是谁,只要一争夺到手,这些宝物就会把他的眼睛刺的疼痛难忍,眼前变得漆黑一片,就象瞎子一样。奇怪的是,只要一抛弃手中的宝物,眼睛的疼痛就会消失,眼前依然光明一片。结果,那些宝物谁都不敢要,都被人们丢到深山峡谷中去了。


阿家三兄妹

传说在民朝中期,皇帝的两个儿子为争夺皇位而打了起来。后来,哥哥被兄弟打败了,于是,兄弟便当了皇帝,哥哥便成了“反贼”。成了“反贼”的哥哥为了逃命,便离开京城,向南方逃去,一路上,他隐姓埋名,乔装而行,历尽艰辛。最后,他沿着南广河逃亡到云南省威信县一个名叫中坝①的地方。由于极度的劳累,他终于支持不住了,昏倒在一家僰人门前。这户僰人姓阿,这阿家有一个年青美貌还未出嫁的姑娘,姑娘心地善良,当她发现有一个衣服褛褴,篷头垢面的大汉昏倒在她家门前时,她急忙喊家中的人把他扶进屋去,姑娘做好饭菜,让他吃饱,又烧好水,让他洗澡。并找出干净衣服让他换上。一连几天,阿家对他都热情款待,僰人的勤劳善良,深深地感动了他。他想:自己虽然生长在帝王之家,但为了争夺皇位。兄弟之间,拼得你死我活。家庭的温暖,亲人间的骨肉情谊,还不如这些贫民百姓。事已至此,这家人对我又这样好,不如就在此安家吧。于是,他便把自己的身世告诉了阿家,感谢阿家对他的款待,并表示愿娶阿家姑娘为妻。这家人听后,对他深表同情,也就同意了。不久,他便与这阿家姑娘结为夫妻,在中坝定居下来。婚后,他把带来的贵重物品换成银钱,修起大房子,买下许多田地,雇佣好多农民为他家耕田种地,成了僰人中最富有的人家。他们还买了100头水牛来喂养,在水牛滚水的地方,留下了许多坑坑洼洼,被人们称做牛滚塘。这些坑坑洼洼至今还留在中坝。后来,他们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姑娘,为躲避官府的耳目,就用阿家的姓,老大取名阿大,老二取名阿二,姑娘就取名阿幺妹。这三兄妹生下来就会跑会走,才七、八年的时间,就长成大人了。这三兄妹生来力大无穷,长大后,喜欢舞刀弄棍,又好打不平,锄强扶弱,在僰人中有很高的威信。

有一天,三兄妹在山上打猎时,被三仙洞的三位仙人收为徒弟。三位仙人教会他们驾驶簸箕云,并传授给他们一套精湛的武艺,阿大学的是一柄大刀,阿二学的是一对开山斧,阿幺妹学的是一条银枪。三年后,三兄妹武艺学成,拜别师傅,驾着簸箕云返回家乡。当时,朝廷对僰人横征暴敛,肆意摧残,早已引起了僰人极大的愤慨。三兄妹回家后,才得知他们的房屋、田地已被官府霸占,阿爹、阿妈已被官府逼死。三兄妹大怒,率领僰人起兵造反,同时,派人去联络四川珙县、兴文、洛表麻塘坝等地的僰人 共同起义,因三兄妹会驾驶簸箕云,武艺高强,僰人就推举三兄妹为首领。三兄妹率领着起义大军很快就攻占了云南的威信县、四川的筠连、高县、宜宾、开县等县城。并在建武(今四川兴文县)的九丝山上修起九丝城,建起宫殿,称王建国。阿家三兄妹成了僰人中赫赫有名的英雄,阿大称阿大王、阿二称阿二王、阿么妹称阿三王。阿家三兄妹攻城掠地。称王建国的消息传到京城后,刚上台的万历皇帝吓得胆颤心惊,马上召集大臣商议,在宰相张居正的主持下,急忙调集十四万大军到川南围剿造反的僰人。

在威信县罗布乡郭家村的一面山坡下,有一座郭将军坟,墓碑和坟堆至今还在。墓碑有两块,一块为明代万历元年所立,墓碑上的字迹因年代久远,已被风化,变得模糊不清,另一块墓碑为清代咸丰六年所立。碑文字迹还可辨认,关于郭将军坟的来历,当地是这样传说的:
明朝万历元年(一五七三年),僰人阿大王三兄妹起兵造反,攻占了从四川宜宾到云南威信的许多地方,并在建武九丝城称王建国,朝廷急忙调集十四万大军围剿阿大王。将军郭明耀(号昆山)在征剿僰人的战斗中,滥杀无辜,残酷杀戮僰人,满怀深仇大恨的僰人,决心杀死郭明耀,以替死去的亲人报仇。于是,阿大王派出精兵埋伏在镇雄县的将军被,另外派出一支队伍去引诱郭明耀,与郭明耀边打边退,假装被郭明耀打败,一直向将军坡逃去。郭明耀见僰人被他打得大败而逃,遂率领兵马,拼命追赶僰人。待追到将军被,进入僰人埋伏圈,郭明耀发觉上当中计时,已来不及撤退,被阿大王的伏兵打得人仰马翻,死伤大半,据说将军坡地名即由此而来。郭明耀在部下的掩护下,拼死冲出重围,一路往威信逃来,沿途又被僰人截杀,杀得郭明耀丢盔弃甲,狼狈不堪。郭明耀逃到威信罗布乡的圆木岭时,手下人马所剩无几,郭明耀本人也人困马乏,无力抵抗僰人的攻击了。只听得四周一片喊声:“杀死郭明耀,杀死郭明耀!”无数僰人把郭明耀一伙包围起来,郭明耀一伙当即被僰人生擒活捉了。对于这个双手沾满了僰人鲜血的刽子手,僰人对他早已恨之入骨,郭明耀当时就被僰人在圆木岭处以“五牛分尸”的极刑。僰人认为:把人的头、手、脚、身子分开来埋,就会永生永世不得超生。因此,郭明耀的头被僰人埋在镇雄县将军坡,身子被埋在国木岭,手脚被埋在叙府(今四川宜宾市)栏杆坝。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道民谣:“头落将军坡,身落圆木岭,脚落叙府水栏杆”。郭明耀死后,其子郭成又从京城带着部队来参加围剿僰人的战斗,以报父仇。同年,阿大王部被剿灭后,郭成奏请万历皇帝将其父手脚和头找齐,统统埋葬在圆木岭。万历皇帝为表彰郭明耀镇压僰人的功劳,特御踢碑文和封号刻于碑上,并下旨将圆木岭的地名改称郭家坟,一直沿用至今。

讲述:宋星武童长发等
搜集:雷鸣春


兵败九丝城



阿家三兄妹起兵造反,占地称王的消息,震动了明王朝,朝廷急忙调集十四万大军征剿僰人。经过几个月的激战后。由于力量悬殊,加上僰人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等原因,阿大王三兄妹被迫据守在以九丝城为中心的方圆一带。这九丝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只有一条小路绕山而上,才能到达九丝城前门。此外,城内还屯积了够全城人吃两、三年的粮食,所以,九丝城虽然被官军围困,但僰人斗志昂扬、心无畏惧。官兵把九丝城包围起来后,组织了好几次进攻,始终攻不进去,还死伤了许多人。官军主帅召集部下反复商议,认为九丝城只宜智取,不宜强攻。他们决定派一个名叫白鹤的精干偏将,打入九丝城中,骗取阿家三兄妹的信任后,用内外夹攻的办法来攻占九丝城,并挑选出二十多个智勇双全,擅吹唢呐的人,由白鹤带领,一齐打入九丝城作应。一天傍晚,守九丝城的僰人听见半山腰一片砍杀声,他们登上城头,看见官军在追杀一群身穿奕族和苗族服装的人,这些被追杀的人正往九丝城逃来,僰人看见被追杀的人是奕族、苗族兄弟,急忙开门让他们进城,这些人正是白鹤和他的部下。白鹤等人进城后,对阿大王说:他们是被官军拉人搬运军粮的,因忍受不了官军的虐待,大家约好一起逃走,被官军发觉后就追杀他们,有好几个弟兄已被官军杀害了,他们要为死去的人报仇,请阿大王收留他们等等。阿家三兄妹听了白鹤的话后,信以为真,便收留了他们。白鹤等人在城内想尽一切办法来讨好僰人和阿大王三兄妹,没多久,他们就取得了阿家三兄妹的信任。特别是白鹤,凭着他会吹拉弹唱的本事和一身武艺,凭着他魁梧英俊的外貌,他想方设法接近阿幺妹。他对阿幺妹说:“僰人救了我们,我们决不会忘记。现在,僰人的处境很危急,我们一定与僰人同生死、共命运,帮助守好九丝城,以报答僰人对我们的救命之恩。就是战死在九丝城,我们也心甘情愿。”尔后,他又经常在阿幺妹面前表示他对她的爱慕之情,淳朴、善良的阿幺妹终于被白鹤的甜言蜜语所感动,愿意与他结为夫妻。在征得阿大王、阿二王两个哥哥的同意后,他们决定在农历九月九日那天结婚,那一天,既是僰人的赛神会,又是阿大王的生日。
奸细白鹤见大事已定,便写好内容相同的三封信,过了两天,趁官军又来进攻的机会,用弓箭把信射出去。攻城的官军捡到白鹤的信后,赶紧送交主帅,统兵主帅看到白鹤的信后,命令官军停止进攻,并命令各营官军准备好大量的柴草。原来,白鹤在信中说:“前门地势险要,防守坚固,不易进攻,建议从后山偷袭九丝城。但后山有山沟,所以要准备大量柴草,用来填沟铺路。并在信中约定攻击时间定在九月九日僰人赛神会那天,到时,白鹤带着部下以唢呐为信号,听见唢呐响,便可行动等等。转眼间,已到九月九日,这一天,官军吃饱喝足后,早早就把人马埋伏好了。再说九丝城里,虽然被十多万官军包围,但僰人认为九丝城地势险要,官军攻不进来,再说城内粮食充足,就是守上个两三年,也没有问题。到赛神会这天,城内僰人仍然按照老规矩,张灯结彩,大碗酒、大碗肉,祭祀天地神灵,祭祀列祖列宗。敲响铜鼓,跳起僰人的祭祀舞,热热闹闹地过赛神节。再加上白鹤和阿幺妹结婚这件喜事,僰人们全都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气氛中,谁也没有把官军围城的事放在心上。白鹤和他的部下乘机到处劝酒,许多人都醉了。于是,白鹤和他的部下拿起唢呐吹奏起来,二十多支唢呐同时吹响,霎时间,高亢嘹亮的唢呐声震天动地,在九丝山上回荡着。城里的僰人听到这嘹亮的唢呐声,只觉得好听,万万没有想到这唢呐声是向官军发出的信号。早已在半山腰埋伏好的官军,听到城中传来嘹亮的唢呐声,就悄悄地向九丝城靠拢。这时,城里的唢呐吹道:九哩九丝城,前山进不来,要从后山来,一人一捆草,就把沟填平。城外的官军吹起唢呐问:你们说,要从后山来,是不是,你们再吹来。城内的唢呐回答:是真的,是真的,一捆草,一捆柴,填平山沟就上来。于是,十九万官军每人头顶一捆柴草,一齐往后山爬上去。中途遇到山沟,就把草捆丢下,填沟铺路,到了城边,又用草捆填平城沟,然后架起云梯,爬上城头,城头上静悄悄的,守城的僰人都喝醉了,官军杀死了守城的人,打开城门,十九万大军如洪水般呐喊着冲进城来。此时,白鹤带着部下趁机在城里四处放火。对僰人乱砍乱杀,大火映红了天空,城里一片混乱。阿大王三兄妹急忙组织队伍与官军厮杀,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一场血战后,僰人几乎全部战死。官军也死伤不少。在激战中,阿幺妹看见白鹤后,不顾一切地冲上去,对这个混进城来的奸细,她满腔愤怒,与白鹤拼命厮杀。官兵看到阿幺妹与白鹤拼杀,就把她团团围住。忽然,阿幺妹觉得腹部一阵剧痛,她低头一看,腹部已被划开,肠子流了出来。阿幺妹把肠子盘在脖子上,继续拼杀,奸细白鹤被吓得呆住了,就在这一刹那间,只听见“朴哧”一声,白鹤被阿幺妹一枪从前胸穿透后背,一命呜呼了。官军一拥而上,阿幺妹也当场战死了。阿二王也在激战中英勇战死、阿大王杀出重围,驾簸箕云逃走。整个九丝城落入官军之手,官军对城中的其人进行了血腥的屠杀,僰人被迫四处逃亡。此后,官军又对隐藏在深山老林的僰人继续围剿,在明王朝的血腥屠杀和镇压下,僰人这个民族从历史上消失了……

簸箕坝在威信县罗布乡,为簸箕村村公所驻地,其形状酷似一只大簸箕。传说在明朝万历元年,僰人首领阿大王兵败九丝城后,为重兴起兵复仇,他拼命杀出一条血路冲出重围,用两个簸箕驾云逃走。官军呐喊着追赶阿大王,阿大王作战已经负伤,行走不快,被官军在簸箕峡(今四川兴文县境内)追上,用箭射伤。当时就掉落一只簸箕在山峡中,簸箕峡一名由此而来。阿大王负伤后,忍痛用另一只簸箕驾云逃走,官军见阿大王被箭射伤,追得更紧了。阿大王向威信逃去,当他逃到威信旧城镇马安村的老鹰岩时,因伤口痛,加上劳累,他就落在岩上休息。一会儿,官军追了上来,阿大王大吼一声,双脚在岩石上用力一登,继续驾云逃走。因他用力太猛,双脚在岩石上留下了一双深深的脚板印,这双脚板印,至今还留在老鹰岩上。当阿大王驾着簸箕云来到威信罗布乡簸箕坝村,因伤势加重,阿大王驾驶的簸箕云渐渐往下坠落,被官军追上,一阵利箭向阿大王射去,阿大王头晕眼花,无力抵挡官兵射来的利箭。从半空中裁下来,被官兵杀死了。剩下的一只簸箕从半空掉下来,把坝子压成一个簸箕形。从此,这个地方就被称为簸箕坝了。阿大王死后,他一家人都被杀害了。据说,阿大王的媳妇死后就埋在中坝阿大王家原来的一块田中,埋他媳妇的那块田被人们称为坟田。

关于僰人的传说{故事来源:僰人故事传说-威信吧-贴吧}
阿家三兄妹死后不久,在南广河流域一带,如今四川珙县的上罗坝、下罗坝,云南威信县的郭家坟、新田、龙马等地方,人们修建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龙君三圣庙”,甚至有些人家户,还供奉着“龙君三圣”的神象。这“龙君三圣”的装束,与阿家三兄妹生前的装束一模一样,人们传说:阿家三兄妹死后被封神了,封为“龙君三圣”了。那么,阿家三兄妹死后为何会被封为“龙君三圣”呢?人们是这样传说的:
阿家三兄妹被剿灭后,从四川珙县的洛表到云南威信县的顺河这一带,出了一个姓梅的花花公子。这花花公子的父亲因征剿僰人有功,被皇帝封为“万户侯”,从洛表到顺河这一带地方皇帝赐归梅家所有了,据说梅家府弟就建在洛表。梅家依仗朝廷的势力,在这一带横行霸道,胡作非为,欺压百姓,成了称霸一方的土皇帝。这花花公子生性好色,依仗权势,横行乡里,许多姑娘和妇女都遭到他的污辱和糟蹋,因而,四方百姓送了他一个花花公子的外号,后来就干脆称他为“梅花花”,其真实姓名反而被人们忘却了。百姓对梅府怨气冲天,恨之入骨,背地里常常诅咒梅府:但愿苍天有眼,让雷公劈死他们,让大火烧死他们。也许是百姓的怨怒感动了天公,有一天,一起送亲的人路经洛表时,被“梅花花”挡住。不让过去。送亲的人与他说理,被他指使家丁毒打一顿,随后:“梅花花”就叫手下人把花轿押送到梅府去。轿中的新娘被吓昏了。昏迷中,新娘子听见有人喊她,她睁开眼晴,看见身旁有一位身着戎装,腰挎宝剑,英姿勃勃的年青女子。那女子对新娘说:“不要怕,我是阿幺妹,我和两位哥哥奉了天神之命,今天要为众百姓除害,我是特意来救你的。”说完后,手一挥,新娘子飘飘然离开了花轿。这时,突然刮起一阵大风,新娘子和送亲的人被大风送回了家中。大风起时,“梅花花”和他的手下人被风沙迷住了眼睛,眼前发生的事情,他们并不知道。大风过后,“梅花花”一队仍然押着花轿和送亲的人朝梅府走去。到了梅府后,这些送亲的人,包括轿夫在内,既不会说话,又不会动,就象些石头。“梅花花”觉得奇怪,他急忙上前掀开轿帘,一看,轿内坐着一个如花似玉的漂亮姑娘,“梅花花”心花怒放,一下朴向轿中,紧紧抱住姑娘。忽然,他觉得抱住的是一砣硬帮帮,冷冰冰的大石头,姑娘不见了。“梅花花”惊呆了。这时候,只听得一声炸雷在梅府响起,轿中的大石头爆炸了,把花花公子炸得粉身碎骨,花桥被炸得燃烧起来,火越烧越大,很快便燃遍了整个梅府,熊熊大火烧毁了梅府,烧死了“梅花花”一家,四周百姓看见梅府被大火焚烧,无不拍手称快。突然,在熊熊的火光中,人们看到半空中升起三条金光闪闪的金龙,龙背上分别坐着阿家三兄妹,与他们生前的装束一模一样。这件事很快便流传开来。为纪念阿家三兄妹为民除害,在南广河流域的许多地方,百姓为阿家三兄妹修起了庙宇,庙中供奉的三位龙神,按传说中三兄妹坐在金龙背上的样子和装束来塑造,为了遮掩官府的耳目,就把寺庙取名“龙君三圣庙”。据说;“龙君三圣”曾多次显灵,如保佑猎人免遭虎狼的吞食,指引迷路的人回家,惩罚恶人等等。在百姓的心目中,“龙君三圣”就是他们的保护神。


讲述:宋星武童长发殷骆光殷光青等
搜集:雷鸣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3679.html

更多阅读

文明礼仪故事--外国篇转 关于文明礼仪的小故事

总理道歉霍克就任澳大利亚总理期间,有一次在一家商场内与一位老人就养老金问题发生争执。霍克一时冲动,骂那位老人:“愚蠢的老家伙。”老人因此把他告到法院。霍克举行记者招待会,就自己不文明的语言,公开向这位老者道歉。他说:“那天我

关于财务检查的自查报告 财务自查自纠报告

来源:匿名发表时间:2012年06月20日  关键词:财务阅读次数:2795关于财务检查的自查报告局:在这次财务大检查中,我们根据有关部门的部署,成立了检查领导小组,由主管财务的副经理任组长,以公司财务部为主,对本公司和下属分公司的财务收支情

国学经典小故事 关于国学经典的小故事

√1、子欲养而亲不待孔子在前往齐国的路上,突然听到有人在哭,声音显得很悲哀。孔子对驾车的人说:“这哭声,虽然听起来很悲哀,却不是家中有人去世的悲痛之声啊!”于是,赶着马车寻声到前面,前进一小段路后,便看到一个不寻常的人,身上挂着镰刀,系

上坝古桥的传说 关于古桥的传说

作者:□ 本报记者 顾世丹 文/图 来源:玉溪日报晨刊 字数:2373上坝村的古桥位于村子的西南边,它建于清道光年间。据村内老人说,旧时它除了可供人来往外,还是这里的“风水桥”。在上坝村,对于古桥,当

10个启发人生价值的情感小故事 关于人生价值的小故事

人生有很多小故事值得你去慢慢品味,也许很珍贵的方法就在其中,等待着你去学习,等待着你去发现它,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十个帮助你找到人生价值的情感小故事,启发你我。1、获得胜利的方法故事:有人用玻璃把一条蛇和一只青蛙在水池里

声明:《关于僰人的传说{故事来源:僰人故事传说-威信吧-贴吧}》为网友狂战天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