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家族族谱 王氏家族族谱字辈


王氏家族族谱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尊祖敬宗、报本追远的光荣传统。由此而发展起来的撰修家谱、族谱活动累世不衰,盛世尤著。由于家谱、族谱是一家一族的生命史,记录着其发源、生息繁衍的过程,是“纯正血统的主靠蓝本”,因此,各家各姓都极为重视牒谱修撰。我王氏先祖历来重视修撰牒谱。自二世祖得广迁居靖远后即议修谱,经几代先祖的修整完善,到清朝中期,家族已有一部比较完整翔实的记录宗族渊源、世分蕃衍、宗辈关系、人口发展和迁徙情况的族谱。此谱当时供奉于王氏宗祠,成为族人继承和弘扬祖先的优良传统,嘉言懿行,教育子孙后代的生动教材。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九月,陕西回民反清军入靖,攻取东湾子、瓜园等地,我王氏宗族人口、财产遭受严重损失,宗祠、族谱皆毁于兵燹。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战乱平息,王氏族人曾议重修族谱,后因牵头人病殁,修谱之事因此中辍。此后一百三十多年,由于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等原因,王氏宗族再未动议修谱之事,族人生男生女取名排列无固定谱系,随长方而定,宗族的历史也无谱牒可考。
  国无史、郡无志、族无谱,如同木无本、水无源。王氏宗族近一百三十多年来无谱牒族训之现状,对生活在今天的族人来说,无疑是一大缺憾。尤其是随着宗族人口的发展,辈份的延续,族无谱则乱的危机困扰着每个知情达理的王氏族人。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民殷国富,盛世修谱,蔚为风气。一九九二年初,宗族靖泰公提出重修族谱的动议,由卫邦、禄邦向有关人员作了通报,并协商提出了先做宣传动员和有关准备工作,待条件成熟后,再议此事的主张。据此要求,登贤、登泰、登谭三人作了积极的努力,并就撰修族谱事宜向宗族各分支通了信息,并初步搜集了一些相关资料。经宗族各房头各住地代表反复协商,就重修族谱一事形成了共识,统一了思想。在此基础上,宗族各房代表于一九九七年十月一日聚会瓜园,正式商定重修族谱事宜,与会者一致认为,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期,重修一部王氏族谱显得十分必要。重修的原则是:
  (一)从太祖占国被赐为“王”姓后即为新族谱的起点,以考证和掌握的史实资料为依据,在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客观反映王氏宗族历史和现状的全貌。
  (二)重修新族谱以“知渊源,明世系,别婚姻,继传统”为根本的出发点,力求客观公正。
  (三)摒弃旧的宗法观念,上谱立传坚持男女平等,有男则男,有女则女。
  (四)新族谱在内容的表述上应略古详今,立足现代,突出当代。在文字写法上要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通俗易懂,为多数族人所理解和接受;
  (五)重修族谱自始至终坚持节约从简的原则,不兴师动众,不大操大办,不浪费财物。
王氏家族族谱 王氏家族族谱字辈
  (六)在重修族谱的过程中,一切事宜均由各房代表平等协商处理,不允许有凌驾于族人之上的封建族长角色存在。
  经宗族各房代表一致推举,成立王氏族谱编委会,由禄邦任总编,登贤为编委会主任,登泰、兹、森为副主任。怀着崇敬先祖荫庇,激励后辈奋进的责任感,对族人重托,诚惶诚恐,义不容辞。修谱中首先遇到的难题是资料不全。尽管有定邦、卫邦、巨邦、有邦及镜等宗族诸顾问的大力支持,又有登刚、登谭、登谋和浩、华荣、华俭、俊文、振武等编委的鼎力相助,经多方搜集、考证,找到了许多过去从未面世的珍贵资料,但一遇到具体问题需要说明时,仍觉得证据不足。因此,禄邦等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求助于《明史》、《明太祖实录》、《明成祖实录》、《清史》和《靖远县志》,求教于一些搞地方志的专家学者及家族中的年长者,经过数月的考证分析和潜心研究,终于写出了族人现在看到的这篇文字,就算是对族人重托的一个交代,也算是对祖先敬了一份报本追远之心。
  一、宗族渊源及历史变迁
  在中华民族姓氏的大家庭中,王姓人口最多,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对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抽样统计,全国“王”姓,总人口约有一亿。王姓作为我国第一大姓,不仅分支众多,而且大多数是由王族之后改姓的。在王姓众多支脉中,最兴旺的属太原王氏。据史书记载,东周灵王有太子名晋,聪明早慧,才识过人,能言善辩,未成年就已名闻诸侯。灵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京师洛阳附近的谷、洛二水泛滥成灾,威胁王宫,灵王准备派人雍塞二水,太子晋认为这不是好办法,便提出“因势利导,顺其自然”的治水方略,灵王不仅未采纳其建议,还因此废掉了他的太子名位,太子晋被废后,他的家人一下子由王室成员变成了黎民百姓。为了纪念他们曾是王族的身份,便以“王”为姓。后因天下绝大多数王姓人都尊奉太子晋为祖先,也就有了“天下王氏出太原”的说法。
靖远瓜园王氏,既属于太原王氏的一个分支,又与宋朝赵氏皇族有密切的亲缘关系。据考证,十四世纪中叶,元末红巾军起义,天下大乱。在这王朝更迭的年代,河南滑县一个名叫赵辅臣的青年农民(相传为宋朝皇室之后),为报国仇家恨,毅然弃农从戎,投奔到朱元璋的农民军中。公元一三六八年赵辅臣随征虏大将军徐达攻打元大都(今北京)。在战斗中立下军功,经徐达保举晋升为将军,后被派往太原戍边。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1年),赵辅臣在征讨元朝王室残余势力的战斗中捐躯,按明朝世袭兵制之规定,赵辅臣的长子赵国党承袭了大将军之位,仍统兵镇守太原。赵国党继承父业后,恪尽职守,整饬军纪,操练人马,时刻准备对付犯境之敌。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7年)蒙古鞑靼部举兵南下,攻克大同府,进逼南京。在朝廷安危的紧急关头,太原守将赵国党统兵奋力抵抗,出奇制胜。捷报传到南京,明太祖龙颜大喜,破例加封赵国党为守都王(在此之前,明太祖未封过异姓王),赐姓为“王”,令其更名为王占国,入太原王氏宗族。占国在太原,深得当地军民尤其是王氏族人的拥戴。在族人的撮合下,占国娶太原名门闺秀李月花为妻,生育四子,取名为:得鹏、得江、得地、得广。
占国为官公正清廉,体恤百姓。常年驻守边关,每逢灾年,军队粮草供给发生困难,他便发动官兵垦荒屯田,自给自足。这本是为朝廷分忧解难的明智之举,却遭奸佞的诬陷。永乐十六年(公元1419年),明成祖朱棣听信谗言,以占国违反《大明律》“功臣 不得私置田土”的规定为由,削去其王位,治罪处斩。占国遇害后,在族人和众家丁的扶持下,李月花携四个未成年的儿子逃至位于太原西北部的柳槐滩(今山西兴县境内),母子以农为生,相依为命。十七年后,老夫人李月花因病仙逝,王氏四兄弟已长大成人。明英宗朱祁镇即位后,为解决因土地兼并和赋税的繁重而导致的“流民”、“逃户”等社会问题,于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令各地核查人口,并编造《逃户周知册》。为躲避这次人口清查,王氏四兄弟逃离柳槐滩,向西进入陕西境内。到陕西后,得鹏病殁;得江思乡心切,又返回山西;得地、得广经人介绍加入前去戍边的队伍,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农历三月来到靖虏卫(今靖远县城)。来靖虏卫不久,为生计所迫,得地去了肃州(今甘肃酒泉),得广定居靖虏卫西乡(今乌兰乡西滩村)。从此,得广以农为本,兼做小本生意。不几年置田产、建房屋,娶妻张氏,生子仲若,子又生孙,传宗接代。
得广的子孙后代,在西滩定居后,历经五世,人丁兴旺,到了六世祖俭和时,娶妻陈氏,只生了三个女儿,为传王氏香火,其小女招婿杨氏,生下四子:太成、太渊、太山、宏麦,并将三子太山过继给陈姓,为使四个儿子记住自己是王门之后,王杨氏铸造四尊铜佛,让他们各带一尊。后因战乱,兄弟四人为谋生遂各奔东西(太成留靖远,太渊去海原,太山过继给陈姓,宏麦去青海)。临别前太成、太渊、宏麦兄弟三人将母亲送给自己的铜佛供奉于王氏宗祠,太山带一尊放在陈家,由老大太成依照原样重铸铜佛四尊,兄弟四人各带一尊,作为后代子孙日后相认的证物。后来在王氏族人中代代相传的故事中,提到的三尊铜佛,就是太成、太渊、宏麦兄弟三人分手前供奉于王氏宗祠中的三尊铜佛。从有关铜佛的故事可以看出,王氏先祖对佛教的信奉是十分虔诚的。同时这则故事相传至今充分说明,王氏宗族在定居靖远后的发展中,确实经历过一次使后人难以忘却的变迁。
王氏祖先定居西滩后,一直以农为生。至明朝万历年间,由九世祖王洪岭组织族人实施了来靖远后的第一次人口迁徙。族人离开西滩,沿黄河而下,至距县城三十里处的瓜园滩,兴建家园,开荒种田。从此,王氏家族在瓜园这块风水宝地繁衍生息,世代相传,至今共二十代,由于族人奉行耕读传家,勤俭创业的治家宗旨,一代又一代的王氏子孙发扬先祖勤劳勇敢、顽强拼搏、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光荣传统和精神,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一部家族的文明史。如今的瓜园王氏宗族,已成为靖远县一个人丁兴旺、长幼有序、英才辈出、闻名遐迩的大家望族。
二、人口发展及宗族繁衍
王氏宗族自二世祖得广定居靖远,至今561年,相传27代。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王氏宗族的兴衰始终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相联系。每当国家政权巩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王氏宗族的人口就有大的发展,外流人口也相对减少。在明朝嘉庆、万历年间和清朝的康熙、乾隆年间及当代,王氏宗族人丁兴旺,比较强盛。相反,每逢社会动荡,外族入侵,兵荒马乱或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王氏宗族人口发展缓慢或出现负增长,外出谋生或举家外迁的现象也比较突出。明末清初和清朝同治年间及本世纪上半叶的民国年间,王氏宗族的人口都曾锐减,人口外流现象也比较严重,一些房头因无男丁,不得不靠女儿招婿或由其他房头过继男丁来顶门立户,有个别房头流落在外,下落不明。但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王氏宗族的历代祖先都以灵活机智的适应能力和坚韧顽强的求生能力,顺应时势的发展变化,使家族人口不断发展,分布面越来越广。王氏宗族在靖远的人口发展及其分蕃情况可分以下几个阶段表述:
第一阶段(自二世祖得广到八世祖太成),王氏族人生活在靖虏卫西乡,从正统二年三月开始,大约到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8年)左右,历经七代,列入世系图表的先祖共30人,其中男15人,女15人。因经商或逃荒流落在外至宁夏海原等地的2人(即第八世),过继外姓1人(第八世),其后代的详情无法可考。相传在这一阶段亡故的族人,大多数葬在西滩祖茔,此茔地后被河水淹没,未留下任何遗迹。
第二阶段(自九世祖洪岭到十五世祖贵远),九世祖王洪岭率族人迁居瓜园村,为族人的生存发展争得了更大的空间,奠定了王氏宗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从此,王氏宗族在瓜园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传至贵远共七代,生存时间大约从明朝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8年)开始至清朝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左右,列入世系图表的先祖共38人,其中男21人,女17人,因为官去北平的1人(第九世),从军去河南开封等地的3人,(详见世系图表),经商或逃荒去凉州(今武威)、海原、会宁及本县北滩、兴隆等地的6人(详见世系图表),过继外姓3人(第九世1人、第十一世2人),其后代详情无法考证。相传,这一阶段亡故的族人,大多数葬在纱帽山、笔架山等茔地,十三世祖王学年原葬纱帽山,后迁进西滩祖茔,经族人共同商议于一九八四年冬迁到砂梁村乃家沟安葬,这是王氏宗族迄今为止保存时间最长的祖坟。
第三阶段(自十六世祖王钧至二十八代孙全宝),从清朝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开始至今,约二百四十三年左右,历经十三代,共有1678人,其中:男644人,女1034人(包括已出嫁的女性)。从十六世祖王领、王钧、王明弟兄三人开始,按亲缘关系分为三个房头:大房头自十六世传至二十六世,共十一代82人(男37人,女45人);二房头自十六世传至二十五世,共十代128人(男52人,女76人);三房头自十六世传至二十八世,共十三代1468人(男555人,女913人)。这是王氏宗族由强到弱,又由弱到强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今天族人分蕃局面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族人绝大多数仍生活在靖远县东湾乡瓜园村。另外,随着人口的迁徙,在靖远县、平川区境内先后开创了靖远县高湾乡五百户村、葛埫村,靖远县东升乡驮粮村,平川区共和乡老庄村等四个王氏族人生存发展的分蕃地。列入世系图表的这一阶段已故先祖和宗族后裔共219人,其中:男93人,女126人。其中:亡殁在清朝中后期的,大多数葬在滕家堡子和吴家边山湾;亡殁在清末或民国年间的大多数葬在吴家边山湾祖茔;1949年之后直至今天,族人亡故大多数葬在居住地附近,无相对集中的茔地。
通过深入细致的考察统计和认真审核落实,截止1998年8月底,王氏宗族共有现世人口1459人,其中:男551人,女908人(包括已出嫁的女性)。现世人口共七代,辈份最高且年龄最长的为第二十二世祖风谦(时年87岁),辈份最低年龄最小的为第二十八代孙全宝(乳名,时年4岁)。王氏宗族的现世人口绝大多数仍生活在祖籍瓜园村,另有一些族人分蕃居住在靖远县高湾乡五百户村、葛埫村、靖远县东升乡驮粮村、平川区共和乡老庄村。具体情况如下:
靖远县东湾乡瓜园村,是王氏宗族来靖远以后的主要发祥地,现有族人共1078人。因参加工作,离开瓜园村到外地安家居住的111人,主要分布在靖远县城、平川区宝积镇、长征、白银市、兰州市、北京市和南京市等地。
靖远县高湾乡五百户村,是王氏宗族定居瓜园后最早向外迁徙人口的地方。是第三房头的二十二世祖凤春等人,为了摆脱贫穷,寻求新的生活环境,于清朝光绪十七年(1891年)来到这里定居生活,传至二十七世王庭(乳名)已有六代,共117人,其中:已去世17人(男8人,女9人),现世人口100人。因参加工作,离开五百户村到外地安家居住的11人,主要分布在靖远县城和白银等地。
靖远县高湾乡葛埫村,是第三房头的二十一世祖广年等人,为了改善生活环境,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来到这里,务吊庄稼,后定居生活,传至二十五世王发发(乳名)已有5代,共181人,其中:已去世的22人(男10人,女12人),现世人口159人。因参加工作,离开葛埫村到外地安家居住的18人,主要分布在靖远县城、武威、窑街等地。
靖远县东升乡驮粮村,是第三房头二十三世公安邦、二十四世公登孝、登廉等人,因拓展新的生存环境,种植旱地庄稼,弥补水地产粮不足,于民国九年(1920年)前先到东升乡驮粮村旧庄沟居住,后因地震,登孝等人遇难,迁移东升乡红湾村半川子社定居,开荒种田。1941年,又从半川子村迁移到东升乡驮粮村(即现居住地)。1984年,因国家兴修引黄灌溉──兴堡川电灌工程,东升乡柴新村地域平坦,灌溉条件便利,部分王氏族人又从驮粮村迁移到距离原居住地向北10公里的柴新村新农村定居,自到东升乡传至二十八世王六六(乳名)已有5代,共129人,其中:已去世7人(男4人,女3人),现世人口122人。因参加工作,离开驮粮村到外地安家居住的26人,主要分布在靖远县城、白银市、兰州市、玉门市、酒泉市、新疆、金塔、石嘴山等地。
平川区共和乡老庄村,是第二房头的二十二世祖凤谦、凤琪、凤俭等人,为谋生计于1945年前后从瓜园来到这里,后因天灾人祸,加之地方势力排挤,凤谦、凤琪返回瓜园,凤俭仍留在此地顽强奋斗。1947年秋,凤俭娶老庄村吴步义之长女吴兴兰为妻,曾回瓜园村居住一年左右,于1949年初又回到老庄村,从此安家落户,传至二十四世登嵩,共三代19人,其中:已去逝1人,现世人口18人。因参加工作,在白银、长征等地居住的7人。
三、宗族世系及宗辈关系
王氏宗族世系,顾名思义是指被明太祖赐为“王”姓以后的宗族世系。故以占国为王氏宗族第一世祖,亦称始祖、太祖。根据考证,王氏宗族在清朝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前,有较为完善的族谱,从已排出的世系图表看,在这一漫长的历史阶段,族人生子取名,多数时候还是注重宗辈的区分和谱系的排列。但在一些特定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的动荡、生活困难、人口外流和族人对文化教育不够重视,对后代取名,未能遵守谱系,随意性很大。同时,也有几代先祖追求当时的社会时尚,喜用单字取名,有的父子两代都取单字名。总体上讲,这一阶段,王氏族人的命名和宗辈关系是明确的(详见王氏宗族世系图表)。
清朝同治四年后,因王氏族谱毁于战乱,族人生子取名无固定谱系可循,只能按照大房头所排字辈为序,这就形成了今天绝大多数族人共同遵循的取名规则。由于现行的取名规则未能和同治四年前保存的族谱所定谱系衔接,所以,出现了不同辈之间的重名现象,第十七世和第二十二世都以“凤”字排辈取名。另外,随着家族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向外迁徙,族人居住地逐渐分散,宗族未能及时设牒上谱,在瓜园居住的各房头与分蕃而居的族人联系疏远,在取名上又不作统一要求,加之一些迁居在外的族人,根据在新居住地人口的发展,以长幼为序,再分房头,由此造成了思想概念上的混乱和名字叫法上的不统一,这是可以理解的。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原则,只要我们将这一时期宗族世系考证清楚,将宗辈关系排清理顺,就达到了目的,至于同一辈族人名字的叫法不统一无关要紧,也没有必要让他们将已叫出的名字更改。但是,从这次重修王氏族谱之后,这种不统一的现象应该不再重演。
为使今天的族人及其后代们了解王氏宗族自始祖占国开始到二十八世全宝(乳名),共二十八代人的世系和宗辈关系,特列如下一览表(设有宗族世系宗辈关系及现住地):
四、人才培养及其成就
王氏宗族在靖远的发展经历了明、清两个朝代,经历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变革。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王氏宗族抓住时代给予的每一次机遇,重视加强子孙后代的文化教育,把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有用人才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一代又一代王氏宗族的优秀子孙,牢记先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诲,学文习武,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社会的进步而英勇奋斗,勤劳不息,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每个历史时期,都有杰出人物:其中有精通兵法,善于治军,官至北平督司的王洪财;有勤奋习武,深明大义,在同治五年三月保卫靖远城的战斗中建立军功,被授六品军功的王成年;有热爱教育事业,参与创建靖远敷文学校并出任校长,后又调任县督学、女子学校副校长的王凤麟;有热心公益事业,为兴修靖乐渠尽心尽力的王凤翔;有一心为公,带领葛埫村群众为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苦干实干,被评为劳模的王凤鹏;有处事公正,热爱集体,教子有方,为造福老庄村做出贡献的王凤俭;有早年就读于黄埔军校,积极投身国民革命,曾任国民军团长、副师长、军参谋长,陇东师管区副司令、武威保安副司令,起义后任解放军师长、西北军区参事室参议、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的王浩鼎;有学贯中西、饮誉海外,在海洋地质、冰川冻土、沙漠、滑坡等领域的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的中科院研究员、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所长王靖泰;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英勇捐躯,被人民政府授予“革命烈士”称号的王秀邦;有在朝鲜战场英勇战斗,转业后在经贸、工商等工作岗位上作出贡献的王钧。同时,王门女性在宗族的发展中,勤俭持家,相夫教子,敬老抚幼,聪明贤惠,奉献社会,功不可没。二十一世祖太母王雍氏和二十三世祖太母王高氏、王吴氏就是王门女性的典范。在上述英才楷模的身上集中体现出王氏家族忠心报国、坚贞不屈、公而忘私、崇德扬善、勤劳质朴、扶危济困、乐于奉献的优良家风和传统美德。他们在生前或去世后,都以自己的业绩和影响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瓜园王氏在靖远的地位。
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新时代,王氏宗族更是新秀辈出,精英荟萃。表现在:
(一)在农业方面。家居瓜园的族人在治理黄河水患、防止土地盐碱化、农作物品种改良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讨,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在靖远县率先运用水稻旱育稀植新技术,并取得成功,为全县粮食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培养造就了一批种田能手和“土专家”。同时,还涌现出了一些自学成材的能工巧匠,他们的成就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二)在工交商贸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王氏族人通过不同的途径离开农村,进入工交商贸领域的目前有64人,其中:担任厂长(经理)的3人,从事技术研究和管理的25人,一般职工39人。
(三)在文教卫生方面。族人中投身文化教育的有28人,其中:从事教育行政管理的2人(处级1人,科级1人)。其中:从事教学工作的26人(高教4人,中教8人,小教14人);在医疗卫生领域工作的10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医师9人,护士1人,取得中级以上职称的9人。
(四)在党政管理方面。目前王氏族人在省、市、县(区)和乡(镇)四级党政机关及其事业单位工作的34人,其中:县(处)级干部5人,科级干部7人,一般干部22人。
(五)在接受学校教育方面。在解放以后的48年里,王氏族人尊师重教,想方设法送子弟进入各级各类学校接受教育蔚然成风,其成就也是前所未有的。据统计,截止1997年底,中专毕业的29人,大学毕业的48人(本科22人,专科26人)。目前在校的中专生4人,大学生8人(本科6人,专科2人)。这些在校求学的子女,是王氏宗族宝贵的人才资源,我们要珍重、关怀、爱护,为他们的成才创造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王氏宗族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人才培养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这是令人欣慰的。但我们绝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在前人成就的光环照耀下,故步自封,不思进取。在世纪之交的今天,我们重修王氏族谱,不仅是为了追述、缅怀先祖的业绩,更是希望通过修谱使族人和后代,能够从宗族的历史和先祖的成就中受到启迪,得到鼓舞,自强不息,勇往直前,团结奋进,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创造王氏宗族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我坚信,王氏宗族的后代一定不会辜负前辈的殷切期望,一定能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完成家族振兴的光荣任务,未来的王氏宗族一定会诞生无数政治名人、经济名人、军事名人、文学名人、艺术名人和科技名人。我也坚信,在这次重修王氏族谱的过程中,宗族上下所形成的凝聚力、向心力,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力发扬光大,对实现家族振兴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希望王氏后辈子孙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继承前辈的光荣传统,齐心协力,共绵世泽,同振家声。我更坚信,随着历史的发展,王氏宗族将顺应时代潮流,以其鼎盛兴旺的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将会为国家的民族做出更大的贡献。
靖远瓜园王氏二房头第二十三代后裔禄邦
  敬撰于公元一九九八年农历腊月初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3958.html

更多阅读

李氏家谱字辈 李氏家谱字辈排序

   1201、四川仁寿:天潢蕃派衍,水本溯源渊。慈利李氏:天简孟达新,蓝勋仲纪道,万载永长春,祖绪名经锡,景思先则后,运祚宏启昌,元善吉祯祥。  1202、慈利李氏:天简孟大心,蓝勋仲纪道,文添兴守之,万载永长春,祖绪名经锡,景思先则厚,运祚宏启昌,咸亨

汪氏修谱简史 安徽汪氏家谱字辈

汪氏修谱简史(一)桐城 汪兴吾人类进入父系社会后,逐步形成同宗共祖的血亲集团,最近的血缘关系为父子、母子,最远的血缘关系为民族,不同的血缘关系形成规模不同的血亲集团,逐渐形成为宗族,谱牒自此诞生。自商代到民国,上至帝王,下至庶民,从城市

王氏家谱 三槐堂王氏族谱字辈

王姓王氏和王姓是同义词,已合并。王姓,中国古老的姓氏,世界三大姓氏之一。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对全国户籍人口进行统计分析,资料显示:王姓超过李姓成为中国第一大姓,有大约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我国第二大姓是李,有9207.4万

全国杨氏寻根联系方式大全1 云南杨氏族谱字辈大全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最近收集整理了全国各地杨氏寻根者的联系方式,但愿此平台能对大家问祖寻根有所帮助。下转《全国杨氏寻根联系方式大全(2)》,请您提供并修正,更新中……本

声明:《王氏家族族谱 王氏家族族谱字辈》为网友冬天的雪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